《劝学》《学记》《勉学》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1《劝学》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劝学》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劝学》课外阅读训练一、课外阅读Ⅰ阅读下面三段节选自《荀子·劝学》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rú)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②。
[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③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千、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释:①端而言,蝡而动:极细微的言行。
端,微言。
蝡,微动。
②禽犊:家禽和小牛,古时用来做馈赠礼物。
③兰槐:一种香料。
1.给[甲]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加上标点。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形乎动静形:形状,形体。
B.其渐之滫渐:浸泡。
C.游必就士就:接近。
D.长而异俗长:长大成人。
3.从“劝学”的目的出发,概括这三段文字的基本观点。
[甲][乙][丙]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2)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二、课外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甲]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刘向《说苑》)[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荀子《劝学》《颜氏家训 勉学》(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材料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跳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材料二: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善答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学记》)材料三: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
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3分)父兄[A]不可常依[B]乡国[C]不可常保[D]一旦[E]流离无人庇荫[F]当自求[G]诸身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与“君子坦荡荡”中的“君子”意义相同。
B.绳,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后引申为准则、法度之意,例如“绳之以法”。
C.金,古代金属的通称。
文中指金属制的刀斧等。
“金石可怪”的“金”也指金属。
D.而,在句中表转折,与《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意义不同。
《荀子-劝学》与《颜氏家训-勉学篇》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荀子•劝学》与《颜氏家训•勉学篇》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材料二:夫学者是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
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
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
齐有宦者内参田鹏鸾,本蛮人也。
年十四五,初为阍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
所居卑末,使役苦辛,时伺间隙,周章询请。
每至文林馆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及睹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激。
後被赏遇,位至侍中开府。
邺平之後,吾见徙入关。
吾儿思鲁尝谓吾曰:“朝无禄位,家无积财,当肆筋力,以申供养。
每被课笃,勤劳经史,未知为子可得安乎?”吾命之曰:“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
使汝弃学徇财,丰吾衣食,食之安得甘?衣之安得暖?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藜羹媪褐,我自欲之。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2020-2021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
2020-2021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治学(节选)(魏)徐干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
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民之初载,其曚未知。
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辨矣。
学者,心之白日也。
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教以六行;教以六艺;三教备而人道毕矣。
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学之谓也。
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
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是以情性合人,而德音相继也。
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
”斯可谓师人矣。
马虽有逸足,而不闲舆,则不为良骏;人虽有美质,而不习道,则不为君子。
故学者,求习道也,若有似乎画采,玄黄之色既著,而纯皓之体斯亡,敝而不渝,孰知其素欤?子夏曰:“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亟闻天下之大言,则志益广。
”故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
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
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
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易》曰:“君子以自强不息。
”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
然鄙儒之博学也,务于物名,详于器械,矜于训诂,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此无异乎女史诵诗,内竖传令也。
故使学者劳思虑而不知道,费日月而无成功,故君子必择师焉。
《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1(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父异()焉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小题3】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方法:目的:【小题4】吕蒙跟方仲永求学经历有什么区别,你从这两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小题5】台球“神童”丁俊晖,现已成了世界级体育明星,关于他父亲让一个处在求学“黄金”时期的少年“不使学”,而是弃“学”从“体” 。
他的这一做法随之成为颇有争议的热门话题。
请你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答案:【小题1】(1)粗略的阅读(2)对… 感到诧异(3)同“攀”,牵,引(4)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官注意(2)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为通假字。
【小题2】略【小题3】方法:但当涉猎(1分)目的:见往事耳(1分)【小题4】方仲永天资聪颖不学习,由天才变成普通人;吕蒙由于学习勤奋,学有所成。
《劝学》《师说》《礼记·学记》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劝学》《师说》《礼记·学记》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劝学》)材料二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师说》)材料三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教其失者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
高中语文劝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可打印
高中语文劝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高中语文劝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可打印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练习题,那么高一语文《劝学》练习题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高中语文劝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高一语文《劝学》练习题与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劝学》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2《劝学》中从正面阐述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说明人的资质差异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解: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已:完毕B.木直中绳中:符合C.輮以为轮为:成为D.金就砺则利就:凑近解析:A.已,停止。
答案:A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C.参省乎己D.君子生非异也解析:A.“知”通“智”,B.“有”通“又”,D.“生”通“性”。
答案:C3.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用法及词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取之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吾身寒于水取之于蓝,而青于蓝A. 相同,不同B. 不同,相同C. 不同,不同D. 相同,相同解析:于,介词,介绍出动作发生的处所; 于,介词,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并介绍出比较的对象; 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答案:C5.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A.虽然有的枯干了,不再挺直,这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了这样。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劝学》阅读理解及答案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劝学》阅读理解及答案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劝学》阅读理解及答案《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劝学》阅读理解及答案,欢迎阅读!劝学(荀子)原文简介又名《劝学篇》。
劝学,就是鼓励学习。
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学不可以已;二、用心一也,三、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这是月牙山人(朱金城)对荀子核心思想解释。
所以荀子认为,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学一速成),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 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劝学(荀子)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勉学》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勉学》含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勉学颜之推夫明《六经》之指①,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②风俗,犹为一艺③,得以自资。
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④,当自求诸身耳。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簿伎⑤在身。
”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赖营馔⑥,欲暖而惰裁衣也。
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⑦,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⑧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⑨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⑩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
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严氏家训》节选注释:①指:通“旨”,宗旨、主旨。
②敦厉:督促勉励。
厉,通“励”,劝勉。
③艺:技艺,才能。
④庇荫:保护。
⑤簿伎:小技术。
薄,微小;伎,通“技”。
⑥馔(zhuàn):食物。
营馔:谋求食物。
⑦羲、农:伏羲、神农,均为传说中的旧时帝王,与女娲并称“三皇”;已:通“以”。
⑧生民:人民、老百姓。
此可译为一般的人。
⑨疾:憎恶、厌恶。
⑩鸱枭:鸟名,俗称猫头鹰。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涉.百家之书涉:(2)纵不能增益.德行益:(3)是.犹求饱而赖营馔是:(4)读数.十卷书数:2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B.夫读书之.人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C.行道以.利世也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D.春玩其.华其.真无马耶(《马说》)22.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高中文言文阅读理解5篇
高中文言文阅读理解5篇一、《劝学》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学不可以已已:停止B. 金就砺则利就:接近C. 声非加疾也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D. 用心躁也躁:浮躁,不专心2.下列句子中“而” 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吾尝终日而思矣B. 锲而舍之C. 吾尝跂而望矣D. 顺风而呼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二、《师说》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劝学》练习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1
1《劝学》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1《劝学》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乙)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丙)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片刻B.假舆马者假:借助C.是故圣益圣益:更加D.或师焉,或否焉或:或许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___ 而耻学于师B.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则群聚而笑之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于其身也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吾未见其明也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物皆可改变,能“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劝学》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劝学荀子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4.写出本文中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其曲中规(________________)②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16.翻译下面的句子。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B.青,取之于蓝/则群聚而笑之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犹且从师而问焉D.故木受绳则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8.分析第①段的结构、思路。
答案:14.青出于蓝胜于蓝;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5.符合、契合横渡、渡过16.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劲的筋骨(“但是能够”或“却能)在地上吃泥土,在地下饮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17.B18.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用两个比喻论证不断学习的好处:可以提高自己甚至超越前人超越老师;可以改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
最后得出结论:只要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就能让自己“知明而行无过”。
《荀子 劝学》《颜氏家训 勉学》(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材料二: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
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
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
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岂得同年而语矣。
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
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
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
荀子《劝学》、尸子《劝学》、颜之推《勉学》文言文比较阅读
荀子《劝学》、尸子《劝学》、颜之推《勉学》文言文比较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
夫茧,舍而不治,则腐蠹而弃;使女工缫之,以为美锦,大君..服而朝之。
身者,茧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
使贤者教之,以为世士,则天下诸侯莫敢不敬。
是故子路,卞之野人;子贡,卫之贾人..;颜涿聚,盗也;颛孙师,驵①也。
孔子教之,皆为显士。
夫学譬之犹砺也,昆吾之金,而铢父之锡,使干越之工铸之以为剑,而弗加砥砺,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
磨之以砻砺,加之以黄砥,则其刺也无前,其击也无下。
自是观之,砺之与弗砺其相去远矣。
今人皆知砺其剑,而弗知砺其身。
夫学,身之砺砥也。
(节选自尸子《劝学》)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以致甘软,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
纵不能淳,去泰②去甚。
学之所知苑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
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节选自颜之推《勉学》)注:①驵(zǎng):马贩子。
①泰:甚“去泰”意思是去掉过于严重的毛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B.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C.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D.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君,古时常作为天子、国君的别称,也用作对尊长的敬称,此处指前者。
《劝学》阅读理解答案
《劝学》阅读理解答案《劝学》阅读理解答案阅读《劝学》全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 )规。
虽有( )槁( )暴( ),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 )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己,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 )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 )骥( )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
,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 )也。
1.将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写在其后面的括号内。
2.将文中画横线的地方补出原文漏掉的语句。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水为之,而寒于水为:②车柔以为轮以为: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博见: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足: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备: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十步: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⑩用心一也一:4.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因特定环境的需要,改变了原来的词性而生成与原有意义相关联的另一种意义,这种此法现象被称为词类活用,如《伤仲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奇”和“宾客”原本分别是形容词和名词,这里均为意动用法,分别理解为“觉得(他)很奇异”“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一样”。
请找出本文(补充完整后)中的活用词,完成下列表格。
活用词含活用词的语句活用情况含义5.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加以解释。
6.请具体说出下列各句加点多义词的用法或意义。
【名师讲题】荀子《劝学》《礼记 学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文本二: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此大学之道也。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B.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C.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D.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党,古代民户编制,五百家为党,古有“四闾为族,五族为党”的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学记》《勉学》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15分)
5.(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劝学》)
(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学记》)
(三)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
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身耳。
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伎之易习
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而惰裁衣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槁:枯
B.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C.又从而庸之庸:归功
D.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节目:项目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寒于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又从而怨之不知东方之既白
C.叩之以小者则小鸣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D.是犹求饱而懒营馔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3)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皆进学之道也。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月出于东山之上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蚓无爪牙之利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B.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C.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D.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5)对以上三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文字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继而论述了学习在提高人的素质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B.第二段文字中,作者提倡在求学时,要做“善学者”和“善问者”,这样就能更有效地解决学习问题。
C.第三段文字中,作者强调容易学会而又值得推崇的技艺就是读书。
广泛涉猎书籍可以助世人安身立命。
D.这三段文字,围绕“学习”的话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发。
只有第一段文字使用了比喻和对比论证。
答案:
三、(15分)
5.【解答】(1)D.节目:树木枝干交接处的坚硬而纹理纠结不顺部分。
译文:要先从容易的部位开始,然后再砍伐坚硬的关节处。
(2)D(A.介词,比/介词,对于。
B.代词,他;/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介词,用/介词,在。
D.连词,均表转折。
)
(3)例句: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这都是进学的方法。
A.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在它的南北分界线上的,就是古长城。
(4)C
(5)D.第一段材料中只使用了比喻论证。
第二段材料有比喻和对比论证。
译文:
(一)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由水凝结而成,但比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烘烤使它弯曲,把它制成车轮,木材的弯曲程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火的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二)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轻松而效果加倍,学生又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而效果减半,学生又埋怨老师。
善于提问的人,好比攻伐坚硬的木材,要先从容易的部位开始,然后再砍伐坚硬的关节处,等到时间一长,木材就脱落分解了;不善于发问的人正与此相反。
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好比撞钟,用小的力气敲打,钟
声就小,用大的力气敲打,钟声就大。
从容不迫地敲打,钟声就渐渐止息;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正与此相反。
这都是推进学习的方法。
(三)
通晓《六经》要旨,涉猎百家著述,即使不能增强道德操行,敦促劝励世风习俗,也仍然不失为一种才艺,可借此自谋生计。
父亲兄长是不能长期依靠的,家乡邦国不能常保无事,一旦流离失所,没有人来庇护资助你时,就该自己设法了。
俗话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各种技艺中最容易学会而又值得推崇的本事,无过于读书。
世人不管愚蠢还是聪明,都希望认识的人多,见识的事广,但却又不肯读书,这就好比想要吃饱却懒得做饭,想要身体暖和却又懒于裁衣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