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三语文上学期文言文专题复习《劝学》《》练习题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劝学》练习题(重点实词释义+理解性默写)(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劝学》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重点实词释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句式:)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句式:)二、理解性默写(一)真题1.(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
2.(2020年高考天津卷)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
(二)模拟1.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与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思想一致。
高中语文《劝学》诗词鉴赏练习题
高中语文《劝学》诗词鉴赏练习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对“三更灯火五更鸡”中“五更鸡”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只鸡B.五天的鸡
C.五更鸡叫时D.五次鸡叫声
2.对“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黑头发不知道勤奋早学,白头发只懂得读书要慢慢品味。
B.年轻人发愤也不知道怎么早学,老年人方悟出读书慢慢来的道理。
C.黑夜发愤不如早晨勤学好,天亮了又后悔读书太晚了。
D.年轻时不知道勤奋早读,到年纪大了才懊悔读书晚了。
《劝学》同步习题(精)(解析版)
《劝学》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对《劝学》一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运用举例论证来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A项,“运用举例论证来”错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用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来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是比喻论证。
故选A。
2.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劝学》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说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B.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
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C.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D.《劝学》的比喻,灵活多变。
有的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完整版)《劝学》试题及答案
劝学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B蛟龙(jiāo)跬步(kuǐ)骐骥(jì) 爪牙(zhǎo)C镂金(lóu) 弩马(nǔ)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 (áo) 参省乎己(xǐng)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中:合于。
B虽有槁暴暴:晒干。
C假舆马者假:借助。
D君子生非异也生:出生。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A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
B第一段用“輮以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
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6.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完整版)《劝学》练习卷含答案.doc
《劝学》练习卷一、基础积累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zhòng).参省(cān).锲(qì)跬步( guǐ)..B.輮(r óu)槁(gǎo)暴(pù)螯....(áo)骐骥(jì).C.虽有槁暴( yǒu)砺(lì)驽...马( nǔ)蚯蚓(yǐn).D.生非异(shēng)须臾(yú)镂...刻( l óu)闻者彰(zhāng).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金.就砺则利。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行李之往来。
..3、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4、下列各句中的“疾”与“疾恶如仇”的中“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C、君有疾在腠理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5、下列句中的“望”与“望其旗靡”中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先达德隆望尊。
C、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D、适冬日之望日前后。
6、下列句中的“而”与“黑质而白章”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7.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槁暴(p ù)輮使之然(róu)舟楫(j ì)舆马(yú)B .蛟龙 (jiāo)跬步(kuǐ)骐骥 (j ì)爪牙(zhǎo)4.C.镂金(l óu)弩马(nǔ)生非异 (x ìng)洞穴(xué)D.跂而望 (q ì)锲而不舍(qì) 二螯 ( áo)参省乎己(xǐng)8 .下列词语注释正确的—组是()A.輮使之然也 ( 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须臾(片刻)...B.假舟楫 ( 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 勉励,鼓励 ).C.绝江河 ( 渡 )跬步(占代的半步) ..驽马 ( 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镂 ( 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渊...( 深水 )风雨兴焉(起).9.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A.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C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D.人强马壮10.下列各组中加粗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 )A.无可寄托者寄寓于表女寄言于母临崩寄臣以大事B.风雨兴焉忧劳可以兴国兴利除弊夙夜寐C.不能十步步其韵奉和一首乃自步步余兮山皋D.下黄泉中置酒客日食得无衰乎二、“ 土成山,雨焉;⋯⋯用心躁也”一段文字,回答 7~10 。
《劝学》练习题
《劝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 《劝学》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
2. 文中提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
3.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_。
4. 文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用以比喻_________。
5.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参省”指的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1. 《劝学》一文中,作者提倡的学习态度是()。
A.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 温故而知新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根据《劝学》中的描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所表达的是()。
A. 学习可以超越前人B. 学习要持之以恒C. 学习要善于借鉴D. 学习要注重实践3. 文中“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所强调的是()。
A. 学习要循序渐进B. 学习可以超越自然C. 学习要注重思考D. 学习要勇于创新4.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句话用以比喻()。
A. 学习要刻苦钻研B. 学习要广泛涉猎C. 学习要不断进步D. 学习要善于总结5.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参省”指的是()。
A. 学习要广泛涉猎B. 学习要不断反思C. 学习要勇于实践D. 学习要注重实践三、简答题1. 《劝学》一文中,作者提出了哪些学习方法?2. 根据《劝学》的内容,你认为作者对于学习的态度是怎样的?3. 《劝学》中有哪些比喻或例子用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四、论述题1. 结合《劝学》的内容,论述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劝学》中提到的“温故而知新”,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五、翻译题将《劝学》中的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六、应用题1.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会怎样将《劝学》中的观点应用到教学实践中?2. 假设你要向一位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学生推荐《劝学》,你会怎样介绍这篇文章?七、创新题1. 根据《劝学》的内容,设计一份学习计划,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劝学》高考复习题及答案【高中必修上册】
《劝学》/荀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班级:姓名:资料:【原文】【课下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习题: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课下注释】①选自《荀子集解》卷一(中华书局1988年版)。
有删节。
劝,鼓励。
《荀子》全书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荀子(约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
②【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③【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草名,叶子可提取靛青。
④【青于蓝】比蓝草颜色深。
⑤【中绳】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
⑥【輮】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⑦【规】圆规。
⑧【虽有槁暴】即使又晒干了。
有,同“又”。
槁暴,晒干。
稿,枯。
暴,晒。
⑨【挺】直。
《劝学》课后练习 (含答案)
《劝学》练习题(一)一、基础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槁暴(pù)舟楫(jì)舆马(yú)日参省乎己(xǐng)B.爪牙(zhǎo)跬步(kuǐ)蓼蓝(liǎo)金就砺则利(lì)C.驽马(nǔ)骐骥(jì)洞穴(xué)金石可镂(lóu)D.跂而望(qì)须臾(yú)二螯(áo)锲而不舍(qì)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项是()①吾师道也②耻学于师③孔子师郯子④小学而大遗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⑦吾从而师之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B.①③/②⑦⑧/④⑥⑤C.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D.①⑤/②⑦/③⑧/④⑥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有学问的人君子生非异也生:生命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小的方面要学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知识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容身,安身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普通人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学问广博精深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传授5.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
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如《劝学》“君子日:学不可以已”中的“君子”即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
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1《劝学》练习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1
1《劝学》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1《劝学》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乙)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丙)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片刻B.假舆马者假:借助C.是故圣益圣益:更加D.或师焉,或否焉或:或许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___ 而耻学于师B.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则群聚而笑之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于其身也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吾未见其明也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物皆可改变,能“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的相关练习
《劝学》的相关练习《》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又名《劝学篇》。
劝学,就是鼓励学习。
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劝学》的相关练习,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劝学》的相关练习篇一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假舆马者假:借助。
C.臂非加长也加:增加。
D.虽有槁暴槁暴:风吹日晒而干枯。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①故木受绳则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人非生而知之者D.①蛟龙生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10.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圣心备焉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11.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 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 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12.将文中画线的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8. C(加:更。
)9. B(A.从;被。
B. 就。
C. 表修饰;表承接。
D.兼词,于之;语气词。
)10. C(博学:广泛地学习。
圣心:圣人的心境。
须臾:片刻。
寄托:寄居。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劝学》专题练
《劝学》专题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0~15题。
(甲)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节选(乙)劝学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10.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A.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庶几以此补之11.秦观《劝学》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B.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C.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D.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劝学》综合复习卷
《劝学》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有《劝学》课内知识检测,课外拓展《荀况拒赏》,《劝学》节选的“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等的阅读理解,还有23题理解性默写,课外古文都有详细译文)一、课内知识检测1.荀子,名,世人又称其为荀卿。
末年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主张“”论。
《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
“劝”的意思是 _ 。
2.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
第②段:论述_。
第③段:论述_ ,强调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优于别人,而是__。
第④段:论述。
一是;二是_ ;三是。
本文运用大量的比喻,从不同方面论述,从而勉励人们要,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
3.解释带点词①金就.砺则利()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而闻者彰.()④而致.千里()⑤无以..致千里()⑥用.心一也()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作者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6.作者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述什么观点的?7.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作先正面阐述学习的显著效果,接着阐述良好效果的取得是因凭借外界的条件,最后推论人需要通过学习来弥补不足。
B.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日常生活体验来阐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从而证明了“学不可以已”。
C.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反复设喻,论述了学习的方法与态度,要善于积累,持之以恒,必有成就,进一步论证了“学不可以已”。
D.第三段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并与“蟹”形成对比,增强说理的分量。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在学习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向他人学习结合起来,这也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劝学》练习题
《劝学》练习题《劝学》练习题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
分享了《劝学》练习,欢迎同学们来练习!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雁荡具体而微者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这节文字调动了多种修辞手法,说说下面句子各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3.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节文字的特点,你认为这节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提倡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逆境才能成才。
4.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译: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
D.(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螃蟹)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不能寄居托身,这是它用心浮躁啊。
参考答案:1.D(例句和A、B、C三句都是定语后置) 2.①排比②对偶③对比 3.B 4.C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C.镂金(lóu) 弩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áo) 参省乎己(xǐng)2.下列词语注释正确的—组是[ ]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须臾(片刻)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跬步(占代的半步) 驽马(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渊(深水) 风雨兴焉(起)3.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D.人强马壮4.下列各组中加粗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A.无可寄托者寄寓于表女寄言于母临崩寄臣以大事B.风雨兴焉忧劳可以兴国兴利除弊夙兴夜寐C.不能十步步其韵奉和一首乃自强步步余马兮山皋D.下饮黄泉中军置酒饮归客日食饮得无衰乎参考答案1.B(A项中“楫”应读为jí;C项中“镂”应读作lòu,“驽”应读作nú;D项中“锲”应读作qiè)2.C(A项中“揉”意为:使……弯曲;B项中“疾”意为:强;D项中“备”意为:具备。
《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二十三劝学复习指导:1.荀子,名 ____,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他是先秦 _____ 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2.《劝学》是一篇 ______散文,是《荀子》的开篇之作。
“劝”的意思是________。
课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
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面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ó )认为轮金就砺(ì)则利智(ì)明而行无过矣A. .r u.l.zh虽有槁暴à须臾(yú)驽(nú)马B..(b o)..(à)于物跬(ǐ)步金石可镂(ò )C.善假.ji.ku. 1 u跂(qì)而望骐骥(jì)爪(zhǎo)牙D....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为以下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适合的义项。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A.若是B.假装C.借助,利用(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假的A.在那边B.什么C.助词D.代词“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A 欺辱,伤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烦躁(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量词;功绩,功绩B.驾驶;工作,事情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行程;成功,功能( 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量词;功能)A.断,隔离B.超越,超出C.拒绝D.横渡,横穿4.“而”字主要有以下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一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递进关系。
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因果关系。
e.连词,表顺承关系。
f.连词,表修饰关系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③吾尝整天而思矣()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⑥蟹六跪而二螯()5.以下句子中与其余三句句式不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二、阅读理解。
《劝学》习题带答案
《劝学》习题一、基础知识检测1.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暴”通“爆”,强烈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C.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D.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答案A解析“暴”通“曝”,晒。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C.蚓无爪牙之利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答案D解析A项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B项古义:藏身。
今义:①托付,②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C项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3.下列各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积水成渊,蛟龙生焉B.圣心备焉••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D.朝济而夕设版焉••答案B解析B项语气助词,相当于“了”其他三项均为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于此”。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答案A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答案B解析B项和例句均为定语后置句。
6、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答案】C【解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师说》一、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没有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固:本来C.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师之..必有师 B.吾从而C.小学..者..而大遗 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而耻学于.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作《师说》以贻之.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下圣人也.远矣D.小学而.大遗/人非生而.知之者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
唐代著名散文家,明人将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既是一场复兴儒学的运动,也是倡导古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运动。
古文运动的理论,对于开创作家自由抒发的文风,拨正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和学问。
传,解释经书的著作。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1.解释加点的重点实词: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是故..无贵无贱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圣人无常.师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作《师说》以贻.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指出下列词语的活用并解释吾从而师之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三、翻译下列句子(共20分)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3分)2.不拘于时,学于余(2分)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分)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分)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分)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分)8.《劝学》作者是____,名____,字卿,_____末期赵国人,先秦____学派的最后代表。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四.古今异义词: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__。
2.金就砺则利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4.假舆马者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5.用心一也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__。
6.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五.说明下列句中有活用情况的词并解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六、特殊句式翻译判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介词结构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省略句1.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2.蟹(有)六跪而二螯3. 輮(之) 以(之)为轮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
玄少为乡啬夫①,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
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
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
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
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
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
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
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
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
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
州郡以进权戚,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
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
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
一宿逃去。
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
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
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
玄依方②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
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
”劭有惭色。
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
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
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节选自《后汉书·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注】①乡啬夫:乡中小吏,掌管诉讼和收赋税。
②方:法,这里指儒家正统学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遂造太学受业受:同“授”,传授。
B.以父丧不行以:认为,以为。
C.因自赞曰赞:夸耀D.回、赐之徒不称官阀之徒:这些人2.下列各组句子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乃西入关②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③乃召见于楼上④十余年乃归乡里⑤绍乃举玄茂才⑥玄乃以病自乞还家A.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 D.④⑥3. 下列各组句子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玄少为乡啬夫②不乐为吏③进为设几杖④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⑤公车征为大司农⑥其为惑也终不解矣A.①②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⑥4.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郑玄志于治学和淡泊名利的一组是A.①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②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B.①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②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C.①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②玄乃以病自乞还家D.①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②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玄自幼好学,无意仕途,一心寻师问道,研究学问,先后从师于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等人,终于学有所成。
B.郑玄游学十多年后回家,因为家境贫穷,只好到东莱为别人佣耕,即便这样,追随他学习的学生也有成百上千了。
C.郑玄因为大将军何进是当权者的外戚,不敢违意,不得已应召,但他只是以普通儒生的身份拜见何进,且住了一夜就逃跑了。
D.郑玄被袁绍举荐为茂才,并被上表推荐为左中郎将,他都没有就任;朝廷征召他为大司农,他却借口有病自请回家。
6.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
(3分)(2)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
(3分)(3)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
(4分)【名句补充】(积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勤学)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好学,及死不朽。
——佐藤一斋(博学)男儿须读五年书。
——杜甫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杨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恒心)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只有博学可以使你明辨世事。
——席勒(德国)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贝多芬(德)【事例链接】1.昆山无书顾炎武是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大学问家。
他生长在江苏昆山,据他说,他从小就如饥似渴地勤奋读书,没有多少年,昆山能找到的书都被他读完了,至今还流传着“昆山无书”的美谈。
他的著作,卷帙浩繁,博大精深。
仅就《日知录》而言,书中不仅涉及天文、地理、政治、哲学,还有文学、考古、音韵等方面的内容,真可算是当时的一部百科全书了。
2.人生路上,心无旁骛贾平凹是当代文坛颇为重量级的作家。
他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就开始进行文学创作,选择了写作之路。
他连连在校报上发表诗作,并逐步将作品向社会上的大小报刊,尽管那时他收到的退稿单比稿费单多,但他毫不气馁,一如既往地看书、写作、投稿,终于获得成功。
20年来,他以一支灵秀之笔,写下了七八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
3.“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三重含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觉得有三重含义:第一是好学精神。
也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单向前辈学习,也向晚辈学,向智慧高于和低于自己的人学。
第二是“好”为人师的精神。
当人家向你学习时,耐心一点,认真一点。
孔子不但能做到有教无类,而且还能因材施教,对个性与天赋程度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三是正确处理好团队关系。
“三人”或以上的集体中,如宿舍中,如学习小组中,有人充当老师,有人则要充当学生。
各人充当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团队成员间的团结,发挥出最大威力。
4.蜂蜜如何酿出一只蜜蜂要酿出一公升蜂蜜需飞行30万公里,吸允1200万个花朵的汁液,每次采集归来,还要把汁液从胃里吐出,由另一只蜜蜂吸到自己胃里。
如此吞吐120次到340次,汁液成为蜜汁,但这时的蜂蜜还有大量的水分,不适宜储藏,蜜蜂还要不断地鼓翅扇风。
使水分蒸发掉,最后变成浓稠的蜜糖。
由此观之,蜂蜜酿自于蜜蜂的锲而不舍中。
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文言知识复习 ( 编号:NO.2 )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共15分,3×5)1、A.(无:无论)2、D.(学者:古义是求学的人,今义是有专门学问的人;从而:古义是两个词,跟从并且,今义是一个表示结果、目的的连词;小学:古义是两个词,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是一个名词,指学制的初级阶段)3、C.(B项中的“也”都是助词,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A,介词,跟/介词,对于;B,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D,转折连词,却/顺接连词,就)4、C.(文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三翻译下列句子(共20分)1.不通晓句读,不解除迷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注意这两句的句式特点:宾语前置)(3分)2.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
(注意两个“于”的用法,一个表被动,一个是介词“向”。
)(2分)3.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者,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判断)(3分)4.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在我之前出生)还是比我小(在我之后出生)呢?(3分)5.因此无论贵贱,无论年长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