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最新孙权劝学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孙权劝学》这个话题。

首先,我
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可是和《孙权劝学》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哦。

话说当年,孙权为了鼓励部下勤奋学习,特意写了一篇《劝学文》。

他告诉大家,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升自己,才能为国家效力。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老师,他也是用行动告诉我们学习的
重要性。

好了,闲话不多说,咱们进入正题。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出一道
关于《孙权劝学》的测试题,看看大家的学习成果如何。

【测试题】
1. 《孙权劝学》的作者是谁?
A.诸葛亮
B.孙权
C.曹操
D.刘备
2. 《孙权劝学》中,孙权提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
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三天不见,就要重新认识对方
B.三天不见,就要重新评价对方
C.三天不见,就要重新对待对方
D.三天不见,就要重新看待对方
3. 《孙权劝学》中,孙权认为学习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A.提升个人能力
B.为国家效力
C.提高家庭地位
D.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A
3. D
怎么样,大家答得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个测试题挺有意思的?其实,学习就像一场马拉松,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希望大家都能够像孙权一样,把学习当作一种信仰,不断提升自己。

最后,我想说,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孙权劝学》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故事中,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初衷是什么?A. 希望吕蒙能够成为博学多才的博士B. 认为吕蒙应该广泛涉猎,了解历史,以便更好地处理军政事务C. 想要让吕蒙在文学上有所成就D. 为了让吕蒙在军中更有威望答案:B2. 吕蒙最初拒绝学习的理由是什么?A. 认为自己已经足够聪明B. 觉得学习对于武将来说不重要C. 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推辞D. 认为自己年纪太大,不适合学习答案:C3. 鲁肃对吕蒙的才能感到惊讶,主要是因为什么?A. 吕蒙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B. 吕蒙在短时间内学问和见识的显著提升C. 吕蒙的武功进步D. 吕蒙的治军能力答案:B二、填空题1. 孙权对吕蒙说:“______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填实词)答案:卿2. 孙权自谦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______?”(填实词)答案:孤3. 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______!”(填实词)答案:阿蒙三、句子翻译1.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深入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 蒙乃始就学。

翻译:于是吕蒙就开始学习。

四、内容理解概括1. 请简要概括孙权劝学的主要论点。

答案:孙权认为吕蒙作为掌权之人,不应局限于军务,而应通过学习增长见识,以便更好地处理国家大事。

2. 请描述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

答案:学习前,吕蒙以军务繁忙为由拒绝学习;学习后,吕蒙的才识大增,以至于鲁肃都对他的变化感到惊讶。

五、描写手法分析1. 故事中是如何通过对话展示孙权的领导艺术的?答案:通过孙权对吕蒙的劝学对话,展现了他的循循善诱和以身作则,以及他对下属成长的关心。

六、人物环境分析1. 请分析孙权在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及其对吕蒙的影响。

答案:孙权在故事中扮演了一位明智且有远见的领导者角色。

他对吕蒙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自身的榜样作用,二是他的劝诫使吕蒙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吕蒙发生转变。

孙权劝学练习题(附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附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附答案孙权劝学练习题(附答案)一文史大观园1 《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宋代______ 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因宋神宗的“ _____”的评价而得名。

2 古代的“经”特指 ____ 、____ 、_____ 、______ 、《春秋》等儒家经典作品。

古代的“博士”指______ .3 面对不同的对象,称呼不同,感情也不一样,请说说下列称谓所指对象及感情。

卿:对象:感情:孤:对象:感情:大兄:对象:感情:二词汇万花筒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蒙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及鲁肃过寻阳蒙乃始就学2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见往事耳古义:今义:及鲁肃过寻阳古义:今义:3 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三探究训练营1 翻译下列句子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 孙权是怎样劝吕蒙的?为什么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言,而没有吕蒙的对话?3 鲁肃与吕蒙是如何对话的?为什么要详细交代?结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什么深刻含义?4 请同学们写一则与学习有关的名言警句,并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启示。

四拓展大舞台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

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

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事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

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地徘徊。

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惊奇迷醉时,他却在沉睡。

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

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工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

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复习题附加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复习题附加答案

《孙权劝学》教案一、依据课文说明①达成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以其“基于旧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

2、司马光,字君实,(朝代)家,家。

3、孙权,字仲谋,的国君,吕蒙的名将。

二、独立达成加点字注音卿()岂()邪()涉()猎()孰()......遂().三、朗诵课文,注意人物的身份,读出人物的语气(联合标点符号和语气词)。

四、讲堂迅速达成下边练习:1、解说下边句中加点的词。

但()当涉猎见()旧事耳..自认为()大有所益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蒙乃()..权谓()吕蒙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写出以下词语的古今意义。

博士:古义 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旧事: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 过: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 但:古义 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 孤: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 复: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五、借助课文说明边读边译课文;依据上下语境,小组合作翻译以下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但当涉猎,见旧事耳。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六、小组议论:1、孙权为何要劝吕蒙念书,孙权是一个如何的人?2、孙权吕蒙念书的结果如何,能够看出吕蒙是一个如何的人?3、为何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七、小结:联系课文,延长拓展学与不学,令人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谈谈你从吕蒙的变化中获得什么启迪?4、古代文言文中的很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根源,请依据下边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孙权劝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学习的重要性B. 学习的方法C. 学习的态度D. 学习的结果2. 孙权劝学中提到的“三余”指的是什么?A. 余力、余财、余时B. 余力、余心、余时C. 余力、余心、余智D. 余财、余心、余智二、填空题3. 孙权劝学中提到,学习需要_________,不能_________。

(答案:持之以恒;半途而废)4. 孙权劝学强调了学习与_________的关系。

(答案:个人成长)三、简答题5. 请简述孙权劝学中提到的学习态度。

(答案:孙权劝学中提到的学习态度是认真、勤奋、持之以恒,并且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个人成长的关系。

)四、论述题6. 结合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答案: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

孙权劝学告诉我们,学习不仅是为了知识的积累,更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利用好每一刻,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五、翻译题7.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英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r lost; 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六、应用题8. 如果你是孙权,面对一个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你会如何劝说他?(答案:作为孙权,我会首先了解学生不愿意学习的原因,然后根据孙权劝学的精神,从学习的重要性、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使他能够持之以恒地学习。

)七、判断题9. 孙权劝学中提到,学习是一个人成功的唯一途径。

(答案:错误。

孙权劝学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但并没有说学习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八、连线题10. 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观点连线。

A. 孙权 a. 学习是个人成长的基础B. 孔子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 孟子 c. 仁者爱人(答案:A-b, B-a, C-c)九、案例分析题11. 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孙权劝学的观点如何应用于该案例。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题目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中考阅读理解选择一、文学常识《孙权劝学》选自《》,是北宋主持编纂的一部体史书。

二、文言实词1.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同,意思为:2.古今异义见往事...耳古义:今义:看到,看见古义:今义:过去的事情3.其他重点实词(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经:(4)但当涉猎但:涉猎:(5)及鲁肃过寻阳及:过:(6)卿今者才略今者:才略:(7)非复吴下阿蒙非复:(8)即更刮目相待更:刮:(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见事:4.一词多义见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文言虚词1.蒙乃.始就学2.为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自以为.大有所益3.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四、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5.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五、问题探究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2.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六、中考阅读理解选择题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一部()史书。

A 纪传体B 编年体C 国别体D 纪传体兼国别体2、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辞,推托) 权谓.吕蒙曰(谓:告诉,对······说)B.非复..掌事(当涂:当道,当权)..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 卿今当涂C.但.当涉猎(但:但是) 见.往事耳(见:了解)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孙权劝学》复习题整理含答案

《孙权劝学》复习题整理含答案

《孙权劝学》复习题整理含答案空谈误人子弟,实干提高成绩阅读理解一、炳烛夜谈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③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善哉!”。

【注解】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奔跑。

7、表述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

a.恐已暮矣()b。

盲臣贼势戏君乎()..c。

士别三日,即为更刮目相待()d。

及鲁c过寻阳()..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太少而好学,例如日落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鬼神!9、晋平公害怕学不好的理由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研习的理由就是____________。

(不少于五个字)10、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问:二.写作下面文言文,顺利完成9-13题。

《论语》十则(摘录)子曰:“研习而时习之,不亦说道(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皈,不亦君子乎?”(《研习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官》)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乎。

”(《为官》)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言也。

”(《为官》)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矣。

独以其善者而从之,其疏于者而改为之。

”(《述而》)孙权义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新:新的理解和体会.b.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c.及鲁肃过寻阳过:到.d.但当涉足涉足:全面广为地写作..10.请你至少写出出自以上选文的三个成语。

孙权劝学复习题答案

孙权劝学复习题答案

孙权劝学复习题答案孙权劝学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孙权劝勉其子孙权学习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君主对后代教育的重视。

以下是关于孙权劝学复习题的答案:一、选择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A. 东汉末年B. 三国时期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孙权劝学的主体人物是以下哪一位?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答案:C3. 孙权劝学中,孙权劝勉其子学习的目的是什么?A. 为了娱乐B. 为了治国C. 为了战争D. 为了个人兴趣答案:B4. 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孙权的儿子叫什么名字?A. 孙策B. 孙权C. 孙尚香D. 孙亮答案:D5. 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孙权对儿子的学习态度是什么?A. 放任自流B. 严格督促C. 漠不关心D. 偶尔关心答案:B二、填空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君主对后代的________教育观念。

答案:重视2. 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孙权认为学习对于治国具有________的作用。

答案:重要3. 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君主,应该________自己的后代。

答案:教育三、简答题1. 请简述孙权劝学的故事内容。

答案:孙权劝学的故事讲述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君主孙权,为了使儿子孙亮能够更好地继承和治理国家,他劝勉孙亮勤奋学习,以期能够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

2. 孙权劝学的故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答案:孙权劝学的故事启示我们,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家长或领导者,应该重视后代或下属的教育和成长,通过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人。

四、论述题1. 结合孙权劝学的故事,论述古代君主对后代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其意义。

答案:古代君主对后代的教育非常重视,他们认为教育是培养后代成为贤明君主的重要途径。

孙权劝学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体现了君主对后代教育的期望和重视。

这种教育观念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君主更有可能做出明智的决策,从而促进国家的繁荣。

孙权劝学的复习题

孙权劝学的复习题

孙权劝学的复习题
孙权劝学是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劝
其臣子吕蒙学习的故事。

这个故事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领导者
对部下的关心和培养。

以下是关于孙权劝学的复习题:
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
2. 孙权是三国时期的哪国君主?
3. 吕蒙在故事中最初是什么身份?
4. 孙权如何发现吕蒙的才能?
5. 吕蒙最初对学习持什么态度?
6. 孙权是如何劝服吕蒙学习的?
7. 吕蒙学习后有哪些显著的改变?
8. 吕蒙学习后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就?
9.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0. 请简述孙权劝学的故事梗概。

参考答案:
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

2. 孙权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君主。

3. 吕蒙最初是孙权的将领。

4. 孙权在与吕蒙的交谈中发现他有才能。

5. 吕蒙最初对学习持抵触态度。

6. 孙权通过耐心的劝说和提供学习机会,使吕蒙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7. 吕蒙学习后,他的文化素养和战略思维有了显著提高。

8. 吕蒙学习后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在赤壁之战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

9.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无论年龄大小,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领
导者应该关心并培养部下。

10. 孙权劝学的故事梗概是:孙权发现吕蒙有才能但缺乏文化素养,于是耐心劝说他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吕蒙的才能得到了更大的发挥,成为了吴国的杰出将领。

通过这些复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孙权劝学的故事内容及其深层含义。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5篇模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5篇模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5篇模版)第一篇: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1《孙权劝学》练习题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三个成语及它们的意思分别是ABC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

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

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的复习题答案

孙权劝学的复习题答案

孙权劝学的复习题答案孙权劝学的复习题答案孙权是东吴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非常重视教育,尤其注重士人的学习。

他提倡“劝学”,鼓励人们勤学苦练,培养自己的才能。

下面是一些关于孙权劝学的复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复习孙权劝学的理念有所帮助。

题一:孙权为什么重视教育?答:孙权重视教育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他认识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只有有才能的人才能够推动国家的繁荣。

其次,孙权希望通过教育来培养和选拔人才,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此外,他还希望通过加强教育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稳定。

题二:孙权是如何推动教育发展的?答:孙权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推动教育发展。

首先,他设立了学校和学院,提供教育资源。

这些学校和学院包括国子学、太学、郡学等,分别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

其次,孙权鼓励士人互相学习和交流,组织了一些学术团体和讲学活动。

此外,他还设立了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接受教育。

这些措施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题三:孙权的劝学理念是什么?答:孙权的劝学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他提倡勤学苦练,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培养自己的才能。

其次,他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拘泥于一种学问。

他认为,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才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最后,孙权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产生真正的效果,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题四:孙权的劝学对当代教育有何启示?答:孙权的劝学理念对当代教育有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教育的重要性,把教育放在国家发展的战略位置上。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和选拔人才,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此外,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最后,我们应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五:孙权劝学的意义是什么?答:孙权劝学的意义在于弘扬了教育的精神,提倡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孙权劝学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劝勉部下吕蒙学习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孙权的英明和吕蒙的勤奋好学。

以下是关于孙权劝学的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一:填空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期。

2. 孙权劝学的主人公是________和________。

3. 吕蒙最初对学习的态度是________,但在孙权的劝说下,他最终________。

答案一:1. 三国2. 孙权,吕蒙3. 不屑一顾,勤奋好学练习题二:选择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主要体现了什么精神?A. 忠诚B. 勤奋好学C. 谦虚D. 勇敢2. 吕蒙最初为什么不愿意学习?A. 认为学习无用B. 认为学习太辛苦C. 认为自己已经足够聪明D. 认为学习会耽误军务答案二:1. B. 勤奋好学2. D. 认为学习会耽误军务练习题三:简答题请简述孙权是如何劝勉吕蒙学习的,并说明吕蒙最终的学习成果。

答案三:孙权通过耐心的劝说和鼓励,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对个人能力提升的帮助,最终说服了吕蒙。

吕蒙在孙权的鼓励下,开始勤奋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还增强了军事指挥能力,成为了吴国的杰出将领。

练习题四:论述题论述孙权劝学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

答案四:孙权劝学的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主要有两点:首先,无论身处何种位置,都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提升个人能力;其次,领导者应该鼓励并支持部下的学习和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促进团队的整体进步。

练习题五:判断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宋朝。

2. 吕蒙最初对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

3. 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个人发展的关键。

答案五:1. 错误2. 错误3. 正确以上练习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孙权劝学的故事,并从中吸取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自我提升的精神。

(完整版)孙权劝学试题及解题指导附答案

(完整版)孙权劝学试题及解题指导附答案

《孙权劝学》试题及解题指导(附答案)学生:戴长安课文快览: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弧?孤常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于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凡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选择题:(15分)a、请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3分)A、卿.(jǐ)今当图掌事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á)C、即更.(gèng)刮目相待D、肃遂.(suì ) 拜蒙母b、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陈术的语气,可译为“罢了”。

C、卿言多务,孰若孤...?孰若孤:谁像我(事务多)?反问语气。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c、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d、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自以为/大有所益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e、对“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的译写,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吕蒙推托,因为军中事务繁多B、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来推托C、吕蒙推托军中事务繁多D、吕蒙推托,因为军中事务繁多2,文学常识填空。

(9分)(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政治家、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一句的“经”指《易》《》《》《礼》《》等书。

(3)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什么?3、解释画线的字:(12分)a.卿今当涂掌事()b.蒙辞以军中多务()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e.但当涉猎()f.见往事耳()g.孰若孤()h.蒙乃始就学()i.及鲁肃过寻阳()()j.卿今者才略()l.肃遂拜蒙母()4,解释人称的用法。

(完整版)《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 到五代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涉猎(shè)孰(shú)遂(suì)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 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推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 研究;4、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耳见:了解。

6、蒙乃使就学乃:于是,就;7、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谋略;8、即更刮目相看。

刮:擦;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D)。

A.{但当涉猎( 应当) {门当户对( 相当)B.{自以为大有所益( 好处) {多多益善( 更加)C.{见往事耳( 历史) {往事不堪回首( 过去的事)D.{卿今者才略( 您) {卿今当涂掌事( 您)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C )A.把B.被C.用2.即更刮目相待(A )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 )A.于是B.却C.只,仅仅4.结友而别(C )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七、翻译下列句子。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涉猎(shè)孰(shú)遂(suì)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 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推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 研究;4、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耳见:了解。

6、蒙乃使就学乃:于是,就;7、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谋略;8、即更刮目相看。

刮:擦;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D)。

A.{但当涉猎( 应当) {门当户对( 相当)B.{自以为大有所益( 好处) {多多益善( 更加)C.{见往事耳( 历史) {往事不堪回首( 过去的事)D.{卿今者才略( 您) {卿今当涂掌事( 您)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C )A.把B.被C.用2.即更刮目相待(A )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 )A.于是B.却C.只,仅仅4.结友而别(C )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七、翻译下列句子。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1. 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个人的学术能力b) 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c) 培养兵器操纵技巧d) 扩展人际交往圈子答案: b) 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2. 孙权劝学的对象是谁?a) 百姓普通大众b) 各级官员和将领c) 只限于皇家家族成员d) 只限于士族后代答案: b) 各级官员和将领3. 孙权认为学习应该注重哪一个方面?a) 提高个人技能b) 增长知识面c) 锻炼身体素质d) 培养感恩之心答案: d) 培养感恩之心4. 孙权劝学的方式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实现?a) 组织学术讲座和研讨会b) 发放学习资料和教材c) 激励奖励和竞赛评比d) 亲自示范和榜样引领答案: d) 亲自示范和榜样引领二. 名词解释1. 品德修养:答案: 品德修养指一个人在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它包括个人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态度等方面。

通过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人们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塑造积极向上的形象,并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社会环境。

2. 感恩之心:答案: 感恩之心指一个人对他人给予的关爱、支持、帮助等表现出来的感激之情。

具备感恩之心的人会对别人的付出表示真诚的感谢,并以此为动力回报社会和他人。

感恩之心能够培养人们的爱心、宽容和友善,从而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三. 简答题1. 孙权是怎样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论来劝学的?答案: 孙权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激励他人努力学习。

他亲自示范读书和学习的场景,读书时专注认真,注重学习礼仪,以示对知识的尊重和重视。

同时,他也鼓励他人热爱学习,提出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强调学习能够培养感恩之心和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等。

他的言行一直为后人所敬仰,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典范。

2. 孙权劝学的意义是什么?答案: 孙权劝学的意义在于倡导了一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理念。

通过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感恩之心,人们能够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和家庭作出贡献。

背诵孙权劝学复习题及答案

背诵孙权劝学复习题及答案

背诵孙权劝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孙权劝学》是一篇由______所写,用来劝勉______学习的故事。

2. 孙权在文中提到,他年轻时就______,但仍然坚持学习,因为______。

3. 孙权认为,学习可以______,并且______。

4. 文中提到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孙权的意思是______。

5. 孙权劝学的对象______,最初对学习的态度是______。

答案:1. 孙权,吕蒙2. 涉猎书籍,学习可以使人明智3. 治国理政,明辨是非4. 他并不是要求吕蒙成为经学专家5. 吕蒙,不情愿二、简答题1. 请简述《孙权劝学》中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

2. 孙权是如何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劝勉吕蒙的?3. 孙权在文中提到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反映了他对学习的态度是什么?答案:1.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是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可以使人明智,治国理政,明辨是非。

2. 孙权通过讲述自己年轻时虽然涉猎书籍不多,但仍然坚持学习的经历,来劝勉吕蒙不要因为事务繁忙而放弃学习。

3. 这句话反映了孙权认为学习不一定要达到专业学者的水平,而是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见识。

三、论述题请结合《孙权劝学》的内容,论述孙权对学习的态度及其对吕蒙的影响。

答案:孙权在《孙权劝学》中展现了他对学习的高度认可和重视。

他认为学习是提升个人素质、明辨是非、治国理政的重要途径。

孙权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言语,劝勉吕蒙不要因为事务繁忙而忽视学习,强调了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孙权的这种态度对吕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吕蒙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最终成为一位有学问的将领,这不仅提高了他个人的能力,也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思考题如果你是吕蒙,面对孙权的劝学,你会如何回应?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答案:(此题为开放性问题,答案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对学习的理解来作答。

)结束语通过以上复习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孙权对学习的深刻理解和重视,以及他如何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孙权劝学》一文中,孙权劝学的原因是什么?A. 孙权想要自己学习B. 孙权认为吕蒙有学习的必要C. 孙权想要吕蒙放弃学习D. 孙权觉得吕蒙已经学得很好了答案:B2. 孙权劝学时,吕蒙最初的态度是怎样的?A. 非常积极B. 有些犹豫C. 完全不感兴趣D. 非常抵触答案:B3. 在《孙权劝学》中,孙权是如何说服吕蒙学习的?A. 用严厉的语气命令B. 用温和的态度劝说C. 用金钱诱惑D. 用武力威胁答案:B二、填空题1. 《孙权劝学》中,孙权对吕蒙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这句话的意思是吕蒙现在__________,不能不学习。

答案:处于重要职位2. 孙权劝学后,吕蒙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开始__________,最终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人。

答案:努力学习三、简答题1. 请简述《孙权劝学》中孙权劝学的过程。

答案:孙权首先指出吕蒙现在处于重要职位,不能不学习。

吕蒙最初以事务繁忙为由推辞,孙权则以自己为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并鼓励吕蒙利用空闲时间学习。

最终,吕蒙被说服,开始努力学习,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2. 《孙权劝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职位,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不断学习,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和实现自我价值。

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及答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孙权劝学》不仅是一个关于学习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成长和自我提升的故事。

它鼓励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学习,因为学习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孙权劝谁学习?A. 曹操B. 刘备C. 诸葛亮D. 吕蒙2.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三国时期D. 唐朝3. 孙权劝学时,吕蒙最初的态度是什么?A. 非常积极B. 勉强接受C. 坚决拒绝D. 不以为然4. 孙权在劝学时提到了哪些理由?A. 学习可以提高个人修养B. 学习可以增加知识C. 学习可以提升地位D. 以上都是5. 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最终学得如何?A. 毫无进步B. 有所提高C. 学有所成D. 成为一代宗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孙权是三国时期______国的君主。

2. 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吕蒙最初以______为由拒绝学习。

3. 孙权认为吕蒙应该学习,因为______。

4. 吕蒙在孙权的鼓励下,最终______。

5. 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孙权劝学的故事内容。

2. 孙权劝学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请结合孙权劝学的故事,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C4. D5. C二、填空题1. 吴2. 军务繁忙3. 学习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都至关重要4. 学有所成5. 学习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三、简答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主要讲述了吴国君主孙权劝说他的大将吕蒙学习的故事。

吕蒙最初以军务繁忙为由拒绝学习,但孙权认为学习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都至关重要,他以自己为例,说明即使身为君主,也应不断学习。

最终,吕蒙在孙权的鼓励下,开始学习,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2. 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应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态度。

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孙权劝学复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复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孙权劝学的故事出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2. 孙权劝学的对象是吕蒙。

3.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治国能力。

4. 吕蒙最初对孙权的劝学持抵触情绪,但最终被孙权的诚意所打动。

5. 吕蒙学习后,其见识和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孙权对此表示赞赏。

二、选择题
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A. 秦朝
B. 汉朝
C. 三国时期
D. 唐朝
答案:C
2. 孙权劝学的对象是谁?
A. 周瑜
B. 黄盖
C. 吕蒙
D. 陆逊
答案:C
3. 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什么?
A. 为了提高吕蒙的武艺
B. 为了提高吕蒙的文化素养和治国能力
C. 为了使吕蒙成为一位文学家
D. 为了使吕蒙成为一位军事家
答案:B
三、简答题
1. 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答:孙权通过耐心的劝导和举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最终使吕蒙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并开始努力学习。

2. 吕蒙学习后有哪些变化?
答:吕蒙学习后,其见识和能力有了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辅佐孙权治理国家,孙权对此表示赞赏。

四、论述题
1. 孙权劝学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

同时,领导者也应该鼓励和支持下属学习,以提高整个团队的能力。

此外,这个故事还启示我们,改变和进步往往需要时间和耐心,我们应该给予他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成长和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测试题
班次:姓名
一、填空:(6分)
1.司马光, ________(朝代) _______家、_________家。

2.《孙权劝学》选自《》是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6分)
遂.()邪.()即更.()卿.()涉.猎()孰.()
三、划分朗读的节奏:(3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四、古今义。

(4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古义:今义:
博士古义:今义:
五、重点字词解释(20分)
1、卿今当涂掌事()(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3、治经()
4、但当涉猎()( )
5、见往事/耳() ( )
6、蒙乃始就学()
7、及鲁肃过寻阳()()
8、卿今者才略()
9、即更/刮目相待()()
10、与蒙论议()
11、孰若( )
12、非复( ) 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六、一词多义(6分)
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就蒙乃始就学
指物作诗立就
见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七、翻译下列句子。

(14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八、回答问题:
1、本文主要写。

采用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3分)
2、孙权劝吕蒙读书是因为吕蒙,但起初吕蒙以为理由加以推辞。

(用原文填空)
3、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用原文填空)
4、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填空)
5、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2分)
6、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6分)(1)孙权:
(2)吕蒙:
(3)鲁肃:
7、写出本文出现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4分)
8、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9、写出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诗句、格言(4分)
10、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相照应的成语:
九、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

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
时以为之。

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朴;亦十、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注释】①倥偬(kǒngzǒng):事多,繁忙。

②门阀:名门贵室。

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以为/在有所益
B.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C.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D.肃/遂拜/蒙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4、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

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品质。

5、甲乙两文中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两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4分)
《孙权劝学》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此书是司马光_ 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司马光,北宋__(朝代)政治家、_史学__家。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 )涉.猎(shè)孰(shú)遂(suì)邪(yé)即更
..(jígēng )
三、划分朗读的节奏: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四、找出句子中古今义不同的词,并解释。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古:古时王侯自称今:孤独
博士古: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名称
五、重点字词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权、当道)
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用)
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4、但当涉猎(只∕粗略地阅读)
5、见往事耳(历史∕罢了)
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7、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经过)
8、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谋略)
9、即更刮目相待(重新)(擦擦眼)10、与蒙论议(讨论、议事)
11、孰若:与……相比怎么样12、非复:不再是
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六、一词多义
蒙乃始就学从事
就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以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可以不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经书而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只是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了。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长兄你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八、回答问题:
1、本文主要写孙权的善于劝学和吕蒙的惊人长进。

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2、孙权劝吕蒙读书是因为吕蒙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但起初吕蒙以军中多务为理由加以推辞。

(用原文填空)
3、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用原文填空)
4、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填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表现鲁肃敬才爱才,和吕蒙情投意合,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

6、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关心下属,平易近人,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2)吕蒙:知错能改,谦虚好学,坦诚豪爽。

(3)鲁肃:忠厚长者,敬才爱才,
7、写出本文出现的成语,并解释。

吴下阿蒙:原指吴地的阿蒙,后比喻人学识浅薄。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8、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读书学习很重要。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9、写出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诗句、格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1、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相照应的成语:开卷有益
九、文言文比较阅读:
1、研究因为
2、B
3、像这样坚持几年,不曾间断,也不觉得苦。

4、结友有恒
5、(1)泛读法:“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定量法:“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3)圈批法:“用朱笔圈批”
(4)定时法:“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朴;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