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名词解释(全)

合集下载

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理学名词解释

7.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10.主动卧位:即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变卧位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

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11.被动卧位:即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位。

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12.被迫卧位:即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

如肺心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卧位。

13.疼痛:是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

15.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16.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18.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19.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全部微生物的处理。

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20.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24.隔离:是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

(隔离的目的就是切断感染链中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之间的联系,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工作人员及媒介物中扩散)。

25: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治疗室、配餐室、更衣室、值班室、库房等场所以及病区以外的地区,如食堂、药房、营养室等]26: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源微生物污染的区。

[医护办公室、病区内走廊、检验室等】27.保护性隔离:以保护易感人群作为制订措施的主要依据而采取的隔离则称为保护性隔离。

中医护理学名词解释

中医护理学名词解释
脾主统血: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4.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的特性,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
5.胃主降浊:指胃气通降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小肠、大肠的功能。
26.天癸: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维持妇女月经和胎孕所必须的物质,来源于男女之肾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逐渐充盈。
9.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10.相生: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11.相克: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
12.制化:相互制约、生化的意思,是把相生、相克联系起来说的。
13.乘侮:五行中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虚侵袭,指一行对另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侮:恃强凌弱,指一行对另一行的反克。
14.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宇宙万物的生存或消亡来自于精气的聚散。
15.精气学说:研究精气及其聚散、运动以及宇宙万物生长消亡的客观规律的学说。
16.气化:泛指气作用下的一切物质形态的变化。
17.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指显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脏藏于内,象显于外,故称藏象。
18.藏象学说:指通过对人体外部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来探求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19.腑脏:是内脏的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
2.望神的重点是神情、眼神、气色等。其中眼神最为重要。按神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一般可分为有神、少神、无神、假神。
3.色分青赤黄白黑五种,简称为五色。根据病人面部五色变化进行诊察疾病的方法,成为五色诊或五色主病。

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紧密联系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WHO 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上的疾病,而且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韩德森护理定义:护士的主要职能是帮助病人或健康人进行有益于健康或恢复健康或在临死前得到安宁的活动。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临床治疗综合模式与治疗程序,计划提供的治疗项目,相应的治疗结果,以及完成这些工作的进表。

健康(1946):健康不仅没有疾病,而且要保持躯体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亚健康: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生存质量:是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他生存的标准、理想和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他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满意程度。

健康行为:指个体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时的行为表现。

角色行为强化:不仅接受“患病”角色,安于患者角色,同时过分寻求他人帮助,依赖性增强。

成长:个体在生理量性增长。

如身高,体重及年龄等。

发展:个体随年龄增长及与环境间的互动而产生的身心变化过程。

是生命中有顺序的可预测的改变,是学习的结果,成熟的象征。

包括生理,理,社会方面的适应及改变。

生长:指生物体或细胞从小到大的增殖过程。

可表现为数量增多、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成熟:指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的个体内部生长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达到生理和心理、功能与能力的比较完备的状态。

应激源:是指那些能引起应激的各种刺激物,包括内源性应激源和外源性应激源。

应激:是指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性状态的过程。

全身适应综合征:认为是人体对应激所做出的全身性、紧张性、非特异性、防御性的生理反应,称之为全身适应综合征。

应激反应:是人体对应激产生的反应,无论何种类型的应激源引起,都会导致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适应:是指人体以各种方式调整自己,以维持内环境或外环境的的平衡的一种生存能力及过程.应对:是指处理问题和情境,或成功地与问题和情境抗争.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

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理学名词解释护理学名词解释(一)1. 生理学: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机能的科学,包括人体各器官的结构、功能、机理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2.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通过研究异常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生理和化学变化来了解疾病的本质。

3. 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原则和价值观的学科,涉及该学科的主题包括生命伦理学、病人权益、隐私保护、决策与护理人员的角色等。

4. 护理伦理学: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伦理问题的学科,包括护理过程中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冲突的解决等方面。

5. 患者自决权:患者自决权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有权自主决定是否接受治疗、治疗方式、医疗护理措施等。

6. 传导:传导是指心脏内传导组织将心脏收缩信息传输到心脏各部位,使其以协调有序的方式收缩。

7. 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是指护士根据对患者的评估和收集的数据,分析和判断患者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

8. 指征:指征是指根据疾病特点、临床表现等确定使用某种医疗护理措施的依据。

9. 病例讨论:病例讨论是指医护人员围绕特定病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以改进医疗护理质量和提高专业水平。

10. 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用于长期给药、输液、输血等治疗手段的医疗器械。

护理学名词解释(二)11. 高危因素:高危因素是指患者因疾病、治疗等原因,处于易发生并发症或恶化的状态。

12. 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是指心脏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心血管系统供血供氧不足的一种状态。

13. 皮肤黏膜破损:皮肤黏膜破损是指皮肤和黏膜出现创伤、溃疡等破损现象。

14. 隐私保护:隐私保护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保护患者个人信息和隐私权的一项法律原则和护理纪律。

15. 预防性护理:预防性护理是指护士根据护理诊断、护理干预计划,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预防患者发生并发症或疾病的护理措施。

16.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指在患者手术后,根据术后的特殊病理生理状态进行的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发症、恢复功能。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1. 医源性损伤:医源性损伤是指由于医务人员言谈或行为的不慎而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的损伤。

2. 分级护理: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3.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HAI),是指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4. 内源性感染:又称为自身感染,是指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病原体是来自患者自身固有的病原体的感染。

5. 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引起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是来自患者以外的个体或环境中的病原体的感染。

6. 清洁:是指用清水、清洁剂及机械洗刷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7.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8.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全部微生物的处理。

9. 休息:休息是指一段时间内相对减少活动量,使患者身心放松,没有紧张和焦虑,处于一种平静、安宁的生理、心理状态,包括身体休息和心理休息。

10. 昼夜节律:人类的睡眠-觉醒活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近似,与24小时自然昼夜交替大致同步,称为昼夜节律。

11. 关节活动范围练习(简称ROM练习):是指反复进行某个或某些关节的各方向运动,用以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ROM(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

12.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组织营养缺乏,使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致变性、溃烂和坏死。

13. 发热:体温过高又称发热,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4.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0℃~40.0℃之间,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0℃。

护理学全名词解释.

护理学全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 护理: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2 护理学: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极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3 整体护理:以护理对象为中心, 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

4 基本需要:维持人身心平衡并求得生存、成长及发展, 在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

5 压力:人体对任何加诸于他的需求所作的非特异性反应。

6 压力原:对人体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 促进人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因素。

7 适应: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发生较大的变化, 致使个人的行为有所改变以维持平衡。

8 护理理念:引导护理人员认识及判断护理极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及信念。

9 基本机构:人生存的基本结构及能量源, 包括机体解剖机构、器官功能机构等。

10 抵抗线:保护人基本机构稳定、完整及功能正常的保卫屏障, 包括免疫功能、应对行为和生理功能。

11 正常防御线:个体在生命历程中建立起来的健康稳定的状况。

12 应变防御线:维持机体正常状况及功能的保护性缓冲力量。

13 护理程序: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 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

14 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观感觉, 是护理对象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15 客观资料: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体检以及借助医疗仪器设备检查所获得的有关护理对象健康状况的资料。

16 护理诊断: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17 护理目标:针对护理诊断而提出的, 期望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活动后达到的健康状况或行为的改变,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

中医护理学名词解释

中医护理学名词解释

中医护理学名词解释名解: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整体性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为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根据病史、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辨清病因、性质、病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的这种认识和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3. 辩证施护:是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之为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

4. 同病异护:对同一疾病,根据其病程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证候给予不同的护理,称之为同病异护。

5. 异病同护:对不同的病,由于其病机相同而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则采取同一种护理方法,称之为异病同护。

6.证:又称证候,它既不是症状,也不是病名,而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学概念,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是指疾病的具体单个临床表现。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展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7.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面.8.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或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为基本性质标志形象物为一切事物提供识别标准。

9.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10.相生: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11.相克: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

12.制化:相互制约、生化的意思,是把相生、相克联系起来说的。

13.乘侮:五行中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虚侵袭,指一行对另一行的过度克制;相侮:恃强凌弱,指一行对另一行的反克。

14.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宇宙万物的生存或消亡来自于精气的聚散。

15.精气学说:研究精气及其聚散、运动以及宇宙万物生长消亡的客观规律的学说。

16.气化:泛指气作用下的一切物质形态的变化。

护理学基础 名词解释

护理学基础 名词解释

.是指清除或者杀死外环境媒介物上除细菌芽孢以外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使之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媒介物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使之达到无菌水平的过程。

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机体平衡及协调变换姿势的科学。

---------------------------------------------------------------------------------------------------------------------是指处在轻松.安宁的环境状态下,个体所具有的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轻松自在的自我感觉。

是指身体的各部位与其四周环境处在轻松或合适的位置。

衰弱或意识丧失的患者。

疗的需要,被迫采取的卧位。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

2是与觉醒交替循环的生理过程。

律。

10s 以上没有呼吸的睡眠失调。

是指用以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分主动练习、主动辅助练习、被动练习。

pressure ulcer ):是指身体局部,尤其是骨突部位,由于压力或者同时有剪切力和(或)摩擦力的作用,而导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局限性损伤。

---------------------------------------------------------------------------------------------------------------------是根据疾病治疗的需要,在基本饮食基础上适当调整总能量和某种营养素,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目的的一类饮食。

护理名词解释完整

护理名词解释完整

名词解释1.护理学:以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人人享有保健为战略目标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内容包括临床护理实践、社会家庭保健、精神卫生咨询和优生优育等。

2.护理管理:指医院各科病区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通过医院护理垂直系统的指挥,保证病员得到各方面的护理,它是保证医院质量的重要因素。

3.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的基础,研究护理病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使病员处于最佳身心状态。

4.素质:是先天和后天共同融合形成的人的一种心理特征。

5.安慰性语言:在语言交往技巧中护士用语言来安慰病人,语言应缓和,以表示真诚关怀,使病员听到后得到安慰而且感到合理合情。

6.体态语言:指稳重、端庄、文雅大方的体态和立坐行的姿势。

7.健康:不但没有躯体疾病,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8.医院:治病防病保证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单位。

9.门诊:直接接受病员进行诊治治疗和提供预防保健的场所,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第一线。

10.病区:住院病人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开展诊疗的护理工作的实践场所,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位。

11.相对湿度:一定体积的空气在一定温度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的量的百分比。

12.噪音:病员不需要并对之产生讨厌心理的声音。

13.医源性疾病:由于医护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造成病员心理和生理上的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14.清洁:清除物品上的一切污秽。

15.消毒:杀灭和清除物品上的病原微生物和繁殖体,使之减少到不能再引起感染或发病的程度。

16.物理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或光照等物理作用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酶变性或凝固以达到灭菌的方法。

17.潜热:1克水在100摄氏度时变为1克100摄氏度的水蒸气需吸收2255.2焦耳的热,当1克100摄氏度的水蒸气变为1克100度的水时则放出2255.2焦耳的热。

18.生物净化(层流法):使空气通过孔隙小于0.2微米的高效过滤器以垂直或水平式两种气流把微生物隔离在外,使室内空气绝对净化。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1、护理学(nursing)是一门研究维护、增进、恢复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应用科学。

2、护理(nursing)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3、健康(health)WHO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安适状态。

4、安适(wellness)安适是生命充满活力和完美感觉的主观感受,是能客观描述的一种状态,存在不同胡水平,并能绘制成一线形连续体。

即生理安适、社会安适、情感安适、智能安适、精神安适。

5、疾病是指机体的某部分、器官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或紊乱。

疾病(现代疾病观认为的疾病)是机体在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的一定部位的结构形态、代谢和机能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是机体内外环境动态平衡状态的破坏或机体偏离正常状态的过程。

6、患病(illness)是不健康的主观体验,是个体生理、心理、智能、社会、发展或精神功能的良好体验减退或受损的状态。

7、疾病行为(illness behavior)是指人们在患病时采取的应对疾病所致的机体功能改变的一般性行为,它伴随疾病而存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8、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采取行动提高生活质量。

其目的是发挥健康潜能,促进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水平。

WHO 指出:健康促进是赋予人们提高控制和改善自身健康能力的过程。

9、健康保护(health protection)或疾病预防是人们采取行动预防和对抗疾病的过程。

它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发现问题、改善环境和行为及提高身体抵抗力的方法,消除、减缓或改变疾病过程。

10、初级预防保健(primary prevention)又称一级预防,是最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始于疾病或功能障碍出现之前,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或疾病预防两个方面。

11、二级预防保健(secondary prevention)又称为发病学预防,由有组织的、直接的健康普查或大众教育组成,目的在于促进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尽可能逆转疾病的病理过程、尽早阻止疾病的进展和限制伤残的发生。

护理学名词解释(全)

护理学名词解释(全)

1. 护理学:就是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得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得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得综合性应用科学。

2. 环境:就是指围绕着人群得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与发展得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得总与。

包括外环境与内环境。

3. 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就是没有疾病与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得生理、心理状态与良好得社会适应能力。

4. 社会学健康观:从个体得社会性角度来反映生命活动得客观性及其本质规律,指出健康就是一个人具有正常得社会角色功能,具有执行其社会角色与义务得最佳活动状态,它包括个体、家庭与社区得不同层次水平,包括健康平衡与健康潜能两个重要方面。

5. 护理: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就是诊断与处理人类对现存得与潜在得健康问题得反应。

6. 护理管理:运用管理学得理论与方法,对护理工作得诸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科学得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以提高护理工作得效率与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7. 护理科研:运用观察、科学实验、调查分析等方法揭示护理学得内在规律,促进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得更新。

8. 个案护理:一名护士护理一位患者,即由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

9. 功能制护理:以工作为导向,将患者所需得护理活动,依工作性质机械地分配给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得主要内容为完成医嘱与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10.小组制护理:以小组得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11.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与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得整体护理,其结构就是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得所有护理始终由一名责任护士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

12.系统化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得各个环节系统化得方式。

13.素质:就是指人在先天得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得影响,通过个体自身得认识与社会实践,形成得比较稳定得基本品质。

14.生活方式:就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就是家庭影响而形成得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与生活意识。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1、护理学: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过程中的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2、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

3、人体力学:人体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维持和掌握身体的平衡,以及人体从一种姿势转换为另一种姿势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一门科学。

4、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5、清洁:指用清水、去污剂和机械洗刷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的过程。

6、消毒: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中或媒介物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程度的过程。

7、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及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的过程。

8、洗手: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9、手卫生消毒: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10、外科手消毒: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见居菌的过程。

11、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12、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13、无菌区:指经过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14、非无菌区域:指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15、非无菌物品:指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后又被污染的物品。

16、隔离: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17、清洁区: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区域。

护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护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护理学名词解释大全1. 护理学: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护理理论、护理实践和护理教育的学科,目的是培养具备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和善意护理的护理人员。

2. 护理理论:指对护理实践进行系统研究和归纳总结的理论体系,包括护理模型、护理范式和护理原理等,可以指导护理实践和提高护理质量。

3. 护理实践:是指护士根据护理理论和护理计划,通过执行医嘱和实施各种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和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4. 护理教育:是指培养和培训护理人员的教育过程,包括护理学校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

5. 护理伦理:是指在护理实践中涉及到的伦理道德问题,如隐私保护、患者自主权、信息保密等。

6. 护理职业道德:指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包括关爱患者、尊重患者权益、独立行动和保持专业水平等。

7. 护理研究:指对护理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包括护理研究方法、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等。

8. 护理评估:是指护士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信息,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

9. 护理诊断:是指护士根据护理评估的结果,对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

10. 护理计划:是指护士根据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制定出具体的护理行动和措施,指导护理实践。

11. 护理执行:是指护士按照护理计划的要求,执行各项护理措施并记录患者反应和护理效果。

12. 护理评价:是指护士在护理执行后,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为进一步改进护理提供依据。

13. 护理记录:是指护士对患者的护理过程和护理结果进行书面记录,体现护理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

14. 患者教育:是指护士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使其更好地掌握和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

15. 情绪支持:是指护士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压力。

16. 护理模型:是指对护理实践中涉及的关键概念和关系进行抽象和描述的理论模型,如助学医模型、人类生活活动模型等。

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紧密联系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WHO 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上的疾病,而且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韩德森护理定义:护士的主要职能是帮助病人或健康人进行有益于健康或恢复健康或在临死前得到安宁的活动。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临床治疗综合模式与治疗程序,计划提供的治疗项目,相应的治疗结果,以及完成这些工作的进表。

健康(1946):健康不仅没有疾病,而且要保持躯体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亚健康: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生存质量:是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他生存的标准、理想和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他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满意程度。

健康行为:指个体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时的行为表现。

角色行为强化:不仅接受“患病”角色,安于患者角色,同时过分寻求他人帮助,依赖性增强。

成长:个体在生理量性增长。

如身高,体重及年龄等。

发展:个体随年龄增长及与环境间的互动而产生的身心变化过程。

是生命中有顺序的可预测的改变,是学习的结果,成熟的象征。

包括生理,理,社会方面的适应及改变。

生长:指生物体或细胞从小到大的增殖过程。

可表现为数量增多、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成熟:指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的个体内部生长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达到生理和心理、功能与能力的比较完备的状态。

应激源:是指那些能引起应激的各种刺激物,包括内源性应激源和外源性应激源。

应激:是指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性状态的过程。

全身适应综合征:认为是人体对应激所做出的全身性、紧张性、非特异性、防御性的生理反应,称之为全身适应综合征。

应激反应:是人体对应激产生的反应,无论何种类型的应激源引起,都会导致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适应:是指人体以各种方式调整自己,以维持内环境或外环境的的平衡的一种生存能力及过程.应对:是指处理问题和情境,或成功地与问题和情境抗争.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

护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护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健康问题2.患病:指病人本人或他人对其疾病的主观感受,常常是病人对身体上、心理上的不适、厌恶、不愉快或难受的一种自我感觉和体验3.WHO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初级卫生保健: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基本的保健照顾,包括疾病预防、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和康复服务5.需要: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6.人的基本需要:是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的需求。

7.生理性需要:指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关的所有需要,如空气、食物、水排泄、活动、休息的需要。

8.知识(智能)性需要:指人体在认知和思考方面的需要,如学习、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9.成长: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改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10.超我:按照尽善尽美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达到自我完美的高度11.发展: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个方面。

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是质的变化12.自我: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小部分存在于潜意识中,是人格中理智而符合现实的部分13.道德发展: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学习到的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照该标准去表现的道德行为14.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包括刺激、认知评价及反应3个环节15.工作压力:指当个人的能力与需求不能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是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16.压力源:是引起全身系统反应的各种刺激17.应对:是应用行为或认知的方法努力处理环境与人内部之间的需求,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18.焦虑:对即将来临的,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做出某些重大决定时所体验的一种紧张不愉快的期待情绪19.危机:是一个人重要的生活目标遇到阻碍,利用常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引起的日常生活的混乱及瓦解,是人的一种紧急压力反应20.认知评价:是指个体察觉到情境对自身是否有影响的认知过程21.首因效应: 又称第一印象,是指交往的双方在首次接触时,根据交往对象的外显行为等做出综合性判断与评价而形成的最初印象22.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23.晕轮效应:只交往对象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以此来推测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24.人际沟通: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和非面对面的交流25.文化:文化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称26.文化休克: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症27.精神文化:指理论、观念、心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科学、宗教、符号、文学、艺术、法律、道德等28.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29.护理程序: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30.护理评估:是指有组织地、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及判断的过程31.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32.护理理念:指应用逻辑分析、推理等抽象方法阐述各种护理现象之间的联系33.自理:是人在每日的现实生活中为维持生命、健康、正常的成长及完整状态而采取的一些有目的的活动34.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机能,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一门学科35.健康信念:是指人如何看待健康与疾病,如何认识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易感性,如何采取预防措施后的效果及采取措施所遇到的障碍等36.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37.医疗事故:医疗事故致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病人人身损害的事故38.护理法:根据国家卫生基本法制定的护理专业法39.临终:临近死亡的阶段,人体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趋于衰竭,生命活动将要走向终点40.临床死亡:一般被确定为人的身体重要系统如心脏、呼吸及血管等停止工作。

护理学名词解释(全)

护理学名词解释(全)

1.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

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

3.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社会学健康观:从个体的社会性角度来反映生命活动的客观性及其本质规律,指出健康是一个人具有正常的社会角色功能,具有执行其社会角色和义务的最佳活动状态,它包括个体、家庭和社区的不同层次水平,包括健康平衡和健康潜能两个重要方面。

5.护理: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6.护理管理: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工作的诸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7.护理科研:运用观察、科学实验、调查分析等方法揭示护理学的内在规律,促进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更新。

8.个案护理:一名护士护理一位患者,即由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

9.功能制护理:以工作为导向,将患者所需的护理活动,依工作性质机械地分配给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完成医嘱和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10.小组制护理:以小组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11.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其结构是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所有护理始终由一名责任护士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

12.系统化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方式。

13.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14.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1. 医源性损伤:医源性损伤是指由于医务人员言谈或行为的不慎而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的损伤。

2. 分级护理: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3.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HAI),是指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4. 内源性感染:又称为自身感染,是指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病原体是来自患者自身固有的病原体的感染。

5. 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引起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是来自患者以外的个体或环境中的病原体的感染。

6. 清洁:是指用清水、清洁剂及机械洗刷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7.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8.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全部微生物的处理。

9. 休息:休息是指一段时间内相对减少活动量,使患者身心放松,没有紧张和焦虑,处于一种平静、安宁的生理、心理状态,包括身体休息和心理休息。

10. 昼夜节律:人类的睡眠-觉醒活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近似,与24小时自然昼夜交替大致同步,称为昼夜节律。

11. 关节活动范围练习(简称ROM练习):是指反复进行某个或某些关节的各方向运动,用以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ROM(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

12.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组织营养缺乏,使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致变性、溃烂和坏死。

13. 发热:体温过高又称发热,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4.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0℃~40.0℃之间,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

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

3.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社会学健康观:从个体的社会性角度来反映生命活动的客观性及其本质规律,指出健康是一个人具有正常的社会角色功能,具有执行其社会角色和义务的最佳活动状态,它包括个体、家庭和社区的不同层次水平,包括健康平衡和健康潜能两个重要方面。

5.护理: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6.护理管理: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工作的诸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7.护理科研:运用观察、科学实验、调查分析等方法揭示护理学的内在规律,促进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更新。

8.个案护理:一名护士护理一位患者,即由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

9.功能制护理:以工作为导向,将患者所需的护理活动,依工作性质机械地分配给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完成医嘱和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10.小组制护理:以小组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11.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其结构是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所有护理始终由一名责任护士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

12.系统化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方式。

13.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14.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15.医疗保健服务:是医疗保健机构和专业人员为防止疾病、增进健康而运用卫生资源和医疗手段,有计划、与目的地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活动过程。

16.疾病(现代疾病观):疾病是机体(包括躯体和心理)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的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是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破坏和正常状况的偏离。

17.保健:是保护人体健康之意,是指为了提高健康水平而对个人或群体采取预防、医疗和康复措施。

18.医疗卫生体系:是指以医疗、预防、保健、医疗教育和科研工作为功能,由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机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19.医院分级管理:就是按照医院的功能和相应规模、服务地域范围和隶属关系、技术力量、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等综合水平,将其划分为一定级别的等次的标准化管理。

20.病区:是住院患者接受诊疗、护理及修养的场所,也是医护人员全面开展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

21.家庭病床:是指医疗机构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医疗需求,派出医护人员,选择适宜在家庭环境中医疗和康复的病种,让患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在家人陪伴照顾下接受治疗和护理。

22.角色;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在实现与这种地位相联系的权利与义务中,所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模式化的行为。

23.患者:是指患有疾病,忍受疾病痛苦的人。

24.习惯性心理:患者的心理活动不能立即适应环境变化,需一个过度过程。

25.患者角色:是被认为适于患病的人的行为。

26.角色行为的缺如:患者没有进入患者角色,不承认自己是患者。

27.角色行为冲突:患者在适应患者角色过程中,与其本人患病前的各种角色发生心理冲突而引起行为矛盾。

28.角色行为强化:患者安于患者角色,自主性受到影响和削弱,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产生退缩和依赖心理。

29.角色行为消退:患者适应患者角色后,由于某些原因,又重新承担起本应免除的社会角色的责任,而放弃患者角色。

30.护士角色:是社会所期望的适于护士的行为。

31.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为了医疗护理的共同目标而发生的互动现象。

32.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吸引与排斥关系,通过交往而建立,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距离。

33.护理学的理论:是在护理实践中产生并经过护理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性认识体系,是对护理现象和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正确反映。

34.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35.自然系统:是由自然物所组成的,客观存在的系统。

36.人造系统: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认为建立起来的系统。

37.复合系统: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的结合。

38.开放系统:是指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流的系统。

39.封闭系统:与外界环境不发生这种交流。

40.动态:系统:是指系统的状态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1.静态:系统:是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42.结构: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在空间或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与顺序,反映系统的内在构成。

43.功能: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的秩序和能力,反映系统的外在行为。

44.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应。

45.压力:又称紧张或应激,在生理学上,是指人体对任何加诸于他的需求所做的非特异性反应。

46.压力源;是指对个体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促进个体产生压力反映的因素。

47.全身适应综合症:GAS任何刺激,都无法产生完全特异的反映,只是产生相同的反映群。

48.局部适应综合症:LAS发生在身体某一器官或区域内的反映。

49.心理防卫:指心理上对压力作出适当反映的过程。

50.适应:是生物体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能力,或促使生物体更能适于生存的一个个过程。

51.沟通:遵循一系列共同的原则,将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

52.语言性沟通:使用语言和文字进行的沟通。

53.非语言性沟通:不使用语言和文字进行的沟通。

54.神经语言程序(NLP):是一种沟通方式,其过程是在与患者沟通时,先达到协调,然后渐渐调整患者,使他从不舒适的状态过度到舒适的状态。

55.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视患者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患者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护理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

56.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本质与特点的抽象概括,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医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范围,又称医学观。

57.护理程序: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

58.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映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59.护理目标:是针对护理诊断而提出的,期望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活动后达到的健康状态或行为的改变,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

60.护理措施:是护士协助患者实现护理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规定了解决健康问题的护理活动方式与步骤,也称为护瞩。

61.护理计划:是将护理诊断、目标、措施等各种信息按一定规格组合而形成的护理文件。

62.实施:是将护理计划付诸行动,实现护理目标的过程。

63.评价:是将实施护理计划后所得到的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与预定的护理目标逐一对照,按评价标准对护士执行会程序的效果、质量作出平定的过程。

64.合作性问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生理上的并发症,是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检测并于其他医护人员共同处理以减少发生的问题。

65.医疗诊断:是用一个名词说明一种疾病或病理变化引起的症状、体征,以指导治疗。

66.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在其统辖范围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67.卫生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旨在保护人体健康,调整人们在与卫生有关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68.社会关系:就是人们在共同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69.护理立法:是以法律的形式对护理人员在教育培训和服务实践方面所涉及的问题予以限制,起始于20世纪初。

70.护理法:指由国家制定的,用以规定护理活动及调整这些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1.侵权行为:一般指对某人或许多人的人参权利不应有的侵犯。

72.犯罪:指一切触犯国家刑法的行为。

73.疏忽大意:是指不专心致志的履行职责,因一时粗心或遗忘而造成客观上的过失行为。

74.噪音:是指人们不需要和讨厌的声音。

75.安全环境:是指平安而无危险、无伤害的环境。

76.医源性伤害:是由于医护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造成患者生理或心理上的损伤。

77.入院护理:是指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

78.患者床单位:是指医疗结构内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家具和设备。

79.出院护理:是指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

80.人体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维持和掌握身体的平衡,以及人体从一种姿势变成另一种姿势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一门科学。

8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其中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的滑动倾向时,就回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其运动的力。

82.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中的一种自我感受。

83.卧位:是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所采取的卧床姿势。

84.主动卧位:指患者自己采取的卧位。

85.被动卧位:是指患者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

86.被迫卧位:是指患者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87.卧位舒适:是指患者卧床时,身体各部处于合适的位置,感到轻松自在。

88.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89.疼痛:(NAHDA1978)个体经受或叙述有严重不适或不舒服的感受。

90.休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

91.睡眠:周期发作的知觉的特殊状态。

92.失眠:是睡眠形态紊乱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状态。

93.睡眠过多:指睡眠时间过长或长期处于想睡的状态。

94.发作性睡眠:是一种特殊的睡眠失调,特点是控制不住的短时间的嗜睡。

95.睡眠性呼吸暂停:是一种在睡眠间发生自我抑制,没有呼吸的现象,可分为中枢性和阻塞性呼吸暂停两种类型。

96.活动受限(制动):指身体的活动力或任何一部分的活动由于某些原因而受到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