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病毒教学设计
病毒 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病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病毒的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主动学习、比较分析、动手合作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关注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2)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树立辩证的观点。
(3)关爱艾滋病人,共享生命。
二、教学重点:1、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视频《我不想说我是鸡》片段。
教师:“鸡觉得它自己很冤屈,它总是被宰杀,不想做传染源,为什么?”学生:“它不是自己想患病……”教师:“所以小鸡必须战胜病毒。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今天我们就来探探敌人的底细”。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形象生动的纪录片,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过渡:最初,病毒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同学们阅读教材89页,思考这两个问题。
(二)病毒的发现学生阅读教材89页内容,思考1、发现病毒的科学家是谁?2、该实验表明了什么?教师展示病毒的发现流程图时,适当用问题引导提示,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并明确病毒比细菌还小。
过渡:随着科技的发展,20世纪初,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科(三)病毒的寄生生活及种类。
1、病毒的生活:病毒的结构如此简单,怎么正常生活呢?引导学生回答:“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教师:“新的病毒离开活细胞后都会死亡吗?学生:“有的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适宜时,会继续感染其它活细胞。
”2、病毒的种类: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并说明理由。
学生:“艾滋病病毒是动物病毒,只能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教师:“烟草花叶病毒和大肠杆菌噬菌体会使我们患病吗?”学生:“不会,烟草花叶病毒是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
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病毒》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病毒的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辩证地认识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1.病毒的结构与生活。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电影《38度》片断:同学们你们知道电影反映的是什么时期,什么事件吗?非典在30个国家和地区造成8000多病历和900多人死亡。
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其实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还有:埃博拉,禽流感,艾滋病等。
可是病毒到底什么样?它为什么能引起动植物患病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病毒,了解病毒的秘密。
观看、讨论利用视频,联系生活,激发兴趣病毒的种类非典病毒,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等是怎么传播到人的身上呢?提供相应的资料:1有人认为人类通过食用果子狸这种动物而感染非典。
2禽流感疾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引起从呼吸系统异常到严重的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
3人类通过密切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等感染埃博拉病毒。
根据已经掌握和了解到的知识进行分析阅读资料:明白人类所患有的这些疾病实际上是从其他动物体内传播过来的,并且动物之间也可以传播。
理解病毒的种类引导同学们关爱生命病毒的结构病毒可以寄生在动物、植物细胞和细菌中,它的个头一定特别小,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到底病毒长成什么样子呢?它有哪些结构?展示多种病毒的图片阅读课本,体会科学发现的过程。
《病毒》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一.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1.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本章内容由原来的七年级上册内容改到八上,有利于学生分清细菌、真菌和病毒。
本课内容从而编排上看便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教材选取了与当前人类生活关系更紧密的常见病毒种类,并介绍了这些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从而体现出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级学习生物学的基础,生活中对各种传染病耳闻目染,但因为细菌、病毒都是肉眼难以见到,所以会有很多人把它们弄混,甚至以为是同种生物。
我们在上课中要充分利用学生逻辑思维和想象力,同时尽量形象、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建构模型、生成认知。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病毒的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运用资料及开展活动,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通过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提高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关爱艾滋病人,共享生命。
三.教学重点:1、病毒的生活结构与繁殖。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视频等教学手段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学。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五章病毒一、病毒的发现:伊万诺夫斯基二、病毒的结构:1、没有细胞结构 2、蛋白质的外壳、内部的遗传物质三、病毒的生活:寄生在活细胞中四、病毒的种类:1、动物病毒 2、植物病毒 3、细菌病毒(噬菌体)五、病毒的繁殖:自我复制六、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害也有利七.课后反思《第五章病毒》课例反思通过本节的讲解,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我发现上课的节奏太快了,没有充分利用好每个环节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好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知识点,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去理解本节课比较难的地方,同时,本节课的课堂习题难度设置较大,给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初中八年级生物病毒教案
初中八年级生物病毒教案
教学内容:病毒的定义、结构和特点、传播途径、对人类的危害以及预防方法等。
教学目标:
1. 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
2. 掌握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对人类的危害。
3. 意识到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病毒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 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3. 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1.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
2. 病毒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病毒?病毒有哪些特点?病毒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二、讲授(15分钟)
1. 教师通过讲解PPT,介绍病毒的定义、结构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讨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对人类的危害。
三、讨论(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病毒的预防方法,并进行汇报。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
四、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回顾学习内容。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并查找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症状和治疗方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病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预防病毒感染的意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更多关于病毒的知识。
初中生物病毒示范课教案
初中生物病毒示范课教案
目标:
1. 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 知道病毒如何传播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 学习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病毒传播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病毒是什么,病毒如何传播以及对健康的影响。
二、介绍病毒的特征和结构(10分钟)
1. 讲解病毒的基本特征,例如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依靠寄生在细胞内进行繁殖。
2. 展示病毒的结构,包括蛋白质壳和遗传物质,在显微镜下观察病毒的形态。
三、讨论病毒的传播途径(10分钟)
1. 分析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2. 强调保持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经常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等。
四、探讨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10分钟)
1. 分析不同类型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感冒病毒、流感病毒等。
2. 强调及时就医、避免传播等预防措施。
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
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来复习今天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病毒的理解程度。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如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或者查找与病毒相关的新闻报道等。
教学反思:
1. 此课程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图片观察、讨论等,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病毒的概念。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以提高课堂效果。
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5篇
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病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富源县中安街道一中余琴1、了解病毒的发现、大小和种类;2、掌握病毒的结构,理解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关注病毒与人类的生活;3、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七年级生物的学习,学生知道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这样引入课题很轻松。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爱动爱表现的年龄阶段,课堂上要充分给他们机会,由于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强,精力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还不稳定和成熟,教师就必须要有效控制好课堂,引导好学生顺利完成该堂课。
三、重点难点重点:病毒的结构特点、种类、生活和繁殖方式、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病毒的生活和繁殖方式。
四、教学过程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病毒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细胞)是不是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不是)为什么?(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对,本节课我们就学习病毒。
活动2【导入】学习目标本节课的主要任务:(由学生齐读目标)1、病毒的发现;2、病毒的形态、大小;3、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4、病毒的种类;5、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3【活动】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通过阅读课本P89— 92内容,将以下七个问题讨论出结果。
)1、病毒的发现;2、病毒的大小及观察;3、病毒的结构;4、病毒的生活方式;5、病毒的繁殖方式;6、病毒的种类;7、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4【活动】学生展示和完成练习(各小组在全部问题讨论完成后派出一个代表去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板书出答案,其他同学讨论结束后各自完成手中的教辅《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上P57-60的练习题。
)活动5【讲授】梳理知识点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完成问题的实际情况,对所有知识点进行知识的的讲解梳理和总结。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体或单独回答教师提出的各个问题。
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教案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生物。
初中生物病毒优秀教案
初中生物病毒优秀教案年级:初中科目:生物教案目标:1. 了解病毒的结构和特点;2. 掌握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3. 能够预防和控制病毒传播。
教学重点:1. 病毒的结构和特点;2. 病毒的传播途径;3. 病毒的预防和控制。
教学难点:1. 理解病毒的生物学特点;2. 掌握病毒的传播途径;3. 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病毒传播的措施。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验材料:显微镜、病毒模型等;3. 参考资料:生物教材、生物学专业书籍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病毒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病毒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病毒吗?病毒是怎么传播的?二、讲解病毒的结构和特点(15分钟)1. 展示病毒的结构图,介绍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核酸、壳蛋白等;2. 介绍病毒的生命周期和感染机制。
三、讲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15分钟)1. 讲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2. 分析病毒对人体的危害,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四、讲解病毒的预防和控制(15分钟)1. 提出预防病毒传播的方法,包括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2. 讲解病毒的控制措施,包括群体免疫、疫苗接种等。
五、实验操作(20分钟)1. 展示病毒模型,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病毒的结构;2. 让学生进行洗手实验,比较洗手前后细菌数量的变化。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控制病毒传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病毒的结构、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方法,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危害,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巩固了对病毒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病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初中病毒教案设计
初中病毒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结构和传播方式。
2. 使学生掌握病毒的生活特点和对人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病毒的传播方式和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病毒的生活特点。
2. 病毒的预防措施。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病毒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病毒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
二、基本概念和结构(10分钟)1. 讲解病毒的基本概念,如定义、分类等。
2. 介绍病毒的结构,如外壳、遗传物质等。
三、传播方式和对人类影响(10分钟)1. 讲解病毒的传播方式,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
2. 分析病毒对人类的影响,如感冒、艾滋病等。
四、生活特点(10分钟)1. 讲解病毒的生活特点,如寄生性、繁殖方式等。
2. 举例说明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五、预防措施(5分钟)1. 讲解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如保持卫生、接种疫苗等。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病毒感染。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提出拓展问题,如病毒与细菌的区别等,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病毒的基本概念、结构和传播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病毒的相关知识。
在讲解病毒的生活特点时,引导学生思考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讨论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病毒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病毒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病毒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病毒【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病毒,说出病毒的大小、常见形态、种类。
(2)描述病毒的结构特征和生命活动特点(生活方式)(3)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收集分析文字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动手制作模型,培养创新思维。
(3)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习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
(2)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珍爱生命!【教学重点】1.病毒的结构特征、生命活动特点。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特征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自制的病毒模型。
2.收集各种病毒的图片及宣传画,与病毒生活有关的录相。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病毒及病毒引起的疾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创设情境:展示图片,联系现实社会生:置疑:这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为什么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如此大的危害?课前预习情况反馈-师生评价教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对话氛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关于病毒性疾病的信息,参与到课堂中。
从生活实际入手,提出问题,创设学生探求新知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收集资料、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评价,保护学习积极性。
二、探求新知病毒的发现过程师:播放病毒的发现过程录相生:分析实验过程师生:病毒发现过程的启发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能说出病毒的发现与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分不开。
培养学生有效阅读培养科学探究分析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合作探究—病毒大小、形态生:病毒有多大、形态?1.病毒十分微小,只有10-300纳米2.病毒的常见形态:鼓励学生语言表达,略讲,重评价,体验快乐学习。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描述能力。
思维创新--病毒的结构师:病毒如此微小,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呢?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特点?生: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是一种非细胞生物。
七年级生物教案 病毒-------9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病毒-------9篇病毒------- 1第四节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教学目标:1、描述病毒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运用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重点难点: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难点:病毒的结构。
课前准备学生:有关病毒及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资料。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举手,产生好奇心,集中精神思考,通过自己的体验自由发表看法。
能说出:预防“小儿麻痹”。
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吃“糖丸”可预防“小儿麻痹”病。
疑问,关注本课内容,进入学习主题分组资料分析,讨论创设课堂气氛:小时候吃过“糖丸”的请举手。
提出疑问,了解学生认知:吃“糖丸”有什么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吃“糖丸”为预防疾病,为后面学习“糖丸”是“减毒病毒”作铺垫。
)设疑,引入新课:为什么“糖丸”能预防“小儿麻痹”?今天课上内容可以解答。
艾滋病:症状、特征、传染途径艾滋病的预防每组出代表,谈对病毒的认识,谈对艾滋病的认识。
听老师讲解,同时观察图片,对“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一定认识。
将学生分组,组织学生分析自己收集来的资料。
让每组出代表,班上交流谈对病毒的认识,并引导,从中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将学生疑问总结性写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谈对“艾滋病”的认识。
“艾滋病”由病毒引起,病毒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提出疑问:艾滋病由什么引起的举手回答:“艾滋病”由病毒引起,感受病毒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出示图片:“艾滋病”病人,“艾滋病”预防宣传,“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给人类带来危害的具体数据。
(在让学生谈对病毒的认识过程中,不论涉及没涉及到“艾滋病”,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谈到这一话题,并通过提问、引导,使学生对“艾滋病”的一些知识及其带来的危害有一定认识。
)鼓励其他学生回答,给予评价,同时大屏幕再次快速闪过图片:“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给人类带来危害的具体数据。
初中生物《病毒》教案
初中生物《病毒》教案教学内容:病毒的基本特征、结构、传播途径、危害以及预防方法等。
教学目标:1. 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 掌握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对人体的危害。
3. 理解病毒的预防方法及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病毒的结构和传播途径。
2. 病毒对人体的危害。
3. 病毒的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1. 病毒的结构和特征。
2. 病毒与细菌的区别。
3. 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2. 实验室设备,用于展示病毒的结构和特征。
3. 病毒预防宣传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和结构1. 使用课件介绍病毒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 展示病毒的电子显微镜图像,让学生观察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第二节:掌握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1. 介绍病毒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
2. 分析病毒对人体的危害,引导学生认识病毒感染的严重性。
第三节:理解病毒的预防方法及重要性1. 讨论病毒感染的预防方法,如勤洗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2. 强调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积极保护自己免受病毒侵害。
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病毒的基本特征、结构、传播途径以及危害,并掌握了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方法。
教学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总结病毒的特征和传播途径,并提出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
扩展阅读:1. 了解不同种类的病毒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2. 探索病毒疫苗的研究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引导学生了解病毒的基本知识为主线,通过形象生动的实例和案例,激发学生对病毒的兴趣,增进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时刻保持警惕,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病毒感染的发生。
初中生物《病毒》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病毒以及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资料。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前一章学习的两大微生物,然后引入还有一大微生物病毒。
提问大家对于病毒的了解有哪些?学生回答很多的病毒,例如艾滋病毒,复习艾滋病毒它的危害性。
展示艾滋病的图片初步总结病毒个体的大小。
然后在展示一张有细胞和病毒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病毒它比细胞小。
进一步提问它个体那么小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危害呢?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让学生齐读教学目标。
并分配这节课我们分成四个任务来完成对于病毒的认识。
(三)首先来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任务一: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的资料分析,并在课本上勾画出病毒发现的相关人物和过程。
采取先自读再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精讲点拨病毒发现过程是先提出问题在推测然后再证明。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希望学生要善于发现。
还有细胞它非常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来观察。
相关练习(四)任务二了解了病毒的大小那么我们怎样对它们进行分类呢依据什么样的特点来分类呢?通过展示图片,给大家提示可以从形状以及寄主的不同进行分类。
教师精讲点拨:病毒根据性状分类为球状杆状和蝌蚪状。
根据寄主的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相应练习(五)任务三课件展示三种不同形态的病毒指导学生总结病毒的结构。
然后指导学生与动植物细胞结构进行对比总结病毒她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体内。
引导学生思考: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为什么属于生物?展示课件:噬菌体侵入细菌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的过程。
提问:说出病毒的繁殖过程。
评价学生的回答,介绍病毒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复制,组装,释放。
强调遗传物质是DNA 不是蛋白质。
相应练习:导学案最后一题(六)任务四出示课件: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让学生总结病毒对我们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然后进相应的情感教育。
(七)相应导学案练习最后让学生谈谈收获板书设计:。
初中生物教你认识病毒教案
初中生物教你认识病毒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病毒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3. 培养学生正确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什么是病毒?2. 病毒的特点;3. 病毒的传播途径;4. 病毒的预防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发学生对病毒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
二、讲解病毒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介绍病毒是一种微生物,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生存繁殖;2. 引导学生了解病毒的特点,如微小、有病原性、能引起感染等。
三、讲解病毒的传播途径(10分钟)1. 介绍常见的病毒传播途径,如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水源传播等;2. 强调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及传染病的危害,引导学生正确预防。
四、讲解病毒的预防方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吃生食等;2. 强调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提高免疫力;3. 提醒学生避免过度接触传染源,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五、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病毒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讲解案例及讨论(10分钟)结合疾病病例或实际事件,让学生思考病毒传播的危害以及有效预防措施。
七、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基本了解病毒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将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病毒--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病毒》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本节课立足于课标提倡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一基本理念。
充分贯彻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动”中学,在学中“悟”。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增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力求让全体学生深入了解病毒的结构,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材分析】《病毒》选自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识别病毒,掌握病毒结构。
教材中关于病毒发现史的介绍,阐明了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病毒的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特点。
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1、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
2、运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1、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辩证地认识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2、培养实事求是的认知态度和勇于探索新知的品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与繁殖【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并且正处在积极思维的年龄段,凡事都想知道为什么。
因此,讲课前安排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教学法【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链接新课师生活动:1.展示艾滋病宣传图片。
2.提问:“大家知道每年的12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是世界艾滋病日,在这一天,全世界关心艾滋病的人举行各种集会宣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我们学校也举行过这样的大型讲座,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被称为世纪瘟疫的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吗?”引出本节课题——《病毒》3.请同学们将教材翻到89页,迅速找到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4.学生解读学习目标,教师强调重难点。
初中生物病毒的教案
初中生物病毒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
2. 掌握病毒的分类。
3. 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1.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
2. 病毒的分类。
教学难点:1. 病毒的生命活动。
2.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1. 病毒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新冠病毒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病毒的特点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学生分享对病毒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病毒的相关特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
2. 学生结合教材图片,观察病毒的形态结构,并总结不同类型的病毒。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如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等。
2. 教师讲解病毒的生活特点,如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无法独立生活等。
3. 教师讲解病毒的分类,如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等。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收集有关病毒的最新研究动态,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新冠病毒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图片,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
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详细讲解病毒的形态结构、生活特点和分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病毒。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关注病毒的最新研究动态。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紧凑,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可以增加一些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实际案例,更加生动地阐述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此外,课后作业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病毒。
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案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案【精选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初中生物病毒优质课教案
初中生物病毒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和结构2. 明白病毒的感染方式和传播途径3. 认识病毒对人类与生物的危害4. 掌握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的方法教学重点:1. 病毒的结构和感染方式2. 病毒的传播途径3. 病毒对生物体的危害4. 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的方法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生物学教科书3. 病毒模型或图片4.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染色剂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幅受病毒感染的图像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现象可能是由什么引起的。
2. 引出问题:你知道病毒是什么吗?它是如何感染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二、讲解病毒概念(15分钟)1. 介绍病毒的定义、特征和基本结构。
2. 使用PPT课件或病毒模型展示病毒的形态和组成。
3. 跟学生一起讨论病毒与细菌的区别和相同之处。
三、探究病毒感染及传播途径(20分钟)1. 讲解病毒感染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方式。
2. 思考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列举不同的传播途径,例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
3. 展示病毒传播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病毒感染。
四、讨论病毒对生物体的危害(15分钟)1. 放映关于不同病毒感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病毒对生物的危害程度。
2. 讨论病毒感染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的危害。
五、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的方法(15分钟)1. 思考如何预防病毒感染?讨论个人卫生、接种疫苗、隔离感染者等方法。
2. 讲解疫情监测和临床诊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预防意识。
六、实验展示(10分钟)1. 安排实验展示病毒在显微镜下的结构或感染过程。
2. 学生可以观察实验过程,加深对病毒的了解。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病毒对人类和生物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2.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讨论和实验展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病毒的特征、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保护和预防意识。
初中生物病毒教案教学设计与课件
初中生物病毒教案教学设计与课件教学目标:1. 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 掌握病毒的感染方式和传播途径。
3. 了解病毒对人类和生物体的危害。
4. 知晓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 病毒的基本概念2. 病毒的结构和分类3. 病毒的感染方式和传播途径4. 病毒对人类和生物体的危害5. 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请学生观看一个关于病毒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病毒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解病毒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介绍病毒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病毒的结构和分类。
三、讲解病毒的感染方式和传播途径(15分钟)1. 讲解病毒是如何感染宿主细胞的。
2. 介绍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等。
四、讲解病毒对人类和生物体的危害(15分钟)1. 讲解不同种类病毒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病毒危害的严重性。
五、讲解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10分钟)1. 讲解预防病毒感染的常见方法,如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
2. 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重要性。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病毒感染,以及病毒对人类和生物体的影响。
课件范本:Slide 1: Introduction to Viruses-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irusesSlide 2: Struc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Viruses- Structure of viruses- Classification of virusesSlide 3: Infection Modes and Transmission Pathways of Viruses- How viruses infect host cells- Transmission pathways of viruses (airborne transmission, droplet transmission, bloodborne transmission, etc.)Slide 4: Harm of Viruses to Humans and Organisms- Impa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viruses on humans and animals- Discuss the seriousness of virus hazardsSlide 5: Prevention Methods for Virus Infection- Common methods for preventing virus infection (hand hygiene, personal hygiene, etc.) -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prevention over treatmentSlide 6: Summary and Reflection- Summary of the content of the lesson- Encourag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how to prevent virus infection and the impact of viruses on humans and organisms.通过以上教案教学设计和课件范本,能够让初中生系统地学习病毒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增强他们对病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与人类 的关系:
1、部分病毒危害人类 的身体健康,如最常见 的感冒病毒、乙肝
有 病毒。过 去的天花病毒、狂犬病毒曾经带给 人类 巨大的灾难 ,
害 现 在的艾滋病病毒(HIV),更被人类视 作新世纪 的瘟疫。
方
2、许 多病毒会危害人类 的经济 作物、家禽家畜等,如烟草花叶 病毒危害种烟业 ;猪瘟、鸡 瘟病毒危害饲 养业 等;潜藏在农 作
n动 物和人体细 胞内
病毒是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 质形式,因此我们说它是边缘生命。病 毒存在于环境之中,游离于细胞之外时 ,不能复制,不表现生命流行性,只以 一种有机物的物质形式存在。但病毒进 入细胞之后,它可以控制细胞,使其听 从病毒生命活动需要,表现它的生命形 式。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生物引 起的,他把这种生物叫做“滤过性病毒”。
小资料一
20 世纪三十年代,电子显 微的发明使观察物体的放大倍 数提高到了几十万倍。
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 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 状颗粒。
甲流病毒 狂犬病毒 花叶病毒 豌豆萎黄 病毒
HIV 病毒
SARS 病毒
昆虫病毒
花叶病毒 豌豆萎黄 病毒
大肠杆菌 病毒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噬菌体)
病毒类型
寄生部位
举例
病毒的类型
植物病毒
无脊椎动物病毒
微生物病毒
脊椎动物病毒
n专门 寄生在细 菌、 n真菌等细 胞里
n专门 寄生在植物 n细 胞里
噬菌体 n烟草花叶病毒
专门 寄生在昆虫等 无脊椎动 物细 胞内
n专门 寄生在脊椎 乙型肝炎病毒等
大肠杆菌 病毒
病毒分布 :
陆地、海洋、天空,各种动植物乃至动植物 体内甚至细菌的体内,都能找到它。
病毒的大小:
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多数病毒在10--300纳 米之间(百万分之一毫米),三万个拼接 起来才有一个杆菌大小。,所以病毒只能用 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病毒的形态
球形
杆形 蝌蚪形
小资料二
生活方式: 寄生在活细胞内
小资 料:
所谓 艾滋病(AIDS)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 称,即“后天免 疫缺乏症候群” 艾滋病是由爱 滋病毒所引起的,艾滋病毒又称为 人类 免疫缺乏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 称HIV。 人类 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 菌、病毒 等侵入人体时 ,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然而,HIV所攻击 的正是 人体免疫系统 的中枢细 胞—T4淋巴细 胞,致使人体丧 失抵抗能力,不能与那些对 生命有 威胁 的病菌战 斗,从而使人体发 生多种极为 少见 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 瘤,最终导 致 感染者死亡!值 得一提的是,HIV本身并不会引发 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 被HIV破坏 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 致死亡!
3、病毒的形态:多面体(大蚊病毒),杆形( 烟草花叶病毒),蝌蚪状(噬菌体)等
观察比较:
三类病毒结构的共同点?与细菌的结构比较,它们 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繁殖:以噬菌体侵染细菌为例
1.与动植物结构相比,病毒有什么 特殊的地方?
2.尝试描述病毒的结构
病毒与细菌真菌的区别 病毒无细胞结构,细菌真菌都有细胞结构
三、病毒的生命活动
病毒通过接触、空气、水、伤口、 血液和蚊虫叮咬等途径进行传播。
营养方式—寄生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它们不能独立生 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才能体现生 命活动。
面 物中的病毒还 会导 致农 作物减产 。
1、利用病毒可制高效的生物农药 ,如利用多角体病毒防治松
有
毛虫、粘虫等,即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对 人畜健康和环 境又 完全无害。
利
方 2、基因工程中,利用病毒能够 达到转 基因和基因治疗 的目的。
面 3、利用病毒可以制作病毒疫苗,来防治一些病毒性疾病。
甲流病毒 狂犬病毒
爱 滋病的传 播途径有三个:???
艾滋病在中国
1985年——中国首例艾滋病例于1985年被发现 。云南省艾滋病最严 重省份之一 ,已蔓延 121个县 市(2004年12月1日) 联 合评 估报 告:中国艾滋病流行呈现 6大特点 , 中国国务 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 会办 公室和联 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 30日联 合发 布的评 估报 告说 :截至2003年底,中国有48%的县报 告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艾滋病在中国的流 行呈现 6大特点。 ——艾滋病疫情地区差异大。报 告说 ,截至2004年9月,河南省疫情报 告数累计 超过 20,000例,云南省超过 10,000例,而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4个省、 自治区疫情报 告数低于100例。在感染途径上,各地区差异也十分明显 。
后来科学家发现,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 进行各项生命活动,而一旦离开活细胞,变成 结晶体。
寄主细胞不同
病毒的种类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噬菌体)
二、病毒的结构 ——无细胞结构
蛋白质外壳
内部的遗传物质
蛋白质外壳的作用就是 保护核心和将病毒的核 酸物质注入其他生物的 细胞内。
病毒的典型结构
病毒的结构
小资料一
18代埃及王朝时代(公元前1500 年),浮雕 刻有一条萎缩腿的祭司——脊髓灰质炎。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早在公元前四世纪 描述狂犬病症状。 公元前2—3世纪,我国和印度都记载过天花。
小资料一
19世纪末,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 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是由细菌引起的。他将患 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细菌过滤器进行过滤, 将细菌滤出,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 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
病毒的结构
1. 没有细胞结构 2. 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
内部遗传物质
病毒的繁殖
病毒的繁殖
比一比:病毒的增殖与细胞分裂有什么不同?
病毒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一、病毒的分布、大小、形态
1、病毒分布很广:陆地、海洋、天空,各 种动植物乃至动植物体内甚至细菌的体内,都能 找到它。
2、病毒的大小: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多数病 毒在10--300 纳米之间(百万分之一毫米),三 万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杆菌大小。,所以病毒只 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