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用人思想及功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 第2期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 l 33No 22010年04月

Jo ur nal of Y ang tze U niversity(So cial Sciences)

A pr.2010

收稿日期:2010 01 16

作者简介:焦兴青(1963 ),女,甘肃民勤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学研究。

唐太宗的用人思想及功过

焦兴青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治与管理系,西藏拉萨850003)

摘 要:唐太宗是杰出的政治家,其雄才大略与贞观之治密不可分。主要从贞观之治出现的历

史背景、生产力的发展、唐太宗功绩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唐太宗;贞观之治;纳谏;用人

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95(2010)02-0349-02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重视历史上经验教训的借鉴,更注重治国方略、用人,他统治时期,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局稳定、吏治清明、文化昌盛、对外开放等良好局面,史称 贞观之治!。

一、唐太宗的用人思想

具有重视人才理念。深知人才是统治的关键。

能安天下者,惟有得用人才!,隋朝被推翻,士族地主受到沉重打击;士族势力衰落,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寒微地主受重用获得参与政事的机会,统治基础扩大;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大批有才干的人形成大唐智囊团,巩固地主阶级统治基础。

不拘一格,惟才是举,数次颁发诏书求取人才。他用人不避仇怨、门第、民族、兼收并用, 量才受职!;用人 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 君子用人如器,各随所长。自古人君致治,难道能借才异代么?患在自己不能访求,奈何轻量当世?!;抛弃民族偏见,任用阿史那杜尔等少数民族将领。因此贞观人才济济,为唐朝强盛各显其能。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故能人尽其才,才尽其

用。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1]

他胸怀宽广,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封德彝、裴矩、李勣、秦叔宝、尉迟敬德等备受赏识, 房谋杜断!成为佳话,在位23年提拔20多名宰相,庶族出身的超过1/3,重视科举制度,增设科举考试科目,鼓励读书人通过科

举考试做官。

善于纳谏,是少有的贤达开明的君王。他认为安定天下,君主切不可独断专行,否则决策错误,导

致王朝灭亡。君臣如同源与水: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1]

认为君善于纳谏,臣敢于进谏,君臣达成默契,则国家兴盛,要达到这种默契,关键在于帝王能明察用人。 君正臣才敢直!,其开明是魏征成功进谏的重要因素。他接受魏征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思想,能听取臣下不同意见, 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李曰: 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亦不以为忤!。他虚心纳谏,大臣才敢于进谏,魏征进谏达200余次。魏征逝后他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且殂逝,遂亡一镜矣![2](P154~157)

他警惕阿谀奉承,总告诫大臣: 君主如若刚愎自用,自以为比别人聪明,其臣下一定会谄媚他。如若君主失去国家,臣下也不能单独保全。随朝宰相虞世基,一味阿谀杨广,以保全其富贵,结果也难逃一死。各位应以此为戒,对国家大事有意见,定要直言相告,且莫报喜不报忧。!这种居安思危意识使他有错能纠正,把决策失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赏功罚罪。他规定 国家大事,惟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1](P92~98)他以赏罚严明为管理官吏的重要手段,重视考核监督。为使赏罚有据,他重视对地方官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月

的监督,他考察官吏后,把各地都督、刺史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标上红黑点来记录他们的善恶;并派李靖等人巡查全国各地,对能者升迁,对失职者处罚。

二、唐太宗的主要成就

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3](P512)对历史人物评价应客观公正,不能脱离超越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环境,而要把他放在一定客观环境中,他对唐朝统一封建国家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主要功绩有如下方面。

(一)健全中央集权制度。消灭了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制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制度,继续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度、府兵制度,继续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制度的健全完善对唐朝发展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政权机构上,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命房玄龄等制定唐律,令长孙无忌等对唐律逐条解释,撰写∀唐律疏议#,于唐高宗永徽年间正式颁行。唐律和∀唐律疏议#,是我国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封建法典,对后世的封建法典有很大影响。

精简机构:官在得人,不在员多!。他并省了许多机构,仅中央官府由原来2000多人减到643人,规定任职70多岁退休,提高官府办公效率。

(二)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抗击东突厥:唐朝初年,突厥侵扰唐朝边地、长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他遣李靖平定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解除了北边的威胁;后平定吐谷浑,俘其王慕容伏允,解除了吐谷浑对河西走廊的威胁。

设置机构。派侯君集平定高昌,于其地置西州,并在今新疆吐鲁番西设置安西都护府。

经营西域。打击西突厥,畅通了丝绸之路!。维护了祖国统一,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册封:东突厥世袭都督、刺史官职的后代均由唐政府册封。

和亲政策:唐初的和亲政策是在国力强盛贞观时期,体现其开明民族政策。各族首领重视与唐和亲,唐太宗多次下嫁公主与宗女。

(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他以农业为国家之根本,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4]抑情损欲,克己自励!,戒奢从简!等。对民众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政策,目睹了战后民不聊生,他关心民众疾苦,如动用国库粮食和皇室府库,赈济因水旱受灾的百姓;令朝廷尽量缩减开支,后宫等精简了3000多人,臣民勿侍靡费;增殖人口,发展生产;贞观23年,全国户数近380万户。奖励耕作政策,使生产复兴;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其积极性,使天下丰足。

(四)贞观之治良好局面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对贞观之治!有此评价: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4]这虽有夸大溢美之词,也表明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吏治清明良好局面,为大唐盛世奠定了雄厚基础。

三、唐太宗贞观后期错误

在其晚年错误也暴露出来。他居安思危的目的是基于唐朝政权稳固,防止百姓反抗,贞观后期,用人纳谏方面已不如之前。在接受纳谏已有些勉强,从恐人不言!到悦而从之!,到不悦人谏!,从求贤若渴!到由心好恶!,骄傲自满的情绪滋长,百姓负担加重,导致了四川等地的农民起义;亲征高丽无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唐太宗的文韬武略、宽广胸襟与贞观之治密不可分,作为地主阶级政治家,虽有其阶级历史的局限性,毕竟不可能超越历史。但仍不失为杰出的君王,他的作为对唐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堪称我国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典范和楷模。

参考文献:

[1]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赵克尧,许道勋.唐太宗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责任编辑胡号寰 E mail:huhaohuan2@126.co m

∃3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