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术前管理1.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度。
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术前如发现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2 .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和病例讨论制度。
所有医疗行为均须如实记录在病历中,主管医生应做好术前小结。
所有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
三、四级手术、特殊手术和新开展手术的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必须通知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参加。
3.严格落实知情允许制度。
手术前术者必须亲自查看病人(邀请外院人员主刀必须有外院人员亲自查看患者的相关记录),亲自向病人或者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包括病情、治疗方案和替代方案、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并与病人或者病人授权代理人共同完成手术允许书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者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者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并在病历详细记录。
(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允许,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允许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允许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4.严格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科主任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特殊手术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者科主任担任术者。
手术室必须严格审核手术申请单,发现未经医务科批准的特殊手术和院外会诊手术即将通知医务科,并暂缓安排。
5.严格落实特殊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与院外会诊制度。
特殊手术、外院会诊手术必须按要求分别在术前一天递交审批表和外院会诊申请单(均须附术前讨论记录复件)。
6.严格落实术前麻醉访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术前管理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
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
2、医师确定手术,必须严格执行医院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各级医师按照相应权限要求开展手术,并严格按照“大手术和高危手术请示报告制度”进行报告。
3、经治医师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主刀医师应亲自对病人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在完成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特殊检查,尽可能掌握较完备的客观资料,作出对原发病有并存病的正确、完整的术前诊断,以及手术风险的评估。
4、手术前实施手术的术者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做好术前谈话,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自付费项目、输血风险等内容,各项内容须详实,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在《手术知情同意书》和《输血知情同意书》等医疗文书上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应及时上报医务科,并在病历详细记录。
5、二类及以上手术、疑难,高危手术以及新开展的手术,术前必须严格执行“术前病例讨论制度”,进行讨论,必要时邀请麻醉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人员参加,并做好记录。
6、主治医师必须及时完成术前小结。
术前小结要突出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其防范措施,要求内容具体、详实。
7、麻醉医师需对患者进行访视,做好麻醉前谈话,认真告知麻醉风险,以及打算采取的麻醉方式等问题,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同意,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对麻醉风险较大的患者,有必要在科内讨论,以决定麻醉方式,并确定对策。
8、手术确定后要按照“手术通知单审阅制度”的要求,及时报送手术室安排确定时间,主治医师要通知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并认真告知术前准备的相关事宜。
9、手术时间安排确定后,手术医师要下达术前护理医嘱,护理人员认真执行;手术室要安排检查手术器械、设备及抢救设施;对有特殊器械需求的患者,手术医师在术前要做好特殊医疗器械的申请工作。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一、引言围手术期是指从患者入院接受手术治疗到出院恢复的整个过程。
为了确保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的内容,以期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二、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1. 术前安全管理(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
(2)病房护士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并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
2. 术中安全管理(1)手术室护士须按照手术通知单和手术医生要求,提前做好手术间及设备的准备工作,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等手术团队成员应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3)术中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术后安全管理(1)术后患者应送至恢复室进行观察,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后再送回病房。
(2)病房护士应根据患者术后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疼痛管理、饮食指导、活动指导等,并做好记录。
(3)术后定期进行床旁查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三、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制度(1)手术科室、麻醉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
(2)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确保手术团队成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
2. 设备管理制度(1)定期对手术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制定设备使用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规范使用。
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三篇)
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术前管理: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2、手术前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原则上由科主任负责签字,同时经治医师签字,科主任无法及时赶到时,为抢救患者依次由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签字,至少____名医师签字,同时院总值班或医务科签字写明当时的患者病情需要紧急抢救,无法联系到患者家属的具体情况抢救结束后书面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由医务科备案。
3、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病案中。
4、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
5、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6、手术前患者应根据医院手术确认制度,做好患者身份识别工作,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邀请患者及患者家属参与手术部位的标记工作(二)手术当日管理:1、医护人员要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按照医院手术确认制度及工作流程,做好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的确认及核查工作,认真填写《手术安全核对表》。
2、当日参加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台上与巡回护士、其它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的意外及相应的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对的要求执行。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围手术期即从患者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
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患者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1.术前管理1.1凡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实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以及必需的检查。
准备输血的患者必需检查血型及传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
1.2手术前主刀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
手术前谈话由手术医师进行,向患者及家长或患者法定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手术同意书》应包括:手术方案、手术风险与利弊、手术指征、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可能的并发症及其他可供选择的诊疗方法等内容。
知情同意书应由手术医师先签署,然后由患者监护人或近亲属签署。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患者不能签字,患者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正常上班时间报告医务部,非正常上班时间报告总值班,在病历详细记录。
1.3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手术治疗计划记录于病历中,包括术前诊断、拟施行的手术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
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患者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本中,并上报医务部存案。
1.4肿瘤手术应以病理诊断为决定手术方式的依据。
根据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需要调整手术方式的,在手术前要向患者监护人或近亲属充分说明,征得患方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5手术前应向患者监护人或近亲属充分说明使用血与血制品的必要性,使用的风险和利弊及其他可选择办法等。
1.6麻醉医师须于手术前日到病房查看患者了解病情:病史、身体状况、手术部位,了解术前准备等,最后选择麻醉方式。
将麻醉评估填写在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单中。
必须由具有资质和授权的麻醉医师为每一位手术患者制订麻醉计划,麻醉计划记录于病历中,包括拟施行的麻醉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引言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是医院为了提高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化操作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术前准备、术中围手术期管理、术后护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内容。
二、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患者的评估、术前禁食、药物管理等。
1.患者评估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身体状况以及手术的风险等。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手术,也可以为手术后的护理提供依据。
2.术前禁食患者在术前一段时间内需要禁食,以减少手术中的风险,避免术中误吸引发呼吸道问题。
术前禁食时间根据患者的年龄和饮食习惯而定,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做出详细的告知。
3.药物管理术前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和管理,特别是对于抗凝药物、降压药物等需要特别关注。
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避免因药物原因导致手术风险增加。
三、术中围手术期管理术中围手术期管理是为了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手术中及时识别和处理潜在风险。
1.手术场所准备手术场所要保持干净整洁,减少术中感染的风险。
医务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无菌。
2.麻醉管理麻醉是手术的关键环节,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并确保麻醉器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术中对患者的麻醉深度、生命体征等进行监测,及时处理麻醉相关的问题。
3.手术风险评估和控制术中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操作情况、术中体征变化等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
术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医生及时处理。
四、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术后观察、伤口护理、饮食管理等。
1.术后观察术后医务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排尿排便情况等。
观察结果要及时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2.伤口护理术后伤口护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环节,医务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护理。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患者手术前管理手术前的管理是围手术期管理的起始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手术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身体健康状况、手术风险评估、麻醉评估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管理计划,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禁食禁水、洗身体、换洗衣物等,减少手术操作中的感染风险。
二、术中管理术中管理是指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全面护理和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围手术期的管理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手术操作的规范性和流程的安全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手术,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围手术期管理流程。
在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术后恢复质量。
三、术后管理术后管理是手术后的持续管理和照顾,旨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和康复。
术后管理包括术后疼痛管理、术后感染防控、术后康复等方面。
在术后疼痛管理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缓解方案,确保患者可以舒适地度过术后恢复期。
术后感染防控是术后管理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执行洗手、消毒、创面处理等操作,确保手术创面的干净和无菌,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
术后康复是围手术期管理的最后一环,包括恢复期的饮食、活动、理疗等方面。
医务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帮助其顺利康复。
四、围手术期信息管理围手术期管理涉及到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处理,为了更好地管理围手术期的过程,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时记录患者的手术信息、护理记录和术后康复情况,方便医务人员进行全程管理和监控。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患者信息的共享和流转。
总之,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提高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标准化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并全面培训医务人员,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各项管理技能和操作流程。
同时,还应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共同探讨和研究围手术期管理的最佳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范文(4篇)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确保手术前、中、后的全程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围手术期管理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进行的所有手术病例,包括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
三、责任与义务1. 院长:负责整体管理手术过程,落实手术安全责任,推动手术质量的持续改进。
2. 手术部负责人:负责制定和落实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组织培训和考核,评估手术风险。
3. 术前评估医师:负责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4. 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负责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充分了解手术操作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控制。
5. 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术后恢复;具备操作手术设备和监护设备的技能。
6. 手术室卫生人员:负责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保证手术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7. 相关科室:负责为手术提供必要的检查、检验和辅助支持。
四、流程概述1. 术前准备:包括手术申请、术前评估、手术安排和患者教育等工作。
2. 术中管理:包括手术室准备、手术安全核查、麻醉管理、手术操作和监测、术中记录等工作。
3. 术后护理:包括术后恢复、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工作。
五、具体内容1. 术前准备(1) 手术申请:由主治医师填写手术申请并签字,经手术部门审核后提交审批。
(2) 术前评估:由术前评估医师进行,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评估手术风险。
(3) 手术安排:由手术部门负责,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紧急程度确定手术时间和床位安排。
(4) 患者教育:由护理人员进行,包括手术前准备、禁食禁饮和术后注意事项等的告知。
2. 术中管理(1) 手术室准备:手术室卫生人员负责清洁、消毒和准备手术器械和设备。
(2) 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参与,核查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操作、医疗器械和药物等,确认手术安全。
围手术期质量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质量管理制度一、医疗部分(一)术前管理1.经治医师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主刀医师应亲自对病人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经治医师在完成相关医疗文书及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特殊检查,常规检查包括胸部X光、心电图、肝肾功能、乙肝五项、凝血四项、血尿常规;特殊检查是指各个科室专科疾病手术病种所需要的检查,尽可能掌握较完备的客观资料,得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2.经管医师必须及时完成术前小结,术前谈话由主治医师负责,对危重、疑难、风险较大的手术,主刀医师应亲自向患者或其近亲属或其关系人说明手术必要性,手术方案、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等,并请患者本人或近亲属或其关系人签名。
3.中等及以上择期手术病人均要有术前讨论记录,对疑难重症手术或危险性较大的手术,科主任应组织术前讨论,必要时邀请麻醉、护理等相关科室人员参加,拟定手术方案;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如备血和输血前检验,纠正高血压、血糖等。
4.择期手术应由科主任安排专人开具手术通知单,按手术大小、类别合理安排相应人员手术并在术前一天上午将手术通知单送医务科、麻醉科、手术室。
5.手术前一天的病程记录上要有主刀医师和麻醉师查看病人的病程记录。
执行麻醉的医师应亲自履行告知义务,向患者或近亲属说明麻醉方式选择、可能发生并发症、手术中特殊用药、特殊操作等,并由患方同意签字。
6.择期手术应完成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后,经治医师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7.手术医师应按通知单上的时间准时开始手术,施术前应再次核对病人姓名、床号、诊断和手术部位。
8.凡是新开展的手术,手术科室应拟订详细的手术方案、操作步骤、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处理办法,并向医务科书面报告,需报行政部门批准的,应按规定批准后,才能实施。
9.严防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
(1)建立与实施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有交接核查表,以确认手术必需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2)建立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示的制度与规范,避免错误的病人、实施错误的手术。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规范围手术期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围手术期的管理工作,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的管理。
第三条围手术期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管理、个体化治疗、人文关怀的原则,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四条医院成立围手术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围手术期管理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由院长、业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麻醉科、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术前管理主要包括患者病情评估、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筛查、术前讨论、患者及家属沟通、术前准备等内容。
第六条各临床科室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判断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
第七条术前讨论由主管医师组织,参与人员包括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相关科室医师等。
讨论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手术方案、术中注意事项、术后管理等方面。
第八条术前由主管医师或其授权助手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手术风险、预期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替代治疗方案等,并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第九条术前准备包括完善相关检查、备血、药物过敏试验、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呼吸道准备等,确保患者术前生理状态稳定。
第十条术中管理主要包括手术室管理、麻醉管理、手术过程管理、术后转运等内容。
第十一条手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证手术器械、药品和物品的清洁、消毒和灭菌。
第十二条麻醉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并在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三条手术医师应按照手术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手术,确保手术质量。
第十四条术后转运应由专业护士负责,确保患者安全到达病房。
第四章术后管理第十五条术后管理主要包括患者病情观察、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术后康复等内容。
第十六条病房医护人员应每小时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医院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围手术期患者,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及恢复期。
第三条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 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安全;3.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4. 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
第二章术前管理第四条术前评估1. 术前由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2. 对患者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第五条术前谈话1. 主治医师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谈话,告知手术目的、风险、预期效果、术后注意事项等;2. 术前谈话内容应详细记录,并由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
第六条手术审批1. 所有手术均需经过科主任或上级医师审批;2. 对重大手术、疑难手术、高风险手术等,需报医务科备案。
第三章术中管理第七条手术室安全1. 严格执行手术室管理制度,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无菌;2. 手术室设备、器械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第八条手术操作1. 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确保手术质量;2. 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第九条麻醉管理1. 严格执行麻醉操作规程,确保患者麻醉安全;2. 麻醉医师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术中并发症。
第四章术后管理第十条术后观察1. 术后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2. 对患者生命体征、伤口愈合情况进行评估。
第十一条术后康复1. 术后康复治疗由康复医师指导,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2. 康复治疗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康复计划。
第五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二条我院设立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制度的监督与考核。
第十三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一经发现,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以下是对文章的润色改写:一、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一)术前安全管理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
除急诊手术可当天送手术通知单或电话通知手术室外,择期手术应提前1-3天与手术室电脑预约。
2.病房护士按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
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进行术前访视。
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与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并认真填写相关记录。
特殊情况须及时与主管医生或相关科室负责人联系,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4.术前物品准备:麻醉科、手术室须根据日常手术种类,提前准备好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确保其安全可用。
特殊手术,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做好准备。
5.人员准备: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须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根据手术风险和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手术人员。
6.手术间的安排:手术室护士须根据手术切口种类合理安排手术间,并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顺序。
调节手术间温湿度,增加患者舒适度,防止患者着凉。
7.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认真落实手术患者身份核查,填写好相关记录,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二)术中安全管理1.参与手术人员须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和风险评估程序,准确填写相关表单。
2.严格执行手术患者体位管理制度,正确安置患者的麻醉和手术体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
3.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规程、相关制度。
4.严格执行安全防范措施,正确使用约束带,避免患者坠床或坠车。
5.规范使用无菌物品及植入物,标签和灭菌指示卡应粘贴于手术清点单背面。
6.规范使用预防性抗菌药:术前30分钟至2小时使用一剂,手术超过3小时追加一剂,由护士执行并记录。
7、严格执行《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严防手术标本错误及丢失。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权益,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围手术期管理工作。
第三条围手术期管理应遵循全面、全程、全员的原则,即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全程关注患者需求,全员参与管理。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设立围手术期管理组织,负责组织实施围手术期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二、术前管理第五条术前管理主要包括患者评估、手术方案制定、术前讨论、患者教育及术前准备等内容。
第六条各手术科室应根据《手术分级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手术权限审批,安排相应级别医师手术。
第七条术前医师应熟悉并评估患者病情,完善术前必需检查,完成相关医疗文书书写。
手术者术前应亲自查看患者。
第八条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
急症手术如时间不允许进行术前讨论,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确定手术方案,重大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含副主任医师)确定手术方案。
第九条术前应了解患者及家属社会、心理状况,请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查房,共同商讨患者病情,进行体格检查。
积极完成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及某些特殊检查,尽可能在术前得出正确诊断。
第十条手术者应亲自与患者及家属术前谈话,介绍拟进行手术的风险和预期的治疗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替代治疗方案等,取得患方同意,并与患方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第十一条麻醉医师应于手术前一日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基本情况,评估患者麻醉风险,制定麻醉方案。
三、术中管理第十二条术中管理主要包括麻醉管理、手术操作、术中监护、术中用药等内容。
第十三条麻醉医师应根据麻醉方案,确保患者麻醉安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第十四条手术医师应严格按照手术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手术,确保手术质量。
第十五条术中监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记录,确保患者安全。
2024年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术前管理1、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
2、经治医生必须请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查房,共同讨论决定病人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总住院要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3、所有择期手术及部分病情严重的急诊手术均应经科主任审批,四类手术需填手术审批表,疑难重症大手术、高风险手术、多科联合手术,由主任医生或科主任审批并报医务科备案,致残手术、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由科主任报医务科,由主管院长审批后进行。
4、主刀医师亲自与病人或家属术前谈话,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并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5、手术通知单应由总住院或科主任统一填写,各项目(包括参观人员)均需详细、准确填写到位,如手术室要求接台,科室需配合手术室,自行将接台顺序排好。
6、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10∶30前送至手术室,急诊需术前____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手术通知单,并标明“急”字。
7、麻醉医生须于手术前日亲临病房查看二、三、四类手术病人,了解病情:患者身体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再决定麻醉方式,同时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如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意见。
8、手术当日病人作好术前准备后,由手术室7∶30带病历将病人接往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手术安排表后方可推入手术间。
9、患者入手术间前,手术室护士应在准备间为患者脱去自身衣服,换上手术服。
二、术中管理1、手术医师须9∶00前进入手术室,进手术室后必须遵循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并协同麻醉医师再次确认手术病人姓名、手术部位。
2、麻醉医生及手术间内所有医护人员应注意语言交流严肃性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时刻注意尊重病人。
3、术中遇到困难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的,应暂停手术,拟请上级医生或医务科进行术中会诊。
术中如需调整手术方式或扩大手术范围需由主刀医师与病人家属谈话,征得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施行。
医院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3)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提升手术质量和效率。
3.环境布局
(1)优化手术室环境布局,确保手术流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2)提供良好的术后恢复环境,促进患者舒适康复。
(3)确保手术区域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十六、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3)指导患者进行术前适应性训练,如呼吸功能锻炼、床上排便等。
3.术前讨论
(1)手术团队应进行术前讨论,明确手术方案、麻醉方式和术中注意事项。
(2)讨论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
(3)记录术前讨论内容,由参与讨论的医护人员签名确认。
九、术中管理
1.手术安全
(1)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确保手术部位、术式和患者身份无误。
2.各临床科室设立围手术期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科室围手术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管理制度
1.手术前期管理
(1)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患者安全。
(2)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合理的术前准备方案。
(3)加强术前医患沟通,充分告知手术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4)做好术前各项检查,确保手术安全。
十四、患者安全与满意度
1.患者安全管理
(1)制定患者安全管理制度,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2)加强对患者身份识别、用药安全、防跌倒等环节的管理。
(3)建立不良事件上报和患者投诉处理机制,保障患者权益。
2.患者满意度调查
(1)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围手术期服务的评价。
(2)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2.将围手术期管理纳入科室质量控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对优秀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围手术期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手术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围手术期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手术患者,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围手术期各项医疗行为,确保手术安全,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二章手术医师资格准入管理第四条手术医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通过专业技术考核,取得手术医师资格。
第五条手术医师应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和能力评价,确保其技术水平与手术资格相匹配。
第六条重大手术(三级及以上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必须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副主任医师或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
第三章手术前管理第七条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1. 患者入院后,医师应全面评估病情,制定手术方案,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术前讨论应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等相关专业人员参加,讨论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手术方案、风险防范措施等。
第八条术前准备1. 完成必要的术前检查,确保手术安全。
2. 手术器械、药品、耗材等物品准备齐全,确保术中使用。
3. 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第四章术中管理第九条手术安全核查1. 手术开始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等应共同进行手术安全核查,确保患者信息、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手术方案等准确无误。
2. 术中如有变更,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做好记录。
第十条手术操作规范1. 手术医师应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手术质量。
2. 麻醉医师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术中安全。
第十一条术中用药管理1.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使用药物。
2. 术中用药应做好记录,确保用药安全。
第五章术后管理第十二条术后访视1.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应在术后第一时间对手术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2. 护士应做好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引言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是医院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全面提高手术安全水平,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相关概念、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概念围手术期是指患者从手术准备开始,到手术结束并恢复一段时间内的整个治疗周期。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是指在围手术期内对患者进行全面管理,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的全过程管理。
这种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手术治疗的安全、高效和质量,全面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和术后康复效果。
三、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内容1、手术前管理手术前管理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手术风险等情况,以确定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2)体征监测: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检查有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潜在的手术风险。
(3)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术前用药、禁食禁水等操作,确保手术时患者的身体条件达到手术要求。
2、手术中管理手术中管理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室准备:对手术室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包括消毒、器械准备、手术台布置等操作,确保手术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2)麻醉管理:对患者进行麻醉管理,包括全麻、局麻、硬膜外麻醉等不同的麻醉方式,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手术操作:对手术操作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指导,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术后管理术后管理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术后监测: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后监测,包括术后观察、常规护理、输液等操作,确保患者在术后的安全和舒适。
(2)术后宣教:对患者进行术后宣教工作,包括手术康复、用药禁忌、饮食禁忌等相关知识,确保患者在术后的康复效果。
四、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实施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医院全面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与考核医院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包括手术前评估、手术中监测、术后护理等操作,确保医护人员对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一、围手术期定义
围手术期:即从病人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
术前期可能数分钟至数周不等,术后期的长短可因不同疾病及术式而有所不同。
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病人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术前管理:
(一)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
1、完成要求的术前检查,做好术前评估,多学科会诊,调整病人身心到最佳状态。
2、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
(二)术前讨论、安排手术
经治医生必须请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查房,共同讨论决定病人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住院总要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三)手术审批
所有择期手术及部分病情严重的急诊手术均应经科主任审
批,四类手术需填手术审批表,疑难重症大手术、高风险手术、多科联合手术,由主任医生或科主任审批并报医务科备案,致残手术、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由科主任报医务科,由主管院长审批后进行。
(四)术前谈话
主管医生或主刀医师或科主任亲自与病人或家属术前谈话,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并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以及其他可选择的诊疗方法等签字。
要求:手术知情同意书、高值耗材使用、可选择诊疗方法,术前一天完成签字!
(五)手术通知
手术通知单应统一填写手术名称,手术分级,主刀,助手,麻醉要求以及特殊要求准备等。
以及需要提醒手术室注意的其他项目(如多重耐药,传染病等)。
如手术室要求接台,科室需配合手术室,自行将接台顺序排好另外,手术室需要审核通知单是否合规。
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12:00前送至手术室,急诊需术前30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手术通知单,并标明“急”字。
(六)麻醉访视
麻醉医生须于手术前日亲临病房查看二、三、四类手术病人,
了解病情:患者身体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再决定麻醉方式,同时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如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意见。
手术当日病人换好手术服,固定好识别腕带,作好手术部位标识等术前准备后,由手术室带病历、术前用药及其他用物,将病人接往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手术安排表、术前用药后方可推入手术间。
(七)手术室及麻醉准备
患者入手术间前,手术室护士应在准备好第一台手术的所有用物,设备检查处于功能状态;麻醉医生准备好麻醉用药,麻醉机,监护仪调试好。
要求:用物提前准备
三、术中管理:
(一)开台时间、安全核查、术前用药
手术医师须9∶00前进入手术室,第一台手术开台时间9:00。
手术安全核查,抗菌药物使用。
(二)术中监管
手术间内所有医护人员应注意语言交流严肃性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时刻注意尊重病人。
术中遇到困难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的,应暂停手术,拟请上级医生或医务科进行术中会诊。
术中如需调整手术方式或扩大手术范围需由主刀医师与病人家属谈话,征得家属签字同意
后方可施行。
术中麻醉医生不能离开病人头侧,所有术中用药及抢救设备须术前准备好,除一、二类手术同时照看两台时可偶尔离开外,任何时候均应守护在床头,严密监视生命体征变化。
所有手术均应尽可能派器械护士上台,巡回护士如只看护一台手术,手术过程中离开手术间不得超过两次。
手术过程中非手术人员(修理工、担架工)不得入手术间,如特殊情况,进手术室需戴口罩、帽子,穿手术衣或参观衣,否则不允许入内。
手术中需要更改原定手术方案,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需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科或分管院长;并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
(三)植入物和病理标本
术中植入的植入物材料、假体材料、器材标识的信息及效期、条形码等应统一贴在指定位置。
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需向患者或家属展示并在病案中记录,交给家属的病理标本需登记。
送病理科检查的标本按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要求制定:(1)植入物信息粘贴部位、标准
(2)病理标本家属接收登记
四、术后管理:
(一)术后去向
全麻病人麻醉未清醒,或基本清醒肌力未恢复或生命体征不稳定者送入麻醉恢复室恢复由麻醉医生和麻醉恢复室护士管理,部分转让ICU监护,完全复苏后方可送回病房且须有麻醉医生或麻醉恢复室护士陪同,并做好交接登记。
巡回护士术毕提前15 分钟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受病人准备,由手术室护士或麻醉医生将病人送返病房,麻醉医师向经治医生交接术中用药,输血,输液量及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并做好交接登记。
(二)术后医嘱、手术记录
术后医嘱应由主刀医生开具或按主刀医生意见由经治医生开具。
手术记录应由主刀医生或第一助手按《病历书写规范》格式、时限书写,必须及时、真实、客观、详细描述手术过程、病灶情况、术中病情变化及处理情况(包括术中会诊及与家属谈话内容),由第一助手书写的手术记录需主刀签字。
(三)查房及访视
值班医生要主动巡视手术病人,预防手术并发症,主动为患者镇痛;三、四类手术,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病人,主刀医师及主任要亲自查房。
麻醉医生术后需随访病人,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