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阿细跳月》名师教案

合集下载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阿细跳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阿细跳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阿细跳月》阿细跳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喜欢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的歌舞,乐于主动了解彝族的民俗风情,并积极参与表现活动。

2. 过程与方法:能安静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舞蹈节奏。

3、知识与技能:学习“跳月”的基本舞步。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害羞不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教学重难点1. 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2. 舞蹈动作与音乐的节拍相一致。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看图片介绍彝族的人文景观,请同学猜答民族1. 教师提问: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学生回答。

2. 教师介绍乐曲相关内容(1)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少数民族。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它的古老和神秘”(教师根据图片内容介绍这个少数民族的人文景观,请同学猜答民族)(图片1:这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秀丽迷人的山村;图片2、云南著名的石林就是由这个民族传说中的阿诗玛幻化而成;3、这个民族的服饰以黑色为主,因为这个民族崇尚黑色,也被称为“黑族”;4、这是一个善于酿酒、嗜爱饮酒、形成独特酒文化的民族;5、“火把节”是这个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

6和7图在“火把节”上这个民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表演一个让世界瞩目、让中华民族自豪的歌舞节目——《阿细跳月》,由于在表演中习惯使用大三弦进行伴奏,《阿细跳月》也叫《大三弦舞》。

你们现在猜出这是哪个少数民族了吗?彝族)(2)介绍彝族的风土人情:彝族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四川等省,有十几个支系。

阿细是居住在云南弥勒县西山镇可邑村的彝族支系。

火把节是彝族(西南少数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传说动画)(3)介绍“跳月”的故事:(学生读课件)活动2【讲授】欣赏乐曲1. 初次聆听音乐《阿细跳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让中华民族自豪乐曲《阿细跳月》思考:音乐声中,你来到了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情景?生:音乐欢快、热烈,使人联想到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2月下踏歌《聆听 阿细跳月》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2月下踏歌《聆听 阿细跳月》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2月下踏歌《聆听阿细跳月》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感受乐曲《阿细跳月》热烈欢快的情绪和彝族的音乐文化,风俗人情。

2.能说出《阿细跳月》的乐曲主题是由4个乐句组成的,听出乐曲主题重复了几次。

3.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演奏方式及音色特点,分辨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好,识谱能力也较弱,对歌曲的声音统一和音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

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两声部合唱。

3重点难点
1.欣赏《阿细跳月》,感受浓厚的彝族风情特点。

2.认识民族乐器的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加强对乐器音色的听辨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能感受乐曲《阿细跳月》热烈欢快的情绪和彝族的音乐文化,风俗人情。

2.能说出《阿细跳月》的乐曲主题是由4个乐句组成的,听出乐曲主题重复了几次。

3.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演奏方式及音色特点,分辨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

学时重点
1.欣赏《阿细跳月》,感受浓厚的彝族风情特点。

学时难点
1.认识民族乐器的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加强对乐器音色的听辨能力。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阿细跳月》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阿细跳月》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阿细跳月》教案一. 教材分析《阿细跳月》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选自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教材。

这首歌曲以跳跃的旋律和欢快的节奏,展现了我国彝族人民欢庆节日的热烈场景。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弱起进入,旋律活泼欢快,节奏明显;第二部分节奏稍有变化,更加欢快。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彝族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谱,对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阅读和演奏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彝族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识谱、唱谱,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谱和唱谱。

2.歌曲中跳跃旋律的演奏和节奏的把握。

3.对彝族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奏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协作。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彝族的风土人情。

4.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

2.五线谱教案: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示范和伴奏。

4.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阿细跳月》歌曲,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摇摆,感受音乐的欢快氛围。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彝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五线谱教案,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逐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错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

期间,教师可采用示范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阿细跳月》教案

《阿细跳月》教案

《阿细跳月》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阿细跳月》教案《阿细跳月》教案(精选14篇)《阿细跳月》教案篇1教学内容:欣赏《阿细跳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阿细跳月》、了解彝族的音乐特点以及与他相关的风土人情,增强对祖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阿细跳月-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阿细跳月-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阿细跳月-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阿细跳月》这首歌曲,并能跟随歌曲旋律唱出;2.了解《阿细跳月》这首歌曲的来源与文化背景;3.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4.通过学习《阿细跳月》这首歌曲,加深对南民族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1.《阿细跳月》这首歌曲及其文化背景;2.唱歌表演;3.感受音乐。

2. 教学要求1.学生能够听懂并跟唱《阿细跳月》这首歌曲;2.能够了解《阿细跳月》这首歌曲的历史文化背景;3.通过欣赏、演唱这首歌曲,培养学生感受、欣赏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阿细跳月》这首歌曲的来源与文化背景;2.能够听懂《阿细跳月》这首歌曲,并能跟随歌曲旋律唱出;3.练习唱歌表演。

2. 教学难点1.掌握南民族音乐的特点,使得能够较好地理解《阿细跳月》这首歌曲;2.唱歌表演的练习,需要进行多次实践,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口、眼、手、身、神等细节进行观察练习。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1.播放《阿细跳月》这首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南方民族的美好;2.介绍《阿细跳月》这首歌曲的来源与历史文化背景。

2. 学生学习1.学生跟随歌曲旋律唱出《阿细跳月》;2.进行唱歌表演练习,通过尝试多次来达到较好的表演效果;3.结合实际案例,介绍南方民族音乐的特点和美。

3. 教师总结1.对南方民族音乐进行简要总结,回顾《阿细跳月》这首歌曲的学习过程;2.提醒学生加强日常欣赏、学习音乐的积累。

五、教学方法1. 教学方法1.听歌、唱歌教学法;2.视听教学法;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唱歌表演练习和总结。

2. 教学手段1.讲解、演示;2.播放录制的音乐及视频。

六、实施效果本次教学在学生中获得了较好的反响,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对南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

不少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表现出了积极地学习欣赏音乐的行为。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阿细跳月》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阿细跳月》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阿细跳月》教案一. 教材分析《阿细跳月》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选自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

歌曲以我国云南省彝族阿细人传统的“跳月”舞蹈为题材,展现了阿细人欢快的舞蹈场面和幸福的生活。

歌曲为2/4拍,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彝族的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演唱、节奏、欣赏等方面,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学会演唱歌曲《阿细跳月》,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3.学会合作演唱,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欣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合作法: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乐器:吉他、打击乐器等。

3.分组标识:如名牌、颜色等。

4.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彝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彝族文化。

播放《阿细跳月》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不同组别,提出改进意见,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教师选取优秀演唱进行展示,给予表扬。

5.拓展(5分钟)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引导学生从节奏、音色、演唱技巧等方面进行思考。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阿细跳月》名师教案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阿细跳月》名师教案

《阿细跳月》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管弦乐队及民族乐器的分类,能够在乐曲中听辨部分主奏乐器音色特点。

2.能够在不同形式的音乐聆听活动中感受乐曲旋律特征并记忆主题,体验乐曲固定主题变化中速度、音区、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所表现的意境。

3.在《阿细跳月》的聆听中感受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进一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重点难点:重点:听辨民族管弦乐器音色特点,在体验中记忆乐曲主题。

难点:根据旋律特点的体验来感受《阿细跳月》民族音乐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激趣引导,感受乐器音色:师: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推开民族音乐的大门,感受一次现场版的开门大吉。

1.吹管组乐器——笛子聆听主题片段感受笛子清脆、悠扬、演奏灵活的特点,了解笛子是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吹管乐器。

介绍吹管组乐器:(笛子,笙,萧,唢呐等)主要是利用气流振动管体而发音,色彩鲜明,个性突出,善于演奏流畅的旋律,经常被充当主奏乐器,或在合奏中主奏旋律。

2.拉弦乐组乐器——二胡聆听主题感受二胡柔美抒情、富有歌唱性的音色特点,了解拉弦组乐器(二胡,高胡,板胡,京胡)是用装在细竹弓子上的马尾摩擦琴弦,使之振动发音的乐器。

3.感受弹拨组乐器音色聆听主题片段,感受弹拨组(琵琶,扬琴,古筝)乐器清澈、明亮,富于颗粒性的音色特点辨别乐器演奏方式。

设计意图:以学生兴趣为前提,引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综艺节目“开门大吉”作为学生乐器音色的体验形式,激发学生在主动聆听的过程中了解乐器分类及其演奏方式。

(二)整体聆听,引发听觉注意:1.感受乐曲整体情绪。

师:用灵敏的耳朵听一听,除了刚才我么所听到的乐器之外音乐中你还听到了哪一类乐器?乐曲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打击组乐器介绍。

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

(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对烘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阿细跳月》教案

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阿细跳月》教案
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阿细跳月》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民间歌舞》,以《阿细跳月》为主要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包括:《阿细跳月》的歌曲欣赏与学唱,了解其所属彝族民间舞蹈的风格与特点;学习歌曲中的节奏与旋律,掌握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通过舞蹈动作的模仿与创编,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阿细跳月》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将旋律和节奏融入舞蹈动作中?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模仿和创编。这个操作将演示《阿细跳月》的基本舞蹈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舞蹈动作创编。
1.欣赏《阿细跳月》歌曲,了解彝族民间音乐风格。
2.学唱《阿细跳月》歌曲,关注其节奏、旋律特点。
3.分析《阿细跳月》的舞蹈动作,进行模仿与创编。
4.探讨《阿细跳月》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音乐欣赏能力,通过《阿细跳月》的学唱与欣赏,使学生感受彝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韵味,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1.理论介绍:《阿细跳月》是彝族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具有独特的旋律和节奏特点。它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观看一段《阿细跳月》的视频,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表达彝族人民的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节奏和舞蹈动作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音乐创作技巧:运用所学的旋律、节奏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
-举例:根据《阿细跳月》的旋律和节奏,创作奏型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快速掌握。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阿细跳月》获奖教学设计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阿细跳月》获奖教学设计
过渡语: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彝族的一首被美国人称为世界十大民族音乐之一的《阿细跳月》
(二)赏析民乐版《阿细跳月》
1、学生完整听赏整首乐曲,听后交流感受(教师可从情绪、旋律特点上去引导学生交流)
2、感受乐曲旋律不变的特征和五拍子的强弱规律
第二遍教师带领学生边听边做身体律动:前三拍高举双手拍手,后两拍拍膝盖。
学唱歌唱版的《跳月歌》。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彝族最经典的曲目《阿细跳月》,我们同学有哪些收获呢?”
总结:“《阿细跳月》独特的五拍子的节奏、旋律、舞蹈,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人民的独有音乐文化,体会到了彝族是一个爱跳舞、唱歌的民族,热爱生活的民族。”
五、课后练习:
跟随《阿细跳月》的音乐,学生能跳五拍子的舞步。
2、能够赏析出《阿细跳月》主题旋律和《跳月歌》的区别与联系。
三、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彝族的音乐和视频进行聆听和观看。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介绍和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导入
1、图片介绍彝族的人文景观,触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我国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少数民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它的古老和神秘”(教师根据图片内容介绍这个少数民族的人文景观,请同学猜答民族)(图片1:这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秀丽迷人的山村;图片2、云南著名的石林就是由这个民族传说中的阿诗玛幻化而成;3、这个民族的服饰以黑色为主,因为这个民族崇尚黑色,也被称为“黑族”;4、这是一个善于酿酒、嗜爱饮酒、形成独特酒文化的民族;5、“火把节”是这个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6和7图在“火把节”上这个民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表演一个让世界瞩目、让中华民族自豪的歌舞节目——《阿细跳月》,由于在表演中习惯使用大三弦进行伴奏,《阿细跳月》也叫《大三弦舞》。你们现在猜出这是哪个少数民族了吗?彝族)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阿细跳月》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阿细跳月》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阿细跳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阿细跳月》是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月下踏歌”中的一首欣赏乐器。

“跳月”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青年男女,小伙子们手拿竹笛、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音乐边拍手边舞蹈。

作曲家秦鹏章根据彝族“跳月”这一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创作的一首民乐合奏曲,乐曲主题音乐由四个乐句组成,整首乐曲主题音乐不断反复,独特的五拍子节奏让旋律活泼跳荡,富有动感,特色鲜明,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人民的独有音乐文化。

乐曲共分为三个部分,开头是一个短小的引子,紧接着乐曲以第一小节为动机展开形成主题,运用竹笛等不同乐器的音色和力度、速度的对比,多次变化重复这一主题,显示不断变化的舞蹈场面。

最后以快速合奏将全曲推向高潮连接尾声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这首乐曲列入国家非遗保护名录、在世界青年大会上获极高评价、代表中国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对发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阿细跳月》,加深学生对彝族音乐文化的了解,感受彝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体验、演唱、舞蹈、即兴填词、听辨游戏等多样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愉悦欢快的情感体验中品味音乐之美,并感受彝族独特的音乐文化。

3.知识与技能:能辨别民族乐器的音色,进一步了解民乐合奏的表现形式。

用多种形式体会五拍子的节拍韵律,能够记忆主题旋律并在音乐中听辨,感知力度、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探索学习彝族“跳月”舞蹈的基本动作。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记忆主题旋律并在音乐中听辨。

教学难点:1.独特的五拍子节拍韵律。

2.感受乐曲在音色、速度、力度及音区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听辨乐器,初赏民乐音色之美。

播放分别由笛子、二胡、古筝演奏的《阿细跳月》主题旋律片段,学生聆听并选择。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阿细跳月》说课稿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阿细跳月》说课稿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阿细跳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阿细跳月》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歌曲,选自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教材。

这首歌曲以鲜明的民族特色、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阿细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紧凑,旋律简单易学。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和音乐特色,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演奏、演唱和欣赏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阿细族的文化背景,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演唱《阿细跳月》,提高声乐素养。

3.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关系。

2.重点:演唱技巧和乐理知识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运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采用分组练习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阿细族的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阿细族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播放《阿细跳月》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特色。

3.解析: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等乐理知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歌曲。

4.演练: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错误。

5.展示:各组展示演唱成果,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6.拓展:引导学生探讨阿细族的其他文化现象,如舞蹈、民俗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阿细跳月歌词2.歌曲结构分析3.乐理知识要点4.演唱技巧指导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度、流畅度和美感。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2 《阿细跳月》教案1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2 《阿细跳月》教案1

《阿细跳月》教学目标:1、能够喜欢彝族的歌舞并以多种形式参与表现活动。

2、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背唱主题旋律,能够听辨乐曲中各种乐器的音色。

3、学习五拍子,掌握“跳月”基本节奏型,学习“跳月”基本舞步。

教学重难点:1、感受《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

2、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及其基本舞步。

导入: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与特点。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仔细聆听音乐,说说下面音乐表现的是哪个民族?并说出每首音乐的风格特点。

1、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委婉、柔美、抒情)2、播放《青春舞曲》:(欢快、活跃、热情)3、对两首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行对比。

4、播放《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这是一首彝族歌曲。

是影片《阿诗玛》的插曲。

说到彝族,同学们,有关彝族的知识又知道多少呢?(彝族知识、彝族节目(火把节)、彝族舞蹈(阿细跳月)(“跳月”是彝族阿细人的一种歌舞形式,因在月光下跳舞而得名。

)①、中国最著名的发射地西昌。

②、彝族人的民居叫土掌房,彝族姑娘喜欢戴一种鸡冠式绣花帽。

5、大家和老师一起来练习几条节奏。

接下来请大家跟着老师走进彝族的舞蹈《阿细跳月》。

新课教学:1、出现课题《阿细跳月》2、完整欣赏《阿细跳月》3、听音乐片段,注意思考:①同一主题旋律运用了不同的乐器演奏,那你能听出都有哪些乐器吗?(二胡、竹笛)②听不同乐器演奏的主题部分。

4、聆听全曲,按顺序记录下乐器出现的顺序。

5、乐曲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变化?这么多的变化使你联想到什么?①联想到不同的舞蹈场景、不同的舞姿、不同的年龄的人。

②用不同的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对比,表现“跳月”时欢快、热烈的歌舞场面。

6、乐曲中为什么要用不同的乐器来演奏同一主题旋律,这些变化音色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除此变化之外,你还注意到哪些变化?(乐曲后部分渐快、渐强,将乐曲推至高潮)。

7、欣赏彝族舞蹈《阿细跳月》。

8、请学生根据《阿细跳月》的基本节奏和骨干音创作一首新的舞曲。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阿细跳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民族音乐《阿细跳月》。

2. 掌握该歌曲的歌词和简谱。

3. 学会演唱和伴奏《阿细跳月》。

教学准备:1. 教材《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

2. 音响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3. 乐器(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和引入1. 教师播放《阿细跳月》的音乐。

2. 引导学生听歌曲,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Step 2:歌曲欣赏和分析1. 引导学生用感受的方式表达对歌曲的喜欢或不喜欢。

2. 分析《阿细跳月》这首歌的节奏、旋律、歌词等特点。

3. 学生跟着歌曲一起拍打节奏。

Step 3: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歌曲示范1. 教师给学生分发歌曲的歌词和简谱,让学生阅读学习。

2. 教师示范歌曲的演唱,学生跟唱。

Step 4:分组学习歌曲的演唱和伴奏1.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乐器(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2. 每个小组负责演奏某一部分的伴奏,其他学生负责演唱。

3. 学生根据简谱自己尝试演奏伴奏,并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演唱和伴奏。

Step 5:合奏和表演1. 学生集中在一起,学生们一起合奏歌曲的伴奏和演唱歌曲。

2. 学生们可以尝试用身体动作或舞蹈配合歌曲的节奏进行表演。

3. 教师可录制学生的表演,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Step 6:反馈和总结1. 学生分享他们对这首歌的感受和体验。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音乐。

六下音乐《阿细跳月》教学案例

六下音乐《阿细跳月》教学案例

巧借音乐要素感受音乐情感——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阿细跳月》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负责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并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实践,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体验感并不强。

核心素养指向下的音乐教学更加注重音乐的形象化表现。

形象化表现能营造轻松、活跃的音乐课堂氛围,借助直观、生动的音乐,将各类学习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使得知识更直观、简明。

这样学生更容易分析、轻松应对,进而推动高质量音乐教学。

小学阶段各科目的教学都主张借助图示来丰富理论的阐述,音乐学科也如此,图示简单、清晰、明了,能将教学重难点完整呈现出来,快速提升学生的认知。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理解并准确把握音乐的情绪并不容易。

因此,教师需要巧妙地引导学生捕捉音乐旋律中的音乐要素,以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让他们的心灵随着音乐的节奏跳动。

基于这样的考虑,小学音乐教师可借助分析乐曲的音乐要素让学生感受音乐,深刻体悟音乐传递给我们的情感,让学生体会音乐的乐趣。

本文以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阿细跳月》为例,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借助旋律线,引导学生在提升音乐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强核心素养。

二、教学过程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月下踏歌》中的一首欣赏曲目,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其旋律活泼,富有动感,特色鲜明。

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

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

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

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

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首民乐合奏曲。

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

跳月就要开始了,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2课《阿细跳月》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2课《阿细跳月》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2课《阿细跳月》教案一. 教材分析《阿细跳月》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选自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二课。

这首歌曲以我国彝族阿细人传统的“跳月”习俗为背景,展现了阿细人欢快的舞步和热情的生活态度。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和欣赏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民族音乐方面,学生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对彝族文化及“跳月”习俗的了解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民族音乐知识的拓展,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彝族阿细人的“跳月”习俗,感受民族音乐的特色。

2.学会演唱歌曲《阿细跳月》,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民族特色节奏和旋律。

2.歌曲的高音部分,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彝族文化和“跳月”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学。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学习效果。

4.音乐欣赏法: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钢琴或其他乐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彝族文化和“跳月”习俗,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阿细跳月》,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特色。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民族特色节奏和旋律的演唱。

4.巩固(5分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5.拓展(5分钟)欣赏其他彝族音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歌曲《阿细跳月》,加强巩固。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阿细跳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阿细跳月》是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选自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

歌曲以跳月舞为题材,描绘了阿细族人民欢庆节日的场景。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民族音乐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需要通过教学让他们逐步了解和热爱。

此外,学生对跳月舞的了解可能有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阿细族跳月舞的背景和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歌曲《阿细跳月》,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跳月舞的节奏和步伐。

2.歌曲中的民族特色旋律。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通过聆听、观看,感受跳月舞和歌曲的魅力。

2.演示法:教师示范跳月舞的基本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跳月舞的节奏和步伐。

4.对比法: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跳月舞的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2.准备歌曲《阿细跳月》的乐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3.准备相关民族音乐的资料,以便进行对比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跳月舞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跳月舞的氛围。

同时,简要介绍阿细族和跳月舞的背景。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阿细跳月》的乐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跳月舞的基本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让学生掌握跳月舞的节奏和步伐。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跳月舞,教师巡回指导。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跳月舞的节奏和步伐。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民族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阿细跳月-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阿细跳月-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阿细跳月-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阿细跳月》这首歌曲的歌词、曲调和节奏等基本元素。

2.能够演唱比较流畅的歌曲,并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

3.能够理解一些常见的音乐术语并能较为准确地使用。

4.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爱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歌曲节奏、曲调以及一些快节奏的音乐要素。

2.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力度变化。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兴趣。

4.让学生熟悉音乐术语,掌握唱歌技巧。

2.2 教学难点1.学生对一些音乐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对一些唱歌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3.学生对快节奏的音乐要素的掌握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3.1 教学内容1.音乐欣赏:欣赏《阿细跳月》,理解歌曲的歌词、曲调、节奏等元素,尤其是快节奏的和弦变化。

2.歌曲演唱:由教师唱一遍,教唱歌词,让学生分段演唱练习,最后整体演唱,注意力度和情感表达的变化。

3.音乐术语:学习一些常见的音乐术语,如调式、旋律、和弦、节奏等。

4.唱歌技巧:教授一些唱歌的技巧和方法,如哼唱、深呼吸等。

3.2 教学步骤3.2.1 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阿细跳月》音乐,让学生听一遍,了解这首歌曲的音乐特征。

2.听完歌曲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曲调、节奏和和声变化等。

3.欣赏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3.2.2 歌曲演唱1.教师唱一遍《阿细跳月》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快速的和弦变化。

2.教师逐字逐句地教唱歌词,要求学生反复跟唱,注意准确的发音和节奏的掌握。

3.将歌曲分段为三部分,让学生分别跟唱,掌握整体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4.整体演唱,并注意力度和情感表达的变化。

3.2.3 音乐术语1.教师通过欣赏歌曲的方式,介绍一些常见的音乐术语,如调式、旋律、和弦和节奏等,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2.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运用这些术语,描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2课《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2课《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2课《阿细跳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阿细跳月》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小调,它描绘了阿细族人们在月光下欢快跳舞的场景。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歌曲的结构为ABA’,其中A段为主题,B段为对比主题,A’段为主题的再现。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对阿细族文化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高、节奏、简单的和声等。

同时,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乐于学习新的音乐知识。

然而,由于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阿细跳月》的演唱,能够独立完成歌曲的表演。

2.使学生了解阿细族的文化背景,对民族音乐有更深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阿细跳月》的音准、节奏把握。

2.对阿细族文化背景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阿细族人们在月光下跳舞的场景。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比较教学法:通过对比其他民族的音乐,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阿细族音乐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阿细跳月》的乐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吉他、钢琴等。

3.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阿细跳月》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阿细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的舞蹈动作,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歌曲《阿细跳月》的背景,让学生了解阿细族的文化特点。

接着,展示歌曲的乐谱,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在音准、节奏方面的错误。

对于较难掌握的部分,可以分组练习,或者让学生单独表演,以提高演唱效果。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接龙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内容。

六年级音乐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五线谱) 阿细跳月-“十市联赛”一等奖

六年级音乐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五线谱) 阿细跳月-“十市联赛”一等奖

六年级音乐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阿细跳月》教学设计沈北新区新城子街第一小学冷东《阿细跳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民乐合奏曲《阿细跳月》感受云南彝族载歌载舞的音乐特点,加深对彝族音乐文化的感受与体验,让同学们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关注少数民族音乐。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唱主题旋律、跳跳月舞、笛子吹奏主旋律、节奏的延伸练习等多种方式来熟悉乐曲主题旋律,并找一找主题旋律一共出现几次。

3.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析乐曲,找到乐曲中出现哪些民乐,音乐在演奏中的高低快慢并可以简单的随音乐跳一跳彝族的跳月舞。

二、教材分析《阿细跳月》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月下踏歌其中的一首欣赏曲目。

其中舞蹈《阿细跳月》曾在20世纪五十年代作为中国优秀民间舞蹈,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引起了强烈的轰动。

乐曲《阿细跳月》在80年代被列为世界名曲之一。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其旋律活泼跳荡,富有动感,特色鲜明。

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者农闲的月夜里,阿细的姑娘和小伙子喜欢在松林或者空旷的草坪上举行“跳月”。

三、教学重点1.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

2.在欣赏乐曲的时候,学生可以明确找出乐曲的主题旋律,并找到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跳月舞的基本动作。

四、教学难点1.在乐曲的欣赏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旋律在器乐演奏以及调式的转变。

2.整个乐曲由5/4拍子组成,明显的彝族跳月舞的节奏特点,让学生在节奏的训练中,感受跳月舞。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琴、笛子、打击乐器、图片等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律动导入,增强对音乐的认知阶段目标:通过律动,让同学们直观的感受音乐旋律的特点。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音乐,请同学们听一听,音乐是几拍子的?请同学跟着老师,随音乐进行律动,让我们感受一下吧!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首乐曲是云南彝族阿细人在跳跳月舞是的音乐,5拍子是跳月舞特有的节奏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细跳月》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管弦乐队及民族乐器的分类,能够在乐曲中听辨部分主奏乐器音色特点。

2.能够在不同形式的音乐聆听活动中感受乐曲旋律特征并记忆主题,体验乐曲固定主题变化中速度、音区、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所表现的意境。

3.在《阿细跳月》的聆听中感受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进一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听辨民族管弦乐器音色特点,在体验中记忆乐曲主题。

难点:根据旋律特点的体验来感受《阿细跳月》民族音乐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激趣引导,感受乐器音色:
师: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推开民族音乐的大门,感受一次现场版的开门大吉。

1.吹管组乐器——笛子
聆听主题片段感受笛子清脆、悠扬、演奏灵活的特点,了解笛子是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吹管乐器。

介绍吹管组乐器:(笛子,笙,萧,唢呐等)主要是利用气流振动管体而发音,色彩鲜明,个性突出,善于演奏流畅的旋律,经常被充当主奏乐器,或在合奏中主奏旋律。

2.拉弦乐组乐器——二胡
聆听主题感受二胡柔美抒情、富有歌唱性的音色特点,了解拉弦组乐器(二胡,高胡,板胡,京胡)是用装在细竹弓子上的马尾摩擦琴弦,使之振动发音的乐器。

3.感受弹拨组乐器音色
聆听主题片段,感受弹拨组(琵琶,扬琴,古筝)乐器清澈、明亮,富于颗粒性的音色特点辨别乐器演奏方式。

设计意图:以学生兴趣为前提,引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综艺节目“开门大吉”作为学生乐器音色的体验形式,激发学生在主动聆听的过程中了解乐器分类及其演奏方式。

(二)整体聆听,引发听觉注意:
1.感受乐曲整体情绪。

师:用灵敏的耳朵听一听,除了刚才我么所听到的乐器之外音乐中你还听到了哪一类乐器?乐曲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打击组乐器介绍。

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

(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对烘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民族管弦乐队介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乐曲的整体聆听中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感知打击组乐器的演奏及其表现作用,培养学生纵向和声听觉。

二、感受主题,体验旋律特征:
(一)聆听主题,感受乐句。

1.图谱同步,感受乐句及乐器音色。

2.画旋律线感受旋律。

感受笛子灵活的演奏技巧和跳跃起伏的四个乐句所构成的主题音乐。

3.模唱主题,感受旋律节奏特点。

师生接唱,感受每一句旋律相同的结尾521,总结乐曲主题由每一句节奏相同、结尾相同的规整的四个乐句组成的。

谱例: 5 1 3 1 3 5 2 1 | 5 3 3 1 3 5 2 1 | 5 1 6 1 3 5 2 1 | 5 5 3 1 3 5 2 1|
设计意图:通过听、画、唱、动等不同形式感受主题,在体验中探究主题音乐音色、乐句、节奏等旋律特征,提高学生对主题音乐的记忆。

(二)音画结合,深入感知,
师:在一个短小的引子后,笛子用清脆嘹亮的音色奏响的乐曲的主题,就让音乐这支神奇的画笔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吧!(根据旋律走向听音乐画篝火引出崇尚火的民族——彝族。

)
设计意图:巧妙地从乐曲内涵入手,抓住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根据旋律起伏跳跃的特点将旋律线设计成篝火,进一步加深对乐曲旋律的体验感知,引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进一步深化对音乐形态的感知。

三、动静相宜,激活听觉思维:
(一)渗透民族文化,体验节拍特点
了解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歌舞。

从彝族的民族支系阿细入手通过视频《阿细跳月》民间歌舞及其传说故事,引导学生用身体感受富有动感的旋律,感受渐强的力度变化及特有的五拍子节拍特点。

(二)探究乐曲风格,感受音乐传承
引导发现旋律音阶构成,感受民族五声调式韵味和《阿细跳月》以135为骨干音的音乐特点。

设计意图:在对主题层层深入的感知中深入浅出地在不同的体验中剖析节奏、节拍、调式,从而领略彝族《阿细跳月》这一奇特而又灿烂的音乐文化与音乐风格,通过对主题的记忆加深对乐曲内涵的理解。

四、要素感知,深入作品分析:
(一)整体聆听,感受音乐要素变化。

感受不同段落中相同主题的重复变化,提炼出固定主题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对比每一部分中最为突出的音乐要素变化:
1.第一部分:力度变化。

2.第二部分:音区变化,音色变化。

3.第三部分:速度。

(二)对比聆听,感受音乐表现意境。

1.乐曲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主题在笛子与乐队的合奏演绎下通过渐强的力度变化中拉开了跳月舞的序幕。

2.对比感知乐曲第二部分。

对比弹拨组乐器与高胡音色,感受主题反复七次中转调、移调,时而高时而低,时而奔放,时而轻柔的所表现的音乐情景。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乐器音色所表现的主题启发学生产生联想,在对比中感受音色、力度、速度、及其音区各种音乐要素的变化所塑造的人物、音乐形象及其表现意境。

3.聆听再现部分,体验纵横音响。

聆听感受乐曲速度及情绪的变化,用身体做乐器在模仿中关注打击乐器节奏的变化。

引导学生能够听辨尾声中通过转调不断反复及最后的结束音521。

设计意图:听辩乐曲第三部分打击乐器节奏变化,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纵向音响元素的感知,激发听觉思维对动态和声的体验与剖析。

聆听尾声中通过转调不断反复的521,进一步提升学生音高听辨能力,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五:视听结合,延伸内涵理解:
(一)音乐特点提炼:
骨干音:1 3 5
乐句:节奏相同、结尾相同。

固定主题变化重复:音色、力度、速度、音区。

(二)音乐文化拓展:
舞蹈《阿细跳月》,五十年代两次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民族乐器合奏80年代就被列为世界名曲之一,2011年中国民族广播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专场演出,指挥中国的首席指挥家彭家鹏先生。

(三)音乐内涵延伸
总结从阿细跳月的传说故事到民间歌舞及器乐曲,引导学生懂得传承与创新能够赋予民族民间音乐新的生命力,从而走出国门焕发出它独特的音乐魅力。

设计意图:挖掘从阿细跳月民间传说、民间歌舞到民族管弦乐,通过音乐的发展进一步拉进学生与民族音乐的距离,延伸作品深远的意义,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