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 德育原则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考点——德育内容
一、德育的含义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的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新时期学生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不仅仅指道德品质的教育。
其中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是保障。
二、德育的内容(一)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使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的观点和情感,保卫祖国和维护祖国尊严的坚强意志。
国际主义教育是教育学生坚持和维护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的民族、被压迫的人民,以及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组织和人士的团结,积极支持和援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
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是紧密相关的。
这是中国公民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学校德育内容之一。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这种感情把个人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是维护民族独立、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高尚品德。
但是一切剥削阶级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存在很大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都是为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而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则是一种新型的爱国主义,它摆脱了剥削阶级的局限性,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处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它与劳动人民反对剥削压迫,争取解放的斗争相联系,以尊重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反对民族偏见为基础。
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热爱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积极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反对一切颠覆人民政权的阴谋及外国的侵略而斗争;热爱祖国的人民、疆土、资源、文化、语言和民族优良的历史传统;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鄙视崇洋媚外的自卑心理。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试卷4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试卷4(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辨析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德育原则也叫德育规律,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原则则带有主观色彩,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制定或提出的。
正确的原则必然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但不等同于客观规律。
)解析:2.教学中的“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从出生到成人,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因此,教育者一定要注意个体发展的顺序性,无论是知识、技能的提高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应由浅人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解析:3.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属于品德修养指导法。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德育原则
中学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要求:1、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引导、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要求: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要求: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2、要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3、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五、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要知识点——八大德育原则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要知识点——八大德育原则教师资格证笔试是每一位有志于成为教师的人必须面对的一道门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的掌握。
其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八大德育原则。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八大德育原则以及它们对教育的重要性。
一、尊重人性原则尊重人性原则即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权。
这个原则的基础是人人平等和尊重个性差异。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有效沟通和关系的建立,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学生。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自我理解,自我评估,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爱心原则爱心原则认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情感纽带是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基石之一。
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需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认真体察学生的喜怒哀乐,倾听学生思想和情感需求。
而教师的爱心和关怀也是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自己,勇于接受挑战和追求自我实现的源动力。
三、关注发展原则关注发展原则意味着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
做到全面发展要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以满足各种学生的发展需要。
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四、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尊重客观事实和真理,遵循科学方法,寻求真实的教育效果。
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提高知识质量,注重实际操作,促进知识应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师应该注意给学生提供各种资源、工具和方法,以创造出坚实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反思、思考和表达。
五、团结合作原则团结合作原则提醒我们,教育是一个团队合作的事情。
教师要和学生、家长、社区以及教育界的各个组成部分合作,协同工作。
教师应该注重团体学习和合作的教学方法,关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和合作。
常考的八大德育原则你知道几个
常考的八大德育原则你知道几个?德育原则是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的必考知识点。
出题角度很多,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都有可能出题。
分值较大的是材料分析题。
单选题,主要考查对每一个原则的理解和运用,题干给出一个描述性的短事例,问这个事例体现了什么样的德育原则。
简答题有两种出题可能,第一种是问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些?第二种是问某一德育原则的具体贯彻要求是什么?材料分析题主要是给几段较长的材料,问某位老师在德育过程中运用了或违背哪些德育原则?或者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即贯彻要求)?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共8个。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下面就每一条原则理解的精髓进行点拨,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帮助。
0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由于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塑性强,这就要求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这条原则主要强调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正确的政治方向。
02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条原则主要强调不要说教,应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过。
0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条原则强调,严格要求学生是对的,但有一个前提,必须尊重学生。
没有尊重的严格要求是不正确的。
04知行统一原则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中学德育-第五节-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中学德育-第五节-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单选题]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江南博哥)要求不包括()。
A.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B.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C.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D.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单选题]2.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属于()。
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实际练习法D.情感陶冶法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实际练习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其优秀思想品德的方法。
[单选题]4.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
题干中的方法属于品德评价法。
[单选题]5.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集体教育原则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集体教育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的力量去教育每个学生。
[单选题]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
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单选题]7.教师运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方法属于()。
德育(教师资格考试)
德育第一节德育的概念、意义、目标和内容德育的概念一般来说,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
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的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德育的目标的概念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德育目标的依据: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有系统、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广大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现代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知识、培养他们积极的政治、法律和道德责任感、荣誉感,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为最终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牢固的基础。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常识。
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知法、守法。
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组他人。
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
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解析:德育模式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解析:德育模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解析:德育模式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组合方式。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德育
第七章 中学德育第一节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第二节道德发展理论第三节德育工作第四节中学德育过程第五节中学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第六节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品德概述1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2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3第一节 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一、品德概述(一)品德的实质品德(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的某些稳固的特征。
(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1)品德与道德的联系:直接根源不同,但最终根源是相同的(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道德—社会现象;品德—个体现象01道德认识(核心)03道德意志02道德情感04道德行为(重要标志)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A. 直觉的道德情感B. 形象的道德情感C. 伦理的道德情感(四)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A.依从:从众和服从B.认同:实质上是对榜样的模仿,出发点是试图与榜样一致C.内化: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思想观融为一体(三)品德的心理结构(特征)【2017下】在小组讨论中,关于什么是道德培养的关键,同学们有下列四种不同的看法。
其中正确的是( )。
A. 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B. 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C. 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D. 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外部条件内部条件二、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梳理总结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2第二节 道德发展理论服从外部规则、重行为结果【2017上】小星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能出于同情和关心作出判断。
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星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
A. 自我中心阶段B. 权威阶段C. 可逆阶段D. 公正阶段【2019下】张丽在进行道德判断时,能够超越某种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原则。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其道德发展处于哪一阶段?( )A. 社会契约B. 相对功利C. 遵守法规D. 普遍伦理梳理总结德育的含义1德育的基本内容2第三节 德育工作德育过程的概念1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3第四节 中学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矛盾4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5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主体单边双边影响受多种因素影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结果与社会要求可能一致,可能不一致与社会要求一致四、德育过程的矛盾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之德育原则
在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关于德育原则的题目几乎是逢考必出,很多考生在拿到题目之后总会感觉无从下手。
为了让广大考生能够又快又准的去攻破各种题型,中公教育对此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希望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考情介绍德育原则在小学教师资格知识体系中考试频率很高,不管是单选题、简答题还是案例分析题均有涉及,所以需要考生在日常学习中重点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首先是单选题,简单的直接考每一个德育原则的具体解释,难一点会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小例子进行反选;其次是简答题,可能直接问大家德育原则包括哪些,或考查具体某一原则的贯彻要求;最后是案例分析题,给我们呈现一段较长的材料,材料基本内容是老师如何去教育学生,然后问题是用德育原则的相关理论去评析该老师的行为。
二、知识点梳理1.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由于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塑性强,这就要求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微小进步,都要注意肯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要求:(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尊重学生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4.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依据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提出来的.区分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与剥削阶级学校德育根本标志的德育原则是()。
A.方向性原则B.知行统一原则C.教育一致性原则D.教育连贯性原则【答案】 A2、“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体现了(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内发论【答案】 B3、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子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答案】 D4、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答案】 B5、贾德认为,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B.两种学习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C.心理官能得到训练D.对两种学习之间存在关系的突然顿悟【答案】 A6、从蒲公英的轻轻飘飞受到启发发明出降落伞,这是( )。
A.原型启发B.酝酿效应C.近因效应D.宽大效应【答案】 A7、中学生晓楠极端争抢好胜,性格急躁,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很难使自己放松,小楠的人格属于( )。
A.A型人格B.B型人格C.C型人格D.D型人格【答案】 A8、冷水刺激皮肤后,微温的水就会感到热;吃苦药之后喝口白开水也觉得有甜味,这些现象为( )。
A.感觉的相互作用B.继时对比C.异时对比D.同时对比【答案】 B9、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
A.课堂凝聚力B.课堂气氛C.课堂控制D.课堂管理【答案】 D10、()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A.华生C.洛克D.弗洛伊德【答案】 B11、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镭”元素时,向学生们介绍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
这体现了拿一教学原则?(?)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C.启发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答案】 B12、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中。
教师资格证 中学德育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进入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
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期。
第十六章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
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P232
1、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学校教育
(3)社会风气 (4)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
第十六章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D
第十七章 第二节 德育规律与原则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P241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
(1)学生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
第十六章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 P231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第十六章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P231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危的妻子。他向发明并控制这种药的药剂师提出先付一半的钱,
另一半以后再付,却遭到药剂师的拒绝。海因茨为挽救妻子,若 偷取药品就违背了社会“不许偷盗”的规则;若遵守社会规则, 就使妻子等死。
第十六章 第二节 品德发展理论
1、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p229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受赞扬的行为是好的,受责
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点: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点: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一、我国小学德育的重要原则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一)导向性原则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第三,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札,欲罢不能。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第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第三,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第二,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第三,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
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第二,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第三,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五)因材施教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第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二、德育的途径基本途径是恩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一)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二)课外活动与枝外活动(三)劳动(四)少先队活动(五)班主任工作三、德育的方法我国小学德育方法主要有:(一)说服法运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明确目的性。
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方法和德育原则、方法(核心考点)
六、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一)直观性教学原则1.基本涵义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其意义在于克服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的困难,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
)(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一般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生疏时,在理解遇到困难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
(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二)启发性教学原则1.基本涵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
(3)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三)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1.基本涵义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
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
(2)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适当的调整速度、增删内容。
(四)巩固性教学原则1.基本涵义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和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教师首先应当保证学生学会学懂,才有可能获得巩固的良好效果。
教师资格证 中学德育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的品 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 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 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 观和世界观。 从总体来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 但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 具有成熟性,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 、原则、信念来调节白己的行为,教育者应以中学 生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 点,在德育的内容、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应该 遵循发展规律,重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采取合 理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同伴群体:归属于某一个团体是个体的 一种基本需要。因此,正式的班集体、非正式
的小团体等对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
试图使自己的言行态度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 以得到同伴群体的接纳和认可。可以说,学生 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 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的影响。
(二)内部因素
常用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 析、奖励与惩罚等。 (一)有效的说服:主要通过向学生提供信息作为 论据,或者支持学生原来的态度和品德,或者反对学 生原来的态度和品德。 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 年级学生,只提供正面论据,以免使学生产生困惑, 感到无所适从。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可 以呈现正反两个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 的感觉。当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只呈现正面观点 ,以免转移学生的注意,误导学生怀疑正面观点;当 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应该呈现正反两个方面的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品德结构的组 织形式逐渐完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 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 ,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 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教师资格证中学德育原则
教师资格证中学德育原则老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老师的许可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在校专科、本科都能报考。
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老师资格证中学德育原那么,供大家阅读参考。
书目老师资格证中学德育原那么老师资格证的报考条件非师范专业能不能报考老师资格证老师资格证中学德育原那么(1)导向性原那么的根本要求1、坚决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需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志向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那么的根本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谆谆教导。
3、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4) 敬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那么根本要求1、爱惜、敬重和信任学生。
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详细和严宽适度。
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谨慎执行。
(5)教育的相同性与连贯性原那么根本要求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气。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对学生进展德育要有打算有系统地进展。
(6) 因材施教原那么原那么的根本要求1、深化了解学生的特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依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展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打算地进展教育。
返回书目老师资格证的报考条件申报要求:1、平凡话水平应当到达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平凡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
2、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老师资格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
(申请者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免于教育学、心理学考试)3、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老师资格应参与老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说课(说课分为:面试、试讲)。
(申请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如能供应3个月或以上的教学证明,可免于面试、试讲)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养和心理素养,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按《申请认定老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方法》,在老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教师资格证考试德育八大原则使用实例讲解
教师资格证考试德育八大原则使用实例讲解导语: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有八大原则,针对不同学生应当使用不同德育方式,为了方便考生对德育原则的理解,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提供的德育原则实例讲解,大家可以参考阅读。
原则1: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小杰来到赵老师办公室,赵老师对小杰说:“小杰,你先坐,我们谈谈你和隔壁班同学打架的事情。
”(试想,如果此时赵老师采用的不是和蔼可亲的口吻,而是让小杰站在一旁对他进行训斥,效果应该不会理想,也就是说,想改造一个人身上的不足之处,首先要尊重他,即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原则2:导向性原则小杰是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异,但就是脾气有点急,有些小顽皮。
有一次,由于小杰动手打了邻班一位同学而被班主任赵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进行训导。
班主任赵老师在教导小杰之前就准备把“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一道理讲给小杰听。
(赵老师在进行德育工作之前自己要先明确是非,即导向性原则)原则3: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小杰坐下来,赵老师问:“小杰,为什么要打邻班同学呢?”小杰:“因为我亲眼看到邻班××同学欺负我的好哥们阿强,我气不过,就打了他!”赵老师:“原来是这样。
”(赵老师只有了解了小杰为什么打人,才能针对小杰的实际问题对他进行教育,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原则4:疏导性的德育原则赵老师继续说:“小杰,你重视朋友之间的友情、重感情,这是好事儿,可是,你也应该懂得,君子动口不动手,你这样不由分说的就去打同学,是不是不太好呢?我们可以和××同学讲道理啊,也可以叫其他同学和老师过去给你们评评理。
(赵老师给小杰讲道理,让小杰懂得“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道理,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呵斥小杰,体现了疏导性的德育原则)原则5: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我也知道阿强平时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在班级里也不喜欢跟其他同学交流,所以总是受一些同学欺负。
小杰,我觉得你要是真讲哥们义气,是不是应该在平时多帮助一下阿强呢?帮助他在同学中逐步树立威信!”(赵老师利用小杰重朋友感情的优点来引导他帮助阿强逐步树立威信,体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原则6: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一段时间后,赵老师发现,小杰变得彬彬有理了,在他的帮助下,好哥们阿强学习成绩等各个方面也取得了不少进步。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6(题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更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说明后天教育决定了人的发展。
正确答案:错误。
理由: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是个体主观能动性。
故根据题干中描述的情况就认为后天教育决定了人的发展是有失偏颇的。
印染工的较强的辨色能力和酿酒老工人敏锐的鉴别洒质的能力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参加社会实践劳动而形成的结果。
涉及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正确答案:错误。
理由:新课程倡导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引导者。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
学生这个主体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正是教师主导的结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会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涉及知识点:中学教学3.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正确答案:错误。
理由:分组教学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革和完善,但分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题的表述过于绝对。
涉及知识点:中学教学4.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正确答案:正确。
理由:一般说来,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惩罚则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
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效果。
涉及知识点:中学生学习心理5.德育与品德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因此,德育过程与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过程无关。
正确答案:错误。
理由: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中学教师师德规范要求范文(二篇)
中学教师师德规范要求范文教师是社会的工作者,更是国家的栋梁。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识和教育教学能力,还应当具备良好的师德。
具体而言,中学教师的师德规范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忠诚于教育事业。
中学教师应当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将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始终保持教育教学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师应当忠实地履行自己的教学职责,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2. 尊重学生和家长。
作为中学教师,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歧视任何学生,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同时,我们还要尊重学生的家长,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共同关心、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成长。
3. 积极践行教育教学原则。
中学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师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教育和关注。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学教师要做到师生关系的平等、尊重和信任。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耐心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
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和人格发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和稳定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5. 自我修养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中学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教学理论和知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6. 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中学教师要严格遵守教育行业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教师要带头遵纪守法,不参与或教唆学生参与任何违法活动。
教师要保守学生的秘密,不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尊严。
7. 热爱教育事业。
中学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和激情,教育事业应当成为中学教师一生追求和奉献的事业。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思想,不断追求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正确的方向发展
疏导原则:进行德育时要遵循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因材施教原则:进行德育要以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的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情感陶冶法: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的方法
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实践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品德评价法: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者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