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及解析(10)

合集下载

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2.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循序渐进、以理服人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疏导原则3.小学生从认识燕子、麻雀、乌鸦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

这一思维方式是()。

A.综合B.推理C.判断D.概念4.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

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C.综合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5.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B.观察C.练习D.示范6.一个新教师把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在维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上,他目前处于()阶段。

A.关注情境B.自我感受C.关注学生D.关注生存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并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

A.决策者B.支持者C.志愿者D.学习者8.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班集体发展处于()阶段。

A.成熟B.组建C.核心形成D.自主活动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

①优先发展②育人为本③改革创新④促进公平⑤提高质量⑥均衡发展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10.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方面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甄别评价11.从课程论角度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的设置属于()。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12.小学数学课程中“概率与统计”这一部分的知识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以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并逐步扩展。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1.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伴帮扶等课外活动是属于( )。

A.综合实践活动B.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C.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D.社会实践2.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跌倒,膝盖擦伤并有少量出血,教师应采取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用纸巾盖上伤口,打电话给家长B.用清洁水冲洗伤口,盖上消毒纱布C.用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注意保暖D.用冷毛巾敷伤口,立即送医院3.张老师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为学生设计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其采用的教学法是( )。

A.情景教学法B.示范法C.演示法D.现场教学法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应大力开展“阳光教育”运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的锻练时间为( )。

A.0.5小时B.1小时C.1.5小时D.2小时5.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教室座位的安排、图书角的布置都属于( )。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6.少先队员自己确定活动形式并开展组织活动,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 )。

A.组织性B.自主性C.趣味性D.创造性7.小学生通过认识乌鸦、麻雀、燕子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这一思维形式是( )。

A.推理B.判断C.综合D.概念8.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和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 )。

A.决策者B.志愿者C.学习者D.支持者9.《国家中长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 )。

①优先发展②育人为本③改革创新④促进公平⑤提高质量⑥均衡发展A.①②③⑤B.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10.有的小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鼓励而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学习,这类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远景的间接性动性C.近景的间接性动机D.远景的直接性动机11.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的评价属于( )。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2年下半年教育真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1.荀子日:“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2.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循序渐进、以理服人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德育原则是()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疏导原则3.小学生从认识燕子、麻雀、乌鸦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

这一思维方式是()A.综合B.推理C.判断D.概念4.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的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C.综合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5.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讲解B.观察C.练习D.示范6.一个新教师把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在维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上,他目前处于()阶段。

A.关注情境B.自我感受C.关注学生D.关注生存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并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A.决策者C.志愿者D.学习者8.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班集体发展处于()阶段。

A.成熟B.组建C.核心形成D.自主活动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① 优先发展②育人为本③ 改革创新④促进公平⑤ 提高质量⑥均衡发展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10.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方面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是()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甄别评价11.从课程论角度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的设置属于()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12.小学数学课程中“ 概率与统计” 这一部分的知识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并出现逐步扩展。

这一教材编写方式属于()A.螺旋式B.单一型C.活动型D.直线型13.小学生游戏时摔倒扭伤并有少量出血点,教师正确的做法是()A.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注意保暖B.纸巾盖上伤口,电话通知家长C.冷毛巾敷伤口,立即送往医院D.清洁水冲洗伤口,消毒纱布包扎1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大力开展“ 阳光体育” 运动,小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不少于()B.1 小时C.2 小时D.0.5 小时15.关注教育主体,解释教育现象,运用“ 深描” 的写作手法,以讲故事方式呈现研究结果。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教育关系D.师生关系2.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

A.文字材料B.口耳相传C.直观教具D.黑板加粉笔3小学生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

A.道德情感不深B.缺乏合理行为技能C.道德认识不足D.道德意志力不够4.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D.学术影响力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6.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

综合课程补充7.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A.决定作用B.领导作用C.纽带和桥梁作用D.核心作用8.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优秀的教师的真正标志是( 。

A.是否具有高深的知识B.是否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C.是否具有崇高的威信D.是否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机会9.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

这属于( 。

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消退10.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A.道德认识B.活动和交往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11.一般来说。

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 。

A.强烈B.较弱C.微弱D.中等12.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13.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

是为(A.教育目的服务的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D.当前工作服务的1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教师资格证(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真题及解析

教师资格证(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真题及解析

2012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电视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学生为解决直观感知中带来的疑问,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强烈要求。

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

A.直观导入 B.练习导入 C.事例导入 D.悬念导入2.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

A.内在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强化 D.无意强化3.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4.第一本独立形态时期的教育学著作是( )。

A.《雄辩术原理》 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 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5.“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

这句话的作者是( ),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A.华生 B.洛克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6.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内部动力7.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8.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9.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A.小李从亮出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10.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学习动机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11. 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自己讲不好被人讥笑,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12. 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A.美育 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美育、劳动教育1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答案: D 解析: 略。
4.由 学 校 组 织 的 社 会 公 益 活 动 、 兴 趣 小 组 和 同 学 帮 扶 的 课 外 教 育 活 动 , 不 属 于 ()
A.教 学 计 划 之 内 的 活 动 B.教 学 计 划 之 外 的 活 动 C.综 合 活 动 D.社 会 实 践 活 动
答案: A 解 析 : 课 外 活 动 是 指 在 课 堂 教 学 以 外 ,学 校 有 目 的 、有 计 划 地 组 织 学 生参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
答案: D
解 析 : 小 学 生 非 故 意 伤 害 以 跌 倒 、碰 撞 情 况 居 多 ,游 戏 过 程 中 的 膝 盖 擦伤和小范围的出血点属于轻微伤,教师立即用清洁水清洗伤口,绑 上消炎纱布即可。
14.《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纲 要 》 指 出 学 校 大 力 开 展 “ 阳 光 体 育 ” 运 动 , 小 学 生 每 天 的 锻 炼 时 间 不 少 于 ()
答案: C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班集体处于核心形成阶段的特征。
9.《 国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2010~ 2020 年 )》指 出 ,我 国 教 育 发 展 的 工 作 方 针 包 括 ()① 优 先 发 展 ② 育 人 为 本 ③ 改 革 创 新 ④ 促 进公平⑤提高质量⑥均衡发展
A.导 向 性 原 则 B.因 材 施 教 原 则 C.启 发 性 原 则 D.疏 导 原 则
答案: D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疏导原燕 子 、麻 雀 、乌 鸦 等 ,概 括 出 鸟 的 本 质 特 征 。这 一 思 维 方 式 是 ()
A.综合 B.推理 C.判断 D.概念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 1.荀子 日 :“ 不闻 不若 闻之 ,闻之 不若 见之 。”这句 话所 体现 的教 学原 则 是 ()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单选题]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参考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意为:没有听说过的不如听说过的,听说过的不如亲眼见过的。

"闻之""见之"说明了直接感知事物的重要性,正是直观性原则的体现,故本题选D。

2[单选题]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循序渐进、以理服人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疏导原则参考解析:题干描述的关键点是"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符合疏导原则的特点,疏导原则指的是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故选D。

3[单选题]小学生从认识燕子、麻雀、乌鸦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

这一思维方式是()。

A.综合B.推理C.判断D.概念参考解析: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概念。

[点拨]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综合是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统一整体的认识。

4[单选题]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

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C.综合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参考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或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2012年下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2012年下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2012年下半年(总分:150.02,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当师生、生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该班集体的发展属于______。

∙ A.组建阶段∙ B.自主活动阶段∙ C.核心形成阶段∙ D.成熟阶段A.B.C. √D.解析:在班集体的核心形成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

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尽管学生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

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

而在班集体的成熟阶段,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2.教师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这一教育原则是______。

∙ A.因材施教原则∙ B.导向原则∙ C.疏导原则∙ D.启发原则A.B.C. √D.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题干所指即德育原则中的疏导原则。

3.张老师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雨水的美景,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他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______。

∙ A.现场教学法∙ B.情境教学法∙ C.演示教学法∙ D.示范教学法A.B. √C.D.解析:情境教学法是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的一种,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以具体形象为主的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体验情感的教学方法。

4.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Tyler)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______。

∙ A.目标导向模式∙ B.过程导向模式∙ C.工作分析模式∙ D.任务分析模式A. √B.C.D.解析:美国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目标导向模式。

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及解析(2)

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及解析(2)

一、单项选择题1.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C.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2.教育史上提出“有教无类”El号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孟子C.夸美纽斯D.荀子3.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

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4.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

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5.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 )。

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C.学习理念D.学习目标6.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 )。

A.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B.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C.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理解问题——检查假设D.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文化C.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D.学校的制度文化B.“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 )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9.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XX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

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B.补偿C.退行D.转移1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1.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

A.对象相同B.概念不同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12.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1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2年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1.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A.寻求发展B.矫正行为C.学会调适D.开发潜能2.赫尔巴特的“ 三中心” 除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外,还有()A.教学中心B.学生中心C.活动中心D.课堂中心3.提出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是()A.加涅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4.荀子日:“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5.张老师讲授《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

其教学方法是()A.演示教学法B.现场教学法C.示范教学法D.情境教学法6.教师要经常恰当地处理教学中预设生成的问题,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示范性B.目的性C.主体性D.创造性7.教育工作者通过控制和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以检验假设的是()A.调查法B.实验法C.观察法D.文献法8.为了使小学生掌握知识,除了要求学生认真听,还要自己动手做。

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发挥多种感知系统调节作用B.为吸引学生注意力C.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为了及时给予强化反馈9.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时期是()A.6~7 岁B.10~11 岁C.7~8 岁D.12~13 岁10.学生通过对整数的学习来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有理数的概念,此学习是()A.上位学习B.并列结合学习C.相关归属学习D.派生归属学习11.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原则是()A.自主性原则B.趣味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针对性原则12.“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反映的是()A.遗传决定论B.相互作用论C.教育万能论D.环境决定论13.下列反映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著作是()A.《雄辩术原理》B.《巨人传》C.《理想国》D.《教育论》14.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性的依据是()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师特点D.学生兴趣15.小学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来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单选题]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为解决直观感知中带来的疑问,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要求。

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A.直观导入B.练习导入C.事例导入D.悬念导入参考解析:直观导入法,又称"开门见山"导入法,即教师一上课就开门见山地点出课题,并由课题生发开去。

采用此方法,可立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题干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并解决直观感知带来的疑问,让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这种方法符合直观导入法。

2[单选题]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A.内在强化B.负强化C.替代强化D.无意强化参考解析:题干所述现象为替代强化。

替代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成功或失败的行为,就会增强或抑制其行为发生的倾向,是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将强化分为自我强化、替代强化、直接强化。

3[单选题]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参考解析:①多血质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

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等。

这种人适宜于做要求反应迅速而灵活的工作。

②粘液质人的表现特点:粘液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解 析 : 动 手 做 可 以 发 挥 多 种 感 知 系 统 调 节 作 用 ,更 符 合 小 学 生 掌 握 科 学知识的心理机制。
9.小 学 生 的 思 维 方 式 以 具 体 形 象 思 维 为 主 到 抽 象 逻 辑 思 维 为 主 的 时 期 是 ()
A.6~7 岁 B.10~11 岁 C.7~8 岁 D.12~13 岁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 1.学 校 对 学 生 进 行 心 理 辅 导 的 基 本 目 标 是 ()
A.寻 求 发 展 B.矫 正 行 为 C.学 会 调 适 D.开 发 潜 能
答案: C 解 析 : 学 校 心 理 辅 导 的 一 般 目 标 可 归 纳 为 两 个 方 面 :学 会 调 适 和 寻 求 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 性辅导。
答案: B 解 析 : 一 般 认 为 ,小 学 四 年 级 是 由 形 象 思 维 过 渡 到 抽 象 思 维 的 关 键 期 。 四年级的小学生大致处在 10~11 岁这个年龄段。
10.学 生 通 过 对 整 数 的 学 习 来 掌 握 基 本 的 数 学 概 念 , 在 此 基 础 上 学 习 有 理 数 的 概 念 , 此 学 习 是 ()
答案: C 解析: 略。
14.教 师 选 择 教 学 方 法 最 基 本 的 具 有 决 定 性 的 依 据 是 () A.教 学 目 标 B.教 学 内 容 C.教 师 特 点 D.学 生 兴 趣
3.提 出 学 生 的 学 习 是 有 意 义 的 接 受 学 习 的 是 () A.加涅 B.布 鲁 纳 C.奥 苏 伯 尔 D.桑 代 克
答案: C 解析: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 的发现学习,但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 以在短时期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2教师资格证统考《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0分)1.学校教育始于【】。

A.奴隶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末期C.原始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中期2.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师D.教学环境3.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4.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5.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茨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6.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科书D.教学指导书7.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9.【】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A.形象B.知觉C.表面特征的D.深层特征的10.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11.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B.凯兴斯坦纳C.涂尔干D.沛?西能12.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杜威B.华虚朋C.伯克赫斯特D.克伯屈1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14.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15.由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2.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2012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2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一、单选题1,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伴帮扶等课外活动是属于()。

答案A,综合实践活动B,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C,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D,社会实践考点: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分值: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出学校或校外教育机构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2,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跌倒,膝盖擦伤并有少量出血,教师应采取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答案A,用纸巾盖上伤口,打电话给家长B,用清洁水冲洗伤口,盖上消毒纱布C,用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注意保暖D,用冷毛巾敷伤口,立即送医院考点:小学儿童的安全防范常识分值: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用纸巾盖上伤口容易感染,C项和D项都是处理严重出血的措施。

3,张老师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为学生设计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其采用的教学法是()。

答案A,情景教学法B,示范法C,演示法D,现场教学法考点: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分值: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应大力开展“阳光教育”运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的锻练时间为()。

答案A,0.5小时B,1小时C,1.5小时D,2小时考点:课程内容分值: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规定。

5,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教室座位的安排、图书角的布置都属于()答案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考点:课程的类型分值: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和校园环境属于物质性隐性课程。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2012年下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2012年下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1.荀子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答案: D解析:题干的描述是对直观性原则的典型阐释。

2.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循序渐进、以理服人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德育原则是()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疏导原则答案: 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疏导原则的内涵。

3.小学生从认识燕子、麻雀、乌鸦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

这一思维方式是()A.综合B.推理C.判断D.概念答案: D解析:略。

4.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的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C.综合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答案: A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

5.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讲解B.观察C.练习D.示范答案: C解析:略。

6.一个新教师把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在维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上,他目前处于()阶段。

A.关注情境B.自我感受C.关注学生D.关注生存答案: D解析: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并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A.决策者B.支持者C.志愿者D.学习者答案: B解析:略。

8.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班集体发展处于()阶段。

A.成熟B.组建C.核心形成D.自主活动答案: 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班集体处于核心形成阶段的特征。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①优先发展②育人为本③改革创新④促进公平⑤提高质量⑥均衡发展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答案: B解析:略。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培养》D.《理想国》2.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

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3.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4.“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5.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6.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7.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

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

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9.实施义务教育()。

①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②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③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④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现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别,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11.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

A.一B.二C.三D.四12.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2012下半年河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2下半年河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2下半年河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苟子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2.从提高学生的认识人手,循序渐进、以理服人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疏导原则3.小学生从认识燕子、麻雀、鸟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

这一思维方式是( )A.综合B.推理C.判断D.概念4.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 )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C.综合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5.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B.观察C.练习D.示范6.一个新教师把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在维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上,他目前处于( )阶段。

A.关注情境B.自我感受C.关注学生D.关注生存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并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 )A.决策者B.支持者C.志愿者D.学习者8.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班集体发展处于( )阶段。

A.成熟B.组建C.核心形成D.自主活动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 )①优先发展②育人为本③改革创新④促进公平⑤提高质量⑥均衡发展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10.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方面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甄别评价11.从课程论角度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的设置属于(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12.小学数学课程中“概率与统计”这一部分的知识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并出现逐步扩展。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题答案及解析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题答案及解析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小学课外活动的识记。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活动。

1986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之后,将课外活动纳入课程标准之中,课外活动便被法定在教学计划之内。

因此,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伴帮扶等课外活动是属于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

B项正确。

A项: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更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通过学生身体力行的亲身实践,达到知识整合、能力训练、人格养成等多方面目标。

题干中的表述只能部分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所以选择“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更加对应题干表述。

并且,如果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话,D选项社会实践也应当选择,两个正确答案显然不符合单选题的做题逻辑。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课外活动属于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社会实践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解析本题考查对小学生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的识记情况。

题干中小学生膝盖擦伤并有少量出血,需要清理伤口。

故B项正确。

A项:仅用纸巾盖上,不能达到清理伤口的作用,且不必打电话通知家长引起恐慌。

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处理比较严重的情况时可以用止血带和送医院,膝盖擦伤且有少量出血并不严重,一般不需要使用止血带和送医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3解析本题考查对情境教学法的识记情况。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境之中进行的一种情境交融的教学活动。

故A项正确。

B项:示范法是指观察、模仿教师呈现的范例或榜样,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

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辅导教师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有关读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等。

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2.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循序渐进、以理服人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疏导原则3.小学生从认识燕子、麻雀、乌鸦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

这一思维方式是()。

A.综合B.推理C.判断D.概念4.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

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C.综合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5.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B.观察C.练习D.示范6.一个新教师把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在维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上,他目前处于()阶段。

A.关注情境B.自我感受C.关注学生D.关注生存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并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

A.决策者B.支持者C.志愿者D.学习者8.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班集体发展处于()阶段。

A.成熟B.组建C.核心形成D.自主活动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

①优先发展②育人为本③改革创新④促进公平⑤提高质量⑥均衡发展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10.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方面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甄别评价11.从课程论角度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的设置属于()。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12.小学数学课程中“概率与统计”这一部分的知识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以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并逐步扩展。

2012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2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2年下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2.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循序渐进、以理服人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疏导原则3.小学生从认识燕子、麻雀、乌鸦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

这一思维方式是()。

A.综合B.推理C.判断D.概念4.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

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C.综合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5.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B.观察C.练习D.示范6.一个新教师把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在维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上,他目前处于()阶段。

A.关注情境B.自我感受C.关注学生D.关注生存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并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

A.决策者B.支持者C.志愿者D.学习者8.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班集体发展处于()阶段,A.成熟B.组建C.核心形成D.自主活动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

①优先发展②育人为本③改革创新④促进公平⑤提高质量⑥均衡发展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10.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方面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甄别评价11.从课程论角度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的设置属于()。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12.小学数学课程中“概率与统计”这一部分的知识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以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并逐步扩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及解析(10)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培养》D.《理想国》2.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 )。

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5.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6.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7.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

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 )。

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9.实施义务教育( )。

①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②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③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④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现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别,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11.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 )年级开始设置。

A.一B.二C.三D.四12.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13.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14.“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15.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16.课堂导人方式多种多样。

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复习、做练习等活动,对照新内容,发现新问题,明确学习任务来导人新课。

这种导人方式称之为( )。

A.直接导人B.练习导入C.事例导人D.温故导入17.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B.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C.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D.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18.“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19.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20.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二、简答题1.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3.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4.如何理解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找骆驼》中,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意思后,教师提出:商人找到骆驼后,回来的路上再遏老人,会对老人说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后,想法很多,例如:(1)对老人说:“谢谢,对不起,我错怪你了。

”(2)不和老人说话,不理老人,自己偷偷走掉。

(3)一个老头,闲着没事干,出来瞎溜达啥?等等。

学生说第一种想法时,教师引导他们从书上找理由,学生较快说出。

当学生说到第二种想法时。

教师问:“你的理由是什么?”“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商人。

”一生说。

“对,我童话书里看到很多商人都是坏蛋。

”又一生说。

“那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商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教师试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说出:“老人帮你找到了骆驼,你应该谢谢他。

”之类的话,可是学生却说:“这个坏蛋,打他一拳,让所有人都打他一拳。

”问题:请用学习方式的有关理念对以上材料进行简单评析。

2.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和自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

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延伸。

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兴趣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l0千克,还有的猜测20千克,有个别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l2千克。

教师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

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教师又提出新的要求:“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问题:原题与改动后的题目比较有什么异同(包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目标的维度、教学效果)? 四、教学设计题请为拼音“Z,C,S”教学写一个教学设计片断。

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解析: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完整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2.【答案】C。

解析:“长善救失”意思是: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部分机能的缺失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

3.【答案】C。

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4.【答案】A。

解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

适应现象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

5.【答案】A。

解析: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

6.【答案】B。

解析: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找咨询者的帮助。

直接目标是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问题,并提高自身应付挫折的能力。

7.【答案】D。

解析: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自己动手研究,这种活动应该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8.【答案】B。

解析: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

超限抑制: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

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

故本题答案为8。

9.【答案】D。

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选项中的①对应国家,③对应家庭,④对应社会。

正确答案是D。

10.【答案】C。

解析:A项爬山法是指经过评价当前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差异,经过迂回前进。

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B项逆向工作法也叫目标递归策略.这种策略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D项尝试错误法指经过多次尝试错误,最后找到答案。

C项,手段一目的分析法指认识到目标与自己当前的状态的差别,想出办法来缩小这种差异,从而达到目标的方法。

为正确选项。

11.【答案】C。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

12.【答案】A。

解析: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13.【答案】A。

解析: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14.【答案】C。

15.【答案】C。

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启发开导学生思考,但决不把最终结果直接给学生。

这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学不躐等”是说学习不要超过等级,不按次序。

不能有跳跃,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按照顺序进行,强调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各因其材”强调因材施教原则。

“温故而知新”是说教学中要贯彻巩固性原则。

16.【答案】D。

解析:考查温故导人的含义。

17.【答案】A。

解析:封建社会的教育特点有: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

18.【答案】B。

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人手。

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都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19.【答案】D。

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式学习法。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

20.【答案】D。

解析: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两个问题:(1)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必须充分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否则就会阻抑这一功能的正常发挥:(2)品德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文明化或社会化。

因此,通过必要的规范学习与价值学习,以形成一定的品德.乃是发挥个体发展功能的重要内容二、简答题1.【答案要点】(1)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2)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3)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教学:(4)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指导:(5)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2.【答案要点】(1)教师的领导风格。

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于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