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公式
![欧姆定律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a9ba33ff111f18583d05a2e.png)
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I=U/RU:电压,V;R:电阻,Ω;I:电流,A;2、全电路欧姆定律:I=E/(R+r)I: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电源内阻,Ω;R:负载电阻,Ω3、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电流之和I=I1+I2+…In4、串联电路,总电流与各电流相等I=I1=I2=I3= (I)5、负载的功率纯电阻有功功率P=UI → P=I2R(式中2为平方)U:电压,V;I:电流,A;P:有功功率,W;R:电阻纯电感无功功率Q=I2*Xl(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w;Xl:电感感抗,ΩI:电流,A纯电容无功功率Q=I2*Xc(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V;Xc:电容容抗,ΩI:电流,A6、电功(电能)W=UIt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7、交流电路瞬时值与最大值的关系I=Imax×sin(ωt+Φ)I:电流,A;Imax:最大电流,A;(ωt+Φ):相位,其中Φ为初相。
8、交流电路最大值与在效值的关系Imax=2的开平方×II:电流,A;Imax:最大电流,A;9、发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I线=3的开平方×I相I线:线电流,A;I相:相电流,A;10、发电机绕组的星形联接I线=I相I线:线电流,A;I相:相电流,A;11、交流电的总功率P=3的开平方×U线×I线×cosΦ P:总功率,w;U线:线电压,V;I线:线电流,A;Φ:初相角12、变压器工作原理U1/U2=N1/N2=I2/I1U1、U2:一次、二次电压,V;N1、N2:一次、二次线圈圈数;I2、I1:二次、一次电流,A;13、电阻、电感串联电路I=U/ZZ=(R2+XL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I:电流,A;R:电阻,Ω;XL:感抗,Ω14、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I=U/ZZ=[R2+(XL-Xc)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I:电流,A;R:电阻,Ω;XL:感抗,Ω;Xc:容抗,Ω不知回答能否让你满意?。
计算电阻的公式
![计算电阻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7908d1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1.png)
计算电阻的公式千万不要拿电阻的公式和电压的公式混淆了!电阻是指在电路中电流流过时所需要阻断的电力,它是由在电路中放入的线路阻抗造成的。
在计算电阻时,主要使用Ohm定律,它连接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V=I 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电阻值,也可以用它来计算电压或电流的值:电阻:R=V/I电压:V=I×R电流:I=V/R换句话说,要求电阻,首先要知道电压和电流的数值;要求电压,首先要知道电阻和电流的数值;要求电流,首先要知道电阻和电压的数值。
如果你想求解电压、电流或电阻,先要确定这三者之间有一个变量,然后根据Ohm定律求解其他两个变量的数值。
Ohm定律可以用于单回路的电路的电阻计算,但是很多复杂的电路里面,没有一个简单的Ohm定律是可以满足的。
当一个电路里包含多个元件,可以使用网络分析的方法来计算电路内各个部分的电阻值。
这个方法通过电路的元件组合和构造来计算电路中各个部分的电阻之间的关系。
Kirchhoff电流定律和Kirchhoff电压定律是网络分析的基础,这两条定律用来分析复杂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变化的规律性。
Kirchhoff电流定律规定,在任意一个电路节点,所有进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所有从该节点出去的电流之和,也就是说:I1+I2+I3+…+In = 0Kirchhoff电压定律则告诉我们,循环绕流的电压累加等于0,可以表达为:V1+V2+V3+…+Vn = 0用Kirchhoff电流定律和Kirchhoff电压定律,可以将复杂电路拆分成一系列的电路框图,然后逐一计算每个框图中的电阻值,从而最终求得该电路中各部分电阻值的数值。
在电路计算中,也可以使用电子仪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有很多种不同的仪器,用于测量电阻。
最常用的仪器是电阻表,它能够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而且不需要拆开电路就可以测量。
电阻的公式是电子工程领域的重要公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电路中的电阻值,以此设计具有安全性及效率性的电路。
3-3电阻定律
![3-3电阻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0d42de16cc7931b765ce1547.png)
用电器的串并联
一、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R1 U1 R2 U2 R3 U3
V 1、电流
I=I1=I2= *** =In
U=U1+U2+***+Un R=R1+R2+***+Rn
R
2、电压
3、等效电阻
n
Ri
i1
4、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
各电阻分担的电压与其电阻值成正比。
U/R=U1/R1=U2/R2=U3/R3=I 5、电功率 与其电阻值成正比
∵1/R=1/R1+1/R2> 1/R1 ∴ R<R1 ∵1/R=1/R1+1/R2> 1/R2 ∴R<R2
R3
R1
R2
用电器的混连
(1)电流法 (2)等电势点法(电 路变形,原结构不变)
R1 R2 R3 R4
A)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1、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串联 RX 限流 式
a b c d
R=ρL/S
V
A
三、电阻率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是否加电压, 是否有电流通过无关。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 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 导体的材料有关。
R=ρL/S
L_长度(米)S_面积(米2) R_电阻(欧姆) 电阻率ρ=RS/L(欧· 米),是由导体的材 料决定,并且与温度有关。在温度一定时, 物质的电阻率是一定的。(见表)。
3-3电阻定律
一、电阻; 二、电阻定律; 三、电阻率,超导现象;
一、电阻R。
电阻R是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它等于导 体两端的电压U与流过导体的电流强度I之比。 R=U/I 单位:伏特/安培=欧姆(Ω)
二、电阻定律。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是否加电压,是否 有电流通过无关。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 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afea0373700abb68a882fb7d.png)
由于I1=I2,所以U1∶U2=R1∶R2=3∶1. (3)由欧姆定律得I1=U1/R1,I2=U2/R2,由于
U1=U2所以I1∶I2=R2∶R1=1∶3.
能力·思维·方法
【解题回顾】(1)应用图像的斜率对应的物理 量,这是图像法讨论问题的方法之一.但要注 意坐标轴,若在U-I图像中斜率的物理意义就 是电阻了.
(1)电阻关系R1∶R2为 3∶1 ;
(2)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 等(不为0)时,电压之比 U1∶U2为 3∶1 ; (3)若两个导体的电压相等 (不为0)时,电流之比 I1∶I2为 1∶3 .
能力·思维·方法
【解析】 (1)因为在I-U图像中R=1/k=cos=△U/△I,
所以R1=(10×10-3)/(5×10-3)=2, R2=(10×10-3)/15×10-3=2/3
故I=q/t=(2×5)/5A=2A
(2)对阳极进行讨论:据电解液导电原理得 知到达阳极的电荷只有负离子,则:
I=q/t=5/5A=1A
能力·思维·方法
【例2】铜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每摩尔铜 原子有n个自由电子,今有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 铜导线,通过电流为I时,电子平均定向移动速 率为(D)
A.光速c
要点·疑点·考点
1.电流 (1)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
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t (2)公式:I=q/t (3)
(4)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vS
要点·疑点·考点
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公式:I=U/R (2)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属、电解质溶液,
但对气态导体(如日光灯管中的气体)和某些 导电器件(如晶体管)
电阻定律的表达式
![电阻定律的表达式](https://img.taocdn.com/s3/m/7d199cd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d.png)
电阻定律的表达式电阻定律是电学中的重要定律,描述了电流通过导体时电阻的影响。
电阻定律的表达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电阻定律的表达式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电阻是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的量度。
通常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电流I通过导体电阻R时,根据电阻定律,电压V等于电流I与电阻R的乘积,即V=IR。
这是电阻定律最常见的表达式。
在这个简单的表达式中,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荷数目单位时间内的流动。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推动电流流动的力的量度,也称为电势差。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导体材料内原子、分子和电子之间相互碰撞和摩擦的结果。
这些碰撞和摩擦阻碍了电流的流动,使电子在导体内部遭受一定的阻力。
较高的电阻会引起电流的减小,较低的电阻会引起电流的增加。
根据电阻定律的表达式V=IR,我们可以推导出其他相关的方程式。
例如,当已知电压和电阻时,可以求解电流。
根据这个关系,I=V/R。
同样地,当已知电流和电阻时,可以求解电压。
即V=IR。
电阻定律的表达式还可以用来计算输出功率和能量。
当电流通过电阻时,功率P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即P=I^2R。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能量是功率与时间的乘积,用符号E表示。
因此,当电流通过电阻时,能量E等于功率乘以时间,即E=Pt。
除了基本的电阻定律表达式之外,还有一些扩展的表达式可以用来描述复杂的电路。
例如,当电路中有多个电阻时,可以使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公式来计算总电阻。
对于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总和。
对于并联电路,总电阻等于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电阻定律的表达式在电路设计和分析中非常有用。
通过理解电阻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预测电路中的行为,优化电路的性能,并解决各种电路问题。
总结一下,电阻定律的表达式V=IR描述了电流通过导体时电阻的影响。
根据这个简单的表达式,我们可以计算电流、电压和功率,解决电路相关的问题。
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区别
![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451a6c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c.png)
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区别
电阻定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电阻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成正比,与电路中电压的大小成反比。
电阻定律的表达式为R=V/I,其中R为电阻的大小,V为电路中电压的大小,I为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电阻定律告诉我们,当电流变大时,电阻也会变大;当电流变小时,电阻也会变小。
欧姆定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电阻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成正比,与电路中电压的大小成正比。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V=IR,其中V为电路中电压的大小,I为电路中电流的大小,R为电阻的大小。
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当电流变大时,电压也会变大;当电流变小时,电压也会变小。
因此,电阻定律描述的是电阻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而欧姆定律描述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会导致电阻的变化。
两者的区别在于它们关注的主要变量不同。
- 1 -。
电阻计算法则
![电阻计算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543e4e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1.png)
电阻计算法则电阻计算法则是电路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电阻是电路中的一个基本元件,它的主要功能是限制电流通过的大小。
在电路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电阻值、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运用电阻计算法则。
电阻计算法则有两个主要部分: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表明,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具体来说,如果我们知道电阻的大小和电压的大小,就可以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的大小。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用公式表示为:I = V/R其中,I代表电流,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这个公式非常有用,因为通过它我们可以计算任意电阻下的电流大小。
接下来,我们介绍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在电路中,电阻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串联或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阻是依次连接的,电流从一个电阻流过再流到下一个电阻。
在并联电路中,电阻是并排连接的,并且电流可以选择流过其中任意一个电阻。
计算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我们有以下规则:1.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即 R = R1 + R2 + R3 + ...2. 并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即 1/R =1/R1 + 1/R2 + 1/R3 + ...利用这些计算规则,我们可以轻松计算任意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这对于电路分析和设计非常重要。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电阻计算方法。
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R = (R1 * R2) / (R1 + R2)此公式可以简化并联电阻的计算过程,只需输入两个并联电阻的数值,即可得到等效电阻的数值。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电阻的单位。
电阻的常用单位是欧姆(Ω),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用到千欧姆(kΩ)或兆欧姆(MΩ)。
总结一下,电阻计算法则是电路分析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通过运用这些计算法则,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为电路分析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电阻与电阻定律
![电阻与电阻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725140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1.png)
电阻与电阻定律电阻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电流在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
在电路中,电阻起着控制电流流动的作用。
电阻的大小与材料的导电性质、导体的几何形状以及温度相关。
本文将从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的计算方法以及电阻定律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是指电流在通过导体时受到的阻碍,它是导体对电流的阻力。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用符号R表示。
导体的电阻与其材料的导电性质有关,通常金属导体的电阻较小,而非金属导体的电阻较大。
导体的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此外,导体的温度也会影响电阻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二、电阻的计算方法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的比值来计算。
欧姆定律表明,电流I通过电阻R时,产生的电压U与电流I成正比,即U=IR。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电阻的大小。
例如,当电流为2安培,电压为10伏特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为5欧姆。
除了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电阻的材料、几何形状以及温度等因素来计算电阻。
例如,对于一个长为L、截面积为A的导体,其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ρL/A,其中ρ为导体的电阻率,是一个与材料有关的常数。
这个公式表明,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截面积成反比。
三、电阻定律的应用电阻定律是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定律。
根据电阻定律,电阻R与电流I、电压U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U=IR。
这个定律在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电阻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当我们已知电阻的大小以及电压的值时,可以通过电阻定律计算电流的大小。
同样地,当我们已知电阻的大小以及电流的值时,可以通过电阻定律计算电压的大小。
其次,电阻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电路。
在电路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值。
通过电阻定律,我们可以根据电路所需的电流和电压来计算所需的电阻值,从而满足电路的设计要求。
电阻与电阻定律的解析
![电阻与电阻定律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c5c8b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d.png)
电阻与电阻定律的解析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阻碍电流流动的现象。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物理特性以及电流通过的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电阻及电阻定律进行详细解析。
一、电阻的概念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的阻碍力,通常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Ω)。
导体中的电子在受到电压作用下运动,但受到原子结构、自由电子密度等因素的阻碍,因而形成了电阻。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形状有关。
导体的材料电阻率ρ是一个关键因素,它表示了单位长度和单位横截面积上电阻的大小。
当导体的长度增加或截面积减小时,电阻将增加,这是由电阻公式R = ρL/A可知。
二、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欧姆定律表明,电阻(R)等于电流(I)与电压(V)之间的比值,即R = V/I。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其他两个变量的值,例如I = V/R和V = IR。
欧姆定律适用于各种电路和导体,包括简单的直流电路和复杂的交流电路。
当电阻不变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这个关系对于电路分析和设计非常重要。
三、电阻的类型电阻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材料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电阻类型:1. 固定电阻:由金属、合金或碳组成,阻值固定不变。
常见的有炭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等。
2. 可变电阻:阻值可以手动或自动调节,用于电路的调节和控制。
常见的有可调电阻、光敏电阻等。
3. 温度电阻:阻值与温度相关,通常用于温度测量。
最常见的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4. 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常用于光敏元件和光控制电路。
5. 压敏电阻:阻值与施加在其上的电压变化相关,主要用于电源过压保护和电路稳定。
四、电阻的应用电阻在电路和电子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电子电路:电阻用于限制电流、分压、调节信号等。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都有电阻的存在。
2. 照明设备:电阻用于限制灯泡等照明设备的电流,防止过电流损坏。
电阻与电阻定律
![电阻与电阻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4f8445c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c.png)
电阻与电阻定律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一种性质。
电阻的大小决定了电流通过电路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阻的概念、特性以及电阻定律的原理。
一、电阻的概念电阻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一般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截面积、材料类型有关。
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导体的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电阻材料的特性也会影响电阻大小。
二、电阻特性1. 固有电阻与变阻器:导体本身具有固有的电阻,称为固有电阻。
而变阻器可以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2. 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温度变化也会引起电阻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导体内部电阻材料的电阻性质。
三、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它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提出,被称为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U = IR其中,U表示电压(单位:伏特,V),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A),R表示电阻(单位: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结论:1. 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
电压越大,电流流过的电阻越大。
2. 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关系。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四、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对于电路中的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我们也可以应用电阻定律进行分析。
1. 串联电阻串联电阻是指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依次通过。
对于串联电阻,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假设有n个串联电阻,阻值分别为R1、R2、...、Rn,则总电阻RT为:RT = R1 + R2 + ... + Rn2. 并联电阻并联电阻是指将多个电阻并排连接在一起,电流在各个电阻之间分流。
对于并联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假设有n个并联电阻,阻值分别为R1、R2、...、Rn,则总电阻RT为:1/RT = 1/R1 + 1/R2 + ... + 1/Rn五、电阻的应用电阻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1. 电热器:电阻加热材料可以转化为热能,用于加热空气或液体。
电阻定律实验
![电阻定律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6c34e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9.png)
电阻定律实验引言物理学中的电阻定律是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和温度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它是理解电路行为和设计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解读电阻定律的实验过程和应用,并从其他专业性角度进行讨论。
一、电阻定律的相关理论知识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阻定律的基础,它表明电阻是电压和电流之比,记作R = V/I,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
2.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即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这种关系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二、实验准备1. 实验材料和器材为进行电阻定律实验,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器材:- 电阻(可以选择不同阻值的电阻)- 电源(直流电源)- 电压表(用于测量电压)- 电流表(用于测量电流)- 导线- 电路板(用于搭建电路)2. 实验设计根据电阻定律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实验步骤:1) 将电路板搭建成串联电路,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电路的两端。
2)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上,测量电流值。
3) 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的两端,测量电压值。
4) 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记录不同阻值下的电压和电流值。
5) 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R = V/I,计算不同阻值下的电阻。
三、实验过程1. 搭建电路首先,我们需要将电路板搭建成串联电路。
根据实验设计,连接电源的正负极分别到电路的两端。
然后,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上,测量电流值。
最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的两端,测量电压值。
2. 测量电压和电流通过打开电源,调节电阻的阻值,可以测量不同阻值下的电压和电流值。
测量时要确保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正确,并注意测量仪器的精度。
3. 计算电阻根据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应用欧姆定律的公式R = V/I,可以计算出不同阻值下的电阻。
四、实验应用和其他专业性角度的讨论1. 实验应用- 电阻定律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 实验还可用于验证电阻的阻值,检查电阻器性能,并对电路进行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电阻与电阻定律
![电阻与电阻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b14413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8.png)
电阻与电阻定律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一个物理量,它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在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会影响电流的流动以及电路的功率损耗。
而电阻定律则是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定律。
一、电阻的定义与单位电阻可以通过电流的流动来定义。
当在一个导体中有电流I通过时,根据欧姆定律,该导体所产生的电压U与电流I之间的比值为常数,即U/I=R,其中R表示电阻。
因此,电阻可以定义为导体对单位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1欧姆等于1伏特电压下的1安培电流。
二、电阻的特性1. 材料对电阻的影响电阻的大小和导体的材料有关。
不同的导体材料具有不同的电阻特性。
一般来说,金属导体具有较低的电阻,而非金属导体(如陶瓷、塑料)具有较高的电阻。
2. 电阻与导体尺寸的关系导体的截面积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截面积越大,电流流过的区域就越大,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就越小,电阻则相应减小。
而导体的长度与电阻成正比。
长度越长,电流流过的路径就越长,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就越大,电阻则增加。
3. 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不同的导体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电阻特性。
一般来说,大部分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部分半导体和特定材料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三、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重要定律。
它表明在恒定温度下,电流I通过一个物体的电阻R与通过该物体产生的电压U成正比。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以下公式:U = 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电阻与电压的关系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当电阻增加时,电压也会相应增加。
同样地,当电阻减小时,电压也会相应减小。
2.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当电阻增加时,电流会减小。
而当电阻减小时,电流会增大。
3. 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广泛应用于电路分析以及电阻器的选择和设计。
通过合理选取电阻的大小,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功率分配,从而确保电路的稳定运行。
电阻定律、电阻率
![电阻定律、电阻率](https://img.taocdn.com/s3/m/b2b63ed150e2524de5187eb1.png)
涪陵中学物理学科组
李义权
1、电 阻 定 律
内容: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 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适用于粗细均匀导线、浓度均 匀的电解液
表达式:R=ρL/S
适用范围:适用于粗细均匀导线、浓度均匀 的率。
物理意义:ρ等于长 1 米,横截面积为 1 米2的导
L R S
1 L 16 L 2 1R R1 256 R R2 2S 4 1 S 16
体的电阻。
单位:电阻率的单位为欧•米 (Ω•m)。 影响电阻率大小的因素:和材料有关,和导
体的粗细、形状无关。与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常见材料的电阻率
例1、一段导体两端电压为 4 伏,2分钟内通过导 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15库,则这段导体的电阻是 多少? q 15 1 U 4 I ( A) R 32( ) t 2 60 8 I 1/ 8 例2、粗细均匀的导线,直径是d,电阻是R。把 它拉成直径为0.25d后,它的电阻为多少欧姆? 若把 原电阻丝对折为一根导线,它的电阻是多少欧姆?
电阻定律 电阻率
![电阻定律 电阻率](https://img.taocdn.com/s3/m/7b547e783186bceb18e8bb45.png)
常用的电阻温度计是利用金 属铂做的.
有些合金如锰铜合金和镍铜 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 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标 准电阻.
你是否可以设计出几种连接方案,使滑片P移动时,接 入电路的电阻由大变小?
二、半导体
1、介绍金属、绝缘体及半导体的电阻率ρ
金属:
2、超导体的特性、 ①超导体的电阻等于零 ②超导环内的电流不会减小 ③超导体内的磁场恒等于零
10-8Ω.m——10-6 Ω.m
绝缘体:
108Ω.m——1018 Ω.m
半导体:
10-5Ω.m——106 Ω.m
2、半导体的导电特性(性能)
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称为半导体的 热敏特性 ②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光照而减小,称为半导体的光敏 特性 ③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电压而减小,称为半导体的压敏 特性 ④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微量杂质也会使它的电阻率急剧变化, 称为半导体地掺杂特性
第二节 电阻定律 电阻率
一、电阻:
1、定义: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 比值,叫做导体的电阻。
2、公式:R = U / I 注: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
对于给定导体,R 一定,与其两端电 压 U ,通过的电流 I 无关。
3、单位:欧姆 Ω 1 Ω = 1 V/A 千欧 kΩ 兆欧 MΩ
1kΩ=103Ω 1MΩ=106Ω
三、超导现象:
同种材料的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金属材料 的ρ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 电阻率突然减少到零的现象叫超导现象,处于这 种状态的导体叫超导体。
1、转变温度Tc
材料有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叫做超导材 料的转变温度Tc。一般金属超导体的转变温度很低。
《电阻定律电阻率》课件
![《电阻定律电阻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5c53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2.png)
随温度变化的电阻率的实验特点
根据实验观察,随着温度的上升,导体的电阻率通常会随之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导体中的原 子和电子碰撞频率增加。
电阻率对导线电流的影响
电阻率较高的导线对电流的传输会产生较大的能量损耗,因为电流流过电阻较大的材料时会产生较多的 热量。
电阻率在制造电器和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在制造电器和电子设备时,了解材料的电阻率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导体和电阻元件,以确保设备的性能 和安全。
电阻定律的局限性和改进
电阻定律的局限性包括不适用于非线性元件和高频电路。为了改进电阻定律 的适用性,人们开发了更复杂的电路理论和模型。
电阻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和实验设计
电阻定律在实际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电源、电路保护和电阻器的设计。 通过实验设计,可以更好地理解电阻定律并应用于实践。
电阻和导体的关系
导体的电阻取决于其电导性能。良好的导体具有低电阻,而差的导体或绝缘 体具有高电阻。
电阻和温度的关系
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通常会增加。这是由于材料的导电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电阻率的定义和公式
电阻率是描述物质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定义是单位长度和单位横截面积的导体在单位温度 下的电阻。 电阻率的公式为 ρ = R × A / L,其中 ρ代表电阻率,R代表电阻,A代表横截面积,L代表导体的电阻值取决于电阻率、横截面积和导体长度。给定导体长度和横截面 积,电阻值随电阻率的增加而增加。
不同材料的电阻率对比
材料
电阻率 (Ω·m)
铜
1.68 × 10⁻⁸
铝
2.82 × 10⁻⁸
铁
9.71 × 10⁻⁸
银
1.59 × 10⁻⁸
这些材料的电阻率不同,所以在相同条件下,它们的电阻也会有所不同。
电阻计算公式欧姆定律
![电阻计算公式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cf61111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b.png)
欧姆定律是电子工程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可以用来计算电阻的大小。
这个定律是
由德国物理学家Georg Ohm发现的,他在1827年的著作《实验电学》中发表了这个定律。
欧姆定律定义如下:在一个电路中,电流与电压之间的比值等于固定的电阻值(R)。
这
个定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V=IR,其中V是电压(单位为伏特),I是电流
(单位为安培),R是电阻(单位为欧姆)。
欧姆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大小,以及电
路中各种元件的阻抗。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并预测电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
欧姆定律还可以用来研究电路中的变压器、发电机和电容器,甚至可以用来研究电磁学问题。
此外,欧姆定律还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电子元件的参数,例如电阻、电容、电感等,这对电子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从理论上讲,只要知道电路中的三个参数(电压、电流和电阻),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第四个参数(例如功率)。
总之,欧姆定律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并用来计算电阻的大小和电子元件的参数,这一定律对现代电子工程领域的发展有着不可
磨灭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因素怎么影响电阻大小的?
如何验证?
与长度有关
与 横 截 面 积
与材料有关
与材料有关
一、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那些?
1、实验目的: 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的 长度l、横截面积S、材料之间的关系.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3、实验过程: 长度l、横截面积S、电阻R的测量及方法: 长度l:用mm刻度尺测. 横截面积S:用累积法测直径. 电阻R:伏安法.
A.电阻率ρ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 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B)
B.电阻率表征了材料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 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可用来制成电阻温度计
课堂训练
1、有人说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 电阻率是由导体的性质决定的,所以电 阻率越大,则电阻越大,对吗?为什么?
第二节 电阻定律
问题: “根据欧姆定律
U R I
导体的电阻R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 导体中的电流I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
实验验证:
A R B A
V
实验结论:ຫໍສະໝຸດ 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 体中的电流没有关系。
请仔细观察两只灯泡的照片,说出它们有 哪些不同之处 ?
回顾初中知识: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猜测:
B.7.5A C.10.0A D.8.0A
探究新知
你能否根据电阻定 律测出金属材料的电阻 率?如何测?设计一个 实验,试试看。
C.两棒内的电场强度不同,细棒内的场强E1大 于粗棒内的场强E2
D:细棒两端的电压U1大于粗棒两端的电压U2
I1 I2
U1
U2
6.甲乙两根保险丝均由同种材料制成,直 径分别是d1=0.5mm和d2=1mm,熔断电流分别为 2.0A和6.0A,把以上两根保险丝各取等长一段 并联后再接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 B ) A.0.6A
导体的电阻由ρ、l、S共同决定,而ρ是由导体的材料和温度决
【思路点拨】 定的.
【精讲精析】
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决定,并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并
不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A、B、C错.若导体温度升高时,电阻增大, 其原因就是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产生的,则D选项正确.
【答案】 D
变式训练2
关于电阻率的正确说法是(
1.不等(a)又短又“胖”,(b)又长又“瘦”;
Ra<Rb
2.若1/4圆形金属片电阻为R0,则(a)为两R0并联, Ra = R0/2;(b)为两电阻串联, Rb =2R0, 所以Ra:Rb=1:4
5.如图所示,两个截面积不同长度相等的 均匀铜棒接在电路中,两端电压为U,则( ABCD ) A.通过两棒的电流强度相等 B. 两棒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同
测电阻R
方法: 伏安法 实验电路图:
实验仪器
R V
A
5、实验数据
导体 a b c d
材料
镍铬合金
镍铬合金
镍铬合金
碳钢合金
长度
横截面积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
L
S
2L
S
2L
2S
2L
S
RL
1 R S
L R S
L RK S
y kx
RS K L
一、电阻定律
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 1.内容: 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导体电阻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表达式:
探究方案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1) :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方案: 改变长度,研究电阻的变化。
同种材料,S一定,改变L,测R
(2):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
改变横截面积,研究电阻的变化。
同种材料,L一定,改变S,测R
(3) :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 改变材料种类,研究电阻的变化。
不同材料,L一定,S一定,测R
中时,电流为I;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V)的电
路中,则电流为(
)
A.4I 1 C. I 2
B.2I 1 D. I 4
【自主解答】
设沿 AB 方向的横截面积为 S1, S1 1 沿 CD 方向的横截面积为 S2,则有 = .AB 接入 S2 2 电路时电阻为 R1,CD 接入电路时电阻为 R2,则 lab ρ S1 4 R1 I1 R2 1 有 = l = , 电流之比 = = , 2=4I1=4I. I R2 1 I2 R1 4 bc ρ S2
合金: 有些几乎不随t变化 标准电阻 超导体: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
=0
R=0
思考与讨论:
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 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比R1小很多.通过两导体 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这两个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你认为这种关系对电路元件的微型化有什么意义?
电流方向 R1
【答案】 A 应用电阻定律解题,对同种材料
【规律总结】
的导体来说,电阻率ρ不变,确定好l和S是解题
的关键.
变式训练1
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电阻丝,长为 )
L,横截面积为S,设温度不变,在下列哪些情
况下其电阻值仍为R(
A.当L不变、S增大一倍时 B.当S不变、L增大一倍时 C.当L和S都缩为原来的1/2时 D.当L和横截面的半径都增大一倍时
L 解析:选 C.由 R=ρ S和 V=SL 得:L 不变、S 增大一倍时 R 变为原来的 1/2;S 不变、L 增大一 倍时 R 变为原来的一倍;L、S 都缩为原来的 1/2 时,R 不变;L 和横截面的半径都增大一倍时,R 变为原来的 1/2.
例2
关于电阻和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一根均匀导线等分成等长的两段,则每部分的电 阻、电阻率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RS B.由 ρ= l 可知,ρ 与 R、S 成正比,ρ 与 l 成反比 C.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对某一确定的导体当温度升高时, 发现它电阻增大, 说明该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几种导体材料的电阻率
电 阻率温度 材料 银 铜 铝 钨 铁 锰铜合金 镍铜合金 0℃ (Ω∙m) 20℃(Ω∙m) 100℃(Ω∙m) 1.48×10-8 1.43×10-8 2.67×10-8 4.85×10-8 0.89×10-7 4.4×10-7 5.0×10-7 1.6×10-8 1.7×10-8 2.9×10-8 5.3×10-8 1.0×10-7 4.4×10-7 5.0×10-7 2.07×10-8 2.07×10-8 3.80×10-8 7.10×10-8 1.44×10-7 4.4×10-7 5.0×10-7
l R S
是比例常数,它与导体的材料
有关,是一个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 物理量,称为材料的电阻率。
二、电阻率
1、电阻率越大 表明在相同长度、相同
横截面积的情况下 ,导体的电阻越大 。
2、物理意义: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
的物理量。
L 3、公式:R=ρ— S 4、单位:
欧· 米(Ω· m)
RS L
不对
阻率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优劣,电 阻率大,不一定电阻大,由电阻定律,电 阻还与L和S有关
2、一白炽灯泡铭牌显示“220V,100W”字 样,由计算得出灯泡灯丝电阻R=484,该 阻值是工作时的电阻值还是不工作时的电 阻值,两者一样吗?为什么?
不一样 100W是额定功率,是灯泡正常工作时 的功率,所以484是工作时的电阻;当灯泡 不工作时,由于温度低,电阻比正常工作时 的电阻小,所以小于484。
3、一段均匀导线对折两次后并联在一起, 测得其电阻为0.5 Ω,导线原来的电阻多 大? 8 Ω 若把这根导线的一半均匀拉长为三倍,另 一半不变,其电阻是原来的多少倍?
5倍
4、同一半圆形金属片,如图所示,从不同方 向测量其电阻
(1)Ra、Rb是否相等? (2)如果不等,Ra、Rb谁大?
Ra、Rb比值是多少?
a
R2
h
b h
a l R h ah S
R1 = R 2
由此可知导体的电阻与表面积无关,只与导体的厚度有关. 这样在制造电路元件时,可以将其表面积做得很小,而不增大电 阻,只要保证厚度不变即可,有利于电路元件的微型化.
例1
如图2-2-2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
薄片边长ab=2bc.当将A与B接入电压U(V)的电路
6.超导现象:有些物质当温度降低到绝 对零度附近时它们的电阻率会突然变为 零.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 间,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导电性 能由外界条件所控制,如改变温度、光照、 掺入微量杂质等
7、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运用
金属: t
电阻温度计 热敏电阻 光敏电阻
半导体:t 电阻率 与温度 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具有可控性 的关系
你能从表中看出哪些信息:
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率不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