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说课稿16页PPT
《国家实力的增强》说课稿

《国家实力的增强》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认识社会巨变》的第2站,它同第1站“我们生活的变迁”构成一个整体,让学生感知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社会的巨变”。
同时又为学习第4课“把握时代坐标”、第6课“实施科教兴国”、第10课“弘扬民族精神”、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等内容奠定基础,起着纽带作用,地位突出。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我国国家实力增强的表现(经济、科技教育、国际影响力、吸引世界目光四个方面)。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信息资料的整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报效祖国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实力增强的表现(四个方面)主要依据:确立这一重点,它紧扣本站主题,同时也紧扣今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一时政热点,通过分析整合我们国家实力各个方面增强的图文资料,更有利于实现本站教学目标。
2、教学难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为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活力。
主要依据:由于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科技、教育、经济”这三者关系的理解还比较模糊,科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离他们的学习生活还比较远,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二、说教法与学法(一)学法:1、学会整合分析信息资料。
2、学会合作探究学习。
依据:根据新课标“从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的理念,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与探究,学生通过整合分析信息资料→交流、合作、探究→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法:根据“教法要为学法服务”的原则,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展示大量的信息资料并指导学生整合分析、合作探究,因此教法采取:信息整合分析指导法。
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国庆阅兵庆典精彩回顾》(1950年、1984年、1999年)意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这种高昂的视听效果很快将学生引入课题——《国家实力的增强》。
《综合国力》PPT课件

2、克莱茵方程
克莱因是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国 务院情报与研究局局长、乔治敦大学战 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他在1975年出版的《世界权力的评价》 和1980年出版的《80年代的世界权力趋 势与美国对外政策》两书中,提出了对 国家实力加以综合衡量的国力方程 。
Pp =(C+E+M)×(S+W)
领导能力决策机制政治制度民族意志外交关系综合国力政治文化军事经济操作性实力要素资源性实力要素矢量标量1820212222克莱茵方程克莱茵方程克莱因是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国务院情报与研究局局长乔治敦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综合国力》PPT课件
问题:
朝鲜人民认同现有的制度,维护现有制度是 他们的国家利益吗?(什么是利益由自己判 断,不由别人判断)
本讲主要内容
一、实力与权力
(一)实力与权力的定义 Power具有双重含义:实力指自己做
事的能力;权力指使别国做事的能力。 权力以个人或团体之间存在关系为前
提(人、组织、国家等)。主权平等指 各国在维护主权方面拥有相同的国际 法权力。 权力(金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权力的体现:让别人做事的能力
(标量)
(二)实力要素的不可替代性
实力要素功能不同,不可替代。 (日本入常、台独、作战经验)
实力要素转换需要较长时间。 (苏-30的生产)
司马错:“欲富国者,务广其地; 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 务博其德。三资者备,王随之 矣。” ——《战国策》
(三)综合国力的衡量
1、富克斯“强国公式”
威廉·富克斯是德国理论物理学教 授、亚琛技术大学第一物理学院院 长。他在1965年出版了其在国力研 究方面的专著《国力方程》。
富克斯公式的意义
岳麓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0课 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公开课PPT课件_4

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利弊谈。
利:①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②有 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 ③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提高:⑤ 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⑥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 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弊:加人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弱势产业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加 快改革的步伐,这些产业将面临破淘汰的危险。随着市场的 进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 更多地进人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 更加激烈的竞争
这是全世界速度最快的铁路系统,北京到上海(1318 千米)需要4个半小时,同样的时间,德国高铁行驶距 离是859千米;日本新干线也只走了900千米 这是全世界最长的铁路网、截至2016年年底已经达到 2.2万千米,比其他国家高铁的里程总和还要多。
在上海虹桥这个中国最繁忙的车站,平均每84秒 就有一趟高铁驶过,比中国最繁忙的地铁高峰发车间 隔,还少了19秒。 每天早上8点,在中国的版图上,1700 多列高铁正在 穿梭。 新世纪,中国的高铁技术,引领世界湖流。是中国科 学技术发展的一角,可见我国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我 国科技发展的表现。
新
军
式
队
武
建
器
设
装
的
备
巨
的
大
研
成
制
就
巩固练习
1.中国的第一位太空访客是( A )
A .杨利伟 B .聂海胜 C .费俊龙 D .刘洋
2.中国首次开展太空授课是在( D )
《国家实力的增》课件

科技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推进科技 体制改革,优化科研管理机制,提 高科研效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重视人才 培养,加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素质。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加强:加强国际 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技 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科技发展。
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展望未来国家实力的持续增强
持续增强国家实力的挑战与对策 未来国家实力的展望与规划 应对挑战的策略与措施 持续增强国家实力的前景与展望
THANKS
汇报人:
我国经济增长的历程与现状
我国经济增长的历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现 状。
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压力、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挑战。
我国经济增长的未来展望: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创新发展的重点等。
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 文化交流: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与现代社会融合 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和国际影响力 文化教育: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觉
未来文化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尊重和保护不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与 融合,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
经济实力增长的原因与未来趋势
原因:改革开 放政策、技术 创新、国际环
境等
未来趋势:持 续增长、高质 量发展、创新
驱动等
Part Four
科技实力的提升
《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说课稿

教学目标
认知方面:认识改革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 力,综合国力的增强提高了广大人民生活 水平。
情感方面:把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看作 是自己的责任,为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打好基础。
能力方面:基本掌握在相关计算机运用技 术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集、判断、交流、 运用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师通过查看学生查找整理的资料,进行学习指 导,使学生对搜寻、整理、交流、反馈信息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发散性研究学习,引导学生通 过认识规律、掌握概念,自己得出结论,实现知 识的内化。
课内活动:
信息的反馈 信息的转化
信息的反馈
围绕主题“我与父辈比童年”进行展示。 在学生中进行专题讨论。 教师信息展示。
教师搜寻改革开放背景资料作为教学补充材料。
信息的整理
学生根据所收集的材料进一步进行加工整理。 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形式表达、体现。 教师也进行信息的整理归纳,同时也以多媒体展
示的形式做好教学准备。
信息的交流
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随时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思想,更好地进行 协作学习,取长补短,对自己所收集、整理、制 作的信息汇总、完善。
教学重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具体数 据及相关内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
教学策略
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活动 课内交流活动 课后拓展活动
(一)、信息的收集 (二)、信息的整理 (三)、信息的交流
信息的收集
指导学生进行“我与父辈比童年”的课题研究。
学生按自愿原则分成四组,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 围绕20世纪90年代后期自己童年记忆开始和改革开 放前父辈们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探究比较。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第16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案华东师大版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材分析本课是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的内容,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生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之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投入的逐渐增加,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乡基础教育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生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之情;2.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生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变化;2.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在交流中感受变化。
【教学难点】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建成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范为基础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激情阶段:导入新课:讨论回答:新旧“四大件”分别指的是什么?(A. 旧的“四大件”指的是“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B. 新的“四大件”原先指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现在正朝着电脑、手机、住房、汽车发展。
)承上启下:从旧的“四大件”发展到新的“四大件”,说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就像俗话所说的那样——芝麻开花节节高。
五年级主题班会教案-国家实力增强、人民生活变好全国通用

五年级主题班会教案-国家实力增强、人民生活变好全国通用教学内容本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国家实力增强和人民生活变好的相关情况,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讨论,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贡献力量的意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国家实力增强和人民生活变好的相关情况。
2. 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
3. 激发学生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贡献力量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实力增强和人民生活变好的内涵。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
3. 如何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教具学具准备1. PPT课件。
2. 视频资料。
3. 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我国近年来的成就图片,引发学生对国家实力增强和人民生活变好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国家实力增强和人民生活变好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实力增强和人民生活变好的实际情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国家实力增强和人民生活变好的理解和感受。
5. 视频观看:观看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国家实力增强和人民生活变好的成果。
6. 总结提升: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国家实力增强和人民生活变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主题班会教案-国家实力增强、人民生活变好全国通用2. 教学内容3. 教学目标4. 教学难点5.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国家实力增强和人民生活变好的感悟文章。
2. 让学生设计一份关于国家实力增强和人民生活变好的手抄报。
课后反思本次课程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国家实力增强和人民生活变好的相关情况,增强了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了他们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贡献力量的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继续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课

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进 行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
7/7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5/7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指导思想,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尽快进入新课的轨道。
(2)新课教学:
通过“材料 3”的讨论,来引出“改革的目的”;通过出示“材料 4”,
来得出“改革的作用”;通过“开放也是一种改革”,来导入“开放”
问题的讲解;接着就讲述“开放的目的”和“开放的作用”。
(3)小结:
放”的目的、作用以及“改革开放”对“综合国力”的影响。情感目
3/7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标:通过教学,通过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巨大变化的事例来培养和激
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内心去理解和支持改革开
放,从内心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第三:行为方面,引导学生树立为
国奉献的意识,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
消极产物。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
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而不能把学生看作是被“塑造”的
消极客体。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4/7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不仅符合瑞士著名心理学家
让·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理论,也符合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
和接受本课的观点,而且本课也以事例见长,通过大量列举活生生的
例子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的了解与认识。
第16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教育发展大事记
1986年开始实行义务教育 2008年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
美丽的教学环境
教学设施日趋现代化
三、文化生活的繁荣 1、文化需求的特点:
(1)特点:多层次
多样化 多方面
(2)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女子十二乐坊” 她们将中国古典乐器和西方流行音乐做
了很好的融合,她们用流行的方式重新演奏古典乐曲。
莫言
(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极大解放了生产力,经济水 平快速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 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制 定了正确的发展纲要,特别是作出了改革开放的 正确决策,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全国各族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建设祖国的积极
性空前高涨。
合作学习:就业和社会保障
开摩托车、乘出租车、开私家车出行, 乘飞机旅游
衣 食 住 行 用
数量有限,凭布票供应,色彩样 式单调,只有中山装和解放装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 营养不足,许多人温饱问题不 能解决 居住条件差,多数是茅草房、土 坯房 步行、自行车 旧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 手表、收音机是高档消费品
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 空调在家庭中日益普及
十大变迁
1、鼓起来的钱袋子 2、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3、精起来的饮食 4、长起来的人均寿命 5、大起来的住房 6、多起来的私人轿车 7、靓起来的衣服 8、高起来的文化程度 9、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10、快起来的通讯方式
服饰的变化
食物的变化Biblioteka 住宅的变化交通的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优秀作品。
莫言: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旧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
手表、收音机是高档消费品
现在:楼房、小汽车、存款
互动探究:生活方式变化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不断提高,收入增加,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发生很大变化。
当堂达标
【1】 “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 八十年代 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腰上(手机)” 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A ) A.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时间观念的增强 C.通讯手段的进步
第五单元 · 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16 课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课导入
绿皮火车与高铁
新课导入
筒子楼与现代住宅
新课导入
下面请大家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举
几个身边的例子来说明改革开放前后身
边生活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
合作学习:衣食住行用的变迁
1、变迁表现:
改革将开放前 式单调,只有中山装和解放装 个性 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好吃,讲究营 养均衡、粗细搭配 居住面积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 有了明显改善
开摩托车、乘出租车、开私家车出行, 乘飞机旅游 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在家庭中日益普及
改革开放后
衣 数量有限,凭布票供应,色பைடு நூலகம்样 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展示风度和 食 住 行 用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 营养不足,许多人温饱问题不 能解决 居住条件差,多数是茅草房、 土坯房 步行、自行车
D.消费观念的变化
当堂达标
【2】从有啥吃啥到吃 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 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 是( B )
国家的综合国力(共19张PPT)

际地位的提高?
• 国家如何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和发挥国际影响力?
第2页,共19页。
综合国力
(Comprehensive power)
能源、矿物、工业生产、粮食、世界贸易; – 军事能力 M (Military Capability):包括战略力量和常规力
量。
• 精神要素(软力量):
– 战略意图 S(Strategic Purpose)
– 国家意志W(Will to Pursue National Strategy)
第13页,共19页。
• 软力量(soft power):一国控制和动员 有形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一国的政治、 经济、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效率、民族凝 聚力、国民素质、国际形象等;意识形 态和文化是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4页,共19页。
硬力量
硬力量强的国家是否软力量一定强? 经济实力向军事实力转换需要时间; 经济强大并非必然形成强大的军事实力;
• 综合国力是指一国拥有的能在国际关系
中发挥作用——控制和影响国际环境和 他国意志和行为的能力——的全部力量
的有机综合,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 社会中地位的重要尺度,是实现国家利 益的重要手段。
第3页,共19页。
综合国力的构成
• 硬力量(hard power):一国所拥有的 有形资源,它包括一个国家的规模(人口、 领土、面积、地理环境、资源)、军事实 力、经济实力;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法国 英国 美国
人口、农业、公共管理、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