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仪使用说明

合集下载

气相色谱联用质谱仪使用说明书

气相色谱联用质谱仪使用说明书

气相色谱联用质谱仪使用说明书一、介绍气相色谱联用质谱仪(GC-MS)是一种先进的分析仪器,结合了气相色谱(GC)和质谱(MS)技术。

本使用说明书将详细介绍该仪器的结构、操作方法以及维护保养事项,以帮助用户正确、高效地使用GC-MS。

二、仪器结构1. 气相色谱模块气相色谱模块由进样器、分离柱、热导检测器等组成。

用户在操作前应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无松动。

2. 质谱模块质谱模块包括离子源、质谱分析器和检测器。

在操作前,请确保所需药剂的储存状态和保养工作已完成。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计算机软件和仪器控制面板组成。

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或计算机软件来操作和控制仪器。

三、操作方法1. 准备工作(1) 确认仪器的电源和气源已正常连接。

(2) 打开电源开关,待仪器启动完成后,进入待机状态。

(3) 确保进样器、分离柱和检测器都已连接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样品进样(1) 打开进样器的盖子,将样品注射器插入样品进样口。

(2) 缓慢注射样品,确保完全进入进样器。

(3) 关闭进样器的盖子,并调整进样器参数如注射速度和体积。

3. GC-MS条件设置(1) 在计算机软件或仪器控制面板上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或设置分析条件。

(2) 设置气相色谱温度程序和质谱扫描方式,根据需要选择离子源和检测器的工作模式。

4. 数据采集与分析(1) 启动数据采集软件或仪器控制面板的数据采集功能。

(2) 开始样品分析,注意及时记录数据和观察仪器状态。

四、维护保养1. 每日维护(1) 清洁样品进样口和进样器,避免样品残留导致污染。

(2) 检查气体供应系统,确保气源供应正常。

2. 周期性维护(1) 定期更换分离柱和热导检测器。

(2) 清洁离子源和质谱分析器,以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3. 故障排除(1) 如果出现仪器故障,请及时关闭仪器电源,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2) 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操作问题或异常现象,请查阅本使用说明书或咨询相关技术人员。

质谱仪操作说明书

质谱仪操作说明书

质谱仪操作说明书一、引言质谱仪是一种高精度的科学仪器,主要用于分析和鉴定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本操作说明书旨在帮助使用者正确操作质谱仪,提高实验效果和数据准确性。

二、安全须知在操作质谱仪之前,请务必遵守以下安全规定:1. 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穿戴个人防护设备。

2. 确保仪器的电源接地良好,以防止静电引起的潜在危险。

3.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样品,使用必要的防护措施。

4. 阅读并理解质谱仪的安全操作手册,并严格遵守其中的要求。

三、仪器介绍1. 质谱仪的外观及组成部分质谱仪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质谱仪本体、离子源、分析管道、检测器、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等。

2. 质谱仪的工作原理质谱仪通过将样品中的分子物质转化为离子,并根据离子质量与电荷之比(m/z)的不同,将其分离并进行检测,从而得到物质的成分和结构信息。

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质谱仪的环境温度、湿度、电源电压等符合要求。

b. 检查质谱仪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无损。

c. 打开质谱仪的电源,并等待其启动自检完成。

2. 样品准备a.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样品进行准备。

b. 将样品加工处理(如溶解、稀释等),使其符合质谱仪的测试要求。

3. 样品进样a. 打开质谱仪的进样室门,并将待测样品置于进样台上。

b. 根据质谱仪的要求,设置进样方式和进样量。

4. 仪器参数设置a. 使用界面上的控制面板或电脑软件,设置质谱仪的相关参数,如电压、电流、离子化方式等。

b. 根据实验要求,设定离子源温度、质谱仪工作模式等参数。

5. 开始测试a. 点击启动按钮或设置相关触发条件,使质谱仪开始工作。

b. 观察质谱仪的运行状态,确保其稳定工作。

6. 数据采集与分析a. 利用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获取质谱仪测得的离子图谱和质谱图谱等数据。

b. 根据数据分析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与解读。

七、故障排除在操作质谱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故障:1. 仪器无法启动或停止工作:检查电源、电缆连接是否正常,机械部件是否卡住等。

液相色谱质谱仪使用说明书

液相色谱质谱仪使用说明书

液相色谱质谱仪使用说明书一、说明书概述本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液相色谱质谱仪的使用方法,包括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仪器维护和故障排除等内容。

通过仔细阅读本书,您将了解如何正确操作和维护液相色谱质谱仪,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二、仪器简介液相色谱质谱仪是一种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分析仪器,结合了液相色谱和质谱两种技术,可以用于化合物的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款仪器采用先进的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等优点,非常适合科研机构、化学实验室和制药企业等领域的使用。

三、仪器安装与准备1. 安装a. 选择平整、稳定的实验台面,保证仪器不会受到外界振动的影响。

b. 将仪器放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强磁场的干扰。

c. 根据仪器使用手册,正确连接电源和相关设备。

2. 准备a. 检查所需试剂和样品的质量和纯度,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b. 根据实验的要求,准备好所需溶液和标准品。

c. 仔细清洁和消毒进样器、柱头和其他相关部件。

四、操作步骤1. 仪器开机与初始化a. 按照仪器的启动流程,打开仪器电源。

b. 进行系统自检和初始化操作,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样品准备和进样a.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样品和标准品。

b. 使用适当的样品处理方法(如稀释、提取等)得到适合进样的样品溶液。

c. 打开进样器,将样品溶液注入进样环,确保注入量符合要求。

3. 方法设置与仪器调试a. 打开仪器软件,进入方法编辑界面。

b.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合适的分析方法,包括流速、柱温、梯度等参数。

c. 进行仪器的调试和优化,确保仪器工作稳定并获得优质的色谱质谱图。

4. 数据采集与分析a. 确认仪器和软件的参数设置无误后,开始进行数据采集。

b. 观察色谱质谱图,根据峰的形状、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等参数进行分析。

c. 可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质谱图谱解析和化合物定性定量等工作。

五、仪器维护与保养1. 日常维护a. 每日操作结束后,关闭仪器并断开电源。

使用指导质谱仪的操作说明书

使用指导质谱仪的操作说明书

使用指导质谱仪的操作说明书操作说明第一章:介绍指导质谱仪(以下简称质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和鉴定化合物的仪器。

本操作说明书旨在帮助用户正确操作质谱仪,以提高实验效率和结果准确性。

第二章: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质谱仪之前,请务必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并确保仪器的操作环境安全。

1. 在操作质谱仪时,应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等。

2. 仪器的操作环境应保持干燥和整洁,以防止损坏和意外事故。

3. 严禁私自拆卸质谱仪的任何零部件,除非经过授权的维修人员。

第三章:质谱仪的启动与关闭本节将详细介绍质谱仪的启动与关闭过程,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导。

1. 启动质谱仪:按下电源按钮,待仪器启动完毕后,进入以下步骤。

2. 设定实验参数:通过系统设置界面,设定所需的离子源和检测模式等参数。

3. 校准质谱仪:使用标准样品对质谱仪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的质谱分析结果。

4. 进行质谱分析:将待测试的样品放入样品槽内,按下开始按钮,质谱仪将开始自动分析过程。

5. 关闭质谱仪:在使用结束后,按下关闭按钮,将质谱仪完全关闭。

第四章:操作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使用质谱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本节将列举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1. 仪器无法启动: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常,如有必要,更换电源线。

2. 实验结果不准确:重新校准质谱仪,确保实验参数和样品准备工作正确无误。

3. 发生故障:质谱仪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联系售后服务人员,避免个人进行修理。

第五章:维护与保养为保持质谱仪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用户需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

本章提供一些常见维护方法。

1. 仪器清洁:使用干净柔软的布进行清洁,避免使用含有酸碱成分的清洁剂。

2. 部件更换:按照质谱仪附带的维护手册,更换磁子、离子源和探测器等部件。

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质谱仪的内部和外部连接线,确保连接牢固。

第六章:故障排除质谱仪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故障,本章将列举一些常见故障与相应的排除方法。

质谱仪的使用方法与常用进样技术 质谱仪操作规程

质谱仪的使用方法与常用进样技术 质谱仪操作规程

质谱仪的使用方法与常用进样技术质谱仪操作规程质谱仪又称质谱计。

分别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

即依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别和检测物质构成的一类仪器。

质谱仪按应用范围分为同位素养谱仪、无机质谱仪和有机质谱仪。

按辨别本领分为高辨别、中辨别和低辨别质谱仪;按工作原理分为静态仪器和动态仪器。

质谱仪的使用方法与常用进样技术一、质谱仪的用法分别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

仪器的紧要装置放在真空中。

将物质气化、电离成离子束,经电压加速和聚焦,然后通过磁场电场区,不同质量的离子受到磁场电场的偏转不同,聚焦在不同的位置,从而获得不同同位素的质量谱。

质谱方法zui早于1913年由J.J.汤姆孙确定,以后经 F.W.阿斯顿等人改进完善。

现代质谱仪经过不断改进,仍旧利用电磁学原理,使离子束按荷质比分别。

质谱仪的性能指标是它的辨别率,假如质谱仪恰能辨别质量m和m+m,辨别率定义为m/m。

现代质谱仪的辨别率达105~106量级,可测量原子质量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

质谱仪zui紧要的应用是分别同位素并测定它们的原子质量及相对丰度。

测定原子质量的精度超过化学测量方法,大约2/3以上的原子的质量是用质谱方法测定的。

由于质量和能量的当量关系,由此可得到有关核结构与核结合能的学问。

对于可通过矿石中提取的放射性衰变产物元素的分析测量,可确定矿石的地质时代。

质谱方法还可用于有机化学分析,特别是微量杂质分析,测量分子的分子量,为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供应牢靠的依据。

由于化合物有着像指纹一样的独特质谱,质谱仪在工业生产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二、质谱仪常用进样技术将样品导入质谱仪可分为直接进样和通过接口两种方式实现。

1、直接进样:在室不冷不热常压下,气态或液态样品可通过一个可调喷口装置以中性流的形式导入离子源。

吸附在固体上或溶解在液体中的挥发性物质可通过顶空分析器进行富集,利用吸附柱捕集,再接受程序升温的方式使之解吸,经毛细管导入质谱仪。

质谱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书

质谱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书

质谱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书一、引言质谱仪器是一种用于对样本中化合物进行分析和识别的重要仪器。

它利用质谱技术,通过对样品中分子的离子化、分离和检测,得到分子的质量信息和相对丰度信息。

本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质谱仪器的使用方法,帮助用户正确操作仪器,获取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二、质谱仪器的组成1. 仪器主体质谱仪器主体由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组成。

离子源负责将样品中的分子转化为离子,质量分析器用于将不同质量的离子分离,检测器则测量离子的相对丰度。

2. 电子学系统质谱仪器配备了精密的电子学系统,用于控制仪器的运行、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

用户可以通过电子学系统调整仪器的参数,以满足实验需求。

三、质谱仪器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操作质谱仪器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1 样品准备:将待分析的样品按照仪器要求进行预处理,确保样品的纯度和浓度符合实验要求;1.2 离子源清洁:定期清洁离子源,以保证其稳定性和灵敏度;1.3 校准仪器:在每次实验之前,校准质谱仪器,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打开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的指示,打开质谱仪器电源,并等待其预热和稳定。

3. 参数设置通过仪器的电子学系统,设置以下参数:3.1 离子化方式:选择恰当的离子化方式,如电子轰击离子化、化学电离或表面吸附离子化;3.2 离子源温度:根据样品的特性和仪器要求,设定离子源的温度;3.3 离子化电压:根据样品的离子化能和仪器要求,调整离子化电压;3.4 分析方式:选择质谱仪器的工作模式,如质谱扫描、质谱串行或质谱柱。

4. 样品加载将预处理好的样品,按照仪器要求,加载到质谱仪器的进样器中,并等待样品分析完成。

5. 数据处理质谱仪器会自动采集样品分析的数据,用户可以通过仪器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所需的结果。

四、注意事项1. 质谱仪器属于高精密仪器,操作前务必正确使用防护设备,确保个人安全;2. 在操作质谱仪器时,应保持仪器周围的环境干净、整洁,避免灰尘和杂质的污染;3. 对于不了解的操作步骤,应及时查阅仪器说明书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4. 在长时间使用仪器后,应及时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质谱仪的使用流程

质谱仪的使用流程

质谱仪的使用流程质谱仪是一种常用的科学仪器,用于分析和确定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其结构。

在实验室中正确地使用质谱仪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将介绍质谱仪的使用流程,包括样品准备、仪器操作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一、样品准备在使用质谱仪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待测物样品。

样品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以下是样品准备的具体步骤:1. 确定样品类型: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类型,例如气体取样需要使用气相质谱仪,液态样品则使用液相质谱仪。

2. 样品提取:根据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例如气体样品可以通过气体采集器采集,液态样品可以通过溶剂的提取等。

3. 样品制备:根据具体实验要求,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例如浓缩、稀释或纯化等步骤。

二、仪器操作当样品准备完毕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质谱仪的操作了。

以下是质谱仪的操作流程:1. 仪器预热:开启质谱仪电源,并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预热操作。

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直到仪器处于稳定状态。

2. 校准质谱仪:使用标准样品对质谱仪进行校准,确保质谱仪输出的信号准确可靠。

3. 样品进样:将处理好的样品按照仪器操作要求输入质谱仪。

可以使用进样器或手动进样的方式,确保样品输入的准确和稳定。

4. 仪器设置:根据实验需要设置质谱仪的参数,如扫描范围、扫描速度、解析度等。

这些设置将决定实验的精度和准确性。

5. 数据采集:开始数据采集过程,质谱仪会将样品的质谱图谱记录下来。

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仪器的读数,并确保数据采集过程中的稳定性。

6. 实验结束:当数据采集完成后,及时关闭质谱仪并保存好实验数据。

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工作,以备下次使用。

三、结果分析得到质谱图谱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结果分析方法:1. 谱图解读:仔细观察质谱图谱中的峰形、峰高、峰面积等参数,结合已知标准样品的谱图进行比对,确定质谱图中存在的物质成分。

2. 整合峰面积:根据质谱图中的峰面积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判断不同组分的出现比例。

质谱仪的使用教程

质谱仪的使用教程

质谱仪的使用教程质谱仪(Mass Spectromet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的仪器设备,用于对样品中的分子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质谱仪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以帮助初学者掌握其操作技巧。

一、质谱仪的原理质谱仪的基本原理是将待分析样品中的分子转化为带电离子,并通过磁场和电场对这些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

具体步骤如下:1. 离子化:样品通过不同的离子化方法(如电离、化学离子化等)转化为带电离子,在质谱仪中形成离子云。

2. 加速和分离:离子云被引入一个加速电场,使离子具有相同的动能。

然后,离子通过磁场偏转,根据它们的质量/电荷比(m/z)被分离成不同的轨迹。

3. 检测和分析:在分离后的离子进入检测器,被转化为可测量的信号。

通过分析这些信号的强度和质荷比,我们可以得到样品中不同分子的信息。

二、质谱仪的使用方法以下是质谱仪的使用方法的简要步骤:1. 准备样品:样品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并按照仪器要求制备。

通常包括提取、纯化、浓缩等步骤。

2. 设置仪器参数:根据样品和分析目的,设置合适的仪器参数。

如离子源温度、源极电压、碰撞池气压等。

不同样品和分析要求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 校正质谱仪:质谱仪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校正,以保证准确性和精度。

校正通常包括质荷比标定、质谱仪延迟校正等。

4. 运行样品:将样品导入质谱仪,并启动分析过程。

在分析期间,应确保仪器稳定运行,及时调整参数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5. 数据分析:通过质谱仪软件对得到的质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样品中目标分子的存在和含量。

三、质谱仪的应用领域质谱仪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下所示:1. 化学研究:质谱仪在化学合成、有机合成等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

可以用于分析化合物结构、鉴定不明化合物、定量分析等。

2. 环境监测:质谱仪可用于分析空气、水、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谱仪使用说明
一、开机:
1、打开氦气(0.5-0.6mpa)、氢气(0.4-0.6mpa)、空气(0.4mpa)开关。

2、打开电脑开关,选择Administrator用户。

3、打开气相和质谱开关,等待质谱信号灯由红灯变为黄灯在闪烁。

4、等待电脑右下角通讯图标变为黄在色三角叹号,打开软件(Tubomass)点击OK进入主页面。

5、点击左侧眼镜图标(Tune page)进入协调界面。

选择option---pump on(抽真空),改传输线温度(Inlet line Temp)为290度,离子源温度(Souse Temp)为220度,保存设置。

(真空度抽好的标志,Diagnostics中Tubospeed示数为100,或红黄绿圆环中指针在绿色区域示数为4.0*e-5左右。

等待10-30min,仪器稳定后。


6、仪器检漏;在协调界面中,改示数如表中所示点击右下角Press for standby变为绿色,查看H2O%>N2%>O2%,并改变Gain值,观察峰形,峰形应该对称显示。

点击右下角Press for standby变为红色关闭。

【如果漏气如氮气峰搞特别高,水和氧气低则可能是管路中富集氮气,要松动氮气与仪器连接螺丝,用氦气冲管路大约1min;或者氮气氧气峰比水峰高,则紧一下柱箱中的四个螺丝。


7、设置气相触屏:A-cap 温度为300度;Oven初始温度设为300度(目的老化柱子使仪器稳定);A-FID 温度为350度,等A-FID温度大于100度时,在tools--配置中设置氢气流量为45ml/min。

手动点火(点火成功后,仪器信号值在1.5mv左右,注意观察仪器Ready,炉温300度下,看FID信号值波动情况,等20-30min信号值稳定后。

)等主界面左侧General status变为No Method表示气相正常。

二、样品处理
1、在固相萃取柱中加入0.5mL 正戊烷。

2. 待正戊烷被固定相完全吸附后,用0.25mL 注射器吸取约0.1mL 试样滴入固相萃取柱中的筛板上。

3. 在固相萃取柱的样品出口下端放置一25mL 锥形瓶,依次用2mL 正戊烷和0.5mL 二氯甲烷与乙醇体积比为5:1 的混合溶液冲洗固定相,洗脱出其中吸附的饱和烃馏分,饱和烃馏分的洗脱液收集于此25mL 锥形瓶中。

待所加入的0.5mL 二氯甲烷与乙醇体积比为5:1 的混合溶液刚刚完全进入固定相时,更换另一25mL 锥形瓶,再用2mL 二氯甲烷与乙醇体积比为5:1 的混合溶液冲洗固定相,洗脱出所吸附的芳烃馏分,芳烃组分洗脱液收集于此25mL 锥形瓶中。

洗脱速度控制在约为2mL/min。

*注意:
1)固相萃取柱上方需加适配器用于溶剂加入和加压;
2)用玻璃注射器吸取相应体积体积的溶液通过适配器注入固相萃取柱;
3)待上次所加入的溶剂刚刚完全进入固定相时再加入下一种溶剂
4)可在固相萃取柱上部用注射器抽空气加压,以提高溶剂流出速度,但应保证溶
剂成滴流出;
5)用2mL 二氯甲烷与乙醇体积比为5:1 的混合溶液冲洗固定相萃取芳烃时,在固相萃取柱上部用注射器加压使固相萃取柱中的溶剂完全流出。

6)整个样品处理过程,不能使用塑料器具,以免影响结果。

4. 用移液管分别向接收有饱和烃和芳烃冲洗液的25mL 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mL 内标溶液,摇匀。

内标溶液的制备方法:称取约0.1g 内标物(色谱纯的正三十烷或正三十二烷)溶解在150mL 正己烷中。

三、数据处理
新建序列时Files--Save as--名称
保存后,选中要发送的样品行,点击Start run --OK(强制停止时分三步,先点击Stop run ;再左下角框中击右键DeleteQueun;然后标题栏中GC-Stop run)
一个未知样品,经过前处理分离后将得到饱和烃和芳香烃两套样品,分别装入各自的进样小瓶上机测试。

每个进样小瓶得到两套数据,分别是FID数据和MS数据。

将饱和烃和芳香烃的FID数据导入石科院的RIPPMS软件,得到饱和烃和芳香烃在样品中的含量。

然后将饱和烃和芳香烃的MS数据导入RIPPMS软件,得到多环芳烃在样品中的最终含量。

1、主界面中选择种要处理的样品行,点击(View Chromatogram)望远镜图标,查看MS图。

2、出现MS图拖住鼠标右键,从出峰到峰结束(内标峰之前),积分群峰。

出现质谱棒状图,点击复制按钮,将数据粘贴到TXT文件中,保存,名称加-ms后缀,方便以后调用数据查找文件。

3、在群峰图中Dispiy--GC Detector Trace,调出FID谱图,点击OK,点击自动积分按钮,将谱图积分(注意查看样品峰积分,为完全积分,填充颜色区域为积分区域),Edit--Copy Detected Peaks,将数据粘贴到TXT文件中,保存,名称加-fid后缀,方便以后调用数据查找文件。

4、相同方式处理芳烃及饱和烃数据。

5、在桌面打开RIPPMS软件,点击Cov 准备导入饱和烃和芳烃各自的FID数据,计算各自在样品中的含量。

输入样品在FID谱图中的出峰起始和终止时间(输入时间保证在溶剂峰之后,内标峰之前,一般3.5-9.5)
6、点击file,先调入饱和烃的FID数据--OK;调入芳烃的FID数据--OK。

自动生成样品的饱和烃和芳烃各自含量。

7、将cov界面挪至一旁,然后点击RIPPMS软件的diesel,准备开始计算多环芳烃含量。

点击“file”的“saturate”,调入饱和烃的MS数据,选中相应的样品饱和烃的MS txt文件,点击open,自动生成饱和烃中各个组分的含量(烷基苯Alkylbenzenes在饱和烃中的含量要求小于5%),然后点击“file”的“Aromatic”, 调入芳香烃的MS txt文件。

自动生成芳烃中各个组分的含量。

核对显示的数据与Cov界面中芳烃饱和烃数据相同。

双环芳烃(Diaromatics)和三环芳烃(Tricyclic aromatics)的含量加和,即为最终的多环芳烃含量。

四、关机
1、降质谱协调界面参数,,改传输线温度(Inlet line Temp)为50度,离子源温度(Souse Temp)为50度,等实际温度降至100度以下,选择option---vent off(卸真空)。

真空度Diagnostics 中Tubospeed示数为0,或红黄绿圆环中指针在红色区域最低端。

2、关FID 在主界面软件GC--release control--Yes。

操作FID显示屏A-cap中加热器关闭;Oven中初始温度设为40(实际值降至100以内);A-FiD中TOOls--配制--A-FID吧氢气流量设为0---确定--关闭。

点击A-FID中加热器关闭,等待温度降至100度以下。

3、关闭电脑软件,关闭仪器开关,关闭气源。

注意事项:
1、在自动进样器表盘内圈Wash1、2号位放置洗针液(二氯甲烷),在外圈1号位也放洗针液(二氯甲烷)。

2、序列顺序(长时间不用时)一般为2-3针空白(二氯甲烷),1针标品,1针空白,排样品,空白,标品,3-4针空白。

3、进样垫使用200次左右后要更换。

4、真空泵泵油半年左右更换一次。

5、长时间使用后要维护离子源。

6、先关电脑主机再关闭仪器
7、做完样后点击GC-relese control
8、点击开始后仪器没有开始运行点击GC-retry inje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