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之一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湎(miǎn)精湛(zhàn)淋漓尽致(líng)B. 狂澜(lán)颠簸(bǒ)谈笑风生(shēng)C. 憔悴(cuì)融会贯通(huì)面面俱到(jù)D. 精益求精(jīng)比翼双飞(yì)雕梁画栋(dòng)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仍然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

B. 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国政府决定加大科技投入。

C. 由于气候变化,这个地区的水资源越来越紧张。

D. 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家,而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火树银花,夜色璀璨。

B. 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C. 前仆后继,英勇无畏。

D. 美轮美奂,金碧辉煌。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我国古代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说法。

B. “你有什么想法?”他问道,“我都想听听。

”C. 他拿起笔,开始写起了日记。

D. “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他问。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点亮了整个城市。

B.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那个湖面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的云彩。

D. 那座山就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6.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他的文笔非常流畅,一气呵成。

(一挥而就)B. 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这次却一落千丈。

(一蹶不振)C. 他的计划非常周密,没有一点漏洞。

(万无一失)D. 她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掌声雷动)7.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句是()A. 原句:他昨天晚上学习了两个小时。

变换后:他昨天晚上两个小时都在学习。

B. 原句:他非常喜欢音乐。

变换后:他喜欢音乐。

C. 原句: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随着中国的国家力量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如何在谋求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将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惠及普通国民与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

已成为一项亟待取得突破的事业,而“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推动这一事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实现有效的共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将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近些年来,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东方卫视出品的节目《这就是中国》,紧扣时代脉搏,积极传达民族自信的精神。

《上新了·故宫》以勃发创新的时代力量,让文物活起来。

CGTN(中国环球电视网)已经建成多语种电视频道,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实现了节目制作与播出。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弱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打破了媒介的壁垒。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舞台。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纷纷开通了视频号,利用网络的便捷,提高及时性。

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事”也面临着被“污名化”“政治化”的挑战。

同时,传播技术不断进步,媒体融合全面推进,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叙事提供了可能性与挑战性。

因此,提升媒体讲故事的能力,便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甚至是历史意义。

尚克和艾贝尔森认为,故事解释着世界,人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的故事允许他们看到的世界。

当下的中国不乏好的故事,关键在于如何讲。

不同的媒体类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叙事资质,不同媒体对不同故事类型或者叙事性模式有着特别的适用关系。

有的媒体强调“情境再现”,有的凸显“煽情陈述”,有的注重“理性分析”,有的体现“深度解剖”。

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利用媒体的这些特质,在叙事话语、叙事符号、叙事关系和叙事主体等方面进行重新建构。

新高考全国 I 卷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新高考全国 I 卷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新高考全国I 卷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是诗人心灵的映照。

意象的运用,使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比如,梅花常被赋予高洁、坚贞的品质;菊花象征着淡泊、隐逸;杨柳则代表着离别、思念。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意象的组合也能创造出丰富的意境。

不同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不同的意境。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等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

此外,意象还可以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现力。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花比作梨花,生动地描绘出了雪景的美丽。

材料二:在现代诗歌中,意象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现代诗人常常通过独特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感悟。

与古典诗歌相比,现代诗歌中的意象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现代诗人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中选取意象,如汽车、高楼、电脑等。

同时,现代诗歌中的意象也更加注重对内心世界的挖掘和表达。

现代诗歌中的意象组合也更加自由和灵活。

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随意组合各种意象,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然而,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意象都是诗歌的灵魂。

它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1. 下列关于材料中“意象”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意象是诗人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能使诗歌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

B. 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有特定象征意义,如梅花代表高洁坚贞,菊花象征淡泊隐逸。

C. 现代诗歌中的意象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可从日常生活事物中选取,也更注重内心世界表达。

D. 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中的意象组合都很自由灵活,能创造出独特意境,激发读者联想想象。

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一)(原卷版及答案解析版)

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一)(原卷版及答案解析版)

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一)(原卷版)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在5G、AI、物联网、大数据、VR等领域持续发力,促进措施接续出台,进一步丰富拓展5G应用场景。

以5G为代表的各类数智应用已逐步融入各领域,智慧生活已来到我们身边。

①_________“以往,上下班高峰期,总是人多车少,公交要等很久。

”福建厦门市民李红告诉记者,近期,高峰时公交车频次增多,等车时间明显缩短。

“聪明的车开上智慧的路。

”据厦门鹭城巴士集团有限公司品牌服务中心负责人董丹丹介绍,厦门公交集团联合福建移动打造5G智慧“公交大脑”,为3500多辆公交车装上“5G安全节能智慧诱导系统”,实现“5G智慧公交”规模化运营。

根据平台“流量、流时、流向”实时分析,厦门公交在上下班高峰期人流密集区域智慧投放“区间灵活公交”450余辆,改变此前固定线路、固定班次模式,实现“人多车多、人少车少”高效运营。

新技术助力,不但提高出行效率,还提升了市民乘车体验。

同时,新技术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新方便。

②_________走进莫高窟第285窟1:1复制洞窟,戴上AR眼镜,以九色鹿为原型的数字导览员“敦敦”数智形象正将游客带入1400多年前的西魏时期。

古典华丽的穹顶,五彩斑斓的彩绘壁画,在5G与AR技术结合运用下,洞窟立体重现在游客眼前。

在“敦敦”引领下,真实世界和数智世界相互交融,眼镜里原来静态的壁画“活”了起来。

今年1月,由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等机构联合研发的“敦煌AR 智能导览”系统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敦煌艺术展中投入使用,备受游客追捧。

高三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高三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踉跄(liàng qiàng)恍若(huǎng ruò)纵横捭阖(zòng héng bǎi hé)B. 瞠目(chēng mù)祛魅(qū mèi)水乳交融(shuǐ rǔ jiōn róng)C. 蔑视(miè shì)畸形(jī xíng)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D.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研究方法既严谨又具有创新精神,因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B. 由于近年来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课间休息时,同学们纷纷围在黑板前,讨论着这次数学竞赛的题目。

B. 她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地破解了那道复杂的密码。

C.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使得街道上积水严重,交通几乎瘫痪。

D. 在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在闲暇之余,挥毫泼墨,吟诗作赋。

4.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在商海中乘风破浪,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B. 她对这个问题考虑得非常周全,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C.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可以说是满堂喝彩。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自己的实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了冠军。

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1及答案

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1及答案

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1及答案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1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

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的,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文化语言。

正是习惯成自然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给了这种特殊语言以约定俗成的语义,赋予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

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

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

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戏曲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

从诗歌中引进了“意象”“意境”“趣味”等;从绘画中引进了“神似”“形似”“虚实”等;从小说中引进了“真假”等。

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

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正所谓无法不成谱。

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都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

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画一样,讲究疏密、穿插、虚实、均衡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致,有谱有法。

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卷(一)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卷(一)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卷(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要谈论公共艺术教育,首先需要明确其内涵和功能。

这里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对公民实施艺术教育的活动,其功能是涵养公民的品德和修养。

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已经发生重要的改变,从普通的个体人格涵养途径提升到整个国家文化建构的战略高度,进而有可能释放出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

由此,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当前正面临新的机遇:可以同时打开相互联系的古典性、现代性和外来性三重维度,以古创今、以今通古、以外为镜,提升公民文化自信、涵养健全人格,承担起改善当代公民生活方式的新任务。

这里的三重维度,并非来自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纯逻辑或纯理论判断,而是来自于对它的当前历史境遇的宏观性关切和整体判断。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这等于为公共艺术教育开掘了两大文化资源:中国古典文化传统和中国现代文化传统。

同时,他也就开掘这两种中国文化资源与借鉴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方向:“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显然,运用中国古典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与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之间,应当形成互动、互通和共享的关系,以便共同服务于“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这一目标。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整套及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整套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翘首以盼惊心动魄草长莺飞B. 豁然开朗息息相关震耳欲聋C. 毛遂自荐悬梁刺股声东击西D. 气壮山河赏心悦目拔苗助长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天气变化无常,所以这次活动不得不推迟。

B.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给全体教师提供一次培训的机会。

C. 他的成绩虽然一直名列前茅,但并不骄傲自满。

D. 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所以请大家放心。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他在比赛中一马当先,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 她的书法作品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荣获了一等奖。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D. 这个计划已经上报给了领导,等待他们的审批。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公园位于市中心,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B. “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去爬山吧!”小王兴奋地说。

C. “你听说了吗?明天学校要举行运动会。

”老师问道。

D. 他正在读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古代文明。

5. 下列各句中,句式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多才多艺。

B. 老师要求我们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 他看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走进历史历史是一座巍峨的长城,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兴衰;历史是一片浩瀚的星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走进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历史的长城,由无数英雄豪杰的奋斗组成。

他们或戎马倥偬,或文治武功,或坚守信念,或勇于创新,共同书写了人类文明的辉煌篇章。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秦朝的强盛;汉武帝开疆拓土,使汉朝进入鼎盛时期;唐太宗贞观之治,使得唐朝成为世界强国;成吉思汗征服四方,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 behavioral approac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sea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asic pattern strategies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seeking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之一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州市青龙中学贺克春一、解读考纲明考点(高考修辞考什么)(一)、2005年考试大纲: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表达应用*D级●高考《考试大纲》中规定常见的修辞方法有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二)、大纲解读:高考对修辞方法的考查呈重能力、重运用、重主观表达的趋向。

修辞方法的考查,不是注重概念,而是要求能正确判断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了解其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并能判断这些修辞方法运用得是否恰当,进而辨别其优劣,还能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演练高考明题型(高考修辞怎样考)㊣往年考修辞的方式例1、下列各句中比喻词用的不恰当的一句是()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看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解析]答案是B。

B句脚步“踩在棉花上”应当是松软无力的感觉,无法与“轻快”作比。

例2、对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和它的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A、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一泻而下的自然美。

B、用夸张的手法,极力表现荷塘上月色的清朗纯洁。

C、用比喻的手法,描绘荷塘上月光的清纯柔和。

D、用拟人手法,描写月夜的寂静安宁。

解析:答案为C。

原文中没有使用夸张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方法,而是比喻,但A项的理解没有抓住喻体流水”的特征,而C项都抓住了,故C 项为最佳答案。

例3、(2004湖北高考卷)下面是四个意思连贯的比喻句。

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参考答案:湖北是一座书库,武汉就是书库里最厚重的一本书;蛇山是一页纸,黄鹤楼就是纸上最神奇的文字。

地球好像一个部落,中国就是部落中的一个家庭;沿海诸岛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台湾就是其中最俏皮的一个。

江南是亭亭玉立的少女,杭州就是少女的脸庞;西湖是水汪汪的眼睛,湖水就是眼中晶莹的泪。

★比喻修辞注意点:1、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2、类型:明喻、暗喻、借喻3、作用:使形象生动具体;使道理显明易懂4、要求:不同事物具有相似点;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情感例4、(2004天津高考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诗的第二联中“万壑松”表现了什么?(2分)参考:好像听到千山万壑中阵阵松涛(1分),写出了琴声的磅礴宏伟的气势。

(1分)例5、(2004全国高考卷)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在10—20个字之间)“鲜血诚宝贵,救人品更高” [化用]“真情流淌,血脉相通” [对偶]“民族在奉献中崛起,生命在热血里绵延” [对偶]“献出的血有限,献出的爱无限”[对比]“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对偶]“你想为社会做点贡献吗?你愿为他人献点爱心吗?请参加无偿献血!” [设问]“一滴血,一片心,一份爱” [化用]例6、阅读文段,解释下文两处划横线语句所隐含的意思,完成(1)(2)题。

坐在地球上,要食人间烟火。

说到生活生计,也许是“热胀冷缩”之故罢,物价上涨得猛了些。

当然腰包也在胀,但总是乌龟跑不过兔爷。

……赶上电视中“关公战乾隆”。

那关公本不用刀,但举刀杀人差可相信,而乾隆用一把扇子作万人敌则滑稽荒谬。

试想:天下没有不散的戏,任何“剧”只要“续”得太长,都难逃“狗尾续貂”或“鼠尾续狗”的路数。

⊙解释上文中两处划横线的语句所隐含的意思,完成(1)(2)题。

(1)句“但总是乌龟跑不过兔爷。

”隐含的意思是:(不超过20字) 工资虽然增加了,但还是比不上物价上涨的快。

(2)句“都难逃“狗尾续貂”或“鼠尾续狗”的路数。

“隐含的意思是:(不超过25字)电视剧拍多长要适度,否则落得个越拍越差的结局。

小结:高考考点修辞部分既可以在第一卷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可能在第二卷以主观表述题形式出现;既可以在诗歌鉴赏题中出现,也可以在阅读题和语言运用题里出现。

充分体现了高考语文知识考查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同时告诉我们要关注生活,多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三、关注热点评练习(修辞考题怎样做)(一)、2005春晚会佳联欣赏: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江苏下联: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练习1、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二的历史性突破。

请你据此拟写一副对联。

上联:凯歌高奏龙腾雅典下联:捷报频传虎啸中国(张超)红旗飘扬鱼跃中华(李君)捷报频传狮醒东方(修改)练习2、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

醉翁亭中欧阳修与民同乐浔阳江头白居易与友共月(毛旭娇)大观园里贾宝玉与女同嬉(龚叶)长坂坡上张翼德一夫当关朱雀桥边唐后主与花同悲(虞涛)橘子洲头毛泽东为国分忧(沈一冰)天姥山上李太白携鹿共游(史金)滕王阁中王子安尽显才情(杨金伟)△对联与对偶1、去年高考“对联”是一大热点,今年春晚又大加渲染。

对联可以综合考查我们多方面的能力,如审题、推理、联想、表达等能力。

2、对联讲究对仗,是一种严格的对偶句。

3、对偶是一种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平仄相对、意义对称以及不重复用字的修辞方式。

(二)、2004感动中国颁奖词:刘翔(敬一丹宣读颁奖词的视频剪辑*郭征老师制作)12秒91,他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

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学生分析修辞方法。

孙必干(白岩松宣读颁奖词视频剪辑*郭征老师制作)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

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2004年,这个老人不知疲倦的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

学生分析修辞方法。

练习3:下面是“感动中国——2003年年度人物”评委会为巴金写的颁奖词(略有改动),情感色彩浓郁,思想内涵丰厚。

请你从下面所给几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说对象,仿写一段话。

要求:运用排比手法,语言风格一致,结构基本相同。

司马迁李白曹雪芹鲁迅学生分析句子结构与内容,了解排比的表达作用。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组句子。

排比常用同一词语作为提示语,对偶一般不重复用字。

使用排比可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巴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

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世间袒露的真诚,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在文字和生命中坚守的热情、忧患、良知,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评讲学生习作:曹雪芹:历经一个时代,透视浮华千载,描绘社会惊迁,一个生命竟如此深邃。

他在只言片语中流淌的沉稳,纠正多少人心志的航船;他在现实中彰显的睿智,开启多少人性灵的窗户;他在语言和现实中自持的无畏、清醒、淡泊,在历史卷宗中永远闪烁着耀眼的锋芒。

(高三1班姜攀)李白:游走神州大地,见证华美盛唐,飞扬潇洒豪情,一个生命竟如此多姿。

他在诗词歌赋吟咏的率真,掸去多少人心灵的尘土;他在生命中坚守的纯粹,开启了多少人灵魂的枷锁;他在诗文和生命中挥洒的乐观、自信、激情,在文学史册中永远绽放明丽的光彩。

(高三1班蔡鑫延)鲁迅:跨越一个时代,纵观历史沧桑,抨击黑暗人间,一个生命竟如此深沉。

他在字里行间迸发的怒焰,点燃多少人心灵的火种;他在人世间燃烧的激情,照亮多少人精神的铁屋;他在文字和生命中秉持的正义、犀利、勇敢,在历史篇章里永远引导着前进的方向。

(高三1班周丽)小结:1、认真审题,弄清题目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2、仔细辨别,联系上下文了解修辞在语境中的表达作用;3、答题全面,表述清楚明白,熟练运用修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4、关注热点,树立大语文生活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