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级1班--stw

合集下载

土木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土木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很重要的专业课,其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同一般,因此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土力学》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对桩基础和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基的理解及应用,掌握运用已知的地质资料和荷载进行基础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设计题目:(两个都要做)(一)柱下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带承台)设计 (二)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基的设计三、设计资料及要求(一)柱下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带承台)设计1、场地地质资料见图1。

2、该桩基为二级建筑,其容许沉降量为400mm 。

选用预应力管桩,直径为400mm 。

3、桩端进入第③层粉土层2m ,已进行三根桩的静载试验Q~S曲线中第二拐点相应荷载(极限承载力)分别为1200KN 、1120KN 、990KN 。

图1 场地地层示意图 4、设计荷载见分组表。

5、其他资料:柱截面尺寸450*600mm 2 。

6、桩身材料:混凝土为 C30、23.14mm N f c =、243.1mm N f t =。

7、承台材料:混凝土为C20、26.9mm N f c =、钢筋HRB335级(2300mm N f y =)或自定。

8、要求:不考虑承台效应,设计该桩基。

其中要有计算说明书一份、二号图纸一张,内容包括:桩基平面布置图、剖面图、桩的配筋构造图、承台施工图等。

9、内容:确定桩长、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确定桩数及平面布置、根据桩的平面布置初步确定承台尺寸、验算单桩承载力、承台设计及验算、单桩设计(要考虑施工受力)、绘制施工图。

表1 各组设计用轴力、剪力值(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F20008300杂填土灰色粘土粉土500表2 各组设计用弯矩值(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表3 土层物理指标(题目一)(二)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基的设计 1、基本资料图2为某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

已知B 轴线上边柱荷载设计值F 1,中柱荷载设计值F 2,初选基础埋深为d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 ,设计参数的值见表4、表5,试设计B 轴线上条形基础JL —2。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F——柱根部轴力设计值;
5
∑Ni——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各桩的净反力设计值之和; 三桩三角形承台(图 4)可按下式计算:
Fl ≤ [β ox (2by + a y1 + a y2 ) + (β oy1 + β oy2 )(bx + a x )]β hp f t h0
(26)
式中 ax 、 a y1 、 a y2 ——冲跨,冲切破坏锥体侧面顶边与底边间的水平距离;
(17)
M2
=
N max 3
(αs

0.75 4 −α 2 c2 )
(18)
4
As 2

γ 0M2 0.9 f y h0
(19)
式中 M1、M2 ——分别为由承台形心到承台两腰和底边的距离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 值;
s——长向桩距; α——短向桩距与长向桩距之比,当α小于 0.5 时,应按变截面的二桩承台设计; c1、c2——分别为垂直于、平行于承台底边的柱截面边长。 (2)、桩基承台受冲切计算 a、柱对承台的冲切 矩形承台受柱冲切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 3)
清晰。 7.提交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施工图纸 2 张(建议用 2 号绘图纸,1:10~1:30)。
四、设计步骤(供参考) 1. 确定桩型,桩基持力层,承台埋深及高度,桩长。 2. 初步确定基桩承载力。 3. 初步确定桩数、桩的平面布置及承台平面尺寸。 4. 确定基桩承载力设计值及其桩数。 5. 确定承台尺寸。 6. 计算桩顶荷载设计值。 7. 承台抗冲切验算。 8. 承台抗剪验算 9. 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及其配筋计算。 10.承台局部受压计算。 11.绘制施工图。
λoy = aoy / ho
(25)

基础工程(道路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道路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道路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城市高架花瓶式桥墩桩基础设计时间:月日至月日共 1 周专业:土木工程(道路)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课程设计任务书本课程设计对象为某城市高架桥花瓶式桥墩下桩基础设计,包括基桩设计和承台设计。

一、设计资料1.上部结构及荷载资料上部结构为等跨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梁桥,标准跨径为35m,公路-Ⅱ级汽车荷载,荷载为纵向控制设计,作用于混凝土桥墩承台顶面纵桥向的荷载如下:2.地质资料桥位地形平坦,位于已有道路上,墩基处地层成层较规律。

地下水埋置较深,对工程建设无不良影响,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存在。

地层及其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桥位地层及参数二、设计内容及要求按给定的条件完成桥墩基础与地基的设计与检算。

具体要求如下:1.按给定的桥墩底面尺寸拟定承台平面尺寸;2.分析桥墩处地基土层情况确定承台埋深,初步拟定承台厚度;3.初步拟定桩径,及施工方式;4.根据荷载情况初步拟定桩长;5.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6.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7.基桩水平承载力计算8.基桩截面强度设计计算9.承台受弯、受剪、受冲切计算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1.计算说明书部分:编制计算说明书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用A4纸手写。

整个说明书应满足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步骤清楚、文字简明、符号、绘图规范和版面美观的要求。

2.图纸部分:绘制3号配筋图一张。

图纸应用AutoCAD制作或手工绘制,而且应该表达正确、布局合理和尺寸齐全。

按说明书在前,图纸在后的顺序装订成册,交给指导老师评阅。

四、进程安排1.星期一:布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完成设计内容的1-5项工作2.星期二:查阅资料,理解掌握考虑承台、基桩协同工作的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荷载的桩基(弹性多排桩内力和变为计算方法),进行6-8项设计计算3.星期三:完成6-8项设计计算4.星期四:完成设计内容第9项工作5.星期五:绘图6.整理、上交设计计算说明书及图纸。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说明(一)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该教学环节使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更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1.必须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全部规定内容,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2.设计图件采用计算机绘制,要求线条清晰、整洁美观,符合有关制图规范;3.设计书一律用计算机打印,文句通顺、简明扼要,文中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

二、注意事项1. 每位同学应严格按所规定的题目和条件,独立完成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严禁抄袭。

否则成绩以不及格计。

2. 计算书手写,图纸规格为2、3号,要求手绘图。

3. 做到图面整洁、布图合理,文字、数字及符号大小适当、书写规范。

4. 课程设计完成后,各人将设计图纸向内折叠好(图标部分向外翻出一角),并将设计计算书插入叠好的图纸内。

5. 设计资料上交截止时间:12月30下午3:00(由学委收齐交指导老师)。

三、参考文献(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桩基工程手册,史佩栋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基础工程,周景星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地基及基础工程,顾晓鲁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桩基础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高大钊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题目1:柱下独立基础设计一.设计资料 1地形拟建建筑地形平整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①号土层:杂填土,层厚0.5m 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1.2m ,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ak f 130KPa =。

③号土层:黏土,层厚1.5m ,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180ak f KPa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的设计
5、地基承载力计算
7、配筋计算
2、图纸
配筋图按A2图纸手工绘制。图纸绘制必须规范,按国家建筑工程绘图标准执行。
9 9 9 13
图标及尺寸(单位:mm)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专业
图名:
图别
姓名
图号
学号
日期
三、主要参考资料
1.莫海鸿,杨小平.基础工程(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多层框架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总体要求和基本资料(包括设计任务、原始数据和技术要求)
(一)设计任务
进行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包括地基和基础承载力计算,绘制基础配筋图。
(二)目的要求
巩固已修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完成柱下条形基础设计的能力,为设计更复杂的基础设计打下基础。
表1 柱荷载值
中柱(kN值
7XX
4XX
XX为学号最后两位数
如果设计验算通不过或不合理,请分析原因,提出措施(可适当调整尺寸等已知条件)。
二、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及要求
1、计算书
进行地基和基础承载力的计算。计算可以采用手算和计算机软件结合方式,但必须有手算。计算书按下列统一规格。
2.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 JGJ 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1 本课程设计任务基础工程设计的任务通常包含:①方案设计:目的是确定地基基础的技术方案,包括地基持力层的选取和基础结构形式的确定。

②技术设计:包括地基检算和基础结构设计两者。

其任务是通过力学计算和结构措施两方面的手段来保证所设计的地基基础满足设计总体目标的要求。

本课程设计任务:①认真阅读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完成工程概况及地层介绍;②进行地基基础方案论证,选择切实可行的地基基础方案;③完成相应基础工程设计。

1.2 设计内容1.2.1设计计算(1)综合分析设计资料,对三种常用的房屋基础类型(刚性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和桩基础)的技术合理性进行比较(限于课时,本次课程设计不考虑造价因素),选择较为合理的基础方案。

(2)确定所选基础的类型,平面尺寸及埋深等;(3)完成该基础(包括地基)的计算。

1.2.2图纸(1)基础总平面布置图(假定所有基础均与自己设计的基础相同);(2)基础结构图(应包含图纸说明和工程数量表)。

1.2.3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设计计算说明书通常应包含下述内容:(1)工程概况和设计任务。

包括:工程名称,场地位置,上部结构的类型、尺寸,本人承担的课程设计任务;(2)地质勘察资料介绍(勘查报告由老师提供);(3)方案论证。

包括:基础选型,尺寸拟定,地基持力层的选取。

需要阐明自己的思路和考虑的因素并列出必要的说明;(4)计算说明。

包括:计算项目,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方案调整的理由和结果。

需要阐明参数选取的理由、考虑的因素并列出必要的说明;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制作成Word文档。

整个说明书应满足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步骤清楚、文字简明、符号规范和版面美观的要求,图纸应用CAD制作而且应该表达正确、布局合理和尺寸齐全。

说明书用16开纸张打印,和图纸一起装订成册,交任课老师评阅。

1.3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基础工程》,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9月第二版7.《基础工程》,周景星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8.《地基及基础工程》,顾晓鲁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9.《基础工程学》,陈仲颐、叶书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3课程设计任务书_建修

13课程设计任务书_建修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较掌握基础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和查阅资料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为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工程师或设计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工程概况该工程为框架结构,楼层高度为3.0m,共6层,无地下室,建筑场地面积为6.5.37 ,地震设防烈度7度。

地质情况查看《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14三、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一)设计内容1.基础方案的选择。

2.基础内力计算。

3.基础尺寸、承载力及配筋计算。

(二)设计要求1.态度认真,严格遵守设计规定时间。

2. 计算书部分:要求计算方法及数据正确、书写工整、条理清楚、文字简练,内力计算部分必须绘出计算简图,截面计算部分需绘出配筋草图。

3. 图纸部分能正确表达设计内容要求,符合制图统一标准规定,图面布置协调、清楚整齐。

4. 按进度安排完成任务。

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一、勘查目的1 查明拟建建筑场地内的地层结构;2 查明该建筑物各地层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对地层的承载力作出评价;3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运移规律及对建筑物材料的腐蚀性评价;4查明场地内及其周边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评价场地的稳定性;5论证场地的地震效应,判别场地土类别;6结合工程实际,建议合理的建筑场地地基基础方案。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 地理概况及水文气象该建筑位于夏河县城区,夏河县城区位于大夏河阶地上,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高度为2800~2900米,多年平均降水446.3毫米,降水大多集中在7~9月份,年平均气温2.9℃,平均最大冻土深度1.65米,属于应考虑冻胀影响的地区。

2 场地地层结构此地处于大夏河阶地,整个场地属于冲洪积混杂堆积,细颗粒堆积较少,地层中随处可见透镜体。

由井探记录可知,该拟建场地地层较为简单。

主要由杂填土、粉质粘土及卵石层等土层构成。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上部结构资料某框架结构柱网图如下,柱截面为400*400mm2,F1=(7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F2=(14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F1=(20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

F2F3F2F3(二)地质资料经探测,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下表。

地下水埋深为5m,无腐蚀性。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步骤及内容1.选择持力层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修正3.计算基础所需底面尺寸4. 验算软弱层强度和沉降量5.设计基础剖面,并计算配筋6.绘制施工图。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上部结构资料某框架结构柱网图如下,柱截面为400*400mm2,F1=(7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F2=(14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F3=(20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

(二)地质资料经探测,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下表。

地下水埋深为5m,无腐蚀性。

(三)设计内容:设计两种方案方案一: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方案二:柱下条形基础或桩基础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步骤及内容1.选择持力层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修正3.计算基础所需底面尺寸4. 验算软弱层强度和沉降量5.设计基础剖面,并计算配筋6.绘制施工图。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步骤及内容 1.选择持力层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修正3.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和剖面尺寸(软弱层强度验算及沉降量验算可不做)4.计算基础内力(倒梁法或静定分析法或文克勒地基法)5.计算配筋6.绘制施工图。

桩基础设计步骤及内容1.选择桩的类型(预制桩)及截面尺寸(方桩400*400mm 2)2.选择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从而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3.确定桩数、间距及平面布置4.桩身结构设计(省)5.承台设计6.绘制施工图柱下独立基础1. 持力层的选择地基持力层选在第2层,粉土上。

取基础埋深2.0m2. 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修正按规范承载力确定,由表可知,标准贯数为12,由《基础工程》表2—4得,对于粉砂,fak(N=10)=140Kpa, fak(N=15)=180Kpa,由内插法得:fak(N=12)=(180-140)×(12-10)/(15-10)+140=156kpa由于d=2m>0.5m,则进行修正,由表2—5得,b η=0.5 、d η=2.0 , 承载力计算公式:)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 (1) 深度修正 )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156+2.0*20.2*(2.0−0.5)=216.6kpab 为基础底面宽度当小于3m 时按3m 取值;3. 确定基础尺寸(1)对于A1、A4、C1、C4四个柱子基础为第一类 1.基础取方形,边长为b1 b1hWrW d rG fa Fk **1+-≥=0.2*2.206.21674.0*725-=1.74m则取b=2.0m<3.0m ,所以不需要进行承载力修正 2. 承载力验算K F =Fk+Gk=725⨯0.74+2.0×2.0×2.0×20.2=696.8KNK P =AF K=696.8/4=174.2KPa<fa=216.6KP 满足要求; 3. 软卧层强度验算由Es1/Es2=8/5.6=1.5,z/b=3/2=1.5>0.50查表2—7得,运用内插法得:θ=21.5,则tan θ=0.394 (1) 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δz=)tan 2)(tan 2()(θθδz b z l cd pk lb ++-=)394.0322()394.0320.2()0.22.202.174(0.20.2⨯⨯+⋅⨯⨯+⨯-⨯⨯=28.1kpa(2)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δcz=5×20.2=101kpa (3)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由表2—4得,fak=-40×1/5×(10-6.6)+140=112.8kpa 由于d=5.0>0.5m, d η=2.0则faz=112.8+20.2×(5-0.5)×2.0=294.6kpa则δz+δcz=28.1+101=129.6kpa<294.6kpa=faz,满足软卧层强度要求 (2)对于A2、A3、C2、C3、B1、B4六个柱子基础为第二类 1.基础取方形,边长为b2 B2hWrW d rG fa Fk **2+-≥=0.2*2.206.21674.0*1425-=2.44m则取b=2.44m<3.0m ,所以不需要进行承载力修正 2. 承载力验算竖向力 K F =Fk+Gk=1425+2.0×2.5×2.5×20.2=1307KNK P =AF K=1307/(2.5×2.5)=208.72KPa<fa=216.6KPa 满足要求; 3. 软卧层强度验算由Es1/Es2=8/5.6=1.5,z/b=3/2.5=1.2>0.5查表2—7得,运用内插法得:θ=21.5,则tan θ=0.394 (1) 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δz=)tan 2)(tan 2()(θθδz b z l cd pk lb ++-=)394.0325.2()394.0325.2()5.22.207.208(5.25.2⨯⨯+⋅⨯⨯+⨯-⨯⨯=41.8kpa(2)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δcz=5×20.2=101kpa (3)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由表2—4得,fak=-40×1/5×(10-6.6)+140=112.8kpa 由于d=5.0>0.5m, d η=2.0则faz=112.8+20.2×(5-0.5)×2.0=294.6kpa则δz+δcz=41.8+101=142.8kpa<294.6kpa=faz,满足软卧层强度要求(3)对于B2、B3二个柱子基础为第三类 1.基础取方形,边长为b3 b1hWrW d rG fa Fk **3+-≥=0.2*2.206.21674.0*2025-=2.91m则取b=3.0m=3.0m ,所以不需要进行承载力修正 2. 承载力验算竖向力 K F =Fk+Gk=2025⨯0.74+2.0×3.0×3.0×20.2=1858.5KNK P =AF K=1858.5/9=206.5KPa<fa=216.6KPa 满足要求; 3. 软卧层强度验算由Es1/Es2=8/5.6=1.5,z/b=3/2=1.5>0.50查表2—7得,运用内插法得:θ=21.5,则tan θ=0.394 (1) 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δz=)tan 2)(tan 2()(θθδz b z l cd pk lb ++-=)394.0320.3()394.0320.3()0.32.205.206(0.30.3⨯⨯+⋅⨯⨯+⨯-⨯⨯=45.6kpa(2)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δcz=5×20.2=101kpa (3)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由表2—4得,fak=-40×1/5×(10-6.6)+140=112.8kpa 由于d=5.0>0.5m, d η=2.0则faz=112.8+20.2×(5-0.5)×2.0=294.6kpa则δz+δcz=45.6+101=146.6kpa<294.6kpa=faz,满足软卧层强度要求 4.沉降验算0462.088.00.284.01E -120211=⨯⨯-==r b ωμδ,0370.088.05.284.01E -120222=⨯⨯-==r b ωμδ0308.088.00.384.01E -120233=⨯⨯-==r b ωμδ,0056.088.0684.01E -1202=⨯⨯-==r kj r ωμδmm F F S 3.490056.0142527250462.0221111=⨯⨯+⨯=⨯∙+∙=δδmm F F F S 2.720056.020257252(14250370.02312222=⨯+⨯+⨯=∙+⨯∙+∙=)δδδ mm F F F F S 1.760056.014252025725(14250370.02312222=⨯+++⨯=∙+∙+⨯∙+∙=')δδδδmm F F F S 7.970056.020*******(20250308.03323333=⨯+⨯+⨯=∙+⨯∙+∙=)δδδ则mm mm S S 1223-1212>==∆,mm mm S S 1227-1212>='='∆,mm mm S S 1225-2323>==∆,则基础均需要进行调整。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另附计算书(柱下条形基础)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另附计算书(柱下条形基础)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际应用性。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基础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和查阅资料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工程师或设计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设计任务完成某工业厂房○B 轴线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并绘制基础施工图一张。

三、设计内容及步骤:(一)根据建筑物荷载大小、地基土质情况等,合理选择基础类型和材料。

(二)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使用要求以及地下水影响等因素、确定基础埋深。

首先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可初步选择基础持力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基础埋深不得小于0.5 m 。

对于寒冷地区,确定外墙基础埋深时,应考虑地基土冻胀的影响。

主要根据持力层土质情况、冻前天然含水量、及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平均冻胀率等因素,确定地基土的冻胀性。

再根据土的冻胀性、基础形式、采暖情况、基底平均压力,确定基底下容许残留冻土层厚度max h ,然后计算基础最小埋深(还需考虑土的类别、环境对冻深等因素的影响)即:m ax m in h z d d -=选择外基础埋深时,要求基础埋深d >min d ,内墙基础埋深不必考虑地基土冻胀的影响,可以适当浅埋。

(三)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计算地基持力层和下卧层的承载力。

如果地基下卧层是软弱土层(淤泥或淤泥质土),必须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并要求满足:az cz z f p p ≤+(四)根据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以及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K F ,按下式计算柱下条形基础宽度:Ld f F B G a K).(γ-∑≥(五)对于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通常根据抗弯刚度条件确定基础梁高度h ,取41(=h ~l )81,l 为柱距,同时还要考虑其构造要求。

土木09—《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和任务书word资料9页

土木09—《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和任务书word资料9页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和任务书土木工程系电厂建筑2009级设计时间:1周编写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教研室编写人:郝冬雪2019年4月印制《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任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训练。

主要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基础设计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建筑基础的设计方法,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

为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参加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的原理和知识,了解国家现有的设计方针及建筑基础设计有关规范,掌握建筑基础设计的基本步骤、原理、设计方法和设计程序。

三、课程设计时间安排课程设计共计1周。

四、课程设计图纸深度要求1、基础平面图(比例1:100)1)画出与建筑平面图相一致的轴线网,标注轴线号;标注两道尺寸线:轴线间距、总间距。

2)画出承重墙、柱、基础的轮廓线,标注编号、定位尺寸及详图索引。

3)标注基础底板的板厚、绘制钢筋详图,表明受力钢筋配置情况,与受力钢筋垂直配置的分布钢筋。

附加钢筋表。

4)标注楼层结构标高。

2、基础详图1)基础截面详图(1:20)绘出基础断面及配筋情况;标注基础定位尺寸、细部尺寸、标高及轴线号;基础插筋位置锚固,柱子钢筋与基础插筋搭接位置及搭接长度;钢筋注明编号。

2)绘制钢筋表3、线型要求基础钢筋表Array1)粗实线——钢筋线;2)中实线——基础平面图及详图中剖到或可见墙身轮廓线;3)细实线——尺寸线;4)细点划线——中心线、对称线、定位轴线。

4实际工程中,直径为12mm以内的钢筋,钢筋类别只能选用HPB钢筋,工程中没有HRB 钢筋,HRB钢筋的直径最小为12mm。

5、基础设计总说明: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钢筋混凝土及垫层采用砼强度等级,钢筋等级。

3)图中未注明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

4)设计选用图集。

5)施工注意事项。

6)建筑结构特殊要求。

6、图纸大小与标推栏图纸采用2号或2号加长图纸,标题栏尺寸按照制图标准绘制,标题栏格式统一要求如下:五、设计内容说明:设计内容“箱型基础设计”与“桩基础设计”,由指导老师选定其中一个题目完成。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3页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3页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桩基础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完成教学环节的重要一步,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并加深所学基础理论知识,提高设计能力以及熟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2、参考规范在复习本学期课程理论知识后,收集并阅读相关设计规范和参考书后进行本课程设计任务。

要求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进行设计。

二、课程设计资料1、工程设计概况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栋15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其场地位于临街地块居中部位,无其它邻近建筑物,地层层位稳定,场地地质剖面及桩基计算指标见工程地质资料。

试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1)建筑桩基的设计等级为丙级;(2)柱的截面尺寸为:800mm×600mm;(3)根据地质资料以及上部荷载情况,自行选择桩型、桩径和桩长;(4)桩的类型:预制桩或者灌注桩(自行斟酌设定);(5)方案要求尽量先选择以粉土为持力层,若不满足要求,再行选择卵石或岩石层作为持力层,并作简要对比说明。

其中粉土与淤泥质土的弹性模量之比取3。

2、荷载情况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力F=(4000-10n)kN,弯矩M x=(200+2n)kN·m,M y=(400-n)kN。

(其中,M x、M y分别为沿柱截面短边和长边方向作用;n为学生学号最后两位数)。

3、工程地质资料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性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5层,地质剖面与桩基计算指标见表1,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为2.2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地下水无腐蚀性。

表1 地质剖面与桩基计算指标三、设计内容及要求(1)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确定桩数,桩的平面布置,承台平面尺寸,单桩承载力验算;若必要,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3)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4)桩及承台施工图设计:包括桩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节点详图、钢筋图、钢筋表和必要的施工说明;四、设计成果及提交(1)计算说明书:计算说明书一律用A4幅面;装订顺序:封面(须注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目录、设计任务书,计算说明书;(2)桩基础施工图:包括桩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等。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程实践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的分类、功能及在工程结构中的作用。

3. 帮助学生理解基础工程与上部结构、地质环境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基础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进行基础选型、设计和计算。

2. 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软件、工具进行基础工程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在项目中有效地与各方进行沟通和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工程专业,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增强工程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基础工程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

3. 引导学生关注基础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基础工程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基础工程知识体系,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工程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互动、探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基础工程概述:介绍基础工程的概念、分类、功能及在工程结构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2. 地基与基础设计原理:讲解地基土的性质、地基处理方法、基础选型及设计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章3. 基础工程设计计算:教授基础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静力法、动力法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4.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介绍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及质量控制。

教材章节:第五章5. 基础工程实例分析:分析典型基础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六章6. 基础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介绍基础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新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及《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条文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在讲完有关课程内容后,安排2周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知识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通过进一步的设计训练,使学生熟悉桩基础的设计和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设计普通桥梁桩基础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桩型、桩长,熟练的进行桩基础的设计计算,并学会利用各种设计资料。

2.教学要求本设计对象为某公路桥梁,该桥梁的上部结构设计已经完成,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桥墩基础与地基的设计计算,要求同学按给定的条件完成相关的设计和计算工作。

基本要求如下:1、时间要求:一般为两周;2、任务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计算)书,并绘制必要的施工图。

3、知识和能力要求:在课程设计工作中,能综合应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使理论深化,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依据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书,掌握桩基础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

二、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某公路桥梁设计采用桩(柱)式桥墩,初步拟定尺寸如图1所示。

该桥梁上部结构为n米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梁桥,桥面宽7米,两边各0.5米人行道。

该桥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为摩擦桩,桩的设计直径d及桩身材料如表1所示,桩底沉渣厚度控制为t =(0.2~0.6)d 。

表1直径(m )材料跨径L (m ) 基桩根数墩柱 桩身 混凝土钢筋①22① 1.30 1.40aC30AHRB335 ②282② 1.40 1.50 ③ 1.50 1.60bC25BHRB400③323④1.601.702地质与水文资料:河面常水位标高为44.50m ,地面(河床)标高40.30m ,一般冲刷线标高39.50m ,最大冲刷线标高为35.50m ,承台顶面标高也为40.30m ,墩顶标高:49.90m 。

基础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指导书

基础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指导书

《基础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建筑10级)适用专业:建筑学制:三年设计时间:1 周指导教师:杨宁徐小珊(一)设计题目:某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六层。

请根据提供的该办公楼的基础结构施工图,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一份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二)设计资料:1、某办公楼基础结构施工图:(1)结施01—结构设计总说明和结构施工图目录;(2)结施02—基础平面图;(3)结施03—基础结构详图;(4)结施04—基础梁平法施工图。

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8、其他相关资料。

(三)设计内容1、熟悉钢筋砼结构平法表示相关规则;2、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及《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能够正确识读某办公楼基础结构施工图;3、根据结施01和结施04计算基础梁JL2的钢筋下料长度,要有计算步骤(即要编写计算书),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一根JL2的下料表;4、抄绘结施03中的JC-5平面图,并参考JC-4与4-4等基础结构详图,绘制5-5断面图,以1:20的绘图比例作为参考绘图比例;5、根据识图的成果及对图纸的理解编制一份切实可行的某办公楼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1)方案应有符合要求的封面;(2)方案内容至少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准备;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质量要求;质量问题和技术措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级1班--stw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级1班--stw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课程号(代码):5091152课程类别:实践课学时:一周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二、课程设计题目某工程项目(民用住宅或公共建筑)的某部分基础结构设计。

(可在墙下条基(刚性或柔性)、柱下独基(柔性)、桩基等多个题目中任选1个方向)三、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目的: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通过对某种形式基础结构的全程设计,使学生系统了解进行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环节,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基础设计、构造和计算分析等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进行基本的土木工程结构基础设计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1. 掌握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2. 掌握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3. 具备按现行相关要求绘制基础工程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要求对一个特定工程项目(民用住宅或公共建筑)的某部分基础进行设计。

具体内容为:1.基础埋置深度确定;2.地基承载力确定;3.地基变形验算;4.基础结构设计计算;5.绘制基础结构施工图,提出设计说明;五、教材《基础工程》刘丽萍等著,中国电力出版社六、主要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7. 朱炳寅等编著.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 徐长节编著. 《地基基础设计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机械工业出版社9. 贾莉莉等编著.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10. 曾巧玲, 崔余江, 陈文化等主编. 基础工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11. 赵明华. 基础工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六、成绩评定最终成果设计计算说明书60%及图纸成绩占20%,平常考勤占2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12020年4月19日《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 目的与任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基础工程课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经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基础设计的原则和设计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基础设计与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2 实习方法本次实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答疑为辅的方式进行。

3 课程设计内容3.1 浅基础设计3.1.1 设计题目:某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3.1.2设计资料1.建筑物设计资料某四层砖混结构教学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教学楼建筑平面图附后,试设计该基础。

2. 地质资料22020年4月19日3.荷载资料A、室外设计地面-0.6m,当设计内墙基础时室内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B、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外纵墙F1K=358kN/m,山墙F2K=230kN/m,内横墙F3K=220kN/m,内纵墙F4K=300kN/m。

墙厚均为240mm。

32020年4月19日4 2020年4月19日3.1.3设计分组墙下条形钢筋混凝土基础的设计,每班分为四组,第一组设计外纵墙,第二组设计山墙,第三组设计内横墙,第四组设计内纵墙,最后每人汇总四个小组设计成果,将条形基础平面布置图绘制出来。

3.1.4 设计要求1、计算书要求:计算书包括封面、正文,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2、制图要求: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制图标准,图纸选用A3图纸3、注意事项:这里不考虑抗震要求和冻融条件。

3.1.5 设计内容1、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2、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剖面尺寸。

4、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5、对基础进行截面设计,确定基础高度及底板配筋;6、绘制施工图(平面图、施工大样图),并提出必要的技术说明。

3.1.6设计成果52020年4月19日设计成果为设计计算书与设计图纸。

设计计算书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级1班--stw《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课程号(代码):5091152课程类别:实践课学时:一周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二、课程设计题目某工程项目(民用住宅或公共建筑)的某部分基础结构设计。

(可在墙下条基(刚性或柔性)、柱下独基(柔性)、桩基等多个题目中任选1个方向)三、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目的: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通过对某种形式基础结构的全程设计,使学生系统了解进行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环节,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基础设计、构造和计算分析等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进行基本的土木工程结构基础设计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1. 掌握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2. 掌握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3. 具备按现行相关要求绘制基础工程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要求对一个特定工程项目(民用住宅或公共建筑)的某部分基础进行设计。

具体内容为:1.基础埋置深度确定;2.地基承载力确定;3.地基变形验算;4.基础结构设计计算;5.绘制基础结构施工图,提出设计说明;五、教材《基础工程》刘丽萍等著,中国电力出版社六、主要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7. 朱炳寅等编著.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 徐长节编著. 《地基基础设计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机械工业出版社9. 贾莉莉等编著.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10. 曾巧玲, 崔余江, 陈文化等主编. 基础工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11. 赵明华. 基础工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六、成绩评定最终成果设计计算说明书60%及图纸成绩占20%,平常考勤占2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题目1第一部分墙下条形基础设计(无筋扩展基础)一、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四层教学楼基础采用无筋扩展条形基础,教学楼建筑平面布置图如图1-1所示,梁L-1截面尺寸为200mm×500mm,伸入墙内240 mm,梁间距为3.3 m,外墙及山墙的厚度为370 mm,双面粉刷,试设计该基础。

图1-1平(二)设计资料⑴工程地质条件如图1-2所示。

该地区地形平坦,地下水位在天然地表下8.5m,水质良好,无侵蚀性。

⑵室外设计地面-0.45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

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分别为外纵墙∑F1K=560kN,山墙∑F2K=170kN,内横墙∑F3K=163kN,内纵墙∑F4K=1540kN。

⑷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M7.5水泥砂浆砌标准粘土砖或C15砼,工程位于昆明市内,基础埋深可不考虑标准冻深的影响,但应根据影响埋深的相关条件合理确定基础埋深(为便于同学区别选题与批阅,本题统一给定负1.4m、1.6m和1.8m(从室内地面起算)三种埋深(注意若选C15砼材料方向的基础埋深自定)和三种基础材料供学生各任选其一组合后进行设计)。

杂填土 3KN/m 16=γ粉质粘土 3KN/m 18=γ3.0=b η a MP 10=s E 6.1=d η 2KN/m 196=k f淤泥质土a 2MP =s E2KN/m 88=k f(三)设计内容⑴荷载计算 (包括选计算单元、确定其宽度)。

⑵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⑶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⑷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剖面尺寸。

⑸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⑹绘制施工图(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详图),并提出必要的施工说明。

(四)设计要求⑴计算说明书要求:计算说明书一律用A4幅面;装订顺序:封面(须注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目录、设计任务书,计算说明书; 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⑵制图要求: 要求采用CAD 绘图,图幅建议图纸采用A3幅面,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国家现行工程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表达要清楚、排列整齐、规范,汉字为仿宋字。

施工图图纸折叠成A4大小。

⑶设计时间 5天。

注:要求提交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各1份。

(五)设计建议建议工作计划内容 学时 地点 时间 集中学习半天 # 区 1班: 教室 2班: 教室周一上午 查阅资料 一天 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计算与设计两天周二下午~周四上午图1-2工程地质剖面图绘图一天机房或自理周四下午~周五上午交计算书和图纸半天4#501室周五下午14:00前本课题方向建议学分积点为2.0以下同学可选,基础埋深分别为负1.4m、1.6m和1.8m (从室内地面起算),学生可任选1种埋深和材料进行设计。

注:2种材料3种埋深加1种砼材料自定埋深,共7种以上组合,每种组合限报5个学生,本课题方向限报40人。

二、墙下条形基础(无筋扩展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荷载计算1.选定计算单元 对有门窗洞口的墙体,取洞口间墙体为计算单元;对无门窗洞口的墙体,则可取1m 为计算单元(在计算书上应表示出来)。

2.荷载计算 计算每个计算单元上的竖向力值(已知竖向力值除以计算单元宽度)。

1、若在需考虑冻深的影响地区,可如下确定GB50007-2002规定d min =Z d -h max 或经验确定d min =Z 0+(100~200)mm 。

式中 Z d ——设计冻深,Z d = Z 0·ψzs ·ψzw ·ψze ; Z 0——标准冻深;ψzs ——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1;ψzw ——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2;ψze ——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3; 2、在不需考虑冻深的影响地区工程位于昆明市内,基础埋深可不考虑标准冻深的影响,但应根据影响埋深的相关条件合理确定基础埋深(为便于同学区别选题与批阅,本题统一给定负1.4m 、1.6m 和1.8m 三种埋深和两种基础材料供学生各任选其一组合后进行设计)。

(三)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5.0()3(m d b ak a -+-+=d b f f γηγη 式中 f 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 f 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已知)(kPa);ηb 、ηb ——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已知);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 3);γ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 3); b ——基础底面宽度(m ),当小于3m 按3m 取值,大于6m 按6m 取值;d ——基础埋置深度(m )。

(四)确定基础的宽度、高度图1-3 墙的计b ≥h f F ⨯-γa kH 0≥[]0220/tan 2H b b b b =-α式中 F 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 )。

当为柱下独立基础时,轴向力算至基础顶面,当为墙下条形基础时,取1m 长度内的轴向力(kN/m )算至室内地面标高处;γ——基础及基础上的土重的平均重度,取γ=20kN/m 3;当有地下水时, 取γ'=20-9.8=10.2 kN/m 3;h ——计算基础自重及基础上的土自重G K 时的平均高度(m )。

b 2——基础台阶宽度(m); H 0——基础高度(m)。

(五)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如果在地基土持力层以下的压缩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则需按下式验算下卧层顶面的地基强度,即cz z σσ+≤az f式中 σz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值(kP a );σcz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标准值(kP a ); f az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 a )。

(六)绘制施工图合理确定绘图比例(平面图1:100、详图1:20~1:30);图幅布置应符合《建筑制图标准》。

三、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7. 朱炳寅等编著.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 徐长节编著. 《地基基础设计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机械工业出版社9. 贾莉莉等编著.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10. 曾巧玲, 崔余江, 陈文化等主编. 基础工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11. 赵明华. 基础工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题目2第二部分墙下条形基础设计(有筋扩展基础)一、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四层教学楼基础采用有筋扩展条形基础,教学楼建筑平面布置图如图1-1所示,梁L-1截面尺寸为200mm×500mm,伸入墙内240 mm,梁间距为3.3 m,外墙及山墙的厚度为370 mm,双面粉刷,试设计该基础。

图1-1平(二)设计资料⑴工程地质条件如图1-2所示。

该地区地形平坦,地下水位在天然地表下8.5m,水质良好,无侵蚀性。

⑵室外设计地面-0.45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

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分别为外纵墙∑F1K=560kN,山墙∑F2K=170kN,内横墙∑F3K=163kN,内纵墙∑F4K=1540kN;竖向力基本值分别为外纵墙∑F1K=700kN,山墙∑F2K=213kN,内横墙∑F3K=204kN,内纵墙∑F4K=1925kN;⑷基础砼采用C20或C25,钢筋采用HPB235级,工程位于昆明市内,基础埋深可不考虑标准冻深的影响,但应根据影响埋深的相关条件合理确定基础埋深(为便于同学区别选题与批阅,本题统一给定负1.0m、1.3m和1.6m(从室内地面起算)三种埋深和两种基础材料供学生各任选其一组合后进行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