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分析检验与质量控制
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技术_图文
第8页 2016年7月29日
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内容
• 4.3物理性状检验
– 1. 感官法
• 方法: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综合评价 • 特点:简便易行、是评判第一关 • 关键:经验和熟练程度
– 2. 容重测量(排气式容重器或量筒)
• 原理:容重法是根据一定体积的饲料原料都有一定的重量,通过检测样品与 标准样品容重的比较,可以初步判断饲料原料的掺杂和含水量情况。 • 方法: • 四分法取样倒入量筒至1000毫升刻度处,倒出称重,重复3次,以 克/升计算 取平均值
– – – – – – – – – – – – 分析饲料的营养素含量:概略分析和纯养分分析 分析饲料添加剂的成分、含量:营养性和非营养性 分析饲料中有毒、有害成分:饲料本身和外来污染 饲料的物理性状的监控及分析: 饲料的生物学检验:动物和微生物 主要项目 1. 常规成分分析(概略养分分析) :主要包括水分(初水、总水) 、干物质(风干样品、绝 干样品) 、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的分析。 2. 纯养分分析:氨基酸、真蛋白、维生素、矿物元素、还原糖等分析。 3. 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游离棉酚、硫葡萄糖甙、噁唑烷硫酮、亚硝酸盐、氰化物、单 宁、蛋白酶抑制剂、黄曲霉毒素、铅、砷、铬、镉等分析。 4. 饲料中非营养性添加剂分析:保健助长剂、香味剂、抗氧化剂、色素等分析。 5. 饲料中微生物分析:饲料中有毒、有害的细菌、霉变等分析。 6. 饲料中杂质和掺假物质分析:鱼粉中掺假物质、豆粕中掺假物质等分析。
饲料质量安全监控要求
饲料质量安全监控要求
概述
本文档旨在明确饲料生产企业在质量安全监控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饲料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以下是饲料质量安全监控的要求和措施。
原材料采购
- 饲料生产企业应确保从合法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并保留相关采购记录。
- 原材料供应商应提供与质量安全相关的证明,如合格证书、检验报告等。
生产过程控制
- 饲料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 制定标准操作规程(SOP),包括原料配比、混合、制粒等工艺流程。
- 实施良好的卫生和清洁实践,保持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
- 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以防止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检验检测
- 饲料生产企业应定期对生产中的饲料产品进行检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
- 检验检测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
- 营养成分含量,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 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含量。
- 微生物污染情况。
记录与追溯
- 饲料生产企业应建立完整的记录与追溯系统,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关键信息。
- 记录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 原材料采购记录,包括供应商信息、采购时间、采购量等。
- 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记录,如温度、时间等。
- 检验检测结果及相关证明文件。
异常处理与风险控制
- 发现饲料质量安全问题时,饲料生产企业应立即停止生产,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 饲料生产企业应建立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
- 处理质量安全问题的流程和责任分工。
- 通知相关部门和当地监管机构的程序和联系方式。
以上是对饲料质量安全监控要求的概述,饲料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以上要求执行,以确保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探析
2020.2
作者简介:吴昊(1970.8-),男,江苏省徐州市人,大学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饲料、兽药、畜产品监督检测工作。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探析
吴昊宋亚伟
(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230091)
摘要:饲料质量与农产品生产质量息息相关,通过前期质量分析检测可间接提升农业食品安全。本文探讨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介绍常见饲料质量检测方法,前瞻技术发展趋势,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关键词:饲料分析;质量检测;化学检测
饲料质量分析检测主要是对饲料属性、品质进行分析,近年来饲料生产行业发展迅速,不少新技术、新工艺、新原料被应用其中,给饲料质量分析及检测带来一定难度。为提高质量检测效果,需要对相关技术经验进行总结。
1化学检测技术
化学检测结果可靠性较高,通过各种仪器的配合,对饲料的化学特性进行分析,该方法在实际检测中应用相对普遍。常见的化学检测技术包括光谱分析、质谱分析和色谱分析3种。
1.1光谱分析检测
光谱分析主要用来检测饲料样本中的金属元素组成及其存在形态。
1.2质谱分析检测
质谱分析检测的目的是确认饲料样本中某些未知物质,通过质谱库对比,对未知物质进行定性分析。饲料检测过程中常将质谱分析技术与其他化学检测技术结合使用。如质谱与液相色谱技术连用,该技术能同时对饲料样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常用于瘦肉精检测项目当中。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给饲料质量检测带来更精确、可靠的检测方法,在控制饲料产品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3色谱分析检测
色谱分析检测将性质、形态、结构不同的物质通过互不相溶的两相分离,以确定样本中的物质组成。常用的色谱分析工具为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其中,气相色谱仪主要应用检测农药残留,但目前饲料中添加油脂的现象不断增多,给质量检测方法的应用带来一定困难,油脂的定性及质量分析也成为饲料质量分析检测的一个重点[1]。由于气相色谱法能便捷、准确的确定油脂中成分,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而液相色谱法的优势在于灵敏度更高、检测时间短,一般较大型的饲料检测分析项目会优先选择液相色谱法。
饲料检验管理制度
饲料检验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保证饲料质量,保障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场。
三、饲料检验管理
1. 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饲料检验制度,包括检验人员的资质、检验设备和方法的规范等。
2. 生产企业应定期对生产的饲料进行抽检,并保留相应的检测记录。
3. 对于饲料原料的进货,生产企业应对每批原料进行检验,不合格的原料不得使用。
4. 对于生产成品的饲料,应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营养成分、微生物污染、重金属含量等。
5. 对于进口的饲料原料和成品饲料,生产企业应加强检验管理,并对进口饲料的合格证明
要求严格。
四、检验设备和方法
1. 生产企业应购置专业的检验设备,并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使用检验设备和方法。
五、饲料检验标准
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饲料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严格审核和记录。
六、检测记录和报告
1. 生产企业应对饲料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妥善保存文件。
2. 对于不合格的饲料,生产企业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召回和处理。
七、追溯管理
1. 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饲料追溯管理系统,能够对每批次的饲料进行追溯。
2. 对于不合格的饲料,生产企业应能够快速定位问题所在,并进行改进和整改。
八、监督检查
相关部门应对饲料生产企业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确保饲料质量达标。
九、处罚措施
对于违反饲料检验管理制度的企业,相关部门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包括罚款、
停产、吊销许可证等。
十、附则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饲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有哪些你都知道吗
饲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有哪些引言概述:
饲料生产过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质量控制是确保饲料产品安全、营养均衡的关键。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一些饲料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点,本文将继续探讨这一话题,详细阐述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正文内容:
一、原料采购和储存
1.原料选择:选择符合饲料生产标准的原料,包括谷物、油料、蛋白质原料和添加剂等。
2.原料质量检验:进行原料的理化指标检测、微生物检测等。
3.原料储存管理:采取适当的储存方式,控制原料的湿度、温度和酸碱度等因素。
二、配料和混合
1.配料精确性:确保配料的精确度,避免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2.配料均匀性:确保混合器混合均匀,避免存在不均匀现象。
3.配料时间:控制配料时间,确保每个原料的投料时间适当。
三、破碎、扩容和膨化
1.破碎:控制破碎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破碎粒度符合要求。
2.扩容:控制扩容设备的扩容率,确保饲料在扩容过程中良好的吸水性。
3.膨化:控制膨化设备运行参数,确保膨化程度达到要求。
四、干燥和冷却
1.干燥:控制干燥设备的温度和湿度,确保饲料的水分达到合适的标准。
2.冷却:控制冷却设备的风量和温度,确保饲料的温度达到合适的标准。
五、包装和储存
1.包装: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并进行合理的包装,确保饲料的密封性和保质期。
2.储存:控制饲料的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确保饲料的品质不受损害。
总结:
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是确保饲料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原料采购和储存、配料和混合、破碎、扩容和膨化、干燥和冷却,以及包装和储存等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饲料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均衡性。质量控制点的执行需要科学的设备配置和操作
饲料品控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饲料品控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饲料品控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饲料的质量安全和生产过程的监控。饲料品控工作的目标是确保饲料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以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效益的实现。下面将详细介绍饲料品控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1. 饲料原料的采购和检验
饲料品控人员负责与供应商进行对接,采购饲料原料。在采购过程中,品控人员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要求,选择合格的饲料原料。同时,品控人员还需要对采购的饲料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检验内容包括外观、气味、湿度、营养成分等多个方面。
2. 饲料生产过程的监控
饲料品控人员需要对饲料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这包括原料的称量、混合、研磨、造粒、包装等各个环节。品控人员需要确保生产过程中各项操作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以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品控人员还需要进行抽样检验,检测饲料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
3. 饲料成品的检验和质量控制
饲料品控人员需要对生产出来的饲料成品进行全面的检验。这包括外观、气味、颜色、湿度、营养成分等多个方面。品控人员需要将检验结果与相关的标准进行对比,确保饲料成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品控人员还需要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计划,确保饲料生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饲料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改进
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颜色异常、异味、霉变等。品控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品控人员还需要对饲料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方法:
准样品容重的比较可以初步判断饲料原料的掺杂和含水量情况
原理:容重法是根据一定体积的饲料原料都有一定的重量,通过检测样品与标
2. 容重测量(排气式容重器或量筒)
二、饲料原料的物理性状检验
(一)、饲料的鉴定方法: 1. 感官法 方法: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综合评价 特点:简便易行、是评判第一关 关键:经验和熟练程度
体视显微镜下特征:主要以表皮、胚乳、胚芽各部分特征鉴别。即表皮光滑,薄而半透明, 带有平行排列的不规则形状的碎片物。胚芽呈奶油色,质软含油。胚乳中分软硬两种淀粉,硬 淀粉呈黄色,半透明;软淀粉呈白色粉质,不透明,有光泽。
生物显微镜下特征:胚乳中含有很多小的多边形淀粉泣,呈半透明状,粉质胚乳的细胞较 大,淀粉多为圆形,有明显中心脐及放射状裂纹。
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JiaGang
Page 2
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5. 显微镜检基本步骤 样品采集、破碎、筛分、浮选、脱色、消化解离(硫酸、氢氧化纳解离)、装片、 显微镜观察等。详见《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P32 6. 常用饲料原料鉴定的举例
玉米:体视显微镜下玉米表皮薄而半透明,略有光泽,呈不规则片状,其上有较细的条纹; 角质淀粉为黄色、多边,有棱,有光泽;详见 P34
质地差的玉米:霉变的玉米可见胚部呈黄色、绿色、或黑色菌丝,虫蛀的玉米可见虫眼、 虫尸及其排泄物。其形态有颗粒霉变、虫蛀、颗粒不完整、有杂质、质地疏松。其气味有霉味、 酸味或其它异味。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
一、课程差不多信息
课程编号:2542270
课程中文名称: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
课程英文名称:Feed Quality Analysis and Inspection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理论学时:36
学分: 2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测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该课程要紧阐述饲料原料及产品的物理性状检验,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营养成分分析,某些添加剂的定性定量检验,饲料中毒害物质的分析检验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把握饲料分析及质量操纵的差不多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从事饲料分析、质量检测、营养价值评定与生产治理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把握饲料分析、饲料质量检测的差不多概念、原理及要紧内容。
2.明白得国家有关饲料标准的差不多内容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
3.了解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的常规方法。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差不多要求
绪论
要紧内容:
一、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
二、饲料原料和全价配合饲料的变异
三、饲料质量检测方法
差不多要求:
把握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目的、作用和任务。明白得饲料质量检测的方法;了解阻碍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
重点、难点:
1.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目的、作用和任务。
2.饲料质量检测方法。
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要紧内容:
一、样品的采集
二、样品的制备
差不多要求:
了解样本采集的目的和原则,把握样本采集的方法和样本的制备方法。
饲料质量管理制度
饲料质量管理制度
饲料质量对于畜禽养殖业来说,是保障动物健康与生产效益的重要
环节。为了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提高养殖业的发展水平,建立一个
科学合理、规范全面的饲料质量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饲
料原材料采购、储存与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及出厂质检四个方面,介
绍一套可行的饲料质量管理制度,以期为养殖业提供参考。
一、饲料原材料采购
为了保证饲料的质量,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在供应商选择上,应优先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生产设备先进、产
品质量稳定可靠的供应商。采用合同方式与供应商进行交易,并在合
同中明确材料的规格、数量、质量要求等细节,以及交货时间、支付
方式等事项。同时,建立供应商档案,定期评估供应商的产品质量,
对不合格供应商及时进行淘汰。
二、饲料储存与检验
饲料储存是保证饲料质量安全的重要一环。应建立完善的饲料库房,确保饲料存储环境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对储存的饲料进行定
期检查,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储存饲料应按批次标识,并建立相应
的档案记录,包括饲料来源、入库日期、质量检测报告等信息。
检验工作是饲料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应建立饲料质量检验实
验室,负责对饲料原材料和成品饲料进行检测。检验项目包括饲料成
分含量、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细菌和霉菌污染等。建立并执行严格的
检验标准,并及时处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饲料,确保优质饲料的生产和使用。
三、生产过程控制
饲料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对于饲料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应制定详细的生产操作规程,并确保生产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在生产过程中,对重要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如原料的计量、混合过程的温度和时间控制等。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
饲料生产质量检验细则
饲料生产质量检验细则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饲料生产质量的问题备受关注。饲料作为家禽、
畜牧等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其质量安全对于动物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饲料生产质量的检验成为确保动物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饲料生产质量检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与监控,确保饲料的成分、营养
价值以及无害物质的含量都符合相应的标准。这些检测项目可以分为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和常规项目等几个方面。下面我们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物理性状的检验主要包括饲料颗粒的大小、硬度、颜色等指标。这些指
标与饲料的消化吸收以及动物食欲有着密切的关系。颗粒大小与动物的口感和咀嚼有关,硬度则与颗粒在动物消化道中的状况有关。饲料颜色则直接影响动物对饲料的接受程度。因此,通过对这些物理性状的检测,我们可以了解饲料的口感和消化特性,进而评估其适用性。
其次,化学成分的检验是饲料质量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些化学成分包括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灰分等。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动物对饲料的营养吸收情况。饲料中合适的营养成分含量可以保证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而过高或过低的含量则会导致动物健康问题。因此,通过对化学成分的检测,我们可以了解饲料的营养价值,从而判断其是否适合特定的养殖对象。
微生物指标是衡量饲料生产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饲料的存放时间延长,
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情况将直接影响饲料的安全性。常见的微生物指标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霉菌等。这些微生物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毒素,从而影响动物的健康。因此,通过对微生物指标的监控与检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饲料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确保饲料的安全性。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1.饲草样品的采集与制备1.原始样品的采集,不同的饲草的采集,因饲草的状态、性质、包装方式和数量的不同而异1)草地牧草,按类型分区采样,选5个以上点天然草地点取1m2,人工栽培草地每点一株式,京地面3cm处割取牧草
2.)秸秆及青干草,由秸秆推或草捆中选5个点,每点采的量约200g,注意要采点
3.)窖贮或堆贮饲料,分上中下取样,每层5-10点,每点取约100g
4.)袋装饲料,用采样器从料袋的头到底以斜对角线插入取样2分析样品的采集,分析样品由原始样品通过四分法得到,四分法:将原始的样品剪碎混匀,铺成四方形或圆形,用器具画十字或四个等分,任意弃对角的两分,将剩下的两份混合,继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余样品数量接近需要量为止3样品的制备,指分析样品的烘干、粉碎、混匀、装瓶保存等过程,风干样品可直接粉碎,过40-60目标准端,装入广口瓶,贴上标签,注明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与制样时间、采样人姓名等,对于新鲜的样品还需同时拟定初水分。
2.干草品质的感官评定:1.视觉:观察干草植物的组成(豆科牧草比例越大,品质越好,而杂草数目越多,品质越差)、收获期(豆科:现蕾期到始花期。禾本科:孕穗末期到抽穗始期)、色泽(绿色越深,品质越好)、叶量、有无霉变、虫子和异物等。2.嗅觉:嗅辨干草的气味是否正常,鉴别有无霉臭、腐臭等
3.触觉:将手伸入干草袋或取干草放于手上,用手指捻,通过感触来判断粒度大小、软硬度、含水量等,判断干草含水量的方法是:将干草握紧搓揉时无干裂声,干草拧成草辫松开时干草敞开慢,并且不能完全敞开,用手弯曲茎上部不易折断,此时的含水量为17—18%。当干草的含水量超过20%,贮藏室要注意通风。
饲料分析与检测-课件整理
专题一饲料的质量管理及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目的要求
掌握饲料分析和质量检测的有关概念;了解饲料分析的目的、作用;掌握饲料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方法;了解饲料质量管理的内容。
一、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概述
(一)概念
质量:一种物质本身固有品质的优劣程度。
饲料质量:用来阐明饲料和饲料加工后的优劣程度。
饲料分析: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对饲料成分进行分析。
饲料质量检测:是指运用实验手段,分析、测定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相比较,以判断饲料的营养价值或对产品质量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目的:评定饲料营养价值和质量
作用: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生产、质量管理以及按照饲养标准进行饲料配合提供依据;(二)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内容
分析饲料的营养素含量:概略分析和纯养分分析
分析饲料添加剂的成分、含量:营养性和非营养性
分析饲料中有毒、有害成分:饲料本身和外来污染
饲料的物理性状的监控及分析:
饲料的生物学检验:
(三)饲料的变异
1、自然变异:变异范围一般在10~15%;
2、加工:加工技术的差异;
3、掺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过失性混进杂质、漏加贵重成分、故意增减等;
4、损坏和变质
(四)饲料工业的标准化
1. 标准化定义:是以具有重复生产特征的事物为对象,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有组织地制定、修订和贯彻各种标准的整个活动过程。
主要包括原料标准、产品标准、饲料卫生标准、检测方法标准、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标准等。
2、标准的等级
国家标准:全国范围内统一要求;
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有了国标后相应废止;
饲料品质分析过程的控制
甜 菜碱 ( BT2 5 5饲 料 添 加剂 天 然甜 菜 碱 、 G / 1 1 N 9 Y 3 9饲料 级 甜 菜碱 盐 酸盐 ) ; L 一赖 氨 酸 ( Y 3 料 级 L N 9饲 一赖 氨 酸盐 酸 盐 、 L 一赖 氨 酸 硫 酸 盐 、 酸 赖 氨 酸 《 国药 典 2 0 醋 中 0 5年 版二 部》 ; ) 大豆 粕 ( BT 1 5 1 与 大豆饼 ( Y I1 0 ; G / 9 4 ) N 厂 3) ’
பைடு நூலகம்
每 种 分析 方法 都 有 它 的适用 范 围 , 出 了适 用 超 范围, 这种 方法 就不 能使 用 了 。 因此开 始应 用之 前 ,
维生 素 E GBI 2 3饲料 添加 剂维 生 素 E粉 、 ( 厂79 ’
G / 4 4饲料 添加 剂 维 生 素 E) BT9 5 ; 维生 素 B ( BT7 9 饲 料 添加 剂 维 生素 B1 fG / 2 5
的物 理组 成 及 含 量 , 即采 用 物 理 或 化 学 手 段 , 饲 对 料 原 料及 产 品 的物 理性 状 、 种 营养 成 分 、 营养 各 抗 成 分 、 毒 有 害 物 质等 进 行 定 性 或 定 量检 测 , 而 有 从 对 检验对 象 进行 正确 和全 面 的 品质评 定 。
都 必 须 先 了解 每 种 方 法 的适 用 范 围及 掌 握 样 品 的 性质。 例如 : 分 的测 定有 多种 测定 方法 , 于不 同 水 对 的物料 性 质 , 选择 不 同 的方 法 。 应 有挥 发性 的 、 脂 有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1、饲料:饲料是指正常情况下对家畜、家禽、
水产等动物无毒、无害,经过合理饲喂后具
有能对家畜、家禽、水产等动物提供营养物
质,调节生理机制,改善动物产品品质等功
能的物质。
2、饲料工业的标准化:所谓标准化,是以具有
重复生产特征的事务为对象,以实际最佳经
济效益为目标,有组织地制定、修订和贯彻
各种标准的整个活动过程。
3、标准等级: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分为四级: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4、标准性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按照其性质
又可分为强制性表混、推荐性标准和指导性
技术文件。地方性标准只有在本地区为强制
性标准。国家强制性表混、推荐性标准和指
导性技术文件代号分别为GB、GB/T和
GB/Z。
5、饲料质量检测方法:饲料显微镜检测、点滴
试验和快速试验、化学分析和近红外光谱分
析技术。
6、采样:从待测饲料原料或产品中获取一定数
量、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作为样品的或称称为
采样。
7、样品的制备:将样品经过干燥、磨碎和混合
处理,以便进行理化分析的过程。
8、采样的目的:(1)为饲料配方选择原料;(2)
选择原料供应商;(3)接收或拒绝某种饲料
原料;(4)判断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规格要
求和保证值,以决定产品出厂与否或仲裁买
卖双方的争议;(5)判断饲料加工程度和生
产工艺控制质量;(6)分析保管贮存条件对
原料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7)保留每一批
饲料原料或产品的样品,以备急需时用;(8)
分析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实验室或人员之间
操作误差的比较。
9、采样工具的要求:(1)能够采集饲料中的任
何粒度的颗粒,无选择性;(2)对饲料样品
饲料分析与检测技术
实验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配合饲料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和标准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的质量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检验,饲料分析和质量检测技术便相继从其它学科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饲料分析及检测技术是饲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应用学科,用于饲料原料成分分析和饲料工业产品的质量检验。本课程分为饲料分析技术和饲料检测技术两部分。饲料分析是采用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饲料原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为饲料配方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饲料检测,一般采用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和定性化学分析方法,检查饲料工业产品中各种营养物质及其含量、饲料掺杂情况和饲料中毒物含量等,以确保饲料原料和饲料工业产品符合饲料法规及饲料配方的要求,维护饲料工业产品的信誉。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并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水平,为畜禽饲养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科学人才。
第一节饲料分析法简介
饲料分析是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分为概略养分分析法与纯养分分析法两种。
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是1860年德国家畜营养学家汉尼伯哥(Henneberg)和司徒门(Stohman),在总结了前人饲料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汇编而成的,此法测定饲料中六大概略养分即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的含量。我国国家标准中所列的六大成分的测定方法也是应用上述分析方法。但是,这套方法对某些成分的测定不够精确,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试图对某些测定方法进行一些改革。Van Soest (1966)建议对粗纤维的测定,改用测定中性洗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作为测定饲料中纤维性物质的指标,至于其他项目的分析,尚未更好的方法。
饲料产品的质量控制PPT
制粒系统:
• 影响颗粒品质的因素:配方:40%;原料粒度:20%;环 模规格:15%;冷却:5%。 • 理想的调质状态:温度82-88摄氏度;水分达到:15.5%17%;调质器内需要30-45秒以上的时间。 • 制粒工作需要经过专门培训的,长期稳定的职工,严格 执行规范操作,做好制粒参数(温度、压力、电流、转数) 的记录工 作,记录开关制粒机的时间,方便计算制粒效率。 • 根据颗粒粒径的大小、成分的变化及不同季节与环境温 度,对冷却时间、冷却风量等作相应调整,以保证料温不 高于室温5℃为宜。 • 要求制粒工在开机前做好准备工作,坚守岗位,提高生 产效率。
1. 首件检查合格后方可采集样品,首件检查的内容:颜色、粒度、 硬度、杂质。头料回制下一批相应品种料。
2. 首件检查的条件
① 每一品种生产的第一批第一袋 ② 当设备维修后生产的第一批第一袋 ③ 原料变化大,但检验合格的应用其产出的第一批第一袋
3. 成品的取样方法:
① 首件检查完后方可取样。 ② 每个样品设点10个以上,特殊样品可多设点。 ③ 每个成品原始样不少于500g ,四分法分装200g送化验室备检。 ④ 样品标注生产日期、班组、名称、吨数、样品采集人等信息。
饲料企业是原料依赖型企业,饲料原料占生产70% ~ 90%, 饲料原料的质量变异占产品质量变异的40%~70%,饲料原 料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 素和重要前提。 合格的原料,不一定能生产成合格的饲料,不合格的原料 生产出来的饲料肯定是不合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分析检验与质量控制
在饲料分析检验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系统和随机误差,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系统误差是由于检验过程中某些确定的、经常性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它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比较固定,在重复检验过程中可以重复地表现出来,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来源主要包括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测定方法误差、分析人员个人误差等。随机误差是由于一些偶然的外部因素所引起的,产生随机误差的因素不定。
如何最大限度减少饲料分析检验过程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饲料分析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原料的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出厂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针对饲料分析检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关键环节,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系统介绍饲料分析检验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措施,供饲料企业实验室参考。
1 检验化验人员要求
饲料分析检验是一项重复、枯燥但又需要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作,因此分析人员必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进取的精神和过硬的技术。
在分析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由于粗心导致某些操作错误,如试剂溅出或滴出,试剂或溶液加错,看错砝码、读错刻度,记录及结果计算错误等,如果已经出现错误,应立即终止实验或剔除结果,不得用于参加最终结果计算,也不得对数据结果进行主观修正。检测人员要对所获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核对人员对检测人员数据结果计算过
程准确性进行监督。
为了确保检、化验结果的质量,从事饲料分析检验化验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岗位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即使已经取得相关专业毕业文凭的本、专科学生也要通过岗前培训,毕业文凭只能表明已经通过了相关知识的系统教育,并不代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
一名优秀的饲料化验员还应对各种饲料原料和产品的特点、相关标准,甚至加工工艺等有充分了解,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和丰富经验,提高技术水平。这对应对饲料原料的复杂性,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准确性非常重要。
2 仪器设备和其他计量器具要求
2.1 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
分析检验仪器、器皿是饲料检验分析过程的主要工具,其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重现性,必须对其进行检定/校准,并做相应的标识。仪器的检定/校准需要委托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其他单位,依据相应的检定或校准技术规程进行,其中检定为强制性。
各种仪器的检定/校准周期都有具体要求,所谓检定周期即检定/校准结果的有效周期。常规仪器如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酸度计等都需要进行检定,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大型仪器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检定周期为2~3年。仪器出现故障大修后要重新检定。大型仪器还应进行两次检定周期之间的期间核查。
2.2 仪器使用
使用仪器时,要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在仪器性能状态稳定后
开始测定。作好仪器使用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时间、用途、样品名称和编号、使用前后的状态等。如果出现异常,需要停止分析;如果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需进一步确认其可能影响的范围,并加以追溯。
3 检验方法的选择
检验方法是开展饲料分析工作的重要依据,检验方法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验方法有很多来源,主要包括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标准测定方法、国际权威组织机构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公职化学家协会(AOAC)以及其他国家地区颁布的官方方法、教科书、权威学术刊物、企业标准等。
同一检验项目有2种或2种以上检验方法时,应首选国家或行业标准,且国家标准高于行业标准,其次考虑国际标准。目前我国颁布的很多国家标准都是等同或修改采用ISO标准。如果是等同采用,在标准封面上同时看到国家标准编号(ISO标准编号)。
如果受实验室条件限制需要采用非标准方法测定时,首先需要考虑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其次要考虑操作是否简便,省时、省力和试剂消耗量少。
选择标准时要特别关注所分析的样品是否在标准的适用范围内,不能盲目扩大方法使用范围这一点非常重要。如GB/T 13088-2006《饲料中铬的测定》,该标准只说明适用于矿物元素预混料、复合预混料等中铬的测定,没有明确说明是否适合有机铬添加剂中铬的测定。另外为了确保奥运食品安全,2008年紧急制定了饲料中禁用药物如兴奋剂、性激素等多残留的检测方法标准,由于制标时间紧,这些方法在适用范围中明确规定仅适合配合饲料。
要及时掌握检测标准的最新进展。已颁布国家或行业等检测标准等,根据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国际标准的修改制定情况以及标龄长短,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修
改。新修订的标准序号不变,改变的只是年代号。新版标准颁布实施后,旧版标准往往同时作废。
对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中存在问题的问题,可以将意见反馈给全国饲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过标准的法定程序对标准进行修订。
同一标准中,同时包含2个或以上方法,测定结果出现争议时,以仲裁法结果为准。如现行钙测定方法标准GB/T 6436-2002中包括高锰酸钾法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滴定法,前者为仲裁法。
4 试剂、溶液和实验用水
4.1 试剂
市售的化学试剂一般分为4级:一级为优级纯、保证试剂,简称GR级,标签为绿色,通常用作基准物质;二级为分析纯,简称AR级,标签为红色,通常用作常规分析和要求较高的分析项目,在饲料分析和质量检测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用量也最大;三级为化学纯,简称CR级,标签为蓝色,通常用作要求较低的分析工作。四级为实验级,简称LR级,纯度较低,在饲料分析中很少应用。光谱纯试剂、生物试剂、指示剂、层析用试剂等应按国家试剂规格要求,根据分析的对象、项目和方法所规定的具体要求,正确合理地使用。
在饲料分析中,常规分析用试剂一般为分析纯,仪器分析用试剂一般为优级纯,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用试剂为基准级。切忌用分析纯来替代基准级试剂。
4.2 溶液配制及标准溶液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