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教材的研读
研读教材的三重境界
研读教材的三重境界研读教材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学有所成,首先要善于研读教材。
不同的人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体验和境界,一般来讲,研读教材的境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境界、中级境界和高级境界。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研读教材的三重境界。
一、初级境界初级境界是指对教材的简单理解和机械记忆。
这一境界的学生大多只是在教材上略加阅读,对教材中的概念和观点缺乏深入的理解,只是在脑海中留下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和信息。
在学习中,他们只是简单地记忆教材上的内容,而缺乏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他们不会主动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质疑或者反思,只是机械地接受和记忆。
在做习题时,他们会碰到一些稍微变形的题目就束手无策,因为他们只是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初级境界的学生通常在成绩上表现不佳,因为他们只是过目不忘,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一境界的学生需要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不断地扩大视野,提高对教材的把握能力。
中级境界是指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逻辑思考。
这一境界的学生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会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
他们会主动去探求教材背后的逻辑和内涵,不满足于教材上的表面信息,而是追求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在做习题时,他们能够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灵活运用其中的规则和原理,解决问题。
他们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发现知识的运用价值。
高级境界的学生通常在学习中表现出色,他们不仅能够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深入理解,还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和挑战灵感,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善于创新和拓展知识的应用范围。
这一境界的学生需要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对知识的创造性应用能力。
研读教材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学生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体验和境界。
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研读教材的境界,逐步提高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
如何研读教材
浅谈小学体育教师如何研读教材库尔勒第七小学李贞要用好、用活教材必须先认真研读教材。
教师要注意把握教材的内容实质,提炼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仔细揣摩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要善于思考,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下面就谈谈我如何研读小学体育教材,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一、认真钻研教材,为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打下扎实基础1、看——《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要求教材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因此教师研读教材教参首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实质,明确该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
2、理——了解相关内容教材,理清知识体系我们教师要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及编排体系。
可目前情况广大教师可能还没有拿到一套完整的新教材,这在客观上为教师整体把握整套教材的体系出了难题。
3、读——教参,确定单元计划和课时目标在教学参考书里提出了课时划分的建议,作为教师必须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容量和密度可以重新进行调整,以符合自己的教学对象。
4、析——辅助练习,实行分层教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地去把握新教材的实质,充分重视辅助练习,实行分层教学,以逐步实现科学、合理有效的“用活教材”,切实提高备课质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备学生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光有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学生的主动配合是很难把课上好的。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是为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不实行“一刀切”、“一个标准”的教学。
2、备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桥梁。
备教法和学法就是解决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研读语文教材的五个角度
研读语文教材的五个角度学校:唐山市开平区东关小学姓名:宋海燕我认为有效研读语文教材,教师应从五个角度出发,以五种身份去阅读、分析,即学者、编者、师者、作者和评者。
1、以学者的角度即学生的身份去研读。
在初读教材时,我们要以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感悟能力去体会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等等。
从中有哪些问题是我不了解的,是我需要别人帮助才能掌握的。
这样通过对学情的分析,有助于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抓住教材内容的趣味点来展开教学。
2、以师者的角度即教师的身份去研读。
研读教材时,我们还应以教师的理解为出发点,去考虑本课内容的知识点,分析问题的方法,行文结构,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等等。
从而确定教学目标,预设达成目标的关键性问题是什么。
3、以编者的角度及编排课程的专家身份去研读。
再次研读教材时,我们应注重教材内容所处的知识体系,所授内容的前后联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得到什么样的发展。
从而指导教师从课标的高度去思索教学流程的设计,去思索优等生、中等生和潜能生在本节课中应如何关注。
4、以作者的角度及作者身份去研读。
在进一步研读教材时,我们要对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经典作品等相关资料进行建构。
比如要讲《风筝》、《我们家的猫》、《匆匆》,就必须了解鲁迅、老舍、朱自清的为人处事、作品特点、作品思想。
突出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有了扎实的文化积淀,才能让课堂丰满起来,从吸引学生到让学生佩服。
同时也能找到教材内容与多媒体运用的整合点。
5、以评者的角度及评论员的身份去研读。
教材中涉及的人物、作者本人、作品特质、写作方法等等,教师都要有自己的想法。
只有你能评价的令人心悦诚服,才能培养具有创造性、个性化的学生个体。
简而言之,研读语文教材最少要深入的阅读分析5遍,才能有资格上一节语文课。
研读教材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谈谈研读教材的重要性。
教材是我们学习的基石,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研读教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挑战。
首先,研读教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知识。
教材是知识的精华所在,是专家们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而得出的。
通过深入研读教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其核心要点,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研读教材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可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这对于我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研读教材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就可以更快地掌握要点,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通过研读教材,我们还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教材解读工作总结
教材解读工作总结
教材解读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
内容,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进行教材解读工作,并且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在我想将这些总结分享给大家。
首先,教材解读需要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要认真研读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和脉络,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对教材内容了如指掌。
只有深入地理解了教材内容,才能够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教材解读需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通过教材解读的方式去主动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在教材解读中的问题和困惑,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最后,教材解读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总
结教材解读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教材解读工作对教学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
解教材内容,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重视教材解读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小学语文教材研读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材研读工作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材研读工作中,我们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发现了许多
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首先,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和题材,如古诗词、现代散文、传统民间故事等,这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阅读素材,丰富了他们的文学知识和阅读体验。
其次,我们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与学生生活和成长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关于家庭、友谊、爱情、责任等主题的课文,这些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思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另外,我们还发现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课文和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思维拓展,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总结研读工作的经验和收获时,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教材研读工作不仅仅是
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因此,我们将继续深入研读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教育。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浅谈研读和使用新教材的点滴体会
生 自主学 习能 力的 提高 ,加 强学 生 与情 境 的 交互 影 响 .
推 动 学 生 的创 造 性 学 习 。 江 泽 民 同 志 指 出 : “ 新 是 一 个 民族 的 灵 魂 。 叶 圣 创 ” 陶 先 生 也 曾 说 过 : “ ,是 为 了 不 教 。 在 教 学 中对 于 学 教 ”
己 选 出 三 人 在 次 日被 处 决 。 老 师 给 了 这 样 一 个 讨 论 课 题 分 组 进 行 讨 论 :Iteew r a azo , o ee e fh r eeaw rnL nhu nw t r . i h i
my f r e U o c o s h e t d n s t i wh t s o l o c S t h o e t r e su e t o de, a h u d we
f】 九龄. F 适度扩 展与超量教学可行 性研究 【.  ̄ 学 英 8汪 S C E JeJ 1O ,
语 教 学 与 研 究 ,0 2() 20, . 2
生 来说 ,在掌握 知识 的同时 ,要使 创新 能力 提 高 ;对于
新 教 材 逸 祝
新 的化 学 课 程倡 导 要 从 学 生 和社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出 发 ,将 科 学 探 究 作 为课 程 改 革 的 突 破 口 ,激 发 学 生 的 主 动 性 和 创 新
意 识 ,促 进 学 生 积极 主 动 地 学 习 ,获 得 化 学 知 识 和 技 能 ,更
I1 J华. 持 以人 为本 , 造英 语课 堂人 文氛 围 教学 月 4t n 坚  ̄/ 营
刊 ,0 2(2. 20 , ) 1
由 此 可 见 ,在 教 学 互 动 中 。可 以 发 挥 “ ” 与 “ ” 两 教 学 方 面 的 积 极 性 ,形 成 一 个 真 正 的 “ 习共 同 体 ” 学 ,促 进 学
研读教材的作用
研读教材的作用
研读教材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学习:教材是系统、全面地总结和整理了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知识内容,通过研读教材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2. 深入理解:教材通常会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释和阐述,通过研读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习效率:教材是经过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精心编写和筛选的,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研读教材可以避免盲目学习和浪费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 培养综合能力:教材通常会涵盖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研读教材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
5. 拓宽视野:教材通常会介绍学科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通过研读教材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学术进展,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总之,研读教材是学习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拓宽学术视野。
备教材是备课的重点,请谈谈您研读教材的方法
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分析、研读教材,在正确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
因此,钻研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
1、理清脉络用好教材资源
整体研读,抓住联系从整体上认真分析一个单元的教材,能使我们理清教材内容的来龙去脉和纵横联系,正确地确定单元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化静为动激活教材资源
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借助媒介,化静为动;二是设置障碍,化静为动;三是延时介入,化静为动。
效果非常不错。
3、联系实际活用教材资源
结合学生实际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数学教材进行加工。
结合本校实际根据本地的教学条件及学生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教学资源改造现有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4、合理重组优化教材资源
教材虽是最主要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师在充分使用教材的同时,也可针对教材中的某些局限性灵活地处理,大胆地改造,从而加大探索力度,提高思维难度,增加教学密度,提升教学效度,使教学资源更加优化,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课时内重组单元内调整单元间整合
5、适度开发创生教材资源
在使用教材上,要求教师不仅要用好、用实,而且要用活、用新。
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显现思维的层次性、题材内容的时代性、活动过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空间的开放性。
教材研读实施方案
教材研读实施方案
教材研读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读,教师
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有效实施教材研读工作,制定一套科学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就教材研读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材研读的目的和意义。
教材研读不仅仅是为了熟悉教材
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理解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只有深入理解教材,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需要制定教材研读的具体计划和安排。
在备课之前,教师应提前安
排好教材研读的时间,合理安排每个知识点的研读时间,确保在备课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
同时,教师还应明确教材研读的方式方法,可以采用阅读、讨论、总结等多种形式,使教材研读更加灵活多样。
再次,教师需要注重教材研读的效果评估。
在教材研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
对研读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教材研读的质量。
可以通过教师讨论、教学反思、学生成绩等多种途径进行效果评估,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最后,教师需要加强教材研读的实施管理。
在教材研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
强对教材研读工作的管理,确保教师能够按照计划有序地进行教材研读工作。
同时,也要注重对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教材研读工作。
总之,教材研读是教师备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科学的实施方案,可
以更好地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和质量,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全体教师能够重视教材研读工作,加强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追求理解的教材研读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钻研好教材是教师备课、上课,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理解教材的过程主要包括教材深度解读、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过程设计等多个专业环节。
教师深度解读教材一般要包括三个维度:宏观上通读教材,观其大局;中观上疏通经络,查其联结;微观上透析内涵,追求理解。
本文从微观层面谈谈如何实现追求理解的教材研读。
一、发现大概念,把握教材核心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先理解教材,才能引导学生理解教材。
教师是教材的先行学习者。
追求理解的教材研读,首先要理解“理解”,或者说教师能清晰地找到理解教材的证据。
我们通常将理解表述为“深入的”或“有深度的”,那么,教师理解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经历自主深度学习的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认为,发生深度学习的学生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属性,并能够由本质推出若干变式。
如果把这一观点迁移到教师研读教材,教师经历深度学习的过程就是把握教材内容本质的过程,把握举一反三之“一”,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核心内容。
在笔者看来,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格兰特·威金斯提出的大概念就是举一反三之“一”,他形象地把大概念比作车辖,“可以认为大概念相当于一个车辖,它能够使车轮固定在车轴上”,在技术操作上它可以一个核心概念的形式体现,也可以一个关键问题的形式体现,笔者在实践中更偏爱以关键问题的形式表达大概念。
教师理解教材,把握内容本质,就要拎起其基本要旨,实现教材内容的化繁为简。
教师在研读教材中的每句话、每个基本观点时,要时时观照大概念,这有利于超越教材呈现的单一信息,创造新的知识并达到更深入的理解。
那么,如何发现大概念呢?大概念往往与我们希望学生理解的重要思想有关。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课程目标指向学生能够具有的学科核心素养,但学科核心素养涉及的是高度抽象的大概念,这些大概念落实在每节课中需要教师将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大概念。
教材研究解读发言稿范文
教材研究解读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对教材研究的一些解读。
教材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教材,以便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
首先,我认为教材的设计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教材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教材的难度和深度也需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避免出现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难的内容。
其次,教材的编写需要注重多样性和包容性。
因为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教材应该具有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材也需要包容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避免出现偏颇或歧视性的内容。
最后,教材的使用需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的来说,教材研究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我相信,只有不断地深入研究和反思教材,我们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
谢谢大家。
研读教学用书,设计教学6篇
研读教学用书,设计教学6篇第1篇示例:研读教学用书,是教师们常做的教学准备工作。
而对于研读教学用书,设计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不仅是反映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表现,更是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就研读教学用书,设计教学进行讨论和探究。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教学用书是教学的依托和基础。
它包括教材、教辅和参考书等。
我们首先要掌握的是对教材的研读。
针对教材的研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对教材的整体认识。
这里包括教材的结构,包括教材的版本,形式和具体内容。
同时也要了解教材编写的依据和原则。
二、对教材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点的把握。
学生教材的知识点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要求对教材的知识点有透彻的理解。
同时还要能够理解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知识体系,相关性等。
三、对教材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的了解。
对于不同的教材,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不一样的。
我们要从教材中拿到教学目的和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当我们对教材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这里,我将介绍教材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
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然后根据这些目标和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
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一些具体的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讲授、示范等直接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知识。
在教学用书的研读,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
比如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等。
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才能够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案,并在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教学用书的研读和教学设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研读教材的方法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紧密结合教材进行,自然渗透,不要搞形式主义,油水分离;要持之以恒,落实到每一节课。
5、备习题:选好例题、习题,提高练习的质量。做到通盘考虑,务求浑然一体。
2容,再解释给学生,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
3、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及交点。
重点是学生重点掌握好的知识点。
难点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认识能力、接受水平与新旧知识之间矛盾造成的。
疑点就是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
交点是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研读教材既要熟悉教材,更要熟悉学生,俗称“吃透两头”。这是研读教材的一条规律。
1、熟悉和掌握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作为一名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有驾驭整个教材的能力,要对本科教学内容和要求、编排体系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教学时才能高瞻远瞩,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教学。
教材研读活动美篇
教材研读活动美篇教材研读活动是一种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深度理解和思考的有效方式。
通过研读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材研读活动可以分为个人或小组进行。
个人研读活动适用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深入阅读教材,并进行思考和记录。
小组研读活动则适用于集体学习的场合,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激发思维火花。
在教材研读活动中,学生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阅读注释:在阅读教材时,学生可以对生词、重点句子或段落进行注释或标记。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并在需要时快速回顾。
2.提问思考: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提出问题,并在阅读后寻找答案。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记录笔记:学生可以将阅读过程中的关键点、重点内容或重要信息记录在笔记中。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在需要时进行快速回顾。
4.合作讨论:在小组研读活动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这样可以拓宽思维,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教材研读活动,学生可以获得以下的益处:1.加深理解: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并将其与自己的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提高阅读能力:通过研读活动,学生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3.培养思维能力:通过问题思考和合作讨论,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能力对学生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提升表达能力:在小组研读活动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这对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非常有帮助。
综上所述,教材研读活动是一种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的有效方式。
通过研读活动,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益处,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研读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和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教材的研读
娄山关镇中心学校韩宗远
内容提要:
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时不喜欢研读教材,或是只做到读而不研,最多看看教材或是把教材扫描一下就去上课。
而要上好每一堂课,就要认真研读教材,所谓研读教材,就是在读的基础上要去分析研究,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从而吃透教材。
我们只有深入的理解教材,才能将一堂课完整的呈现出来,才能事半功倍。
要真正做到研读教材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找准方法的切入点、填补文本的空白点、寻找讲练的结合点、落实能力的运用点。
关键词:教材研读数学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轻松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透教材,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将一堂课完整的呈现出来,才能事半功倍。
在教学中,有不少老师用大量的时间,大量的资料,大量的作业去解决问题,当然,在那样的高压强化下还是有些效果的,可是搞得老师喊累,学生也不情愿。
我觉得过多的资料就像小孩吃太多的零食是一样的,身体并不好。
过多的时间就像不按饭量吃是一样的,吃多了反而不利于消化。
我认为广义的教材应该包括课本、教参和学校统一配发的家庭作业等文本方面的内容,而不是仅仅指课本。
什么是“研读教材”?在实践中,我的心得是“仔细揣摩,透彻理解,反复琢磨,问个究竟”。
即:要注意把握教材内容实质,提炼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仔细揣摩教材中提出的问题等;要善于思考,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如教材呈现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呈现,根据教材内容准备设计哪些相关的训练活动,通过这些训练活动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要学会走出自我,学会换位思考。
要从编者的角度,从自我解读的角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从他人评价的角度等方面予以思考。
“研读教材”在方法上做到“三要”,即:要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审视;要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在该学段的总体目标来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学会用儿童的眼光去加工和处理教材。
结合个人实践,我认为研读教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教学的重难点。
这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没有找准重难点,你就会做无用功,就只能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我们要仔细揣摩一节课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学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能力,这就是重点。
在一节课中哪些内容是最难解决的,学生最容易犯错的地方是什么,这就是内容的难点。
重难点我们要辩证的去看,有时候重点不一定就是难点,而难学的不一定就是最重要的。
新人教版小学第十二册第第二单元《圆柱的表面积》中,它的重点无疑是能准确的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从而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这是本节课中学生必备的能力。
然而这节课的难点却是如何理解圆柱侧面展开时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圆柱底面周
长和高的对应关系。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用去死记硬背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就能解决灵活多变的相关表面积的计算问题了。
所以在这节课中就要多花时间、多想办法去突破难点,从而也就解决了重点,而相关的计算还不算是六年级学生的难题。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的是一节课中不光是课本有重难点,作业也有重难点,所以研读教材是不要忘了对作业加以研究。
哪些题该精讲、详讲,哪些题该引导、提示,哪些题该放手学生自己去解决,导多少,放多少,量多少是不能小视的。
要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得像研究课本那样去对待,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准方法的切入点。
重难点明确了,下一步就是如何解决的问题了,也就是如何找准方法的切入点。
教学方法直接决定教学效果,这也是教材研究中的重中之重。
我认为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比明确教材的重难点更难,这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深度,方法不当就是费了力不好看。
在这里我没有确切的方法要谈,因为每个地方的教育水平是不均衡的,教学条件是不均等的,就是同一学校的不同班级也是有差异的。
同一节课的内容要根据当地的基础教育状况,班级具体的基础状况等方面去分析,研究。
我只是认为真正去研究教材的,研究学生的,认真负责的教师你就会想出好的办法来,我相信有时态度它就可以决定一切。
三、填补文本的空白点。
教材不可能把更多的内容都编排上去,它给我们提供的是要教学的主要内容,给我们的是一个内容线索。
所以经常听老师们反应说现在的教材越来越简单了,可越来越不好教了。
是的,教材给我们留下很多的空白让我们给去填补、去发挥。
在小学四年级下册的简便运算的教学中,我就补充了一些内容和概念。
比如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教材给我们这样的一个例题,如:(80+8)×125=80×125+8×125
=10000+1000
=11000
而118×36+118×64=(36+64)×118
=100×118
=11800
这样的例题教材上并没有,练习题中也很少出现。
这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上课的老师都知道,在我们的《家庭作业》中,考试中,这样的试题会经常出现,所以这种例题应该要补充一下,也可以说明一下逆运算这个概念。
如果等到出现试题时再讲,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不够系统。
如果就教材而教教材,那我们就只能让教材牵着我们的鼻子走,但我们绝不能只做教材的奴隶,要做教材的主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要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在这里还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研读教材的时候只看课本是不够的,要把习题和作业都拿入研读中来。
四、寻找讲练的结合点。
讲练结合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讲也容易,练也容易,而如何恰当的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得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了。
一味地讲就失去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被动接受很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味的练呢?学生是动起来了,可会走很多弯路,无法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所谓的讲我们更应该理解成是一种引导,讲多少就是导多少的学问。
研读教材的目的就是搞清楚新课导多少,学生动多少。
例题导多少,学生做多少。
习题导多少,学生完成多少。
这本身是一个很多老师都能做到事情,可惜我们很多老师不当回事,喜欢临时作处理,这样是不行的。
即使是老教师也得研究,教材是变化
的,学生是变化的,时代的要求也是变化的,还真不能拿着经验当饭吃。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一些年老的教师,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用不变的思想和方法去教变化的教材和学生,而那些爱学习和研究的老教师同样受学生的欢迎。
五、落实能力的运用点。
学知识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形成一种能力,用于实际生活之中,这正是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我认为就是指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数学和生活是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
别看小学数学,我们生活中什么时候离开过它呢?买菜,做点小生意要用到加减乘除,搞点简单的土地测量要用到面积的计算是吧。
可我们有时就只会教学生在书本上算,到了生活中就派不上用场了,这就是没有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研读教材就是要根据生活中的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知识或经验再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形成能力。
为什么要搞课改,那就是教材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才要改的嘛。
但我们又去研读过教材,它是否又适应我们自己的教育呢?也许深了,也许浅了。
真正研读教材的老师有时会否定教材,为什么,那就是他们知道哪些内容该改,哪些内容该删,否则学生学了却无法形成自己的能力,只会用来考试罢了。
认真细致地“研读教材”,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最终目的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教与学方式的互动与变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育教学的质量。
为此研读教材最基本的还是教师要多看课本,多看教参,多看习题,在反复分析和研究中,才能使我们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教材,使数学课堂在教学求实中创新,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