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3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3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3课题信息窗2---动物联欢教学内容: 理解除法的意义,教科书第51~53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森林里小动物联欢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

你们想参加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小动物联欢情景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们有可能提出加法或减法的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有关除法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其它问题收入问题口袋。

)除法问题:1、12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怎样排队?2、30只松鼠,怎样分组?3、6只小猴分一组可以分几组?二、探索新知。

(一)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提出了这么多问题。

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解决下面的问题,好吗?(二)12个小动物怎样排队?1、.师:12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他们该怎样排队呢?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

(学生利用学具摆出各种情况)2、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3、师:哪个小组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排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按一定的顺序板书各种平均分的结果)可能出现:(1)每4只一行,,排3行;(2)每3只一行,排4行;(3)每6只一行,排2行;(4)每2只一行,排6行。

4、师:我们刚才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些分法用什么相同之处?(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会发现:其相同点都是把12只小熊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

全册(导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全册(导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全册(导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绪论数学是一门用符号和规则来描述、探究数量关系、空间形状、变化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数学的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数学素养,还可以加深我们的思维和逻辑能力,提升我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会对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学习。

第一单元:认识数字第一单元主要讲解了数字的认识和运用。

在本单元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数字,包括整数、奇偶数、跨十、比较大小等方面。

在这些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数字,并了解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单元:数的合与分第二单元主要讲解了数的合与分。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将数拆分成更小的数,并学习一些拆分数的方法。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学会使用数的排列和组合,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

第三单元:简单加减法第三单元主要讲解了简单的加减法。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操作,并学会使用一些计算方法。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的运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对数字进行分类和统计。

第四单元:图形的认识第四单元主要讲解了一些基本的图形知识。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认识不同类型的图形,并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图形运算方法。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进行图形的运用。

第五单元:时间与长度的认识第五单元主要讲解了时间和长度的认识。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认识不同的时间和长度单位,并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时间和长度计算方法。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时间和长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好的进行实际操作。

第六单元:简单的倍数和分数第六单元主要讲解了简单的倍数和分数。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认识和使用不同的倍数和分数,并学会使用一些特殊的计算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认识平均分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认识平均分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平均分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学生将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如分物品、数数等,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学内容包括:- 平均分的定义- 平均分的性质- 平均分的实际应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性质,并能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计算器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 讲解平均分的定义和性质,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如分配物品、分糖果等,让学生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3. 操作活动- 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活动,如分物品、数数等,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 学生展示操作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均分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以下板书设计:- 课题:认识平均分- 定义:平均分是指将一定数量的物品或数值平均分配给若干个对象。

- 性质:平均分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

- 应用:平均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分糖果等。

作业设计-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平均分的基本概念。

- 提高题:设计一些实际情境题,让学生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 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平均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讲解、举例、操作活动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性质,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8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8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8课题信息窗5---重建家园教学内容:课本第60~62页,综合应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人新课。

师:同学们,小动物们忙着重建家园,你们想帮帮他们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吧!(出示小动物重建家园情境图)师:它们干得多么起劲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学生从图中能发现:(1)有20只熊猫,每个山洞住4只。

(2)有16只兔子,要建4座房子。

(3)有21块砖,每次搬3块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有关除法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其它问题放入问题口袋)二、探索新知:(一)师:同学们非常认真,提出了这么多问题。

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解决下面的问题,好吗?(二)20只熊猫,每个山洞住4只,该怎么住?1、师:20只小熊,每个山洞住4只,怎么住呢?同学们愿意帮帮他们吗?师: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2、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3、哪个小组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排的?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展示不同的方案。

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以下不同想法。

学生交流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有16只小兔,要住进4座房子,可以怎样住?1、师:刚才我们帮小熊解决了困难,那么小兔怎么住呢?2、师:谁能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四)用除法表示分的过程。

师: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帮小松鼠和小熊解决了住处。

那么用算式该怎样表示呢?1、每个山洞住4只,需要几个山洞?2、每座房子里住着几只小兔?学生交流:(1)是怎样分的,用算式怎样表示。

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5.1 森林聚会——平均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60‾62页,平均分的认识。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认识初始的。

教材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以一幅情境图“有趣的聚会”童话故事引入,然后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这幅情境图进行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情景过程,通过帮助小熊猫分竹笋、认识什么是平均分;帮助小猴子分桃子,知道如何进行平均分,帮助小兔分萝卜,体会平均分的不同分法。

本课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感知什么是平均分,如何平均分,创设适合学生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帮助小动物分东西,理解“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在进行“平均分”的时候,借助学具,利用帮助小猴子分桃子,感知“平均分可以把东西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3个3个地分……”一直分完为止;利用帮助小兔分萝卜,感知“平均分”还可以按照“每几个1份来分”这样既能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可以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情境图理解平均分。

2、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平均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初步认识平均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教学难点:经历感知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磁性圆片,彩色粉笔学生准备:学具盒,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讲故事: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森林里有两只笨狗熊,一天它们在寻找食物,发现了6个野果。

熊哥哥抢到了4个,熊弟弟只抢到了2个。

熊弟弟当然不愿意,坐在地上哭起来。

这时狐狸大婶走过来,小狗熊急忙去找她帮忙,狐狸大婶笑着说:“那好办!”它走到熊哥哥旁边拿起两个野果一口气就吞了下去。

这时熊弟弟高兴的拍着手说:“哈哈,现在我们可一样多了!”(现在它们每人有几个?)狐狸大婶走后,熊哥哥突然说:“哎呀,上当了,上当了,其实不用狐狸帮忙我们也能一样多!“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怎样做才能一样多?2、导入情境图通过这根故事,今后碰到问题要互相谦让,肯动脑筋,做一个聪明的孩子。

2020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五四制)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2课时

2020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五四制)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2课时

课时2 教材65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学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学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2、经历探究辨别方向与确定位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合情感。

教学重点: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任意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教学难点: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加强学生练习的活动性,让学生面向给定的方向站好,再说出其他三个方向。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分别面向不同的反响,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巩固辨认方法。

2、自主练习2。

这是实践性的题目。

练习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与实践开展必要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辨认方向。

3、自主练习3。

学生自己独立解决,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4。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全班交流,巩固看路线图的方法。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3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3

教学案与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情境图师: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二、初识新知:(一)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1)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你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三深入理解(1)师:15只小鹿,每只小船装3只,需要多少只小船?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你能用分一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指导。

汇报一下,你的结果,需要多少只小船。

教师点名回答。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看图回答,有15只小鹿需要解救,每只小船只能救3只小鹿。

需要多少只小船?学生可能回答:把15只小鹿,3只3只的分,看一看,分几份恰好分完。

就需要多少只小船。

学生回答:一共需要5只小船。

学生回答:15÷3=5(只)读作:15除以3等于5表示每份是3,15可以分成5份。

学生介绍:15÷3=5(只)表达清楚。

教师展示分组图(3)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这个算式读作什么,表示什么?你知道各部分名称吗?四练练看图中还有哪种动物正在等待救援?得派多少只小船才可以解救它们?请用算式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

教师点名个别同学。

五谈收获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被除数除数商学生回答:小熊学生书写8÷2=4(只)学生谈收获。

达标检测作业设计课本P69自主练习1,2,3教后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2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2
(1)分成 2 组,每组 6 只。(2) 分成 6 组,每组 2 只。(3)分成 3 组,每组 4 只。(4)分成 4 组, 每组 3 只。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 按一定的顺序板书各 种平均分的结果) 可
能出现: 组数 每组个数 2组 6只 6组 2只 3组 4只 4组 3只
4、师:我们刚才找到 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 下,这些分法用什么相 同之处?
度与价 习的信心和兴趣。
值观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难点 把总数按照一定的份数或每份数进行平均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动物联欢
12 只小熊可以分成几组?每组几只? 用算式表示为;
板书设计 (1)分成 2 组,每组 6 只。 12÷2=6(只)
(2)分成 6 组,每组 2 只。 12÷6=2 (只) (3)分成 3 组,每组 4 只。 12÷3=4 (只) (4)分成 4 组,每组 3 只。 12÷4=3(只)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案
课题
信息窗 2——动物联欢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陈华玲
审核人
授课时间
第 2 课时 共 课时 序号 2
知识

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分实物,加深对“平均分”理解。

技能
维 教 学 目 标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态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 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对数学学
教 教师精讲与点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导入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森林里小
动物联欢会在热烈的
学 气氛中拉开了序幕。你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2 认识方向-青岛版(五年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2 认识方向-青岛版(五年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2 认识方向-青岛版(五年制)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本概念
2.了解在地图上如何表示方向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简单指出方向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方向的概念
2.学会在地图上表示方向
三、教学难点
1.能够用简单的方式表示出方向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1. 教师导入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生探究
让学生看图说话,在草地上画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简单表述方向的概念。

3. 教师讲解
1.讲解四个方向的名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理解四个方向的概念,比如: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西方是太阳落下的方向。

3.讲解如何在地图上表示方向,比如:用箭头表示,或标注方位角等。

4. 练习与交流
利用地图进行方向的练习。

教师将地图投影到投影仪上,让学生依据教师要求指出某个方向。

或者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在地图上找答案,比如:从学校到超市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在地图上指出中心广场位置等。

5. 教师总结
总结本节课讲解的内容,强调方向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方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简单指出方向。

五、作业布置
做一张简单的地图,并标注上北、南、东、西四个方向。

六、板书设计
东南西北
太阳升起的方向风来的方向太阳落下的方向磁北的方向。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1(青岛版)-5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1(青岛版)-5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1(青岛版)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三、巩固练习。

自己完成书13页2的乘法口诀。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 1 2 52辆车上__个轮,上面共有__个人 2 2+2=4 5+5=103辆车上__个轮,上面共有__个人 3 2+2+2=6 5+5+5=15教后反思:这节课中,学生刚开始学习口诀,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口诀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课题课本14-15页2-5的乘法口诀练习。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2和5的乘法口诀。

2.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2和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教学难点: 2和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背诵2和5的乘法口诀。

⑴集体背诵。

⑵指名背诵。

⑶对口令。

二、做自主练习中的习题。

1、2、把口诀填完整。

3、看口诀说算式。

4、乘法的计算。

5、8 解决实际问题。

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说说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6、比较大小。

7、估一估,数一数,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朵花?体会算法多样化。

三、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四、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3课题观看顶碗表演---3.4的乘法口诀信息窗解读:呈现的是教师和学生观看小丑表演�D�D顶碗和晃板的情景。

图中提供了灯笼、晃板、顶碗三组信息。

通过师生有兴趣的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3和4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

2.通过实践熟悉、掌握3和4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熟悉、掌握3和4的乘法口诀。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单元授课计划)教学内容:分一分和认识除法两部分单元分析: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除法,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

全单元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过程;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了解除法的含义。

教材加强了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在教学除法前先安排了5的信息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分几个——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过程。

教材结合例题和“自主练习”所提供的实例,以及一些分物体的具体过程,出现相应的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

2、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学生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以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迁移类推法和动手操作法为主。

学法:以小组合作法、动手操作法和迁移法为主。

设计思路:在教学除法前先安排了5的信息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分几个——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过程。

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2)结合例题和“自主练习”所提供的实例,以及一些分物体的具体过程,出现相应的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3)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即在备课过程中树立最新的实践性教育理念,用最新鲜的材料去充实教学内容,用最新、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去阐发理论,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今天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最新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最新模板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例子,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联想转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材分析】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学情分析】我所抽班级学生有73人。

这班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使用北大(版)教材,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

对于列出小数乘法算式以及得出结果,学生不会有任何困难,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联想到整数乘法的意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小数乘法的意义。

所以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利用小数加法的复习题,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小数的意义:0.2 0.05 (学生口答)2、小数加法:0.6+0.6 0.8+0.8 0.2+0.2+0.2 0.4+0.4+0.40.1+0.1+0.1+0.1+0.1(1)学生口算(2)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求相同加数的和)(3)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用乘法计算)3、揭示新课:(1)0.2+0.2+0.2,用乘法怎样表示?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这样想的?0.2×3表示什么意思?(2)0.6+0.6,用乘法可以怎样写?0.6×2表示什么意思?(3)剩下的几道怎样用乘法表示?分别表示什么意思?(4)这些乘法算式与我们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是小数乘法) 4、归纳意义:小数乘整数表示什么呢?二.探究算法1、请大家想办法算出0.2×3的积。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正确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勇于尝试等。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采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 采用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以实例讲解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进位处理。

(2)两位数的减法运算以实例讲解两位数的减法运算,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借位处理。

(3)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讲解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引导学生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 练习巩固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5.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两位数的加减运算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

3. 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如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勇于尝试等,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单元授课计划)教学内容:分一分和认识除法两部分单元分析: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除法,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

全单元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过程;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了解除法的含义。

教材加强了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在教学除法前先安排了5的信息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分几个——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过程。

教材结合例题和“自主练习”所提供的实例,以及一些分物体的具体过程,出现相应的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

2、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学生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以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迁移类推法和动手操作法为主。

学法:以小组合作法、动手操作法和迁移法为主。

设计思路:在教学除法前先安排了5的信息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分几个——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过程。

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2)结合例题和“自主练习”所提供的实例,以及一些分物体的具体过程,出现相应的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第一个红点---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为今后理解除法的意义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充分感知平均分,教材通过分6个竹笋,借助同样多,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通过动手分实物,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情景图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等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等分方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德育目标: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课堂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等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操作中学会平均分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小圆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谈话: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丰收了,可是熊猫兄弟却愁眉苦脸的,他们在为怎么分竹笋而发愁,孩子们,大家能帮帮他们吗?【环节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听课氛围。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观察情境图找出相关的信息,并能够从信息中挑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并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点评:在具有童趣的情境中教学,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有利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1)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平均分。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分法:“该怎样分竹笋呢?”你是怎么想的?预设1:每只熊猫分3个,因为这样都一样多。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青岛版
2、复习: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
说一说
1)面对南面,左面是( ),右面是( )
2)面对东面,后面是( ),右面是( )
3)面对北面,左面是( ),右面是( )
问一问
1)谁来说一说教学楼在操场的哪一面?
2)谁还能像老师一样问问你的朋友?
二、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一题:让学生面向给定的方向站好,再说出其他三个方向。如面向东方,说出左、右、后面分别是什么方向;再让学生分别面向不同的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巩固辨认方向.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学楼的周围是什么建筑物?
我的家乡杨庄的周围有什么建筑物?
百货大楼的周围有什么建筑物?
体育中心的周围有什么建筑物?
二、解决问题。
1.引导:教学楼的周围是什么建筑物?根据信息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展开讨论,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的位置。
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言,介绍自己的学校,操场在教学楼的东面艺术中心在
根据提示语,在括号里写出他们的家。
小明家在学校的北面,小亮家在学校的东面,学校的南面是小红家,从小明家先向南走再向西走是小丽家。
用方位图画出自己喜欢的地方。
板书
设计
我喜欢的地方
提出问题:
(1)教学楼的周围是什么建筑物?
(2)我的家乡杨庄的周围有什么建筑物?
(3)百货大楼的周围有什么建筑物?
(4)体育中心的周围有什么建筑物?
备课人
第五单元
美丽的校园---认识方向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使学生能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位确定其它三个方位。使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并能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使学生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并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相识单元备课一、单元学习目标:1.在已有生活阅历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有关0的除法。

2.经验除法产生的过程,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初步培育发觉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习除法的起先,是补天浴日学习除法计算的基础。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基础上,绽开后续学习。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与各部分的名称;有关0的除法。

三、单元重点、难点:本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在理解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四、单元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供应的素材,创设生动好玩的学习情境。

2.注意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相识除法。

五、课时支配:本单元用9课时完成教学。

1课题信息窗1森林聚会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理解平均分,课本第48~50页。

学习目标:1、结合已有的生活阅历,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能用除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培育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学习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习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导学案: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最喜爱那种小动物?今日小动物们要在漂亮的大森林里实行一次好玩的聚会,想知道你最喜爱的小动物来没来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二、探究新知:1.师:好喧闹的聚会啊!在刚才的画中你发觉了什么?(学生表述看到的)2.师:同学们真了不得,发觉了这么多信息。

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小动物要干什么?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把学生提出的有关平均分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

)3.师: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些问题吧!猜猜看这两只大熊猫会怎样分这10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状况,当学生提到把竹笋分给每个学生同样多时,老师应与时引导板书:同样多)4.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分法,真不简洁,今日我们就来探讨其中的一种分法——平均分。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导学案第5单元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导学案第5单元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分一分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实际分一分,摆一摆,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过程中,提升自己观察能力、自主思考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重点、难点: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为认识除法打好基础.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想一想:把8个苹果分成4份,该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把你的分法画下来。

2、看谁的分法多。

)二、合作探究:认真阅读课本61页。

思考:1、什么叫平均分?上述你的分法中哪一种是平均分?把你认为是平均分的方法用彩笔画下来。

2、把6个苹果平均分在3个盘里,怎么分?3、有15个松果,每只松鼠分得3个,能分给几只松鼠?三、班级展示: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四、达标测试:1、我()个()个的分,每个盘子里分了()个。

2、我还会()个()个的分,每个盘子分得()个。

五、拓展延伸:1、有36块饼干,可以平均分给()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块饼干;也可以平均分给()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块饼干;还可以平均分给()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块饼干。

2、通过学习,我发现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就不同。

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

分一分导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2只小熊分组跳拉手舞,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尝试用小棒摆一摆。

二、合作探究:【一】、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1、想一想:说一说刚才是怎样分的?共分了几份?2、试一试:用9个小圆片,3个分一份,看看能分几份?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分成了几份?说明了什么?【二】、联系生活,学以致用1、小动物们有事儿要请我们帮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单元备课一、单元学习目标: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有关0的除法。

2.经历除法产生的过程,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补天浴日学习除法计算的基础。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基础上,展开后续学习。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及各部分的名称;有关0的除法。

三、单元重点、难点:本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在理解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四、单元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除法。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用9课时完成教学。

1课题信息窗1---森林聚会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理解平均分,课本第48~50页。

学习目标:1、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能用除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学习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习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导学案: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最喜欢那种小动物?今天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想知道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来没来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二、探索新知:1.师:好热闹的聚会啊!在刚才的画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表述看到的)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信息。

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小动物要干什么?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把学生提出的有关平均分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

)3.师: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些问题吧!猜猜看这两只大熊猫会怎样分这10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当学生提到把竹笋分给每个学生同样多时,教师应及时引导板书:同样多)4.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分法,真不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分法——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5.师:你能用学具分一分,试一试吗?(教师巡视,指导)6.师: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学生可能出现:生1:我用10根小棒代替10个竹笋,先给大熊猫1个,再给小熊猫一个;然后再拿1个给大熊猫,再拿一个给小熊猫。

一直分完,每只熊猫正好分了5个。

生2:先拿2个给大熊猫,再拿2个给小熊猫,然后再拿2个给大熊猫,拿2个给小熊猫,剩下2个一只一个,每只熊猫正好分了5个。

生3:先拿5个给大熊猫,再将剩下的5个分给小熊猫,每只熊猫正好分了5个。

生4:先拿3个给大的熊猫,再拿3个给小的熊猫;剩下的4个每只再分2个,每只熊猫正好分了5个。

7.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方法,有1个1个分的,有2个2个分的,还有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5个5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

在同学们的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生:虽然分法不同,但两只熊猫分到的竹笋都是5个。

师: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板书)8.师: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瞧,小猴子正着急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猴子分一分,看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吗?(学生运用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分法。

)三、巩固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平均分教后反思: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分一分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其它小动物分一分他们喜欢的食物。

动手操作的乐趣表现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2课题信息窗1---森林聚会练习课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理解平均分,课本第50页。

学习目标:1、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能用除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学习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习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导学案: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2分石榴。

你能把这些石榴平均分吗?自己分分看。

2、自主练习3。

动手做一做,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方法。

3、自主练习4。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利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让学生从直观和真实感受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为除法意义的认识打好基础。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平均分教后反思: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分一分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其它小动物分一分他们喜欢的食物。

动手操作的乐趣表现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3课题信息窗2---动物联欢教学内容:理解除法的意义,教科书第51~53页。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学习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习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导学案: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森林里小动物联欢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

你们想参加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小动物联欢情景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们有可能提出加法或减法的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有关除法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其它问题收入问题口袋。

)除法问题:1、12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怎样排队?2、30只松鼠,怎样分组?3、6只小猴分一组可以分几组?二、探索新知。

(一)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提出了这么多问题。

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解决下面的问题,好吗?(二)12个小动物怎样排队?1、.师:12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他们该怎样排队呢?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

(学生利用学具摆出各种情况)2、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3、师:哪个小组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排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按一定的顺序板书各种平均分的结果)可能出现:(1)每4只一行,,排3行;(2)每3只一行,排4行;(3)每6只一行,排2行;(4)每2只一行,排6行。

4、师:我们刚才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些分法用什么相同之处?(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会发现:其相同点都是把12只小熊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

) (三)30只松鼠怎样分组?1、.师:刚才我们帮小熊排好了队,那么30只松鼠怎样分组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助小松鼠分组吗?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

学生可能找到以下几种方法(1) 30只松鼠,若每组6只,可以分成5组,若每组5只,则可以分成6组。

(2)30只松鼠平均分成6组,每组5只;若平均分成5组,则每组6只。

2、师:谁愿意把你的分组方法告诉大家?(学生交流)(四)用除法表示分的过程师: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帮小松鼠分了组,小松鼠非常高兴。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用算式该怎样表示呢?1、教师向学生介绍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及各部分的意义。

教师边介绍,边板书:30÷6=5 30÷5=62、.师:谁知道这两个算式怎样读?它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会的学生介绍,也可由教师介绍)3、师: “小熊怎样排队?”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五)小猴子怎样分组?师:瞧,小猴子急了,请同学们来帮小猴子分一分组,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好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集体交流时说出师怎样分的,用算式怎样表示,介绍算式个部分名称及意义。

)三、巩固练习。

1 .第一题:连一连,分一分,说一说。

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1,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 第二题:圈一圈,填一填。

(1)与同位说说怎样分(2)说说你的想法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平均分教后反思: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学生初步理解了除法的两种含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并能运用除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题信息窗2---动物联欢练习教学内容:理解除法的意义,教科书第53页。

课型:练习课。

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学习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习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导学案:一、巩固练习。

1 .第3题:分一分,记一记。

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3,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 第4题:分一分,填一填。

(1)与同位说说怎样分(2)说说你的想法3、学生自己完成自主练习5,教师集体订正。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平均分教后反思: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学生初步理解了除法的两种含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并能运用除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课题信息窗3---猴子捞月教学内容:课本54——55页。

有关0的除法。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有关0的除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习难点:理解有关0的除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习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