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精读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1000字
2020年11月的开端,在家宅了一天,看完了《一课经济学》,简单分享,输出也是为了加深自己对书的内容的理解。
关键我们需要看清楚钱背后的东西。
本书主要用25课时的内容主要传达2个观点。
破窗理论及其各种伪装的破窗谬误;人为干预经济总是事与愿违,虽然出发点是好的。
一家商店好好的橱窗,被一个小孩打碎了。
老板要买块儿玻璃,把橱窗给补上。
这块玻璃两百块,老板损失了两百块很伤心。
这时候邻居就跑过来劝他,说别伤心了,虽然你损失了两百块,但你想想,如果你这玻璃永远不碎,那玻璃店老板不就饿死了?玻璃店老板赚了你这两百块,就可以去买面包、买衣服。
这样烤面包的师傅,做衣服的裁缝,他们也都有了生意,他们赚了钱,也要去消费。
所以你看,虽然修橱窗花了200块钱,但你推动了这么多的产业发展,这么多人都因为你受益了,所以不用太伤心,你这是好事呀。
乍一听,这似乎有点儿道理,但仔细想想,这肯定不对。
如果这个道理成立,那咱们所有人每天都去砸玻璃好了,这样经济就能不断发展。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谬误。
那为什么这是一个谬误呢?咱们来分析分析。
商店老板是把两百块给了玻璃店老板,也的确是给玻璃店带来了一单生意。
但商店老板本来没准备把这两百块钱花在换玻璃上,他可能是准备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吃一顿火锅,现在两百块修了橱窗,就去不了电影院,吃不了火锅了。
所以说,这两百块,其实是从电影业、餐饮业转移到了玻璃业,也就是说,这只是转移了财富,并没有创造新的财富。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看得出来,破窗谬误的本质,是财富转移,而不是财富增长,说白了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甚至可以理解成是强制性的财富转移,因为窗户打破了,你肯定要换新的嘛。
破窗谬误的案例有很多,但你只需要抓住“财富转移”这个核心特征,就能识别它们。
经济学研究的是事与愿违的规律。
过去人们总是以为,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想要让整个社会变好,只要把坏人都消灭掉就行了。
比如,外国商品抢占本国市场,那就提高关税,把他们赶出去就好了;某个产业快不行了,政府出手帮一把,给补贴,控制价格,这样不就拯救了一个产业吗?劳动人民的收入非常低,生活非常贫困,好办,设定一个最低工资标准,让每个劳动人民都能赚到更多的钱。
《一课经济学》-精读笔记
《一课经济学》-精读目录Day 1 破橱窗效应&战祸之福№.1本书导读2008年留给国人的回忆,除了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或许还有从美国开始蔓延全球的次贷危机,这场发端于美国房地产行业的经济危机,最终影响到世界各国的经济,当然中国也未能幸免。
为了挽救当时经济增速急刹车的中国经济,政府推出了庞大的“四万亿”计划,以投资包括高铁在内的国内基础设施。
激进的“四万亿”计划在当时挽救了每况愈下的中国经济。
但如果我们今天来评价“四万亿”计划的话,或许对于该计划的效果要打一个问号:从中长期来看,它真的挽救了中国经济么?政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真的能挽救经济么?如果你心中尚存这样的疑问,那么写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一课经济学》或许会提供另一个答案。
本书作者亨利·黑兹利特(Henry Hazlitt)是当时影响力颇大的自由意志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曾担任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报刊的记者。
黑兹利特对于自由意志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发展都有极大贡献。
除此以外,他资助了流亡到美国的路德维希·冯·米塞斯(20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大师、卓越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使他得以获得在纽约大学的教授职位;也让艾茵·兰德(俄裔美国哲学家、小说家,她的哲学理论和小说开创了客观主义哲学运动,代表作有《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接触到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
1997年,为了纪念他在经济领域的杰出贡献,成立了以他命名的基金会。
需要一再提醒的是,作者的很多经济学观点可能会与大多数人的认知相冲突,请你暂且抛弃自己固有的认知,来听听经济学家不同的声音。
当然,因为本书的写作年代较早,也有部分观点已经不符合当下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了。
№.2今日导读开宗明义,作者黑兹利特在第一章告诉我们,这本书的核心就是破解其他经济学家所犯下的谬误,并且指出了这些谬误的共性:忽略了政策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而对于这些谬误的始作俑者,作者把他们叫作“坏的经济学家”。
《一课经济学》读书笔记及感悟
《一课经济学》读书笔记及感悟连岳在推荐这本书时说:“今天下班途中,你打开这本书,堵的话,回到家,这书看完了。
这两个小时将是你人生收益率的高光点,以后,那些经济学骗子,无论何等他们顶着何等吓人的官衔,都骗不了你。
”本书的主旨也非常简单,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眼光放长远些,不要只看眼前。
用作者的话就是:在研究任何经济政策提案的效果时,不仅要考察提案带来的即时结果,也要探究现阶段结果;不仅要探讨其主要后果,也要探讨其次要过失;不仅要看其对某些特殊群体的影响,还要看其对所有人的影响。
守住这一原理,作者在书中提及的各种谬论便轻松被击破了。
《一课经济学》读书笔记1.“需求堵塞”谬论??战争时期庞大的需求“累积”或“滞塞”,会给战后的世界带来繁荣(1)首先,它把需要(need)和需求(demand)混为一谈。
必须并不等于需求。
有效的经济需求,光有需要还不够,还必须要有很相当的购买力才行。
“需求堵塞”谬论只讲出了一半的真相,战争造成的破坏的确毁坏给给某些产品的制造商带来了大量的商机,就像是总需求增加了。
部分原因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降低,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需求从其他地方转向了这些的产品。
(2)那些认为毁坏战争造成的破坏能增加总体“需求”的人,还遗漏了一个基本事实:需求和供给就像一枚多枚硬币的两面,供给会创造需求,因为归根结底供给就是融资需求。
显然,生产力被烧毁多少,一般性购买力就摧毁会被摧毁多少。
(3)弃旧并不意味著就能迎新。
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必须拥有资金提留,或者通过活期存款取得资本积累,才能实现厂房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然而,战争却会摧毁累积下来的资本。
2.“政府投资信任”谬论??政府这支螺科榧,能包治所有经济弊病。
(1)我们必须认识到:政府所有的投资最后都必须靠纳税人来埋单;通货膨胀本身这种只是税收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是极其有害物质的形式。
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这样一种基本上观点,那就是:政府明日或者最终要支出的每一块钱,都必须通过征税来挽回。
一课经济学学习心得
[1] 《一课经济学》,亨利·黑兹利特 著,蒲定东译,中信出版社出版横看成岭侧成峰——读《一课经济学》有感国际经济与贸易 王晓航 1411678“如果你只想看一本经济学的书,那应该就是这一本!”正是这句话让我对《一课经济学》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大一,恰好这本书通俗易懂,没有经济学概念的名词解释,也没有名字很长的专家学者的理论,有的是一个又一个基于案例的分析。
这本书的主旨可以归纳为:“整个经济学的研究可以简化为一堂课,这堂课又可以归纳成一句话: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期影响,更要考察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1下面是一些书中的观点:1.商店玻璃被砸碎,会给玻璃店带来生意,所以会刺激消费,对吗?错。
因为商店店主会把买西服的钱挪来补玻璃,反而抑制了消费。
这是“破窗谬论”,类似的谬论还有“战争促进经济”等。
2.政府进行桥梁、廉租房等公共建设投资,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为桥梁附近居民、廉租房使用者带来很多好处,所以应该鼓励,对吗?不全对。
政府的所有支出都需要通过税收来弥补。
所以,政府投资必须考虑工程的效益和必要性,不能为了拉动就业而投资,否则就是用全体纳税人的钱做了看似风光、实则低效的事。
3.政府去扶持个人或企业,比私人贷款公司的风险小,对吗?错。
因为政府拿纳税人的钱去投资,不会严格审核。
而私人贷款公司拿自己的钱投资,会谨慎得多。
4.机器导致失业,对吗?错。
机器可能在本行业引发部分失业,但机器提高效率,节约人力,产生的新价值将在其他行业产生更多就业机会。
5.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就业机会,对吗?不全对。
有些方式是不可取的,比如过度细化分工(就是把一人的工作量拆成两人的岗位),或者把每周40小时工时减少为30小时。
这是对“充分就业”的盲目崇拜。
6.战后遣散军队、裁剪冗余公务员,容易引发社会动荡,对吗?错。
他们重新被社会吸纳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而且他们的就业、创业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蔡辉说书:《一课经济学》
蔡辉说书:《一课经济学》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的这本书叫《一课经济学》,作者是美国的学者黑兹利特。
众所周知,现在社会是围绕着两根轴在运转,一个是所谓的经济理性,一个是所谓的法律理性。
现实不论怎样纷繁复杂,只要你有经济理性和法律理性,你就可以找到其中的规律,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换言之,在今天不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做什么工作,将来怎么发展,你都要懂一点经济学知识,要懂一点法律知识。
可是一提经济学,很多人就会觉得头疼,为什么?要读很多的书,学很多复杂的理论,此外还要数学特别好,这个都不是短时期能够学会的。
其实您说的这是专业经济学。
作为普通人,不需要掌握那么复杂的经济学工具,只需要掌握经济学的智慧,并把这种智慧应用到我们具体实践中那就可以了。
如果你这辈子只想读一本经济学的书,那么我就推荐这本《一课经济学》。
为什么?这本书它和以往的经济学著作完全不同,它抛弃了复杂的概念、定义、公式、一大堆的数据等等等等,而是把经济学的智慧提炼出来。
什么是经济学的智慧?其实很简单,甚至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常识就是经济学,经济学就是常识。
换言之,你只要遵守常识,你这个行为就会符合经济学原理。
如果你行事不遵守常识,违背了常识,那么你也就违背了经济学的原理。
那很多人就会说,这个常识谁不懂啊?我还用跟你学吗?我还要看你这本书吗?是的,每个人都懂常识,但是我们却往往不具备足够清晰的常识感。
换言之,我们在今天讲常识,在明天可能就不讲常识,在这件事讲常识,可能在那件事上就不讲常识。
我们往往不能长期的全面的去把握常识,只能瞬间地、局部地去了解常识。
所以,我们特别需要一本书不断的提醒我们,帮我们擦亮我们的常识感。
那么我就先从破窗谬论讲起。
什么叫破窗谬论?一个商店,很好的橱窗,来一个小孩,扔一个石子,玻璃打碎了,追吧,追不上。
老板一看这怎么办?只好买玻璃补上吧,两百块,损失惨重。
这个时候邻居就来劝他,别伤心了,虽然你损失了两百块,但是你要想想,你这两百块钱实际上是交给了玻璃店老板,这样就推动了玻璃业往前发展。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
《一课经济学》是一本由法国经济学家雅克·阿塔利创作的经济学畅销书。
这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读者揭示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现实应用。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这本书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学的应用无处不在,如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市场均衡等。
通过阅读《一课经济学》,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些经济学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了解到经济学并非只是冷硬的数字和图表,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其次,这本书让我对政策制定有了新的认识。
经济学不仅关乎个人的选择和利益,也关乎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通过阅读《一课经济学》,我更加理解到政策制定背后的经济学逻辑。
政策制定者需要权衡各种因素,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政策制定也需要考虑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
此外,《一课经济学》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于这个经济系统中。
通过了解经济学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更好的规划和选择。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课经济学》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经济学入门书籍。
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这本书也提醒我们,经济学并非只是冰冷的理论,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和理解经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把握未来。
一课经济学:人人都能读懂的经济学
在微观经济学部分,目录详细介绍了生产成本、供需关系、价格机制等核心概 念。这些内容是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对于个人和企业决策具有指导 意义。还涉及到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等专题,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经济生活 中的各种要素。
宏观经济学的章节则涵盖了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核心议题。这部分内 容有助于读者理解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通 过学习,读者可以掌握分析国家经济形势的基本方法,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 策的作用机制。
这些摘录只是《一课经济学》中的冰山一角,这本书中还有更多精彩的内容等 待读者去发掘。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原理和应用, 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
阅读感受
《一课经济学:人人都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
在当今世界,经济学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 它都在影响着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经济学却是一 门高深莫测的学科,充满了复杂的图表和晦涩的理论。幸运的是,我遇到了 《一课经济学:人人都能读懂的经济学》这本书,它为我揭示了经济学的真谛, 并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
精彩摘录
《一课经济学》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经济学读物,它以生动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 实例,向读者展示了经济学的魅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这本书中的一 些精彩摘录,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经济学的奥妙。
“经济学并非一个孤立的学科,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
这句话简洁明了地概括了经济学的本质。通过学习经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解社会现象,预测未来的趋势,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一课经济学:人人都能读懂的经济学》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01-导言:什么是经济学
●
C
●
H●
资源没有
。
B
●
充分利用
O
●
A
10
大炮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
A、生产可能性曲线(AE曲线)是
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AE曲线上的
点代表不同的资源组合比例。
B、反映了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代表有效率的
产量水平,说明社会经济处于有效率的
充分就业状态。
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内的点(H点),
举例:食品厂的显性成本
厂房的租金,购买设备的费用
购买面粉、糖、奶油等原材料的费用
工资支出
显性成本是机会成本,企业把这部分费
用用于食品厂,就不能用于其它。
B、隐性成本
企业使用自有资源所应该支付的费用。
实际上已经投入,但这些费用并没有
在企业的会计帐目上反映出来(隐性:
不是实际支出,不计入会计成本)
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例子
假设一个社会只生产两种产品——黄油和大炮,在
既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
组合如下表:
产
种
品
类
黄
油
(亿公斤)
大炮
(万 门)
可 供 选 择 的 产 品 组 合
A
B
C
D
E
0
1
2
3
4
10
9
7
4
0
图:生产可能性曲线
黄油
4
生产可能性曲线
●
E
D
●
W 不可能的产品组合
经济生活的首要问题。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这是一本60年前的书,而且到现在都有借鉴意义。
这本书字数不多,而且很容易读。
这本书说明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有甲乙丙丁四个人是同学,甲是底层公务员,1个月赚5千,乙是国企员工,每月赚4千,丙是外企“小白领”,每月赚5千,丁在民企奋斗,每月赚3千。
因为经济指标下滑了,国家出了一个四万亿计划,据说能够带动18万亿的投资。
此时通货膨胀率只有3%,政府赤字不大。
两年过后4人聚会谈起收入,甲因为国家扩大内需涨了1千5,现在6千5/月;乙因为企业接手了国家工程,薪水也涨了1000;外企因为成本高,丙薪水没变化;丁则因为企业倒闭,只找了个2千/月的工作。
此时通货膨胀率10%,政府有巨额赤字。
甲乙丙丁都受到了四万亿的影响,甲受益最大,乙次之,丙和丁则是输家。
另外,公务员和国企员工的新增加量会远小于外企和民企员工的失业数目。
结论就是,通过让大量的丙和丁承担损失,给相对数量小的甲和乙利益但是这本书提出了很多经济谬误,而这些谬误在中国不仅存在而且还很流行。
比如四万亿的公共建设,首先这笔钱(不是财富)从哪里来?羊毛出在羊身上,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国家在减税,公务员涨工资会扩大内需,出口还是比较萎靡,赤字可以预计会飙升的,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可期,所以这笔钱会通过通货膨胀变相地从老百姓那里取得。
通货膨胀,工资也会涨,就像本书所讲得,政府和国企会首先买到便宜的东西,然后物价才开始上涨,企业因为成本上涨而不得不跟着涨价,企业是利益输出者。
因为挤出效应,所以会有很多企业关门大吉的。
而且四万亿及其所引发的18万亿,一定会引起大量利益集团的抢夺,到时候会有很多人把实际情况搞混,大家都糊里糊涂的。
还有储蓄大量增加是经济萧条的后果,而不是萧条的原因。
国家鼓励消费,就把大众的目光从根本原因引到了储蓄上。
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的出口依赖性太强,而国内消费购买力强的人都是特殊利益团体的,大多数工人和农民总的购买力小得吓人,不信,看看汽车、住房和宾馆酒店都是谁买单的。
第一讲经济学是什么
答案非常简单,我们的欲望超出了我们的资源。
虽然我们的资源看起来可能是充裕的,但还是不能生产出所 有我们想要的东西。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最佳利用有竞争性用途的稀缺资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经济学作为一门系统性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得以形 成的。在封建社会及其以前,曾有过一些经济思想,但不成 体系。如柏拉图的社会分工、亚里士多德的商品价值和货币 性质论;中国古代的义利思想、富国思想、平价思想、黜奢 崇俭思想等。
3、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15-)
保罗·萨缪尔森被称为经济学中“最 后一个通才”和当代经济学的“掌门人”, 是有史以来将宏观、微观、财政、货币等 一系列现代经济学研究成就加以最大综合 的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这个名字,在所有从事经济 学研究和经济学学习的人们中,几乎无人 不晓,这都是由于他写就了风靡世界的教 科书———《经济学》。
当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经过艰苦的体制比较和体制探索,最 终几乎都选择了市场经济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感谢生于苏格兰的 亚当·斯密,钦佩他思想的伟大。
亚当·斯密从以下三点入手,展开了对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和高效性的论述:
(1)利己心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 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 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 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 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他,去尽力达到一 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 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 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那么,是什么使美国成长为今天的世界第一经济体?当 然,美国不是世界上令国民感觉最幸福的地方,但民众的生 活水平富足,却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我们该思考一下,美国 为什么这样富?
一课经济学笔记
一课经济学───────────────▪人们有着天生短视的倾向,总是只关注某项政策的即时影响,或者只关注政策对某个特殊群体产生的影响,而不去探究那项政策对所有群体造成的长远影响。
忽视那些不那么即时和不那么明显的后果,(另外还有直接的与间接的效果、对人的反应没有充分估计。
) ▪政府真正该做的事,是建立和执行一套法律架构,禁止暴力和欺诈。
政府一定不要去干预特定的经济活动。
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是鼓励并维护自由市场▪几乎任何国家级的救济计划、重分配计划、“保险计划”,一旦启动,就会完全失去控制,美国的社保制度正是令人惶惶不安的例证▪现在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社保制度真的是一套保险计划,或只是一套挖东墙补西墙的复杂救济制度▪随着通货膨胀的发展和持续,社保支付完全不是按精算比例增加,而比预想的要多得多。
典型的政治手法是现在支付,将来买单。
不过将来总会到来;国会每过几年就要再次提高劳工和雇主缴纳的社保金。
▪政府一旦推行带有“社会”二字的计划,就会完全失控,不仅在美国是如此,在其他所有国家都是如此▪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一个国家是金属本位的货币政策了,几乎每个国家都通过印制长期贬值的纸币来讹诈它们的人民▪是通货膨胀政策在推高商品价格,而各国政府却继续将物价上涨的原因,怪罪到私人生产者、消费者、“奸商”头上▪美国福利支出人1971 年到1976 年,年均增长率为25%,是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2.5 倍。
1979 年的支出金额预计超过2,500亿美元。
这些福利支出急剧增长促成了“国家福利产业”的发展,现在有500 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和私营部门的劳工,参与配发福利和服务给 5 000 万名受益人。
▪几乎每个西方国家都实施了类似的组合福利计划——有时整合化程度比较高,追踪其危害性比较容易。
无论如何,为了实施那些福利计划,各国只有征收越来越重的税▪20 世纪70 年代初在国会颇受重视的保证年收入提案。
该提案建议对所有高于平均水平的收入征税,用于救济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让他们活得有尊严”,而不管那些人愿意工作与否。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范文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范文亨利赫兹利特(Henry Hazlitt)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专栏作家,《福布斯》杂志总编辑斯蒂夫福布斯尊称他为“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新闻人”,当代“自由至上主义者”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成员。
他曾供职于《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后来又为《纽约时报》撰写经济方面的文章。
1946~1966年,他在《新闻周刊》开设固定专栏,撰写经济学普及文章,引导数百万读者了解经济学基础知识,传播自由经济理念,影响力极为深远。
《一课经济学》是他的第一本重要著作,这本书1946年一出版即成为当时的畅销书,至今已被翻译成8种文字,在全球销量早已突破百万。
他一生勤于写作,撰写了18本专著和无数的评论文章。
其重要著作还有《道德的基础》、《凯恩斯经济学批判》等。
内容介绍:主要讲述本书是美国著名经济专栏作家亨利·黑兹利特专为社会大众撰写的经济学入门读物。
全书包括三大部分26章,以一堂课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讨论了涉及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问题。
例如公共建设工程、税收、政府信贷、就业与失业、关税、最低工资、进出口、价格体系、房租管制、工会、最低工资、利润、储蓄、通货膨胀等,以最简单的阐述方式,向读者逐次解读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背后的真相、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同时,针对那些广为流传的经济理论或学说中存在的谬误,黑兹利特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批驳,从而帮助社会大众更了解经济世界运作的法则。
在描述一些观点的时候通俗易懂。
很适合0基础的人员,了解经济中的一些现象和行为。
本书的主旨可以概括为:在研究任何经济政策的影响时,不仅要考察提案的短期结果,也要看到长期影响;不仅要探讨最重要的后果,也要考虑次要的后果;不仅要看对特定人群的影响,也要看对所有人的影响。
精彩语句:1、如果他们能学会既看直接的结果又看间接的影响的话,那些原本可能产生而没有产生的东西便会呈现在他们的想象之中;2、乔治。
经济学PPT演示课件
9
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 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之间关系的学科, 以及对各种资源(包括土地资源、人力资 源)的运用。
具体的说,经济学研究物品或劳务的生产、 分配和消费,以及这一过程中有限资源的 消耗和使用。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之
第七讲 经济学
1
2
一
3
4
一、什么是经济、经济学 Economy and economics
5
1.经济就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 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劳 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在 生活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总 之,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 成果或收益;
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
市场价值的总值。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国民总收入, gross national Income)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 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
12
做出选择或资源配置决策并付诸实施的过 程就是经济活动。
各个社会做出选择或资源配置的方式称为 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及混合经济
13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差别: 1、决策机制不同 2、协调机制不同 3、激励机制不同
14
(四)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课经济学读书笔记
政府信贷扭曲生产
理想的情况: 贫困家庭由于缺乏谋生手段 → 政府向其贷款使其有能力购买农场 → 贫困家庭依靠自身劳动发家致富 → 贫困家庭还本付息、贡献GDP → “自偿性”贷款 现实的情况: 甲信用好但乙更贫困 →
私营放贷者会选择贷给甲,而政府更关怀乙的处境便福利↓)→
破橱窗
孩破窗 → 玻璃店的生意更好了(福利↑)→ 玻璃店主去别的商家处消费 → 别的商家生意更好了(福利↑) → 别的商家再去其他另外的商家处消费 → 其他另外的商家的生意更好了(福利↑) → ……→
整个社会更好了(福利↑) → 小捣蛋成为社会造福者
孩破窗
→ 面包店店主损失了(福利↓)
→
西装店生意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福利↓)→ 其他店的生意也受到影响(福利↓) → ……→整个社会变得没有想象的好了(福利↓)→ 小捣蛋是捣蛋鬼 • 结论:人们具有短视行为,总是只看到眼前的东西,总是过于乐观,总 是习惯于看到好的那一面,总是习惯于放大好处而淡化坏处。 • 一般化:不仅要考虑主要方面还要考虑次要方面;不仅要考虑即期还要 考虑远期。
均增加了 就业机会
• 结论:我们应该设法观察经济政策或经济动向的所有主要后果——既观 察其对特殊群体产生的即时影响,又观察其对所有群体产生的长期影响。
价格体系如何运作
某商品需求大于供给 → 该商品价格↑ → 该行业利润↑
→ (a)原有厂商扩大再生产;非原有厂商进入 → 供给增大,供大于求 → 该行业利润↓ → ……→ 平均水平
• (a)阶段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其他行业其他产品的供给相对下降,进而影响 其他产品的价格。 • 某个行业的扩张,必然要以其他行业的牺牲为代价,生产要素也是如此,当 劳工、资本和土地从原来的行业转移到了某个行业,那个行业才能够扩张。 当某一行业萎缩或者停止生产,并不必然意味着总体生产出现净减少,因为 该行业萎缩所释放出的生产要素可供其他行业用于扩张。 • 一般均衡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一课经济学》是美国著名经济专栏作家亨利·黑兹利特于1946年专为社会大众撰写的经济学入门读物。
本书以一堂课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讨论了涉及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问题,如公共建设工程、税收、政府信贷、就业与失业、关税、最低工资、进出口、价格体系、房租管制、工会、最低工资、利润、储蓄、通货膨胀等,以最简单的阐述方式,向读者逐次解读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背后的真-相、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帮助社会大众更了解经济世界运作的法则。
本书的主旨可以概括为:在研究任何经济政策提案的影响时,不仅要考察提案带来的立即结果,也要探究长期结果;不仅要探讨其首发后果,也要探讨次级后果;不仅要看其对某些特定群体的影响,还要看其对所有人的影响。
作者以“储蓄”问题举例,在19世纪中叶,罗德贝而图斯宣称资本家“必须将他们赚来的钱全部用于享受和奢靡”,因为“如果他们决定节省,商品将积压,部分工人将失业。
”亨利黑兹利特借用了经济学家巴斯夏所举的一个经典例子来抨击这一观点。
假设有两兄弟各继承了一笔财富,每年有5万美元的收益。
但是其中一人——哥哥挥金如土,大家都清楚地看到,正是他四处挥撒钞票,人们才有那么多工作可做。
相比之下,弟弟谨慎节俭,一年的花销在万美元左右。
在那些目光短浅的人看来,他提供的工作机会显然不到哥哥的一半。
且慢,弟弟把剩下的万美元存到银行,银行会借给企业用作周转金,或者拿去投资。
他的钱用于了间接投资。
他投入这些用途的金钱数额与他之前直接用于消费的数额一样多,都能使钱进入流通,创造就业机会。
12年后,哥哥破产了。
而弟弟由于投资收益不断增长,通过他的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不仅数量更多,而且那些工作待遇更加好,劳动生产率更高。
简单来说,弟弟增加了国家的生产能力,哥哥却没有。
作者最后总结到,现代世界的“储蓄”,只是支出的另一种形式,主要区别在于,哥哥花钱提供的就业机会,每个人都看得到,而要认清弟弟储蓄的钱所起到的同样的作用,则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
第一课经济学导论
课题第一章经济学导论年月日第节教学目的:本章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分类、内容等方面,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概述。
1、了解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 2、了解经济学的十大原理3、了解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法4、掌握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问题重点及难点:重点:稀缺性的含义、资源配置和利用、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曲线、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难点:如何学习经济学教学参考书:《曼昆经济学原理》教学内容及步骤(时间步骤):针对每课内容进行以下几步:第1学时一、由经济学研究什么对象开始,引导到经济学的两个概念(稀缺性、经济学)(15´)二、经济学十大原理-: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15´)三、经济学十大原理-: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生产可能性边界(15´)第2学时四、经济学十大原理-: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10´)五、经济学十大原理-: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15´)六、经济学十大原理-: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10´)七、通过主动学习判断学生对原理应用的情况(10´)第3学时八、经济学十大原理:(原理六到原理十)(25´)九、经济学基本内容讲解(20)第4学时十、经济学基本分析法(45´)教学后记:基本内容一、经济学十大原理1、经济学研究的什么问题: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汽车中石油的稀缺、房子: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所有人都想住既舒适又宽敞的大房子)资源相对人们的欲望永远都是稀缺的。
因为资源的稀缺,所以社会资源的管理就很重要。
这就是我们学习经济学的重要性。
经济学的概念: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么如何做出决策的。
当代社会的经济问题:人们决定购买什么(假如有3000元的收入:交通成本、通讯成本、看电影、吃饭、买衣服、其他方面的支出)工作多长时间储蓄多少(买股票风险太大,买基金以及债券),要想富起来一定要懂得积累(储蓄、基金)企业决定生产什么或是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书中自有黄金屋系列4:读《一课经济学》
书中⾃有黄⾦屋系列4:读《⼀课经济学》摘要:如果⼀⽣中只需要读⼀本经济学著作,可能就是这本《⼀课经济学》了。
想在复杂的社会中做⼀个“明⽩⼈”,⼈⼈可能都需要学点经济学。
从破窗谬论到机器是否会导致⼤规模失业,价格、价值和供求关系三者构成的价值体系,再到政府管制租⾦对于经济和民⽣的影响,最低⼯资法是不是真正的帮助了穷⼈,再到最后是谁偷⾛了我的钱包?是通货膨胀。
相⽐于那些复杂难懂的经济学公式,这本书通过⼀个个⽣动的例⼦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些经济学知识,帮助我们逃离⽆知⽽不⾃知的状态。
⽬录01 ⼈⼈都需要学点经济学02 破窗谬论03 ⽆⼈机会消灭快递员岗位么04 是不是应该⿎励充分就业05 ⿎励出⼝,抑制进⼝,我们就会越来越富啦06 价值体系怎么运作的07 政府管制租房是对是错08 最低⼯资法是不是真的帮助到了穷⼈09 谁偷⾛了我的钱?通货膨胀01 ⼈⼈都需要学点经济学很多⼩伙伴会有疑问,我们⼜不是学经济的,为啥要学点经济学知识呢?这是因为经济学并不仅仅单纯的研究钱,还是研究陌⽣⼈之间协作规律的⼀门学科。
但凡⽣活在这个由众多陌⽣⼈形成的复杂社会,我们都难免和陌⽣⼈打交道。
现实情况下我们更多的是通过直觉去看世界和理解世界,如果仅靠直觉那么很容易陷⼊⽆知⽽不⾃知的状态。
⽽经济学中理性的思维⽅式能帮助我们逃离这种⽆知⽽不⾃知的状态。
通过经济学智慧,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做⼀个“明⽩⼈”,这就是为什么要学点经济学知识的原因。
有些⼩伙伴可能不服了,凭啥说我⽆知⽽不⾃知了?那么来⼏个简单的观点,新的机器会抢⾛就业?⿎励出⼝,抑制进⼝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富裕?制定最低⼯资标准能够保护穷⼈的利益?通过直觉,我们可能认为这是对的,但是如果想真正看清事物背后,我们可能需要学点经济学知识了。
北⼤经济学教授薛兆丰说过:改变世界不是经济学所长,但改变世界观是经济学的强项。
拥有正确、理智的世界观是我们⽴⾜于当前社会重中之重。
02 破窗谬论我们先来看⼀个⼩故事从⽽引出破窗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经济学》-精读亨利‧赫兹利特熊猫书院出品目录№1 导读№2 破橱窗效应№3 战祸之福№4 公共工程来自缴税№5 税负抑制生产№6 政府信贷扭曲生产№7 诅咒机器(一)№8 诅咒机器(二)№9 分散工作机会的企图№10 遣散军队和裁减公务员№11 盲目崇拜充分就业№12 关税“保护”了哪些人?№13 拼命出口№14 “平准价格”№15 救救X产业№16 价格体系如何运作?№17 “稳定”物价№18 政府管制价格№19 房租管制的后果№20 最低工资法№21 工会真的有办法提高工资吗?№22 “有足够的钱买回商品”№23 利润的功能№24 通货膨胀的幻景№25 抨击储蓄№26 课后温习№1 导读作者简介亨利·黑兹利特,或译亨利·赫兹利特,英文名Henry Hazlitt(1894年11月28日-1993年7月8日),自由意志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也曾担任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报刊的记者。
黑兹利特对于自由意志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发展都有极大贡献,在他资助下路德维希·冯·米塞斯(20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大师,卓越的自由主义思想家)才得以获得在纽约大学的教授职位(当时米塞斯刚流亡美国),也是他让艾茵·兰德(俄裔美国哲学家、小说家。
她的哲学理论和小说开创了客观主义哲学运动,代表作有《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接触到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
在1997年至2002年间,为了纪念他,一个名为亨利·黑兹利特基金会的组织创建。
本书的核心开宗明义,作者黑兹利特在第一章告诉我们,这本书的核心就是破解其他经济学家所犯下的谬误,并且指出了这些谬误的共性:忽略了政策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而对于这些谬误的始作俑者,作者把他们叫做“坏的经济学家”。
不过,笔者非常不赞成这种二元论的判定方式。
它硬生生地将那些持有自己不赞同观点的经济学家,定义成“坏的经济学家”或者“煽动家”,冠以“只顾眼前的利弊得失“;而对于作者认为的“好的经济学家”,他则认为他们有远见,并且他们的经济政策会对社会整体有长期的良好效应。
在这里笔者揣度作者黑兹利特所要批判的对象,是为现代经济学做奠基的凯恩斯经济学派。
而黑兹利特作为一个奥地利学派的拥趸者,他的书自然会得到像哈耶克这样的经济学大师的推荐。
只要对经济学知识有所了解的人,对凯恩斯和哈耶克这两位经济学大师的名字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但是这两个学派之间的对抗却一直在持续。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考凯恩斯写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及哈耶克写的《致命的自负》。
尽管你完全可以挑一个你喜欢的学说去相信,但是笔者认为,真理最大的敌人莫过于信仰。
只有始终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去迎接新变化,接受新知识的人,才能离真理越来越近。
主动思考,不盲从本书第一版于1946年推出,在1961年加写了探讨租金管制的内容,因此总的来说,一些案例需要我们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去分析。
同样,经济学在二战后发展迅速,作者的一些观点可能被主流批判,也可能早已变成主流。
此外,奥地利学派的盲目乐观和对凯恩斯主义的强烈抗拒可能让我们读着不太舒服。
因此,笔者建议,我们在阅读时,要进行主动地思考,正确且客观地对待每一个经济学家的世界观,不盲从一家之言,这本书虽然被奉为经典,但不代表它无可反驳。
№2 破橱窗效应今日导读今天我们将从乐观的破橱窗看法入手,分析其是否真的如同蝴蝶效应,能使得整个区域经济得以增长,或是相反。
并由此引申到战争福祸问题的探讨上。
要做好心理准备,在这里,一些主流的、我们赞同的观点可能被反驳,比如公共工程和税负的作用。
因此,需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阅读。
首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作者给出的第一个小例子。
一个顽童将面包店的玻璃窗砸碎,并逃之夭夭。
店长正懊恼这损失的250美元的时候,人群中有人这样安慰他:你在玻璃店多消费的这250美元,使玻璃店的老板增加了收益,于是他便会去别的店家多消费250元,而别的店家也会去另外的商店多消费。
于是一块简单的碎玻璃却能够发挥蝴蝶效应,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了起来。
这样看来,那个顽童的恶意之举,却是造福整个社区经济的福音。
相信读过《系统之美》或者《第五项修炼》的读者,一定能从系统思考的角度指出这个结论谬误。
作者这时候假设了没有被砸破橱窗时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本来面包店的店长是要去裁缝店花这250美元,量身订做一套西装。
这样,面包店店长既可以有一扇完好的玻璃,又有一身漂亮的新西装,会招来更多的客户。
但是,现在只是有一扇新玻璃窗,西装没了,许多将来会被西装吸引来的顾客也没有了。
这么看来店长是亏了还是赚了呢。
原本裁缝店的老板可以有250美元进账,从而可以进行别的消费,从而通过蝴蝶效应促使的区域经济发展,但这也都不复存在了。
两个不一样的事件线,哪个对区域经济更有利?如果例子中的顽童真的给社会带来巨大益处,那么夸张点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911事件的恐怖分子呢?№3 战祸之福?把上一章里的例子大胆地放大,就变成了战争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利益,而且造成的破坏越大,利益也就越大。
这一章我们就来探讨战争的利弊。
坏的经济学家总是宣扬战争会给人们带来需求的积累,作者认为,造成他们错误看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需要(need)不等于需求(demand)简单地说,需求=需要+购买力,有效的经济需求,必须要建立在相当的购买力之上。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非洲的一些贫穷国家,人民从对营养丰富的食物、干净的水、药品等物资的需要非常大,但由于他们几乎没有购买力,因此在经济学上,并不能说他们的需求很大。
2.拥有金钱不等于拥有购买力我们常常有一种幻象,觉得手头的钱多了,我能买的东西就多了,但实际上,如果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们实际能买的东西反而少了。
经过战争的洗礼之后,除了军需用品之外,其他商品的生产自然处于低迷状态。
战争对社会经济和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急需恢复各种基础建设和商品生产。
但战争带来的通货膨胀却会让货币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看起来会让一个国家在战后进入经济腾飞的时代,但是和破窗理论一样,在虚高经济的背后,民众的购买力却没有真正得到提高。
而且,战后民众必须将大部分的钱花在基础建设方面,比如建房子、修店铺,那势必会使其他商品的生产力受到限制。
3.弃旧不等于迎新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战争中摧毁的厂房本来就是旧的,战后重新修建更好的厂房和设备,反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比如德国人和日本人在二战后,因为得以更换最现代化的厂房和设备,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美国那些老旧、过时的厂房与设备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按照这个逻辑,在和平年代,如果我们想要提高生产效率,只要更换新的厂房和设备就行,试想一想,真的是这样吗?不一定吧。
你肯定会考虑,这些设备真的旧到不能再用了吗?我换一套新设备要多久能收回成本?我有没有足够的钱来换设备?因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知道,弃旧并不一定能迎新,因为战争让我们原有的资本累积不复存在,我们可能并没有多余的钱再购买新的设备。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战争重塑了整个工业结构,并且激发了民众对于重建家园的渴望,使得他们工作更加努力。
但原有的安定的生活和社会稳健的发展态势,难道比不上战争践踏后重整旗鼓的发展么?№4 公共工程来自缴税本书出版的年代,是凯恩斯学派当红的年代。
在当时,政府的支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绝对助推器。
民众到现在依旧认为政府总是有花不完的钱,赤字可以来年再还。
但是作者认为,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除了大自然的资源馈赠以外,所有得到的都是要偿还的,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对厘清以下谬误:谬误一:依靠政府支出发展经济作者强调,我们必须认识到:政府所有的支出最后都必须靠纳税人来埋单;通货膨胀本身就是增加税收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是极其有害的形式。
上一章节讲到的通货膨胀,就是由于政府有太多的财政赤字(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导致的不良后果。
最终这个赤字是由纳税人的钱来填补的。
普通民众在依赖着政府支出的同时,还要确确实实地为预支的政府财政支出而买单。
这一个单纯依靠政府支出而发展经济的谬误就这样理清了。
谬误二:财政支出基础建设可增加就业有人会说,政府在财政支出基础建设的时候也增加了就业,但是很显然这又是一个谬误。
例如造桥工程,政府增加500人的就业机会,于是本该在各行各业服务于社会的500人来到了工程队,实际上只是发生了一次职业转移而已。
而纳税人本来用来购买自己急需的物品的1000万,却通过通胀等增加税收的形式,被政府贡献给了这个大型工程。
更重要的是,造桥如果真的是一件有利于大众的好事,本来也无可厚非。
但是当权者总是为了建桥而建桥,考虑的根本不是是否真的有必要建桥,所以他们总是先不管不顾地决定好要建造桥梁,然后再选址修建,那些反对的人,就被当作异类而存在;而那些对这一工程大加赞赏的人,其实是陷入了一种假象,因为他们很难看见那些看不见的损失,如果没有这座桥,会有更多的房子、汽车、电子产品等生产出来,但是这些没有生产出来的产品导致的损失,却因为不像一座漂亮的大桥那样每天都能看见,因而被不合理地忽视了。
公共工程的实质对于政府工程,很多经济学家和媒体总是以“这种伟大的工程只有政府才能完成,私人是无法做到的”这一论调,来赞叹公共工程的必要性。
然而作者黑兹利特认为,政府把从民众身上收到的税收财富集中投入到一个地方,使之富裕,并不是什么奇迹,而且这种“私人无法做到的”不正是用私人的资本完成的吗?更重要的是,集中财力使一方富裕,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的相对贫穷。
因此作者认为,这类形象工程虽然举着增加就业等名目,实际上却是效用极低的投资计划。
政府官僚机构的公共建设计划,每花一块钱所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净增幅,都极有可能不如纳税人自行花掉这笔钱更值。
№5 税负抑制生产机场的免税店里总是络绎不绝,因为民众很容易计算出,一件商品扣掉税负后可以便宜多少,此时的我们可以意识到加在自己身上的赋税,但似乎对这些赋税的用途却知道得不多。
税负本质上是一种牺牲,当权者积累赋税,再把这些财富转移给想要发展的那一方。
某些区域的赋税高到百分之七十,也就意味着一年内有八个月是在为当权者打工。
作者认为,这种高税负会降低民众的生产积极性,没有人情愿将自己的钱白手供出,赋税应该有节制,否则会抑制生产。
同时他也赞同,为了执行基本的政府职能,一定数量的税收必不可少,围绕这个目的的合理税收对生产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
笔者反驳对于”税负抑制生产“这个观点,笔者有一些反驳:虽说赋税过重确实会抑制生产,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一定是有益于生产的。
市场固然有调节的本能,但人们会在利益的驱使下调节生产。
如果全部生产交于市场调控,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比如一些利润低效果好的药品,如果政府不给企业补贴,企业基于市场导向肯定会去生产效果相同但是利润更高的药品,那些原本就因为疾病而贫困的家庭很可能因此放弃治疗,后果将很难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