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概念解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传、表演、社会实践、团体习俗及相关物件、器械等非物质领域内的文化遗产。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涉及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重要任务。
目的是确保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得以延续、弘扬、创新,并为人们带来多重价值。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1. 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非物质的文化财富贯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延续和弘扬,使后人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经济价值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可以成为地方特色文化的优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消费,从而促进地方的文化旅游和经济的发展。
3. 民族认同的重要性文化传承是每个民族自我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维护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还可以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和谐发展。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1. 科学记录和调查科学记录和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是构建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制度的首要工作。
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专业的民俗学、考古学等方面的定性和定量的调查,确保对完整清晰的记录和评估。
2. 传承意识的建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人们共同参与,全社会共同呵护。
在学校、文化机构、社区等公共场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活动,激发民众的传承意识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视程度。
3. 传承人的继承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是重要的资源和支柱。
他们通过口述、实践和传统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移到下一代。
因此,保护好不可再现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培养合适的传承人,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能力提升。
4. 政策和法律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遗产继承、保护和利用时面临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文化团体创造或持有,并传承给后人的与文化相关的实践、表现、表达、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物品和文化空间”。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对于社会、文化和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使人们能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和地域的历史、风土人情,是文化的载体和延续。
通过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人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够促进不同民族、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如传统音乐、民间舞蹈、手艺制作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还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
中国的昆曲、粤剧等传统戏曲艺术,已经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旅游和文化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素养也具有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和艺术表现,更是一种人类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生活哲学的体现。
通过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人们更好地领会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和品质。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传承和保护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变得越来越困难。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角色和地位已经受到挑战,比如一些古老的手艺制作、民俗习俗等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甚至有些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濒临失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传承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传承者的年龄逐渐增长,传承环境的改变也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得更加困难。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数量有限,没有足够的人才参与传承,这也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一大障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篇一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非遗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和威胁。
因此,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人类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的无形文化财富,包括各种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活动、手工艺技能等。
非遗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三、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1. 维护文化多样性:非遗是各民族文化的独特体现,保护和传承非遗有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 传承民族文化精神: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保护和传承非遗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3. 促进经济发展:非遗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通过保护和传承非遗,可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旅游。
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挑战尽管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非遗,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如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资金支持不足、传承人断层等。
此外,现代科技的冲击、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等因素也给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挑战。
五、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与措施1. 加强法律保障:制定和完善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法律保障。
2. 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
3. 培养传承人才: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才,确保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4. 推动科技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等,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5. 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合作,共同推动非遗的保护工作。
六、实例分析以中国某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为例,该地区的手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
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国家独特的宝藏,它代表了一个文化的根源和传统的传承。
文化传承是指通过一代一代的人传递给下一代,不断演变和保护的文化元素。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被遗忘和衰退的风险。
因此,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包括保护的重要性、传承的方法以及相关挑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作用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财富,包括传统的表演艺术、口头传统和表演、习俗、庆典、社交实践、人的知识和技能等等。
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的是传统的文化实践和社会活动。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和个体层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特征,是文化认同的象征,有助于增强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自信心。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通过参与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可以加强社区的联系和互动,促进社会和谐。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教育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传递价值观、道德规范和技能,培养个体的自豪感和创造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1 保护的重要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繁荣至关重要。
首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加强文化认同和自信心,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障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其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手工艺品、传统乐器等,为就业创造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2.2 保护的方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教育和科技等手段。
首先,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益和传承环境。
其次,需要加强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传承者和愿意参与保护工作的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篇一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各民族的文化记忆、历史脉络和智慧结晶。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的加速,非遗保护与传承面临了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非遗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有效进行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二、非遗的定义与价值非遗指被各群体、团体和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性和历史性,更在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如促进社区和谐、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等。
三、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挑战当前,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使得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许多非遗项目因缺乏传承人而濒临消亡。
其次,全球化的影响使得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非遗项目的独特性受到挑战。
此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不足也制约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途径和方法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
首先,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
其次,应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推动非遗的现代化发展。
此外,还应加强非遗教育,培养更多的传承人,让非遗在年轻一代中得以延续。
同时,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如建立非遗数据库、开展非遗数字化展示等。
这不仅可以保存非遗的原貌,还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非遗。
此外,可以通过开展非遗旅游、举办非遗节庆活动等方式,让非遗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案例分析以中国某地的剪纸艺术为例,当地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等方式,有效保护和传承了这一非遗项目。
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建立剪纸艺术数字化展示平台、开展剪纸艺术旅游等,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剪纸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具有特定社会和历史背景、以口头传统和行为形式传承的非物质的文化现象。
它包括口述文学、表演艺术、民间习俗、社会实践、知识和技能等多个方面。
作为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指将传统文化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等代代相传,使之在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过程。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源泉,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来并继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传承需要的是源远流长的传统、丰富的实践经验、传承者的传承意愿和交流平台的建立。
源远流长的传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这需要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元意义的文化系统。
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传承的重要内容,这需要传承者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传承者的传承意愿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传承意愿的人才能成为传承的主体。
建立交流平台是为了方便传承者之间、传承者与社会各界进行沟通,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环节。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保护意味着保持其原始面貌、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消失。
保护需要的是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管理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制定相关政策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应的保护规定,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责任和具体措施。
加强管理是指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宣传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众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引导公众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纳入到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推进力度,才能真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使其得以传承和发展,为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贡献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篇一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是人类历史、文明、传统和知识的生动记录。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进程的深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非遗保护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传统的、口头的、无形的文化现象,包括但不限于口头传统和表现、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
非遗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
非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文化意义,更在于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方面。
三、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部门积极推进非遗的认定、记录、研究、传播和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非遗保护与传承仍面临诸多问题。
如:资金投入不足、传承人断层、社会认知度低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非遗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策略针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1. 强化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更加完善的非遗保护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培养传承人才:通过教育、培训等途径,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才,建立完善的传承人制度。
3. 推动数字化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等,对非遗进行记录、保存和传播。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非遗保护经验,推动非遗的跨国界传播。
5. 提高社会认知度:通过媒体宣传、展览展示等途径,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五、案例分析以某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为例,该地区的手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但面临传承人断层的问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传统手工艺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二是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手工艺人的培训和传承;三是建立手工艺人数据库,记录和保存手工艺技艺;四是推动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创新产品形式,拓宽市场渠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不以物质形式存在,以口头、音乐、舞蹈、戏剧、节庆、社会习俗等形式传承的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文化表现,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是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和传承,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需要意识到其独特性和珍贵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和传承,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
政府应当通过立法、颁布政策等手段,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方式,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管理体系。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跨国性和跨地域性,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记忆和智慧,其传承需要通过口口相传、师徒传授等手段,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传统技艺的培养和传承。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保护和扶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通常是老年人或者是已经较为年迈的长者,需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关爱和扶持,保障他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传承的顺利进行。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和能力。
三、结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和传承,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国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具有传统、信息量大、蕴含深厚文化内涵、人们能够共同认知的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知识技能、文化场所及相关文化制品等形态和具有代表性的传播载体。
这些具有典型性的文化传统不仅是人类智慧和文化创造的重要成果,也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指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口头和实践行动形式,将一种文化传统代代相传的过程。
传承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口传心授这是最古老、最基本,传承方式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
口传心授,就是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祖先们所创造、积累和传承的智慧和文化内涵一代代人口相传,可以避免文字形式带来的误解和失误,从而更好地继承和保存这些文化。
2.师徒传承师徒传承既可促进一种文化的传承,也可有效防止知识和技艺流失。
在传统文化中,通过师徒相传,能够使后代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使学习者更好地品味和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3.家族传承家族传承是一种特定的传承方式,是指某一家族代代相传某一种文化,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传授、实践等方式,将这种文化内涵代代相传,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对于保护,我们不仅只是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风险评估,更要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
对于保护需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和记录收集与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和记录具体包括:记录相关人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收集相关的物品、图书档案资料、录制音像资料等等。
通过记录、收藏和口头传承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广泛而复杂的,需要各方面的合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发展中留下的文化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艺等的独特资源,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失传和消逝的危机。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维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推动文化多样性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对于塑造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至关重要。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血脉,使人们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对于丰富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进程,推动各国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助于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代代相传的传统知识和技艺,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技艺,对于提升人们的审美品味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推动非遗传统的融合和创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依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口老龄化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统的淡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口年龄越来越大,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少,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非遗传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传承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使得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和消逝的危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传承,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珍惜和保护的宝贵财富。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
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保护与传承意义、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挑战以及保护与传承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具有普遍价值的文化传统。
这些传统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知识和实践技艺等,都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它们以群体共享、传承和保护为基础,通过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并与特定社会和地区的环境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有助于人类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也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传承。
二、保护与传承的意义1. 弘扬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承载了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的象征。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维系文化传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促进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共同进步。
3. 增进社会认同感: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和依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增进人们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社会共识和共同价值观。
4. 丰富文化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
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人们创造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1. 现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也在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创造、传播和发展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语言、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等。
它不仅与特定的地理区域、民族和社群相关,还反映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价值观。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和文化认同,对于后代的文化认同和个人身份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1.法律法规的保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法权益。
这包括制定相关法律、设立专门的机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保护和管理。
2. 文化资源的甄别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甄别是保护的关键环节。
相关部门应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科学的调查和甄别,确保保护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传统知识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需要关注传统知识的保护。
传统知识通常以口头传统的方式传递,这些知识的保护需要采取措施,例如与传习人、相关社区合作,记录和保存相关知识。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1. 教育与培训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培训,包括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实践活动以及邀请传统传承人进行讲座等。
2. 社区参与社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场所,应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传承文化技艺。
同时,社区组织可以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参与度。
3. 科技与传媒的应用科技与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用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手段,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给更多人群。
同时,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电影等传媒形式,向公众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1. 引言1.1 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各种传统的表现形式,如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庆典、知识和实践等,代表了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维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精髓和多样性,还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
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人们对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当代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文化享受。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1.2 背景【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不以某种具体的物品或建筑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遗产,而是通过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艺等形式体现出来的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传统知识,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威胁。
传统技艺的失传、表演艺术的衰落、传统节日的淡化等问题日益凸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以确保它们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2. 正文2.1 保护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
各国应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保护范围、保护措施等内容,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法律得以有效执行。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工作是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可以全面了解其特点、传承方式和现状,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加强保护意识和教育培训也是关键。
在全社会弘扬尊重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引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培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从小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篇一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传并由人民共享的各类文化遗产的总称,涵盖了口传文化、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间活动等多个领域。
其核心在于强调了时间的延续和社会的传承。
这种遗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记忆和历史,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现状及策略。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它不仅承载着历史,还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对于个人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来源;对于社会而言,它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纽带;对于世界而言,它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因此,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其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全球化的影响,许多传统的文化形式和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传承机制,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这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策略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1. 立法保护: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责任主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法律保障。
2. 宣传教育: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建立传承机制: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有效的平台和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以文化实践、表现形式和传统知识为代表的人类创造物。
它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庆典节日、知识与实践相关的自然界和宇宙观念等多个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精神,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传承民族文化、丰富人类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它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以确保这些宝贵资源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
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传承与保护的方式和现行的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保护文化多样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保持和传承各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尊重。
2. 丰富人类文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珍贵的宝贵财富,它的传承与保护有助于使人类文明更加丰富多彩。
3. 促进文化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助于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有助于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补和融合,促进文明的共同繁荣。
4. 形成民族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使民族文化和传统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弘扬。
1. 记录与研究。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记录和研究,包括田野调查、音视频录制、文献整理等,以确保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 传承与培训。
通过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培训,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等方面的传承和培训。
3. 制定政策与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4. 社会参与和民主管理。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5. 国际交流与合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第一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通过口头,社会实践,表现力和艺术等非物质形式表达的传统技能,表演,表达,节庆和实践,以及与自然和世界观相关的知识和实践。
这些技能,作为代表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智慧的重要方面,由社区,团体和个人继承,实践和传递。
第二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划分为以下几类:1、口头和表述的遗产:包括语言、谚语、口头传统和传说等。
2、表演艺术遗产: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杂技、马戏、口头艺术等。
3、社会实践遗产:包括节庆、仪式、人类社会表达和传承习俗等。
4、自然环境遗产:包括传统生活方式中的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
第三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指社群,团体和个人将知识,技能,实践和价值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过程。
这种传承需要解决的所有问题,例如知识管理,变革,创新和社区参与等问题,可能对于文化遗产的持续存在至关重要。
传承需要社群,团体和个人通过真实的实践和参与来获得实际经验,并在日常实践中将技能和知识进行传递。
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区和政府的共同任务,这需要一个完善的法律框架和政策以及有效的管理机构和措施来确保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
有效的保护需要多层面的措施和方法,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社区参与和驻地文化机构培育等。
第五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等挑战,这些问题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存在重要的影响。
在解决这些挑战方面,需要促进文化遗产的创新和更新,以及重视社群和政府的参与,同时也要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第六章:结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政府和社群的参与和合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框架和政策,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机构和措施来保障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承和保护。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传统特征,并以口头、肢体等形式传承的各种文化元素。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代表着人类对生活的认识、对世界的理解、对价值的追求和对美好的向往。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与使命,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社会机构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保护体系。
社会机构应当倡导人们积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民间组织应当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相关的保护与传承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能简单地依靠一时的热情和口号,而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规划。
只有在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与传承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注重创新与时代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但同时也要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与时俱进,使其在当代社会得以发扬光大。
在传承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使其在当代社会继续焕发生机,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具有跨国、跨文化的特点,不同国家之间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和遗产。
国际合作与交流非常重要,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共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机构和民间组织的合力推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文化现象,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节庆活动、知识与实践等各种非物质文化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手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法律法规的保护。
各国家和地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
其次是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社会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增强社会的保护意识。
最后是加强保护措施的实施。
在实践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加强科学研究和调查、开展培训和传承、加强国际合作等,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训。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和传承者,他们的培训和传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至关重要。
其次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机构的建设。
建立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构,如博物馆、艺术学校、社区组织等,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最后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的开展。
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承活动,如演出、展览、培训等,来传承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各级政府、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都应该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家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和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
国际社会应该建立一系列的合作机制和平台,来分享经验、展开交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篇一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现代化的发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非遗的保护意义、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二、非遗的定义与价值非遗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活动等。
非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当前,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然而,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以及文化同质化的压力,非遗的传承和保护面临诸多挑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技艺的流失: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传统技艺逐渐被边缘化,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
2. 文化认同感的减弱:在全球化背景下,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意识不强。
3. 资金和人才短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专业人才支持,但目前这方面资源相对匮乏。
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策略针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1. 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
2. 教育普及:加强非遗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非遗传承人。
3. 数字化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虚拟现实等,对非遗进行记录、保存和传播,以便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非遗。
4.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展览等方式,展示非遗的魅力。
5.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合作,共同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
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间传统文化、表演艺术、手工技艺等方面的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的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国家文化保护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一、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法律保障。
文化遗产保护法在2002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文化遗产保护法》第七条中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保护并加以传承利用,有关部门应当制定配套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培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规定了相关部门要制定配套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培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具体措施。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首先进行调查,了解和收集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和当前的现状,进一步为制定保护和传承措施提供依据。
从2010年开始,文化部组织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向全国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每年更新修订。
目前,已经有1145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和传统技艺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很多都是老一辈人,在他们离开之后一些文化遗产也可能跟着消失。
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和传统技艺的传承也是必要的。
在国家层面,文化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统技艺保护项目,对其中的75个传统手艺进行了认定,并按照保留传承的方向,逐渐逐渐逐渐完善相关的传统技艺保护体系,并且加强传承人的培训和普及,通过直接授徒、学徒、义务劳动等形式等传承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得到延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作者:栾杨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9期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们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186-01
一、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尤其是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
与此同时,不断加强的全球化趋势,也给我国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新的课题。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人大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怎样通过立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特殊遗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集中表现为非物质性、地域性、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和活态性等特征。
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些特征,是科学认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
二、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
命名和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它既赋予了传承人个人荣誉,使他们能够受到世人的尊重,增强了传承人对所做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传承人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同时又赋予了他们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自觉将自身所掌握的精湛技艺无私地传承下去,做到后继有人、技艺永传。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部分代表性传承人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或是有的人追求片面性的东西和利益,导致不能正确传承发展,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给他们明确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条例规章等,正确引导他们向正规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对“传承人”的教育培训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支持和保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文化部起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这个《办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及其权利、义务和管理作出有明确规定。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在我走访调查过程中,有部分年岁已高失去传承能力的老艺人,他们有清醒的头脑和技艺,但因身体原因行动不便,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时没有成功,可是他们却坚持认为自己是“传承人”,就采取上访、告状等措施,造成不必要的不安定、不团结因素,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不利,尤其是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更为普遍,因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经费的经济利益作用。
怎么针对这部分人进行教育、引导,迫在眉睫。
我们应该首先向他们讲清国家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引导他们放下包袱,树立高尚的思想,将自己所掌握的技艺无保留地传授他人,培养后继人才,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有人。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亲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需要市民共同参与非遗的保护。
因为非遗充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的逐渐削弱乃至在部分地区的消失,民众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等,给一向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传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之逐渐的或部分地失去了生存与繁荣的土壤,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因非法走私而流失境外,以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手段,范围和力度,也已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客观现实。
因此,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它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也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代代相传中传递的是群体的价值,是文化核心和文化指向,标示着文化的内在结构和模式,也指示着文化发展的选择和路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