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201402期--福建晋江庵山青铜时代沙丘遗址2009年发掘简报_范雪春

合集下载

考泉港槐山古窑址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考泉港槐山古窑址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考泉港槐山古窑址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作者:郑庆平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4年第02期槐山古窑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槐山村北银厝尾和山仔头,暴露古窑址5处,各窑址相距在数十米至二百多米之间。

1976年调查,分别定名为银厝尾一窑、二窑,山仔头一窑、二窑及三窑(主要为前二窑)。

1980年,晋江地区文管会、泉州市文管会及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单位组成调查组对银厝尾一窑址进行了局部试掘,共采集标本近百件器物,有罐、壶、钵、洗、器盖及窑具等,其中以四系罐最多。

据专家对出土物的鉴定,系为唐至五代时期的窑址。

据传,这一带至唐时盛达99窑之多。

而今尚存的5处窑址多被开荒为田,破坏严重,后经多次抢救性采集、发掘。

1981年,惠安县人民政府确认槐山古瓷窑遗址为文物保护单位。

泉港从惠安拆县建区第二年(2001年),槐山古窑址被泉港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一、槐山古窑址的调查、发掘与现状1.银厝尾一窑位于槐山树北400米处的银厝尾坡地上,范围约42×11米,堆积层厚达1.5~3.5米。

采集标本以罐为主,次为钵、器盖、壶、垫托等。

罐分三式:I式圆口、直颈、广肩、深腹、平底。

肩部不匀称地附上手捏成的桥式耳四个。

施半釉,釉色青中泛绿,有垂釉,腹下露胎,火候较高,胎灰白,中呈黑灰色,四壁厚薄不均,制作粗糙。

高24.5厘米、颈高2.5厘米、口径11.5厘米、腹径28厘米、底径10厘米。

胎以轮制和模作兼用,制法较为原始。

Ⅱ式直口外卷唇,广肩四系,深腹平底。

施青黄釉,胎呈灰色、浅灰色、浅黄色。

质坚,器物厚重。

Ⅲ式侈口、短颈、广肩、鼓腹、平底。

无施釉,胎呈灰白。

钵(残)敛口、浅腹、平底。

未施釉,胎浅灰色,质松,腹上部划细弦纹一周。

口径16厘米、残高6厘米。

器盖(残)盖身呈伞状形,环形钮盖,面施黄褐色釉,器内露胎,呈浅灰色。

壶(残)盘口直颈,浅红色胎,质粗,口径12厘米。

垫托(残)呈圆锥状,有高矮瘦胖之别。

福建晋江深沪湾潮间带旧石器遗址

福建晋江深沪湾潮间带旧石器遗址

福建晋江深沪湾潮间带旧石器遗址
范雪春;吴金鹏;黄运明;左子娟
【期刊名称】《人类学学报》
【年(卷),期】2011(30)3
【摘要】晋江深沪湾海滨潮间带近期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这种类型的遗址在福建省境内尚属首次。

出土的石制品共87件,分属四种类型,从器型和加工技术判断,与我国南方常见的砾石工业不甚相同;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亚洲象和水牛等。

根据遗址周边古牡蛎礁和古森林遗迹测年及与第四纪地层对比,文化层年代距今25—10ka BP。

坐落在潮间带的遗址,对早期人类生存环境、生产活动和行为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深沪湾环境变迁和海平面升降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总页数】8页(P299-306)
【关键词】晋江深沪湾;潮间带;旧石器晚期遗址;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
【作者】范雪春;吴金鹏;黄运明;左子娟
【作者单位】福建博物院;晋江市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1.11
【相关文献】
1.福建晋江深沪湾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J], 李建成;陈凌宇;陈挺;黄志刚
2.福建深沪湾潮间带沉积异质体及其成因初探 [J], 俞鸣同;黄向华
3.福建深沪湾潮间带全新世有孔虫及其环境意义 [J], 王绍鸿;俞鸣同;唐丽玉;赵希
涛;王雪梅;黄向华
4.福建晋江深沪湾明末清初古沉船遗址 [J], 林清哲
5.晋江深沪湾滩涂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J], 范雪春; 施良衍; 黄江华; 李水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庄连山春秋墓地看镇江大港周代遗址群的“中原文化因素”

从庄连山春秋墓地看镇江大港周代遗址群的“中原文化因素”

庄连山为镇江大港双墩南侧的高地,地处大港沿江山脉,属宁镇山脉分支。

大港沿江山脉北侧为长江,南侧与宁镇山脉另一分支水晶山之间为一片广阔的丘陵地带。

这片丘陵地带分布有众多商周时期台形遗址及墓葬,包括断山墩遗址、孙家村遗址和烟墩山、母子墩、北山顶、双墩、青龙山、粮山、王家山等商周大墓。

2014年10—11月,镇江博物馆考古部对庄连山春秋墓地的西南部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3座墓葬、2座灰坑。

墓葬为竖穴土坑墓,随葬有少量硬陶器、原始青瓷、青铜器等,墓葬年代推测为春秋中期。

2020—2021年,镇江博物馆考古部又对庄连山春秋墓地剩余部分进行了发掘,再次发现春秋时期竖穴土坑墓葬4座。

至此,墓地内经发掘的春秋时期竖穴土坑墓葬共计7座。

庄连山春秋墓地周边的烟墩山、母子墩、北山顶、双墩、文 图/刘敏庄连山墓地先后发现清理7座春秋竖穴土坑墓,区别于周边地区同时代土墩墓的形式,这7座墓葬未见封土,出土遗物以硬陶器及原始瓷器为主。

镇江大港周代遗址群中这种特殊的墓葬形式可以明显看出“中原文化因素”,吴国统治阶层作为周人后裔入主宁镇地区时保留了部分中原文化因素,随着融合的不断加深,这种风格逐渐消失。

8000平方米,外侧环绕环年,南京博物院及镇江博物馆在此四期绝对年代分别大致对应西周中期、庄连山春秋墓地位置北12120余字,存118字,记载了宜侯夨受封的情年,烟墩庄连山墓地出土器物青龙山、粮山、王家山等商周高等级墓葬目前大多学者称它们为土墩墓。

根据《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的定义,土墩墓“是西周时期江南地区的一种特殊埋葬方式”。

“土墩墓”一词最早见于邹厚本先生1978年发表的论文,他在镇江地区主持发掘了多座土墩墓后,从墓葬形式、年代等方面对这类庄连山M1平剖面原始瓷碗(M1:2)原始瓷碗(M3:1)泥质陶钵(M2:6)原始瓷盏(M1:5)印纹硬陶瓿(M2:9)印纹硬陶坛(M2:12)大港双墩二号墓剖面北山顶春秋墓平剖面现代坑表土封土基道基室基室基岩生土北祭祀台基道南祭祀台墓葬作了总结,把它们的特点概括为:平地起封,埋于熟土之中;无坑;一墩一墓或一墩多墓;年代为商代—战国。

福建顺昌高付头窑址调查

福建顺昌高付头窑址调查

台湾海峡两岸闽台地区的考古出土、公私收藏中,有一类常见的器物,即被中国台湾、日本学者称为“安平壶”的白瓷或青白瓷小罐。

由于台湾至今尚未发现其烧造窑址,因此多年来台湾学者曾多次到大陆考察、寻访。

以往因海峡两岸文化学术交流较少,大陆文物界长期以来对“安平壶”的情况不甚了解故未能对其加以关注。

但早在20世纪80年代,福建文物工作者在对邵武四都窑址进行考古调查时,就已经采集到少量与台湾发现的一部分被称为“薄胎型安平壶”相同的瓷器标本。

后来福建省开展的文物普查和考古调查中,陆续在福建多地发现“安平壶”一类的器物,说明其在福建地区的分布还是较普遍的。

同时也注意到,这些“安平壶”有不同型式,邵武四都窑址的“安平壶”只是其中的一种。

由此推测应该还有其他窑址烧造与四都窑址不同的其他型式的“安平壶”。

因此,进一步调查烧造“安平壶”的窑址,也成为福建地区陶瓷考古的一项重要课题,并在数年后终于有所发现。

调查概况2017—2018年,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栗建安与南平市博物馆沈永平、浦城县博物馆熊仁寿、中山大学硕士郑皓元以及志愿者数人曾两次前往顺昌县建西镇际会村的高付头一带调查一处古窑址。

因发现的窑址位于高付头西南丘陵的西麓,故称为高付头窑址。

沿际会村通往高付头的村道至一处溪流分叉处,在路东的山麓断面上,可见上方的窑业堆积层,断面下的村道两侧散落着窑具、瓷片,路西的遗物一直分布到溪边。

山麓上草木茂密,攀登艰难;坡上的灌木丛中发现局部出露的一处窑炉遗迹,因调查条件所限未予清理,窑炉面貌尚不清楚;在林间木下可见大量窑业废品堆积,其中有许多白瓷小罐的残器、碎片以及高付头窑址考古调查发现窑炉遗迹和窑业堆积,采集到一批白瓷、酱黑釉瓷、青花瓷和窑具标本,其中多型式白瓷小罐是其主要产品,常见于福建、台湾的考古遗址和公私收藏。

初步分析其中的部分白瓷小罐,与海内外明末清初沉船上的同类小罐有关,与我国台湾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地发现的“安平壶”相同。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庵山沙丘遗址保护规划的意见-办保函〔2018〕698号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庵山沙丘遗址保护规划的意见-办保函〔2018〕698号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庵山沙丘遗址保护规划的意见正文:----------------------------------------------------------------------------------------------------------------------------------------------------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庵山沙丘遗址保护规划的意见办保函〔2018〕698号福建省文物局:你局《关于报送晋江庵山沙丘遗址保护规划的请示》(闽文物字〔2018〕8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意见如下:一、暂不同意庵山沙丘遗址保护规划。

二、所报规划应做以下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一)应加强考古研究工作,科学确定遗址分布范围和保存现状,为规划编制提供依据。

(二)应根据遗址分布、周边建设压力和保护管理现状,进一步调整保护区划和管理规定,建议向东扩大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研提具体可行的管理规定,明确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建筑高度、体量、外观色彩等具体控制指标;补充保护区划调整的依据和说明。

(三)应客观评估遗址可视性和展示前景,科学确定展示主题、内容和方式,避免过于城市景观园林化。

应减少新建展示利用设施的数量、规模,建议慎重考虑遗址博物馆选址,尽量远离遗址核心区,并与遗址周边景观风貌相协调。

(四)进一步完善环境整治规划,合理控制文物周边环境整治的规模、范围和强度,深入分析厂房和民居全部拆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核定搬迁民居数量和居民安置措施。

(五)应联合专业考古机构完善考古研究规划内容,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及近期重点项目,增强对保护展示工作的学术支撑。

(六)应补充与上位规划的衔接内容;进一步规范图文表达,调整遗址管理规划图、展示平面图,补充考古发掘范围与保护区划的关系图。

三、请你局指导规划编制单位联合专业考古研究单位,根据上述意见对庵山沙丘遗址保护规划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后,按程序另行报批。

庵山沙丘遗址的介绍

庵山沙丘遗址的介绍

庵山沙丘遗址的介绍庵山沙丘遗址是福建省目前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青铜时代沙丘兼贝丘类型的聚落遗址,同时也是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该时期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沙丘遗址,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庵山沙丘遗址,欢迎大家阅读!庵山沙丘遗址的介绍庵山沙丘遗址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坑边村颜厝村民小组东北侧,是福建省目前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青铜时代沙丘兼贝丘类型的聚落遗址,同时也是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该时期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沙丘遗址,推测其原有面积约20余万平方米。

2007年4月被发现。

遗址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7层。

文化内涵主要是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可分为两个时期,其中第5、6层为第一期,第4层为第二期。

遗迹有房址、灰坑等。

出土的文化遗物种类繁多。

出土的5件石范残片对研究我国东南沿海青铜时代冶铸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遗址对于研究数千年来庵山遗址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庵山沙丘遗址地理位置西北距晋江市23公里,东北距深沪镇1.6公里,南连坑边村,西南与颜厝自然村相接,东面与北面距深沪湾各为2公里和1公里。

山顶海拔为27米,相对高度约20米,遗址西北侧有颜厝溪由南向北汇入深沪湾。

庵山是一座风积形成的低矮沙丘,地貌上属海滨沙丘类型,近年被纳入新开发的工业园区,遗址原有面积推测达20万平方米以上,现大半面积已夷为平地,现存面积约2万平方米。

庵山沙丘遗址出土文物第一期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青铜器等文化遗物。

此外,在其上部不同时期的文化层里,还出土少量秦汉、唐宋和明清时期文化遗物。

第二期第二期遗迹也发现有房址、灰坑等。

房址:包括两座房址(F2、F3)。

F2、F3位于南区东北部和东部。

本期房基的做法与前期有所不同:它取第一期地层土作为台基填土,夯筑较规整的台基,然后在台基上挖浅坑夯筑土墩,它延袭了前期以夯土墩为承重结构的做法,所不同的是,建筑台基做得比前期更讲究。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21)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21)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21)本篇要目:*******************************************201.池湖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周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202.猫耳山遗址商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3.庵山沙丘遗址商至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4.海坛海峡水下遗址五代至清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205.中村窑遗址宋至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6.拾年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207.社山头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208.角山板栗山遗址商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209.界埠粮仓遗址战国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210.枭阳城遗址汉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1.池湖遗址池湖遗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崇仁乡池湖马岭一带,毗邻崇仁明清古街,面积约6万平方米。

该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特别是商周时期石器、陶器等与台湾的考古发现以及近代高山族传统文化特征相一致,体现了闽台两地源远流长的亲缘关系。

遗址平面形状为馒头形山包,相对高度约30米,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

1982年,考古专家在池湖马岭一带,先后发现了30多座青铜事情墓葬。

在该遗址采集有石斧、石簇、陶纺轮、灰硬陶片等,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商周时期文物,其中有8件文物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有400多件文物被省博物馆收藏。

1995年,在该遗址又发现了两座较完整的青铜时期墓葬,出土石器、陶器等文物170多件。

这些石器、陶器与台湾考古发现以及近代台湾传统文化特征相一致,体现了闽台两地源远流长的亲缘关系。

2013年5月,池湖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猫耳山遗址猫耳山遗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仙阳镇下洋村,属于商代遗址。

2005年、2006年共发掘面积2250平方米。

鬲山佛文化探源

鬲山佛文化探源

鬲山佛文化探源骶朋社禽置徽学春秋一郑刚鬲山,又名屏山.位于率水南岸,在黄山市屯溪区西南6_8公里的弈棋镇境内.海拔276,6米.山中苍松翠柏,错列如屏,故有屏山之称.昔日山上建有"一天1]","地丹古庙","观音古殿"等,均已废圯,遗址犹存.在"一天门"遗址前,有一幢墙面斑驳黯然,朝南的古居禅院.门两边的麻石石刻依稀可辨:"振海载山德广厚,尧封禹甸道尊崇."禅院旁,陡峭山岩前,是开阔的佛事广场,当年这里庙宇错落,香烟缭绕,佛事兴盛.鬲山的魅力在于它神奇的山泉,独特的石窟.左麓峭壁下有一冷泉龙潭,呈半月状,一泓清鉴,不枯不盈.临近就能听到清脆的滴水声,像是有人在拨动琴弦,有"滴音静室"之称.从龙潭沿着山体往前不远有洞开的石窟,外窄中宽,可容百人,旧称"地藏洞",洞穴面积约60平方米,高1O米,洞穴深处藏有泉水,水碧清透明,冬暖夏凉,夏日可食鱼冻,故有"神鳌洞天,琼筵醉客"之称.洞内石壁下斜,大约有40平米深.传说泉下是龙宫,一年四季这里水不枯不盈,而且有神奇的张力.煮沸水高过杯口而不溢,置币水上而不沉, 堪与杭州虎跑泉媲美.洞上有摩崖石刻"鳌鱼独钓",四个斗大草书,字迹道劲豪放,刀法洗练沉雄.落款除万历乙未(1619年)年春外,其余难辨.这里常年石崖滴水不断,像是有隐身的滴水观音."地藏洞"迎面凿有石龛二处和"地藏王"雕像,石龛两侧刻有"三宝皈依生净土,五戒精严发慈悲"联文, 横批是"慈悲清净".这里是屯溪周围罕见的天然龙潭,洞穴奇观,古称为佛家尊崇的"圣地".这里从明万历乙未(公元1595年)年间开始修建庙宇,在龙潭旁倚山修了观音古殿,中供观音大士像.史料记载:鬲山从"一天门"的三眼守护神直到菩萨神像,大地女神,牛头马面,十殿阎罗,还有碑刻,楹联匾额等,雕琢精致.而观音殿,灵宫庙,地母庙,东岳庙等结构精美,色彩浓艳,浓郁佛文化环境无疑使鬲山成为研究徽州佛文化历史渊源的活化石.一,徽州佛教文化历史沿革对鬲山佛文化发展的影响鬲山佛文化的魅力不仅是龙潭泉的绮丽和"地藏洞"的神奇,还在于其开窟造像的佛教文化艺术特征."一天门"的三眼守护神直到菩萨神像,大地女神,牛头马面,十殿阎罗等均采用了北魏的佛教造像的石窟艺术,表现出石窟佛文化特征.比如观音大土佛像依山而建显示出明万历年间徽州匠人高超精湛的徽派石雕岩刻技艺.从石窟佛文化渊源看,它是随着佛教文化传人中国而产生的融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艺术文化.在众多的石窟艺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随着古印度的佛教从丝绸之路传人2012年第1期起始以讲读佛经的方式传播,以后逐渐传人印度的凿窟造像技术,以艺术文化的形式,由西向东弘扬.石窟艺术文化同佛教的文化思想传播情况一样,融进了诸种民族文化的影响,约形成于公元前100年,至公元后300年的所谓键陀罗艺术,就是印度佛教与希腊艺术的结合体.这种专为佛界神灵开窟造像的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即刻同中国秦汉以来已达到很高水平的雕刻艺术相融合,最后形成了以北魏时期雕像为代表的完全中国化的佛教雕刻艺术.这种艺术以石窟为载体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富丽堂皇,璀璨悠久的石窟艺术文化.除鬲山石窟佛像外,最典型的还有黄山市徽州区"岩寺",据清代余华瑞所编撰,乾隆刻本《岩镇志草》记载,唐代宗大历元年(公~;766年),唐朝名僧山蕴禅师奉代宗手诏,集四方参学者集结于此,始创三摩圣地,建有东西寺庙无数,殿堂鳞次错落其间,当时驻僧侣500人之多,因寺庙建在石壁岩洞前,故唐朝皇赐名"岩寺".岩寺的石壁岩洞的寺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品位就是典型的石窟佛文化.值得研究的是鬲山寺庙建于明万历年间,这个时期正是佛教文化在徽州发展的鼎盛时期.从佛教文化在徽州传播渊源看,佛教是在东汉末及两晋时期传入古新安郡的,历经唐宋和元,到明代达到鼎盛时期.明弘冶《徽州府志》载:"本府有寺观,则始於晋,历唐及宋元而益炽洪."徽州最早见于史籍的寺观,佛寺为建于东晋太兴二年(319)的休宁县万安南山庵,道观为建于唐乾封一年(666)的歙县乾明观.据休宁县志载,东晋大兴二年(319~-),僧天然在休宁万安镇水南村建南山寺.南北朝时,各县均有了佛教活动.据《黄山图经》记,南朝刘宋元嘉年间(公元424-455年)就有新罗(今朝鲜半岛)僧到黄山结茅,传经布道,并在钵孟峰下,创建新罗庵.南朝梁(公元502—527年)时,祁门县建有普福庵,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雨山佛文亿探一就童-I置徽学春秋黟县建有广安寺和居尼寺等.唐贞观初年,太宗诏令天下:"交兵之处建立寺刹".由于皇帝的推崇,自隋唐始,佛教在我国迅速发展兴盛起来,寺,院,庙,庵,堂,塔大兴,徽JJ1I,1也不例外,仅屯溪就先后于唐贞观十年(636 年),会昌年间(841—846年)建新屯寺,齐祈寺和龙山寺.徽卅1佛教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到清末已是寺庙遍布城乡,凡人口较多的村落或名山风景之处均建有寺庙庵堂且有僧尼居住.高僧羽士辈出,仅《新安志》记载的就有郑姑,智琚,定庄禅师,茂源和尚,谦禅师,澜大德,雪山子,宁道者,宗白头等.明朝至清中叶,佛教建筑渐多,名胜景地均有寺庙.1606年,普门和尚入黄山,建法海禅院,宠得万历皇帝和皇太后的厚赐建护国慈光寺,徽州佛教文化盛兴至极,清道光《徽州府志》记载:徽州府属六县寺院庵堂435处,塔和神皋18 座.道教建筑也陆续兴建,明清之际,仅当时已成为江南道教中心的齐云山就有宫观47处,道房36处.民国时期着名的佛教胜地有绩溪小九华山,歙县小南海,石台县会主山和屯溪的稽灵山寺及鬲山等,~111949年,徽卅1境地有寺院庙庵182处.佛教文化在徽州传播发展和变化有着其深刻的政治背景和历史原因.由于在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条件下,按姓氏聚族而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对于崇山峻岭,人烟稀少,地处偏僻的古徽州来说,确实是中原大族为避战乱聚族安居的理想境地."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隐,即山为城,溪为隍".所以,中原名I]望族前往徽州本土形成了历史着名的三次大迁徙.即两晋之时的"永嘉之乱"的大迁徙,唐代"安史之乱" 和"黄巢起义"的连年战乱的大迁徙,两宋的"靖康之乱"时的宋室南迁的大迁徙.随着中原名门望族来到徽州,加上徽商和徽文化的蓬勃兴起,一些知名僧(尼)纷纷来到徽州建寺庵修道观,增建寺院,殿堂,山门,钟鼓楼,藏经楼,寮房等配套设施,到了明万历年间形成鼎盛之势.此间,佛教传播和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明朝朱元璋的宗教政策,一方面是尊佛,另一方面则是强化管理.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颁行《归并令》,"清理天下僧寺","凡僧人不许与民间杂处,务要三十人以上聚成一寺,二十人以上者听令归并成寺.其原非寺额,创立庵堂寺院名色,并行革去."《归并令》在徽州1的实施效果明显,促进了儒,释,道三教的合流趋势,为宗教的世俗化增添了新内容.此时,兴建神坛,祀庙,祠堂或家庙等大量民间宗教的兴起,地方宗法性传统宗教势力得到发展.二,鬲山佛文化嬗变揭示出徽州祭祀礼制发展纵观佛教文化在徽州发展变化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就是徽州1宗族祭祖往往依附或者结合于佛道及其寺观,宋元时期尤为明显.那么,在明万历年之前,鬲山佛教文化是否带有这样的特征呢?首先看徽帅1祭祀礼制发展变化.徽州宗族三次大迁徙的结果,使中原土族聚族而居形成了一个个以族姓命名的村落,包括宗族乡党,佃客,部曲等庞大的家族体系.他们一方面有保持原有望族名门的社会心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增强土风民俗和适应性.为了有别于他族,加强聚族而居的内部管理体系和抵御外部冲击的防备机制,强化宗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制定族规家法,修订族谱,祭祀祖先,提高族人的经济势力和统治地位,提倡封建伦理道德,敦本睦族,教育族人,传播徽文化成了徽州宗族社会显着特征.尤其"议大礼"的推恩令导致的嘉靖十五年家庙及祭祖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允许庶民祭祀始祖,既强化了宗祠的普及又推动祭祀礼制朝着佛道儒文化"三合一"融合的趋势发展变化.一是祭祀神灵的演变.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冯尔康教授认为徽州祭祀礼制有一个与北方宗族不同的变化就是"家神祭祀与外神祭祀的比较,使我们认识到,在这种竞争中,家祭不占优势,或者说处于某种劣势."有的学者认为:徽卅1族人为了强化宗族意识和实力将本族的先祖神化为某些村落地域混合宗族的保护神,使得家神与外神合二为一,以此强宗耀族增加宗族力量来满足族人的生产生活的需求,而这种融合更多方面受着佛道文化的影响甚深.以汪华祭祀礼仪变化为例:《清道光新安汪氏宗祠通谱》收录了一件王祖诞辰祭文,云:"基肇新都,祥开黟令.迨我王祖,受唐册命.保障六州,血食万姓.裕后光前,勋猷以盛.吴山吉壤,水远山长.两世鼻祖,神宅其方.惟王绳祖,惟祖启王.庙貌巍峨,黍稷馨香.上元三日,恭奉诞辰.忠贞勒鼎,功德在人.笙歌迭奏,椒酒竞陈.敬祝无疆,莽禄永申.尚飨."从此可以看出,这里的王祖(即汪华)形象是一个多面的复合体,它既是国家正祀的典范,享有当地官员的祭祀和特定的祭费,又是乡绅精英人物笔下正义凛然的英雄;既是汪氏宗族无数裔孙念念不忘的先祖,也是当地庶民百姓所依赖的血食父母.显然,汪华已成为徽州1被成功神化的典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对于乡土神灵的祭祀,又往往受到世俗的多重影响,糅合了佛道文化基因,从而成为一种地地道道的复合型信仰.在民国《黟县四志》中记载,该县"七都有游太阳降童一事,仅述其流,未考其源".在这种民间信仰活动中所举行的仪式多是荒诞不经的民间巫术,如"以保苗童子前驱斧,额事及血,若方相氏,四目扬盾,郁垒神荼,斧秉钺者,然神即会集,煎油大釜,辄下豆腐",以豆腐为害苗虫的象征,认为"系彼土神或可残除殆尽".按照巫曩囊社童群置徽学春秋术的相似法则以及感应法则,来驱走害苗虫.这里的汪华形象又被纳入了巫术精灵的范畴.这种演变为多次渐进过程.先是强宗耀族的社会大众化心理驱使下,原本属于社屋才有的"地域神"渐渐叠印到"墓祠"先祖身上,成为大众祷告的偶像,然后又被神化为某种图腾.这充分说明祖先神化祭祀在徽州祭祀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徽州宗族力量的变化而变化.二是祭祀场地规制和礼仪的演变.宋元时代虽然家庙制度不立,但是祠祭祖先仍有一定的广泛性.就徽州而言, 宗族祭祖主要有墓祠,社庙,功德寺,坟庵,寺观立祠以及家祠几种形式,各种形式之间互有交叉.从古徽州现存的宗祠遗迹遗址看,徽州宗祠的功能与其他地方的宗祠一样也是为了祭祀祖先, 昭示后人,振兴宗族,凝聚人心.然而早期祭祀之地是"坛","庙".说明徽州宗族祭祖与具有佛教色彩的社祭有密切关系.如歙县篁墩程灵洗的世忠庙,就源于社祭祖先.忠壮公程灵洗卒后,"里人坛其墓下以祭,里之社与坛接,尤以公配,水旱疾疠,祷之即应."此处"坛"即土筑的高台;"社"即社屋,社屋缘社(土地神)而建.由于祭坛与社屋相邻,虽两者建筑式样迥然不同,但祭坛由此被赋予"社神"那种"祷之即应"的功能.据此,则梁,陈时代以坛祭祀灵洗,并以灵洗配社祭祀.到了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程氏后裔程班等在墓旁买地建庙,朝廷赐庙额"世忠",纳入祀典,篁墩附近的东密岩距汉口程氏最近,程班于是"倡休,歙族人捐田入篁墩庙,每岁合一乡六社之人迎神至汉口祀."由祭坛到庙的变化,使祭祀规格上升为佛教色彩浓厚的"神"."世忠庙"位于歙县篁墩,四乡八邻程姓族人举行祭祀大礼,必先到篁墩从庙中请神,后再在各居住地建庙以祀.以庙供奉"神"与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祠堂不同.祠堂是以宗族为单一群体,适合于族人里人的平民,具有浓厚的平民化色彩.从设置的位置看,徽州祠堂一般置于村落的风水之地,在村的中央和高处.而社屋,神庙和墓葬一样,在村口和村外.此外"行祠"的出现使祭祖形式大众化,多样化和崇"神"化.佛文化浸润作用更加明显.这样,行祠实际成为"庙神"出行而设在各地的祠庙,《篁墩文集》卷十四《休宁汉口世忠行祠记》中载: 古忠臣烈士有俊功大惠于世,有国者必崇祀之,着于令,有家者常祀之外,亦别有先祖--#E,着于礼.礼法并行不可偏废,而况有俊功大惠于世者,置弗祀者可乎?专祠矣而复祀于家则亵,置弗祀则简.于是中古以来,有行祠之设.由此可见,族人对于"忠臣烈士"祭祀为了避免同朝庭用于族人祭祀的专祠重复而由族人到"专祠"中把庙神请出,然后在各地建"行祠"以祀.再来看鬲山祭祖礼制历史沿革.唐僖宗时,颍川郡王陈氏始祖陈实第二十九世孙陈禧(陈后主陈叔宝第九世),为避黄巢之乱,于唐僖宗广明年间,由浙江桐庐溯流而上,至歙州休宁县西滕溪,爱其溪山之胜,遂定居于此.后子孙蕃衍,一村除陈姓外,别无二姓,遂日"陈村".鬲山府君墓祠系乡民在先祖墓旁建造.鬲山府君既是陈氏祖先,又是具有佛道文化内涵的地域神,即被当地人称为掌管东作西成的社稷神,即社神.所以,鬲山府君墓祠称庙,体现社庙的特点,又具有墓祠的性质,为社庙与墓祠的合一.但陈氏家族立庙的目的是以祭社为主,祭祖依附于祭社.从明初陈氏建家祠祭祀始祖鬲山府君来看,也可证明此.这所庙的设置时间,自唐宋时期,一直延续至元代陈栎生活年代.由于鬲山陈氏祭祖体制产生于唐宋,那时宗祠尚未出现,故祭祖依附祭社.而建于元至正年间的李氏先祠祭祀宋代始迁祖,宗祠开始兴起,由于当时人们祭社习俗浓厚,所以将社祭附于先祠.2012年第1期元代徽州的着名学者,休宁人陈栎(1252—1334)这样记载:始祖鬲山府君讳禧,唐僖宗时避广明之乱,自桐庐郡溯流而上,至新安郡休宁之西日藤溪里,爱其溪山之清奇因家焉.其后子孙益蕃,一村无二姓,故人称是村日陈村.府君之始迁也,泛宅浮家,托于鱼钓,积德敦义,乡称善人.没葬于县之南地日鬲山,岁益久,一方之民神之,乃创庙墓旁,尸而祝之,凡水旱必祷焉.以此同时徽州功德寺,坟庵与寺观立祠的出现也是佛道文化在徽州传播的一种社会现象.所谓功德寺,就是由皇帝敕赐达官贵人的寺院,用来以佛教仪式荐福祖父亡灵,设置者需自办田产并造寺,然后申请朝廷赐寺额.功德寺出现于唐,盛于宋.程敏政在《宋丞相程文清公墓祠记》记载:"歙之古城关有昭孝积庆寺,宋丞相程文清公元凤之祠墓在焉.初公之葬也,建寺营坟,皆出朝典,一时哀荣之盛,故老犹能道之,盖于今二百年矣."程文清为南宋理宗,度宗时人,昭孝积庆寺是他的功德寺,建于坟旁,具有墓祠的性质.该寺毁于元季,明代增葺,功德寺变为典型的墓祠了,由于新祠是为了子孙岁时展谒,成为宗祠.坟庵,通常是委托僧道于墓旁房屋守墓也便于墓祭,由于庵逐渐由守墓向祭祖转化,也就成了墓祠,同时庵还具有寺的性质.坟庵在宋元时代比较盛行,明初朱吉(1342-1422)说:"近世大夫士立家庙外,或有于墓所建庵,延释流之香火之奉春秋拜扫以追时思."反映了墓所建庵祭祖的情形.程敏政对祁门程氏报慈庵在《祁门善和程氏重修报慈庵祠宇记》中详细记载: 南宋初年伯源(即伯原)兄弟"立墓祠以奉祀","尝推始迁之义列祀中奉以下诸祖于报慈,入田以饭僧,每岁清明蒇事则燕享以合族,盖三百年矣."寺观立祠就是在佛寺道观立祠祭祖,形式多样.休宁率口程氏在齐祈寺西庑建祠祭祖,汪循《柏山祠堂记》也一一社童置徽学春秋记载了该祠:"宋三三宣议府君讳敦临姓程氏,既定卜居于率口,复捐资辑众,徙里中齐祈梵刹于柏山.既没,释者净昙德公,乃相与筑祠肖像于刹西偏,昭祀不忘.公嗣遂割祭田若干亩,畀之以为常祀."这里休宁率口程氏借寺观以存祠祭祖先是因程敦临有功于寺院,所以寺院为他筑祠肖像,程氏进一步为寺院割祭田.宋元时期又出现了家祠向宗祠转变的情形.上述古徽州I祭祀制度的演变尤其是宋元时期佛道文化对祭祀礼制变化的影响比较明显,即祭祖依附或与社祭结合,或与寺观结合,而墓祠祭祖成为祠祭的主要形式.在这种变化中,祭祀礼制从依附或与地缘l生社祭,宗教l生寺观祭祖结合而逐渐分离并走向衰落以及独立性祠堂祭祖的渐兴.这充分说明佛教社会文化由强变弱,儒家社会文化由弱变强,而祭祀礼制的变化正是浸润着佛道文化基因的程朱理学的作用和影响. 三,程朱理学糅合汲取作用对佛文化传播的影响明清时期,由于宗族势力的加强,儒教信仰的强化,统治者对宗教信仰的严格控制和对民间宗教的严厉打击,导致道教和佛教开始衰落,儒释道三位一体的发展结构遭到破坏,于是由三教构成的传统文化开始崩离,从而导致民众宗教信仰的危机,此时,以儒学为内核,崇拜宗族名士的程朱理学逐渐成为徽州民众思想理念核心."江南有寺观始于三国吴而本府有寺观则始于晋,历唐及宋元而益炽洪.惟我高皇帝稽古为治,于佛老虽不废其教而给牒度,天下郡邑僧道则有定额,未尝少滥.洪武二十四年又下归并之令,合数寺观各立一丛林,且严私创庵院之律,故本府寺观皆仍前代之旧,未尝少有私创者."明朝对佛教和道教的严格控制使有限的正统的宗教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宗族群体的需要,徽州积极发展地方宗法性传统宗教势力,加强儒教统治,逐渐填补佛道教化文化的空白,缓解日益严峻的宗教信仰压力.在明朝之前,佛教和道教对世俗生活的参与禾I;Ib一导能力都是很强的.如徽州馆田李氏宗族记载宋元时期该族的情况,"干三公之子也,幼从张松谷先生受易义阐伊洛之学探皇极之秘,欣然有得,辄废寝忘食.元大德四年庚子,先生坐化于黄山青龙潭上,公为建浮屠,梓遗草,心丧三年,岁时致祭."松谷祖师,又名张真人,是宋元时期一位佛道人物,干三公为他"结茅庵于天都峰下",死后,社乙公又为他"建浮屠,梓遗草,心丧三年,岁时致祭",并且以佛道给自己的儿子取名"老一,佛二,关三",说明李氏宗族与佛教和道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佛道对世俗生活的参与和指导能力都很强.但到了明清时期,由于人口的增长,民间修谱建祠活动目益增多,儒家信仰在宗庙祭祀活动中不断地得到加强,逐渐削弱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如《安徽绩溪仙石周氏宗谱》规定:"凡葬祖祭祖,儒家自有正体,僧道邪说概不可信."此外,宗族的一些家规,如"黜异端以崇正学","为僧道者出"对佛教和道教也是一种打击.儒教信仰的强化和宗族的一些规定大大地减少了宗族子弟接触佛教和道教的机会,妨碍了佛道思想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直接导致了佛教和道教的衰落.在实施归并令时,当地名门望族所建的祠堂和家庙也常常与寺庙发生产权纠纷.最典型的是杨干寺与呈坎罗氏祖坟就寺产归属发生纠纷,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28—1535年),罗氏族人与杨干寺僧就发生过持续8年的诉讼案,在都察札付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宋茂熙的亲自审理下,以"罗氏不得因坟而争寺,法春等(杨干寺僧)不得因寺而废坟"而结案.在佛道El益缺位的情况下,单靠儒教不足以填补心灵的空白.恰恰相反,儒教的过分强化足以削弱佛道的影响力,但却使明清民众的信仰问题更加尖2012年g再1锐化.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汲取和融合佛道文化的程朱理学成为宗族信仰的必然选择.从徽州地区寺庙种类数量看通过体现儒教信仰的周王庙,忠烈庙,张巡庙,关帝庙,通真庙增多,而体现佛道思想的灵顺庙减少的民间宗教社会现象变化,说明儒教信仰加强而佛道信仰下降.此外,儒教信仰不断地方化,如忠烈庙,世忠庙,张王庙,张巡庙,通真庙等所祀诸神都是地方的历史人物. 而且这种儒教信仰逐渐官方化,政治化,如去思亭,遗爱祠,太守祠等,以前任地方官或政绩为纪念或祭祀对象. 尤其是在清朝,徽州创立了亭,祠,阁,碑,祠亭,遗思亭,惠政亭(祠)等多种准祀庙形式纪念官政,说明徽州在佛道衰落以后不断加强官方信仰以加强地方统治的目的.特别注意的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内核的宗族信仰逐渐上升, 而且宗族信仰逐渐神化,披上了宗教的外衣.如周王庙祀周翊应侯.周翊应侯本为灵顺庙中的诸神之一,将它单独祭祀就具有了宗族神的性质.到了清中后期宗族信仰与佛道信仰逐渐对立.安徽绩溪《石川周氏祖训十二条>"十杜邪风"规定:"凡葬祖祭祖,儒家自有正体.至于男女人教持斋,非但伤风败俗,而且诣祸宗党,凡我族永行禁止."结语:佛道文化在徽州的传播伴随着徽州祭祀礼仪制度发展变化和社会政治变化,经历了一个由兴起到鼎盛再到。

薄荷醇及其衍生物在考古现场 脆弱遗迹加固中的应用

薄荷醇及其衍生物在考古现场 脆弱遗迹加固中的应用
薄荷醇及其衍生物在考古现场 脆弱遗迹加固中的应用
王春燕 罗晓艳 容 波 李 华
〔关 键 词〕 薄荷醇 脆弱遗迹 发掘现场 临时加固剂 〔内容提要〕 薄荷醇及其衍生物是一种新型临时加固剂,用于考古发掘现场脆弱遗迹的临时加固。它 在稍高于常温的条件下熔化后能够对脆弱遗迹整体加固,加固效果很好。薄荷醇加固后的遗迹在放置的过 程中能主动缓慢挥发薄荷醇。这种加固材料满足了对考古发掘现场遗迹提取时的临时加固要求,同时,加 固遗迹所用的薄荷醇挥发时不损伤遗迹表面,避免了人工去除加固材料对遗迹表面造成损坏。所以,薄荷 醇及其衍生物相较于以往的脆弱遗迹临时加固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十二烷
荷醇
去除加固材料 去掉纱布
去掉表面麻布石膏层
自然挥发
自然挥发
加固效果评估
整体 效 果 不 足,若 表面 不 规 整,易 挤 压、破损、散落
石膏 密 度 大 于 遗 迹, 增 加 遗 迹重 量 和 提 取 难 度, 易 被 石 膏污染
加固 效 果 良 好,毒 性 等 级5 级
加固 效 果 良 好, 有 刺 激 性气味
(四) 操作步骤 1. 准备纱布 裁剪出两层纱布 ,纱布大小以足以包裹土 遗迹四周及顶部为宜。前期实验结果表明,用纱 布包裹遗迹的临时加固方法,在遗迹的提取的 过程中,以及提取后实验操作前的放置中,有 助于使其作为一个整体,避免周围或中心溃散; 选择两层纱布包裹遗迹四周及顶部,厚度适宜, 既可以 起 到 加 强 薄 荷 醇 临 时 加 固 效 果 的 作 用, 又不会因纱布太薄而在涂刷薄荷醇的时候拨动 遗迹表面彩绘或漆皮,影响遗迹表面信息痕迹。 2. 操作人员安全防护
注 释:
①〔德〕 H. V. 雷可夫基文著,侯改玲编译: 《考古发掘工地石 膏封护提取文物的方法及实践》, 《考古与文物》 2000 年第 6 期。

旧石器古新发现

旧石器古新发现

福建旧石器考古新发现
福建旧石器发现
从2010年9月起至2011年初,福建省博物院的考古队伍一直在奇和洞内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

对于发现这颗1万多年前的成年智人颅骨,福建省博物馆研究员范雪春介绍说,这是一颗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颅骨,通过研究可以测量比照新旧时期的智人的脑容量,以此为依据了解智人的智力所经历的脑部变化.因为颅骨的完整性高,可以通过现代电脑科技复原古人的面容。

通过提取DNA等生物技术还可以了解他们的、身高等一系列特征。

此前,、广西、、贵州等地相继出土过古人类颅骨。

此次福建首次出土智人颅骨,将对南北智人比较提供参考,对当今人的骨骼体质也有研究价值。

今后,国际考古学界对新旧石器时代智人进化的研究,也必将关注和采用奇和洞遗址的相关资料.范雪春说。

奇和洞位于XX市XX镇,洞内有保存较完整的石灰岩层,随着洞内部落文明的演进而日久堆积。

文化层在地层上具有连续性,在出土的器物上也具有明确的叠压关系。

这些堆积层的时间跨度非常大,约在距今17000年前至7000年前,是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交替的时间段。

海内外专家对人类文明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确切时间存在不同见解。

国际上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延续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非常少,因此此次考古发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范雪春说,堆积层内的化石、石器、陶器等文物经过筛选和研究,将有助于填补对于新旧石器时代智人进化繁衍的研究空白,尤其是专家们最为关注的晚期智人的智力、生活技能、沿海地区自然环境变化等方面情况。

这次考古发现的智人颅骨目前保存在XX市博物馆,等待专业人员作进一步研究。

考古人老范

考古人老范

考古人老范:执一把手铲解读史前平潭■欣桐李序拓/文林映树/摄老范说他与平潭有缘,是与平潭壳丘头新石器遗址探秘结的缘。

这处距今6000多年的史前遗址,是福建沿海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今年57岁的福建省博物院资深研究员范雪春,脸庞黝黑,身材敦实,总是背着一个巨大的地质背包,手执一把考古小手铲,用时下流行语说,已是专业考古三十年的“活化石”。

老范,这个醉心于史前调查研究的考古人,这次带了团队来平潭,一待就是一年。

这一年,老范的团队在平潭展开了全岛田野考古勘探调查,发现了许多“宝藏”——14处以上的先秦遗址。

其中,旧石器时代遗址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3处,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2处,青铜时代遗址6处。

他说,基本上摸清了平潭主岛史前遗址的分布范围、规律和埋藏情况,取得了重大收获,填补了平潭没有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空白。

老范说,考古就像连接古今的时空隧道,置身其中,伸手就能触碰过去,触摸历史。

对他而言,此次领衔平潭史前考古调查任务,一方面,是受平潭综合实验区之邀来考察平潭壳丘头文化遗址公园建设的定位问题;另一方面,来这里寻找史前文化遗存,探索史前先民殖民太平洋的动因和证据,即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

这是他这些年一直在研究的国际性课题,平潭是他关注的一个区域,他认为这里很可能会找到第一批去征服太平洋岛屿的古代先民遗存。

平潭龟山遗址发现距今三千年的“餐具”2016年12月20日,深冬的平潭岛暖阳高照,福建博物院的考古车驶入平原镇,老范在车上对来自大洋彼岸的考古学家罗莱说,马上就到平原上攀村的龟山遗址了。

早在12年前,老范与罗莱就在平潭“并肩作战”过。

2004年,他主持的中美联合考古队由福建博物院、美国夏威夷毕士博博物馆和夏威夷大学人类学学系联合组成。

罗莱作为夏威夷大学人类学学系的教授,他在平潭参与了壳丘头遗址为期一个月的取样挖掘和玄武岩调查。

在龟山遗址试掘现场,罗莱与老范蹲下来,仔细察看。

老范拿起一块陶片递给罗莱,并告诉他,目前从这个晚于壳丘头遗址3000年的龟山遗址,可以看出有3个文化堆积层,最上部这层文化层堆积是该遗址的主要文化期,陶片成片成层堆积,遗物非常丰富,器类很多,质地优劣参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S13 W8
64
66
61 100
58
59
60
TS12 57 56 W7 97
TS12 55 W6
TS12W5
79
52
51
48
22
78
47 46 50 49 43
82 99
44
石块
45
54 53 65 81 62
42
20
23 18 19 21
24
15 14
16
25
TS13 W7 68 67
76 74 80 77
辨器形有罐、釜、甗、尊、壶、钵、支座、网坠、陶 拍、环等。 纹饰的装饰手法有拍印、施衣、堆贴、 刻划、镂孔数种。 拍印的纹饰有梯格填点纹、叶 脉纹、曲折纹、方格纹、间断绳纹、栅篱纹、网格 纹、席纹、绳纹等,其中以梯格填点纹、叶脉纹、 曲折纹最多。 施衣主要为红衣,零星陶片施黑 衣或赭衣,施衣部位大多位于唇、颈部,少量施 于腹部。 施衣陶多见于素面陶,少量为拍印纹 饰后再施衣。 堆贴手法主要运用于器耳与罐的
7
2014 年·第 2 期
图六 陶罐(TS13W7⑦A ∶ 46)
图七 陶罐(TS11W6⑦A ∶ 14)
图八 陶罐(TS15W3⑥ ∶ 6)
图九 陶双耳罐(H13 ∶ 2)
图一〇 陶釜(TS11W6⑦B ∶ 13) 8
图一一 陶釜(TS17W3⑦A ∶ 2)
■ 福建晋江庵山青铜时代沙丘遗址 2009 年发掘简报
■ 福建晋江庵山青铜时代沙丘遗址 2009 年发掘简报
硬陶片和原始瓷片,另有石器、铜器、骨器、红 烧土粒、动物碎骨等。 此层下发现土墩数个及 贝壳坑 2 个(H5、H28)。
第⑦层:沙质黏土。 根据土质、土色及贝壳 含量不同,分为第⑦A 层和第⑦B 层。 第⑦A 层 呈 黑 褐 色 ,包 含 大 量 贝 壳 ,质 地 致 密 ,厚 0~0.3 米。 出土遗物有较多的夹砂陶片,以及少量的 泥质陶片、印纹硬陶片和零星原始瓷片,另有 石器、铜器、骨器等。 此层下发现贝壳坑 3 个 (H30、H35、H36)。 第⑦B 层呈棕褐色, 贝壳含 量较少,质地较第⑦A 层疏松,厚 0~0.3 米。 出 土遗物有较多的夹砂陶片以及少量的泥质陶 片和零星印纹硬陶片,另有石器、铜器、骨器 等。 此层主要分布于南区西部。 TS12W7 第⑦ B 层下为棕红色沙质黏土与灰色沙土交错 而成的层理沙,不含任何遗物,为自然形成 的生土层。
一 地层堆积
遗 址 发 掘 地 点 分 为 南 、北 两 区 ,2009 年 发 掘主要集中于南区。 现以南区 TS11W7、TS12W7 东壁为例,将地层堆积情况介绍如下(图二)。
第①~④层: 汉代以来风积所形成的沙 层,厚约 5 米。大部分区域在发掘前已被挖至 第④层下半部, 现从第⑤层开始介绍地层堆 积情况。
9
2014 年·第 2 期
5 1
6
2
10
7 3
11
4
8
9
图一三 陶 器
12
1~7. 罐口沿(TS10W6⑥ ∶ 4、TS13W7⑦A ∶ 1、TS12W7⑦A ∶ 7、TS13W7⑦A ∶ 13、TS14W5⑥ ∶ 10、TS12W7⑥ ∶ 21、TS11W8⑦A ∶ 9)
8. 壶口 沿 (09 采 ∶ 10) 9. 双耳 罐口沿 (TS17W2⑥ ∶ 8) 10、11. 甗 口沿 (H13 ∶ 1、TS10W7⑦A ∶ 8) 12. 尊 口沿 (TS12W8⑥ ∶
4. 活动面 1 处(HD1)。 位于遗址南区西侧,开口于第 ⑤层下。 东侧基本与土墩分布范围的最西界相 连,西、南及北侧均为断崖,因此无法知其延伸 范围。 活动面厚 0.03~0.05 米,残存面积约 130 平方米。 活动面上部平整,包含有少量陶片、红 烧土粒、碎骨等。 此活动面是由人们在第⑥层 的基础上经过简单平整加工后自然踩踏而形 成的。
⑦A ⑤⑦B ⑥ ④ HD1
⑦B ⑥ ⑤ ④
⑧ TS11W7
TD79 TD78 TD65 0 TS12W7 2 米
图二 TS11W7-TS12W7 东壁剖面图
第①层:红褐色偏橘红色沙质土,质地较疏松, 内含少量红烧土颗粒、木炭及石块。 所含贝壳 较多且较完整,出土有零星夹砂陶片。 第②层: 橘红色细沙土,质地松散。 所含贝壳较少,均较 完整,未见陶片(图三)。
3 7
1
4
8 5
2
6
9
图一二 陶 器 1、2. 釜 (TS11W6⑦B ∶ 13、TS17W3⑦A ∶ 2) 3、4、8、9. 罐 (TS13W7⑦A ∶ 46、TS11W6⑦A ∶ 14、TS15W3⑥ ∶ 6、TS11W6⑦A ∶ 45) 5、6. 双耳罐(TS13W7⑦A ∶ 48、H13 ∶ 2) 7. 大口缸(H33 ∶ 4) (均为 1/6)
连接部位。 刻划和镂孔仅在极个别陶器中出 现。 以上几种装饰手法有时在一个器物上组合 使用。 泥质陶大多为残片,制法多为轮制,可辨 器形有壶、纺轮、网坠、环等。 器表以素面为主, 少量拍印方格纹等。 印纹硬陶大多为残片,胎 大多呈灰色,火候较高。 可辨器形有罐、豆等, 器表饰方格纹、席纹等。
罐 数量最多,完整器较少,大多为口沿。 标 本 TS13W7⑦A ∶ 46,夹 砂 灰 褐 陶 ,口 、颈 、腹 部施红衣,多处脱落。 侈口,圆唇,溜肩,鼓腹, 底微残。腹部饰叶脉纹。口径 10.4、残高 13 厘米 (图六、一二 ∶ 3)。 标本 TS11W6⑦A ∶ 14,夹细 砂灰褐陶。 侈口,圆唇,鼓腹,圜底。 通体饰间断
龙湖镇


英林镇

虬湖 乌
沪 台



深沪镇

坑边村 庵山遗址

金井镇

图一 遗址位置示意图
4
面积 755 平方米,另外还对 2007 年未发掘至生 土的南区部分探方进行了简单清理。 此次发掘 发现了贝壳坑、房基、土墩、活动面等遗迹,出 土了一批富有特色的遗物,初步揭露出一处青 铜时代沙丘聚落遗址。现将 2009 年发掘情况简 报如下。
TS15 W5
83
图五 土墩遗迹平面图
1. 陶器 有夹砂陶、泥质陶、硬陶等,其中以夹砂陶 最多,泥质陶和硬陶较少。 夹砂陶有红褐色、灰 色、灰黄色、灰褐色、灰黑色等,其中以红褐陶 和灰黑陶数量最多, 其次是灰褐陶和灰黄陶, 灰陶最少。 大部分夹砂陶火候较低,质地粗糙, 陶胎存在夹心或内外胎色不一样的现象。 夹砂 陶以手制为主,并加以慢轮修整,一些夹砂陶 内壁可见因手制而形成的凹凸不平的现象。 可
福建晋江庵山青铜时代沙丘遗址 2009 年发掘简报
福建博物院 晋江市博物馆
DOI:10.13619/11-1532/k.2014.02.001
庵山遗址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坑边 村颜厝东北,北距深沪湾 1000 米,西距乌漏沟 约 1000 米(图一)。庵山山顶海拔 27 米,相对高 度 20 米,是一座风积形成的低矮沙丘 ,属海滨 沙丘地貌, 遗址位于风积形成的第二级阶地 上。 为配合晋江深沪镇工业园区建设,2007 年 5~10 月和 2009 年 1~4 月, 福建博物院与晋江 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庵山遗址进行了 两次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共 1530 平方米。 其 中 2007 年发掘面积 775 平方米[1],2009 年发掘
三遗物
出土遗物丰富,主要有陶器、原始瓷器、石 器、玉器、铜器、骨角器、贝器等。
北 D3
D14 D15
D7 D8 D9
6
D13
D4
D1
D5
D6
D2
D12
D10
D11
0
图四 F4 平、剖面图 1米
TS11 W8
■ 福建晋江庵山青铜时代沙丘遗址 2009 年发掘简报
TS11 W7
TS11W6
TS12 W8
第⑧层:浅棕色沙土。 含沙量大,较纯净, 仅含零星贝壳,质地疏松,厚 0~0.25 米。 出土遗 物有少量夹砂陶片。
第⑧层下为棕红色沙质生土。 属晚更新世 地层堆积,俗称“老红沙”。
从 出 土 遗 物 来 看 ,第⑤~⑧ 层 的 陶 质 、 陶 色 和器类变化不大,均为青铜时代遗存。
二遗迹
遗迹有贝壳坑、房基、土墩、活动面等。 1. 贝壳坑 34 个。 主要分 布 于 南 区 中 部 和 西 部 。 贝 壳 坑大部分开口于第⑥层下, 也有小部分开口 于第⑦A 层及第⑦B 层下。 形状多为圆形或 椭圆形。填土一般为黑褐色沙质黏土,夹杂有 大 量 贝 壳 , 出 土 有 少 量 陶 片 、 石 器 、 炭粒、红烧 土粒(块)、动物遗骸等。 陶片较碎,可复原器 极 少 , 石 器 主 要 为 凹 石 。 现 以 H26 为 例 加 以 说明。 H26 位于 TS11W6 东部,开口于第⑦B 层 下, 打破第⑧层及生土。 坑口平面近圆形,弧 壁,锅底状。 直径 1、深 0.25 米。 坑壁清楚,无工 具加工痕迹。 坑内堆积可分为 2 层,分界明显。
第⑤层:灰色沙土。 含沙量大,质地疏松, 厚 0~0.12 米。 出土遗物有夹砂陶片、泥质陶片、 印纹硬陶片、石器、铜器、骨器等。 此层下发现 活动面 1 处(HD1)。
第⑥层:棕褐色沙质黏土。 局部夹杂灰沙 或红褐色沙,质地致密,厚 0~0.15 米。 出土遗物 有较多的夹砂陶片以及少量的泥质陶片、印纹
71 75 98
73
39 72
37
TS14W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5
40 41
38 88
TS13 W6
26 5
31 30
TS14 W6
13 12 11 10
TS13 9 W5
29 7
43
6
17
2
1
63 91
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