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连乘应用题》说课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 (2)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的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是解决问题(连乘)。
在这一节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连乘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连乘的概念,学会用连乘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乘的概念和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连乘的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乘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的例子,以及一些练习题供学生们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比如买水果的问题,来引入连乘的概念。
我会让学生们思考,如何通过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新课讲解:接着,我会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来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连乘的概念。
我会让学生们跟着我一起做题,并解释每一步的思路。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并给予他们一些提示和指导。
4. 练习讲解:在学生们完成随堂练习后,我会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并解释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5个种子,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个种子?答案:小明一共有15个种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连乘的概念和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学生们掌握得比较好,我会在下一节课中引入一些更难的问题,让学生们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如果学生们还有困难,我会个别辅导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导入环节的设计是我需要精心准备的,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连乘概念的兴趣和理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连乘》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连乘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教师总结学生在小组讨论、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强调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巩固,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鼓励学生继续探索连乘的奥秘,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连乘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38页的练习题1、2、3,注意运算顺序和准确性。
-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个需要用到连乘运算的问题,并将其解决,明天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2.选做题:
-完成课本第39页的思考题,要求用连乘运算解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在课后寻找生活中的连乘问题,并与家长一起探讨解决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学生回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长×宽×高。
3.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计算多个长方体的体积,比如10个这样的长方体,该怎么计算呢?”
4.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趁机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运算方式,叫做连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连乘的概念,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乘。
2.通过具体实例,如计算10个长方体的体积,引导学生理解连乘的意义。
3.探究题: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连乘运算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安排旅游行程等,形成研究报告,下节课进行分享。
4.创新题: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包含连乘运算的故事或漫画,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连乘的魅力。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保持作业本的整洁、美观。
2.家长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鼓励孩子克服困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6)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 (6)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主题是解决问题(连乘),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今天要教的章节是第七章的第三节,主要内容是连乘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连乘的概念,并教会他们如何用连乘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连乘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连乘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连乘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连乘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乘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和一些实际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用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连乘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情况,比如买水果,让学生看到买三个苹果需要花多少钱,从而引入连乘的概念。
2. 例题讲解: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讲解连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连乘的概念。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以巩固他们对连乘的理解。
4.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有关连乘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简洁的板书,用来帮助学生记忆连乘的计算方法和概念。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5个苹果,每个苹果可以切成3片,请问小明一共可以切成多少片苹果?答案:小明一共可以切成15片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让他们在学习连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数学。
这就是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连乘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连乘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特别关注,它们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连乘概念至关重要。
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买水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三年级数学《连乘应用题》教学案例分析
三年级数学《连乘应用题》教教事例剖析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应当如何进行应用题教课?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对的实质问题。
事例:昨天,我听了一节李老师上的<连乘应用题>(六年制教材三年级第六册),这节课应当说是应用题教课改革中的一节好课,应当能给广大教师以启示。
这节课的教课内容是《连乘应用题》,教材上的例题是:商铺卖出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45元,一共卖出多少元?杨老师是这样设计的问:从画面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识题?学生的踊跃性很高,有的提出用一步解答的问题,这就解决了连乘应用题两种解法的第一步;有的提出了用两步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修业生议论如何依据第一步求出的数目与题目中的第三个条件,解决“一共卖了多少元?”这个问题。
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经过版自主探究的合作沟通,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剖析:听完这节课有以下认识:即在应用题教课中,应当加强应用题教课内容的开放性,培育学生的应意图识。
开放应用题的教课内容,就是要改变传统应用题教课离开学生的生活实质,体现方式单调,条件答案独一的情况让学生感觉到应用题生动、风趣、实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梦想。
(1)内容拥有开放性心理研究表示,当学习内容越靠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学生自觉采取的程度就越高,越有兴趣。
为此教师要学会创建性地办理教材,应用题的选摘要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背景出发,要注意采集有关的数学信息资料,扩展或替代教材的例题和习题,让学生从中领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旁,它是真切的实用的,这是培育学生应意图识的条件之一。
(2)条件拥有选择性因为人们在现实中碰到的数学识题,所拥有的条件经常是客观的、任意的,条件或许剩余,或许不足,假如要解决它,学生除了要找寻到数学信息外,还一定学会选择实用的信息,并清除没关信息的扰乱,因此培育学生的应意图识和能力,要打破单调的条件,问题齐全的文字表达,要注意为学生供给开放性的题目,让他们在自然的情境中,依据需要自主选择、判断和办理。
《解决问题(连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连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我打算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连乘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的运算过程。
具体教学内容会涉及教材第六章第二节,主要包括连乘的定义、运算规则以及连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连乘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连乘的运算顺序和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连乘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连乘例题、实际问题情景等教具,同时让学生准备笔和纸,以便于他们记录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景,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5个果肉,一共有多少个果肉?”来引入连乘的概念。
2.例题讲解:我会展示一些连乘的例题,如“小明有2个苹果,每个苹果有3个果肉,一共有多少个果肉?”并引导学生一起解答,解释连乘的运算规则。
3.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连乘来解决,如“小明有4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果肉,一共有多少个果肉?”并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
4.巩固知识:我会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连乘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上,我会列出连乘的定义、运算规则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步骤,以便学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小明有5个苹果,每个苹果有4个果肉,一共有多少个果肉?2.答案:20个果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连乘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是否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如连乘的其他应用和相关的数学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这就是我对于《解决问题(连乘)》这一教案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过程的设计。
通过实际问题情景的引入,例题的讲解和随堂练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连乘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用连乘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用连乘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在本节课中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五章第二节内容,主要涉及连乘运算的定义和应用。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运用连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多个数的乘积,以及如何将连乘运算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连乘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连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我还希望学生们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连乘运算的方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将连乘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如何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连乘运算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乘运算,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具以及一些实际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以便在讲解和练习时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给学生们展示一份水果盘,里面有三个水果盘,每个水果盘里有五颗水果,问学生们一共有多少颗水果。
2. 讲解:在讲解连乘运算的概念和方法时,我会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练习:在讲解完连乘运算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运用连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 应用:在学生们掌握了连乘运算后,我会引导他们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时商品的总价,或者计算制作食物时所需的材料数量。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连乘运算时,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将连乘运算的步骤和规律展示给学生,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七、作业设计答案:2×3×4=24、3×4×5=60、5×6×7=210。
(1)一个水果盘里有3个水果,一共有2个这样的水果盘,问一共有多少个水果?(2)一份食物需要2个材料,一共有3份这样的食物,问一共需要多少个材料?答案:(1)2×3=6,一共有6个水果。
三年级数学下册《连乘》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连乘》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的进阶技能,理解连乘的意义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乘法运算能力,但对于连乘的理解和应用仍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本教学案例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连乘的规律,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连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和运算技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连乘的概念,理解连乘运算的顺序和规则。
2.培养学生运用连乘解Leabharlann 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运算技能。
3.使学生能够运用连乘进行简便计算,增强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运用连乘进行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导入,引导学生发现连乘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连乘知识,形成技能。
4.引导学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请学生运用连乘运算,计算小兔子卖花菜的总收入。
2.请学生列举生活中遇到的连乘例子,并解释其运算过程。
3.设计一道连乘应用题,与同学互相交换解答。
五、案例亮点
1.情景教学法的巧妙运用
西平中心小学教师说课 连乘应用题
西平中心小学教师说课表教师张丹时间2018-4-9 年级三年级(下册)学科数学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52页例3 连乘应题说教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
本节课就是用连乘来解决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好本课知识,必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一个阶层。
说教法学法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跑步、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
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这一环节,我从学生已学的知识入手,通过让学生做导学单,复习用乘法计算的应用题。
使学生知道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寻找两个与问题有直接联系有用的信息。
然后通过学生自学解题方法,尝试解决例3 (二)注重发现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境促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让学生自己根据卖保温壶的情景,自己动脑去分析解答。
想一想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再求什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
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
三年级下两位数乘两位数连乘解决问题说课稿
三年级下两位数乘两位数连乘解决问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连乘解决问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连乘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学生今后学习更复杂的乘法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
这样的编排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和解决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
但是,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连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能够正确列式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连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5课时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5课时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第四单元的第5课时。
本课时主要讲解如何使用连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连乘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和法则;3. 能够运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连乘的概念和意义;2. 学生能够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和法则;3. 学生能够运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连乘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和法则,并能够运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展示一些水果图片,让学生计算购买一定数量的水果需要花费的总金额;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理解连乘的概念和意义,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和法则。
例如,讲解题目“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克的苹果?”;3.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的连乘知识。
例如,练习题目“小华有5个橘子,每个橘子的重量是100克,请问小华一共有多少克的橘子?”;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板书内容包括:1. 连乘的概念和意义;2. 连乘的运算顺序和法则;3. 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4. 随堂练习题的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王有2个笔记本,每个笔记本有3页,请问小王一共有多少页的笔记本?2. 作业答案:小王一共有6页的笔记本。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3连乘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3 连乘问题|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3 连乘问题|人教新课标我作为一名教师,今天要分享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连乘问题。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的教材,具体章节为4.2.3连乘问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乘的运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乘的运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理解连乘的概念,以及如何正确进行连乘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呈现一个实际情境,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5个果肉,问小明一共有多少个果肉?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连乘概念:我会解释连乘的概念,即多个数相乘的运算。
并用例子进行讲解,比如2乘以3乘以4等于24。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连乘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连乘的运算方法。
比如3乘以4乘以5等于60。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进行连乘运算。
比如7乘以8乘以9等于多少?5.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比如10乘以11乘以12等于多少?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连乘的运算方法,以及一些例题的解答过程。
板书的布局要清晰明了,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1. 2乘以3乘以4等于多少?2. 5乘以6乘以7等于多少?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连乘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我会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我还会给学生拓展延伸一些连乘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连乘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连乘是指多个数相乘的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向学生解释连乘的概念,并用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连乘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连乘应用题》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2.使学生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的同时能用一种解法检验另一种解法.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用简炼的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5.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连乘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解答.(1)某车间每班有4个组,每组有11人,每班有多少人?(2)一辆卡车可以装30袋化肥,每袋重50千克,一辆卡车能装多少化肥?2.演示动画连乘应用题根据动画演示的内容分别补充问题,再解答.(1)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_______________?(2)每箱有12个热水瓶,每个热水瓶卖35元,______________?3.引入新课.教师提问:复习中的应用题都是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它们的数量关系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计算.)把动画复习的两道应用题连起来看,让学生把复习中的两道题合并成一道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题目,引出例1.教师导入: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光会遇到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还会有这样稍复杂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应用题.(出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35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指名读题,并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继续演示动画连乘应用题,实物图逐步转化为线段图.(2)小组讨论:你准备怎么解答这道题?并说出解答的思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3)汇报讨论的结果,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想到:方法1:要求一共卖多少元,需要知道每箱卖多少元和一共有多少箱.已知共有5箱,未知每箱多少元.因此,要首先求出每箱多少元.已知每个35元,每箱12个,求出每箱卖多少元就是求12个35是多少,用3512=420(元),再求出5箱一共卖多少元,就是5个420是多少,用4205=2100(元).板书:① 每箱多少元?3512=420(元)5箱一共多少元?4205=2100(元)方法2: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需要知道每个卖多少元和一共多少个.已知每个卖11元,未知一共多少个,先要求出一共多少个.每箱有12个,有5箱,求一共多少个就是求5个12是多少,用125=60(个),再求一共卖多少元,就是求60个35是多少,用3560=2100(元).板书:② 5箱一共多少个?125=60(个)5箱一共多少元?3560=2100(元)(4)教师谈话:像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将这两种解法分别列成综合算式.学生动笔列式,汇报订正:35125 35(125)教师提问:第一种解法是先求的什么?再求什么?第二种解法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要加小括号?不加行不行?(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解法是先求的每箱多少元,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第二种解法是先求5箱一共多少个,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因为运算中要先算125,就必须加小括号,否则运算顺序就变了,不符合题意.)(5)比较、辨析: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明确两种解法的区别是:第一种解法是先求的每箱多少元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第二种解法是先求5箱一共多少个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思路不同,用的已知条件也不同.联系是:最后都能求出来5箱一共多少元.(6)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解题思路的相同点是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不同点是先求什么不一样,先求一箱可以卖多少元,是以每箱多少元作单价;先求一共有多少瓶,是以一瓶多少元作单价.)师生共同总结:方法不同,结果相同.(7)学生思考:我们用了两种方法解这道题,怎样检验呢?(可以互相检验,用其中一种方法解答,用另一种方法检验.)三、尝试练习.学校有3排房子,每排有4个教室,每个教室装6盏灯,一共安装多少盏灯?(用一种方法解答,然后用另一种方法检验.)(1)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独立分析,列分步算式解答.(3)订正:说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计算.解法1:每排安装多少盏灯?64=24(盏)3排安装多少盏灯?243=72(盏)综合算式:643=243=72(盏)答:3排安装72盏灯.解法2:一共有多少个教室?43=12(个)一共安装多少盏灯?612=72(盏)综合算式:6(43)=612=72(盏)答:3排安装72盏灯.(4)检验.师:我们可以从中任选一种方法解答,而另一种方法来检验.从小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好习惯.四、巩固练习.1.小明的集邮册中,每页贴3行邮票,每行帖5张,3页一共贴多少张邮票?(用两种方法解答)2.两个小组割青草,每个小组割3捆,每捆8千克,一共割多少千克的青草?(用两种方法解答)五、总结归纳.教师提问:(1)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板书:连乘应用题)(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二第2题两个运输队运沙子,每队运3车,平均每车重5吨.一共运多少吨沙子?练习二十二第3题张庄小学新盖9间教室,每间教室有6扇窗子,每扇窗子安8块玻璃,一共要安多少块玻璃?板书设计探究活动小小采购员活动目的通过制定购物计划,进一步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活动内容1.制定购物计划.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要给参加游艺活动的同学买奖品.这个任务分给三年级每班去完成,每班分配200元,想想:买什么?买多少?共需要多少钱,200元够不够?和同学一起议一议.先调查、再制定一个计划表.2.比比谁的计划好,这个任务就交给谁.3.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物.看看,在超市里,你会遇到那些数学问题?活动建议1.收集各种文具及小礼品的单价和一个小包装内的数量,做好记录.2.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互相交流.。
三年级下册《连乘应用题》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连乘应用题》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连乘应用题》教学设计《连乘应用题》教学设计详细内容请打开word文档->《连乘应用题》教学设计湖北省兴山县南阳镇中心小学王玉兰方昌兴邮编:443713作者简介:方昌兴(1973-),男,湖北省兴山县南阳镇中心小学,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远程教育和网络管理等相关工作,湖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骨干技术教师,率先在湖北省建立了远程教育班班通。
王玉兰(1974—),女,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1974年12月出生,汉族,大专文化程度,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兴山县南阳镇中心小学。
其教育、、说课稿、通讯报道等多次发表于《兴山教研》、《兴山课改通讯》、《宜昌日报》、《三峡晚报》、《小学教学设计》、《中小学数学》、兴山教育网、宜昌教研网、湖北教育信息网等著名报刊和网站上,并多次代表乡镇参加各种教学比赛活动获得较好名次,曾先后被评为兴山县首届“十佳师德标兵”、兴山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兴山县优秀教师、宜昌市“优秀教师”、兴山县“优秀骨干教师”,2000年入选《中华长江三峡科教人才库》。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9页例1。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这种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同时知道,用一种解法可以检验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正确地列综合算式。
教学难点:寻找两种解法的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幻灯出示)用线连接合适的条件和问题,再算出来。
(1)每箱热水瓶卖132元 5箱热水瓶有多少个?(2)每个热水瓶卖11元 5箱热水瓶卖多少元?(3)每箱热水瓶12个 60个热水瓶一共可以卖多少元?①学生口答,教师边线搭配。
(先请C类学生回答,再请B类学生判断正误)②提问:这三题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请B类学生回答)[设计意图:温旧启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题目设问,既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用连乘解决问题 说课稿
解决问题用连乘解决问题说课稿《用连乘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六册《解决问题》中的例1和练习十三中的部分内容。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乘法并理解了乘法的意义,这为本课分析数量关系做好了孕伏,而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掌握程度,则为本课的计算作好了铺垫。
教材通过情境图“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学会用连乘来解决问题,同时建立起解决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的模型,并能解释应用,也为后续学习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因为有了前面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经验,所以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其它方法来解决。
一、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材当中给出的主题图广播操表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1、仔细观察,找出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3、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环节要重点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能用数学的语言简洁地加以表达。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根据信息,独立思考打算怎样解决“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然后尝试计算。
2、反馈交流,教师及时板书:问:第一步先算什么(尤其是综合算式),在这里要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用数学的语言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3、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用乘法两步计算的问题,同时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我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集体对话交流,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探究解法,在交流过程中阐述自己的解法、倾听并理解他人的方法)(三)、指导看书,梳理知识1、独立阅读教材例1,然后回答每一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质疑提出自己还不懂的地方。
3、尝试练习:做一做,让学生说一说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个鸡蛋?需要找到什么信息,然后列式解答进行反馈。
(由于前面自主探究的内容较重,所以在这里指导看书其实是对学生解题思路的一个梳理,为后面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扫清障碍)(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利用练习十三第1、3题的信息和问题,让学生从情境中找到要求解决的问题、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进而列式算出结果。
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解决问题(连乘)”一节。
二、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的概念和性质。
2.能够运用连乘求解简单的数学问题。
3.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球、糖果等,以便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乘法。
2.准备一些小组活动的练习题。
3.准备一些带图例的练习题,便于学生们理解题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教师在本节课开始之前,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或实物来引导学生们理解乘法的概念。
比如,老师可以拿出几组颜色不同的小球,让学生们分别计算两组小球的总数量,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接着,问学生们两组小球的总数量应该如何计算,引导学生们理解乘法即两数字相乘的概念。
2. 讲解连乘接着,老师通过数学绘本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们讲解什么是连乘,并且举例子让学生们理解和熟悉连乘的运算方法。
在讲解的同时,老师可以安排一些小组练习,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索、发现连乘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3. 练习连乘在讲解之后,老师可以交给学生们一些连乘的练习题,练习学生们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特别是一些有趣的、实际意义强的练习题,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兴趣,使他们愉快地学习。
4. 总结最后,老师应该带领学生们一起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点,强化学生们的记忆和认知,便于下次课程的学习。
五、教学评估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们的表现进行教学评估。
特别是在小组练习和课堂互动等环节,老师应该多关注学生们的思维转化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深刻感受到,启发学生们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当学生们能够自主发现、思考和探究学习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自主性都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因此,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自主探索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8)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 (8)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三章第四节“解决问题(连乘)”。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连乘的概念和运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乘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连乘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连乘的概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连乘运算,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连乘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一个水果篮子,里面有苹果、橙子和香蕉。
我提问学生:“如果每种水果都有3个,一共需要几个水果?”学生回答:“一共需要9个水果。
”我接着问:“如果每种水果都有4个,一共需要几个水果?”学生回答:“一共需要12个水果。
”2. 例题讲解:我然后在黑板上写下第一个例题:小明有2个苹果,每个苹果有3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我引导学生思考,并提示学生运用连乘运算。
学生回答:“一共有6个种子。
”我接着讲解第二个例题:小明有4个橙子,每个橙子有5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学生回答:“一共有20个种子。
”3. 随堂练习:(1)小华有3个香蕉,每个香蕉有2个叶子,一共有几个叶子?(2)小华有5个葡萄,每个葡萄有3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4. 小组合作: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每组选择一道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例如:“超市有一种面包,每袋有10个,每袋的价格是8元。
如果要买3袋这种面包,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通过连乘运算,得出了答案。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连乘的定义,以及解题步骤。
连乘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
解题步骤包括:理解题目要求、找出已知条件、运用连乘运算、得出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用连乘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连乘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多件商品的总价。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计数器模拟连乘运算,让学生直观感受连乘的过程。
3.抽象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利用连乘进行逻辑推理,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4.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小组讨论与分享中,学会倾听、表达和协作,提高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连乘问题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数学美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动了起来,他们积极参与,气氛活跃。但在成果展示时,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讨论时没有充分交流。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成果。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连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提出了不少有趣的例子。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回答还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思维还不够开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连乘的概念和应用掌握得还算不错。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能够积极地思考和回答问题,这说明他们对于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情境有一定的认识。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了两个问题。一是部分学生在连乘的计算顺序上还存在一些混淆,需要我通过举例和反复强调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二是对于连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们虽然能够理解,但在自己提出例子时还是显得有些吃力,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高他们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连乘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2.拓展建议:
a.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长探讨生活中的连乘问题,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b.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连乘计算的练习,通过数学游戏、练习题等形式,提高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c.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讲座等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答案:2 × 1 × 0.5 = 1立方米
2.应用题:小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驶100米,连续骑行了3分钟,计算小华一共骑行了多少米。
答案:100 × 3 = 300米
3.计算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答案:6 × 4 = 24平方厘米
4.应用题:小明的储蓄罐中有5元、10元和20元的纸币,他想知道如果每种纸币分别有2张,那么总共会有多少钱。
1.理解连乘的意义,掌握连乘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连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共享单车骑行时间等。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将通过以下案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1.小明家的长方体鱼缸,长2米,宽1米,高0.5米,求鱼缸的体积。
2.一辆共享单车每分钟行驶100米,小明骑行了3分钟,求小明骑行了多少米。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利用PPT展示连乘的案例、计算步骤和关键概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连乘知识。
(2)视频:播放与连乘相关的教学视频,如动画讲解、实验操作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线工具:利用数学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练习题、互动游戏等,方便学生课后巩固和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乘应用题」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且初步理
解并掌握了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这些都为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孕伏。
教材编入这一部分内容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乘数是两
位数的乘法的计算,另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应用题。
本课题内容是两步以上应用题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把解应用题的水平提高一步。
本课题教材有层次地显示了"连乘应用题"的知识结构。
例题之后,教材引导学生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去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第一种思路:知道有5箱热水瓶,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要先算每箱热
水瓶多少元?
第二种思路:知道每个热水瓶卖11元,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要先算
5箱共有多少个热水瓶。
通过这个分析过程,使学生明白分析这种问题的关键是弄清要算出题中要求的钱数,先选哪个作为已知条件,哪个条件是未知的,需要
先算出来。
分步列式后,教材又引导学生分别列出综合算式。
然后说明:如果解
答正确,那么两种解答方法的结果应该相同。
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查。
再通过"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中1-3题的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类题目的数量
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最后通过第4题补充条件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连乘
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
本课内容这样有层次地呈示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建立连乘应用题的认知结构。
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会用两种方法解答,知道用一
种解法可以检验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
2.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培养自觉检验
的习惯。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两种方法解答的思路。
教学关键:弄清要算出"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先选哪个作为已知条件,哪个条件是未知的。
二、教法和学法
1.运用迁移规律,注意从旧到新、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体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
2.运用直观性原则,采用线段图展示条件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
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创设思维环境,引导学生有序地思维,鼓励学生用语言准确、连贯地表
述思维过程。
三、教学步骤
(一)复习准备出示复习题,指名补充条件或问题,再解答出来,然后说出
列式的根据。
1.,5箱热水瓶多少元?
2.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
3.一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卖了多少元?通过上面的复习,使学生进
一步掌握一步应用题结构和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理解题意。
出示例
1,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说一说有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再想一想例
1与复习题有什么关系。
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暗示了思考方向。
画线段图表
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要边提问题边画。
(图略)问题:
(1)5箱怎样表示?
(2)每箱12个怎样表示?
(3)每个11元用哪条线段表示?
(4)问题怎样表示?这一步使学生知道怎样理解题意,为分析数量关系打
下基矗第二层次,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提出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做法。
方法之一:方法之二: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每箱多少元有几箱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每个多少
元有几个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种分析思路,每箱多少元,有几箱,这两个
条件中哪个是已知的,哪个是未知的?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明白之
后,再引导学生讨论第二种分析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第三层次,确
定算法。
引导学生结合分析结果,确定怎样列式计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分
步列式计算之后,教师要指出,我们采用不同的思路就得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
今后学习应用题,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遇到问题,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
然后,要求学生将两种解法分别列出综合算式,再比较两种算法的差别,并说明理由。
2.反馈校正。
指导学生做教科书99页上的"做一做",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用两种方法解答。
教师巡视,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给以适当的提示。
做完
后指名说说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如有问题,及时校正。
3.小结。
指出两种解
答方法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一种解法的结果来检验另一种解法的结果是不是正确。
并要求学生阅读99页例题下面的一段话。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二第1题,审题之后提示学生想一想与例题有什么类似的地方,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做完后集体订正时要先看两种解答方法的结果是否
一样,如果不一样,表明列式或计算有错误,要及时检查。
同时对有困难的学生
要给以帮助和指导。
2.做第2题,要求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做第4题。
读题后提问,题中有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能不能解答?还需要补充什么条件?(学生在补充条件时,只要不是非常脱离实际,就要
采用。
)集体订正时,教师让两个补充条件不一样的学生分别说出做题过程,并
说明列式的理由。
(四)课后作业。
(五)全课小结。
(略)
注:选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