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教案
4《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案+反思
![4《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b828a9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6.png)
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反思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道理。
研究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基础,培养关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情感。
重点: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基础。
难点: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引入新课《地球——我们的家园》。
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为人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学生思考: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资料阅读:学生分组阅读资料一和资料二,讨论并发言。
思考交流:观看视频,让学生思考问题:你觉得这些画面美丽吗?想不想让它们一直保持这样的美丽?它们可爱吗?请小组选择下图中的一个案例,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设计意图:通过研究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基础,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培养关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情感。
亲,他们生产充足的食物,供我们充饥;她们奉献着丰富的土石和森林,供我们建房造屋;那牧场上的羊群、蓝花盛开的亚麻田和中国的桑蚕编织物,让人类抵御酷暑严寒。
——[美国]XXX《房龙地理》在过去的近百年中,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人类的破坏力已经使得地球越来越难以承受,出现了资源短缺、海洋污染、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热带雨林破坏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鸟类、海洋动物和植物、人类及海洋环境都有危害。
观看视频后,我们应该重视环境问题,增强爱护地球的公德意识。
我们应该感受到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的生存场所,激发学生关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环保意识。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它。
在讨论中,我们可以分组自由讨论,查找相关资料,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伤害。
通过思考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水俣病是因食入被有机汞污染河水中的鱼、贝类所引起的甲基汞为主的有机汞中毒,或是孕妇吃了被有机汞污染的海产品后引起婴儿患先天性水俣病。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地球是我们的家》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地球是我们的家》](https://img.taocdn.com/s3/m/7247d52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05.png)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地球是我们的家》一、教学背景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学习地球科学是每个孩子必修的基础课程。
在学习地球科学的过程中,孩子们更要了解如何爱护我们的家——地球。
本次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观察、触摸、讨论、展示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们深入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如何爱护我们的家。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产生环保意识。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了解地球的景观和地貌。
3.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1.让孩子们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产生环保意识。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了解地球的景观和地貌。
四、教学难点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创设情境在教室内展示一张地球仪图片,向孩子们介绍地球。
2. 导入新知•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了解地球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引导孩子们知道地球上有陆地和海洋,陆地和海洋对我们的生活都有什么作用。
3. 活动展开1.制作环保主题卡片•向孩子们介绍环保的理念。
•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孩子们制作“我爱环保”、“不用塑料袋”等环保主题卡片。
2.寻找“好伙伴”•通过播放环保小动画,“找好伙伴,为环境出一份力”,鼓励孩子们行动起来,找到身边的“好伙伴”一起行动环保。
3.探索地球•向孩子们展示地球上的各种奇妙景观。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们自由讨论,学习并了解地球的景观和地貌。
4. 总结反思•让每位孩子介绍自己制作的环保主题卡片,并谈谈环保的意义。
•通过提问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和检测,对孩子的活动情况和真实表现进行评测,包括环保主题卡片的制作、环保行动的实施、参与讨论和口语表达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产生环保意识,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了解地球的景观和地貌,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本次课程也针对难点,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能够真正让孩子们实现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教案7篇
![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16120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e.png)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缺一不可。
2.科学探究目标会用图文的方式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相应内容。
能就地球家园中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参与讨论,表达自已的观点。
3.科学态度目标对探究“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感兴趣。
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地球是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会用图文的方式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相应内容。
2.教学难点懂得地球是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预设3分钟〕1.学生猜谜语,激发兴趣。
说它像球不是球,它的身上啥都有。
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
动物植物和人物,全都生活在里头。
天天围着太阳转,你猜它是什么球。
2.出示地球的图片,引出“我们的地球家园”。
二、聚焦〔预设10分钟〕1.学生观看视频,欣赏:美丽的地球家园〔3分24秒〕2.聚焦提问,我们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表,回忆和交流自己对地球家园的认识。
3.逐一出示课件上的图片,学生看图答复,进一步丰富对地球家园的认识:我们的地球家园中有——草地、森林、山脉、岩石、沙漠、海洋、大象、蜗牛、大雁、楼房、人……三、探索〔预设15分钟〕1.画一画:翻开学生活动手册第一页,在地球家园图上画出各种事物,用直观的形式表达和记录。
2.提问: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我们能发现什么?让学生补充与地球家园密切相关、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比方白云、太阳、月亮、星星等。
3.补充完善学生活动手册第一页的地球家园图。
四、研讨〔预设7分钟〕1.过渡:每个同学都完成了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我们来汇总一下,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2.教师在黑板上完成“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班级记录表,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合并和分类。
3.提问:缺少其中一样可以吗?让学生自由发表,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小学思想政治_《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思想政治_《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6adae72c1c708a1294a4474.png)
《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并能举例确证地球就是球体。
2.能够运用数据举例描述地球的大小,初步感知地球的外貌。
3.会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上找到七大洲、四大洋。
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
5.感受地球的美,培养学生关爱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初步感知地球的外貌。
2.会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上找到七大洲、四大洋。
教学难点:对地球的形状;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上找到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收集资料,一个地球仪,教学课件、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旋转的地球)同学们,认识它吗?2.师:对,地球日夜不停地旋转着,它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了解人类生存的的家园-地球【板书】人类生存的的家园-地球二、了解地球的外貌(一)、地球的形状【板书】地球形状师:地球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生: 师:同学们都有不同的认识。
1、活动一: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班内展示,汇报交流。
师:那么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什么?同学们课前已经搜集了相关资料,你知道了哪些? 请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交流前老师送你一个温馨提示。
(出示温馨提示)指学生读哪个小组愿意来给我们汇报一下呢?小组展示汇报(带着自己可书写的材料、搜集的资料)其中1组:有我们小组给大家汇报。
还有其他小组们补充、评价和质疑吗?生:补充质疑:还有吗?生:我们小组有个问题,古人们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种说法对吗?生评价师:同学们知道了解的真多。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从猜想到用事实证明,地球是圆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麦哲伦用行动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这就是麦哲伦航行路线图(演示)2.生活中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生:(1)登高望远(2)海岸观船(3)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4)太空第一人:加加林,第一个看到地球是球体3.地球是个正球体吗?师: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来了解,(幻灯片)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生归纳一下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科学数据表明:(齐读)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家园——地球教案(附教学反思)
![家园——地球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4fab34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e.png)
家园——地球教案(附教学反思)大班主题活动热爱我们的家园——地球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热爱我们的家园——地球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升高,与此同时,一个轻微的问题也发生了!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摆到了人们的面前。
废水排放量水源污染,乱砍乱伐土地沙漠化,气候不正常等等。
人们的生活环境遭遇着危险的问题!幼儿就是未来环境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培育孩子们从小爱好环境,保护环境,与地球家园人与自然相处的意识甚就是关键。
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期望幼儿能初步介绍一些有关地球的科学知识,从中受惠,真正的从“我”搞出来。
爱好地球,维护小自然!活动目标1.使幼儿初步介绍地球的基本知识。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晓得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真正的努力做到从“我”搞出来。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积极探索、辨认出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唤起幼儿爱好地球,维护地球的心愿,践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知道地球上的一切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保护它们。
活动准备工作课件:1.地球在宇宙中的图片。
2.地球美丽的风光图(例如美丽的山,纯净的水,各种植物,动物,人等等)。
3.地球灾难的图片(如被污染的河流,乱砍乱伐造成的土地沙漠化,追捕残杀中奔跑的小动物,工厂,汽车排出的大量废气等等)物质准备工作:地球仪一个。
幼儿的绘画材料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一.已经开始部分导入:(实物导入)教师出具地球仪回答:这就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形状的?你都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二. 基本部分1.播出课件——地球在宇宙中的图片。
初步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边线及活动规律。
使幼儿晓得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只是一颗不大不大的星体。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一课时(教案)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cec0e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2.png)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课题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知道人类面临严重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积极探讨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观看大自然优美的风景、人与动物共生共存等图片、视频,体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增强珍惜地球的意识。
2.了解触目惊心的破坏地球的事例,调查、研究身边的环境问题,唤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尊重自然(地球)、敬畏自然、珍惜地球。
2.树立环保意识,自觉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3.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大力支持环保工作。
教学重点1.体会“我们生存的家园”的含义。
2.通过查阅、整理、分析资料,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发展的严重威胁。
3.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和保护自然。
教学难点1.深刻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
2.树立环保意识,做到知行合一。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我们生存的家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观看大自然优美的风景、人与动物共生共存等图片、视频,体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增强珍惜地球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尊重自然(地球)、敬畏自然、珍惜地球。
教学重点体会“我们生存的家园”的含义。
教学难点懂得尊重自然(地球)、敬畏自然、珍惜地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生物圈2号”的资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书法作品;了解其他星球的生存条件;设计教学PPT。
学生准备:初步了解其他星球的生存条件;关注生活中人与自然(地球)和谐相处的事例。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有个圆球真好看,不用发动自己转,一天能行八万里,春夏秋冬轮流变。
”(打一自然物)谜底:地球。
教师PPT出示地球图片。
出示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过渡语: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
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4.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含教学反思)
![4.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b0b0e8d5022aaea988f0f09.png)
提供了空气、水喝适宜的温度,是适合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 3.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呢? 出示美国《“生物圈 2 号”外部》图片和日本《迷你地球》文字资料。 反馈预设:美国“生物圈 2 号”和日本“迷你地球”实验的失败说明,再高科技的手段也无 法复制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 4.小结: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这是我们可爱的家园。人类在茫茫宇 宙中并没有找到其他可供生存的家园,科学家的高科技实验失败也证明了地球是我们生存的 唯一家园。 环节二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引导交流:地球母亲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哪些必需的资源?想一想:如果没有了这些 资源,我们人类会怎样呢? 反馈预设:地球母亲除给予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还提供了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所需的资 源,如矿产、能源、、动植物、食物等。如果没有了这些资源,人类将无法生存。 2.那么人类与自然应该怎样和谐相处呢?学生看书本 P29 活动园,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 础上出示收集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片和视频,然后拓展归纳。 答案预设: 图一 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 图二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图三 森林—村寨—梯田—水系 归纳:①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人类和其他生命相互依存。②人类 必须尊重自然的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 想意识和行为习惯。③任何试图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的行为,都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3.小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必须的资源,人类与地球应该和谐相处。
小学道德与法治_12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12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1a3f1a76137ee06eef91808.png)
《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各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自主探究地球奥秘的愿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懂得要保护好地球。
二、教学重难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内部构造,了解各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
三、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提出关于地球的一些问题2、七大洲四大洋的地图、相关教学课件3、半个熟鸡蛋,一颗桃核。
四、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课件出示谜面:形状圆圆像太阳,自己不能发光亮,青山绿水花儿美,它是生命的故乡。
(地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2课《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板书课题二、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说—海边看船—月球上看地球—麦哲伦环球旅行—地球正确形状2认识地球的大小:实例说明:课件出示文字资料(1)、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
(2)、地球表面面积约为(511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53)个中国土地面积那么大。
三、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1、地球妈妈还是一颗由蓝色海洋、五彩陆地组成的美丽天体(课件出示一组图片)2、请同学们再仔细瞧瞧,地球妈妈美丽的外衣上是蓝色的海洋面积大,还是五彩的陆地面积大?课件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
3、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盖,而高出海平面的陆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约30%。
所以我们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
4、出示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感受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大小5、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对七大洲四大洋进行排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四、探索地球的内部结构1、展示半颗煮熟的鸡蛋。
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这个煮熟的鸡蛋,最外面的像蛋壳一样的叫地壳,剥开最外面的这一层,像蛋白一样的这一层就是地幔,地核就好比蛋黄。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练习(附答案)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f534a98e9951e79a892760.png)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案+练习(附答案)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同步练习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46分)1.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_____的_____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_______。
2.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自古以来,人来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__________。
4.地球是人类美好的_______,大自然是我们的________。
5.近百年来,随着_______的增长和人类______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6.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______等正以惊人的速度________。
7.煤炭、石油、天然气等__________能源因过度______而面临_______。
8.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
9.地球出现了资源_______、环境_______和生态_______等问题。
10.让我们行动起来,把碧绿还给______,把蔚蓝还给_______,把清澈留给_______。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地球人已经找到了另外一个可以让人类居住、生存的星球。
()2.人类可以离开地球而生存,但地球不能没有人类。
()3.人类是地球上最为高等的生物,应该是自然的主宰。
()4.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例。
()5.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与我无关,我并没有破坏环境。
()6.目前生态破坏只是局部现象,有的国家环境很好,不需要保护环境。
()7.保护地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8.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是积极承担保护地球责任的体现。
()9.里约奥运会的奖牌是历届奥运会中最环保的奖牌。
()10.保护地球是国家的事情,我们小学生并不能做什么。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6分)1.以下不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是()A.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B.因地制宜,就地取材C.消耗资源,发展经济2.以下反映了全球变暖问题的是()A.岛屿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B.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C.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破坏3.以下会对水资源造成巨大伤害的是()A.工厂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B.燃煤电厂排放废气C.小军总是没有拧紧关水龙头四、连线题。
12.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
![12.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e7d33f00a76e58fafab0034c.png)
活动一:美丽的家园
出示[情景1]
1、师:这是卫星从高空拍摄下来的地球的照片。请大家欣赏地球的美丽
学生根据教材的学习及自己的观察谈谈地球的美丽。
师简介:地球很大;地球的周长约四万千米;我们人要是每天走50千米要走两年才能环绕地球一周;要是手拉手的话得用四千万个同学拉起手来;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点: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地球的划分、地球仪上的发现。
教学重点
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地球的划分、地球仪上的发现。
教学
难点
地球的有关知识。
教具准备
地球课件、地球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那么我们了解地球吗?今天,我们大家来共同了解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板书:第一课人类的家园--地球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执教人:钱芳2011——2012学年
学
科
社会
年级
五
主备人
单位
钱庄
小学
拟授课时间
下学期第周
姓名
钱芳
课题
12.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
个性化
修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我们的地球是个美丽的球体。了解地球为我们生活在它上面的居民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2、过程与方法:师生共同观看图片并交流自己对于我们的家园——地球的了解和大家的感想。充分运用图片的直观性,化抽象为形象,通过观察和交流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板书设计Βιβλιοθήκη 12.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
地球仪:经线、纬线
大洲和大洋:七大洲、四大洋
《科学教案设计认识我们的家园——地球》
![《科学教案设计认识我们的家园——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a684d5f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e.png)
科学教案设计:认识我们的家园——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神奇而又脆弱的生态系统。
地球不仅是我们的家园,也是不存在于银河系内的唯一适宜生命的行星。
人们需要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的构成、特征和运动规律,以更好地保护地球、珍爱地球、开发利用地球。
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构成和基本特征。
2.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解释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
3.掌握地球内外各种环境要素,如气候、水循环、地质构造等。
4.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环保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地球的构成和基本特征。
2.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解释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
教学难点:1.掌握地球内外各种环境要素,如气候、水循环、地质构造等。
2.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举起地球仪,询问学生:“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地球!”教师继续问:“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可以从地球仪上看到,地球上有陆地、海洋、云朵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论它们的特色与相关知识。
2.讲解①地球的构成和特征:地球的构成主要包括地幔、地核和地壳。
地幔和地核是地球的内部层,而地壳是地球的外部层。
地球的特征包括大小、形状、自转、公转和轨道。
②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绕日公转,公转一圈需要365.25天;地球同时还自转,自转一圈需要24小时,也就是一天。
地球每天会经历一次早晨、中午、傍晚和晚上,每年则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同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还决定了昼夜交替和日照协调。
③地球的环境要素:地球的环境要素包括气候、水循环、地质构造等。
气候的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向等;水循环指地球的水资源如何回流不断自我更新;地质构造是地球地壳板块运动和地震、火山的原因等。
3.实践教师分发地球环保的小卡片,要求学生在小卡片上写下保护地球的一条措施,同时向同桌演讲并交流展示。
让学生形成环保的意识和行动习惯。
4.总结教师评论学生的表现,重点总结本次课所学习的地球的相关知识和环保知识,带领学生纪念人类的家园——地球,让学生感到为地球所做出的贡献的重要性。
地球-我们的家园的教学设计
![地球-我们的家园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673cb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9.png)
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调查,课堂的反馈交流,在对比分析中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与家园,也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并懂得人类要与地球和谐相处。
2.通过学习单中的图片案例分析与画出关系图的方式,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意识到地球环境问题的存在以及人类面临到挑战。
3.了解世界重大环境问题,结合案例辩论,实际生活案例,初步形成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长远大局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意识到地球环境问题的存在以及人类面临的挑战,初步形成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长远大局意识。
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初识地球之美出示图片: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生:地球真美丽,太漂亮了,真壮观;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摇篮......师:这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它就是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如此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节课,我们一同了解我们的生存家园——地球。
二、新知探究,认识地球与人类的关系活动一:认识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师:在小学六年的学习过程,我们在很多科目中都学习到关于地球的知识,课前老师进行了一个小调查,我们一起来看看调查结果。
出示课前小调查的结果:师:第一个问题大家答得都很好,都知道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第二个问题:如果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还能生存吗?请说明理由。
师:老师来选择一位答“不可以”的同学来反驳答“可以”的同学,说明理由,相机出示表格。
反驳理由一:在太阳系宜居带只有月球和火星是和地球比较相似的。
生:月球和火星的温度太低,氧气含量少,都几乎没有水,所以不适合人类居住。
师:人类生存的三大基本要素无法满足,的确无法生存。
反驳理由二:生:目前的科技无法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
师:大家想到了方法,科学家也已经做到试验。
我们一起来看段视频,从中找到答案。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家园——地球》教案6篇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家园——地球》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dc8e0d172ded630a1cb604.png)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家园——地球》教案6篇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用简单实验来验证前人的猜想并做出结论。
2.进一步学习搜集与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科学探究活动的长期性与艰苦性,逐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1.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状星体。
2.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理解的历史。
教学准备篮球、橡皮泥、火柴、课件(与地球形状、“神舟5号”、“神舟6号”等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体验科学探究中使用想象建立假设及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提问: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而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家”是什么形状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谈话:我们现在通过上网、看书、询问,也许1分钟就能够轻松知道答案,可你们是否知道在这个答案的背后,人们经历了一个多么复杂、辛苦的探究过程。
二、探讨人类理解地球的过程活动1关于地球形状的猜想与探索谈话:首先让我们走入远古时代,了解最初人们把地球想象成什么样的?(课件展示)提问:“天圆地方”的这种说法在现在看来也许有几分可笑,但是,我们想想当时的条件,人们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理解呢?学生交流,评价。
小结:那时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凭自己的直觉光靠自己的眼睛来判断,即使结论是错误的,但他们毕竟也是在仔细观察之后作出猜测的,并不是凭空捏造。
讲解:慢慢地人们对自己的这种想法产生了怀疑(课件展示)。
希腊人通过观察船只进港和出港提出了假设:大地不是平的,可能是一个大圆球。
活动2观察进港的帆船谈话:接下来我们做一次模拟实验,看看是否也能观察到古希腊人看到的现象。
(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实验,交流发现。
我们再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用同一方法观察,看看和刚才有什么不同。
从这两个实验中说明了什么?古希腊人的猜想成立吗?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讲解:这是人们对地球形状理解的一个重大转折,接着,在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观看月食时,发现月亮上地球的影子是圆弧形的,所以他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大班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精品教案(精选5篇
![大班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精品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24092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2.png)
大班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精品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我们生活的地球”章节,详细内容涉及地球的基本知识、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情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并能在生活中实践环保。
教学重点:地球的基本知识、环保意识的培养、实践环保行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地球图片、环保视频、环保标志卡片、垃圾分类图卡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地球仪,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地球的外貌。
(2)教师播放环保视频,引导幼儿关注地球环境问题,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2. 新知识学习(10分钟)(1)教师通过地球图片,讲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形状、结构、地理位置等。
(2)教师介绍环保标志卡片,让幼儿了解环保标志的含义,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环保问题。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垃圾分类为例,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让幼儿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垃圾分类图卡,让幼儿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操作。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践环保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地球的基本知识2. 环保意识培养3. 实践环保行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环保宣传画。
答案要求:以保护地球为主题,运用所学环保知识,发挥创意,表现对地球的关爱。
2. 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日记。
答案要求:记录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环保知识,以及在生活中实践环保的点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教案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f401f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9.png)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人类的居住环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使学生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初步知道六种自然环境、景观特点,能在祖国地形图上指出相应的地形区。
4.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推测地球形状的年代以及我国指南针对世界航海事业的作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5.教育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培养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三、教具准备1. 地球的照片。
2. 祖国地形图。
3. 剪好能饶地球一周的小串纸人。
4. “高原”景观图。
四、教学时数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 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大致内容。
2. 继续学习社会课,带领学生粗略的浏览一下第三册的目录,了解学习内容。
(二)、新课1. 导言我们在第一、二册的学习中,大都是从我们居住的社区了解工业、农业的概况。
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不到边的天空,望不到头的大地,很大的世界里。
这个是什么样子?有多大?你想知道吗?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问:请你们说说地球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简介:人们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探索和研究地球。
古时候的人由于交通工具落后,科技不发达,活动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周围地区的一小片地方,他们看到蓝蓝的天空像一个倒扣着的大锅,罩在平坦的大地上。
因此误认为大地是平的,并有“天圆地方”的说法。
由于古人对天地的认识是天圆地方,所以今天我们就看到很多的古物上面都有对这种看法的表示。
如古时的钱币,就是这样的。
但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早在1900年前的一次月食时,看到地球的影子移过地球时是圆形的,就有大地是球形的想法。
多了不起呀!两千多年前,我国早发明了指南针。
有了它,人们在茫茫的大海中航行就迷失不了方向了。
这样人们在地球上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12.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教案
曹县常乐集镇中心小学施保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各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来哦界地球的内部构造;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自主探究地球奥秘的愿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懂得要保护好地球。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各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
2、课件出示谜面:形状圆圆像太阳,自己不能发光亮,青山绿水花儿美,它是生命的故乡。
(地
球)
3、说起地球,老师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热的感情。
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最可爱、最美丽的家园,美丽的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出示图片,让生看图,师解说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作为地球的女儿,我们对这颗养育我们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让我们走进地球,了解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
揭示课题: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
二讲授新课
(一)地球外貌
1、出示课件: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或其他反映地球实景的照片,学生观看后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地球是圆的、太漂亮了、很美、蓝色的)
2、师出示地球仪,让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说说地球的外形特点。
出示课件:①地球是什么形状②地球是什么颜色③地球上有什麽
A、地球是个大圆球-赤道略鼓、两极稍扁不规则的球体(板书)
B、蓝色C有高山、海洋、平原、河流、
丘陵、盆地等等。
3、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历程
师: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已经飞出地球,并通过卫星拍摄到的照片,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而且是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圆球体。
可是在以前,在很长的时间内人们并不了解我们脚下的颗星球,"天圆地方"的说法曾经一度很流行。
这是为什么呢
出示图片(当时的科技不发达,人们看不到地球这样的照片,得不出地球整体的样子的印象)
问:谁先发现地球是圆的呢出示课件:后来人们是怎样发现地球是个球体呢请同学读书56页的方框内的内容,从内容中你知道了什么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年9月20日,一支由5条海船、234人组成的远航队从西班牙圣卡罗出发了。
一直向西航行。
1521年3月,船队终于抵达一个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群岛。
经过休整,麦哲伦船队继续西行来到现在的菲律宾群岛。
由于麦哲伦干涉了岛内的斗争,当他帮助一个部族进攻另一个部族时,受了重伤,最后被土著人矛刺斧砍而死。
他的助手埃里·卡诺带领剩下的两条船逃离了这个群岛。
1522年9月6日,埃里·卡诺带领幸存者乘着“维多利亚”号终于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这次历时3年的环球航行,以确凿事实证明地球是圆的,有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宣告结束。
麦哲伦等人在科学史、航海史上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了纪念麦哲伦的这个功绩,现在的地球仪都标记着当年麦哲伦航行的路线。
下面我们通过地图看当年麦哲伦走过的航线。
地球有多大呢出示课件。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地球的周长、半径、表面积各是多少)
地球的赤道半径是千米,周长是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51100万平方千米。
地球很大:地球的周长约四万千米;我们人要是每天走50千米要走两年才能环绕地球一周;要是手拉手的话得用四千万个同学拉起手来。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完成环绕地球用了3年,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10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我国土地面积的53倍。
出示图片:地球是个大花球
4、地球妈妈还是一颗由蓝色海洋、五彩陆地组成的美丽天体。
课件出示:海洋陆地] 请同学们再仔细瞧瞧,地球妈妈美丽的外衣上是蓝色的海洋面积大,还是五彩的陆地面积大--课件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
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盖,而高出海平面的陆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约30%。
所以我们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
5、洲洋天地
①过渡:地球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它,所以我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制作了认识地球的工具——地球仪。
下面我们再次借助地球仪走进洲洋天地。
(出示地球仪)
②陆地和海洋交错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就形成了七大洲、四大洋。
下面我们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一组在地球仪上,最先找到四大洋并说出他们的名字。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看一看哪个洋最大,哪个洋最小。
③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到七大洲,比一比哪一组最先找到他们并说出他们的名字。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州、南极洲)
④课件出示东西半球图,逐个点击七大洲、四大洋,能说说你看到的它们的位置都在哪吗(学生边说边点击)
⑤合作探究、交流资料关于七大洲、四大洋,你们还想了解什么下面就请拿出课前收集的学习资料,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学习。
学生交流七大洲、四大洋资料,如:名字的由来,各大洲的国家等,相机出示图片,加深了解。
⑥课件出示《大洋大洲歌》,一起诵读。
大洋大洲歌地球地球是球体,七洲四洋连一体。
亚非欧,大洋洲,北美、南美、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交错分布真美丽。
⑦图片展示各大洲大洋的美丽风光,感受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
A、地球妈妈看到我们这么聪明好学,特意准备了一架豪华客机,邀请大家去各大洲大洋观光旅游呢,想去吗那就赶紧出发吧!(课件出示各大洲大洋风光图片。
)
B、(图片播放结束):各位旅客,旅途愉快吗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C、小结:是呀,从天空眺望地球妈妈,我们看到了碧蓝碧蓝的海洋,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一望无垠的稻田,波光粼粼的江河湖泊,高耸陡峭的高山峡谷,辽阔干燥的戈壁沙漠,还有壮丽的火山、飘逸的瀑布以及南北两极洁白如玉的冰雪世界。
地球妈妈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她多姿多彩的面貌。
同学们,你们说我们的地球妈妈美吗
6、我们爱地球,我们是朋友
①地球妈妈呀不仅美丽,更是生命的源泉,不管在哪个洲哪个大洋,都有鲜活的生命的存在。
今天老师从世界各地请来了一些代表。
(出示课件:各个洲的儿童图片)
②今天他们来到我们这儿做客,同学们你们说我们应该怎样与他们相处呢
③同学们的想法多好呀,我看到了你们一颗颗真诚、热情、善良的心。
我们生活在同一星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七大洲四大洋上的生灵都是我们的朋友。
只要我们大家手拉手,心连心,和平友好地相处,相信我们的地球妈妈一定变得更加可爱、美丽!最后,让我们一起祝福地球妈妈的明天更美好!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
1、展示一个煮熟的鸡蛋。
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这个煮熟的鸡蛋,最外面的像蛋壳一样的叫地壳,剥开最外面的这一层,像蛋白一样的这一层就是地幔,地核就好比蛋黄。
2、观看地球内部结构剖面动画。
3、画一画:动手画一画地球的内部结构图。
4、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地球内部各层的具体介绍,小组内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5、鼓励感兴趣的同学上网或从课外书中继续探索地球内部的奥秘。
(三)我们唯一的家园
1、文字资料介绍:生物圈2号
2、学生自由交流阅读后的感想。
3、资料交流: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人类探索外星球生
命迹象的资料。
4、教师小结:人类从来都没有放弃对地球以外文明的探索,但直到今天,还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地球以外的天体中存在着生命,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5、畅想:一万年以后的地球。
(要抓住“唯一”这个词展开来讲,即引导学生知道,我们的家园只有一个,从而为后面倡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地球家园做好铺垫。
)
【板书】
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
地球的外貌地球内部探秘
我们唯一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