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专题(学生版)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 大纲人教版
一、把握思想情感
把握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
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
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
来的复杂情感,站在一个高度上进行客观具体
的分析评价。把握评价思想情感常见的设题模
式有:
1.结合××句子,分析诗(词)人的思想感情。
2.××句诗(词)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2010年高考湖南卷· 原文见第二节)简析下片 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下片中,作者以酒为伴,随遇而安,不贪 图物质享受,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四海为家,乐 观旷达。 答案: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 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 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3.看序注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
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 想情感。如: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 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 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小序对词作表达 的昔盛今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 现,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字。 5.品意象
3.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4.作者为什么要写××两物?作者借这两物
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例1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 原文见第三节)这首
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释①点出此诗作于作者因支持范仲 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之时,可知作者仕途失意, 对前途充满忧虑。尾联“酒阑无奈客思家”写酒 兴已阑,思家之念油然而生。此句是全诗的关键, 一个“客”字便是梦的缘由,梦的主旨,梦的归 宿。李后主有“梦里不知身是客”,欧阳修何尝 不是愁肠百结。客愁贯穿于全诗始终,令人抑郁 不展,魇魔难去,“何日是归年”呢?作者仕途 失意,无可奈何之意,急切返乡之情尽在其中。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古诗鉴赏题汇总及解析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古诗鉴赏题汇总及解析【编者按】曾经连续四年(2007至2010年)利用业余时间编写“高考语文试题诗歌解析”资料,这样做,一是的确喜欢诗歌鉴赏,二是想为为广大诗歌爱好者和中学师生复习备考提供方便。
今年,我一如既往地继续在第五个年头编写诗歌解析资料,目的不变。
资料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媒体,由于时间紧迫,错漏难免,望广大读者指正。
)——黄平科【全国卷】【适用范围】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8省市区)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参考答案】(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鉴赏】周邦彦是“负一代词名”之人,其为词自然浑成。
尤善写羁旅情怀,此词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
上片写黄昏时的羁愁。
开头“秋阴时作渐向暝”一句点明了羁旅在外的季节──秋季,时间──傍晚,天气特点──时晴时阴。
萧杀的秋天常是古代文人抒发沦落、伤时、怀人、思乡情感的触媒体。
或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曹丕《燕歌行》),或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或云:“秋月颜色水,老客志气单”(孟郊《秋怀》),故刘禹锡曰:“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
2012年高考语文诗歌题答案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 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 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 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 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以松“王”与叶“落”二者的不 同构成鲜明对比,采表达作者对松树不 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分)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 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 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 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 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 现心情的低沉。
赏析:
此为少游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 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叹,到“飞絮 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 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 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 柔情,“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 “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这里暗示,这杨柳 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 别情事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 野,这儿话别。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 “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 过片“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 说“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 次。“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 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 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 东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这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水到渠 成的。 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 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 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
2012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形象)》(新)ppt课件
粗犷激昂、刚健雄伟的美能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 受,使人受到鼓舞,从中得到力量,如〈念奴娇.赤壁 怀古〉。
三、诗歌形象的分类:
诗歌中的形象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人物、景色 、事物(后两种合称景物)。人物又分作品中人物形 象和抒情主人公。但在诗歌中,多注重形象的“神” ,即内在的精神形象。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 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 ”(非作者本人)。 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 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 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梦游 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为我们描绘 了一个神游无极的形象。
二、形象的特点:
视觉感受有:明暗 阔狭 虚实 动静 强弱 急缓 等.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明 暗相衬,动静结合。
①客观性:形象是可以感受到的生动的客观生活图景。
听觉感受有:闹 静 美妙动听 不堪入耳等。如:“千里 莺啼绿映红,”一片莺歌燕舞,春意繁闹。
嗅觉感受有:香 臭等。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 香。” 味觉感受有:酸 甜 苦 辣 咸等。如“腊月草根甜,天街 雪似盐。” 触觉感受有:寒冷 温暖 凉爽 燥热 疼痛 舒适等。如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
卷别 山东 广东 江苏 江西 体裁 诗 词 诗 诗 作者 晋 阮籍 宋 黄庭坚 唐 王昌龄 宋 陈与义 题材 咏物言志 羁旅思乡 赠友送别 赠友送别 有 注释 有 有 考点 形象 情感 手法 语言 手法 形象情感 手法 形象 情感
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
卷别 浙江 湖北 湖南 福建 体裁 诗 词 词 诗 作者 宋 王安石 宋 范成大 宋 陆游 宋 郭祥正 题材 注释 写景抒怀 有 写景抒怀 有 写景抒怀 有 写景抒怀 有 考点 手法 情感 情感 手法 语言 情感 语言 形象
2012高考语文试题_诗歌鉴赏专题(教师版)
22001122高高考考语语文文试试题题 诗诗歌歌鉴鉴赏赏专专题题一、全国卷(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落 叶修 睦 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翻思”由实写到虚写,从眼前景写到春日景,体现了不同的季节。
作用:对比表强烈的感受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案:对比,突出 对落叶的感叹二、全国新课标卷 (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云南、宁夏、新疆、海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 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思 远 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词的上片是如何借景抒情的?请加以简要分析。
答案:首句以“红叶黄花”起兴,蕴含别离之意和别绪之深;“飞云”三句,写云飞雁过,云雁无踪,流露出托云雁传书落空的失望惆怅之感。
(2)“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 “滴泪”还要临窗,且眼泪和墨而研,作书遥寄千里之外。
2012年高考专题研究——诗歌鉴赏
D 蕊点塞瘦
袭 城手 法 D 摹 物形 象 怎 稼 l感 蕾 ^ 物形 纛
咏 出泉
缘物 诲 2
8
弊 魈 智老 因 四J 淼 雒诲 踩每 义 i i 慷 事诗 2 l : 访乏 瓣 江 渣 调
8
表现事法 ( 情景关系)
要从设 问的考点和角度 , 规范学生的答题思路。
供 借鉴 。
一
而王昌龄 、 王安石 、 阳修 、 欧 范成 大 、 陆游等几位名
名 家 不 太 出名 的佳 作 和 一 般 诗 人 的名 篇 比 重 在 加
大。
卷 共 有 1 试题 , 7套 分析 1 7套题 中古 代 诗歌 鉴 赏题 、 作家却没出现 。这再次说明, 名家名篇在相对减少 ,
作者简 介 : 李爱萍(9 3 )女 , 17 一 , 陕西户县人 , 本科学历 , 中学一级语文教师 , 陕西省户县第一中学高三 语文组教师。研究方 向: 高中语文教学 , 高考语文研究。
2 1 年 的语文高考全国卷及各省市 自主命题 0 1 的特点和命题角度 ,可 以为 2 1 年的高考复 习提 02
在指导思想上 “ 渐进适度渗透新课 程理念 ”的体
逝守 亲 棒诗 黄瘫鳖
现 ,这也意味着要求考生必须提高人文 内涵和审 美内涵 , 提高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
3要 强化 答题 规范 意识 .
山东 藉 津诗 光 羲 镱
曹◇《 其
题郯菥疆夹美 写景诗 2
表现手法 i l
8
衰璐串法 ( 鐾辞矗 撼 、
眈嘧)
才会在高考诗词鉴赏中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 其次 ,
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 , 即 了解诗歌的内容 ,分析诗歌的手法 ,把握作者的情
2012高考语文十七套试题分类汇编整理:诗歌鉴赏专题 校对经典版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 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 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 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 用?(5分)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 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 特殊色调,渲染了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 了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七、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 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 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 方?请简要分析.(4分)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8.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 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 分) 【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 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 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 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 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 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 分;答出铺垫来表现的,给1分;结合全诗加 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二、辽宁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8.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 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5分) 9.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 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大纲人教版
【解析】
“色侵书帙晚”一句是描写竹影的,
句中“侵”与“晚”最具特色,“侵”写出竹 影随光线移动逐渐扩大之态,“晚”也是侧重 于光线之暗,是竹影使人产生的错觉 【答案】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 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 渐进过程,“晚”字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 间错觉。
技巧点拨 1.解题切入点 (1)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 语言首先应认真揣摩词语或诗句在表情达意方 面的作用及效果,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怎样 巧妙地传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怎样使表达更 准确、更生动、更含蓄的。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 语言要着重关注其表达技巧的运用。古代诗歌 常用的表达技巧有比喻、对偶、借代、双关、 用典等。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 是什么意思?(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描写环境,所以应仔细 阅读、筛选并概括诗中关于环境的信息,抓住关 键意象如“雨雪”、“狐迹”、“马蹄”、“天 寒”、“地暗”、“愁云”,可以整合出第一问 的答案要点。一切景语皆情语。上述意象一定是 为抒发人物情感服务。由“从军”、“愁”等信 息推知本诗可能抒发戍卒的“思乡”愁绪,进一 步推知“别路”应指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 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 路。
定要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本句描述的
是船停下之景,小船像一只小鸟落在江面之上,
诗人的船停下来,江水也像住下来一样。
答案:“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 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一、炼字类的考查
1.炼字
炼字中要炼的字就是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
2012高考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专题
22001122高高考考语语文文试试题题 诗诗歌歌鉴鉴赏赏专专题题一、全国卷(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落 叶修 睦 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全国新课标卷 (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云南、宁夏、新疆、海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 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012新课标高考诗词鉴赏经典题及详细解答
2012诗歌鉴赏难点: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1、(2011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2、(2011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7分)春暮西园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3、(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6分)晓至湖①上【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注】①湖:杭州西湖。
②折:弯曲。
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
(3分)(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3分)4、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2009山东卷】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5分)2012诗歌鉴赏难点: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1、(2011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2012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解析讲解
2012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解析(精校完整版)【说明】这已是连续第六年编写“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解析”了从2007年开始,每年高考结束,我都要试着编写这份资料,不为别的,目的是能为广大备考的师生提供一点有用的资料而已上传网络后,许多网站无偿转载使用,未获任何报酬但愿使用时请注明出处,仅此而已特别说明:诗歌的解析,有来自网络的资料,有的选自一些辞典,还有个别诗歌无任何资料可供参考,只是本人的个人解析(均已署名),时间关系及个人学识所限,谈不上成熟,仅供参考,不宜苛求,谢谢!(黄平科)一、全国卷(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12.(1)答案:“翻思”由实写到虚写,从眼前景写到春日景,体现了不同的季节作用:对比表强烈的感受(2)答案:对比,突出对落叶的感叹【简析】“落叶”是古诗中常常吟咏的意象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修睦的《落叶》托物寄思,表达了对落叶的感慨和思考开篇从“雨过”着笔,转向“重重落叶”,以“重重”言落叶之多,给人以“无边萧萧下”的强烈感受;“红”,突出其色彩之艳丽但在秋雨潇潇,秋风渐紧的背景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木叶,其命运令人担忧是为实写颔联从眼前景,转向写“虚”,回想春日之际,绿叶吐翠,葱茏蓬勃,那时哪里想到会有秋风会降临,让叶子飘零,惹人伤怀?由实而虚,有转折,有对比,笔法腾挪,拓宽了描写的视野,引人遐想颈联继续回到写落叶:落叶或随流水而逝,或在暮色苍茫中在河边的上空飘零,一个“乱”字耐人寻味秋风中“乱”舞于空中的落叶,岂能不让人心情也“乱”?世事变迁,人生无常,有时和“落叶”何异!尾联诗人再次转折,将“落叶”和“松”对比,落叶飘零,而青松挺且直,面对秋风甚至寒冬,而依然翠绿如常!诗歌写物图貌,用笔灵活多变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视角写秋雨之后的落叶,为实写;第二联从“落叶”的视角着笔,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翻思”、“肯信”及“只应”二句的议论抒情,均为虚笔视角、笔法的变化,使诗歌变化多姿,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值得借鉴(黄平科)二、全国新课标卷 (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云南、宁夏、新疆、海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8.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9.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作品赏析】《思远人&8226;红叶黄花秋意晚》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字褪尽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是此词艺术上的突出特点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一句是主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过片词意陡转: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下片出人意表,另开思路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故而虽为转折,却也顺理成章了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语本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一句,而情真意足,写出小儿女的情态,巧而不纤,较诸“和泪濡墨”的套语自有深浅真伪之别“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收语写闺人此时作书,纯是自我遣怀,她把自己全部的内心本质力量投进其中,感情也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对此,陈匪石《宋词举》有一段极为透辟的分析:“‘渐’字极宛转,却激切‘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无论是泪、墨、红笺,都融进闺人的深情之中,物与情已浑然一体这首词与小晏惯常的“情溢词外,未能意蕴其中”这一风格不同全词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堪称小晏词中别出机杼的异调[1] 【附】本人2009年设计的题目(已刊用)14.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1)词的上片是如何借景抒情的?请加以简要分析(2)“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首句以“红叶黄花”起兴,蕴含别离之意和别绪之深;“飞云”三句,写云飞雁过,云雁无踪,流露出托云雁传书落空的失望惆怅之感(2)“滴泪”还要临窗,且眼泪和墨而研,作书遥寄千里之外词人化用孟郊诗意,通过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情感为思念折磨而泪流不止的闺中女子形象,有力地表现了念远怀人之情三、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10.(7分)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长堤;“千条”承“密树”,状柳茂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写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②雨本无香,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翚《海棠花》)D.暖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林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入选上述诗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诗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参考答案】10、①【答案】C【解析】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柳”这一吟咏的对象写重点五六两句也不仅是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更重要的问题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因为其中动景是飞燕落花,但本诗的核心书写对象则是柳,如果说成是以静衬动,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落花,主次完全颠倒了相反,此处应是以动衬静②【答案】DE【解析】读题干可知,本题需要选出的是用“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觉”的概念,也应该知道此“香”绝非嗅觉上的香味选项ABC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11、【答案】略【解析】本题在题干要求里需要答出两层次要点:1,任选上文一首诗或自选另一首诗,归纳概括出诗中的“景”和“理”分别是什么内容;2,在此基础上分析“景”与“理”之间的逻辑联系,为什么从这部分内容可以过渡到下一层意思考生须答全两个层次,并且注意语言文字的流畅表述和层次感字数需要达到要求【参考示例】用诗来说理的例子,比较著名的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诗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虽是说理的诗歌但是写出自己在庐山中的感受,《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是富有哲理的名言它不仅写出了诗情画意的早春景色,而且给人以启迪:鸭之所以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他们长年生活在水中,春江水暖的变化,首先知道的当然是它,这句话在赞美先知的鸭子中,蕴涵着对人生哲理的思索这种把艺术的美感和人生哲理融合成一体的写法,不但扩大了诗的境界,而且还引起人们对人生的探索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由自然界月亮的变化,推广到人事之理,给人以无比的慰藉,令人唏嘘不已再像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有一村”都是富有哲理的名句一般来说宋诗是讲究理趣的,但在唐人诗歌中也不乏理趣之诗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本是写春雨在夜里随风而至,滋润着万物而现在表达出思想工作者做思想教育工作要循循善诱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是含有哲理的名句由于诗歌的理总是与情交融在一起的,因而它的呈示必然模糊而多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以上蕴涵在诗歌中的哲理,常常只是一种寓意,一种暗示,一种象征,一种符号,读者只能在反复体味中悟而得之【附注】本题中的“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命题人注作者、出处为“宋&8226;杨维桢《燕子辞》”不确作者杨维桢(1296—1370)应为元末明初诗人,注为元或明都未为不可,但是怎么也算不得宋人其诗作《燕子辞》绝句共4首,这两句是第三首中的两句整组诗如下:宜男草生春又归,美人春病减腰围何如使君堂前燕,将得春雏入幕飞燕子将雏春又深,不堪春思似秋心东郊春入车前景,荡子马蹄何处寻?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鸳鸯一生不作客,夜夜不离双井塘燕子楼头是妾家,燕来燕去入容华只应韩重相思骨,化作潮中并蒂花【参考资料】金銮(明)(1506?~1595?)字在衡,号白屿,陇西人,侨居建康生卒年均不详,约明武宗正德初前后在世明代散曲家,性任侠,喜交游往来淮扬两浙,与盛时泰、吴怀梅诸人交谊颇笃銮工诗,风流婉转,得江左清华之致,(钱谦益语)有徙倚轩集又解音律,善填词,好作嘲调小曲,有箫爽斋乐府二卷又尝取古词,辩其字句清浊为一书,为后人所宗金銮人物简介金銮(1506?~1595?),明代散曲家字在衡,号白屿陇西(今属甘肃)人正德嘉靖年间随父侨寓南京淡泊名利,结交四方豪士游吴楚淮阳之间,与金陵盛时秦、吴怀梅诸人相交颇笃工诗,钱谦益说他“诗不操秦声,风流宛转,得江左清华之致”(《列朝诗集》)所作散曲,名重一时金銮文学成就金銮散曲写情之作固多,而针砭时事嘲笑讽刺之作也不少,如《水仙子》、《广陵夜泊》、《醉太平》、《漫兴》、《河西六娘子》、《闺情》、《点绛唇》、《八十自寿》、《黄莺儿》、《咏燕》等,体现了他达观怡情、物我忘机的坦荡襟怀和宽柔博茂的风格;讥时疾世的作品较为泼辣,如《沉醉东风》、《嘲王都阃送米不足》,及《落梅风》、《咏蝇》、《咏虱》、《咏蚊》和《咏蚤》,借物寓意,富有现实意义而所写的男女风情之作,如《沉醉东风》、《风情嘲戏》、《胡十八》、《风情嘲戏》等,无时人□艳粗率之病,而是以深挚娇婉、委曲传情见长他的曲作虽以萧爽清丽著称,但也兼有俳谐之趣何良俊说:“南都自徐髯仙后,惟金在衡鸾最为知音,善填词其嘲调小曲极妙,每诵一篇,令人绝倒”(《曲论》)王世贞称他:“颇是当家,为北里所贵”(《曲藻》)吕天成又说他的散曲“响振江南”(《曲品》)金銮的曲作有《萧爽斋乐府》2卷有明万历刊本、武进董氏刻本,还有饮虹□刻本所著尚有《金白屿集》、《徒倚轩集》、《萧爽斋(一作“阁”)词》四、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和“客船”(1分)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参考答案】14.津亭15.D16.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补充注释】①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语出《诗&8226;大雅&8226;生民》:“实发实秀”②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③“征路”二句:行途中不意逢此佳景,更教我情兴幽远④那,怎,何⑤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春,《全唐诗》注:“一作乡”按:作“乡”非黄叔灿云:“作‘乡心’,与通首绝无关会”(《唐诗笺注》卷一)⑥渺,一作“眇”渺然,幽远貌作者《题画山水障》诗:“对玩有佳趣,使我心眇绵”渺然,犹眇绵之意⑦“兴来”二句:言此中佳趣只可心会,却难用言语表达宋唐庚《春日郊外》诗:“疑此江头有佳景,为君寻取却茫茫”陈与义《春日二首》之一:“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都是写刹那间的创作感受,可以参读⑧只自.副词犹言独自自,词缀,无义⑨佳处,一作“佳气”⑩薄暮,黄昏时分津亭,渡口边的驿亭【简析】张九龄的《春江晚景》和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不一样张九龄喜欢清澹的景色,一般是色调素洁,如月光、白云、青山、淡水,他的笔下没有浓艳的景物而且喜欢远远地观照,在远景中体味某种超然的情怀胡应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确实抓住了他的特点另外张九龄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悲伤,往往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春江晚景》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气令人心醉首联写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三、四句用虚笔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此两联只写情而景在其中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见尾联复写春江景色,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胡震亨评论说,张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别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园派树立了标范五、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参考答案】(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2)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等色彩:“碧”与“黄”映衬情感:喜爱之情(3)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简析】野菊平凡,随处可见但他气质高雅,超凡脱俗开篇写野菊“未与骚人当糗粮”,借用屈原《离骚》的典故,点明野菊不与骚人作“夕餐”的落英,更何况是在重阳节时“随流俗”作为观赏的对象呢?开篇即表现了野菊的不迎合流俗、不同流合污的品性第二联点题,写野菊之“野”她生长出野里,本自不媚俗“在野有幽色”,突出其生长的环境唐人王建(约767-约830年)《野菊》诗写道:“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中国古代又称菊花为“节花”和“女华”等又因其花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做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的真诚城斋诗中的野菊亦是写其“在野”的特点,她散发幽香,不因无人欣赏而消减其香气,即无论有人无人,香者自香,香远益清这样的野菊当然令人怜爱不已,“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天色已晚,相逢山野,于是,忙折“一枝黄”!作者不用“花”而用“黄”,这样写,既点明了“花”之意,亦表现了花之色,含蕴更加丰富,且“黄”与上句的“碧”构成对比映衬,更有表现力这样的野菊,却遭到其他花族的“冷笑”,但野菊不为所动,“犹向陶翁觅宠光”,再次运用陶潜的典故,使诗意含蓄蕴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年的陶潜采菊东篱,悠然自得;今天的城斋亦借野菊,表现了其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品性和志趣(黄平科)【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杨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开禧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六、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鹧鸪天 [金]王寂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注】亭皋:水边的平地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2)作者为何说“忘却溪南旧钓矶?(2分)【参考答案】(1)运用比拟写出了山水的变化“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狭窄(2)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不再钓鱼,所以说荒废了旧钓矶【简析】金人王寂王寂(1128—1194)字元老,号拙轩,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天德三年(1151)进士世宗朝,历祁县令、真定府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通州刺史兼知军事大定二十六年(1186)冬十月,由户部侍郎贬为蔡州防御使二十九年(1189)提点辽东等路刑狱明昌二年(1191)召还任中都路转运使五年卒,年六十七,谥文肃《金史》无传著有《拙轩集》、《鸭江行部志》、《辽东行部志》等“元老专于诗”(《中州集》卷二)其《拙轩集》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为六卷《缰村丛书》辑为《拙轩词》一卷,凡三十五首其词《鹧鸪天》,不用传统的词境、词味、词气,而是用自我心灵中流露出的情感来表达一种实在而又显得不同一般词风,值得借鉴词的上片写景作者抓住“秋”景特征着笔,写“木叶”“大雁”“晓云”“宿雨”及山水其中的“肥”“瘦”二字,炼得十分精当它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山的轮廓、线条因云雾散去而显得柔和清晰,水面因秋雨而变得宽阔,极富趣味,明白晓畅。
诗歌鉴赏学生版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御街行秋日怀旧_____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4分) 答:(2)请从“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4分)答: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秋波媚____陆游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②烟柳,曲江③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
②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③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1)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的画面?(3分)(2)下阕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5分)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筝____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4分)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谒金门 ____李好古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
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1)这首词的题目为《怀故居》,上阕采用手法,描写这一主体形象,表现一种春仍归来,人无归处的情感。
(2分)(2)后人评价“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是“寓庄于谐,别开生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012年—2020年新课标1卷诗歌鉴赏真题呈现 - 学生版
2012年—2020年新课标1卷诗歌鉴赏真题呈现学生版11.(2012年高考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来源:学科网ZXXK]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0.(201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4.(2014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答案】10.(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01122高高考考语语文文试试题题 诗诗歌歌鉴鉴赏赏专专题题 班班一、全国卷(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落 叶
修 睦 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二、全国新课标卷 (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云南、宁夏、新疆、海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思 远 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词的上片是如何借景抒情的?请加以简要分析。
(2)“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三、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
画图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3分)(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实际简要谈谈。
(3分)
四、辽宁卷
阅读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5分)
8.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5分)
9.“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6分)
五、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8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分)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六、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鹧鸪天 [金]王寂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
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亭皋:水边的平地。
忘机:消除机心。
机心,巧诈之心。
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2)作者为何说“忘却溪南旧钓矶?(2分)
七、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
(7分)
未展芭蕉
(唐)钱翊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5分)
八、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5分)
九、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
十、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
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4分)
十一、江西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4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4分)
十二、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落空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4分)
十三、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8分)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
② 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诗。
(2分)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6分)
十四、湖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
(2)贾岛注重用字的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4分)
十五、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
②昼门关: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颔联在写景上多种表现手法。
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