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计数
1、细胞计数方法

细胞如何计数?(整理自网络)
方法一:血球计数盘
此物一般有二个chambers,分别刻有9 个1 mm²大正方形,4 个角落之正方形再细刻为16 个小格,深度均为0.1 mm。
当chamber 上方盖上盖玻片后,每个大正方形之体积为1 mm²×0.1 mm=0.1 mL。
计数每个大正方形内之细胞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再乘以10000,即为每mL 中之细胞数目。
操作步骤
1、取少许细胞悬液(约15 μL)自血球计数盘chamber 上方凹槽加入,盖上盖玻片,于100
倍倒立显微镜下观察;
2、计数四个大方格之细胞总数,再除4,乘以稀释倍数,最后乘以10000,即为每mL 中
细胞悬浮液之细胞数。
若细胞位于刻线上,只计上线与右线之细胞(下线与左线之细胞)。
计算公式为:4个大格细胞总数×稀释倍数×10000/4=细胞数/mL。
注:(1)计数板计数时,最适浓度为5~100000 细胞/mL,此范围外计数误差偏大。
高浓度细胞悬液,可取出部分作稀释或连续稀释后计数。
(2)吸管吸取细胞,让吸管在计数板一侧的凹槽处流出液体,至盖玻片被液体充满为止,不要溢出盖玻片,也不要过少或带气泡;(有人认为,10 uL 就可以被虹吸作用吸入且铺满计数板)。
(3)移液器(20 μL 的微量加样器)吸取20 μL 细胞悬液至计数板边缘,液体经虹吸作用进入凹槽。
(4)静置半分钟再于显微镜下观察。
方法二:粒子计数器自动计数。
细胞计数的方法

细胞计数的方法一、细胞计数简介细胞计数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确定生物样品中的细胞数量。
它对于研究细胞增殖、细胞死亡、药物毒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细胞计数方法包括显微镜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和自动化计数仪。
二、显微镜计数法显微镜计数法是最传统的细胞计数方法之一,其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取出需要计数的样品,将其悬浮在生理盐水或PBS缓冲液中,并充分混合。
2.制备涂片:取出一块干净的载玻片,在玻片上滴上适量的悬浮液,用另一块载玻片将其涂匀。
3.显微镜观察:将制备好的涂片放入显微镜下,选择适当倍率观察,并记录每个视野中出现的细胞数量。
4.计算平均值:随机选择多个视野进行观察,并将每个视野中出现的细胞数量相加,最后除以观察视野总数,即可得到平均值。
5.计算细胞数量:根据平均值和涂片中的面积,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细胞数量。
三、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高通量的细胞计数方法,它通过将样品中的细胞单个分离并进行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大量数据。
其步骤如下:1.制备单细胞悬液:将需要计数的样品进行消化、分离或剪切等处理,使其成为单个细胞悬液。
2.标记荧光染料:通过荧光染料对单个细胞进行标记,在流式细胞仪中可以对其进行检测。
3.流式细胞仪检测:将标记好的单个细胞悬液注入流式细胞仪中,通过激光束照射和荧光检测器检测,得到每个样本中不同类型的单个细胞数量。
4.数据处理: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每种类型的单个细胞数量以及比例等信息。
四、自动化计数仪自动化计数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计数方法,它通过数字化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和计数样品中的细胞。
其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将需要计数的样品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并将其放入自动化计数仪中。
2.图像采集:自动化计数仪通过高速摄像头拍摄样品中的细胞图像,并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
3.图像分析: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数字化后的细胞图像进行分析和识别,得到每个视野中出现的细胞数量。
病理科细胞学计数

病理科细胞学计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病理科细胞学计数是病理学领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通过对患者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定量分析,能够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以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细胞学计数主要包括细胞数目的计算、形态学特征的描述和分析、各种细胞类型的比例计算等内容,是病理学中极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工作之一。
细胞学计数的准确性对于临床诊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工作中,病理医师需要仔细观察组织样本或细胞涂片中的各种细胞类型,并根据其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
在进行细胞计数时,需要根据特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由于细胞学计数工作复杂繁琐,容易出现误差,因此需要病理医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及细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在细胞学计数的过程中,常见的方法包括手动计数和自动计数两种。
手动计数是指病理医师通过显微镜逐个计数细胞的数量,并根据计数结果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耗时耗力,并且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自动计数则是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细胞计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误差。
不过,自动计数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需要经过严格验证和校准,才能确保其结果的正确性。
在病理科细胞学计数中,常见的细胞类型包括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淋巴细胞、肿瘤细胞等。
不同细胞类型的计数和鉴定需要根据其形态学特征进行,例如细胞大小、核形态、染色性质、胞质形态等。
在进行细胞计数时,病理医师需要对细胞的特征有深入的了解,以便准确识别和区分各种细胞类型。
除了细胞数量的计算,细胞学计数还可以用于评估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病变程度。
通过对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揭示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参考。
细胞学计数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和疾病的发展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病理科细胞学计数是病理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计数方法--细胞计数板法

细胞计数方法------细胞计数板法实验原理:当待测细胞悬液中细胞均匀分布时,通过测定一定体积悬液中的细胞的数目,即可换算出每毫升细胞悬液中细胞的细胞数目。
具体操作:1. 将计数板及盖片擦拭干净,并将盖片盖在计数板。
2. 将细胞悬液吸出少许,滴加在盖片边缘,使悬液充满盖片和计数板之间,静置3min,注意盖片下不要有气泡,也不能让悬液流入旁边槽中。
3. 计算板四大格细胞总数,压线细胞只计左侧和上方的。
然后按公式计算:细胞数/mL=四大格细胞总数/4×104个/ml(注:当细胞很多时,可在四个格中选一定数目较平均的小格,由于每大格中有16个小格,然后计左侧和上方的细胞数,求出每小格的细胞数,取平均值m,m×16即每个格的平均值。
所以,细胞密度=m×16×104个/ml)说明:公式中除以4,因为计数了4个大格的细胞数。
公式中乘以104因为计数板中每一个大格的体积为:1.0mm(长)×1.0mm(宽)×0.1mm(高)=0.1mm3而 1ml=1000ul=1000mm3(注意:镜下偶见有两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应按单个细胞计算,若细胞团10%以上,说明分散不好,需重新制备细胞悬液。
)================================================细胞计数板的使用一、血球计数板-基本构造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四个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刻有一小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格,中央的一大格作为计数用,称为计数区。
计数区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区分为16个大方格(大方格用三线隔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大方格(大方格之间用双线分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但是不管计数区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计数区都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细胞计数

计数池 大方格 计WBC中方格 计RBC中方格 计RBC小方格
4 细胞计数
• 1. 将计数板及盖片擦拭干净,并将盖片盖在计数板。 • 2. 制备细胞悬液,混匀。将细胞悬液吸出少许,滴加在盖 片边缘,使悬液充满盖片和计数板之间,静置3min,注意 盖片下不要有气泡,也不能让悬液流入旁边槽中。 • 3. 计算板四大格细胞总数,压线细胞只计左侧和上方的。 然后按公式计算: • 细胞数/mL=四大格细胞总数/4×104
5 注意事项
(1) 计数的标本必须新鲜,及时计数。 (2) 稀释液要过滤,试管、枪头、计数板等要清洁,避 免杂质等污染。 (3) 灌板前要充分混匀,适当用力快速震荡30s,但要避 免产生过多的气泡,要一次充满。 。 (4) 加盖片方式:WHO推荐采用“推式”,较“盖式”更 准确。 (5) 注意区别灰尘、杂质。 (6) 镜下偶见有两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应按单个细胞 计算,若细胞团10%以上,说明分散不好,需重新制备细胞 悬液。
细胞计数
1 细胞计数
• 原理:当待测细胞悬液中细胞均匀分布时, 通过测定一定体积悬液中的细胞的数目, 即可换算出每毫升细胞悬液中细胞的细胞 数目。
2 细胞计数
• 细胞计数 是检验工作者最基本、也是最常 用的技术之一。
2 细胞计数方法
2 细胞计数方法
• 显微镜细胞计数法
• 将样本做适当稀释(或浓缩),有时还需特 殊染色,充入细胞计数池,在显微镜下计数 计数板中一定体积内细胞数,经换算得每升 标本的细胞数。 • 缺点:计数误差大,费时、费力
如:在同一计数池中,计数100个细胞将可能出现4% 的误差,若计数 1000个细胞时,误差将减少至2.9%。
在计数室内计数面积越大,计数的细胞越多,计数域误差越小。
细胞计数仪的使用方法与结果解读

细胞计数仪的使用方法与结果解读细胞计数仪是一种用于准确计数和分析细胞数量的实验室工具。
它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能够对各种类型的细胞进行快速、方便和准确的计数。
本文将介绍细胞计数仪的使用方法,并提供一些关于细胞计数结果的解读。
一、细胞计数仪的使用方法细胞计数仪的使用方法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样本:将待检测的细胞样本制备成适当的悬浮液,确保悬浮液均匀且细胞密度适中,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细胞浓度对计数结果产生影响。
2. 校准仪器:仪器通常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步骤通常包括零点校准和参考样本校准。
零点校准是将样本室中的计数槽清空,使细胞计数仪认定该位置为零细胞计数;参考样本校准是使用已知细胞数目的样本进行校准,确保仪器对细胞的计数准确。
3. 收集数据:将制备好的样本注入细胞计数仪中,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测量。
一般情况下,细胞计数仪会自动吸取适量的样本并进行计数。
4. 记录结果:细胞计数仪会显示细胞计数和浓度等结果。
将结果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解读使用。
二、结果解读细胞计数仪的结果解读包括两个方面:细胞计数和浓度。
下面分别进行解读:1. 细胞计数:细胞计数指的是在给定体积的样本中计算出的细胞数。
细胞计数结果可以用于评估细胞生长情况、细胞浓度和细胞活性等。
通常情况下,细胞计数较高可能表示细胞增殖活跃,而较低的计数值可能与细胞凋亡或生长停滞有关。
2. 细胞浓度:细胞浓度是指在单位体积中存在的细胞数量。
它是通过将总细胞数除以样本的体积来计算得出的。
细胞浓度的高低可以反映细胞的密度和稀释程度。
高浓度的细胞样本可能需要进一步稀释,以便进行后续实验或操作。
而低浓度的细胞样本则可能需要进行浓缩或寻找其他方法增加样本的细胞数量。
细胞计数仪的使用方法和结果解读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细胞类型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操作时应注意消毒和清洁的问题,以避免细菌和其他污染物对实验造成干扰。
总结起来,细胞计数仪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实验工具,它能够快速、准确地计数和分析细胞数量。
细胞计数方法------细胞计数板法汇总

细胞计数方法------细胞计数板法汇总细胞计数方法------细胞计数板法实验原理:当待测细胞悬液中细胞均匀分布时,通过测定一定体积悬液中的细胞的数目,即可换算出每毫升细胞悬液中细胞的细胞数目。
具体操作:1. 将计数板及盖片擦拭干净,并将盖片盖在计数板。
2. 将细胞悬液吸出少许,滴加在盖片边缘,使悬液充满盖片和计数板之间,静置3min,注意盖片下不要有气泡,也不能让悬液流入旁边槽中。
3. 计算板四大格细胞总数,压线细胞只计左侧和上方的。
然后按公式计算:4细胞数/mL=四大格细胞总数/4×10个/ml(注:当细胞很多时,可在四个格中选一定数目较平均的小格,由于每大格中有16个小格,然后计左侧和上方的细胞数,求出每小格的细胞数,取平均值m,m 4×16即每个格的平均值。
所以,细胞密度=m×16×10个/ml) 说明:公式中除以4,因为计数了4个大格的细胞数。
4公式中乘以10因为计数板中每一个大格的体积为:331.0mm(长)×1.0mm(宽)×0.1mm(高)=0.1mm 而 1ml=1000ul=1000mm(注意:镜下偶见有两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应按单个细胞计算,若细胞团10%以上,说明分散不好,需重新制备细胞悬液。
)================================================细胞计数板的使用一、血球计数板-基本构造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四个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刻有一小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格,中央的一大格作为计数用,称为计数区。
计数区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区分为16个大方格(大方格用三线隔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大方格(大方格之间用双线分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细胞计数方法细胞计数板法

细胞计数方法------细胞计数板法实验原理:当待测细胞悬液中细胞均匀分布时,通过测定一定体积悬液中的细胞的数目,即可换算出每毫升细胞悬液中细胞的细胞数目。
具体操作:1. 将计数板及盖片擦拭干净,并将盖片盖在计数板。
2. 将细胞悬液吸出少许,滴加在盖片边缘,使悬液充满盖片和计数板之间,静置3min,注意盖片下不要有气泡,也不能让悬液流入旁边槽中。
3. 计算板四大格细胞总数,压线细胞只计左侧和上方的。
然后按公式计算:细胞数/mL=四大格细胞总数/4×104个/ml(注:当细胞很多时,可在四个格中选一定数目较平均的小格,由于每大格中有16个小格,然后计左侧和上方的细胞数,求出每小格的细胞数,取平均值m,m ×16即每个格的平均值。
所以,细胞密度=m×16×104个/ml)说明:公式中除以4,因为计数了4个大格的细胞数。
公式中乘以104因为计数板中每一个大格的体积为:1.0mm(长)×1.0mm(宽)×0.1mm(高)=0.1mm3而1ml=1000ul=1000mm3(注意:镜下偶见有两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应按单个细胞计算,若细胞团10%以上,说明分散不好,需重新制备细胞悬液。
)================================================细胞计数板的使用一、血球计数板-基本构造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四个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刻有一小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格,中央的一大格作为计数用,称为计数区。
计数区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区分为16个大方格(大方格用三线隔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大方格(大方格之间用双线分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但是不管计数区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计数区都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代细胞的生长过程:
①游离期:细胞接种后在培养液中呈悬浮状态.也称悬浮期。
此时细胞质回缩,胞体呈圆球形。
持续 10分钟一4小时
②贴壁期:细胞附着于底物上,细胞株平均在10分钟一4小时贴壁。
③潜伏期:此时细胞有生长活动,而无细胞分裂。
细胞株潜伏期一般为6~24小时。
④对数生长期:细胞数随时间变化成倍增长,活力最佳,最适合进行实验研究。
⑤停止期(平台期):细胞长满瓶壁后,细胞虽有活力但不再分裂。
机制:接触抑制、密度抑制
细胞是否处于对数生长期并不是以数量来定的,一般接种数量多,潜伏期相对会缩短一些,反之,潜伏期会稍长。
并且不同细胞潜伏期是不一样的,故建议最好在实验以前做一下生
长曲线
细胞生长状况的观察
1.细胞计数
(1)[概述]
细胞计数法是细胞培养研究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它是了解培养细胞生长状态。
测定培
养基、血清、药物等物质生物学作用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细胞计数有血球计数板计数
法和电子细胞计数仪计数法。
(2)[用品]
a)血球计数板,巴氏吸管。
b)0. 25%胰蛋白酶溶液,无血清培养液。
c)显微镜。
(3)[步骤]
a)准备计数板:用无水酒精或95%酒精清洁计数板及专用盖玻片,然后用绸布轻轻
拭干。
b) 制备细胞悬液:用消化液分散单层培养细胞或直接收集悬浮培养细胞,制成单个细
胞悬液。
本法要求细胞密度不低于104/ml,若细胞数很少,应将悬液离心(1000rpm,
5 min),重悬浮于少量培养液中。
c) 加样:用吸管轻轻吹打细胞悬液,取少许细胞悬液,在计数板上盖玻片的一侧加微
量细胞悬液,加样时不要溢出盖玻片也不能溢入两侧的玻璃槽内,如果产生上述情况
需对计数板冲洗和拭干后重新加样,加样量也不要过少或带气泡。
d) 计数:在显微镜下,用10×物镜观察计数板四角大方格中的细胞数。
细胞压中线时,只计左侧和上方者,不计右侧和下方者。
e) 计算:将计算结果代入下式,得出细胞密度。
细胞数/毫升原液=(4大格细胞数之和/4)× 104
另外随着电子计数仪的出现,使大规模细胞计数工作自动化成为现实。
目前,已有多
种型号的自动计数仪,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用PBS液(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适
当稀释细胞悬液,移入样品杯中,将样品杯放置在计数仪微孔管下,计数仪吸取0. 5 ml样品进行计数。
被吸取的细胞穿过微孔时改变了流经微孔的电流,产生一系列脉冲信号,计数仪借以进行分类、计数。
不同型号的计数仪其操作程序不尽相同,使用时
应详细参照仪器说明书进行。
(4)[注意事项]
a)消化单层细胞时,务求细胞分散良好,制成单个细胞悬液。
否则会影响细胞计数
结果。
b)取样计数前,应充分混匀细胞悬液。
在连续取样计数时,尤应注意这一点。
否则,前后计数结果会有很大误差。
c)镜下计数时,遇见2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应按单个细胞计算。
如细胞团占10%以上,说明消化不充分;或细胞数少于20个/10 mm2,或多于500个/10
mm2时,说明稀释不当,需重制备细胞悬液、计数。
(5)[细胞密度换算]
在细胞培养实验设计中,常根据设计需求制备一定量、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液,这就涉
及细胞密度换算问题。
稀释错误将导致实验出现偏差。
细胞密度换算实际上仍根据溶液稀释公式,即溶液稀释前后溶质含量保持不变。
C1•V1=C 2•V2式中C1 、V1代表溶液稀释前的浓度和体积;C2、V2代表溶液稀释后的浓度和体积。
例如:欲配制10 m1,106细胞/ml的细胞悬液,现有l07/m1的细胞
悬液若干毫升,应如何稀释?
已知:C1=107/ml,C2=106/m1,V2==10ml
“求V1?根据上式得:
V1=(C 2•V2)/C1
=106×10/107
=1 m1
即取107/m1的细胞悬液1 ml,补加9 ml培养液,即成l0ml, 106/ml的细胞悬液。
2.细胞生长曲线
(1)[概述]
细胞生长曲线是观察细胞生长基本规律的重要方法。
只有具备自身稳定生长特性的细胞才适合在观察细胞生长变化的实验中应用。
因而在细胞系细胞和非建系细胞生长特性观察中,生长曲线的测定是最为基本的指标。
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一般可利用细胞计数法进行。
(2)[用品]
与细胞传代和细胞计数法相同
(3)[步骤]
a)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采用一般传代方法进行消化,制成细胞悬液。
经计数后,精确地将细胞分别接种于21~30个大小一致的培养瓶内(常用10ml培养瓶,亦可用24孔培养板),每瓶细胞总数要求一致,加入培养液的量也要一致。
细胞接种数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太少细胞滞留期太长;数量太多,细胞将很快进入平台期,要求在短期内进行传代,曲线不能确切反映细胞生长情况。
一般接种数量以7~10天能长满而不发生生长抑制为度。
同种细胞的生长曲线先后测定要采用同一接种密度,这样才能做纵向比较;不同的细胞也要接种细胞数相同,才能进行比较。
b)酌情每天或每隔一天取出3瓶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均值。
一般每隔24 h取一瓶,连续观察1~2周或到细胞总数有明显减少为止(一般需10天左右)。
培养3~5天后需要给未计数的细胞换液。
c)以培养时间为横轴,细胞数为纵轴(对数),描绘在半对数坐标纸上。
连接成曲线后即成该细胞的生长曲线(图7-1)。
细胞生长曲线虽然最为常用,但有时其反映数值不够精确,可有20%~30%的误差,需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
现在很多实验室利用96孔培养板采用MTT法来进行生长曲线测定,较为简便。
(4)[结果分析]
标准的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一般在传代后第一天细胞数有所减少,再经过几天的滞留期,然后进入对数生长期,达到平台期后生长稳定,最后到达衰老。
在生长曲线上细胞数量增加一倍时间称为细胞倍增时间,可以从曲线上换算出。
细胞倍增的时间区即细胞对数生长期,细胞传代、实验等多应在此区进行。
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作图法:在细胞生长曲线的对数生长期找出细胞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即倍增时间。
○2公式法:按细胞倍增时间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以t 代表时间,N0及Nt代表接种后及培养t小时后的细胞数。
按细胞倍增时间计算公式计算倍增时间,如果倍增时间延长表明药物使细胞增殖能力减弱。
细胞倍增时间(T0)按下式计算:
lg2
T 0= t
lgN t—lgN0
1.细胞分裂指数(略)2.细胞贴壁率(略)3.细胞周期(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