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学生逐步养成汉语口语交际良好习惯论文
浅谈民族学生用汉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民族学生用汉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随着汉语教学事业的不断进展,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多突出的成就,同时汉字教学作为汉语教学中的难点逐渐凸显出来。
对少数民族而言,学习汉字并不是轻松的。
在他们看来,汉字是一幅幅“图画”,是一些结构复杂的符号的堆砌,缺乏系统性和规律性,因此,他们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认读和写书,不得不花费大量的实践去死记硬背。
汉字变成了学习汉语中的“拦路虎”。
而这一种现象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尤其是在中专学校和高校的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中,教师们认为民族学生经过了十年的汉语学习,认字和书写不存在大问题,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课文的阅读和理解上,关注的是词语和语法教学,仅把汉字作为一个词汇单位教给学生。
在初始阶段,只是简单地介绍汉字的笔画、笔顺及汉字的构造,而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
之后,就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即在词语、句子的教学过程,遇到了生字,就告诉学生读音并对个别字的书写进行强调和提示。
这样的方法没有揭示出字在组合成词时它的作用及意义,没有发挥出汉字音、形、义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汉字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地理解,也无法展开联想。
这影响到了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也制约着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发展。
双语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
双语教育从20世纪的50——60年代开始实行的,于1950年新疆省人民政府提出“关于新疆当前教育改革指南”对某些民族学校进行研究后开始实行了汉语教学工作。
1960年教育厅提出了“对民族学校加强汉语教学的”通知。
确定汉语课时一门中央的课程。
要求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必须授汉语课。
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培养中小学从小能够运用汉语语言听课,做笔记,直到参加工作是达到自己能够听懂,汉语言的程度。
20世纪的90年底初新疆各市、县开始对民族学校的某些课程(数学、物理、化学)进行改革。
强调这些课程需要汉语语言来讲,进一步提高民族学校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呢?一、加强口语训练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缺乏说汉语的语言环境,汉语水平有限,学生会把母语习惯带到课堂上,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因此,在民族地区学校加强普通话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会话能力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工作中笔者尝试用以下的方法交替进行训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培养学生使用汉语的习惯。
海东许多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地域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讲母语已成为习惯,因此要让少数民族学生开口说汉语是件比较困难的事。
在工作中,笔者除了鼓励学生敢于说汉语外,还在课堂教学中硬性规定学生回答问题必须使用汉语,学生不会说,教师就先示范,让学生模仿,并利用发小红花、全班鼓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他们说汉语的勇气和信心。
久而久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进行看图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
少数民族农村小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3课文 教学 中,汉语 口语交 际能力 的培养 。
学 习课 文 是 汉 语 教 学 的 中心 环 节 ,教 师 要 通 过 自己对 课 文 的解 读 , 充分 挖 掘 课 文 中 隐藏 的 交 际 话题 ,对 学生 进 行 汉 语 口语 交 际 训练 。 3 . 1听课文 录音 听是说 的前提,只有 自已用 心听,听懂 了意 思,才能为 说 打下基础 。在 教学中 ,我经 常将与教材配套 的听力材料 , 播 放 给 学 生 听 ,提 高 学 生 的 朗读 能 力 。或 者 放 一 些 与 课 文 内 容话题 相近 的故事 、文章,让 学生边听边展 开合理 的想 象, 练 习说话 ,既要求看谁说得合情合理 ,还要看谁说得流利通 顺。 这样 的 口语 训 练 , 对提高学生 的说话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口咬 掉 牛 尾 巴 ” 。学 生 在 说 方 法 的 过 程 中 , 相 互 启 发 、补 充 , 口语能力在无形之 中会得到提 高。
2 。 3运用 “ 一字开花 ” ,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句 以词为基础 ,词 以字为单位 ,要进行听说训练 ,首先 学生要有一定的词汇储备 。一字开花,就是为更好地进行 说 的训练打好基础 。 如 ,教 “ 牛 ”字 ,先 让 学 生 扩 出词 :牛 儿 、 奶 牛 、牛 奶 、水 牛 等 ,然 后 启 发 学 生 用 这 些 词 说 话 。如 : “ 牛 奶 ;我 喜欢 喝 牛 奶 ” 。“ 水 牛 : 我家 养 了一 头 水 牛 ”等 。无 论 学生怎么说, 只要 他 说 得有 道 理 , 语句通顺 , 都 应 予 以肯 定 。
汉语 口语交 际就是指在 一定 的情 境中,人们运用汉语 口 头语 言,我听你说 ,你听我说 ,交流思想 ,沟通感情 ,传递 信息 的双 向互动 的语 言活动 。我所在学校 ,是 在新 疆墨玉县 比较偏僻 的农村小学 , 农村孩子 由于 受社会环 境和 家庭 教育 的影响 ,胆小害羞 ,不善言辞,再加上汉语语言环境差 ,日 常生活 中又习惯使用维语 ,汉语 口语 交际能力很 差。《 小学 汉语课程标准 》规 定汉 语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尤其是 口语交际能力 , 并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摆在 了首 位,怎样培养少数 民族小学生 的汉语 口语交际能力呢? 1拼 音教学 中 ,汉语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少数 民族学生要用汉语进行 口语交际 ,首先要 学会汉语 拼 音,为今后 的汉 语识字打好基 础,为汉语 口语交 际做好准 备 。为 了让小学生对汉语拼音感 兴趣 ,必须给小学生创造一 个轻松 、 愉 快的场景,让学生爱学 、 会学 、 学会 、 学好拼音 , 同时培养 口语 交际能力 。
浅议如何加强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的训练
浅议如何加强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的训练【摘要】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及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语文课的学习中,总会遇到很多困难。
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在课前认真准备,精心选择重点词语,课内教学中认真指导阅读,依托课内阅读开展课外阅读,并结合实际,拓宽阅读渠道,布置明确的阅读任务。
小学阶段进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既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辅助促进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目标十分明确,要求我们教师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表达、倾听的能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农村小学汉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表达能力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养成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能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们知道小学阶段进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既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辅助促进阅读教学,然而汉语对于聚居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发展滞后的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何培养和提高偏远山区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的表达能力,是小学汉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
但是,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及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智力开发比较滞后,在理解、接受等方面的能力比城镇学生要相对差一些。
而且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内容多为汉语而不是其母语,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把汉文口译成学生熟悉的本地汉语方言才能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困难。
本人四川凉山彝族地方任教多年。
由于学生均为少数民族,所以我们之间习惯于用本民族语言交流。
语言学习主要靠口语练习。
那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谈一点看法和认识。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上寨村小学王生本人任教于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学生均为少数民族,所以我们之间习惯于用本民族语言交流。
语言学习主要靠口语练习。
那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谈一点看法和认识。
一、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孩子敢于开口1.培养感情,融洽关系。
很多小学生对老师会天生产生一种敬畏感。
而长期生活在闭塞村庄的少数民族学生,这种害羞、胆怯更加明显。
面对自己本民族老师还能够比较自如,而对于汉族教师就显得小心翼翼。
因此,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关心学生,爱护他们,以活泼开朗的姿态和他们相处,让他们在心理上首先消除对你的怯意,他才会愿意对你开口。
如与学生“拉家常”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家常中,一方面消除了他们的畏惧感;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了较多的说话机会。
2.增强趣味性,克服胆怯。
实践告诉我们,儿童在开心时,胆怯会不翼而飞。
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学中应多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趣味活动,让儿童带着趣味说话。
如“看表演说话”是一种很好的趣味性活动。
先让孩子表演(有时甚至可以只做几个简单的动作);请同学说出他的动作;然后加入你的想象、理解,再说;然后由参加表演的孩子自己说;最后交流。
有时,他们甚至会因为参与表演的孩子一个模糊性动作而产生一场辩论。
3.适时鼓励,体验成功。
教师要在学生“说”的过程中适时给予鼓励。
要善于发现闪光点,只要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都要及时给予鼓励。
给他们壮胆,消除他们心理上的焦虑。
告诉他们,其他同学能说的,我也一定能说;即使说错了,也不要紧。
那么,敢于开口的孩子会越来越多。
老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表扬学生。
让他知道自己很不错、很棒,使自己充满信心,这样,便会更好地激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口语交际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老师更要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多鼓励,多点拨,多指导。
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口语交际能力才有可能提高。
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教育研究·228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 口语表达能力新疆沙雅县努尔巴克乡阔西墩小学 艾海堤·买海买提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新疆的稳定,新疆的发展,每个人都有责任,需要很多人共同的努力。
新疆少数民族的发展,需要培养出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人才,而这些人才在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必须学好汉语。
自我区实行双语教学以来,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双语教学承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但少数民族学生是在母语环境里长大的,绝大多数人在入学前没有说过汉语。
甚至,有的地区的学生在接触汉文字之前从来没听说过一句汉语。
这就使得语言和文字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跑,难免出现汉语言跟不上汉文字教学的矛盾。
在新世纪之初,国家的重点建设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离不开汉语作为交流工具。
日常生活和洽谈事务,处理公务都需要汉语言。
培养民族学生的汉语说话能力已成为民族地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当人们把思想变成语言的时候,必须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要考虑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选择词汇,如何组织语言,但是不重视汉语说话的技能训练,一味地强化读写的灌输,将会导致语言和思维的断层,这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是不利的。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口语水平,使学生在日常会语中能脱口而出,说一口漂亮的汉语呢?(一)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营造良好的汉语言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更有成效。
要激发“内因”起作用,必须先培养“内因”的兴趣,激发其动力。
基于我校目前的语言环境,课堂教学是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途径。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技术,采取创设情景、角色表演、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讲汉语故事、唱汉语歌、电影评论、小品表演等课外活动紧密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和交流的场所,营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和交流环境,实现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从而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和训练不够的问题。
浅谈怎样教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
浅谈怎样教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1. 引言1.1 为什么需要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这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影响他们将来的就业和社会交往。
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融入主流社会。
一方面,普通话是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掌握良好的普通话是少数民族学生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多就业机会的必备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地交流的日益频繁,能够流利地使用普通话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能力,是少数民族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学好普通话也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增进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学习普通话,少数民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习俗,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不仅有利于他们个人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大局稳定和民族团结。
我们需要重视并努力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2. 正文2.1 提供专门的辅导和培训课程在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的过程中,提供专门的辅导和培训课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些专门的辅导和培训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需求来进行个性化设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普通话发音、词汇、语法和会话等内容,通过系统的教学和练习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达和交流。
这些课程还可以包括文化背景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普通话的使用环境和习惯,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提供专门的辅导和培训课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更快地融入主流社会,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2.2 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多参与口语交流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多参与口语交流是提高他们学习普通话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口语交流是语言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母语往往与普通话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口语交流来逐步消除口音、提高语音准确度。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作者:谢海峰来源:《教育》2017年第04期口语交际就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處理问题的最为重要的交际手段。
在当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出现了很多“低头族”,手里时刻离不了手机,但是这种情况提醒我们要更重视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母语语言环境、校园学生群体母语语言环境的影响,存在着用汉语进行交际时不会说,不敢说,说不好的弊端,尤为明显的是很多少数民族孩子说汉语时四个声调分不清,学出来跑调的请况。
那么,怎样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应用能力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想法。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现状笔者读中学时有一个同学打电话说“没事儿”时发的音却是“měi shèr”。
鉴于这种情况,笔者根据现代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立足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这一目的,做了一些总结。
笔者从乌兰浩特市的汉语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汉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由于地域差异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习惯于用蒙语沟通,所以教师在教授汉语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重于书面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也有部分汉语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注意了对民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但很多也是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方式,没有真正的意识到怎样培养学生的汉语口语应用能力。
久而久之,学生往往处于回答老师提问的被动境地,没有达到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角色,从而影响了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缺乏主动提问题、回答问题、互相汉语交流的能力是目前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汉语口语培养的措施在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方面下足功夫利用实物创设情境:通过对文具、衣物、食品、器具、交通工具等日常接触的事物进行口语交际,比如说学习用品,课间活动名词等熟悉的事物、话题来进行口语交际;创设生活情境:比如说家庭状况、村屯新闻轶事等来培养口语应用能力;创设角色表演情境:比如利用课本剧、主题班会、朗读比赛、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口语应用能力。
浅谈怎样教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
浅谈怎样教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地区也越来越重视普通话的教育工作。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以及语言环境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普通话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下面从教育方法、教材选择和文化交流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教好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
一、教育方法1.多听多说,反复练习不同于汉语学习者,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环境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更多的听力和口语练习。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听多说,反复练习。
教师可以通过听力训练和朗读练习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2.注重语音语调的训练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普通话时,往往会存在一些语音和语调上的问题。
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语音问题开展训练。
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语音训练,让他们更好的掌握普通话的语音规律和语调。
3.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
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达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目的。
二、教材选择1.生动、有趣的教材在选择教材时,应该选择生动、有趣的教材,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可能更适合有一些与自己文化相关的教材,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普通话与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之间的共通之处。
2.少数民族学生教材此外,也可以选择一些面向少数民族学生的教材。
在教材中,应该注意把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加强让学生内化并加深印象的练习。
三、文化交流1.及时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借助文化差异加深对普通话教学的理解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语文教育时,应该重视文化差异,及时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遵循当地的文化习俗、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加深对当地的习俗和文化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强化语言文化及地方文化的教学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强化语言文化及地方文化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普通话的语言文化背景、拓展词汇量,在加深对普通话的语感的同时,也能丰富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如何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口语交际
如何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口语交际盏西小学陈向华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重要工具。
口语交际就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的最为重要的能力。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条件、家庭母语语言环境、校园学生群体母语语言环境的影响,存在着用汉语进行交际时不会说,不敢说,说不好的弊端。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却不尽如人意。
特别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口语交际更是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
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开发资源,整合教材,提供学生喜欢的交际话题新教材对口语交际的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编排。
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对电脑并不了解,根本无从谈起这样的话题,学生无话可说,更没了交际的兴趣。
课标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生活,着眼地区差异,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重新整合、变通。
但是,民族地区的孩子很少过生日,即使有也根本不可能请客吃饭,倒是在一些婚庆和宗教活动时大办宴席。
于是,我把话题变换了一下,让学生讨论农村的这些习俗好不好。
学生积极地去观察生活,甚至主动地了解大人的看法,再加上自己的见.由于我们处在少数民族地区,本地诸多因素和以往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方法制约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给学生将来的发展带来影响。
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刚入学的儿童,说话常常不完整,不规范,有些孩子甚至还不会说汉语。
因此,在学生刚入学学习拼音时,就要开始进行说话训练,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二)、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扩词、造句。
此外,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
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深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汉语教学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受 到重视。 在修订后的《大纲》中,把原来的“听话、说话”改为了“口语交 际”,并对不同等级的口语交际能力做了具体的要求。 而口语是人与人 交际的直接方式,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和 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 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少数民族人 才的基础汉语教学,担负着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担。
科技信息
○职校论坛○
SCIENCE & 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HNOLOGY INFORMATION
2013 年 第 9 期
浅谈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多里坤·呼达拜尔干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摘 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修改后的《大纲》对汉语口语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 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一些自己措施和方法。
《大纲》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不仅包括“听话、说话”训练的基本要 求,还提出了“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在交际的过程中不断培养 提高习得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自觉性”。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 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为 学生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并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体学生 参与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我是一名从事 汉语教学多年的教师,以我多年教学经验来看,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 下方面进行尝试。
在训练中, 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进行引导,由易到 难,不断提出要求。 比如,第一步,根据每个画面说一到二句话。 第二 步,选择二至三个画面,根据人和物的联系,说二至三句话,要说得合 理、通顺。第三步,任选三至四个画面说一段连贯的话。这样,学生的口 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我们也进行了有效的教学。 2.2 利用课堂上回答问题,让学生得到口语训练
提高边远民族地区中学生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之我见
轻狂
。
他们 推崇 诚实可 靠
。
注 重 自然节奏
,
,
着眼
于现 世 和 人 事
同 义语
2
.
不 太 关 心 来 世 和 人 事 以 外 的 自然 界
” ,
注意 切 实 领 会
, ,
,
鄙 弃口辩
以 至 往往 把
能言 善辩 看作 巧 舌如 簧
.
“
被认 为 是 狡猾 的别 名
,
而 访访于 言
笨嘴 拙 舌 则 成 为 忠 厚老实 的
,
是 日常 生活 中不可 缺 少 的
。 ,
如今
在
“
开放 搞 活
,
”
的 推动 下
,
各
民族 来往频 繁
汉语
口 头 表达 能 力 日 趋重要
边 远 民族地 区的 中小学
,
自然 负有培养 和 提 高
.
学生 汉语 口 头 表 达 能力 的 任务 力 和 书 面 表 达 能 力 同 等重要 上
, ,
这 些学校 的教 师尤 其 是 语 文教师 应该充 分认 识 到 口 头 表 达 能 不可 偏废
,
你先 说 ( 走
”
、
吃
“
…)
侗 壮语 把
”
你说 (走 说成
, “
、
吃
””
) 先
”
。
”
又如
“
苗语把 说成
“
“
寒冷
,
说成
”
“
方 面 冬方 面 冷
,
”
,
“
吃
的 穿的 成
“
”
方 面吃方面 穿 力 气 黄牛
浅谈牧区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牧区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阿桑求都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口语交际能力尤其差。
那么,汉语课堂教学,怎样实施口语教学,有效提高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呢?通过多年的教学摸索,收获到一些方法。
一、创设轻松的汉语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汉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由于牧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必要的汉语学习和交际环境,因而他们对汉语的兴趣自然很低,这就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汉语学习。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
教师应当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景,让学生相互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约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所以,只有创设适宜的汉语环境,和营造浓厚的汉语氛围,去熏陶和感染学生,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校设“汉语日”,校园广播中设立汉语节目。
并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从启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说话的愿望,知道怎样去说。
而创设适当的情境正是启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的重要手段。
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会使学生觉得所学所想所讲与现实生活相当接近。
所学内容就好像日常闲谈一样,无拘无束,随心所欲。
汉语教材体系以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从小学到初中每册每个单元都安排和设计有这样特点和作用的文章,并在课后练习中,安排了大量情景会话练习,例如初中《汉语》第一册就有《逛商场》、《到扎西家做客》等。
这些情景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强烈的欲望,让他们逐渐产生口语交际的浓厚兴趣。
另外,教师也应该挖掘和创造出更多生活题材的场景,让学生参与进去,体验情境角色,乐于口语交际,自然而然将学生吸引,使其口语交际水平在兴趣与欲望中提高。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听、读、写的训练,并适时渗透到口语交际教学中,奠定扎实的口语交际基础。
“听”作为信息输入的一种方式,在语言交际中与“说”具有同样重要地位。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生活必备的能力之一。
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少数民族地区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彝族孩子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大都见识少,胆小害羞,不善言辞,日常生活中又习惯使用本民族语言,口语交际能力令人担忧。
如何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一个个说得流畅说得精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设情景,培养兴趣,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如何让习惯说本民族语言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让他们有“我想说”的表达愿望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首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
只有从“如何学”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的“教”,去安排组织课堂教学结构,才能切实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多提有质量的问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增强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要大加赞赏,鼓励为主,要让他们跟着你进入话题,培养学生能从回答一个简短的句子、简单的问题到能阐述一段话甚至更多内容,进行循序善诱的教育。
其次,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产生动机的主观原因,是使所从事活动获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民族特色优势,相机在课堂上讲些彝族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或儿童故事,让学生感悟自己最为熟悉的母语故事用普通话表达出来的意境和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口语表达兴趣。
二、创设机会,营造环境,让孩子乐于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小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小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良好习惯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赖以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
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本工程,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一种语言。
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体现一个人的语言修养,也是一个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而要提高全民的这一素质,首先就要从娃娃抓起。
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交谈。
这是贯穿小学语文教学始终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需要我们踏踏实实扎实细致去做的工作。
学好普通话极为重要,不然的话,就不能把你正确的意思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一次上语文课时,我给学生们模仿了这样一个笑话:一所乡村小学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站(上)课。
”学生们齐声道:“老死(师)好!老师说:“吐血(同学)们,早死(上)好!”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虽然我们本地区的方音没有这么严重,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
如:平翘舌不分或经常自由变读;没有r声母,“人民”读成“银民”;普通话u开头的零声母字读v声母;声调与普通话有明显差异,阴平44或33,比普通话低得多,阳平24或34,去声53或52,上声213字多于普通话上声字;句调的尾音下滑音重。
了解了以上问题,我们在学习普通话时才会注意,避免犯这样的错误。
首先,学好普通话,拼音不过关,简直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年级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对于局部个别的方音要反复练习直至完全到位为止。
比如:学习zh、ch、sh与z、c、s 时,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随时正音并寻找规律,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一是掌握发音要领,二是记少不记多,学一个平舌字记一个,这样既扎实又容易。
)。
第二,读中指导,练中提高。
范读时一定要标准,可以用标准的音频播放,让学生去模仿,多听多练,既要准确又要有感情。
浅谈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因各种原因存在着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而学校不仅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文化,还要“育人”。
所以,学校要加强宣传、增强意识、完善制度、重管理、树立榜样、引领示范、建立科学的评比机制。
【关键词】浅谈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向前迈进,人的各种行为习惯也随之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而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多的是在求学时期形成的。
作为学校,不仅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文化的历史使命,还扮演着“育人”这一重要的角色。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大多来自偏远闭塞的山村。
而山村里由于历史原因、生活条件、文化底蕴、民风民俗等原因,因而存在着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
如穿戴不整洁、随意吐痰、肆意吸烟饮酒、乱讲粗话脏话、纪律性差、时间观念不强等。
长期与之生活的少数民族学生身上也留下了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那么,通过何种途径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其方法如下:1.加强宣传,增强意识学校是人员较为集中的场所,方便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充分利用好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相关的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观看专题片,张贴温馨提示牌、标语等,让每位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增强意识。
2.完善制度,重日常管理完善的制度是学校有效管理的手段之一,而严肃认真的落实更为重要,加强学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纪》、《班规》,让他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样才能做好。
学校要紧跟管理步伐,行政领导、值周师生、班主任、住校生管理员每天早晚检查学生寝室,督促学生整理好床单被褥,摆放整齐鞋袜毛巾及洗漱用具;勤洗勤换衣物,保持室内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教室桌椅摆放整齐,果皮纸屑放进垃圾桶里,大力提倡文明礼貌用语,杜绝学生饮酒吸烟。
管理人员要大胆管理,对违规违纪的学生加强说服教育,并按校纪班规给予处罚。
怎样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怎样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摘要: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等语文能力同等重要。
关键词: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口语交际能力我所任教的地方是地处边远山区的彝族聚居地,由于本地诸多因素和地理环境、语言交流环境、语言的发音不准等制约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一二年级的学生不懂汉语,不会说汉语,三四年级的学生勉强懂一些基本的汉语,但难以表达出来,也就是说这些孩子连汉语都不懂,如何进行口语交际呢?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边远山区彝族聚居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极大地困扰着在偏远山区任教的老师们。
为此我结合所在地的小学生的学情,以及我的一些想法、做法,谈谈如何培养边远山区彝族聚居地的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低年级需要“扶”刚入学的儿童,说话常常不完整,不规范,何况彝族地区的孩子还不会说汉语,无论谁说什么都不懂,常常令老师头疼。
我在教一年级时,常常费了力却没有效果。
一天,一个彝族小男孩坐在座位上不动笔,也不说话,我叫他过来我教他写字。
他过来后,我说:“来,我教你写字。
”没想到他说:“来,我教你写字。
”就这样我对他说什么,他就跟着说什么,他还以为我在教他说话,弄得我哭笑不得。
但这时我灵光一闪:这些孩子虽然不懂汉语,但他们好学,何不如利用他们的好学先教会他们说汉语呢?就像小孩子刚学走路需要妈妈扶着走路一样,对于彝族地区刚入学的孩子老师也要“扶”。
因此,在学生刚入学时,我先分组,每小组尽可能让汉族、彝族学生互相搭配,课间时让他们按小组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汉语,而游戏也是教师有意识地设计的一些有利于学生交流的游戏。
如:把每天学的拼音字母编成儿歌,再把儿歌融入游戏中让孩子们游戏,课间组织学生游戏,在旁边指导。
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把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无论平时还是课堂上,都做到热爱、关心学生,以和蔼的态度亲近他们,与他们交谈。
浅谈山区少数民族学生低段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山区少数民族学生低段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山区少数民族学生自幼生长在较为闭塞的环境里,他们长期以来只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因而,在学习语文时非常吃力,不要说流利的语言表达,大部分学生连汉话也听不懂,偶尔说出一句话也是颠三倒四的。
因而从低段抓好口语交际能力,对后期的学习及习作尤为重要。
本人就我们山区学生的情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谈谈肤浅的认识。
【关键词】口语交际低段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取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口语交际是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一直处在被忽视的地位。
现在口语交际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被提了出来,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语文综合能力一起在每个学段的目标中都有明确的要求。
尽管如此,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学策略、评价手段和方法,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仍处于自发的阶段。
广大教师已经逐渐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对于推行新课程标准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山区少数民族学生自幼生长在民族语言的环境里,他们长期以来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因而,在学习汉语时非常吃力,不要说语言表达,大部分学生就连汉话也听不懂,偶尔说出一句话也是颠三倒四的(如:吃饭了说成饭吃了;老师开会了说成老师会开了)——因民族语言部分与汉语语法刚好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学生逐步养成汉语口语交际的
良好习惯
【摘要】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习惯,的确让人担忧。
由于未能引起重视,因而造成许多民族干部啼笑皆非的故事。
当然,我们理应从民族发展的角度,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考虑,都应该重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而如何培养口语交际的良好习惯,是一件迫不及待的大事。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良好习惯
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逐步养成用汉语,在日常生活中如同用自己的母语一样,自然地、流利地与同学、与少数民族老师间交际的习惯,确实是需要执着、需要坚持,更需要的是信念。
说到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民族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度。
笔者就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逐步养成汉语口语交际的良好习惯,拙谈几点体会,供同仁探讨。
一、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尽量用汉语与学生交流,并落实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汉语文教师,因受母语根深蒂固的教育、周围的环境、习惯的养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他们除了课堂上尽力用汉语教学以外,课外的交流都用自己的母语进行交流,况且,师生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哪位老师,或者哪位学生,如用普通话交流,会让对方不自在,也必遭笑话,认为是”做作”。
由此可知,要想让少数民族学生非常自然流利地用汉语交流,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文水平,其难度不一般。
为此,首先必须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抓起。
1、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最有效的办法。
刚入学的少数民族儿童,对汉语一片空白。
因此,在学生刚入学学习拼音时,就要开始进行说话训练,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又便于理解字义。
2、在识字教学中利用口头扩词、造句训练口语交际,并通过让学生分析字形记字和训练学生的说话。
如在教学”村”时,先让学生说说这个字是什么结构,是如何组成的,再让学生说出这个字如何写,如何记,如何组词,如何造句,学生通过分析,知道”村”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寸”,合起来组成”村”。
组词:村子,造句:我们的村子很美丽。
这样不仅牢固记住生字,而且灵活掌握了知识,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3、利用阅读教学训练学生的口语,教师必须尽心的引导。
阅读教学是民族地区令教师最为头痛的教学目标之一,因而尽心的引导,逐步的拓展更为关键。
当然,只有过了阅读教学这一难关,作文教学才能轻而易举。
二、持之以恒地不懈追求,形式多样地创设情境,逐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交际的习惯。
语言交流习惯的养成,其实是依赖于语境。
假如你的周位都是和你不同的同一民族,此时,你只好逼着去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流,继而才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1、以日常生活为支撑点,创设交际情境。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空间,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
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
比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先用彝语说”小朋友们好!”的问候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在用汉语话说一遍,并让他们跟着我大声的说。
之后,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我叫×××,是你们的语文老师。
紧接着,我先用彝语问话,”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你家有几口人?”“住在哪里?”“你最喜欢什么活动?”等问题,然后再用汉语问一遍。
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介绍着自己。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交流,我不仅让同桌互相对话,把自己想问的想说的都告诉对方,还让说得好的同学上台示范说。
这样,学生们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口语交际,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融洽。
如此而来,不仅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更为他们日后与人成功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利用巧妙布置作业,创设交际情境。
一方面,与同学间的交流。
如,布置”我的好朋友”之类的题目,想好后用口语形式在班上说给大家听。
另一方面,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把课堂上学到的故事,回家后用汉语讲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火把节、彝族年到了,做张贺卡,并说几句祝福的话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向老师说心里话。
把自己的同桌介绍给爸爸妈妈。
这样的作业,学生乐做,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充分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胆量和能力。
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单调,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生活乐趣,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片段,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汉语口语交际训练。
1、利用课间交流进行对话训练。
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
课间时,教师应抓住时机,到孩子们中间去,与他们同乐,并用一些可爱的举动与学生拉近距离,同时,利用机会用汉语与他们交流。
让他们不再恐惧使用汉语,自然地说汉语,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对话训练。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于说汉语,说普通话,汉语文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2、开展活动之后,认真评说活动。
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教师可利用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
这样,学生说话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
这时,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自然得到提高。
3、利用电影、电视节目进行说话训练.
少数民族学生因条件的限制,很少有机会看到电影、电视节目,因此,教师可根据情况适时地选择电影、电视节目让学生观看,使他们对汉语口语交际有耳濡目染之效果。
如《西游记》是人人喜欢看的电视剧,在学生观看”汉彝版”后,让他们对比一下并组织他们说说剧中的精彩情节,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准确性。
此外,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画片、电影,都是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好题材。
这样的说话训练,只要持之以恒,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量,还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
最终,使少数民族学生都逐步养成喜欢说、自觉地自然地说、大胆地说汉语的良好习惯。
培养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在客观条件限制的同时,身为边远地区的老师更多需要的是对民族教育事业无限的热爱,更多需要的是执着,更多需要的是信念。
那些朝九晚五或者信念不坚定者,面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
交际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为此,当只有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大山的怀抱,融入到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时,一切皆有可能。
时下,全社会的人都以口语交际为主要表达工具。
不仅日常生活离不开它,而且在传授知识、传递信息、洽谈业务、处理问题,以及做复杂的思想工作等方面都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
因此,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教师应把口语交际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