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1
中考物理电学专题复习(一)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中考物理电学专题复习(一)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分别靠近用细线悬挂着的甲、乙两个轻质小球,发现甲小球被排斥,乙小球被吸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小球带正电B.乙小球带负电C.甲小球不带电D.乙小球可能不带电2.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能自由平衡,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L靠近轻质棒M的A 端,A端被吸引,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造成橡胶棒L失去电子B.摩擦造成毛皮失去电子C.轻质棒M一定带负电D.轻质棒M一定带正电3.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B.丝绸与玻璃棒a摩擦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电荷C.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正电荷D.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负电荷4.如图所示,用与头发摩擦过的梳子可以吸引小纸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梳子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B.梳子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C.梳子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D.梳子与纸片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5.如图所示,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了一定的角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都带负电荷B.此过程中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C.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移走玻璃棒,两金属箔片马上闭合6.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再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一端时,橡胶棒排斥吸管。
对这一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没摩擦前橡胶棒内部没有电荷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C.与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带正电D.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正电7.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14讲欧姆定律 电功率 第2课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阻值为5 Ω、10 Ω、15 Ω、20 Ω、25 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电压为6 V的
电源等器材进行探究。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
大)。 (如图所示)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阻 断 路;若只有电流表有示数,则可能是定值电阻 短 路。
(4)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表中空白处的电
压如图乙为 2.4 V。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
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5)实验中,小凯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无法使定值电阻两端的
甘肃专版
要点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保护 电路 ,保持定值电阻两端 电压 不变。
要点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保持电阻两端的 电压 不变,改变电阻 的大小。
要点3:更换电阻后电压表示数不能达到指定示数的原因: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 小 。
要点4:多次进行实验的目的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反 比。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要点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保护 电路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 电压 。
要点2:实验中不能把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的原因:
小灯泡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
要点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保持 电阻 不变,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 电压 。
要点5:实验错误数据分析
①分析比较各组电阻与电流的 乘积 是否相同,找出不同的一组数据即为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电流 电压 电阻
例 1 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b、c之间相互
作用的情境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C
A.球a一定不带电
B.球a可能带正电
C.球b一定带正电
D.球a、b靠近时一定相互吸引
变式1 (2024南宁一模)如图为科技馆里的“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 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同种电荷相 互__排__斥___的结果,在实验室中用到的__验__电__器___(选填“验电器”或“试电笔”)就是利 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仪器。
变式 8 (2024 柳州一模)小明将带正电的物体固定放置,再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 系在绝缘线上,先后挂在 P1、P2、P3 位置(静止后如图所示),比较小球偏离竖直线 的角度。小明想研究的问题是( C )
A.带电体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 B.同种电荷之间是否互相排斥 C.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与其距离是否有关 D.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与带电多少是否有关
11.(2024桂林期末)在学校科技展示活动中,小林同学将A、B两个金属片插入 柠檬中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该电池的正极是 __B__(选填“A”或“B”);水果电池工作时是把化学能转化为_电___能。
12.(2024北海期末)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验电 器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发现验电器B的金属箔片张开,则验电 器B带_正___电,瞬间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__由__B_到___A___(选填“由A到B”或“由B 到A”)。
实验1-1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例1 [一题多练]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明设计 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专练1附答案
微专题复习: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专练1附答案姓名:日期:等地:【方法提炼】(一)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二)实验原理:公式P=UI;(三)待测物理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灯泡中的电流;(四)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
(五)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六)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恰好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5V,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等于小灯泡额定电压的1.2倍。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记录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注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它的额定电压太多)。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等于小灯泡额定电压的0.8倍。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记录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5、计算出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功率。
6、断开电路(先拆除连接电源的导线),整理器材。
(七)实验数据:实验次数电压/V 电流/A 电功率/W 发光情况1 2.5 0.3 0.75 正常2 3 0.4 1.2 很亮3 2 0.2 0.4 较暗(八)分析论证:1、当U实=U额时,P实=P额,正常发光;2、当U实<U额时,P实<P额,较暗;3、当U实>U额时,P实>P额,较亮,易损坏灯泡。
(九)实验结论:1、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功率越大,因此不能小灯泡电功率的平均值。
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巩固提高】1、小明要测量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功率.(1)如图所示,电路图中没有标明电流表、电压表,请在相应圆圈内填入字母“A”“V”完成电路图.(2)连接电路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__(a/b)端.(3)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首先应该操作的是______; A. 检查电路是否断开 B. 检查电路是否短路C.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4)小明测量的数据如上表所示,三次测量比较,小灯泡亮度变化情况是 (变亮/变暗/不变),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2、小丽同学手里有一只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她想知道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于是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一些器材,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的电路连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灯泡变亮).(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3)排除故障后,该同学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若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在此位置基础上将滑片P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4)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3、如图所示,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2)小天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即发光,产生这一现象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3)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得到如下数据,在第1组数据中,电压表和电流表虽然都有示数,却观察到灯泡不发光,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P额=________W.(4)下表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及检测结果,请分析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原因,并将前面的字母填入表格.A.小灯泡灯丝断了 B.滑动变阻器断路 C.滑动变阻器下面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4、某同学利用图所示的器材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0Ω0.5A”,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1)如图甲所示,电路中还有两根导线没有连接,请你将电路连接完整.(2)该同学连接好电路后,按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8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3)该同学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其中有一组数据明显存在错误,这组数据是________(填数据序号).剔除掉这组错误的数据,我们分析后可以得出实验中电源电压不会超过________V.5、要测量一个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约为10Ω.现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分别为“10Ω1A”、“50Ω0.5A”和“500Ω0.1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电源(8V)一个.(1)为完成实验,应该选取规格为_____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2)选出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后,将实验器材连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多选).A.小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接近8V,且示数不变(3)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请将该导线打上“×”号;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4)改正电路后,移动滑片,记录多组电流I和电压U,并在坐标纸上做出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V时,灯泡电阻为________Ω.6、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上标有“3.8V”,小灯泡电阻约为10Ω.(1)图甲是该同学连接好的电路实物图,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点,电压表示数为2.5 V,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滑片应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同时应注意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32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3)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后,该同学又把灯泡两端的电压调为额定电压的2/3,发现测得的实际功率不等于其额定功率的4/9,请你帮他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记下多组对应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U-I图象,由图象可知用此实验装置________(可以/不可以)做“探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5)小华在处理实验数据时,算出了小灯泡的平均功率(如表所示),这样处理数据是(合理/不合理)的,理由: .(7)下列描述小灯泡功率P随滑动变阻器阻值R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微专题复习: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专练11、(1)如图所示(2)b (3)C (4) 变亮 0.62、(1) 如图所示;(2)灯泡断路(3)右(4)1.143、(1)P=UI; (2)连接电路时,开关未断开;(3)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0.7;(3)C;A;4、(1)如图所示;(2)0.7 (3)2 5.15、(1)“50 Ω0.5 A”(2)B、D (3)如图所示; (4)1.14 126、(1)如图所示;(2)右;1.216;(3)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4)不可以;(5)不合理;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是不同的,这样算出的平均功率没有意义;(6)B;6。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专项一 密度的测量实验
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在测量质量的过程 中不允许调节平衡螺母;由图知,在测量质量时,调节 平衡螺母了。(3)因为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 对应的刻度值,所以被测物体的质量m=45 g+4.4 g= 49.4 g。(4)样品的体积V=80 mL-60 mL=20 mL=
46
20 cm3,样品的密度ρ= m 49.4g =2.47 g/cm3=
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将平衡螺
母向
பைடு நூலகம்
(选填“左”或“右”)调
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1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合金块质量时,通过加减砝码
后,天平的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应
,使
天平横梁平衡。
(3)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则该合金块的质量是
g。
22
(4)小明用细线拴住合金块并将它浸没在盛水的量筒
9
(2)测体积:若物体体积比较大,无法用量筒直接测量, 需要借助烧杯用“标记法”间接测量(标记过程为:a. 把物体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标记水的高度;b.取出 物体,用装水的体积为V1的量筒给烧杯中加水至标记 位置;c.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物体体积V=V1-V2。
10
(3)固体密度公式:ρ= m 。
GF
48
5.(2016·娄底中考)实验室常用盐水来做浮力实验, 小明学习了浮力实验后,利用密度测量的知识在家里 设计了一个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 世纪金榜导学号 59944271 所用器材有: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体小塑料块,两个菜 碗,一把刻度尺,水和盐水。
49
小明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A.往一只菜碗中加入适量的水,让正方体小塑料块漂 浮在水面上,在小塑料块的水面位置处做上标记; B.取出正方体小塑料块,用刻度尺在小塑料块上量出 其浸没在水中的深度h;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14讲欧姆定律 电功率第3课时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D.电压表使用前未调零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8)完成实验后,小明用额定电压为2.5 V小灯泡替换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丁)。由图象
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 8.3 Ω,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 V时,
小灯泡的电阻为 5 Ω,进一步分析图象可以发现小灯泡的电阻值随电压
2025版
第3课时
物理
甘肃专版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实验: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电阻的测量)(2022年版新课标必做
实验)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要点1:定值电阻与小灯泡电阻分别测量的原因:定值电阻 的电阻在实验
中基本不会改变,而小灯泡 的电阻在实验中会变化。
2025版
物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甘肃专版
变式:【缺电流表】小红在得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定量关系后,要测
量一个标记不清的定值电阻阻值(约为30 Ω),利用现有器材,设计了如图
己所示的电路。
①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接入最大阻值R0时,记录电压表示数为U1;
②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最左端时 ,记录电压表示数为U2;
③得出了定值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x=
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并绘制出U-I图象。第3次实
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0.24
(保留1位小数)
A,则R的平均阻值为 10.1 Ω。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考试检测题及答案1:测量和机械运动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检测题及答案1:测量和机械运动一、选择题1.(黔南州)小明测量自己用的铅笔长度时,记录下6.25,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A.mm B.cmC.m D.km2.(常州)“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A.0.5 m B.1.5 mC.3 m D.4.5 m3.(湘西州)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相对于什么参照物而言,可以认为他是静止的()A.来来往往的行人B.迎面而来的车辆C.他所骑的电动车D.街道两边的房屋4.(郴州)如图是物体运动的s-t,v-t图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5.(乐山)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体()A.在0~20 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 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 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D.在20~30 s内物体的速度为40 m/s二、非选择题6.(遵义)小芳站在斑马线路口等绿灯时,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小芳是__________的;若马路宽度为25 m,绿灯亮的时间为20 s,等绿灯亮后小芳至少以__________m/s的平均速度才能安全通过马路。
7.(巴中)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乙的速度v乙=____________m/s,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_________运动(选填“东”或“西”)。
8.(泰州)为测自己的跑步速度,小明在一段长200 m的平直道路起点开始计时,跑到终点停止计时,秒表示数如图所示。
则小明跑完此段路程用时__________s,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9.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平均速度时,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 处所用时间为t,小车长为S1,斜面长为S2。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必刷题:01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附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必刷题:0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一、实验探究题(共10题)1.如图所示是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所用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距离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实验中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
(2)实验时,斜面应保持___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下滑的时间。
(3)在斜面上,如果测得小车在AB段下滑所用时间t AB=1.6s,则小车在AB段下滑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__m/s。
(4)在测量小车在BC段所用时间时,小明让小车过了C点后才停止计时,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 会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5)为测量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开始释放,测出小车到C点时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_和________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直线运动。
(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选填>、<、=)3.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在实验前,先练习使用停表,图1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选填“大”或“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3)某同学让小车分别从A点和B点由静止释放,如图2所示,分别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平均速度为V AC 和V BC则V AC________V BC(选填“>”、“=”或“<”)。
中考科学复习——物理专题一 科学测量和物态变化
专题一科学测量与物态变化题型一长度和体积的测量【例1】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只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__ _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__ _cm.跟踪训练1 如图所示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一种方法。
由图可知,该量筒的量程为___mL,该物体的体积为___cm3.题型二温度的测量【例2】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 )A.20℃B.30℃C.40℃D.60℃跟踪训练2 【2018·枣庄】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 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 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 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题型三判断物态变化【例3】【2019·杭州余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 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C. 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D.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跟踪训练3 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 熔化、凝华B. 凝固、汽化C. 汽化、液化D. 熔化、液化题型四融化和凝固的规律【例4】【2019·杭州】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根据图象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该物质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 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容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容。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的实验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的实验命题点1.实验电路图的连接2.实验探究方法(1)转换法(实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或U形管液面的高度的变化反映产生热量的多少) ,(2)控制变量法①被加热物质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相同②在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时,控制两加热电阻的电流相同(两电阻串联)和通电时间相同③在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流的关系时,控制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3.被加热物质的选择(选择空气,原因是其比热容小,实验耗时短,效果明显)4.实验中两容器中电阻丝串联的目的(使通过两个电阻丝的电流相等)5.电阻大小比较6.实验结论(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2)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3)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7.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典题欣赏:1.(2017日照)某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他们用的实验器材如下如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空气,U形管中液面最初相平,两个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两个容器的电阻丝接到电路中。
(2)实验中通过观察液面高度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
(3)接好电路,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填“左”或“右”)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大,此实验现象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均相同的情况下,越大,所产生的热量越多。
(4)让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如图乙所示)。
移走图甲中的电阻,换接图乙中的电阻到电路中,重新做这个实验。
此时通过两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由此得到的结论是(5)如果热量用Q表示,电流用I表示,电阻用R表示,时间用t表示,则Q 。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实验(1)
专题:实验(1)姓名日期1、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盐水浓度(%)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准确/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冰/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2、某兴趣小组在“自制水膜透镜”活动中,如图所示,将内径4mm的细铁丝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实验过程中,小张和小华发现该透镜的观察范围太小,想制作更大的水膜透镜,但又易破裂.为研究液膜的增大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可能与制作圆环的材料有关.猜想二: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选用细铁丝、细塑料片、细铝条制成圆环,改变圆环直径后,分别浸入水中获取液膜,测量出液膜即将破裂时的最大直径。
实验时,他还应该控制三种材料横截面的和相同.(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张找来比水粘稠的透明的色拉油、胶水,将细铁丝圆环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于是小张就得出结论:液体越粘稠,液膜的最大直径越大.针对小张的实验过程,请指出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①;②.(3)实验中,将大小相同的胶水膜和水膜,放在书本前相同距离处,发现透过胶水膜观察到的正立的“字”更大一些,原因是:.3、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A和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卡片跳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该兴趣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A、与卡片的质量有关B、与橡皮筋的形变量有关C、与橡皮筋的条数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组选用几根相同的橡皮筋和几张相同的卡片进行实验.(1)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2)探究跳起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关,应选择质量不同的卡片,控制其它实验条件相同.操作中将卡片反过来,每次把它在桌面上用手压平的目的是.(3)探究跳起高度与橡皮筋形变量是否有关,请你为该小组提供使橡皮筋的形变量不同的两种方法:①;②.4、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水果电池电压”的实验中:小明用铜片和锌片作为电极插入较小的柠檬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如图所示.小华用铜片和铝片插入较大的柠檬也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他们分别连通相同的音乐芯片,小华比小明的芯片声音要响一些.由此他们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水果的大小有关.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电极的材料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明用同一个柠檬制成水果电池,沿着电极插入的方向不断慢慢地切去外侧的部分柠檬,分别测出电压,如表一所示,分析表中数据,说明猜想一是(正确/错误)的.表一柠檬大小一个大半个半个小半个表二电极材料铜和锌铜和铝铜和铁电极材料电压U/V 0.80 0.80 0.80 0.80 电压U/V 0.88 0.60 0.46 电压U/V(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华用铜片作为电池的正极,分别用外形相同的锌、铝、铁等金属片作为电池的负极,将金属片电极插入柠檬,并保持和相同,分别测出电压,如表二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3)小明先将柠檬压在桌面上滚了几下,再做成水果电池,测出电压达到1.0V,据此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可探究的问题:.5、家用电冰箱主要用于冷藏或冷冻食品。
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 密度的测量
(1)由图甲和图乙可知,金属块的体积:V=V排水=20cm3,因为将金属 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空桶的重力与金属
专项突破 1 密度的测量
专项解读
测量物体的密度,常见方法是直接或间接地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再根据密度公式ρ=Vm 得出物体的密度。结合实际生活和中考常考类型, 下面再介绍几种测量物体密度的不同方法。
1.玻璃杯法:(有天平、无量筒测物体密度)
测固体密度:器材:玻璃杯、水、金属块、天平。
步骤:(1)将玻璃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1;(2)将金属块轻
表达式:ρ=
水(h。3h2
h1) h1
4.密度计法: 测固体密度: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棒、玻璃杯。 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2)往水
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鸡蛋悬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密 度即等于鸡蛋的密度。
测液体密度:器材:密度计、待测液体。 方法:将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直接读出密度。 注意:对于吸水的物质测量体积时,一、可用不透水的薄膜包裹后再测量; 二、先放在水中吸足水再测体积;三、用排油法或排沙法等测体积。对于溶 于水的物质测体积,可用排油法或排沙法等测体积。
1
。
V3 V1
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
石块。
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
漂浮,用刻度尺测出圆筒杯中水的高度h1;(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塑料杯中,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宝典实验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考点解读)
实验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设计与进行实验】1.实验原理:ts v ; 2. 实验器材及其作用:小车、长木板、木块、金属片、刻度尺、停表(或秒表).(1)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2)停表(或秒表)的作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3)斜面的作用(使小车获得下滑的动力)(4)金属片的作用(使小车终点始终在同一位置,控制小车运动的路程) 3.实验装置①安装要求:斜面的倾角 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
倾角过大,会导致小车滑行速度太快,时间太短,不宜测量 时间 ;倾角过小,会造成各阶段的平均速度太接近,或小车可能滑不到斜面底。
因此,斜面倾角应 较小 ,目的是 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测量时间 ;②小车每次必须从斜面上 同一位置 由静止开始下滑,且小车运动过程中 不能 改变斜面的倾角;4.小车运动距离:从“车头到车头”、或从“车尾到车尾”的距离;5.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斜面上 同一位置 由静止开始下滑;6. 小车运动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判断:从斜面顶端到底端的过程中小车受非平衡力作用做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7.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刻度尺要估读;【交流与讨论】8.误差分析:(实验误差主要来自于时间测量产生的误差)①当小车过了起始位置才开始计时或小车未达终点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 小 ,平均速度 偏大 ;②当小车到达终点后才停止计时或小车未开始运动提前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 大 ,平均速度 偏小 ;③小车没有从静止开始下滑,所测平均速度 偏大 ;9.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从斜面顶端到底端的过程中小车做 变速直线 运动,受 非平衡力 的作用;10.增大小车平均速度的方法: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11.小车从起点、中点分别下滑的评估:①上半程、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具体关系为:上全下v v v >>, 由此可知,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 越来越快 ;②下半程平均速度计算方法:212133t t s s t s v --==下,不能从中点开始下滑,原因是从中 点由静止下滑所测时间不等于下半程时间;12.能量转化情况:小车运动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转化为内能)。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解析版)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一、实验探究题1.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
操作如下:(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度相同且______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_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______的比热容较大。
2.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______;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若本实验共消耗酒精20g,则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J.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
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选“温度计上升示数”或“加热时间”);(2)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①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需要的测量器材如图所示:还需秒表和______②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③若液体B的比热容是4.0×103J/(kg•℃),液体A的比热容是______J/(kg•℃)。
4.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同,通过比较它们______ 来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实验中水和食用油体积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______ (选填“快”或“慢”),这表明______ 吸热本领更强.物质的这种特性可以用______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5.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实验时选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单位时间内______.(2)实验中记录下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并描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可知b物质是______,分析图象还判断出______(水/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3)本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______.6.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光的直线传播】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烛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3)从右侧眼睛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4)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5)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______。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_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3)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
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4)若将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将__________。
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
专题01声现象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
专题01声现象章节考点考试题型难易度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选择题、填空题★声音的三特性:音调、音色、响度选择题、填空题★声音的利用选择题、填空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选择题、填空题★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1)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2)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回声)。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2.声源:物理学中把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6.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2)影响声速的因素:①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②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7.声音的反射: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17m ;8.回声的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1)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2)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8.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波→介质传声→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9.骨传导: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物理学中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通过骨传导来听声音;骨传导的原理是固体可以传声。
2021年上海中考物理复习专题1 凸透镜成像实验(含答案)
专题1 凸透镜成像实验1、(2020闵行二模)进行“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位于如图1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一清晰的像,此时像距为 (5) 厘米,该像一定比物体 (6) (选填“大”或“小”)。
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7) (选填“幻灯机”或“放大镜”)。
2、(2020宝山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安装好实验器材后,发现光屏上呈现图2(a )所示的烛焰的像,我们可以判定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______同一高度(选填“在”或“不在”)。
器材规范调整好后,移动光屏至图2(b )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有一个清晰的像,比较像与物,可以得出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一个_______的像;测取光屏、烛焰分别至凸透镜的距离,可以比较得出此时像距______物距。
3、(2020金山二模)如图3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他先调节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与 (5)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保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当处于如图13所示位置时,透镜的焦距可能为6厘米、12厘米或18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6) (选填“放大”或“缩小”) 清晰的像,可判断:他所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 (7) 厘米。
这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8)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4、(2020松江二模)如图4所示,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若保持图中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首先调整光屏的 (5) ,然后将光屏向 (6) 缓慢移动(选填“左”或“右”),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该像的大小与物体相比是 (7) 的(选填“缩小”或“放大”)。
若将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5厘米(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光屏, (8) 在光屏上重新找到清晰的像(选填“可能”或“不能”)。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m图1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m图2(b ) 图2(a ) 图3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m5、(2020静安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调节透镜中心和光源、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4)。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1:压强与浮力测试题(解析版)
压强与浮力一、选择题1.(3分)液体压强实验仪器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U形管左端上方的气体压强较大B.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可平衡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可使液面相平D.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也可使液面相平E.不做任何措施放置一段时间液面相平了,说明此设备有漏气2.(3分)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其中一个装有水,另一个为酒精,它们的质量相等,液体内部有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则()A.A容器内装的物质是酒精B.A点压强比B点大C.两种液体对底部压强和压力均相等D.两种容器抽取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的压强相等3.(3分)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C.如果管内空气没排尽,水银高度将比真实的矮D.实验数据与管的粗细没有关系4.(3分)(2012•河南)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A.甲放上时大B.乙放上时大C.甲和乙放上一样大 D.无法判断5.(3分)轮船航行在我国的内河中时,吃水线在图中A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此轮船行驶到死海里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下方B.在内河中,从轮船仓内将一个很大的锚放出并悬在水中间时,吃水线在A点C.在B项中的轮船,如果锚到达水底,吃水线将在A点以下D.如果地球上的重力突然变为原来一半,轮船的吃水线应该不变6.(3分)(2013•长清区二模)小明在洗苹果时,发现有一个苹果悬浮在盆里的水中,如图甲所示,他拿起这个苹果,用小刀把苹果削了一小块下来,又发现这一小块苹果沉于水底,如图乙所示,因此他对大块苹果作出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如果把大块苹果放入水中,则大块苹果仍然会悬浮在水中B.如果把大块苹果放如水中,大块也会在水中下沉C.大块苹果的平均密度与完整苹果的平均密度相同D.大块苹果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7.(3分)(2010•和平区一模)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甲大于ρ乙F甲大于F乙 B.ρ甲小于ρ乙F甲等于F乙C.ρ甲大于ρ乙ρ乙小于ρA D.ρ甲小于ρ乙ρ乙大于ρA8.(3分)(2010•兰州)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P甲=P乙=P丙二、综合题9.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它们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如图所示,装入质量相同的水,但都没有装满,三者底部所受到压强p1、p2和p3的关系是_________,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F2和F3的关系是_________,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p1′、p2′和p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10.常见矿泉水瓶内装有满满一瓶水,正立放在桌面上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倒立放置时,水对瓶盖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P2,则F1_________F2,P1_________P2;如果瓶内的水倒去一半,其它做法与前一致,此时会有F1_________F2,P1_________P2.11.(2005•扬州)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12.如图是自制的一个简易气压计,瓶中水面上方是空气,在图示的状态下,瓶内的气压_________瓶外的大气压.李亮同学将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后,细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会_________,原因是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_.13.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如图甲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2)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通过计算可得大气压的值约为_________.(3)这个大气值比标准值偏_________,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14.如图中,甲、乙两杯液体深度一样,当同一个球放入两杯液体中,静止如图,球两次所受浮力F甲_________F乙、液体密度ρ甲_________ρ乙;如果甲、乙两杯液体深度相同,且对杯底的压强相等,将两个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小球放入容器中也如图所示,则F甲_________F乙、小球密度ρ甲_________ρ乙.15.(2012•连云港)将一只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杯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将一石块用细线系着缓慢放入杯底,有一部分水溢出,稳定后如图(乙)所示,此时杯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1,则p1_________p(选填“>”、“<”、或“=”);如果改用小木块轻轻放在图(甲)的溢水杯中,也有一部分水溢出,稳定后入图(丙)所示,此时杯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p2_________p(选填“>”、“<”、或“=”).16.一个质量为0.8kg,体积为200cm3的实心小球,轻轻放入水中,最终的状态是_________;物体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17.为了测量某石块的密度,实验中学物理兴趣活动组的同学利用一只玻璃杯、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实验:(1)在量筒内倒入60cm3的水.(2)将玻璃杯开口向上漂浮在量筒内的上,如图甲所示,此时与84cm3刻度线相平.(3)将石块放入玻璃杯中,让玻璃杯漂浮在量筒内的上,如图乙所示,此时与100cm3刻度线相平.(4)取出玻璃杯,将石块沉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与64cm3刻度线相平.根据以上数据可知,乙图中烧杯受浮力_________N,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18.把一个木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40g酒精;若将此木球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_(ρ木=0.9×103kg/m3,ρ酒精=0.8×103kg/m3)19.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0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80cm3的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的密度是多少?20.(2012•南宁)图是某课外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厕所自动冲水装置的示意图,它在自来水管持续供给的较小量的水储备到一定量后,自动开启放水阀门,冲洗厕所.实心圆柱体浮体A的质量为5.6kg,高为0.18m,阀门B的面积为7.5×10﹣3m2;连接A、B的是体积和质量都不计的硬杆,长为0.16m.当浮体A 露出水面的高度只有0.02m时,阀门B恰好被打开,水箱中的水通过排水管开始排出.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不计阀门B的质量和厚度.当水箱开始排水时,求:(1)浮体A受到的重力;(2)水对阀门B的压强和压力;(3)浮体A受到的浮力;(4)浮体A的密度.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卷:压强与浮力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析:(1)液体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压强的,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来体现的,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压强越大;(2)测量前U型管两侧液面应相平.解答:解:A、U型管中液体静止时,两侧液柱与上方气压之和相等,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左侧液柱低,说明上方气压大,故A正确;B、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后两侧气压大小不变,左侧液柱高度仍会低于右侧,故B错误;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时排出左侧液柱上方的部分气体,是两侧气压相等后液面即可相平,故C正确;D、向U型管内加水不能改变两侧液柱上方气压,无法使液面相平,故D错误;E、不采取任何措施放置一段时间液面如果相平了,一定是左侧上方原来密封的气体泄漏造成气压降低所致,故E正确.故选ACE点评:解决本题首先要理解,造成两侧液柱不相平的原因是两侧液柱上方气压不同.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注重了能力的培养,好题!2.析:(1)已知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而且装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知酒精的体积大,然后可确定B容器是酒精;(2)根据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可知其重力相等,再根据p=可确定;两种液体对底部压强相等,已知由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可求得A、B两点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然后可知A点压强与B点压强的关系.(3)两种容器抽取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剩余液体的质量不相等,则其重力不相等,因此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则对容器的压强不相等.解答:解:(1)已知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由ρ=可得V=,则V酒精>V水,因此B容器内装的物质是酒精;A容器内装的物质是水;故A错误;(2)∵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水和酒精的重力相等,∴两种液体对底部的压力相等,即F A=F B,∵装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由p==,可知两种液体对底部压强相等,p A=p B,故C正确;(3)由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容器内装的物质是酒精;A容器内装的物质是水,可知A、B 两点对容器底的压强p A′>p B′,∵两种液体对底部压强相等,p A=p B,∴A点压强为p A﹣p A′,B点压强为p B﹣p B′,∴A点压强比B点小,故B错误;(4)两种容器抽取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由ρ=可得m=ρV,则A容器剩下的液体的质量小于B容器剩下的液体的质量,则A容器剩余液体的重力小于B容器剩余液体的重力,由p=可知,两种容器抽取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A液体对容器的压强小于B液体对容器的压强,故D错误.故选C.3.析: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在玻璃管顶端真空的情况下,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一般不会改变.解答:解:(1)玻璃管向上提起一点、倾斜、换成粗细不同的,如果大气压值不变,而且实验操作过程中没有出现错误的话,管内水银柱高度是固定的,故BD正确,A错误.(2)如果管内进入空气,大气压等于空气柱的压强与水银柱的压强之和,水银柱将减小.故C正确;故选BCD.4.专题:应用题.分析:乙鱼缸放入小船后,排开一定的水,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小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重等于排开的水重,而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船重等于排开的水重,由此可以知道,放入小船后,乙鱼缸、水和船的总重等于甲鱼缸和水的总重,由G=mg可知两鱼缸的总质量相同.解答:解:∵小船漂浮,∴F浮=G排=G船,即:放入小船后排开水的重力等于小船的重力∴两鱼缸的总重相同,∵G=mg,∴两鱼缸的总质量相同,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相同.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属于难题.用好条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船重等于排开的水重”是本题的关键.另解: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那么甲乙两个鱼缸的缸底部深度相同,又因为液体密度相等,所以两个鱼缸的缸底所受的压强相同.因为两个鱼缸的底面积相等,所以两个鱼缸内的水对缸底的压力也相同.把鱼缸放在台秤上时,水、缸底、台秤紧密结合,所以传递了压力,而此时压力等于重力,所以甲和乙放上一样大.5.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浮力;浮沉的应用.分析:无论轮船在河里还是海水中航行,都是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根据河水和海水密度的大小关系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确定轮船的吹水深度.解答:解:A、已知轮船在河水中行驶时,吃水线在A处,由于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由F浮=ρ液gV排可知,如果此轮船行驶到死海里时,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则船的吃水线在A处下方,故A正确;B、在内河中,从轮船仓内将一个很大的锚放出并悬在水中间时,此时轮船和锚受到的浮力不变,但锚排出一部分体积,由F浮=ρ液gV排可知,吃水线在A点下方,故B错误;C、在B项中的轮船,如果锚到达水底,则浮力减小,由F浮=ρ液gV排可知,则排开液体的总体积变小,而锚排出一部分体积,则在A点以下,故C错误;D、果地球上的重力突然变为原来一半,由F浮=ρ液gV排和G=F浮=ρ物gV物可知,即=,由于轮船和液体的密度不变,所以轮船的吃水线不变,故D正确.故选AD.6.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浮沉的应用.分析:当苹果处于悬浮状态时,苹果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当将小片放入水中时,小片沉入水底,说明这片苹果密度应该大于水的密度,相应的另一大块苹果密度就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松手后大块将会上浮.解答:解:小片沉入水底,说明小片苹果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相应的另一大块的苹果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如果将大块苹果放入水中,将会漂浮.故A、B错误.小块苹果下沉,大块苹果将会漂浮,说明大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大块苹果的平均密度小于完整苹果的平均密度;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目考查的是根据物体的浮沉关系,判断各力大小的关系以及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7.析:甲,乙图中,同一物体都漂浮,由漂浮条件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关系;在甲图中,液体装入塑料瓶内放入甲液体中,下沉一些,可知甲液体的密度比A液体的密度小;在乙图中,液体装入塑料瓶内放入乙液体中,上浮一些,可知乙液体的密度比A的密度大.解答:解:①塑料瓶在两种液体中都是漂浮,所以所受浮力相等,都等于重力;②在甲图中,F浮=ρ甲gV排=ρA gV∵V排>V,∴ρ甲<ρA;在乙图中,F浮=ρ乙gV排=ρA gV∵V排<V,∴ρ乙>ρA.故选B、D.点评: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平均)密度小于液体密度.8.分析:木块A和金属块B在甲、乙两图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它们的总重力,甲、乙两种情况中A、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图丙中木块A处于漂浮状态,木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金属块B下沉,金属块B受到的浮力小于金属块的重力,则图丙中A、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小于它们的重力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他们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木块下表面所受压强的大小.解答:解:由图可知木块A和金属块B在甲、乙两图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它们的总重力,甲、乙两种情况中A、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则甲图中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等于乙图中金属块B和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和,所以甲图中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图中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甲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大于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所以甲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由图丙可知,图丙中木块A处于漂浮状态,木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金属块B下沉,金属块B受到的浮力小于金属块的重力,则图丙中A、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小于它们的重力和,所以丙图中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图中排开水的体积,在乙、丙两种情况下B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所以丙图中A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图中A排开水的体积,所以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大于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所以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大于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故选A.二、综合题9.析:(1)根据p=ρgh可比较三者底部所受到压强的关系;(2)再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分析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关系.(3)根据公式F=G分析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再利用p=分析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解答:解:(1)由图可知,乙容器中水的深度大于甲容器水的深度,甲容器水的深度大于丙容器水的深度,由p=ρgh可知,p2>p1>p3,(2)根据公式p=变形F=pS可知,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和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成正比,∵p2>p1>p3,∴F2>F1>F3(3)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重力,则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2=F1=F3∵容器的底面积:S1=S2=S3,∴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P2>P1>P3故答案为:p2>p1>p3;F2>F1>F3;F1=F2=F3;p1′=p2′=p3′.10.专题.分析:(1)本题根据压强相等,受力面积不同,利用F=pS分析压力的变化.(2)水对瓶盖和瓶底的压力,可以根据水产生的压力和水重力的关系进行分析,注意上下粗细一样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上面粗、下面细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上面细、下面粗的容器中水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解答:解:(1)瓶子装满水,则倒立后水的高度将不变,由p=ρgh得:倒立后对底部压强不变,即p1=p2;因为正方时的受力面积大于倒放时的受力面积,由F=pS得F1>F2(2)正放时,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压的是瓶子的侧壁,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因此F1>F2;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则水的深度h大于正放时水的深度,由p=ρgh可知,p1<p2.故答案为:>;=;>;<.11.析:(1)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先求出水对壶底的压强,再利用公式F=pS求出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2)已知茶壶的质量和壶内水的质量,根据公式G=mg可求其重力,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茶壶的底面积已知,根据公式P=可求茶壶对桌面的压强.解答:解:(1)水深h=12cm=0.12m,水对壶底的压强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0.12m=1200Pa,壶的底面积S=40cm2=40×10﹣4m2,∴水对茶壶底的压力F1=p水S=1200Pa×40×10﹣4m2=4.8N,(2)茶壶的重力G壶=m壶g=0.4kg×10N/kg=4N,水的重力G水=m水g=0.6kg×10N/kg=6N,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2=G水+G壶=6N+4N=10N,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2.5×103Pa.12.析:(1)根据在图示的状态下,瓶外的水面高于瓶内水面可判断出瓶内的气压大于瓶外的气压;(2)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李亮同学将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后,由于大气压减小,使得管内水位升高、水柱高度增加;解答:解:(1)瓶中水面上方是空气,如果此处的气压等于瓶外的大气压,管内和瓶内的水面应该相平.现在是管内的水面高,说明瓶内的气压高于瓶外大气压;(2)将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后,大气压减小,管内水柱高度会增加,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答案为:(1)大于;(2)升高;减小.点评:利用身边的器材做成气压计,探究大气压的变化、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13.析:本实验的原理是:先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这样在往外拉活塞时,由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要拉动活塞需要很大的力,这个力的大小为F=P大气S,故测出活塞横截面积S和拉动时的拉力F,就可根据p大气=求出大气压强的值.解答:解:(2)从图中可以看出,注射器可容纳的药水容积为20ml=20cm3,这20cm3的刻度长度由刻度尺可看出为6.00cm,故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cm2.大气压强的值为:p大气===9×104Pa.(3)从实验结果看,测量结果小于一标准大气压,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橡皮帽密封不好、拉力和长度读数不准确等;拉动活塞时活塞和筒壁间有摩擦这会造成最终测量的结果偏大.故答案为:(2)9×104Pa;(3)小;由于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橡皮帽密封不好、拉力和长度读数不准确等.14.析:(1)先判断球在不同液体中的状态,然后根据漂浮和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比较两种情况受到浮力的大小,再根据小球的状态判断液体密度与小球密度的关系,从而得出甲乙两种液体密度的关系;(2)先根据甲乙两杯液体的深度相同,且对杯底的压强相等确定两种液体的种类,然后根据图示判断小球排出体积的关系,由F浮=ρ液gV排比较两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并根据小球的状态比较小球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从而得出小球密度的关系.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知,甲中小球漂浮,则ρ<ρ甲;乙中小球悬浮,则ρ球=ρ乙;并且浮力都等于小球球的重力,即F甲=F乙,ρ甲>ρ乙;(2)根据题意可知,两杯液体深度相同,且杯底受到的压强相等,故两杯中的液体相同;根据图示可知,乙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由F浮=ρ液gV排可知,F甲<F乙,由甲中小球漂浮,则ρ甲<ρ;乙中小球悬浮,则ρ乙=ρ,故ρ甲<ρ乙.故答案为:=;>;<;<.15.析:(1)若将一石块用细线系着缓慢放入杯底,有一部分水溢出,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力(溢出水的重力),而因为石块下沉,石块的重力大于浮力,据此可以得出石块的重力和溢出水的重力的大小关系,进而得出放入石块后杯对桌面的压力变化,而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压强公式p=得出压强变化;(2)如果将小木块轻轻放在图(甲)的溢水杯中,有一部分水溢出,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力(溢出水的重力),而因为木块漂浮,木块的重力等于浮力,据此可以得出木块的重力和溢出水的重力的大小关系,进而得出放入木块后杯对桌面的压力变化,而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压强公式p=得出压强变化.解答:解:(1)若将一石块用细线系着缓慢放入杯底,有一部分水溢出:∵石块下沉,∴F浮石<G石,∵F浮石=G排=G溢,∴G石>G溢,∴放入石块后杯对桌面的压力将变大,而受力面积不变,∵p=,∴杯对桌面的压强将变大,即p1>p;(2)如果将小木块轻轻放在图(甲)的溢水杯中,有一部分水溢出,∵木块漂浮,∴F浮木=G木,∵F浮木=G排′=G溢′,∴G木=G溢′,∴放入木块后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变,而受力面积不变,∵p=,∴杯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即p2=p.故答案为:>;=.16.析:根据小球密度与水的密度关系判断小球放入水中时所处的状态,然后由浮力公式或平衡条件求出小球受到的浮力.解答:解:(1)小球的密度:ρ小球===4×103kg/m3,∵ρ小球>ρ水,∴小球放入水中,将下沉,最终沉入水底;(2)小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小球的体积,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00×10﹣6m3=2N;故答案为:沉入水底;2N.17.析:①不知道小玻璃杯的密度和体积,无法直接用密度变形公式来进行求解;所以要从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这个漂浮条件入手分析.从实验的前两个步骤可以得到玻璃杯排开水的体积,即可求出玻璃杯所受浮力的大小;而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和自身重力相等,由此间接的求出玻璃杯的质量.②石块的密度用公式ρ=来计算,因此必须得到石块的质量和体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专题复习1. 在图l 中,凸透镜焦距为lO 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__________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_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
图12、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13所示,图中支架上放置的M 是_________。
实验中要使镜后的蜡烛与镜前相同的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 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如图3所示。
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图3 4、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4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 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 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 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图45、如图5所示的弹簧秤(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为 牛, 最小刻度为 牛,被称物体M 的重力为 牛。
6、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要注意测量前和测量时调节 天平平衡的不同方法;测量前,通过 使天平平衡; 测量时,通过 使天平平衡。
图5 7、用托盘天平测金属块质量,测量前应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动到最端(选填“左”图2或“右”)。
天平调节平衡后,测量步骤正确,右盘内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6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克。
图68、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应放在盘里,在判断天平横梁是否水平时,眼睛主要观察。
9、某同学用天平称一笔袋的质量。
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有两个20g砝码,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7所示。
此天平标尺的最小刻度是克,这个笔袋的质量为克。
图710、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图中A部件的名称是,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应将A向移动(选填“左”或“右”)。
图811、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前,首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如果调节时发现杠杆左高右低,则应把杠杆右端的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
12、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若杠杆处于图9所示的状态,可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移动(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调节后,若在A点挂上一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上个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
图9 图10 13、在图10所示“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装置中,用弹簧秤测得F1=2牛,F2=1牛;用刻度尺测得L1=5厘米,L2=10厘米。
由此可以断定该杠杆平衡(选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
14、如图11所示,某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在(选填“a”、“b”或“c”)点挂2个等重的钩码能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图11 15、图12所示为小王同学在“研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的一个情景,图中A为的蜡烛(选填“点燃”或“未点燃”)。
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是为了。
图12 图1316、如图13是甲、乙两同学在合作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他们确定好像的位置后,同学能看到两支蜡烛好像都被点燃了似的,同学看到只有一支蜡烛被点燃了。
17、小王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14所示的(a)、(b)、(c)三图:图14根据图中所示的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 ;(2) 。
18、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慢慢靠近玻璃板时,观察到玻璃板里蜡烛的像的大小 ,像离玻璃板的距离慢慢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9、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刘强同学在玻璃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蜡烛B 。
将蜡烛B 移到某个位置时,从玻璃板前面不同位置看去,板后的蜡烛都好像点燃似的,这说明 。
20、如图15所示:李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玻璃板、两只相同的蜡烛、白纸、火柴、夹子等。
实验过程中他的眼睛始终在蜡烛A 的一 侧进行观察。
该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测量物与像到 玻璃板距离的关系;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 关系。
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进行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图152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主要器材是:一块玻璃板、 支同样的蜡烛 和 等。
22、如图16所示是一支体温计,其示数为 ℃,若用这支体温计直接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则它的示数为 ℃。
图1623、如图17所示,常用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 ℃,此时它的示数为 ℃。
图17 24、如图18所示的温度计示数为 ℃。
我国南极科考队成功登上南极的最高点——冰穹A 的气温达零下80℃以下,用这样的温度计 (选填“能”或“不能”)测量当地的气温。
图18 25、如图19所示,体温计的最小刻度 ,它的示数为 ℃。
图1926、请根据图20所示现象,完成有关要求。
(1)图12(a),测力计所测物体的重力_____牛。
(2)图12(b),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C 。
(a ) (b)图20a b图21(a )(b )(c )(d )水 水 盐水 26.某小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压强越大。
他们的研究情况如图16(a )、(b )、(c )、(d )所示。
[图21(a )、(b )、(d )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且ρ盐水>ρ水](1)根据图21__________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根据图21(b )、(c )可验证:_____________,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图21(b )、(d )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图21__________中的容器内轻轻放入一木块,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会增大。
[选填“(a )”、“(b )”、“(c )”或“(d )”28、某同学在物理课上学习了“热量比热容”知识之后,为了验证物体吸收的热量是否真的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从学校实验室中借来了如图22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下表是他设计的表格和记录的数据,请根据实验目的把该表格填写完整。
图2229、某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
在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 状态(选填“闭合”或“断开”),在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连入电路电阻最 处(选填“大”或“小”)。
30、某同学做“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实验中,在闭合电键之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填“最大”或“最小”),测量时,该同学改变滑阻器滑片的位置是为了 。
31、把从图23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相应的物理量。
图2332、某同学利用图24中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时,该同学把金属块C 浸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下表记录的是实验中金属块浸入的体积和A 、B 弹簧秤的读数分析上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归纳出的实验结论是: (1)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与2(或3、或4),或5与6(或7、或8)可知:A 弹簧秤的示数变化等于 。
(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2与3与4,或6与7与8可知:。
(3)分析比较实验次数可知: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跟 有关。
(4)分析比较表中 和的关系,还可知:。
33、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但还有两组数据未记录入表格:(1)压力为9.0牛,受力面积为60厘米2;(2)压力为12.0牛,受力面积为40厘米2。
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 表二 表三(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7)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归纳得出结论: 。
(4)根据这一结论,请将未填入表格的数据填写在正确的位置。
34、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得到如表中记录的两组数据:这两组数据中,肯定序号为的一组有错误。
如果他的操作正确,砝码重和力臂值也没错,那产生此组数据错误的原因是。
35、做杠杆平衡实验时:(1)在挂钩码前,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原因是。
(2)若杠杆的右端向上翘起,这时应该调节杠杆左端或右端的螺母往移动,才能达到平衡。
(3)某同学在调节好杠杆平衡后,用弹簧秤和钩码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他把实验数据分别填入下面表格内,结果发现,这说明了该同学在实验中36、李明同学为了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用三根镍铬导线和一根锰铜导线做实验,他将四根不同导线用AB, CD, EF, GH编号。
实验中李明用仪器分别测出了四根导线的长度、横截面积和电阻值,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分析比较表中导线AB和GH的实验数据,可以比较电阻大小跟导体的关系,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导体越短,电阻越小。
(2)分析比较表中导线实验数据,可以比较电阻大小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分析比较表中导线AB和EF的实验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7、根据“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完成下列要求:(估计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5欧左右)(1(2)若已有的器材是:导线、电键、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
则还应当补充的器材是和;(3)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4)根据电路图,用笔线代替导线把图25所示的实验器材组成实验电路;(5)在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在状态,在闭合电键前,实物图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处在端(根据连接的电路选填“A”或“B”);(6)若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安,电压表的示数为伏,所测电阻的阻值大小为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