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淡闲适的世界——汪曾祺散文解读
汪曾祺的散文读后感
汪曾祺的散文读后感汪曾祺的散文读后感1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夏天》如此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文笔有几人写得如此惬意?惟恐只有汪曾祺能做到了。
品读汪曾祺的散文,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如《葡萄月令》“然后,请葡萄上架。
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
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
“起!——起!”哎,它起来了。
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的伸开,扇面似的伸开。
然后,用马筋在小棍上固定住。
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似乎看到了葡萄藤老爷般呆在架子上。
这便是汪曾祺的散文所带来的感觉享受。
读汪曾祺的散文处处可见这样的文笔,行文中透着淡泊宁静,即使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能被他写出不同的韵味。
如自1938年9月,日军飞机濒临昆明进行空袭,狂轰乱炸,西南联大教职员宿舍亦有被炸毁的,造成人员伤亡。
汪曾祺正在西南联大学习,当时师从沈从文,后来写得小说受其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西南联大当时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著名教授和专家学者,如对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颇有研究的陈寅恪,对中国哲学史研究卓有贡献的冯友兰,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人物朱子清,以及各有专长的闻一多、钱钟书、沈从文、柳无忌、叶公超、吴晗、钱穆、钱端升、张奚若、费孝通、罗隆基、潘光旦、贺麟、陈岱孙、王力、吴宓、闻家驷等。
在很多名人的回忆录中,这段时间是惨淡动荡的。
然而在汪曾祺关于这段时间回忆的散文中,却透着生活的情趣。
如《跑警报》: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漫山遍野。
说是漫山遍野,但也有几个比较集中的“点”。
古驿道的一侧,靠近语言研究所资料馆不远,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
这地方除了离学校近,有一片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外,是因为这里还可以买到各种零吃。
汪曾祺散文赏析
两位作家都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情感,但沈从文的文字 更加质朴,更接近自然,而汪曾祺的语言则更加典雅,富 有诗意。
主题思想
沈从文的作品常常关注人性、命运和自然,而汪曾祺则更 注重生活琐事、人情世故和历史文化。
与贾平凹的异同点
地域文化
贾平凹和汪曾祺都来自中国西部地区,贾平凹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 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而汪曾祺则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
汪曾祺的散文作品强调了人性的善良 与纯真,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关 爱,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疏离的现象 具有启示意义。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汪曾祺的散文作品扎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 的窗口。
汪曾祺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创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意识相结合,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汪曾祺散文赏析
目录
Contents
• 汪曾祺生平与创作背景 • 汪曾祺散文风格特点 • 汪曾祺散文代表作解析 • 汪曾祺散文的影响与评价 • 汪曾祺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 • 汪曾祺散文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01 汪曾祺生平与创作背景
生平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 高邮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 家、小说家、戏剧家、翻译家。
《大淖记事》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对一个小镇上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叙述,展现了人性的 复杂和生活的真实。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汪曾祺的《大淖记事》以一个小镇为背景,通过描绘镇上 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人际关系,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 真实。小镇上的人们既有善良和纯真的一面,也有虚伪和 自私的一面,他们的生活状态既有快乐和幸福,也有痛苦 和无奈。汪曾祺通过《大淖记事》表达出对人性复杂的理 解和对生活真实的感悟。
汪曾祺作品的平淡之美
汪曾祺作品的平淡之美汪曾祺作品的平淡之美摘要:汪曾祺作为中国当代名家,以其颇具特色的小说和散文独立文坛,有如一抹淡远的风景飘然独立,淡然的风姿洋溢在其作品人物命运和风物描写中,他的作品如其人温和、淡静,读他的作品浮躁的心灵在他如水般的平淡中享受一份难得的静谧。
一、平淡之美源于题材的选择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的加快,身边的“凡人小事”还没来得及完全呈现自己的意义就被抛到记忆的背后。
人们除了被“忙”包裹、挤压之外,似乎根本体验不到人生还有什么其他乐趣。
汪曾祺的作品似乎在向人们发出这样的吁请:慢点走,欣赏你自己啊!当别人仍沉溺于“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审美情趣时,他却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发出呼唤,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
美在身边,美在本色。
从文人雅士到贩夫走卒,从殷实富户到升斗小民,他笔下的人物都是一些古朴、善良的自食其力的小人物。
汪曾祺作品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
他在《泰山片石》中说:“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
我对泰山不能认同。
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
――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
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对于高山,只好仰止。
我是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
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写高达穷奇之山,殆矣。
”①他的作品没有惊天动地的重大题材,没有性格复杂的英雄人物,更没有写强烈的,富于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受戒》里的小英子和小和尚明海纯美朦胧的爱情;《大淖记事》里的小锡匠和巧云的生死恋,《异秉》中王二和他平静如水的卖卤味的生活,《鉴赏家》中卖果子的叶三和画的故事,《徙》里的高北溟,《看水》中的小吕等等,这些小人物的小故事未必能使读者泪如泉涌,纯洁的爱情和平淡如水的生活也未必能让读者的心加速跳动,而是让读者的心在淡静平和自然的叙述中去体会那种难以言传的平淡之美。
《大淖记事》中接近末尾的那几句的对话,看似风轻云淡,给人的感受却是一种本真之美。
论汪曾祺小说的精髓——寓奇崛于平淡
论汪曾祺小说的精髓——寓奇崛于平淡汪曾祺是中国著名的作家,其作品幽默而深刻,充满生活的智慧和时代的色彩。
他的小说,不仅是一部故事的讲述,更是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其小说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艺术成就备受业内人士的赞誉,更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汪曾祺的小说之所以能够深刻地打动读者,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巧妙地将奇崛和平淡的生活相融合,打破了传统小说存在的“艳情奇谈”、“豪情壮志”,刻画了独具特色的小说形态。
首先,汪曾祺的小说情节富有趣味性。
他写作时常常注重小说情节的格局设置,灵活地应用转车法,使事件不失趣味,情节的推进时而悬疑,时而轻松,交替着展开。
这样的情节设计也是他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
比如在《故人的童年》中,小说情节先后讲述了作者陈老师在北京的一次偶遇,拿着照片寻找旧友的过程以及寻找到的旧友的成长经历。
这样富有张力的情节设计能很好地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欣赏其中的精妙之处。
其次,汪曾祺的小说对细节的关注十分入微。
他钟爱重细节的描述,像一位匠人一样雕琢每一个形象,将细节唤起读者的生动想象。
比如在《林海雪原》中,他经过深度描写,将大刀头饭肉、十里香、狗肉焖子等吃食细节描写得特别生动,使读者仿佛嗅到了这些食物的气息,感受到了它们所带来的滋味,这些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也让读者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感悟。
此外,汪曾祺的小说还显示他深刻的思想和对人性的探索。
在汪曾祺的小说中,人性的阴暗面和积极面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他不仅善于捕捉人性的缺陷,也深刻地反思这种缺陷在社会中的根源和影响。
比如在《围城》中,他将人物衣食住行的细枝末节刻画得入木三分,展现了各种角色的个性和心理特征,无一例外地彰显出社会上的虚伪、功利与盲目崇拜等现象,这些缺陷既反映人性的本质,也折射出时代背景下的普遍现象。
综上所述,汪曾祺的小说之所以能够深得读者喜爱和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不仅在于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更在于他巧妙地将奇崛和平淡相融合,刻画出独具特色的小说形态,并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深刻深入的思考,使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等方面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时代的色彩。
从汪曾祺散文看其人生态度
从汪曾祺散文看其人生态度
汪曾祺的一生,颠沛坎坷,但他却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
他的散文中,很少见到对生活的抱怨和不满,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乐观。
他说:“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 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字中,更融入了他的生活哲学里。
在《生活,是很好玩的》这本散文精选集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汪曾祺的这种人生态度。
他善于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发现其中的乐趣和美好。
比如他写吃食,不仅仅是描述食物的味道和做法,更是通过吃食,来体现一种对生活的享受和热爱。
汪曾祺作品的平淡之美(2)
汪曾祺作品的平淡之美(2)汪曾祺的作品还善于写些民俗,信手拈来,娓娓而谈。
更为作品的意境增添了平淡之美,《岁寒三友》中就有这样一段:“这天天气特别好。
万里无云,一天皓月。
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
有人早早地吃了晚饭,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
各种买小吃的都来了。
买牛肉高粱酒的,卖回卤豆腐干的,卖五香花生米的、芝麻灌香糖的,卖豆腐脑的,卖煮荸荠的,还有卖河鲜――卖紫――卖紫皮菱角和新剥鸡头米的――到处都是白蒙蒙的热气、香喷喷的茴香八角气味。
人们寻亲访友,说长道短,来来往往,亲亲热热。
阴城的草地被踏倒了,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万双眼睛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
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眯着;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
――陶虎臣点着了焰火了。
”汪曾祺笔下的民俗描写,人称风俗画写法,在写时,往往是不知觉的,表面写的是风俗,实质以风俗为依托,渲染了氛围,也从侧面表现了人物形象,人们在看焰火时的欢乐气氛中,陶虎臣体会到了欢乐,别人在欢快之余感受到他善良的品格。
让这种平淡达到了题材、语言形式和情境共融的佳境。
三、平淡之美显于语言的锤炼创作要求作家必须有语言意识,语言是构成作家创作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汪曾祺来说,他对语言的运用就是存在于他的生命和血液之中的,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他是将语言放在首位的,他表示:“语言就是内容。
”⑤ 汪曾祺小说的语言平淡之美与他的作品的思想及题材有连带关系,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汪曾祺找到一种与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与感情内容”相符的“表达形式”,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
汪曾祺在小说中想表现出一种中国传统式的趣味、和谐。
这趣味、和谐是通过对风俗以及体现在其中的健康人性、和谐人性的描述与讴歌完成的。
具体落实到语言上,就要求小说中的语言要朴实、流畅、清晰,充满情致与韵律。
一言蔽之,就是要让读者读着舒服!汪曾祺的语言言简意赅,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注重炼字,雅致、平稳、精准;时而掺杂着四字句等古文句式。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通用8篇)
When you no longer worry about yesterday, it is when you begin to live happily.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汪曾祺散文读后感(通用8篇)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暗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与陆游广为人知的表达报国雪耻之志的诗歌不同,这首诗给我们看到了一个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情趣,闲适的心情有一种不被尘世所染的脱俗。
汪老喜爱这首诗,不如说是他喜爱这种心境,这种心境是具有生活气息的。
“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是汪曾祺用来评价自己的散文的。
他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深得自然之馥郁,叙述平淡,含蓄,而节制。
他对生活的感觉,似乎略有逃学孩子的清闲,世界也就这么大:嘴里叼着的微甜的草根、为了捉“都溜”沾惹了一身的臭芝麻、苗族女孩子娇嗔柔和的“卖杨梅——”声、在窗台上悄悄“吸着水”的绣球花,这就是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他真实地、切身地享受这种艺术。
桐城派讲究写__要有"文气",汪曾祺的__就是很有"文气"的,"气"很足,抑、扬、顿、挫,全篇__看似无法,结构散漫,但却有一股"气"相联,"大巧若拙"。
再一点就是汪曾祺的语言相当好,看似平淡,韵味很足,并且会留空白。
汪曾祺写他的老师沈从文,不去写沈先生如何有才,如何勤奋,而是写沈先生有一腔难懂的湘西方言;写张君秋,就写张君秋的能吃,吃过饭画完妆再来二十个饺子;写金岳霖接受毛主席劝告要接触社会,就坐三轮车在王府井东张西望——这些都是表现人物性格与特点的东西,汪曾祺就是不动声色地抓这些,他是个别样的作家,他与当今坐在家里或办公室里眼珠牢牢盯住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神经几近被络绎不绝的电话摧毁的作家不一样。
清淡小说、闲适散文
清淡小说、闲适散文
看完了汪曾祺的小说,不难发现,他的文章和上学期让我们读的鲁迅的文章相比容易的许多,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写出了令人读起来休闲舒畅的文章,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以平淡、含蓄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回归自然,享受休闲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但是有的人说汪曾祺的文章浪漫深情,我却恰恰相反。
他的清淡,从文章中处处可以看出,从中可以看出,本文属于怀念性的文章,文中看出汪曾祺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汪老散文的水性便从本文中可以看出,本文“散漫”“悠闲”缓缓道出了自己的家乡和家人,老师,写作方面,不急不促,如细细的流水一般。
文中回忆了汪曾祺生命中几个重要的人物,对自己的至亲之人或是对自己将来的前途有重要作用的人的怀念,一般文章总会以一种沉重伤感的语气,氛围来烘托自己强
烈的思念之情,而汪曾祺在本文中却用了十分平静甚至于轻松的语气道出了自己的情感,不论是对父母的怀念或者是老师的感激,都只客观的叙述,怀念之情若出其中,即便是这等文章,人们读起来也是十分的轻松。
而人们说的浪漫或许出自汪曾祺的《受戒》一文中,文中一对活泼可爱的小儿女之间萌发的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蕴含着对生活和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
人性初恋的感情或许浪漫,但是仔细研读,会发现这种浪漫也是简单的浪漫,和其他小说中的恋爱情节有着鲜明的对比。
总之,汪曾祺的文章能让人闲来无事拿起就能读来,应该就是因为不论什么是多么浓烈的感情,在他的散文中总是那么清淡,闲适。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汪曾祺散文》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它以清新自然、质朴真实的语言,展现了汪曾祺先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在这部散文集中,汪曾祺先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所经历的人、事、物,以及他对生活、文化、历史的思考。
他的文字不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馨,更让人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净化和启迪。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非常独特,他善于用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内涵,让人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力量。
同时,他的文字也非常富有诗意,常常通过描绘自然和风景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这种诗意般的语言让人读来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梦境之中。
在内容上,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回忆童年、描绘故乡的风土人情、评述文化名人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主题是关于食物和饮茶的描绘。
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食物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寄托。
他通过描写各种美食的制作过程和口感特点,让人感受到了食物的美妙和魅力。
同时,他也非常喜欢饮茶,认为茶是一种高雅的文化饮品。
他通过描绘自己喝茶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茶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除了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之外,汪曾祺先生的散文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对人生、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思考。
他的文字不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馨,更让人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净化和启迪。
总的来说,《汪曾祺散文》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优美、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通过阅读这部散文集,我不仅对生活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同时,这部作品也让我更加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热爱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本周,我读的书是《汪曾祺经典作品》。
这本书分为小说和散文两大类。
小说有《异秉》、《受戒》、《岁寒三友》、《寂寞和温暖》、《大淖记事》、《七里茶坊》、《职业》、《陈小手》、《安乐居》、《陆判》等。
散文有《花园》、《冬天》、《夏天》、《我的家乡》、《北京的秋花》、《草木春秋》、《淡淡秋光》、《翠湖心影》、《泡茶馆》、《昆明的雨》、《观音寺》、《天山行色》、《湘行二记》、《皖南一到》、《泰山片石》。
这个小说集的第一篇就是《异秉》。
由于我忘了看书,全书我也就只看了这一篇。
《异秉》的主人翁叫王二,很可能是王二小的爷爷。
这个“王二小的爷爷”原先是摆一个熏烧摊子的。
这个熏烧摊子什么都卖:卤豆腐干,牛肉,蒲包肉,猪头肉,黑瓜子,白瓜子,盐炒豌豆,油炸豌豆,兰花豆,五香花生米,后来还添了时令的“羊糕”,“五香兔肉”……可是,经济不景气,周围的摊子都渐渐败落下来,不过,王二的摊子却办的越来越红。
接着,王二把他的摊子搬到了一家店铺那里。
金银财宝哗哗哗的往王二家里流。
王二富裕了。
他便去听书,但我猜他啥也听不懂。
王二还爱赌博,书上说,王二输的时候不多,这表示王二肯定是个大老千,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太会算计了……__的最后一段写出了王二的“异秉”,先解小手,后解大手……真的是因为“异秉”使他发达的吗?恐怕是因为他的勤劳和精明使他的生意红火起来的吧。
而且,价钱公道,有诚信也是他留住“老主顾”的主要原因吧。
这堆鸡毛蒜皮的小事,作者也给说了出来,可见作者特别啰嗦。
可也正是他的写作手法与众不同之处。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2近日读到汪曾祺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昆明的雨》,大概是感兴趣于他所描写的也是我正身处其中的城市吧,所以就多读了几遍。
__以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的画开篇,视角新颖,不落俗套,以素朴的寥寥数笔便清晰地勾画出了昆明雨季的形象:明亮、丰满、浓绿,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使人气闷。
汪曾祺散文赏析
汪曾祺散文赏析汪曾祺散文赏析(通用6篇)汪曾祺或许就是达到了这种淡泊的温厚,当然这也是一种智慧的象征。
他在《老年的爱憎》中讲到“通达”,认为这是对世事看得很清楚,很透彻,不太容易着急生气发牢骚的状态。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汪曾祺散文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汪曾祺散文赏析篇1汪曾祺是迄今为止争议最小的当代作家:他的美学气质、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学史意义得到评论界、创作界的一致肯定。
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
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他的小说《受戒》、《大淖纪事》、《陈小手》都是当代文坛的经典名篇,对于他的小说吸收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京派小说风范评论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且他的小说那种淡泊恬淡的田园感受,也让很多读者流连忘返。
我个人就非常喜欢他的小说,比如看过《受戒》脑子里经常会浮现小和尚和一个小姑娘坐在穿上的画面,也经常会想到两个天真少年在岸边留下的那一对小脚丫。
今天我们就来重点探讨一下他的散文。
汪曾祺的散文大多数都写得随意感性又兴致盎然,更接近通常意义上的随笔。
汪曾祺的作品多是随随便便、任心闲话、兴之所至的的闲话。
他自己曾说,散文是一个大类,也说自己实在无法区分散文和随笔,于是将自己作品中稍长的称为散文,短的称为随笔。
——《汪曾祺散文随笔集》自序。
他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个人经历、天文地理、民情风俗、饮食男女、街头巷议、人生世相、文坛曲艺等等无不可以入文。
《文集自序》“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
间作小考证,亦可喜。
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
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
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他认为散文是一种见性情,见人品,见功底的文体。
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和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汪曾祺的散文赏析
汪曾祺的散文赏析汪曾祺的散文赏析汪曾祺这个名字对不少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他不是一个高产作家,也没有写过什么惊世骇俗的作品。
他在文坛上最早引起轰动的作品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受戒》和《大淖记事》。
有人可能以为他是个年轻作家,错了,他是西南联大的高材生,是沈从文的高足。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汪曾祺先生就在沈从文先生的指导下开始文学创作。
建国后,他沉寂了一段时间,后来被划为“右派”,60年代初写了几个短篇;此后又是很长时间的“静默”,直到80年代初才有了一次真正的“井喷”,陆续发表了不少小说和散文,而且引起了轰动,好评如潮。
说来也怪,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汪曾祺先生在文坛上的遭遇似乎也师承沈从文。
沈从文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以小说和散文蜚声文坛,建国后,他从文坛上销声匿迹,改行研究起了古代服饰,也成了一代大家。
80年代初,他的早期作品再一次走红文坛,一版再版,有的还被拍成了电影,形成了一股“沈从文热”。
对此,沈从文戏称自己是文坛上的“出土文物”。
这样看,汪曾祺又何尝不是文坛上的一个“出土文物”呢?我对汪曾祺先生的关注,不仅是因为他的小说、他的散文,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与样板戏的关系。
1962年,汪调至北京京剧团任编剧,文革期间,他便开始了样板戏的创作与改编。
家喻户晓、万口传唱的京剧《沙家浜》便是由他参与改编、定稿的。
文革期间,“横扫”的风暴遍及全国,一个摘帽右派为什么会得到如此的重用?我曾经困惑过,后来才知道,是“旗手”江青赏识汪,宣布“汪曾祺先生可以控制使用”,这才使汪曾祺的才华有了“用武之地”。
但他本人是否定样板戏的,同老一代文人一样,对样板戏深恶痛绝。
是汪的才华和经历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开始阅读和走近汪曾祺先生。
由此知道了原来关注和欣赏汪曾祺先生的绝不在少数,无论专家或读者对汪都非常喜爱。
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世纪经典60家”文学丛刊,汪的作品收入其中,出版社还请专家和读者对所选的60家文学大师的作品打分,汪曾祺排名第十一位。
汪曾祺散文的基本特点
汪曾祺散文的基本特点汪曾祺散文的基本特点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汪曾祺散文的基本特点,欢迎大家的阅读。
散文的基本特点一、流转生动的语言美一切情感和思想的表达都离不开语言。
语言是读者和作者心灵沟通的桥梁,没有它一切情感和思想的表达都无从谈起,汪曾祺尤其重视语言美,他对语言的见解也很精到,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要求语言要气韵生动。
他说:“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
语言像水,不能切割的。
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这里,他认为语言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同时他也强调文章语言中流动的韵味,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
”他的散文语言都有这样的韵味,在平和简约的语言里,或透出一种柔情,或低吟一分悲悯,或活泼着几许幽默机智,细细咀嚼,犹如“春初新韭”。
如在回忆金岳霖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金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
他讲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
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
有人问:那么《红楼梦》呢?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
”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
”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这段文字不长,却行云流水般,气韵流转,寥寥数笔,一个“怪”教授,跃然纸上。
在这里,作者写出了金教授那“治学精深”的品质,同时也不无幽默地道出了金教授憨厚、朴实和有趣的性格,他是一个可敬又可爱的学者!湖南的评论家凌宇曾说过:“汪曾祺的语言很奇怪,拆开来看,都很平常,放在一起,就有一种韵味”这应该是对汪曾祺散文气韵生动的如水语言美的肯定。
另外,这里的“平常”,讲的是汪曾祺散文语言的平民化特征。
这种特征在汪曾祺谈吃食,谈花草虫鱼的文章中表现尤为突出。
汪曾祺是位活在人间烟火中的平凡享受者,他爱美食,爱忆旧,喜游历,所到之处,必开怀享受。
他吃遍大江南北,如他谈在内蒙古吃羊贝子:……羊贝子真是够嫩的,一刀切下去,会有血水滋出来.同去的编剧、导演,有的望而生畏,有的浅尝则止,鄙人则吃了个不亦乐乎。
汪曾祺散文的赏析
二.于俗世描摹中显不动声色的幽默
汪曾祺的幽默读起来平淡之极,却能让你在瞬间与作者对视,莞尔一笑。他对幽默的见解是:“人世间有许多事,想一想,觉得很意思。有时一个人坐着,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会噗噗笑出声来。把这样的事记下来或说出来,便挺幽默。”汪曾祺的幽默是善意的微笑,无关其他什么影射、批判,他在散文中常夹杂不动声色的幽默,这使得他在说古考据中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慈眉善目的娓娓道来,时不时以幽默来调剂。《跑警报》中的“人生几何,恋爱三角”的失恋者,侯兄送伞“贵在永恒”的故事
美食向来是中国文人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汪曾祺素有美食家之称,每到一处,品尝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每每陶醉其中,自得其乐。人皆爱美食,而懂美食,食出心得,却难。汪曾祺深知个中滋味,那些寻常小食一经他的点睛之笔,无不令人垂涎,感慨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汪曾祺笔下,饮食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境界。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当数作者回忆故乡美食的文字,如《故乡食物》《故乡的元宵》《端午的鸭蛋》等,这些儿时的食物,一经作者生花妙笔点染,不仅骤成妙笔,还令人顿起游子之思。
文无情难为好文,散文贵在抒情。情在文中,文中含情,是散文的一种致高境界。有“抒情的人道主义者”美名的汪曾祺先生更是“理情”的高手。他写家乡江苏高邮、写西南联大老师、写同学、甚至写饮食都把“情”注其中。他在《多年父子成兄弟》一文中,饱满情深,写父亲,“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写父母的相亲相爱之情,“母亲去世后,父亲手给她做了几箱子冥衣――我们那里有烧冥衣的风俗。按照母亲生前的喜好,选购了各种花素色纸做衣料,单夹皮棉,四时不缺。”笔中有情,“情”现纸上,这种“情”,不仅是一个作家对亲人、故乡的爱,更展现了作家对生活的体味和笔法的把握。
朴素、平淡、韵味无穷——浅谈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
朴素、平淡、韵味无穷——浅谈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内容提要:本文以汪曾祺的小说散文为研究对象,论述其作品的语言特色..笔者认为,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表现为: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吸取古典文学的营养.突破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重氛围渲染,表现健康的人性.形成了其具有独特韵味的文学语言.对于打破“文革”后那段冰冻期特有的话语禁忌,功不可没.这决定了汪曾祺作品无可置疑的文体学意义.关键词:汪曾祺、小说、散文、语言许多人喜欢汪曾祺,有的甚至是疯狂地喜欢.汪曾祺像一阵清风在中国文坛刮过,让人眼前一亮.他承继了乃师沈从文之风,而又以白描见长,别成一家.他的小说、散文语言如同水中磨洗过的白石子,干净圆润清清爽爽.这种语言魅力显然得益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完美化合.汪曾祺将精练的古代语言词汇自然地消融在文本中,又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中吸取甘美的乳汁,兼收并蓄,克钢化柔,扫除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独创一种新文体.豪华落尽见真淳.轻盈流丽,小巧精致,如生生燕语,呖呖莺歌,滑而不腻.令人一读之下而悠然神往.汪曾祺那信马由缰干净利索的文字,淡而有味,飘而不散,有初发芙蓉之美,可谓俗极,雅极,炉火纯青.汪曾祺对中国文坛的影响,特别是对年轻一代作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风行现代派的上世纪80年代,汪曾祺以其优美的文字和叙述唤起了年轻一代对母语的感情,唤起了他们对母语的重新的热爱,唤起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上世纪80年代是流行翻译文体的年代,一些作家为了表现自己的新潮和前卫,大量模仿和照搬翻译小说的文体,以为翻译家的文体就是现代派的文体.我们现在从当时的一些著作的作品就可以看到这种幼稚的模仿.汪曾祺用非常中国化的文风征服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且显得特别“新潮”,让年轻人重新树立了对汉语的信心.本文即尝试从语言的角度对汪曾祺作品进行分析.一、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王安忆说“汪曾祺老的小说,可说是顶容易读的了.总是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平凡的事情.” (1)确实如此.王安忆又说:“汪曾祺讲故事的语言也颇为老实,他几乎从不概括,而尽是详详细细,认认真真地叙述过程,而且是很日常的过程.” (2)我认为汪曾祺小说散文的语言特色重要表现为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举个例子,“我家后园有一棵紫薇.这棵紫薇有年头了,主干有茶杯口粗,高过屋檐.一到放暑假,它开起花来,真是‘紫得’不得了,紫薇花是六瓣的,但是花瓣皱缩,瓣边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缺刻,所以根本分不清它是几瓣,只是碎碎叨叨的一球,当中还射出许多花须、花蕊.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囔囔.”(《紫薇》)汪曾祺的白话文给人一种解放感——原来白话文可以这么写!又如他的《虎头鲨、昂嗤鱼、阵鳌、螺蛳、蚬子》这篇专讲吃的散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苏州人特重塘鳢鱼.上海人也是,一提起塘鳢鱼,眉飞色舞.塘鳢鱼是什么鱼?我向往之久矣.到苏州,曾想尝尝塘鳢鱼未能如愿,后来我知道:塘鳢鱼就是虎头鲨,瞎!”一声“瞎”韵味无穷,意境高远.自五四以来,尝试把口语溶入写作的人当然绝不只是汪曾祺一个.老舍也热中于此.但是倘若拿这两个人相比,我认为汪曾祺更胜一筹.这是因为老舍的口语因素多半构成一定的语言特色,小说的总体框架还是相当欧化的.汪曾祺与此不同,他的小说往往在大的叙述框架上,就有意顺从现代汉语中口语叙事的规则.王安忆说“汪曾祺的小说写得很天真,很古老很愚钝地讲一个闲来无事的故事,从头说起地,‘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地开了头.比如‘西南联大有个文嫂’(《鸡毛》);比如‘北门有一条承志河’(《故里杂记》);比如‘全县第一个大画家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鉴赏家》)然后顺着开头徐徐往下说,从不虚晃一枪,弄的扑朔迷离.他很负责地说完一件事,在由一件事引出另一件事来”(3)我认为王安忆对汪曾祺的小说的叙述和语言的特征,描写得相当准确.读汪曾祺的小说确乎如此,什么都平平淡淡,但读完之后,你却不能平静,内心深处总会有一种隐隐地激动.汪曾祺小说散文中大量采用了地道的方言,文章读来琅琅上口,倍感亲切.汪曾祺对吴语非常稔熟,颇知其传神妙处.他在小说《星期天》、散文《安乐居》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上海方言.如“操那起来”、“斜其盎赛”等,既有地方色彩,又写活了人物,吴地读者赏来自有动人情趣.在上海,卖糖炒热白果的小贩在街头吆喝道:“阿要吃糖炒热白果,香是香来糯是糯!”那句中的“糯”字,使汪曾祺竟“嚼”出细腻柔软而有弹性的韵味来,他在形容女作家铁凝的小说《孕妇和牛》的语言风格时,便油然想起吴语里的这个字:糯.他怕这位北方作家不能体会这种语感,就说:“什么时候我们到上海去,我买一把烤白果让你尝尝.”再如《岁寒三友》中一段“早!早!吃过了?偏过了,偏过了!”极富情趣.运用方言实际是用了老百姓自己的语言贴近生活,象这样的语言在汪曾祺的小说、散文中是唾手可得的.汪曾祺热爱甚至可以说迷恋民间文化,1950年在北京做过《说说唱唱》和《民间文学》的编辑,这段经历使他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只是民间的戏曲、歌谣让他着迷,甚至连北京一派出所墙上写的一条宣传夏令卫生的标语“残菜剩饭,必须回锅见开在吃!”;八面糟附近的一家接生婆的门口的“广告”:“轻车快马,吉祥姥姥”;做竹藤活的写的:“出售新藤椅,修理旧棕绷”.也引起了他的兴趣.他由衷地赞美说,“这都是很好的语言,真是可以悬之国门,不能增减一字.”(4)在《说说唱唱》当编辑的那几年,汪曾祺更从赵树理身上看到民间文学对一个作家的巨大影响,或者说,一个作家要想有所成就,就应该下功夫从民间文学中吸取甘美的乳汁和诗情.本来就对民间文学有浓厚兴趣的汪曾祺在赵树理为人及作品影响下,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一个作家读一点民间文学------首先是涵泳其中,从群众那里汲取甘美的诗的乳汁,取得美感经验,接受民族的审美教育.”(5)多年以后,当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后,在谈及创作经验时,他总不忘记强调民间文学对自己的影响.汪曾祺八十年代重出文坛时有人惊呼“原来小说也可以这么写!”我想人们惊叹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汪曾祺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吧!二、吸取古典文学营养汪曾祺除了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中寻找资源外,同时还非常重视从古典文学中取得营养.汪曾祺的语言传承了唐宋散文流风,他喜爱《世说新语》和宋人笔记,继承明清散文传统.他一再提到明代作家归有光的几篇散文《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诸篇,由于归有光“无意为文”,写得像谈家常话似的,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衔接处若无痕迹,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从中得益匪浅.“我受营养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6)有了这些“余韵”,汪曾祺的语言就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文言文之间建立了一种内在的联系.为什么那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日常口语一溶入汪曾祺的笔下,就有了一种特别的韵味?秘密就在其中.举《受戒》起头的一段为例:“这个地方的老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这里两三家,那里两三家.一出门,远远就可以看到,走起来得走一会,因为没有大路,都是弯弯曲曲的田埂.庵,是因为有一个庵.庵叫菩提庵,可是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连庵里的和尚也这样叫.宝刹何处?------荸荠庵.”这是一段大白话,白得几乎连形容词都没有,但读起来如长短句,白得有一种风情.倘我们读一读归有光的《寒花葬志》,我以为不难发现《受戒》这段大白话的节奏、韵律与《寒花葬志》有自然相通之处.很明显,文言写作对“文气”的讲求被汪曾祺移入了白话写作中,且了无痕迹.反过来,痕迹非常明显地以文言直接入白话文的做法,他也不忌讳,不但不忌讳,相反,大张旗鼓.举《端午的鸭蛋》一文中的一段:“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沙多.蛋白柔软,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札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里文言成分和白话成分水乳交融,自自然然,一点不勉强.再如《观音寺》中这样的行文:“我们在联大新校舍住了四年,窗户上没有玻璃.在窗格上糊了桑皮纸,抹一点青桐油,亮堂堂的,挺有意境.教员一人一间宿舍,室内床一、桌一、椅一.还要什么呢?挺好.”也是白话,但有股文人气.这种带股文人气的白话又和五四之后的“旧白话”不同,没有那种半文半白带来的遗老遗少味儿.记得《陌上桑》中描写罗敷的形象有这么一段“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者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见罗敷,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把罗敷之美通过侧面烘托出来,读到《大淖记事》中描写“巧云”的一段“她在门外的两棵树杈之间结网,在淖边平地上织席,就有一些少年装着有事的样子来来去去,她上街买东西,甭管是买肉,买菜,打油,打酒,撕布,量头绳,买头油、雪花膏,买石碱、浆快,同样的钱,她买回来,份量比一般人多,东西都比别人好.这个奥秘早被大娘、大婶们发现,她们就托她买东西,只要巧云一上街,都挎了好几个竹篮,回来时压得两个胳膊酸痛酸痛.泰山庙唱戏,人家都是自己扛了板凳去,巧云散着手就去了.一去了,总有人给她找一个得看的好的座.台上的戏唱得正热闹,但是没有多少人叫好.因为好些人不是在看戏,是看她.”你会发现两者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在文学创作中尝试文白相亲,文白相融的作家当然并不仅是汪曾祺一个,但是我认为能在一种写作中,把白话“白”到了家,然后又能把充满文人雅气的文言因素融化其中,使二者在强烈的张力中得以如此和谐,好象本来就是一家子,这大概只有汪曾祺能吧.三、突破了诗歌、散文、小说界限的语言汪曾祺作品打破了诗、散文、小说的界限,去除了诸般文体间的话语禁忌,以其浓酽的意象化和诗化特征,体现出东方美学之风神雅韵.“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故人往事》)“来了一船瓜、一船颜色和欲望.一船是石头,比赛着棱角.也许——一船鸟,一船百合花.深巷卖杏花.骆驼.骆驼的铃声在柳烟中摇荡,鸭子叫,一只通红的蜻蜓.”(《复仇》)“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受戒》)这不是小说,这是诗,是韵文,是行云流水.“正街上有家豆腐店,有一头牵磨的驴.每天下午,豆腐店的一个孩子总牵着驴到侉奶奶的榆树下打滚.驴乏了,一滚,再滚,总是翻不过去.滚了四五回,哎,翻过去了.驴打着响鼻,浑身都轻松了.侉奶奶原来直替这驴在心里攒劲,驴翻过去了,侉奶奶也替它觉得轻松.”(《榆树》).看“驴打滚”,这叫小说吗?不叫.“李小龙每天放学,都经过王玉英家的门外.他都看见王玉英.晚饭花开得很旺盛,它们使劲地往外开,发疯一样,喊叫着,把自己开在傍晚的空气里.浓绿的,多得不得了的绿叶子;殷红的,胭脂一样的,多得不得了的红花;非常热闹,但又很凄清,没有一点声音.在浓绿浓绿的叶子和乱乱纷纷的红花之前,坐着一个王玉英.”(《晚饭花》).一个小小子,看见一个姑娘,后来这个姑娘嫁了,“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这叫小说吗?不叫.小说照例是故事为纲,可是看完了,我满脑子里只有人,没有故事.这种顺其自然的闲话文本表面上看来不象小说笔法,却尽到了小说叙事话语的功能,有一种清新自然美.汪曾祺在《桥边小说三篇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7)“一月,下大雪.------二月里刮着风.------三月,葡萄上架.------四月,浇水.五月------十二月上旬,葡萄入窖.------”(《葡萄月令》)散文《葡萄月令》更象是一首一往情深的劳动赞美诗.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一种对人生、对生活的挚爱之情.汪曾祺的小说散文如同简洁疏朗的水墨画,更如同朦胧幻美的成人童话,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审美对象.四、重氛围渲染,表现健全的人性和健康的美.《受戒》、《大淖记事》开八十年代中国小说新格局.在这类作品里,汪曾祺不重人物性格,而重氛围渲染,以玄远清丽的真淳飘逸之气,表现健全的人性和健康的美.温软的水,朦胧的月,摇曳的云影,迷人的沙洲,感应着明海小和尚、小英子、巧云、十一子们细微神秘的心灵震颤;那混沌的爱,迷离的情,则展示了生命的腾踊,美的精魂的跃动.汪曾祺纤笔一枝,将人的自然情欲写得如此美绝人寰,一尘不染.如《受戒》结尾两段:“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浆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明海与英子划着小船进入了理想的圣地,也驶进了汪曾祺情感中的理想境界,在碧波芦荡中,美丽的景色孕育了健康的人性.写出了朦胧的爱,迷离的情,写出了特有的纯洁、烂漫与天真,不事雕琢而明明如画,醉人心田.澎湃的灵性,盎然的诗趣,一尘不染的情思,使人如读安徒生童话,成为人性美灿烂的圣歌,拔动万千心弦.《大淖记事》则写十一子和巧云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情恋,美如秋月,韧如蒲苇,透明似水晶.汪曾祺的小说不仅善于写风景,时时也写些民俗.《岁寒三友》中就有这样一段:“这天天气特别好.万里无云,一天皓月.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地吃了晚饭,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各种买小吃的都来了.买牛肉高粱酒的,卖回卤豆腐干的,卖五香花生米的、芝麻灌香糖的,卖豆腐脑的,卖煮荸荠的,还有卖河鲜——卖紫——卖紫皮菱角和新剥鸡头米的------到处都是白蒙蒙的热气、香喷喷的茴香八角气味.人们寻亲访友,说长道短,来来往往,亲亲热热.阴城的草地被踏倒了,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忽然,上万双眼睛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眯着;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陶虎臣点着了焰火了.”汪曾祺笔下的民俗描写,人称风俗画写法,在写时,往往是不知觉的,表面写的是风俗,实质以风俗为依托,渲染了氛围,也从侧面表现了人物形象,人们在看焰火时的欢乐气氛中,陶虎臣体会到了欢乐,别人在欢快之余感受到他善良的品格.这种特有的气氛与韵味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力于作品的语言.读汪曾祺的小说,仿佛是漫步春之原野,又如置身一片泱泱水气,神清气爽.在以故乡为背景的小说里,汪曾祺描绘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俗画,令人神往.为我们提供了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活化石,提供了民间风俗那鲜活流动的精神实体.语言的美不管是华丽或朴实,是铺排或是简洁,它的魅力关键在于能否深深打动一个人的内心.就如同一个女子,长得令人惊艳固然是容易极具魅力的,却并不绝对,而眉目长得普通清爽,也可以抓住别人的眼和心,因为她的魅力并在一处,而在于她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之种种,这份魅力其实比前者更亲切和更令人喜欢,而且更持久.汪曾祺的作品属于后者一型.汪曾祺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是一些朴素很常见的句子,在他的作品中,你甚至很难找到一个生僻的字和词,但就是这些平平常常的句子,一经他组合,便仿佛有了生命有了灵气,让人读起来可亲可感可敬可爱.就像是一个蓬头垢面的村姑,经她梳洗打扮以后,人还是那个人,衣裳还是那件衣裳,却有了一种风致,有了一种韵味,有了一种美.这种境界的确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佛门一句话叫作:高僧只说平常话.也就是说真正得道的高僧是不会动不动就给你搬高头讲章的,也不会动不动就给你背两句谁也听不懂的经卷来证明自己的深刻和与众不同,他只用最平常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述佛理,但这平常并不意味着浅薄,而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大智慧.在汪曾祺的文章中,没有那种耳提面命的道学家面孔,没有装腔作势的大喊大叫,也没有自命不凡的名士习俗,他有的是从容和平和.他有的是娓娓道来和细细评说,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所以他的文章让人读起来轻松愉快如坐春风,是一种真正的艺术享受.注释:(1)(3)王安忆:《故事和讲故事》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84页.(2)王安忆:《故事和讲故事》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86页. (4)陆建华:《汪曾祺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246页.(5)陆建华:《汪曾祺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121页.(6)汪曾祺:《蒲桥集》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第358页.(7)汪曾祺:《桥边小说三篇后记》,《汪曾祺文集小说卷》陆建华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第559页.参考文献:1.《汪曾祺传》陆建华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2.《汪曾祺文集小说卷》陆建华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3、《汪曾祺散文选集》徐柏容、郑法清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2月4、《中国当代名人随笔汪曾祺卷》汪曾祺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汪曾祺散文的赏析
汪曾祺散文的赏析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汪曾祺散文的赏析,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汪曾祺散文的赏析一平淡之美是道家美学思想衍生出的美学范畴,它是指一种朴素自然、平和淡远、本真天成,不刻意雕琢,不尚修饰的艺术境界。
汪曾祺作为中国当代名家,以其颇具特色的小说和散文独立文坛,他的作品如其人温和、淡静,读他的作品浮躁的心灵在他如水般的平淡中享受一份难得的静谧。
他的小说和散文总给人一种“淡淡的滋味”,却淡的有滋有味,真可谓是闲适冲淡中孕育着一种文化,恬淡中自有一份厚重。
汪曾祺散文我觉得最值得称道的是那种“真”,是真情、真语言。
平淡致远,一点没有矫揉造作的嫌疑。
文风平易近人,人人看了都会明白,都能看懂。
虽然朴素,但那是一种文学修辞,文学语言,不是方言,没有在语言上的研究和大师的本领,是写不出那样的文字的。
尤其是那种语言真是难得,是应该让我们这些后辈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
由于爱好广泛,他的散文自然就非常博雅。
草木性灵、历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风土、艺术文物……都有涉及。
但最真的是写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对师友、家世、父亲、母亲等的回忆文章写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现出他的善良、和蔼、真实。
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对父亲的回忆,父子之间是那样自由、平等、融洽。
美食向来是中国文人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汪曾祺素有美食家之称,每到一处,品尝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每每陶醉其中,自得其乐。
人皆爱美食,而懂美食,食出心得,却难。
汪曾祺深知个中滋味,那些寻常小食一经他的点睛之笔,无不令人垂涎,感慨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汪曾祺笔下,饮食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境界。
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当数作者回忆故乡美食的文字,如《故乡食物》《故乡的元宵》《端午的鸭蛋》等,这些儿时的食物,一经作者生花妙笔点染,不仅骤成妙笔,还令人顿起游子之思。
《端午的鸭蛋》是一篇既具有生活神韵又凝结着浓烈民俗乡情的散文。
是对生活真味的悠然品读,是对家乡情怀的慨然诠释。
冲淡闲适的世界——汪曾祺散文解析
冲淡闲适的世界——汪曾祺散文解析
秦雯
【期刊名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1)011
【摘要】作为京派散文在当代的延续和传承,汪曾祺的散文具有自身独特而冲淡的气质,他通过对乡的庞大追忆,在逐渐接近本源的过程中,抵达精神的核心.他的散文在语言运用上也别具匠心,细腻传神的摹写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而且他在写作中不断追求闲适、淡然的审美趣味,在平淡中包含深邃意蕴.
【总页数】4页(P71-74)
【作者】秦雯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6
【相关文献】
1.冲淡闲适中的苦与乐——周作人散文对人生苦与乐的抒写 [J], 孙正军
2.浅谈汪曾祺散文闲适平淡的文化意蕴 [J], 孙絮
3.闲适冲淡中的苦涩与优雅r——周作人与汪曾祺闲适体散文的比较 [J], 周铿
4.汪曾祺散文文体解析 [J], 吴熙;;
5.“边缘化”与闲适之文──论汪曾祺散文的审美艺术 [J], 黄科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汪曾祺崇尚平静淡泊的叙事风度
汪曾祺诗意生活汪曾祺属于大器晚成的作家,他丰富的人生经历赋予他独特的写作视角,让他的作品在那个书写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他说他赶上了好时候,因为他一直和文学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他可以比较贴切地观察生活,又可以从一个较远的距离外思索生活。
”【1】《晚翠文谈.序》第四页这是他饱经沧桑之后恢复的平静恬淡的心境。
在他的小说中,没有箭拨弩张的紧张场面,也没有大喜大悲的人物情感、生活,就在平平淡淡的叙述中,被审美化,被艺术化,就是风土民俗的描写,也充满着诗情画意,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
在他的寻根作品中,一般开头都要交代地理位置,然后再介绍风土人情,也许这就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受戒》中的荸荠庵,《大淖记事》中的大淖,他们都不是名胜古迹,也没有高山大川,只是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地方。
他们的取名非常随意自然,甚至有点奇怪,这也可以从侧面反应出住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态度。
明海的家乡是出和尚的,看似可笑,但和大淖那些挑夫和锡匠又有什么区别呢?都是一种自食其力的谋生手段罢了。
荸荠庵的和尚是特殊的,他们做和尚该做的事:烧香、念经、放焰口;也做违背清规戒律的事:娶媳妇、打牌、杀猪、谈恋爱,在这里,他们把当和尚当成了营生的活计,五个人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
也许在作者看来,他们虽然和我们对和尚的传统认识背道而驰,可是他们礼教之外的纯美人性、惬意的生活、内衣的虔诚和善良比形式上的道貌岸然好多了。
坐落在大淖水边人家,“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风俗,他们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观念和街里的穿衣念过‘子曰’的人完全不同。
”【2】汪曾祺.汪曾祺小说经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P108这是一个逐水而居的村落,外来人口比较多。
挑夫们靠力气谋生,虽然辛苦但很满足,就连姑娘媳妇也挑的不亦乐乎。
这样繁重的工作自然滋生出他们男人般的性格和个性,他们的嫁娶没有任何规矩可言,全凭情愿和情谊,就连巧云被糟蹋,大家也都没有义愤填膺,只是长长的叹息,巧云也没有寻死觅活,因为还要照顾残废的爹。
“闲人”品质的文化意蕴--汪曾祺散文的个性特色
“闲人”品质的文化意蕴--汪曾祺散文的个性特色-柏文猛赏读汪曾祺的散文,就像在与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聊天,让人看到文学后面那位真实的长者。
他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作品中,形成了轻淡闲适的风格,对文坛和散文的创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而独到之处便是他在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是简单镶嵌,而是有机统一地融进了他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
这种融入带有了属于汪曾祺个人的气质和审美理想,但它又并不完全是主观的。
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这种融入又是客观的,是可以被研究的。
我们认为汪曾祺的散文在总体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吸收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追求中国历代文人所向往的一种境界,那就是“闲人”品质。
他的散文与吃、喝、玩物、民俗等内容有关,所叙便是“闲”之物;他的话语不紧不慢,在平淡自然中流露出温柔敦厚,这便是“闲”之语;他在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哲学中把握个体生命的永恒,使得他的散文重和谐、重平和,这就是“闲”之情。
本文从其取材、文风、审美理想三个方面来论述汪曾祺散文对传统文化“闲人”品质的继承及其鲜明的个性特色。
一、“闲”之物,见其雅汪曾祺在散文《泰山很大》中说道:“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
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
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
”的确如此,汪曾祺是不爱写雄奇阳刚之物,好写闲云野鹤、散淡悠闲之物,他认为这是他的气质使然。
显然,他的这一气质与传统文化的某种精神是不谋而合的。
而从另一方面说传统文化的,陶更加大了他形成这种气质的可能性,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的。
中国文人一直将“闲人”作为一种最理想最令人神往的形象,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一种格调,无论是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是“呼鸡喂狗,守堡看田”的素朴生活,还是到文人雅客的“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又或是近代周作人梁实秋等人的闲适冲淡之散文,都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让他们身心舒畅的这一“闲人”形象。
究其原因,他们都拥有同一种精神,同一种取向,这便是传统文化从或俗或雅的生活中抽开出来的一次精神的升华,而入了“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t u d y o n C h i n e s e
稿
谋, J - 诗文
冲淡 闲适 的世界
汪 曾祺 散文解读
沙 小燕
( 苏 州旅 游与财 经 高等职 业技 术 学校 ,江 苏 苏州 2 1 5 0 0 0 )
【 摘要 】 汪曾祺的散文在教科书上屡见不鲜 , 作为京派的散文, 汪曾祺的散文独具特 色, 散发 着独特的气质。 他的散文大多是追忆家乡, 写作 手 法、 写作技 巧 和意境 布 置都 非 常高超 。在 释读 中通过精 彩 的文 本感 受作 者 的情 感 ,抵 达精 神 的核 心 。在语 言 运用 上别 具 匠心 。细腻 且真挚,给人视 觉与感官上的冲击。本文主要对汪曾祺的散文作品进行解读,以期在解读中进一步 了解他的散文。解读汪曾祺的散 文也 已 成 为我 们探 索他 的世 界 的一 条路 径 。
【 关键词 】汪曾祺散文;语言艺术;解读;审美 【 中图分类号 】 I 2 0 6
汪 曾祺 是 为数 不多 的小 说及 散文 都写 得很 好 的作 家 ,从 他 的第 本 散 文集 《 蒲 桥集 》出版 后他 的散文 就备 受人 们 的关 注 。尤其 是 汪 曾祺谢 世后 人 们对 他 的探 索 和研究 更 为深 入 。然 而更 多 的人对 汪 曾祺 的研 究 只停 留在 小 说上 ,却 忽 略 了他 的散文 。其 实 汪 曾祺 的散 文 造诣 很 高 ,释读 他 的散 文 ,可 从 中窥见 他 的为 人处 世 、性 格态 度 等。汪 曾祺的文本表述方式与实际的精神世界存在着勾连,这样的 勾连同样值得我们瞩 目。汪曾祺的散文藏着 自由的灵魂,并漫溢出 他 的精 神世 界 的信 息 。所 以 ,在解 读 汪 曾祺散 文 过程 中,要从 文 本 深 入到 作者 的精 神世 界 。这 也成 了另 外一 种探 寻汪 曾祺 的途 径 。
一
【 文献标识码Βιβλιοθήκη 】 A 自己的 《 小说笔谈 》里 已总结过 :语言上 : “ 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 看 就 明 白,一 听就记 住 。语 言 的唯一 标准 , 是 准确 。”结构 上 : “ 随 便 。” 叙述 和抒 情 : “ 在叙 事 中抒 情 ,用抒 情 的笔 触叙 事 。 怎样 表 现倾 向性 ? 字里 行 间。 ” 例如他 的 《 葡萄月令》一文 ,写的是葡萄生长、成熟 、收获的 过程 。但 他 用独 特 的语 言把 整个 过 程 的趣 味展现 得 淋漓 尽致 。他用 孩童的 口吻 ,多次运用比喻 、拟人等手法,力求每个句子都简单 明 了 。但 组 合起 来极 富弹性 和 张力 ,层 层 紧扣 ,融 会 贯通 ,从 而呈 现 出一 幅 幅生 动的 画 面。在 他 的笔 触下 ,葡萄 变得 生 动活 泼 ,富有 生 深刻地体现出还乡意识 命力。 “ 一 月 ,下 大雪 。雪静 静地 下 着 。果 园一 片 白。 听不 到一 点 汪 曾祺 的散 文种 类 有很 多 ,其 中最 为特 出的 就是 他对 故 乡的描 声 音 。葡 萄 睡在铺 着 白雪 的 窖里 。 ” “ 二 月 里刮 春 风 。” “ 三月 , 述 。他 通过 对故 乡 的描 述 ,称赞 生 他养 他 的地方 ,把他 孩提 时 的美 葡萄上架。”这样的妙语连珠 ,使得散文尽显魅力 ,展示 了作者对 好 回忆都 一 一展 现 出来 。例 如在 《 花 园 》一 文 中 ,他就 详 细地追 忆 纯粹 生命 的追求 及 向往 。 了孩 童时 各种 各样 的景 物 , 在 这 片 田地 里度 过 的快 乐而难 忘 的 时光 。 三, “ 敞而庄 ,淡而腴”的意蕴 “ 我 的脸 上若 有 从 童年带 来 的红 色 ,它 的来 源是 那 座花 园 。”就 足 姜 白石 在读 过 陶渊 明 的文章 后做 出 了 “ 散 而 庄 ,淡 而腴 ”的评 以看 出这 片 天地 承载 了太 多作 者 的美 好 童年 。在 那 里 ,作者 品尝 把 价 。这样 的评价 非 常巧 妙 ,既 突 出了他 行为 特 色 ,也称 赞 了他 的高 根 草 的味 道 ;活 捉垂 柳上 的 天牛 ;捕 蝉 、捕 捉蜻 蜓 、螳 螂 、土蜂 、 尚 品格 。汪 曾祺 的散 文与 陶渊 明 的文 章有很 多相 似 之处 , 从 精 、气 、 蟋 蟀 ;逗 弄含 羞草 ;聆 听鸟 叫声 ;为 鸟儿 的死 亡哭 泣 ;掐 各 式 的花 。 神各 个方 面 都追 求 的是 平淡 。却 是 淡 中有味 ,值 得 咀嚼 。看 似 散漫 闻 不 同的花 香 … …这 片花 园承 载着 作 者许 许 多多 喜悦 与 快乐 。直 至 却 蕴 含本 真 。汪 曾祺 的这 种 “ 淡 ” ,把他 的人格 气度 提 升到 了一个 作者晚年,也时常忆起这片花园。或许这片花园也感受着作者的喜 新 的高度 。他 的散文 中 时常 抱持 着 老年 人 的心境 去 审视 世界 ,没有 怒哀 乐 ,为 他 的开心 而喜 悦 ,为他 的伤心 而难 过 。 尖 锐 的语 言 、过 激 的情绪 ,一切 都是 淡淡 的。他 也 曾说 : “ 我 觉得 这篇散文里作者通过描述大量的关于花园的事物 ,通过花草树 散 文 的情 感要 适 当克 制 ,感情 过 于洋 溢 ,就像 老 年人 写情 书 一样 , 木 、鱼 虫鸟 兽 以及 作者 与这 些 事物 所发 生 的事 情 的描 写 , 回忆 着作 自己有 点 不好 意思 。”节 制成 了他 写作 的宗 旨。他 在 追忆 沈从 文 老 者童 年 时期 的快 乐 的或 遗憾 的事情 。作 者摒 弃 了巍 峨 的大 山 、壮 丽 师的文章 《 沈从文先生在南联大》中就用了平时简单的语言来人文, 的河 流 ,选 择平 常 生活 中常 见 的 、平凡 的对 象 ,通 过巧 妙 的笔 触把 却 是简 单 之 中有着 深远 的意蕴 。这 样 的散 文 布局 和写 作正 体 现 了他 这 些 普通 对 象 的活 泼 、可爱 、生 动 呈现 出来 ,让 读 者感 受动 植 物 的 追 求本 真世 界 。 奇 妙世 界 , 并 在这 种 简朴 的生 活 中展 现着 清甜 、自由 、潇洒 的气 息 。 汪 曾祺 的小说 与散 文都 相 当地 出色 ,人们 对 于汪 曾祺 的探 索 大 汪 曾祺 的散 文流 露 出的人 生 态度 是 淡泊 、超 然 而洒 脱 的 。通 过 《 花 多停 留在小 说层 面 。其 实解 读 汪 曾祺 的散 文 ,可感 受 到他 在写 作 过 园 》一文 深刻 地 反 映出 了他 浓厚 的 还乡 意识 。表 达 了汪 曾祺 对 故乡 程 中追 求超 然 、淡 泊 的审美 趣 味 。他 的散 文词 语如 花 ,散 而庄 ,淡 的怀念之情 ,对 自由生活的向往。他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真 而腴 。他 的散 文 由 日常 生 活生 发到 深刻 的精神 世界 ,反 映 出 了京派 诚 ,对 平 淡柔 和 的人生 理想 追求 。 散 文的 文化韵 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