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相关法律学习之——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006,70.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 政职责的一部分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 来行使的法律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行政授权的是( )。
A.《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农 业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负责行使植物检疫权
B.某县政府文件规定,县自来水公司行使节约用 水、计划用水的行政执法权
二 行政委托
是行政主体将职权的一部分,依法委托给其他组 织的法律行为。如个人所得税的代收
《行政处罚法》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 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 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 罚。
三 行政授权和行政委托的特征和区别 1 依据方面的特征和区别 2 方式上的特征和区别 3 法律后果上的特征和区别
第四节 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合法要件
一 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是指行政行为的作出或者形成。 ——确定行为在何种情况下已经完成或者作出
(1)主体要件: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 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 组织,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和个人。
(2)主观要件:行为主体有凭借国家行政权力产 生、变更或消灭某种行政法律关系的意图,并有追 求这一效果的意思表示。
生的具体影响,也就是对相对方的权利义务 作出某种具体处理和决定。
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 赋予权益或科以义务 剥夺权益或免除义务 变更法律地位 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
2 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行为成立便对相对方和行政主体等产
生法律上的效力。 一般有下列效力:P120-122 具有公定力 具有确定力——对相对方/对行政机关 具有拘束力 具有执行力
适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
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在行政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包括行政机关与个人之间、行政机关之间以及行政机关与法人组织之间的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1. 权力主体的特殊性: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它具备特殊的权力地位和行使的职能权限。
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承担着各种行政责任和义务,对个人和法人组织具有特殊的管理和约束性。
2. 权力来源的合法性: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于法律授权,行政行为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否则将被认定为违法行政行为。
因此,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行政机关的权力受到法律和法规的限制。
3. 行政法律关系的不平等性: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的权力较强,个人和法人组织的权益相对较弱。
行政机关有权制定规章制度、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等,而个人和法人组织则需要依法接受和执行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
4.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定性: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有明显的区别。
行政法律关系是以行政机关的权力为基础的,它具有公共性、强制性和秩序性,与个人的私人权益和意愿较为独立。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和运行1. 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是通过行政机关与个人、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与法人组织之间的行政行为和法律事实来实现的。
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授权,对个人和法人组织采取的具体行动,包括命令、决定、许可、批准等。
2. 行政法律关系的运行:行政法律关系的运行是指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权力,对个人和法人组织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
行政机关通过行政行为对个人权益进行限制、执法、处罚等,同时也保护和维护个人和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保护1. 法律保护的目标: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保护主要是实现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法律保护的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等。
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不能滥用职权和违法执法。
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
二、行政机关的职权和职责 (一)行政职权 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具体化, 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具体化,是由各个具体行政 主体所享有和行使的国家行政权。它具有国家强制性 国家强制性、 主体所享有和行使的国家行政权。它具有国家强制性、不 可处分性、单方性、优益性等 可处分性、单方性、优益性等。 (二)行政职责 行政职责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 中必须承担的义务。它是由国家法律、 中必须承担的义务。它是由国家法律、法规 规定的,行政主体不可推卸。 规定的,行政主体不可推卸。
二、行政救济 (一)行政救济的概念 一 行政救济的概念 行政救济是国家为了排除行政行为对公民、 行政救济是国家为了排除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合法权益造成的侵害而采取的各种事后法律补救手段和措施。 合法权益造成的侵害而采取的各种事后法律补救手段和措施。 (二)行政赔偿 二 行政赔偿 行政赔偿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 行政赔偿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 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由国家给予受害人的赔偿。 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由国家给予受害人的赔偿。 (三)行政补偿 三 行政补偿 行政补偿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 行政补偿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因其 合法行为给无义务的特定公民、 合法行为给无义务的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造成损失,依法由国家给予的补偿。 造成损失,依法由国家给予的补偿。
第三节 行政行为和行政法制监督
一、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一 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行政相对人 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 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 1、基于法律的国家强制性 、 2、法律许可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性 、 3、单方意志性 、 4、效力先定性 、 5、无偿性 、
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引言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
行政机关在履行公共权力的过程中,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产生各种法律关系,这些关系通过行政法规范和行政程序等方式来调整和维护。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特殊性:行政法律关系是由行政机关行使公共权力所产生的特殊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和刑事法律关系有一定的区别。
2. 法律性: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行政机关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必须依法行政,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3. 非对称性:行政法律关系存在着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不对称性,即行政机关拥有一定强制力和特殊权力。
4. 公共性:行政法律关系是在公共领域中产生的法律关系,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权力的行使。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1. 行政权利和义务:行政机关作为行使公共权力的机关,享有特殊的行政权利,也有相应的行政义务。
2. 行政执法:行政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3. 行政许可: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相关行政许可,规范其行为和活动。
4. 行政契约: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通过签订行政契约来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5. 行政争议解决:行政法律关系产生争议时,通过行政诉讼或其他争议解决机制进行解决。
行政法律关系的保障为了保障行政法律关系的正常运行和公平公正,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法律规范:制定健全行政法规范,明确行政机关的权力和义务,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2. 行政程序:建立公正、透明的行政程序,保障各方在行政活动中的参与权和知情权。
3. 行政机关监督:加强对行政机关行使公共权力的监督,防止滥用职权和违法行为的发生。
4. 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对行政法律关系的参与,促进公共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特殊性、法律性、非对称性和公共性等特征。
《税收相关法律》考点总结: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
《税收相关法律》考点总结: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一、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一)行政法的概念是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其消极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行政法的特征:形式上的特征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数量多、具有多种法律渊源内容上的特征内容广泛易于变动包含实体与程序两种规范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渊源(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即行政法治原则,是贯穿于行政法中,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与实施的根本准则,具有其他任何原则不能替代的作用。
具体可分解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2.行政合理性原则3.行政应急性原则(二)行政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行政规章5.地方性法规6.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7.行政法的其他渊源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冲突的解决方式:(1)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2)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由国务院裁决。
(3)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4)国务院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制定)与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制定)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5)各部门规章之间、各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它们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三、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包括狭义的行政法律关系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1.概念及特征2.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行政主体享有国家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的社会组织,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地位的一方当事人。
客体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力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
行政法律关系_行政关系(3篇)
第1篇一、引言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关系是行政法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在行政法领域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因行政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行政关系则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与其他主体之间形成的各种关系。
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概念,从定义、特征、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定义与特征(一)行政法律关系的定义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产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主体:指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
2. 行政相对人: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3. 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针对特定对象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
4. 权利义务:指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 法律性:行政法律关系具有明显的法律性质,其产生、变更和消灭均须依据法律规定。
2. 行政性: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产生的,与行政活动密切相关。
3. 权利义务性:行政法律关系具有明显的权利义务内容,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4. 对等性: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具有对等性,即双方在法律地位上相对平等。
三、行政关系的定义与特征(一)行政关系的定义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与其他主体之间形成的各种关系。
行政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主体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如国务院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
2. 行政主体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如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3. 行政主体与公民的关系:如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4. 行政主体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的关系:如外交关系、国际条约关系等。
什么是行政法律关系(二)
什么是行政法律关系(二)引言概述:
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具有行政性质的法律关系,它是指在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过程中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存在和运行对于维护国家法治、保障公民权益以及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探讨行政法律关系的具体内容。
正文: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1. 行政法律关系的定义和概念
2. 行政法律关系的行政性质和法律性质
3. 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点和要素
4. 行政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1. 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公民和法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3. 其他组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参与和地位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和变更
1. 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条件和程序
2. 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方式和途径
3. 行政法律关系的解除和终止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效力
1.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及其法律效果
2. 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3. 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责任和救济
五、行政法律关系的保障与监督
1. 行政法律关系的保障机制
2. 行政法律关系的监督制度
3. 公平、公正、公开的行政法律关系建设
总结:
行政法律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关系,具有行政性质和法律性质的双重属性。
在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行政法律关系的性质、主体、形成与变更、内容与效力以及保障与监督等方面都需要得到充分的考虑与研究。
只有建立健全的行政法律关系体系,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012注册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知识点:行政法基本原则
2012注册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知识点:
行政法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即行政法治原则:具体可分解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
(一)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简称合法性原则。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三)行政应急性原则
应急性原则,是指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或与通常状态下的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
它是现代行政法治原则的重要内容,是合法性原则的例外。
但应急性原则并非排斥任何法律控制,不受任何限制的行政应急权力同样是行政法治原则所不容许的。
2014年税收相关法律基础班第1篇第1章(预习讲义)
第1篇第1章 行政法基本理论本章考情分析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平均分值为4分,分值比重不高,但部分考点(如行政主体的界定、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行政事实行为)是学习行政法律制度的基石,对第1篇其他章节的理解和掌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由于是理论性章节,难免抽象、晦涩,复习时注意把握有具体、实质内容的考点,切忌对个别学理性表述纠缠不休。
最近3年本章考试题型与核心考点分布2013年 2012年 2011年 核心考点分布 单项选择题2分 1分 3分 1.行政合理性原则 2.行政行为的分类 3.行政事实行为 4.政府信息公开多项选择题2分 - 2分 综合分析题- - 2分 合计4分 1分 7分 本章教材的主要变化2014年本章教材的主要变化有:(1)“行政职权的内容”中删除“行政决策权”,新增“行政解释权”;(2)新增“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单设的办事机构”、“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并在“中央行政机关”中,新增多处举例,详细介绍我国目前中央行政机关的组成;(3)新增“行政奖励”和“行政事实行为”。
2013年本章教材新增“催告制度”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
本章重难点剖析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治原则(一)行政合法性原则1.“存在”合法:行政权力的存在有法律依据;【解释】行政法是“法无授权即禁止”;民商法是“法无禁止即允许”。
2.“行使”合法:行政权力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行使。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实质合法性原则(2013年、2011年、2010年单选题)1.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2.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权(亦称“行政裁量权”)的存在。
【解释】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甲企业未按照规定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但情节轻微,则“责令限期改正”是没商量的;但罚款500元,还是不罚款,则由税务机关根据其情节自由裁量。
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解析行政机关与法律之间的互动关系引言: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机关与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关系。
在法治社会中,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之一,行使着管理、决策和执行职能。
而法律则是对社会行为规范和国家行政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的重要手段。
行政法律关系既包含行政机关对法律的尊重和遵从,也包括法律对行政机关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行政法律关系的内涵、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内涵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机关与法律在实践中互相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具体而言,行政法律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机关对法律的尊重和遵从: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决策和执行行为必须依据法律的授权和限制,不得超越法律范围。
行政机关必须服从法律的命令和规定,不能随意违反法律规定。
2. 法律对行政机关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法律对行政机关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法律规定了行政机关的权限范围、程序和行为方式,对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同时,法律还对行政机关行为进行了监督和制约,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防止滥用职权和违法行为的发生。
3. 行政机关与法律的互动和合作:行政机关作为法律执行主体,必须与法律互相合作,共同实现法律的目标。
行政机关在执行职能的过程中,需要依据法律制定具体措施和实施细则,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同时,也需要根据实践中的需要,向立法机关提出完善法律的建议和意见,为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依据。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对称性和对立性: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对称性和对立性并存的关系。
行政机关既是法律的执行者,又是法律的受约束者。
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履行法律的义务。
而法律则对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保障公民的权益。
2. 双向互动和相互制约:行政机关与法律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一、行政法律关系概述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权力,行使行政职能,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则扮演受行政机关行政权力制约的角色。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1. 不平等性: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权力,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相对弱势,受到行政机关的限制和约束。
2. 强制性: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取强制措施,强制履行法律义务。
3. 公共性:行政法律关系涉及公共利益,行政机关的行为影响公共利益的实现。
4. 专门性: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的对象,有独特的法律规范和程序。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1. 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行使行政权力的国家机关,包括中央、地方各级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的主要职能包括颁布行政法规、制定行政规章、执法监督、行政裁决等。
2. 公民公民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受保护主体,公民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时应尊重公民的权利。
3. 法人及其他组织法人及其他组织是指依法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
法人及其他组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拥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行政机关有权对其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1. 行政权力及行政行为行政权力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赋予的权限,行使行政活动的能力。
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所进行的具体行为,包括命令、决定、审批、奖励、处罚等。
2. 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对其行为所造成后果承担的法律责任。
行政机关应依法履行相关的法定义务,并对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行政诉讼及救济制度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向行政机关提起的司法救济程序,用于保护其合法权益。
行政机关应依法受理行政诉讼,并按照法律规定作出相应的决定。
4. 行政契约行政契约是指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经过协商达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合同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运行中,行政法律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它犹如一张无形的网,规范着政府与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那么,什么是行政法律关系呢?简单来说,行政法律关系就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而形成或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
这种关系的一方主体必定是行政主体,而另一方则是行政相对人。
行政主体,通常是指依法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
在我国,行政主体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行政机关很好理解,比如各级人民政府、公安局、税务局等等。
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则像是高等院校,当它们在招生、授予学位等方面行使职权时,就成为了行政主体。
行政相对人则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也就是受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组织。
比如说,一个企业因违反环保法规被环保局处罚,这个企业就是行政相对人;一位市民因交通违规被交警罚款,这位市民也是行政相对人。
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行政主体实施了一定的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的种类繁多,有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等。
行政处罚,像是罚款、拘留、吊销许可证等,是对行政相对人违法行为的一种制裁;行政许可,比如颁发营业执照、许可证,是赋予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行政强制,包括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是为了保障行政决定的执行或者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强制措施。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
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这意味着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依法享有一定的优先权和受益权。
比如,在紧急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先行采取强制措施,不必等待相对人的同意。
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政主体可以随意滥用权力,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行使职权,遵循法定的程序和原则。
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也享有一系列的权利。
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政法是调整国家⾏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与⾏政法有着⼗分密切的联系。
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税法具有⾏政法的⼀般特征:第⼀,调整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法⼈或⾃然⼈之间的法律关系;第⼆,法律关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总是国家;第三。
体现国家单⽅⾯的意志,不需要双⽅意思表⽰⼀致;第四,解决法律关系中的争议,⼀般都按照⾏政复议程序和⾏政诉讼程序进⾏。
因此有⼈认为,税法属于⾏政法法律部门。
然⽽,税法虽然与⾏政法联系密切,但⼜与⼀般⾏政法有所不同。
第⼀,税法具有经济分配的性质,并且是经济利益由纳税⼈向国家的⽆偿单向转移,这是⼀般⾏政法所不具备的;第⼆,税法与社会再⽣产,特别是与物质资料再⽣产的全过程密切相连,不论是⽣产、交换、分配,还是消费,都有税法参与调节,其联系的深度和⼴度是⼀般⾏政法所⽆法相⽐的;第三,税法是⼀种义务性法规,并且是以货币收益转移的数额来作为纳税⼈所尽义务的基本度量,⽽⾏政法⼤多为授权性法规,少数义务性法规也不涉及货币收益的转移。
因此,简单地将税法体系归并到⾏政法部门是不够严谨的。
2021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A讲义-CXQ-第1章行政法基本理论
第一编 行政法律制度本编考情分析2020年2019年2018年单项选择题61010多项选择题344综合分析题534考核分值25.0分29.0分31.0分分值占比18%21%22%行政法律制度框架第一章 行政法基本理论本章考情分析2020年2019年2018年单项选择题——1多项选择题———综合分析题1—1考核分值 2.0分— 3.5分2021年本章新增、修订情况1.根据修订后的《行政处罚法》调整相关内容2.根据修订后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调整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内容章节框架第一单元 行政法基础【考点1】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1.行政法的概念授予行使监督行政法,是指关于行政权力的 、 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 控制和对其消极后果予以 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设定(1)行政法是 (创设、规定)行政权力的法(2)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权力 的法实施监督(3)行政法是 行政权力的法补救(4)行政法是对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进行 的法2.行政法的特征(1)行政法形式上的特征①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②行政法规范数量多,且具有多种法律渊源(2)内容上的特征①行政法内容广泛②行政法易于变动特别是以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的具体规范,其稳定性相对较差。
③行政法往往包含实体与程序两种规范【考点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行政合法性原则(形式合法性原则)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与法律规定相抵触。
存在(1)行政权力的 有法律依据;法定程序行使(2)行政权力必须按照 。
实质合法性2.行政合理性原则( 原则)行政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必须合理地行使 ,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公平正义观念,符合情理、事理、法理。
(1)行政行为应 符合立法目的考虑相关因素(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 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平等地适用(3) 法律规范,符合公正法则(4)行政行为应保持适度,符合比例原则要求(又称“禁止过分”原则)【提示】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某一行政目的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对损害最小当事人权益 的方式。
2014年注税税务师考试 税收相关法律 冲刺串讲资料 点题资料
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一、行政法的原则、渊源1.行政法与行政程序法具体基本原则内容(P2-3、P23)(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合法原则、合理原则(也叫做实质合法性原则,包括目的、相关、平等、比例、社会道德)、应急性原则。
(2)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公开、公正、参与、效率原则。
2.行政法的渊源外部表现形式及效力冲突解决方式(P4-5)(1)具体关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定机关、具体文件名称、效力等级。
(2)效力冲突的解决方式(家长裁决制):全国人大常委会(人大)或国务院(政府),注意部门规章VS地方性法规(两家孩子打架)二、行政法律关系1.行政法律关系具体内容(P5-6)(1)主体: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客体: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3)内容:权利和义务。
行政相对人权利:参与、受益、请求权。
2.行政主体概念、职权、内容(P6-12)(1)行政主体:权(立法、司法、党务不是)、名(内部机构、派出机构超授权;受托方)、责(独立责任组织)。
可以作行政诉讼被告、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2)行政职权:公益、优益、支配、不可自由处分性。
(3)关注行政解释权(2014新增)、行政执法权等内容。
3.行政机关内容,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区别(1)关注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直属特设机构内容性质(2)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VS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区别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性质不是行政主体授权行政主体权行政机关的委托(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名必须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可以自己的名义的行使责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承担4.派出机关VS派出机构区别(1)派出机关: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管委会(2)派出机构:审计署的办事处、公安派出所、税务所、工商所、财政所等5.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
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引言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机关与法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在现代国家的行政管理中,行政机关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
本文将从行政法律关系的定义、特征、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定义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与法律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
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法律关系,它体现在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行为时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并受到法律的限制和制约。
特征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法律上的基础性: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必须有法律依据,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法律是行政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任何行政行为都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
2.对行政机关具有约束和制约性:法律对行政机关具有约束力,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制。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对自身的行为要负责任,如果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对公民和法人具有保护性:行政法律关系不仅仅关系到行政机关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也关系到公民和法人的权益保护。
法律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如果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损害了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和法人可以依法维权。
4.具有程序性: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和解决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公民和法人也可以按照法定程序申请行政机关的救济和维权。
作用行政法律关系在行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保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
行政法律关系的存在保障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防止滥用行政权力和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2.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法律对行政机关具有约束力,限制了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和方式。
行政机关不能随意行使行政权力,必须在法律的规定范围内依法行使。
行政法律关系的存在约束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保证了行政机关的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相关法律学习之——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
本节共有三个问题,该节在历年考试中均不作为重点,2008年考了2分、2009年考了4分,其余年份均为1分。
考点体现在行政法的渊源(2006-2009年)和行政法的原则(2010年),行政相对人的权利(2009年)上。
2011年的教材基本无变化,重点内容仍应为传统的重点内容。
一、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了解)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民法与行政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民法调整的是主体之间地位平等的社会关系,比如合同关系;而行政法调整的是主体之间地位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比如行政处罚关系
B.由于行政法调整的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行政诉讼中行政主体与相对人诉讼地位不平等
C.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中主体之间的权利能力是平等的
D.民法调整财产关系,行政法调整人身关系,只有经济法既调整财产关系又调整人身关系
E.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是关于民法与行政法的跨章节综合性题目。
民法和行政法都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选项D错误。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掌握)
【例题·单选题】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即()原则。
A.行政法治原则
B.行政合法性原则
C.行政应急性原则
D.行政合理性原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即行政法治原则,是贯穿于行政法中,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与实施的根本准则,具有其他任何原则不能替代的作用。
【例题·单选题】2008年抗击冰雪灾害时期,高速公路管理局对部分高速路段实施封路措施,体现了行政法的()。
A.行政合法性原则
B.行政合理性原则
C.行政应急性原则
D.行政责任原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应急性原则。
行政应急性原则是指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或与通常状态下的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
【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法规论,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有()情形的,属于违反实质合法性原则。
(2010年)
A.违反法定程序
B.超越行政职权
C.明显考虑不相关因素
D.适用法律依据错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相对于传统理论中的形式合法性原则来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实质合法性原则。
三、行政法的渊源(熟悉)
【例题·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法渊源的有()。
A.《行政处罚法》
B.《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C.《海关行政处罚听证办法》
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
E.知名学者关于行政处罚的学说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该题考核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中设计国内行政管理的部分。
本题中,选项A是法律,选项B是行政法规,选项C是部门规章;选项D是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属于其他渊源的范围。
而选项
E只是学理解释,不属于行政法的渊源。
【例题·单选题】作为行政法渊源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其中()属于基本法律。
A.《行政复议法》
B.《企业所得税法》
C.《税收征收管理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法渊源中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的分类。
)《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企业所得税法》属于基本法律,《行政复议法》、《税收征收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法律。
(考生复习时以直接记忆教材中的明确例举为主)
【例题·多选题】根据行政法的渊源理论,()属于行政法规。
A.《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
B.《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
C.《增值税暂行条例》
D.《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E.《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选项A、B的制定主体是国家税务总局,属于部门规章。
【例题·多选题】按照《立法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具有规章制定权的有()。
A.国务院办公厅
B.国家体育总局
C.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D.审计署
E.深圳市政府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规章制定权。
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属于国务院办事机构,不具有行政立法权;国家体育总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审计署是国务院组成部门有权制定部门规章;深圳市政府有权制定地方规章。
【例题·单选题】关于行政法规,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拘留处罚
B.行政法规对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时可以增设行政许可
C.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法制办裁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是有关行政法规的一个综合性题目。
选项A错误。
只有法律才有权设定行政拘留的处罚,行政法规无权设定行政拘留处罚。
选项B错误。
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但是不可以增设行政许可。
选项D错误。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例题·多选题】根据《立法法》规定,下列关于法律效力冲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律之间发生法律效力冲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裁决
B.行政法规之间发生法律效力冲突由国务院裁决
C.部门规章与部门规章之间发生法律效力冲突由国务院裁决
D.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之间发生法律效力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E.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之间发生法律效力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法渊源的效力等级关系以及效力冲突的解决方式。
选项A错误。
法律之间的效力冲突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选项B、C正确,选项D错误。
行政法规之间的效力冲突由国务院裁决;各部门规章之间、各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法律冲突由国务院裁决。
选项E正确。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之间发生法律效力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提示:对行政法渊源效力等级的判断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1)能够判断效力等级的,按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来解决,即人大高于政府、上级高于下级。
(2)不能判断效力等级的,由国务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来决定,即所谓的“家长裁决”。
四、行政法律关系(熟悉)
针对本部分内容我们要重点掌握三个问题:(1)狭义的行政法律关系的含义;(2)行政监督法律关系的含义;(3)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监督法律关系之间的区别。
【例题·多选题】根据行政法理论,下列各项中属于狭义的行政法律关系的
主体的有()。
A.国家税务总局
B.行政复议机关
C.纳税人
D.人民法院
E.省级以下税务局的稽查局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狭义的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根据行政法理论,狭义的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
选项A省级国税局属于国家税务机关,是行政主体。
选项E省级以下税务局的稽查局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也是行政主体。
选项C纳税人是具有纳税义务的行政相对人。
选项A、C、E属于狭义的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选项B、D是行政监督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对行政主体进行监督,因此不符合题意。
【例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监督主体的是()
A.立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行政诉讼中的原告
D.监察机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在我国,依法对行政有监督权的主体很多,如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等,但个人不能成为监督主体。
【例题·多选题】下列对行政法律关系、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以及行政监督的描述,正确的有()。
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行政机关
B.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政行为
C.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往往是重合的
D.监督行政是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E.行政监督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与狭义的行政法律关系以及行政监督的区别。
选项A错误。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不仅仅是行政机关。
选项D错误。
监督行政既可以依职权,也可以依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