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鲛人泣珠”的神话学研究
妄想山海鲛人泪用途
妄想山海鲛人泪用途山海鲛人泪是一种传说中的神秘物品,具有非凡的力量和特殊的用途。
据说这种泪水可以治愈疾病、延年益寿,同时还能带来财富和幸福。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妄想山海鲛人泪的用途。
首先,山海鲛人泪被认为具有治愈疾病的功效。
据传,在古代,有一位被称为“泪之仙子”的鲛人,她的泪水能够治愈各种难治性疾病。
因此,人们将鲛人泪视为无价之宝,认为它能够带来健康和长寿。
即便在现代,鲛人泪仍被许多人视为宝贵的药物,并被用来治疗一些顽疾。
其次,山海鲛人泪还被认为具有保护和驱邪的作用。
传说中,鲛人泪具有驱除邪恶力量和保护人们免受不幸的能力。
许多人将鲛人泪佩戴在身上,相信它能够抵御邪恶的侵扰,给人们带来安宁和保护。
此外,山海鲛人泪还被认为具有招财纳福的功效。
在许多传说和神话中,鲛人泪与财富紧密相连。
拥有鲛人泪的人被认为能够招财进宝,财源滚滚。
因此,许多富豪和商人愿意花费巨大的代价来获取这种宝贝,期望能够获得好运和财富的降临。
另外,鲛人泪还有神奇的爱情作用。
据传,鲛人泪能够帮助人们寻找真爱,实现爱情的美好。
这可能与鲛人泪的神秘力量和浪漫的传说相关。
很多人相信,拥有鲛人泪的人能够遇到真正的爱人,并且能够在爱情中获得幸福和美满。
最后,山海鲛人泪还被赋予了一种神秘的灵性和智慧。
它被认为是能够聚集智慧和灵感的来源,能够帮助人们提高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一些艺术家和创作者相信,鲛人泪能够激发他们内在的创造力,并帮助他们在艺术和创作领域取得突破。
总的来说,山海鲛人泪被赋予了丰富的用途和意义。
它被视为一种神秘而神奇的物品,具有治疗疾病、驱邪、招财纳福、寻找真爱和提升智慧的作用。
虽然我们无法证实鲛人泪的真实存在,但它作为人们幻想和追求的对象,仍然在很多人的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墙上的光之鲛人的眼泪的感想20字
城墙上的光之鲛人的眼泪的感想20字
摘要:
1.光之鲛人的眼泪的概述
2.光之鲛人的眼泪的寓意
3.对光之鲛人的眼泪的感想
正文:
光之鲛人的眼泪,这是一幅极具神秘色彩的画作。
画面上,鲛人悬浮在城墙之上,眼泪熠熠生辉,似乎包含着无尽的哀伤与期待。
鲛人的眼泪,历来被视为寓意丰富的象征。
鲛人,传说中的水族生物,既有人的形态,又有鱼的特征。
它们的眼泪,被认为具有化解仇恨、唤醒人性的作用。
而城墙,则象征着隔阂与困境。
画作中的鲛人眼泪,就像是希望的化身,试图穿透冷漠与隔阂,唤醒人们心中的善良与美好。
面对这幅画作,我不禁陷入深思。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冲突与对立。
人们往往被利益、观念、习惯等束缚,忽视了共同的善良与美好。
而光之鲛人的眼泪,正是提醒我们要坚守善良,努力化解矛盾,让世界充满爱与和平。
或许,光之鲛人的眼泪,也是对我们的一种启示。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时,不要忘记心中的善良与美好。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一份努力,世界必将变得更加美好。
快乐读书吧《中国古代神话》整本书阅读交流课1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中国古代神话》整本书阅读交流课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与计划完成情况,维持学生的阅读热情。
2.借助情节图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3.通过对比阅读,初步感知中外神话的差异,进一步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与鲜明的人物形象,分享阅读神话故事的快乐与成果。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热情。
教学准备:调查学生阅读计划完成情况;设计阅读单;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展示的人物卡片、阅读积累等。
教学过程:一、说说计划,了解进度1.出示导读课后学生完成的阅读计划表,了解学生阅读完成情况。
2.小结读书好习惯:有计划二、做做游戏,趣猜人物1.出示学生制作的人物卡片,学生看图猜一猜。
师:我们知道神话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里面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
猜猜看他是谁?过渡:这些生动的插图都是同学们在制作人物卡片时绘制的,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大家制作的人物卡片。
2.展示完整的人物卡片。
(神农、女娲、嫦娥、刑天、精卫……)3.出示学生积累的文字,学生听读后猜出名字。
过渡:看图猜人物一点儿也难不倒大家,那老师读人物卡片上的文字,你也能猜出是谁吗?人物1:传说他生有两个翅膀,鳞片为金色,可以控制风和雨,帮助黄帝打败蚩尤,帮助大禹治好洪水。
(应龙)人物2:长了九个脑袋,全身青色,人面蛇身,九个脑袋可以分别移动,从来不在同一处吃饭,而是分别去九座山吃饭。
这是让人一见就觉得阴森森的——九头蛇怪相柳。
过渡:这些想象令我们感到十分神奇,许多同学把这些有趣的文字还积累了下来。
你能猜出她积累的是哪个人物的特点吗?人物1:长着一副人脸,身子却像老虎,有九条尾巴。
也有的说是身子像老虎却长了九个人头。
(掌管昆仑山的天神陆吾)人物2:身体像牛,长着凶恶狰狞的老虎头,头顶还有尖锐锋利的脚,掌管幽都,这是——后土。
过渡:神话故事中不仅有神灵英雄,有珍禽异兽,还有很多奇花异草,快来猜一猜!仙山上有成片的(),结的果实十分美味,吃了就可以长生不老。
鲛人泣珠的传说故事_鲛人泣珠的故事
鲛人泣珠的传说故事_鲛人泣珠的故事鲛人,鱼尾人身,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鲛人即是西方神话中的人鱼,又名美人鱼。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鲛人泣珠的传说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鲛人泣珠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国南方的大海中,住着鲛人,他的外形与人差不多,但背上却长着和鱼一样的鳞,像鱼一样拖着一条尾巴,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
鲛人有两个奇特的本领,一是善于纺丝织绢,而是他们可以落泪成珠。
鲛人织的绢个个都是精品,织法细腻,纹理精细,薄如蝉翼,色彩好,光泽足。
当然这样的精品,令谁见了都爱不释手,是世间罕见的丝织品。
后来的“鲛绡”就是由此而来。
鲛人有两项特殊的技能,一是善于纺丝织绢,二是他们的眼泪能够化成珍珠。
鲛人织成的绢十分精细,薄得像蝉的翅膀一样,色彩好,光泽足,无论谁见了都会爱不释手,是一种最高级的丝织品。
后人所说的“鲛绡”就是由此而来的。
鲛人的眼泪能够化成珍珠,眼泪是他们的珍宝,他们不会轻易哭泣。
鲛人们在水中居住久了,就会上岸到临海的人家借宿,如果借宿的人家有织布机,为了报答这家人,他们就会主动替住户织绢。
他们织绢的速度很快,只要在住户家住几天,一匹尚好的绢就会织好。
住户拿着鲛人织的绢去市场售卖,就会赚到比平时的绢多百倍的银两。
所以,住户们自然是希望鲛人来自己家借住,所以,沿海的居民家家备有织机。
这一天,一个人在海中受伤,被路过海边的船家发现后救起,带回来家中养伤。
伤好后鲛人也不离开,在恩人家中主动地织起绢来,等到绢织好后,船家发现与众不同,这时候才知道自己救的是鲛人。
住了一段时日,鲛人要离开了,临行前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泪水落下经化成一颗颗晶莹的珍珠。
等到珍珠在盘中快要溢出,鲛人便赠送给了船家。
回身跃进大海,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鲛人泣珠的解释“沧海月明珠有泪”与郭沫若的《静夜》中所讲述的都是“鲛人泣珠”的故事:晋张华《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予主人。
《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们!青龙鲛人大集合
《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们!青龙鲛人大集合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山海经》称作“古之巫书”。
就《山海经》的性质及其成书来说,鲁迅的论断是确定不移的。
《山海经》确是古代的巫书,是一代一代的巫师把所见所闻通过口耳相传,积累而成。
很早以前,巫史不分,是具有世袭性和专业性身份的一群人。
他们是那个时代学识广博的知识分子,主持山川神灵的祭祀典札,接触各种人物,相互交往频繁,享有交流吸收各种文化知识的优越条件,负有传递保留各种文化知识的重大责任。
他们的社会地位较高,主要充当氏族首领、部落酋长和奴隶主的高级顾问。
为了让一般的人信服自已、崇拜自己,巫师们就要尽量表现得见多识广。
于是,他们努力积累文化知识,采掇奇闻异事,使掌握的文化知识代代地增加。
后世的人把巫师们口耳相传的知识加以整理记录,就成为《山海经》所依据的原始资料。
到了战国时期,有人把这些性质相似而杂乱无章的资料编撰成文,《山海经》就产生了。
到了汉代,又经人增删润饰,就成了现在所看到的《山海经》。
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先生对《山海经》情有独钟,在1923年10月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他对《山海经》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二年,鲁迅在西安作了《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讲演,在第一讲“从神话到神仙传”中,他认为,虽然《山海经》只记载了一些“零星的神话”,但它却是这方面的最重要的古书。
30多年之后,鲁迅在1926年3月25日发表了题为《阿长与〈山海经〉》的散文,回忆了长妈妈为他购买插图本《山海经》的感人故事。
此后,鲁迅为抗击国民党的文化“围剿”而写的那些“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似的杂文,与他钟情的《山海经》有很大关系。
那么来看看山海经重有哪些脑洞大开的神兽们吧~异兽:《重明鸟》重明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
此鸟两目都有两个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鸟,亦叫重睛鸟。
它的身形像鸡,叫起来声音像凤凰一样嘹亮动听。
它常常把身上的羽毛全部抖落,用光光的翅膀拍打着没有羽毛的身子,在高空中起舞回旋。
鲛人泣泪典故的寓意
鲛人泣泪典故的寓意历史中有很多的文学典故,也有很多为人所熟知的。
比如《天净沙秋思》里面的“枯藤老树昏鸦”;又比如在《红楼梦》里面有那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其实这些典故还有很多,比如下面要讲到的“鲛人泣泪”。
鲛人泣泪指的是鲛人含着眼泪说话。
从前有一位君王,他十分好奇鲛人之泪,便命令自己的士兵出去寻找,可是没有一个士兵能找到,最后只能将其沉入大海。
而鲛人就一直待在海边,每天都落泪,鲛人的眼泪滴到地上就会有一块露出来的大陆,而且鲛人的眼泪还会孕育出珍珠,人们见了十分喜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都有大量的珍珠被采走,可是鲛人并不伤心,因为她知道自己在见到心爱的人时眼泪就会变成珍珠。
而这种事情却发生在汉朝,相传有一次两名女子与男子约定,两人同时跳入水中,男子不许对方先出来,要是女子先出来就嫁给谁,于是女子就将头伸入水中,男子等了很久都没看见,刚想放弃,就听见一阵声音,原来女子游到男子的身旁。
我要把你变成一个幸福的人,让你的快乐比我的还多。
汉武帝看了感动万分,就下旨封那个男子为王,那个女子为后。
不管什么时候,女孩子一定要经得起等待。
你不需要刻意的去等待一个人,而是应该让自己等到一个更好的人。
就像流星划过天空的瞬间,留下的美丽足迹。
不要将自己对某个人的想念,某个人的牵挂,某个人的痴情转化为泪水。
不要因为某个人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而伤神,或者是伤心,等到泪水流干了,就不值得了,也许就不再珍惜了。
一直以来,珍珠都是女孩子必备的饰品,男孩子看到都会欣赏它的美丽,可是却没有一个男孩子送给自己的爱人。
于是那位王后一生只佩戴了一枚珍珠戒指。
直到死去那天,戒指也从未离手,直到人们将戒指取下来时才发现,那枚珍珠戒指是用那位王后自己的眼泪打磨而成的。
从此以后,那位女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和对爱情的忠贞,决定一生不哭。
但是当她遇到喜欢的男子时,就会将那枚珍珠戒指摘下来,轻轻抚摸它,因为她觉得那是爱人对她的怜惜。
“我不敢,怕一开口,眼泪就掉下来。
小学四年级备课笔记2(大全)
小学四年级备课笔记2(大全)第一篇:小学四年级备课笔记2(大全)23*卡罗纳一、教材简解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2、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3、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三、课时准备: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推介新书,揭示课题导语:同学们,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永恒的,令人百读不厌。
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本书,该书曾是19世纪轰动了意大利文坛,并且先后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你们想知道这书叫什么名字吗?《爱的教育》真的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里面的一篇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步阅读,读通课文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比较长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小黑板,读准9个词语。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出现的问题,同学互相帮助纠正。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提纲导读,感情理解1、出示“导读提纲”,学生自读课文。
2、学生读读、画画、议议。
3、提供范例,指导交流。
4、学生交流四、欣赏评价,延伸教育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么样去宽慰卡罗纳呢?2、你对卡罗纳身边的人们是怎么看的,请选择一个作一番评价。
3、师小结: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褪的,爱,让人间充满温馨。
同学们,让我们有空多读读《爱的教育》吧,她将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
五、布置作业1、积累9个词语。
2、摘抄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鲛人泣珠传说
他们美丽善良,心灵手
巧,能织出薄如蝉翼的布, 这种布浸水不湿,精美绝伦, 被称为“鲛绡”。
除了纺织,鲛人还有一
项本领,那就是落泪成珠, 也叫泣珠。
鲛人哭泣留下的每一滴眼 泪,都是一颗颗晶莹剔透 的珍珠。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悼念亡妻 的《锦瑟》一诗中也运用了 这个典故:“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郭沫若在《静夜》中也说 过,“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 流珠”。
思考
同学们,你们认为鲛人泣珠的原因是 什么呢?是感激朋友的帮助,是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还是思念一个人呢?
感谢您的聆听!
罗瑾瑜
鲛人泣珠
四年级F班罗瑾瑜
鲛人,鱼尾人身,中国
古代典籍中记载的鲛人即是 西方神话中的人鱼,又名美 人鱼。
从古至今,关于鲛人的
传说有很多。晋代张华的 《博物志》中记载:“南海水
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 绩,其眼能泣珠。鲛人从水 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 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 盘,以予主人。”
相传很久பைடு நூலகம்前,在我国
相传有一个鲛人织好了
鲛绡,从海里上岸去卖,到 了傍晚还没有卖完,无处可 去的鲛人被一个好心人收留。 几天后鲛人卖完了所有的鲛 绡,走的时候鲛人向好心人 要了一个盘子,然后嘤嘤哭 泣。好心人疑惑不已,正要 劝阻,却见鲛人的眼泪一落 入盘中,就变成了颗颗饱满 的珍珠。鲛人便把整盘珍珠 送给了好心人。
这就是鲛人泣珠的传说。
鲛人泣泪典故的寓意
鲛人泣泪典故的寓意
鲛人族只有和鱼一样的长长的尾巴,他们在水中活的自由自在的。
而且他们还有一种神奇的本领,就是纺织,早在《搜神记》中就有了相关记载,鲛人族纺织的东西都是非常罕见又很精细的东西。
鲛人族还有一种独特的本领就是他们的眼泪会化成珍珠,只是鲛人族几乎是不会哭泣的,因为他们的生活非常的幸福。
有一天,一个受伤的鲛人晕倒在海边被附近的一位渔夫所救,在伤好之后这个鲛人并没有离开,而是留在这个渔夫家帮他织起绢来,这个渔夫将这些娟卖掉之后,赚了很多的钱,之后鲛人就离开了。
在离开的时候鲛人非常的感激这个渔夫,也有些不舍,就留下了眼泪,这些眼泪全部化成的珍珠,赠送给了渔夫,自己消失在了大海中,这件事情也被大家流传了下来。
后来很多的贵族知道鲛人的眼泪化成的珍珠能够做成长生不老药,从那时开始人们就开始寻找鲛人,想要他们的眼泪,让自己长生不老。
可是鲛人几乎是不流泪的,甚至一生都不会流泪,这些在关于鲛人眼泪的传说中也提到过很多,这就是鲛人泣珠的典故了。
水居仙使——中国古代人鱼图像的类型探讨
报恩,鲛人的“善哭”与“授珠”都更具有了人性情怀,这类
传说“淮南有懒妇鱼。俗云:昔杨氏家妇,为姑所溺而死,化
人鱼无论在体貌与性情上都更接近人类。成熟时期的人鱼形象
为鱼焉。其脂膏可燃灯烛,以之照鸣琴博弈,则烂然有光,若
以鲛人为代表。唐李商隐 《锦瑟》 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
照纺绩,则不得明焉。”
另一则人化鱼的典型是 《太平广记》
田日暖玉生烟。”“明珠有泪”既是出于鲛人之典。杜甫 《雨》
所载对爱情有所追求的高唐之女,文中有对其外貌的描写:
“洁
诗:“神女花钿落,鲛人织柕悲。”从这些诗句可得知,晚至唐
白瑞丽,年可十六七,自言高唐之女,偶化鱼游。”
在古代异闻故
代,鲛人泣珠、善织之说已相当成熟。
比单纯的鱼的形象有更深刻的文化寓意和
内涵。“化变型”人鱼在化变后通常具有
完全的人型、完全的鱼型或半人半鱼的幻
化合体。
图 8 《鱼妇》
(一) 鱼妇:《大荒西经》 中一处关于
图 9 《姣人》
人鱼的记载特别值得关注:“有鱼偏枯,
皮肉白如玉峰。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
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
或鲵鱼俑
。(图 6、7)
俑”即是这类鲵鱼图的衍变与重现。⑤
将以上 《山海经》 中所载赤鱬、氐人、互人、人鱼、陵鱼
和中古时期墓葬中的“人首鱼身俑”等形象总结分析,虽然种
二、人首鱼身型 (或有手足)
类繁多、分布范围广泛,形象的文化内涵各不相同,但其造型
所谓“人首鱼身型”是指人与鱼两种形象仅做简单生硬地
今约 5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
美人鱼的故事不止是个传说
美人鱼的故事不止是个传说美人鱼的眼泪电视剧中,美人鱼偷走了人们的衣服和鞋子,作为报答,留下了由她眼泪化成的珍珠。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这仿佛描写了一位在静静的深海里,边织纱,边忧郁落泪的小女子,也许是因为她太美好了,落下的眼泪都成了珍珠。
所谓怀璧其罪。
后来有人觊觎鲛人的珠泪,驾着犀象拉的车,乘着象入海底取宝,住在鲛人的家里,得到了这些珍珠。
这件事被记载在东汉时郭宪所著的《汉武洞冥记》一篇中,由鲛人的眼泪化成的珍珠,在文中成了最宝贵的异域贡物。
晋人张华编撰《博物志》,鲛人与鲛泪再次被提及,这一次,海里的鲛人居然上岸做起了兜卖鲛绡的生意,并且为了感谢房主留住之情,临别时,将自己的泪水化为满盘珍珠,送给房主,以作酬谢。
鲛人一下子就送了一盘珍珠,实在很大手笔、很土豪。
杜甫的《客从》诗中提到了鲛泪的价值:有朋友带给杜甫一颗鲛人眼泪所化作的泉客珠,因为异常珍贵,所以将之封藏在竹箱之中,然而日后打开箱子时,才发现,这珍珠竟化成了血水。
遍翻古籍就会发现,无论是志怪小说的作者,还是唐宋著名的诗人,描述鲛人、歌咏鲛人的重点都是鲛人之泪。
再看“鲛”这个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可以装饰刀鞘的海鱼。
也有说是海中动物比武的优胜者,特指鲨鱼,鲨鱼的皮做装饰的确不错。
可以说,人们最早认知鲛人,都是从价值的角度出发的。
既然鲛泪、鲛绡这么名贵,那么哪里有售呢?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处“海中市”,在那里,那四海的鲛人带着各自的珍宝,前来进行贸易,而价值连城的鲛绡和珍珠,仅仅只是众多珍奇宝物中的一部分。
听起来足够吸引人,让人心驰神往。
鲛泪成珠,开海为市,时人已经意识到海洋所具有的财富价值,并且在幻想世界中表达了出来。
不过,这些财富的持有者偏偏是神秘的鲛人。
人鱼恋存在吗?影视剧中的美人鱼必然要和男主角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不过在中国古代著作中,人鱼恋就没有那么美好了。
最新-鲛人泣珠的传说故事 精品
鲛人泣珠的传说故事篇一:鲛人泣珠鲛人的还有一个最著名的特点就是泣珠,也就是他们哭泣的眼泪能够变成珍珠。
在上文引用的材料里已经介绍了鲛人泣珠的故事。
这里在补充一条郭宪《别国洞冥记》中的记载:“味勒国在日南,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宫,得泪珠,则鲛人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
”至于鲛人为什么要泣珠,一般来说是因为鲛人以泣珠的方式报答对人类的恩情,比如《太平御览?珍宝部二?珠下》就提到“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予主人。
”这就说明鲛人也很懂得报恩,是一种有情有义的生物。
鲛人的情意在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社会里得到了很多失意落魄的文人共鸣,比如宋代的胡寅的《再谢见寄》“非关粮尽不能兴,自叹车中蹭蹬鳞。
诗客颇能怜逐客,饔人知复受鲛人。
为怜飞箸千条玉,不忘牵潭百尺纶。
腹似鼓鼙无塌处,诗如姜蒜有余辛。
阌乡少府新权尔,争比周郎美味频。
”其中的“诗客颇能怜逐客,饔人知复受鲛人”就表达出了对于鲛人知恩图报的赞美。
至于珍珠在鲛人世界的地位一直以来颇有争论。
有种说法认为鲛人的珍珠是血泪所化,所以即使对于鲛人而言也是非常珍贵的,杜甫的名作《客从》中就写道“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这颗“泉客珠”就是鲛人的泪珠,“开视化为血”说明它是血泪所化,足见其珍贵。
然而,也有人认为珍珠对于鲛人而言是非常廉价的,所以《韩诗外传》里会有“荆山不贵玉,鲛人不贵珠。
”的说法。
这点似乎也有些道理,毕竟物以稀为贵,如果鲛人能够以眼泪制造珍珠,相比珍珠的价值就没有人类社会里这么高了。
在百度百科中关于鲛人的词条则援《镜》等多部关于鲛人的当代奇幻小说,综合了这两种说法,把鲛人的泪珠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泪珠,只能生成成色比较差的廉价珍珠,还有一种鲛人的泪珠则是在特殊的时刻(比如满月)或者心情下产生,所以能生成珍贵的宝珠,这种珍珠不仅在人类社会价值连城,连鲛人自己也奉为珍宝。
鲛人泣珠
鲛人的还有一个最著名的特点就是泣珠,也就是他们哭泣的眼泪能够变成珍珠。
在上文引用的材料里已经介绍了鲛人泣珠的故事。
这里在补充一条郭宪《别国洞冥记》中的记载:“味勒国在日南,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宫,得泪珠,则鲛人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
”至于鲛人为什么要泣珠,一般来说是因为鲛人以泣珠的方式报答对人类的恩情,比如《太平御览•珍宝部二•珠下》就提到“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予主人。
”这就说明鲛人也很懂得报恩,是一种有情有义的生物。
鲛人的情意在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社会里得到了很多失意落魄的文人共鸣,比如宋代的胡寅的《再谢见寄》“非关粮尽不能兴,自叹车中蹭蹬鳞。
诗客颇能怜逐客,饔人知复受鲛人。
为怜飞箸千条玉,不忘牵潭百尺纶。
腹似鼓鼙无塌处,诗如姜蒜有余辛。
阌乡少府新权尔,争比周郎美味频。
”其中的“诗客颇能怜逐客,饔人知复受鲛人”就表达出了对于鲛人知恩图报的赞美。
至于珍珠在鲛人世界的地位一直以来颇有争论。
有种说法认为鲛人的珍珠是血泪所化,所以即使对于鲛人而言也是非常珍贵的,杜甫的名作《客从》中就写道“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这颗“泉客珠”就是鲛人的泪珠,“开视化为血”说明它是血泪所化,足见其珍贵。
然而,也有人认为珍珠对于鲛人而言是非常廉价的,所以《韩诗外传》里会有“荆山不贵玉,鲛人不贵珠。
”的说法。
这点似乎也有些道理,毕竟物以稀为贵,如果鲛人能够以眼泪制造珍珠,相比珍珠的价值就没有人类社会里这么高了。
在百度百科中关于鲛人的词条则援《镜》等多部关于鲛人的当代奇幻小说,综合了这两种说法,把鲛人的泪珠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泪珠,只能生成成色比较差的廉价珍珠,还有一种鲛人的泪珠则是在特殊的时刻(比如满月)或者心情下产生,所以能生成珍贵的宝珠,这种珍珠不仅在人类社会价值连城,连鲛人自己也奉为珍宝。
鲛人的眼泪
鲛人的眼泪作者:申赋渔来源:《莫愁(小作家)》 2021年第4期文/ 申赋渔1连日的大雨,引发了洪水。
水是从东村涨起的,一直涌过来,我屋子的底层被淹没了。
之后的几个月,我一直在修房子。
好在当时有两个邻居大学生的帮忙,大部分家具才被抬到楼上,让我少了许多损失。
这个多年不遇的雨季之后,东村说要祭海神。
东村是个相当古老的村子。
村口一块青石上有一个马车的辙印,据说是秦始皇东巡时候留下的。
这个村比我们的村子要大得多,也热闹得多。
我的好友孙老师住在东村,几天前就邀我来看这个多年不见的大祭。
孙老师是个画家,最擅长的是在墙上画壁画。
我之所以住到这个村子来,也是因为他的缘故,十多年前来看他,我看中了他隔壁村子里的这幢房子,没有多想,就买下了,一直空着。
这次疫情之后,才算真正住过来。
从我家出来,顺着小河往东走,七拐八拐,走上十多里,就能看到海神庙。
东村靠海神庙的小河边来了一群年轻女孩。
她们抱着圆圆的木盆下到近岸的浅水里,长发都盘在头顶,穿着短袖的衬衣和短短的裙,露出腿和雪白的脚。
荇菜金色的小花朵跳动在她们的笑闹声中。
她们是来采荇菜的,荇菜是祭祀海神必需的供品。
神灵喜欢荇菜的气息。
早在谷雨时节,荇菜的嫩叶就已经无声无息地铺满了村中的小河,然后是连绵多日的雨水。
等雨一停,荇菜突然从水下冒出金色的花,像一颗颗羞怯的心。
花朵次第开放,如火苗一般,跃动在河面上。
姑娘们一叶一朵细心地采摘着,一个小角也不会弄破。
海神庙在东村的最东边,这块土地原先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海水一点点退去,人们在露出来的陆地上建了村落。
海水偶尔还会回来,曾经有一次,完全又把周围的几个村子卷进了大海,只留下一座房屋,就是现在的海神庙。
如今大海已经远不可见,海神庙大门紧闭,海神已是多年无人祭祀。
一个多月前,天空中乌云翻滚,仿佛海神与怪物在进行一场大战,随后就是一个月的雨天。
大雨引发的洪水,淹没了周围好几个村子。
“村里主事的人说要祭海神。
好些年没祭了,热闹热闹也好。
山海经中的爱情故事
山海经中的爱情故事【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引言:介绍《山海经》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2.《山海经》中的爱情故事: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爱情故事3.分析《山海经》中的爱情故事的特点及其反映的社会背景4.结论:总结《山海经》中的爱情故事的价值和意义正文(篇1)《山海经》是一部古老的地理志、地理传说和神话传说的汇编,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古籍,它不仅记录了古代的地理、民族、动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还包含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神话传说,其中就包括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在《山海经》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爱情故事。
例如,有“精卫填海”中精卫与大海的真挚爱情,也有“夸父追日”中夸父与日女的凄美爱情。
这些爱情故事都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古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俗和价值观。
分析《山海经》中的爱情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这些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超凡的能力,如精卫可以变成鸟儿,夸父则具有巨人的力量。
这种超现实的设定反映了古人对爱情的理想化和神秘化;其次,这些爱情故事中往往充满了悲剧色彩,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这种悲剧性的结局反映了古人对爱情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敬畏;最后,这些爱情故事都发生在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环境中,如大海、高山、神仙界等,这种环境设定反映了古人对爱情的幻想和渴望。
《山海经》中的爱情故事虽然发生在遥远的古代,但它们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这些故事为我们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俗和价值观,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古代文化;其次,这些故事中的爱情观念和情感表达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启发我们对爱情的思考和追求;最后,这些故事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文化遗产。
总之,《山海经》中的爱情故事是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们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古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俗和价值观。
古诗词诵读《锦瑟》课件26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小结】
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 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殷切的思念是什么,诗人为 什么落泪,为什么迷惘,都难以知晓,诗歌带给读者 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这恰恰给了人们无穷无尽、 异彩纷呈的想象空间。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往事不堪回首之意, 有一切恍如隔世之感。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锦瑟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xī生,又号樊南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 年(837年),由于令狐绹táo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 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 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他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 诗美的诗人。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诗风深婉绵密,典丽精工。与 同时代的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这首诗首联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颔联写诗人寻访所经之路程、 所见之景物;颈联写诗人黄昏时才寻到僧人,以精炼的笔墨描 绘了僧人的简静生活;尾联写诗人获得了思想的启迪。
诗所表达的是一种不畏辛劳艰险、一心追寻禅理、以淡泊之怀 面对仕途荣辱的愿望,既赞美了僧人清幽简静的生活,又表现 出诗人对禅理的领悟,以淡泊之怀面对现实,以从容之心面对 仕途荣辱。
古诗词诵读《锦瑟》(教案)-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锦瑟》教案【文本解读】“一篇《锦瑟》解人难”。
《锦瑟》这首诗历来有多样的解释。
可以这样解读:锦瑟本有五十弦却说“无端”,流露了诗人心底的嗔怨。
这一嗔怨,关联着他对青春年华的怀想。
回顾平生,有多少情、多少事,早已迷离惝恍,宛如“庄周梦蝶”的故事一样,真实与梦境无法分辨,唯有曾经的感受,既如月光中带泪的珍珠,带着伤感,又如蓝田美玉的温润,引人怀恋。
但究竟如何,却又难以说清。
诵读这首诗,当仔细体会诗人如何传达往事如烟的独特感受。
【素养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了解诗歌中的典故,鉴赏比兴和用典的手法。
3.体会本诗哀婉的基调,分析概括诗歌的主旨。
4.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结合诗的多个典故,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及诗歌主旨。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
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
“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
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
2.相关背景作此诗时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
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
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3.解题①锦瑟:有花纹的瑟。
《世本》:“瑟,庖牺(伏羲)作,五十弦。
《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们!青龙鲛人大集合
《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们!青龙鲛人大集合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山海经》称作“古之巫书”。
就《山海经》的性质及其成书来说,鲁迅的论断是确定不移的。
《山海经》确是古代的巫书,是一代一代的巫师把所见所闻通过口耳相传,积累而成。
很早以前,巫史不分,是具有世袭性和专业性身份的一群人。
他们是那个时代学识广博的知识分子,主持山川神灵的祭祀典札,接触各种人物,相互交往频繁,享有交流吸收各种文化知识的优越条件,负有传递保留各种文化知识的重大责任。
他们的社会地位较高,主要充当氏族首领、部落酋长和奴隶主的高级顾问。
为了让一般的人信服自已、崇拜自己,巫师们就要尽量表现得见多识广。
于是,他们努力积累文化知识,采掇奇闻异事,使掌握的文化知识代代地增加。
后世的人把巫师们口耳相传的知识加以整理记录,就成为《山海经》所依据的原始资料。
到了战国时期,有人把这些性质相似而杂乱无章的资料编撰成文,《山海经》就产生了。
到了汉代,又经人增删润饰,就成了现在所看到的《山海经》。
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先生对《山海经》情有独钟,在1923年10月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他对《山海经》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二年,鲁迅在西安作了《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讲演,在第一讲“从神话到神仙传”中,他认为,虽然《山海经》只记载了一些“零星的神话”,但它却是这方面的最重要的古书。
30多年之后,鲁迅在1926年3月25日发表了题为《阿长与〈山海经〉》的散文,回忆了长妈妈为他购买插图本《山海经》的感人故事。
此后,鲁迅为抗击国民党的文化“围剿”而写的那些“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似的杂文,与他钟情的《山海经》有很大关系。
那么来看看山海经重有哪些脑洞大开的神兽们吧~异兽:《重明鸟》重明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
此鸟两目都有两个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鸟,亦叫重睛鸟。
它的身形像鸡,叫起来声音像凤凰一样嘹亮动听。
它常常把身上的羽毛全部抖落,用光光的翅膀拍打着没有羽毛的身子,在高空中起舞回旋。
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技巧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技巧【摘要】就“质疑”的内涵、意义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技巧作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阅读质疑培养所谓“质疑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意识在人们的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往今来,无数定理、真理的发现,无不源于人们的质疑意识。
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靠的是在对事物的认识活动中的不断质疑。
事实表明,学生质疑意识的有效培养,有赖于教师的诱导和训练技巧。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有哪些技巧值得借鉴呢?一、营造良好氛围,促使学生敢于质疑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教师必须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营造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心理氛围。
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就要注意角色的转换。
课堂上,教师商量的语气,诚恳的态度,亲切的微笑,赞许的眼光,肯定的手势等,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在思想和形式上都“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充分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或答案,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大胆、学得轻松。
师生在生动活泼、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
为了扩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分组教学,小组活动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共振”,灵感得以激发,也容易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
可通过小组活动,在课堂上下营造一种宽松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表达自己思想时不会受到打击和嘲笑,主动验证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时不会遭到孤立。
二、注重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关键还在于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质疑的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相机地进行指导,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从课文题目质疑。
以《世间最美的坟墓》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鲛人泣珠”的神话学研究引言:在西方神话里,美人鱼可谓是家喻户晓,安徒生的一部童话,美人鱼的芳名就此传遍天下,哥本哈根甚至为此树立了美人鱼的铜像。
同样的一种两栖类生物“纳迦”也随着《魔兽争霸》等魔幻游戏的风行名满全球。
相比之下,中国的美人鱼——鲛人,显得黯然失色。
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为宣传中国的鲛人,希望能找到更多和我一样对此感兴趣的人,能够把这一中国的神话角色推广到全世界去。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历史上关于鲛人的文献,阐述一下鲛人的大致面目;第二部分介绍一下“鲛人泣珠”典故的由来和其他的一些鲛人典故;第三部分介绍一下鲛人与美人鱼的异同并讨论鲛人的历史原型。
初次写神话学的作业,不足之处,还请老师能够多多指教!一.历史上有关于鲛人的文献第一次听到鲛人的名字是在一本分析李商隐的书里。
当里面分析其最著名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时,集注里赫然出现了“鲛人泣珠”的典故。
当时我就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何为鲛人?它们又为什么泣珠?为此我翻阅了大量的关于鲛人的文献。
应该说,历史上对于鲛人的记载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些基本的相似之处。
鲛人的传说古已有之,大才子曹植在其作品《七启》中就提到了鲛人“然后采菱华,擢水苹。
弄珠蚌,戏鲛人”[1]说的就是自己采莲花,抚弄浮萍,玩珍珠蚌与鲛人嬉戏的乐趣;因为《三都赋》而使得洛阳纸贵的左思在其作品《吴都赋》里也提到了鲛人:“想萍实之复形,访灵夔於鲛人”[2],可见左思的知识面确实很广博。
除了文学作品之外,还有很多专门介绍鲛人的著作,从这些书中我们可以看出鲛人的三个特点。
首先是鲛人居住在水中,过着和鱼一样的水中生活,虽然对于鲛人的身体构造没有很详细的描绘(比如说是否有鱼尾和鳞片等鱼类的特征),但是可以确认鲛人是一种生活在水里的生物。
根据我对鲛人资料的查找,最早专门介绍鲛人的书应该是晋朝干宝的名著《搜神记》,书中说“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3] 无独有偶,晋朝张华的《博物志》里面也写到了:“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4]鲛人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关于其纺织术。
干宝和张华关于鲛人的叙述在后来得到了补充,鲛人后来又获得了一个优雅的别名——“泉仙”或者“泉客”。
鲛人这一雅号见于梁朝任昉的《述异记》中的描述“鲛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
南海出蛟绡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
以为入水不濡。
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5]这一叙述无疑是对干宝和张华所说的“不废织绩”的具体化。
这个时候鲛人所制作的那种轻巧华美又能防水的织物也具有了名字——鲛绡纱,这对于后世文学中的“鲛绡”意象的形成无疑有着深远的影响。
鲛人的第三个特点,也就是鲛人最著名的特点,就是“泣珠”了,那就是让哭泣时候的泪珠转化成价值连城的珍珠,这也就是“鲛人泣珠”的典故的由来。
应该说鲛人泣珠的典故从提出到确立是有一段过程的,前文中引用的材料其实已经提到了泣珠的故事,比如《搜神记》中的“其眼泣,则能出珠”;《博物志》里的“”但是文人墨客对“泣珠”加工使得“鲛人泣珠”成为了文学的常用意象并固定下来。
鲛人的这三个特点逐渐固定下来,并成为了鲛人的象征,虽然这次论文中我尚未查到具体描写鲛人形象的文献(比如鲛人是否有鱼尾,是否有胸鳍和尾鳍等),但是上面提到的“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和“眼能泣珠”的三个基本特点则保留了下来。
南朝著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在其著作《水仙赋》中就有写到“弄珠於渊客之庭,卷绡乎鲛人之室”。
[6]无疑是鲛人这三个特点确立的体现。
巧的是,到了唐朝的时候,还有人专门为鲛人作诗,比如唐朝的李颀就写了一首著名的《鲛人歌》:“鲛人潜织水底居,侧身上下随游鱼。
轻绡文彩不可识,夜夜澄波连月色。
有时寄宿来城市,海岛青冥无极已。
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
始知万族无不有,百尺深泉架户牖。
鸟没空山谁复望,一望云涛堪白首。
”[7]这首诗歌可以说是综合了鲛人的以上三个特点,可以说是鲛人形象趋于成熟的一个证明。
在鲛人形象日趋丰满的同时,鲛人的文学价值也日益体现了出来。
二.鲛人的礼物——鲛绡在上文的资料里,我还想着重谈一下鲛人比较有特色的两点,那就是神奇的鲛绡纱和鲛人泣珠的故事。
这两点对于中国日后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谈谈鲛绡。
鲛人的鲛绡在中国文化中历来是比丝绸还贵重的珍品,除了上文提到的“入水不濡,白之如霜”的特点之外,它还被很多文人墨客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写入其作品中,比如伟大的词人陆游为了表达他对唐婉深厚的感情,写有《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8]这里的“泪痕红邑鲛绡透”就提到了鲛绡。
无独有偶,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面,林黛玉在送给贾宝玉的手帕上题诗道:“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9]这里的“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也写到了“鲛绡”。
当然,陆游和曹雪芹笔下的“鲛绡”固然不会是真的鲛绡,可能只是手帕之类的织物,但是因为鲛绡的纯美而牢固的特点,加之是“泉先潜织”,更有一种神秘的色彩,所以用鲛绡指代手帕,平添了一种神圣美好的感情,所以鲛绡经常和爱情联系在一起,被写入各种作品中。
值得注意的是,鲛绡代表的爱情,往往是不美满的爱情,上文提到的陆游和唐婉;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都属于著名的爱情悲剧。
那么为什么文人墨客都喜欢用鲛绡指代手帕呢?我觉得其实和鲛绡的几个特点有关。
首先鲛绡极其珍贵,带有神秘色彩,适合做定情信物。
上文说到的鲛绡来自海外万里之遥,如此来之不易的珍品自然容易成为情人手中爱不释手的信物。
其次鲛绡“白之如霜”预示着爱情的纯洁。
白色在中国文化中也并非吉利的颜色,所以白色的鲛绡确实可以和爱情的悲剧相联系。
最重要的特点我想在于鲛绡的防水的特点,也就是《述异记》中说的“入水不濡”。
前文提到的“泪痕红邑鲛绡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试想,连滴水不漏的鲛绡都能被眼泪所浸透,这种对于凄美爱情的悲伤难道不是溢于言表,呼之欲出吗?三.鲛人的礼物——泣珠鲛人的还有一个最著名的特点就是泣珠,也就是他们哭泣的眼泪能够变成珍珠。
在上文引用的材料里已经介绍了鲛人泣珠的故事。
这里在补充一条郭宪《别国洞冥记》中的记载:“味勒国在日南,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宫,得泪珠,则鲛人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
”[10]至于鲛人为什么要泣珠,一般来说是因为鲛人以泣珠的方式报答对人类的恩情,比如《太平御览•珍宝部二•珠下》就提到“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予主人。
”[11]这就说明鲛人也很懂得报恩,是一种有情有义的生物。
鲛人的情意在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社会里得到了很多失意落魄的文人共鸣,比如宋代的胡寅的《再谢见寄》“非关粮尽不能兴,自叹车中蹭蹬鳞。
诗客颇能怜逐客,饔人知复受鲛人。
为怜飞箸千条玉,不忘牵潭百尺纶。
腹似鼓鼙无塌处,诗如姜蒜有余辛。
阌乡少府新权尔,争比周郎美味频。
”其中的“诗客颇能怜逐客,饔人知复受鲛人”就表达出了对于鲛人知恩图报的赞美。
至于珍珠在鲛人世界的地位一直以来颇有争论。
有种说法认为鲛人的珍珠是血泪所化,所以即使对于鲛人而言也是非常珍贵的,杜甫的名作《客从》中就写道“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12]这颗“泉客珠”就是鲛人的泪珠,“开视化为血”说明它是血泪所化,足见其珍贵。
然而,也有人认为珍珠对于鲛人而言是非常廉价的,所以《韩诗外传》里会有“荆山不贵玉,鲛人不贵珠。
”[13]的说法。
这点似乎也有些道理,毕竟物以稀为贵,如果鲛人能够以眼泪制造珍珠,相比珍珠的价值就没有人类社会里这么高了。
在百度百科中关于鲛人的词条则援《镜》等多部关于鲛人的当代奇幻小说,综合了这两种说法,把鲛人的泪珠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泪珠,只能生成成色比较差的廉价珍珠,还有一种鲛人的泪珠则是在特殊的时刻(比如满月)或者心情下产生,所以能生成珍贵的宝珠,这种珍珠不仅在人类社会价值连城,连鲛人自己也奉为珍宝。
当然这一说法乃是当代网络小说的设定,不一定可取。
老师说鲛人的鲛绡与泣珠代表了一种悲剧的意象,对此我深表赞同。
它们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唯美,在文学作品里,鲛人的出现都意味着忧愁,哀伤。
郭沫若的著名作品《静夜》中也写到了鲛人:“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14]虽然鲛人带上了一层忧伤的色彩,“鲛人泣珠”却依然是中国神话学和文学历史上美丽动人的典故。
在中国文学中,对月伤怀历来是一个传统,当明月当空,才子佳人、征夫思妇、游子旅人无不对这月色触发心中最隐秘的心弦。
而在大海之上仰望月色并流泪泣珠的鲛人则是这一切的化身——光是李商隐的那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就让多少后人为之倾倒!试想这样一副画面,在广阔深邃的大海上,当海上升明月之时,大海的柔波在溶溶月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海底有无数的碎银;又宛如银色的流苏在海面上荡漾。
在这片海上明月的映照下,鲛人静静地仰望月色,或是浅斟低唱、或是长啸大哭,或是默默流泪,玲珑的泪珠在脸颊上滚落,映着清朗的月光,反射出晶莹剔透的光彩,化为一颗颗耀眼的明珠,将这一瞬间的光华永远凝固……这又该是多么美丽迷人的意境!难怪无数的文人墨客把鲛人写入其作品中,在我眼中,中国鲛人魅力远远胜于西方的美人鱼!三.鲛人溯源:动物?人?说到西方的美人鱼,我不禁想起了关于美人鱼的种种传说,应该说在西方神话传说中类似美人鱼的海妖有不少,它们也并不像安徒生笔下的小美人鱼那样美好,往往是利用声色诱惑袭击水手的恶魔。
最典型的当属荷马史诗《奥德赛》里面的海妖赛壬(Siren),奥德赛不得不把自己绑起来才经受住了她的声色诱惑。
东西方都出现这种类似于海妖水神的神话意向不能不让人深思,这是一种巧合吗?我认为这应该算是生活环境产生的神话形式。
古希腊是典型的海洋文明,所以容易产生关于海洋的神话。
中国虽然属于典型的农业文明国家,但是因为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所以也有产生这类海洋神话的可能。
关于《鲛人》的记载总是与水有关,特别是在一些沿海的方志中屡屡出现,比如《广东新语》中介绍广东的各种珍珠就说到了“粤故多珠,蚌、蛤、蠃生珠,鲛人慷慨以泣珠,鲸鲵目即明月珠。
”[15]这类关于鲛人的故事多见于沿海地方是有原因的,正是海洋的生活经历给他们提供了创造出鲛人神话的灵感,这也就是神话和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那么,鲛人的原型究竟是什么呢?我觉得鲛人的原型有可能是动物,也有可能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