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第一章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与去括号说课稿

合集下载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优秀教案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优秀教案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去分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行程问题中顺流速度、逆流速度、水流速度、静水中的速度的关系,以及零件 配套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我们进 一步体会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 关键是正确地建立方程中的等量关 系,另外在求出 X 值后,一定要检 验它是否合理,虽然不必写出检验 过程,但这一步绝不是可有可无 的。
4/4
教师分析:(1)顺流行驶的速 度、逆流行驶的速度、水流速度, 船 静水中的速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生:顺流行驶速度=船在静水的速 度+水流速度。 逆流行驶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水流速度
教师引导:设船在静水中的平 均速度为 X 千米/小时。
教师提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是什么?
生:一般情况下,船返回是按原 路线行驶的,因此,可以认为这船的 往返路程相等。由此,列方程: 2(X+3)=2.5(X-3)
【教学设想】
本课时主要在前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掌握去括号,并通过分析行程问题,零件配套 问题的等量关系,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复习去括号的法则,并在这基础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并会解方程。
【教学难点】
找出能够表示问题会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方法】
引导式。
【教学过程】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一一去括号与去分母(教案)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一一去括号与去分母(教案)
此外,我还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受到已学知识的干扰,导致解题思路混乱。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我将在下一节课中,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已学知识,提高解题效率。
在课后,我会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在去括号与去分母方面的掌握情况,并对他们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针对这些问题,我将设计更具针对性的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2)在去分母过程中,正确找到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难点解析:学生在找最小公倍数时可能不够熟练,导致去分母后方程仍然存在分数。
(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理解方程背后的实际意义;
难点解析:学生在分析题目时可能难以抓住关键信息,不能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方程。
(4)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如乘法分配律、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去括号法则与去分母法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正确去括号和去分母。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去括号与去分母解方程。
具体内容包括:
1.去括号法则:a(x+b)=ax+ab;
2.去分母法则: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方程转化为整数方程;
3.举例说明去括号与去分母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应用;
4.练习:解以下方程:
(1)2(x-3)+4x=10
(2)3/4x+1=5/6x-1/2
(3)5(2x-1)-3(3x+2)=8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公开课《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说课稿[修改版]

公开课《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说课稿[修改版]

第一篇:公开课《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说课稿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的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次讲课从四大方面讲解:一、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是初中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前面几节我们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及合并同类项》,这节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延伸及应用。

通过这节我们对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了更新的步骤。

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认识,另一方面为接下来讲解去分母做了铺垫。

所以说这节课内容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内容简析,考虑到学生的认识结构心理特征,教学目标确定如下:①知识与能力:形成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规范步骤,理解去括号的法则,并通过对比加深对带系数的去括号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解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整洁的内涵,发展有条理地清晰的思维能力,提高人的一般素质。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这节课的重点。

弄清题意,寻找等量关系是这节课的难点四、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实际问题的找等量关系掌握不一定很深刻,尤其是应用题的等量关系的寻找不容易,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学生在知识的结合上不是很顺手,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018年秋季人教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3.3.1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

2018年秋季人教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3.3.1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

2018年秋季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3.3.1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一、教材分析《2018年秋季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是教育部统一推荐使用的教材,本文主要针对其中3.3.1节的内容进行说课。

本节主要内容是初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及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其中,包括两种情况:去括号与去分母。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常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例演练,帮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包括去括号与去分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包括去括号与去分母。

•难点: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热身(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一些基本概念,例如什么是未知数、方程等。

2. 准备与呈现(10分钟)在讲解前,先通过一个例子引出问题。

例如:小明的年龄比小红大5岁,小红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一半减10。

编写一个方程表示小明的年龄,并解方程求解小明年龄。

通过这个例子,引出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概念,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公式。

引导学生观察公式中去括号与去分母所需要的步骤。

3. 核心概念讲解(15分钟)分别讲解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

首先,给出一元一次方程,要求学生将方程变形为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然后,逐步演示解题的过程。

4. 实例演练(20分钟)在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后,进行实例演练。

通过多个例子的解答,让学生更加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方法。

5. 提高拓展(10分钟)对于能够熟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拓展题,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推理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归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澄清。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种方法——去括号与去分母。

在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知识之后,本节内容是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原理,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步骤。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

2.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正确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供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小组讨论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案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总结,使学生加深对去括号与去分母方法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

6.小结(5分钟)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将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定期组织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为例,例如“小明去超市购物,用一定的金额购买了若干商品,已知商品价格和数量,求剩余金额”,引导学生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
-目的:通过基础题目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基本步骤,提高运算准确率。
2.提高拓展题:根据课堂讲解的例题,设计2-3道难度稍高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目的: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实践应用题:结合实际生活情境,编写2-3道与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列出方程并解决。
1.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提高运算能力。
2.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去括号与去分母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的基本原理。
-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学会将去括号与去分母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分配律的灵活运用,特别是对于含有多个括号或复杂括号的情况。
-在去分母过程中,正确处理不同分母之间的关系,避免运算错误。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解一元一次方程 去分母与去括号 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  去分母与去括号 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 去分母与去括号一、知识点概括1、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去括号是常用的化简步骤,去括号的法则:(1) 。

(2) 。

2、去括号:(1)a-(b-c)=(2)a+(b-c)=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去分母的具体步骤 ,依据是 。

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 ,(2) ,(3) ,(4) ,(5)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去分母与去括号例题讲解例1、解方程:(1)95)3(+=--x x ; (2))212(22--=-x x例2、解方程:43312-=-x x 解:两边都乘以 ,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

同步练习 解方程:655314+=-x x 13121=--+x x1213323x x x --+=- 151423=+--x x例3、解方程:1213323x x x --+=-+2x 解: 两边都乘以 ,去分母,得去括号,得移项, 得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 得同步练习632141+-=+-x x 323221+-=--x x x5131+=-x x ; 51131+=--x x三、去分母、去括号法的应用例题讲解例1.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是9,如果将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大9,则原来的两位数为多少?例2、一船由A 地开往B 地,顺水航行用4小时,逆水航行比顺水航行多用30分钟,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6km/h ,求水流的速度。

例3、某供电公司分时电价执行时段分为平、谷两个时段,平段为8:00—10:00,14小时,谷段为22:00—次日8:00小时,平段用电价格在原销售基础上每千瓦时上浮0、03元,谷段电价在原销售基础上每千瓦时下浮0、25元,小明家5月份平段电量40千瓦,谷段电量60千瓦时,按每时电价付费42、73元。

(1)问小明该月支付的平段、谷段电价每千瓦时各位多少元?(2)如不使用分时电价结算,5月份小明家将多支付电费多少元?同步练习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4,如果把十位上与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的2倍少12,求原来两位数。

初一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初一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3
巩固训练
解下列方程:
(1) x 1 4x 2 2(x 1)
2
5
(3) 5x 1 2x 1 2
4
4
(4) Y 4 Y 5 Y 3 Y 2
3
32
课堂小结
解一元一次方程旳一般环节:
变形名称 •
详细旳做法
去分母
• 乘全部旳分母旳最小公倍数.
• 根据是等式性质二
去括号
• 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终去大 括号.
系数化为1,得 x 7.5 .
解下列方程:
(1)10x-4(3-x)-5(2+7x)=15x-9(x-2) (2) 3(2-3x)-3[3(2x-3)+3]=5.
【例 1】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 流行驶,用了 2 小时;从乙码头返回 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 2.5 小时.已 知水流的速度是 3 千米/时,求船在 静水中的速度.
题目:一种两位数,个位上旳数是2,
十位上旳数是x,把2和x对调,新两位
数旳2倍还比原两位数小18,你能想出
x是几吗?
去括号错 移项错
小方: 解:(10x 2) 2(x 20) 18 .
去括号,得 10x+2-2x-20=18 . 移项,得 10x 2x 18 20 22 . 合并同类项,得 8x=40 .
6x+6x -12 000=150 000 移项
6x+6x =150 000+12 000 合并同类项
12x=162 000 系数化为1
x=13 500
解下列方程:
( 1) 3x 7(x 1) 3 2( x 3) (2)4x 3(2x 3) 12 (x 4)
期中数学考试后,小明、小方和小华 三名同学对答案,其中有一道题三人答案 各不相同,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做得对,你 能帮他们看看究竟谁做得对吗?做错旳同 学又是错在哪儿呢?

初中数学七年级《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七年级《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优秀教学设计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第3课
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2、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去分母,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2、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发展用方程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如何去分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通过埃及古题的情景感受数学文明。

二、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
探究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基础上来学习这节课的。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教案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教案湖北省松滋市沙道观初级中学——周友芬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解这种类型的方程;(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3).会处理分母中含有小数的方程。

2、能力目标: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发展用方程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如何去分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通过埃及古题的情境感受数学文明。

(3).多表扬、多鼓励、营造学生快乐学习的课堂氛围。

教学重点:通过"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探究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①不漏乘不含分母的项②注意给分子添加括号。

)教学活动流程:活动1:复习回顾——活动2:典故引入解含有分母且方程一边是多项式的一元一次方程——活动3:突破难点,去分母时多项式一边要添括号——活动4:典例精讲,分子是多项式去分母时要添括号——活动5:突破多项式分子添括号难点,评选最优互助组——活动6:如何查错。

——活动7:学生练习演板, 学生点评。

——活动8:归纳总结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和各步变形时的注意点——活动9:实战演练竞赛快准解方程——活动10:拓展,解含小数的方程——活动11:反馈化整得——活动12:教学小结——活动13:在乐曲中完成作业第98页练习,习题第3题。

教学设计一、复习回顾1、解方程①7X=6X-4 ;②8-2(X-7)=X-(X-4)鼓励两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自主完成解题,看哪组同学全对的人数最多。

从简单到复杂,巩固所学的解方程知识为去分母做铺垫,并让学生回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程序。

①去括号②移项③合并同类项④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1、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0,5与15 4,6与9二、典故导入,激情引趣,探索新知:1、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莎草文书.这是古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特殊的草上的著作,至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书中记载了许多与方程有关的数学问题.其中有如下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试问这个数是多少?【师】你能帮古人解决这个问题吗?【生】设未知数列方程来求这个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 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 说课稿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说明。

首先,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华东师范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知识是今后学习其他方程、不等式及函数的重要基础. 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

本节课无论是知识的运用上,还是在对学生技能形成、思维训练、能力发展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学情分析基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及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将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去括号、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发展用方程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理解划归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去括号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虽然七年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的理性思维还处于初步阶段,对运用这一知识解决陌生问题的能力不够,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选择正确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四、教法与学法(一)教法选择为满足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要求,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的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确定课堂教学采用了情境—问题—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一一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一一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说课稿
主要知识点包括:
1.去括号法则:含有一个括号的方程,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相同;含有两个或多个括号的方程,去掉括号后,根据括号之间的符号进行符号分配。
2.去分母法则:将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解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一一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三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的第一课时。在课程体系中,本节课是继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移项之后,进一步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解法,为后续学习其他类型的方程打下基础。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方程求解方法和移项技巧,但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在符号分配上出现错误。
2.对去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求法不够熟练,导致在去分母过程中出现错误。
3.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符号和术语的理解不够准确,影响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三)学习动机
1.创设情境: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折扣,引发学生思考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出问题:在黑板上展示一个含括号和分母的简单方程,提问学生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移项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能够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指数说课稿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指数说课稿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指数说课稿
引言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指数。

首先,我们将讨论方程的形式和问题的背景。

然后,我们将详细说明解决
该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最后,我们将总结这种方法的优点和应用范围。

方程的形式
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指数可以表示为下列形式:
![equation](equation.png)
问题背景
解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学科中的基本内容。

在某些情况下,方
程中包含有分母的指数,这给解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我们将讨论
如何将这种方程转化为常规的一元一次方程,并找到解的方法。

解决步骤
1. 将方程中的分母的指数转化为整数幂:可以通过乘以分母的
指数的幂来实现这一步骤。

2. 将方程中的分子进行化简:如果方程中的分子可以被因式分解,化简它将有助于找到方程的解。

3. 将化简后的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将分子与分母进行约分,得到常规的一元一次方程。

4. 对转化后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得方程的解。

5. 检验解:将求得的解代入原方程中进行检验,确保解满足原
方程的要求。

方法优点和应用范围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懂,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元一次方
程中包含有分母的指数的问题。

此外,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广泛,
适用于各个年级的数学研究。

谢谢阅读本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说课稿)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说课稿)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前后联系、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三章第3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如何解不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方程与实际问题的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其他方程、不等式的工具性内容。

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尽管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如何解不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对解一元一次方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如何去分母,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解方程的本质就是对方程逐步向“x=a”转化。

二、目标分析1、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标准的理念,以及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通过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归纳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体会解方程中化归和程序化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觉探索的意识,让学生在解题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结合例题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准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地进行去分母并解出方程。

三、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美好情感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感受数学学科的人文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为此设计如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分析(1)创设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环境;(2)启发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总结方法,而不是被动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接受老师的答案;(3)授课中通过一系列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尝试和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可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利用去括号法则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2.掌握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3.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能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模型的能力.教学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相等关系,用方程模型表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求出未知数并说明解题步骤.(1)若5x-4=-9+3x,则x=________.(2)若7x+6=16-3x,则x=_________.【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如何解上面方程?学生回答:可以利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教师追问: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答案】(1)52(2)12.化简下列整式并说明你的依据.(1)2(6x+5)=_______________.(2)-3(7x-5)=_____________.【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如何进行整式的化简?学生回答:(1)有括号,先去括号;(2)有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化简的最终结果不含同类项.【答案】(1)12x+10(2)-21x+15【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复习已学过的解方程和去括号知识,为引出本节课“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作铺垫.新知探究一、探究学习【问题】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 000 kW·h(千瓦·时),全年用电15万kW·h.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量是多少?【师生活动】教师提问:问题中涉及了哪些量?学生回答:上半年月平均用电量,下半年月平均用电量,全年用电量.教师提问:这些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回答:6×上半年月平均用电量+6×下半年月平均用电量=全年用电量.教师总结:在列方程时,“总量=各部分量的和”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学生尝试作答.解: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 kW·h,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2 000) kW·h;上半年共用电6x kW·h,下半年共用电6(x-2 000) kW·h.根据全年用电15万kW·h,列方程,得6x+6(x-2 000)=150 000.教师追问:如何解这个方程?教师提示:如果去括号,就能简化方程的形式.学生尝试作答.解:去括号,得6x+6x-12 000=150 000.移项,得6x+6x=150 000+12 000.合并同类项,得12x=162 000.系数化为1,得x=13 500.教师总结: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去括号是常用的化简步骤.教师提问: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样解?学生回答:可以根据“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式子相等”来列方程.(1)下半年月平均用电量=上半年月平均用电量-2 000;(2)下半年月平均用电量=16(全年用电量-上半年用电量).【答案】解: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 kW·h,由题意,得16(150 000-6x)=x-2 000.去括号,得25 000-x=x-2 000.移项,得-x-x=-25 000-2 000.合并同类项,得-2x=-27 000.系数化为1,得x=13 500.答: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3 500 kW·h.【新知】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1)去括号;(2)移项;(3)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列方程知识入手,提出问题“如何解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原方程与目标之间的差异,能分析、寻找消除差异的方法,初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二、典例精讲【例1】解下列方程:(1)2x-(x+10)=5x+2(x-1);(2)3x-7(x-1)=3-2(x+3).【答案】解:(1)去括号,得2x-x-10=5x+2x-2.移项,得2x-x-5x-2x=-2+10.合并同类项,得-6x=8.系数化为1,得43x=-.(2)去括号,得3x-7x+7=3-2x-6.移项,得3x-7x+2x=3-6-7.合并同类项,得-2x=-10.系数化为1,得x=5.【例2】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而行,用了2 h;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而行,用了2.5 h.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 km/h,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师生活动】教师提问: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这艘船往返的路程相等,由此填空:顺流速度____顺流时间____逆流速度____逆流时间.顺流速度=静水速度____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____水流速度.学生回答:顺流速度×顺流时间=逆流速度×逆流时间.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答案】解: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 km/h,则顺流速度为(x+3) km/h,逆流速度为(x-3) km/h.根据往返路程相等,得2(x+3)=2.5(x-3).去括号,得2x+6=2.5x-7.5.移项及合并同类项,得0.5x=13.5.系数化为1,得x=27.答: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27 km/h.【设计意图】通过例题1、例题2的练习与讲解,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列方程课后任务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1)~(4)小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
3.课后通过作业和线上交流,为学生提供额外辅导。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和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
2.询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表现。
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针对学生的常见错误,设计专门的复习和强化训练。
3.教师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找到提高的方向。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巩固性作业: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拓展性作业: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方程问题,并尝试解答,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增强数学素养。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三章第三节,主要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去括号与去分母。这一部分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所学整式运算的巩固,也为后面学习更复杂的方程及不等式打下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了解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主要知识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切入点,例如“小明去超市购物,发现买三件商品打折后的价格与单买一件的价格相同,请你帮小明计算一下打折的比例。”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
通过课堂小结,回顾整节课的主要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2分钟
6、




全体:《同步训练》A基础巩固;小组1-3号:《同步训练》B能力提升;
拓展探究:例1,例2的其他解法。
分层次全面巩固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理解与运用。
因材施教,引导不同层次同学对本节课内容有不同程度的理解。
2分钟
教学反思
知、能、情达成情况
学生完成以上问题,并根据结果尝试去列方程,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顺利找出各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情况规范解答。
通过对例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并在此环节,渗透方程建模思想和化归思想,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6分钟
4、




教师利用“雨课堂”生成试卷进行随堂练习检测和批改,展示问题的正确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检测结果,组内解决,教师实时监测,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学生学习目标已经基本达成,但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仍需进一步培养。
优点与不足
去括号是解方程、不等式时常用的基本步骤之一,是一种同解变形。同时这节课既是本章的基础也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步骤,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十分广泛,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整堂课学生利用移动终端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并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而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逐步渗透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思想和化归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方程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数学工具,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第3课时。

解方程既是本章的重点也为今后学习其他方程、不等式及函数有重要基础作用。

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解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产生学习解方程的欲望,教材设置了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列方程,然后尝试主动探究方程的解法。

并通过练习归纳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能。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解这种类型的方程〃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2)、能力目标:经历 "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发展用方程方法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如何去分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通过埃及古题的情境感受数学文明. 2、教学重点:通过"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3、教学难点:探究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二、说教法:
在前面的学段中,学生已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整式运算内容。

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成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内容。

因此,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我根据学生认
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我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1、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的回答老师的问题、接受老师的答案。

3、精心设计问题,因为好的问题设计能不断激发学习动机,还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使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可能。

授课中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

三、说学法教学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创设埃及古题问题情境,列方程解
决该问题;发展利用方程方法解决简
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量与量之间关系的主要模型之一〃
活动2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以学生已有的关于等式性质的数学知识基础,探索利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活动3 "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 "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应注意的事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活动4 小结总结本节收获
活动1、创设问题情境:
引言:这件珍贵的文物是纸莎草文书,是古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特殊的草上的著作,至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了〃在文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
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

(1)能不能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2)能尝试解这个方程吗? (3)不同的解法有什么各自的特点?
设计意图:1、利用列方程、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再一次让学生感受方程的优越性,提高学生主动使用方程的意识〃
2、经过对同一方程不同解法到去分母能够使解方程的过程更加便捷,明白为什么要去分母,这是 "去分母"这一步骤的必要性;同时,让学生认同"去分母"是科学的、可行的,明确为什么能去分母〃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参与探索去分母的一般做法的活动,从而发现"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一方法〃也首次由学生自行突破了难点。

3、通过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2 下面方程
可以怎样求解?
观察方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先去分母〃
怎样去分母?
解去掉分母后的这个方程
归纳总结去分母的方法: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依
据是等式的性质2,即"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结果仍相等〃"
呈现不同学生的解题过程,选取学生在去分母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发现去分母的易错点〃巩固了学生对解方程的透彻理解。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团体协作精神,还对与重、难点知识的突破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错例的辨析,加深学生对 "去分母"的认识,避免解方程时出现类似错误〃
去掉分母后,方程即转化为熟悉的形式,新旧知识自然衔接,使学生体会到,只要把
新问题想办法合理转化为熟悉的知识,问题就能得以解决通过在解方程过程中"去分母"这一步骤体会转化思想〃活动3 解方程121332
设计意图:用实践来加深对 "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结合本题思考,能总结解这种方程的一般操作过程吗?
巩固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同时说明解方程的步骤是程序化的,但不能生搬硬
套,每个步骤要不要使用、何时使用都应视方程的特征而定〃了解对方程的每一次变形都是为了将方程最终化归为的形式〃解题时应根据题目特点,合理选择解题步骤〃小结
活动4总结
(1)学生能否总结本节的知识,是否理解去分母的作用、依据,是否掌握去分母的具体做法;
(2)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3)学生是否能准
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复习、巩固本节的知识,学会总结反思〃
四.评价分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参与发展的过程。

本节课的评价要让学生体会到参与学习、与人合作的重要性,获得成绩的喜悦,从而激发性的学习动力。

在这节的数学课,如要获得最直接、真实的反馈,就要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和引导,并随时观察解决,评价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这节课通过现代化的技术的运用,节省出尽可能多的时间,提出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开放式的数学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交流中获益。

通过随堂练习和作业来激励其学习。

同时做练习时,将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并在课后作成长记录,使学生比较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特别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和进步,为下一步教学提供重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