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数学试卷(有答案)-精品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8-2019学年荔湾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择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若代数式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4A. a=4B. a>4C. a<4D.a≠4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a2+a3=a5B.(2a)2=4aC.a2∙a3=a5D. (a2)3=a53. 计算(a−2)(a+3)的结果是()A. a2−6B. a2+a−6C.a2+6D.a2−a+64. 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绿色食品、节能、节水、低碳标志,在这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5. 如图,在RtΔABC中,∠C=90°,∠ABC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若CD=3,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A. 5B. 4C. 3D. 26.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 6B.7C. 8D.97.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5,则第三边长是()A.3或5B. 5C. 3D.4或68. 如图,∠ACD是ΔABC的外角,CE 平分∠ACD,若∠A=60°,∠B=40°,则∠ECD 等于()A.40°B.45°C.50°D.55°9. 如图,五边形ABCDE 中有一正三角形ACD,若AB=DE,BC=AE,∠E=115°,则∠BAE的度数是()A.115°B.120°C.125°D.130°10. 如图,在ΔABC中,AB=AC,AD、CE是ΔABC的两条中线,点P 是AD 上一个动点,则BP+EP 的最小值等于线段()的长度.A.BCB.CEC. ADD. A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 计算:2x2+x=___________.12. 计算:x 2x+1−1x+1=___________.13. 如图,∆AEB≅∆DFC,AE⊥CB,DF⊥BC,AE=DF,∠C=28°,则∠A=___________.14.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00°,则顶角的度数是_________.15. 已知a m=3,a n=2,则a2m−n=_____________.16. 如图,ΔABC中,AB=AC,AD⊥BC 于D 点,DE⊥AB 于点E,BF⊥AC 于点F,DE=3cm,则BF=_______cm.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共6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共8分)计算:(1)(a2b)2∙b2a(2)(2x−1)2−x(2−x)18.(共8分)分解因式:(1)m n2−2mn+m(2)x2−2x+(x−2) 19.(共8分)计算:(1)x−2x+2∙x2+4x+4x−4(2)(1a−1+1a+1)÷4+2aa−120.(共8分)如图,在ΔABC中,AD是中线,CE⊥AD 于点E,BF⊥AD,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F=CE.21.(共10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ABC(顶点是网格线交点的三角形)的顶点A、C 的坐标分别是(-4,6),(-1,4).(1)请在图中的网格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接在图中画出);(2)请画出ΔABC关于x轴对称的ΔA1B1C1;(3)写出点A1、C1的坐标.。
2018-2019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1)
2018-2019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a的取值范围为()A. a=4B. a>4C. a<4D. a≠4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a2+a3=a5B. (2a)2=4aC. a2•a3=a5D. (a2)3=a53.计算(a-2)(a+3)的结果是()A. a2-6B. a2+a-6C. a2+6D. a2-a+64.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绿色食品、节能、节水和低碳标志,在这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5.如图,在Rt△ABC中,∠C=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D,若CD=3,则点D到AB的距离是()A. 5B. 4C. 3D. 2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 6B. 7C. 8D. 97.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5,则第三边长是()A. 3或5B. 5C. 3D. 4或68.如图,∠ACD是△ABC的外角,CE平分∠ACD,若∠A=60°,∠B=40°,则∠ECD等于()A. 40°B. 45°C. 50°D. 55°9.如图,五边形ABCDE中有一正三角形ACD,若AB=DE,BC=AE,∠E=115°,则∠BAE的度数为何?()A. 115B. 120C. 125D. 13010.如图,在△ABC中,AB=AC,AD、CE是△ABC的两条中线,点P是AD上一个动点,则BP+EP的最小值等于线段()的长度.A. BCB. CEC. ADD. A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1.计算:2x3÷x=______.12..13.如图,△AEB≌△DFC,AE⊥CB,DF⊥BC,AE=DF,∠C=28°,则∠A=______.1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则顶角的度数是______.15.已知a m=3,a n=2,则a2m-n的值为______.16.如图,△ABC中,AB=AC,AD⊥BC于D点,DE⊥AB于点E,BF⊥AC于点F,DE=3cm,则BF=______cm.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17.计算:(1)(a2b)(2)(2x-1)2-x(2-x)18.分解因式:(1)mn2-2mn+m(2)x2-2x+(x-2)19.计算(1(2)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8.0分)20.如图,在△ABC中,AD是中线,CE⊥AD于点E,BF⊥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F=CE.2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ABC(顶点是网格线交点的三角形)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是(-4,6),(-1,4).(1)请在图中的网格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接在图中画出);(2)请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3)写出点A1、C1的坐标.22.列方程解应用题:某商店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销售一种礼盒.2016年,该商店用2200元购进了这种礼盒并且全部售完:2018年,这种礼盒每盒的进价是2016年的一半,且该商店用2100元购进的礼盒数比2016年的礼盒数多100盒.那么,2016年这种礼盒每盒的进价是多少元?23.已知点D、E分别是∠B的两边BC、BA上的点,∠DEB=2∠B,F为BA上一点.(1)如图①,若DF平分∠BDE,求证:BD=DE+EF;(2)如图②,若DF为△DBE的外角平分线,BD、DE、EF三者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018-2019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答案和解析【答案】1. D2. C3. B4. A5. C6. A7. A8. C9. C10. B11. 2x212. x-113. 62°14. 100°15. 4.516. 617. 解:(1)(a2b)=a4b2=a3b4;(2)(2x-1)2-x(2-x)=4x2-4x+1-2x+x2=5x2-6x+1.18. 解:(1)原式=m(n2-2n+1)=m(n-1)2;(2)原式=x(x-2)+(x-2)=(x-2)(x+1).19. 解:(1)原式;(2)原式]÷.20. 解:∵CE⊥AD,BF⊥AD,∴∠CED=∠BFD=90°,∵AD是中线,∴BD=CD,在△CED和△BFD中,∴△CED≌△BFD(AAS),∴BF=CE.21. 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3)点A1的坐标为(-4,-6)、C1的坐标为(-1,-4)..22. 解:设2016年这种礼盒每盒的进价是x元,则2018元,,解得:x=20,经检验,x=2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2016年这种礼盒每盒的进价是20元.23. 解:(1)如图①,在BA上截取EG=DE,连接DG,则∠EDG=∠EGD,∵∠DEB=∠EDG+∠EGD=2∠EGD,∵∠DEB=2∠B,∴∠B=∠DGB,∴BD=DG,∵DF平分∠BDE,∴∠BDF=∠EDF,∵∠DFE=∠B+∠BDF,∠FDG=∠FDE+∠EDG,∴∠DFG=∠FDG,∴DG=GF,∴FG=BD,∵FG=EF+AE,∴BD=DE+EF;(2)如图②在BA上截取EG=DE,连接DG,则∠EDG=∠EGD,∵∠DEB=∠EDG+∠EGD=2∠EGD,∵∠DEB=2∠B,∴∠B=∠DGB,∴BD=DG,∵DF平分∠CDE,∴∠CDF=∠EDF,∵∠DFE=∠CDF-∠B,∠GDF=∠EDF-∠EDG,∴∠GDF=∠DFG,∴DG=FG,∴GF=BD,∵EF=EG+GF,∴EF=DE+BD.【解析】1. 解:依题意得:a-4≠0,解得a≠4.故选:D.分式有意义时,分母a-4≠0.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2. 解:A、不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指数不能相加,故A不符合题意;B、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故B不符合题意;C、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故C符合题意;D、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根据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熟记法则并根据法则计算是解题关键.3. 解:(a-2)(a+3)=a2+a-6,故选:B.根据多项式的乘法解答即可.此题考查多项式的乘法,关键是根据多项式乘法的法则解答.4. 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5. 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E,∵BD是∠ABC的平分线,∠C=90°,∴DE=CD=3,即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3.故选:C.过点D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CD.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 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n-2)×180°=720°,解得n=6,故这个多边形为六边形.故选:A.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n-2)×180°=720°,然后解方程即可.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关键是根据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解答.7. 解:由题意得,当腰为3时,则第三边也为腰,为3,此时3+3>5.故以3,3,5可构成三角形;当腰为5时,则第三边也为腰,此时3+5>5,故以3,5,5可构成三角形.故第三边长是3或5.故选:A.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3和5,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8. 解:∵∠A=60°,∠B=40°,∴∠ACD=∠A+∠B=100°,∵CE平分∠ACD,∴∠ECD ACD=50°,故选: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CD,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能熟记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9. 解:∵正三角形ACD,∴AC=AD,∠ACD=∠ADC=∠CAD=60°,∵AB=DE,BC=AE,∴△ABC≌△AED,∴∠B=∠E=115°,∠ACB=∠EAD,∠BAC=∠ADE,∴∠ACB+∠BAC=∠BAC+∠DAE=180°-115°=65°,∴∠BAE=∠BAC+∠DAE+∠CAD=65°+60°=125°,故选: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ABC与△AED全等,进而得出∠B=∠E,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解答即可.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ABC与△AED全等.解:如图,连接PC,∵AB=AC,BD=CD,∴AD⊥BC,∴PB=PC,∴PB+PE=PC+PE,∵PE+PC≥CE,∴P、C、E共线时,PB+PE的值最小,最小值为CE的长度,故选:B.如图连接PC,只要证明PB=PC,即可推出PB+PE=PC+PE,由PE+PC≥CE,推出P、C、E共线时,PB+PE的值最小,最小值为CE的长度.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1. 解:2x3÷x=2x2.故答案为:2x2.直接利用整式的除法运算法则求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除法运算法则,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2.=x-1.故答案为:x-1.根据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求解即可.本题比较容易,考查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一定注意最后结果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13. 解:∵DF⊥BC,∠C=28°,∴∠D=90°-28°=62°,∵△AEB≌△DFC,∴∠A=∠D=62°.故答案为:62°.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D.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判断出对应角是解题的关键.14. 解:∵100°>90°,∴100°的角是顶角,故答案为:100°.根据100°角是钝角判断出只能是顶角,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解答.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先判断出100°的角是顶角是解题的关键.15. 解:∵a m=3,∴a2m=32=9,∴a2m-n.故答案为:4.5.首先根据幂的乘方的运算方法,求出a2m的值;然后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方法,求出a2m-n的值为多少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底数a≠0,因为0不能做除数;②单独的一个字母,其指数是1,而不是0;③应用同底数幂除法的法则时,底数a可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但必须明确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16. 解:在Rt△ADB与Rt△ADC中,∴Rt△ADB≌Rt△ADC,∴S△ABC=2S△ABD=2וDE=AB•DE=3AB,∵S△ABC•BF,•BF=3AB,∵AC=AB,=3,∴BF=6.故答案为6.先利用HL证明Rt△ADB≌Rt△ADC,得出S△ABC=2S△ABD=2וDE=AB•DE=3AB,又S△ABC•BF,将AC=AB代入即可求出BF.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利用面积公式得出等式是解题的关键.17. (1)依据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积的分母.(2)依据整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乘法法则以及整式的混合运算,整式的混合运算中,要按照先乘方后乘除的顺序运算,其运算顺序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相似.18. (1)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2)原式变形后,提取公因式即可得到结果.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9. (1)先将分子和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分即可得;(2)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同时将除式分母和分子因式分解,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继而约分即可得.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0. 根据AAS证明△CED≌△BFD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 (1)根据A、C两点坐标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2)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即可;(3)根据所作图形求解可得.本题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及其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22. 设2016年这种礼盒每盒的进价是x元,则2018元,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结合2018年该商店用2100元购进的礼盒数比2016年的礼盒数多100盒,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3. (1)如图①,在BA上截取EG=DE,连接DG,得到∠EDG=∠EGD,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2)在BA上截取EG=DE,连接DG,则∠EDG=∠EGD,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第11页,共11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DE+DF=AD.故②符合题意. ③由题意可知:∠EDA=∠ADF=60°. 假设 MD 平分∠ADF,则∠ADM=30°.则∠EDM=90°, 又∵∠E=∠BMD=90°, ∴∠EBM=90°. ∴∠ABC=90°. ∵∠ABC 是否等于 90°不知道, ∴不能判定 MD 平分∠EDF.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DM 是 BC 的垂直平分线, ∴DB=DC. 在 Rt△BED 和 Rt△CFD 中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得出答案.在运用三角形三边 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 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7.【解析】【解答】解: ∵△ABE≌△ACF, ∴AC=AB=5, ∴EC=AC-AE=5-2=3.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 AC 的长,结合 AE=2,从而求出 EC 的长. 8.【解析】【解答】解:∵△ABC 是等腰三角形,底边 BC=5,周长为 21, ∴AC=AB=8, 又∵DE 是 AB 的垂直平分线, ∴AE=BE , ∴△BEC 的周长=BE+CE+CB=AE+CE+BC=AC+CB=13, ∴△BEC 的周长为 13. 故答案为:A . 【分析】由于△ABC 是等腰三角形,底边 BC=5,周长为 21,由此求出 AC=AB=8,又 DE 是 AB 的垂直平 分线,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 AE=BE , 由此得到△BEC 的周长=BE+CE+CB=AE+CE+BC= AC+CB , 然后利用已知条件即可求出结果. 9.【解析】【解答】解:∵在△ABC 中,OB 和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2020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2020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要使分式x+3的值为0,则x的值是()x−4A. x≠4B. x≠−3C. x=4D. x=−3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5a−2a=3B. a2×a3=a6C. y4+y6=y10D. (ab4)4=a4b163.下列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A. x2+3x+2=x(x+3)+2B. 4x2−9=(4x+3)(4x−3)C. x2−5x+6=(x−2)(x−3)D. a2−2a+1=(a+1)24.以下四家银行的标志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底角是()A. 50°B. 50°或65°C. 80°D. 65°6.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x,5,则x的值可以是()A. 2B. 5C. 8D. 117.如图,若△ABC≌△DEF,BC=7,EC=5,则CF的长为()A. 1B. 2C. 2.5D. 38.如图,等腰△ABC的周长为19,底边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BEC的周长为()A. 9B. 10C. 11D. 129.如图,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DE=5,BD=3,则线段CE的长为()A. 3B. 1C. 2D. 410.如图,在△ABC中,∠BAC=60°,∠BAC的平分线AD与边BC的垂直平分线MD相交于点D,D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DF⊥AC于点F,现有下列结论:①DE=DF;②DE+DF= AD;③DM平分∠ADF;④AB+AC=2AE.其中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1.要使分式1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x+212.若x2−a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常数a=_________.13.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已知AD=5,CE=4,则△ABC的面积为______ .14.若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50°,则n=______.15.若a+3b−2=0,则3a⋅27b=______.16.如图,在等腰△ABC中,AB=BC=5,AC=6,∠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M、N分别是BD和BC上的动点,则CM+MN的最小值是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2.0分)17.计算:(a+b)2−a(a+2b+1)18.分解因式:(1)3ax2+6axy+3ay2(2)a2(a−3)−a+3.19.化简:(2mm2−4−1m+2)÷1m2−2m.20.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求证:AC//DE;(2)若BF=13,EC=5,求BC的长.21.如图,已知A(0,4),B(−2,2),C(3,0).(1)作△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2)求△A1B1C1的面积S.22.从甲地到乙地有120千米,一辆小车与一辆卡车同时从甲地出发,沿相同路线开往乙地,已知小车的速度是卡车的1.5倍,结果小车比卡车提前30分钟到达乙地.求小车和卡车的行驶速度各是多少?23.已知在△ABC与△ABD中,AC=BD,∠C=∠D=90°,AD与BC交于点E,(1)求证:AE=BE;(2)若AC=3,AB=5,求△ACE的周长.--------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的值为0,解析:解:∵分式x+3x−4∴x+3=0,解得:x=−3.故选:D.直接利用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即分子为零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正确把握分式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答案:D解析:解:A、5a−2a=3a,选项错误;B、a2×a3=a5,选项错误;C、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选项错误;D、(ab4)4=a4b16,选项正确.故选D.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同底数的幂的乘法法则,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法则即可判断.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A、原式=(x+1)(x+2),故本选项错误;B、原式=(2x+3)(2x−3),故本选项错误;C、原式=(x−2)(x−3),故本选项正确;D、原式=(a−1)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将各自分解因式后即可做出判断.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提公因式法,以及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解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即可.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5.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这个角为底角和顶角两种情况讨论即可.解:当底角为50°时,则底角为50°,当顶角为50°时,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底角为:65°,所以底角为50°或65°,故选B.6.答案:B解析: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x,5,∴5−3<x<5+3,即2<x<8,故选:B.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x的取值范围.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解:∵△ABC≌△DEF,∴BC=EF,∵BC=7cm,∴EF=7cm,∵EC=5cm,∵CF=EF−EC=7−5=2cm,故选B.8.答案:D解析:解:∵等腰△ABC的周长为19,底边BC=5,×(19−5)=7,∴AC=12∵DE垂直平分AB,∴AE=BE,∴△BEC的周长=BE+CE+BC,=AE+CE+BC,=AC+BC,=7+5,=12.故选:D.根据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求出腰AC的长,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E=BE,然后求出△BEC的周长=AC+BC.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两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平行线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BO与∠OBC的关系,∠ECO与∠OCB的关系,根据两直线平行,可得∠DOB与∠OBC的关系,∠EOC与∠OCB的关系,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BD与DO的关系,EO与EC的关系,可得答案.解: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DBO=∠OBC,∠ECO=∠OCB.∵DE//BC,∴∠OBC=∠DOB,∠EOC=∠OCB.∠DBO=∠DOB,∠EOC=∠ECO.∴DB=DO,EO=EC,DE=DO+EO=DB+EC,∵DE=5,BD=3,∴EC=5−3=2,故选:C.1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本题的辅助线的作法是解题的关键.AD,DF=①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①正确;②由题意可知∠EAD=∠FAD=30°,故此可知ED=121AD,从而可证明②正确;③若DM平分∠ADF,则∠EDM=90°,从而得到∠ABC为直角三角形,2条件不足,不能确定,故③错误;④连接BD、DC,然后证明△EBD≌△FCD,从而得到BE=FC,从而可证明④.解:如图所示:连接BD、DC.①∵AD平分∠BAC,DE⊥AB,DF⊥AC,∴ED=DF.∴①正确.②∵∠EAC=60°,AD平分∠BAC,∴∠EAD=∠FAD=30°.∵DE⊥AB,∴∠AED=90°.∵∠AED=90°,∠EAD=30°,AD.∴ED=12AD.同理:DF=12∴DE+DF=AD.∴②正确.③由题意可知:∠EDA=∠ADF=60°.假设MD平分∠ADF,则∠ADM=30°.则∠EDM=90°,又∵∠E=∠BMD=90°,∴∠EBM=90°.∴∠ABC=90°.∵∠ABC是否等于90°不知道,∴不能判定MD平分∠ADF.故③错误.④∵DM是BC的垂直平分线,∴DB=DC.在Rt △BED 和Rt △CFD 中{DE =DF BD =DC,∴Rt △BED≌Rt △CFD(HL).∴BE =FC . ∴AB +AC =AE −BE +AF +FC又∵AE =AF ,BE =FC ,∴AB +AC =2AE .故④正确.故选:C .11.答案:x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有意义条件,属于基础题,由题意知分母x +2不能为0,解出即可求出答案. 解:若分式1x+2,有意义,则x +2≠0,解得x ≠−2.故答案为x ≠−2. 12.答案:±6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有关知识,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得出−ax =±2·x ·3,求出即可. 解:∵x 2−ax +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ax =±2⋅x ⋅3,a =±6.故答案为±6.13.答案:20解析:解:∵AE是△ABC的中线,CE=4,∴BC=8,又∵高AD=5,∴S△ABC=12⋅BC⋅AD=12×5×8=20,故答案为:20.由中线的定义可求得BC的长,即可求得面积.此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与高乘积的一半解答.14.答案:12解析:解:依题意得,(n−2)×180°=n×150°,解得n=12故答案为:12由题可得,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根据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50°,可得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150°,再列方程求解.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和=(n−2)⋅180(n≥3且n为整数).15.答案:9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根据幂的乘方运算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得出即可.解:∵a+3b−2=0,∴a+3b=2,则3a⋅27b=3a×33b=3a+3b=32=9.故答案为9.16.答案:245解析:解:如图,由垂线段最短,过点A作AN⊥BC于N交BD于M,AN最短,∵△ABC是等腰三角形,BD是∠ABC的平分线,∴BD垂直平分AC,∴A、C关于BD对称,由轴对称性质,AM=CM,∴CM+MN=AM+MN=AN,∵BD⊥AC,AD=DC,∴DC=3,∴BD=√52−32=4,∵∠ANC=∠BDC=90°,∠ACN=∠BCD,∴△ANC∽△BDC,∴ANBD =ACBC,即AN4=65,解得AN=245,∴CM+MN的最小值是245.故答案为:245.过点A作AN⊥BC于N交BD于M,根据轴对称和由垂线段最短确定最短路线问题,AN的长度即为BM+MN的最小值,求得△ANC∽△BDC,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垂线段最短,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确定出点M、N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17.答案:解:(a+b)2−a(a+2b+1)=(a2+2ab+b2)−(a2+2ab+a)=a2+2ab+b2−a2−2ab−a=b2−a.解析:先算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求解.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18.答案:(1)解:3ax2+6axy+3ay2,=3a(x2+2xy+y2),=3a(x+y)2(2)原式=(a−3)(a2−1)=(a−3)(a+1)(a−1).解析:(1)先提取公因式3a,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2)原式变形后,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9.答案:解:原式=[2m(m+2)(m−2)−m−2(m+2)(m−2)]×m(m−2)=m+2(m+2)(m−2)×m(m−2)=m.解析:首先将括号里面通分,进而进行加减运算,再利用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求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0.答案:解:(1)证明:在△ABC和△DFE中,AB=DF,∠A=∠D,AC=DE,∴△ABC≌△DFE(SAS),∴∠ACB=∠DEF,∴AC//DE;(2)由(1)知△ABC≌△DFE,∴BC=EF,∴BC−EC=EF−EC,∴BE=CF,∵BF=13,EC=5,∴BE=13−52=4,∴BC=4+5=9.解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要结合判定方法及已知的位置进行选择运用.(1)利用已知条件SAS判断△ABC≌△DFE,可得∠ACE=∠DEF,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证;(2)由于△ABC≌△DFE,那么BC=EF,根据等式性质可证BE=CF,于是易求BC.21.答案: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作,B1(−2,−2);(2)△A1B1C1的面积S=4×5−12(2×2+2×5+3×4)=7.解析:(1)直接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A1B1C1所在矩形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2.答案:解:设卡车的行驶速度为x千米/时,则小车的行驶速度为1.5x千米/时,根据题意得:120x −1201.5x=12,解得:x=80,经检验,x=8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5x=120.答:小车的行驶速度为120千米/时,卡车的行驶速度为80千米/时.解析:设卡车的行驶速度为x千米/时,则小车的行驶速度为1.5x千米/时,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结合小车比卡车提前30分钟到达乙地,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3.答案:证明:(1)∵∠C=∠D,∠AEC=∠BED,AC=BD∴△ACE≌△BDE(AAS)∴AE=BE;(2)∵AC=3,AB=5,由勾股定理得:BC=4,由(1)可知AE=BE∴△ACE的周长=AC+AE+CE=AC+BE+CE=AC+BC=7.解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本题的关键.(1)由“AAS”可证△ACE≌△BDE,可得AE=BE;(2)由勾股定理可求BC=4,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BE,即可求△ACE的周长.。
∥3套精选试卷∥2019年广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如图,△ABC的∠B的外角的平分线BD与∠C的外角的平分线CE相交于点P,若点P到直线AC的距离为4,则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A.4 B.3 C.2 D.1【答案】A【分析】过P作PQ⊥AC于Q,PW⊥BC于W,PR⊥AB于R,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PQ=PR,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过P作PQ⊥AC于Q,PW⊥BC于W,PR⊥AB于R,∵△ABC的∠B的外角的平分线BD与∠C的外角的平分线CE相交于点P,∴PQ=PW,PW=PR,∴PR=PQ,∵点P到AC的距离为4,∴PQ=PR=4,则点P到AB的距离为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能灵活运用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必是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B.如果两个三角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则它们必是全等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是关于一条边上的中线成轴对称的图形D.一条线段是关于经过该线段中点的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答案】B【分析】根据成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依次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两个全等三角形放置的位置不一定使两个三角形成轴对称,故A错误;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故B 正确;等腰三角形是关于底边上的中线成轴对称的图形,故C 错误;直线是轴对称图形,不是成轴对称的图形,故D 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成轴对称图形的性质,需注意成轴对称的图形是对于两个图形而言,正确理解成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3.已知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A ,且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点A 的坐标不可能是( ) A .(2,4)B .(-1,2)C .(5,1)D .(-1,-4) 【答案】C【详解】解:∵一次函数y=kx+2(k≠1)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 >1.A 、∵当x=2,y=4时,2k+3=4,解得k=1.5>1,∴此点符合题意,故A 选项错误;B 、∵当x=﹣1,y=2时,﹣k+3=2,解得k=1>1,∴此点符合题意,故B 选项错误;C 、∵当x=5,y=1时,5k+3=1,解得k=﹣1.4<1,∴此点不符合题意,故C 选项正确;D 、∵当x=﹣1,y=﹣4时,﹣k+3=﹣4,解得k=7>1,∴此点符合题意,故D 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先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判断出k 的符号,再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是解题的关键.4.某次列车平均提速vkm/h ,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km ,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km ,求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设列车提速前的平均速度是xkm/h ,下面所列出的四个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50s s x x v +=+ B .50s s x v += C .50s s v x += D .50s s x x v-=- 【答案】A【分析】先求出列车提速后的平均速度,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km s ,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km ”建立方程即可.【详解】由题意得:设列车提速前的平均速度是/xkm h ,则列车提速后的平均速度是()/x v km h + 则50s s x x v+=+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读懂题意,正确求出列车提速后的平均速度是解题关键.5 )A .4和5之间B .5和6之间C .6和7之间D .7和8之间【答案】C【详解】解:由36<38<49,即可得6<38<7,故选C .6.已知点Q 与点P(3,-2)关于x 轴对称,那么点Q 的坐标为( )A .(-3,2)B .(3,2)C .(-3,-2)D .(3,-2)【答案】B【解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关于x 轴对称,则它们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详解】点Q 与点P (3,-2)关于x 轴对称,则Q 点坐标为(3,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7.如图,已知S △ABC =12,AD 平分∠BAC,且AD⊥BD 于点D ,则S △ADC 的值是( )A .10B .8C .6D .4【答案】C 【解析】延长BD 交AC 于点E ,则可知△ABE 为等腰三角形,则S △ABD =S △ADE ,S △BDC =S △CDE ,可得出S △ADC =12S △ABC . 【详解】解:如图,延长BD 交AC 于点E ,∵AD 平分∠BAE ,AD ⊥BD ,∴∠BAD=∠EAD ,∠ADB=∠ADE ,在△ABD 和△AED 中,BAD EAD AD AD BDA EDA ∠=∠⎧⎪=⎨⎪∠=∠⎩,∴△ABD ≌△AED (ASA ),∴BD=DE ,∴S △ABD =S △ADE ,S △BDC =S △CDE ,∴S △ABD +S △BDC =S △ADE +S △CDE =S △ADC ,∴S △ADC =12S △ABC =12×12=6(m 2),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由BD=DE 得到S △ABD =S △ADE ,S △BDC =S △CDE 是解题的关键. 8.下列选项中最简分式是( )A .211x + B .224x C .211x x +- D .23x x x+ 【答案】A 【解析】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非零次的公因式时(即分子与分母互素)叫最简分式.【详解】A.211x + ,是最简分式; B. 222142x x= ,不是最简分式; C. 211x x +- =1x 1-, 不是最简分式; D. 23x x x+=3x+1, 不是最简分式. 故选:A【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最简分式. 解题关键点:理解最简分式的意义.9.已知点P (0,m )在y 轴的负半轴上,则点M (﹣m ,1)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A【分析】根据y 轴的负半轴上的点横坐标等于零,纵坐标小于零,可得m 的值,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答.【详解】解:∵点P (0,m )在y 轴的负半轴上,∴m <0,∴﹣m >0,∴点M (﹣m ,1)在第一象限,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关的概念和不等式及其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y 轴的负半轴上的点的特点.10.若分式2x x +有意义,则x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0x ≠B .2x ≠-C .2x ≥-D .2x <- 【答案】B【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分式2x x +有意义, ∴20+≠x∴-2≠x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当分母不为0时,分式有意义.二、填空题11x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答案】x ≥1【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x 应满足的条件x ﹣1≥0,即x≥1.故答案为:x≥1【点睛】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 12.若211m m --的值为零,则15m +-的值是____. 【答案】-1【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子=0且分母≠0即可求出m ,然后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解:∵211m m --的值为零 ∴21010m m ⎧-=⎨-≠⎩解得:m=-1∴111551m +-+=-=--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和零指数幂的性质,掌握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子=0且分母≠0和零指数幂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3.因式分解:32288x x x -+=___________.【答案】1x (x ﹣1)1【分析】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即可.【详解】解:()223288244-+=-+=x x x x x x 1x (x ﹣1)1故答案为:1x (x ﹣1)1.【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掌握利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因式分解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观察下列各式:(x -1)(x +1)=x 2-1;(x -1)(x 2+x +1)=x 3-1;(x -1)(x 3+x 2+x +1)=x 4-1,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可得(x -1)(x n +x n -1+…+x +1)=______(其中n 为正整数).【答案】x n +1-1【解析】观察其右边的结果:第一个是x 2-1;第二个是x 3-1;…依此类推,则第n 个的结果即可求得.(x-1)(x n +x n-1+…x+1)=x n+1-1.15.在实数0.23,4.••12,π,227,0.3030030003…(每两个3之间增加1个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_________个.【答案】3【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详解】解:在所列的实数中,无理数有π,,0.3030030003…(每两个3之间增加1个0)这3个,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16.已知关于x 的方程4433x m m x x---=--无解,则m=________. 【答案】-3或1【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348m x m +=+,分两种情况:(1)()348m x m +=+无实数根,(2)整式方程()348m x m +=+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分别求解即可.【详解】去分母得:()()434x x m m ---+=-,整理得()348m x m +=+,由于原方程无解,故有以下两种情况:(1)()348m x m +=+无实数根,即30m +=且480m +≠,解得3m =-;(2)整式方程()348m x m +=+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 即4833m m +=+,解得1m =; 故答案为:3m =-或1m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无解的条件,分式方程无解,有两种情况,①整式方程本身无解;②整式方程有解,但使得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零(即为增根).17.在某个电影院里,如果用(2,15)表示2排15号,那么5排9号可以表示为_____.【答案】(5,9).【分析】根据用(2,15)表示2排15号可知第一个数表示排,第二个数表示号,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5排9号可以表示为(5,9),故答案为:(5,9).【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有序数对确定位置,一对有顺序的数叫做有序数对,理解有序数对是两个有顺序的数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8.(1)解方程:2236111x x x +=+-- (2)计算:3a(2a 2-9a+3)-4a(2a-1)(3)计算:()×(-1|+(5-2π)0(4)先化简,再求值:(xy 2+x 2y )222222x x y x xy y x y ⋅÷++-,其中,y=2.【答案】(1)分式方程无解;(2)326a 35?a 13a +﹣;(3)(4)2【分析】(1)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即可,求出未知数的值要验根;(2)先算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再合并同类项即可;(3)第一项按二次根式的乘法计算,第二项按化简绝对值的意义化简,第三项按零指数幂的意义化简,然后进一步合并化简即可;(4)先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把所给代数式化简,再把.【详解】(1)去分母得:2x-2+3x+3=6,解得:x=1,经检验x=1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2)原式322326a 27a 9a 8a 4a 6a 35?a 13a =++=+﹣﹣﹣;(3)原式=3221142+-+= (4)原式=xy (x+y )()()()22x y x y xx y x y +-⋅⋅+=x ﹣y ,代入得当x=2,y=22时,原式=22222-=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实数的混合运算,整式的混合运算,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如图,在△ABC 中,D 、E 为BC 上的点,AD 平分∠BAE ,CA=CD .(1)求证:∠CAE =∠B ;(2)若∠B =50°,∠C =3∠DAB ,求∠C 的大小.【答案】(1)证明见解析(2)48°【解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AD =∠CDA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AD =∠BAD ,于是得到结论;(2)设∠DAB =x ,得到∠C =3x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AB =2∠DAB =2x ,求得∠CAB =∠CAE+∠EAB =50°+2x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CA =CD ,∴∠CAD =∠CDA ,∵AD 平分∠BAE ,∴∠EAD =∠BAD ,∵∠B =∠CDA ﹣∠BAD ,∠CAE =∠CAD ﹣∠DAE ,∴∠CAE =∠B ;(2)设∠DAB =x ,∵∠C =∠3∠DAB ,∴∠C =3x ,∵∠CAE =∠B ,∠B =50°,∴∠CAE =50°,∵AD 平分∠BAE ,∴∠EAB =2∠DAB =2x ,∴∠CAB =∠CAE+∠EAB =50°+2x ,∵∠CAB+∠B+∠C =180°,∴50°+2x+50°+3x =180°,∴x =16°,∴∠C =3×16°=48°.【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解:7216(31)(31)8+++- 【答案】52+【分析】无理数的运算法则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一样的.注意:a 表示a 的算术平方根.在进行根式的运算时要先化简再计算可使计算简便.【详解】原式32315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无理数的运算法则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一样的.在进行根式的运算时要先化简再计算可使计算简便.21.已知,如图A 、C 、F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F =DC ,//AB DE ,AB =DE .求证:(1)ABC DEF △≌△;(2)//BC EF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先证明AC=DF ,∠A=∠D ,由“SAS ”可证△ABC ≌△DEF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DFE ,可证BC ∥EF ;【详解】解:(1)证明:∵AB ∥DE ,∴∠A =∠D ,∵AF =CD ,∴AF+CF=CD+CF ,即AC =DF ,在△ABC 和△DEFAB DE A D AC DF =⎧⎪∠=∠⎨⎪=⎩,∴△ABC ≌△DEF (SAS ); (2)由(1)中可知:∵△ABC ≌△DEF∴∠ACB =∠DFE ,∴//BC EF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等,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2.如图,△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F 为直线AD 上的点,连接BE ,CF ,且BE ∥CF .求证:BE=CF .【答案】见解析【分析】由AD 是△ABC 的中线就可以得出BD=CD ,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FCD=∠EBD ,∠DFC=∠DEB ,推出△CDF ≌△BDE ,就可以得出BE=CF .【详解】∵AD 是△ABC 的中线,∴BD=CD ,∵BE ∥CF ,∴∠FCD=∠EBD ,∠DFC=∠DEB ,在△CDF 和△BDE 中,FCD EBD DFC DEB CD BD ∠=∠⎧⎪∠=∠⎨⎪=⎩,∴△CDF ≌△BDE (AAS ),∴BE=CF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 23.计算:(1)()032 1.4143---; (2)143228++; (3)()22633-÷xy x yz xy ;(4)()()()212141+---m m m m .【答案】(1)2627;(2)9222+;(3)2y xz -;(4)41m - 【分析】(1)根据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3)根据整式混合运算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4)根据平方差公式、整式乘法和加减法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原式31261327=-=; (2)原式229224222422422=++⨯=++=+; (3)原式2263332=÷-÷=-xy xy x yz xy y xz ;(4)原式22414441=--+=-m m m m .【点睛】本题考查了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二次根式、整式混合运算、平方差公式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二次根式、整式混合运算、平方差公式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24.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6,8,,AB AD P E ==分别是线段,AC BC 上的点,且四边形PEFD 是长方形.(1)若点Q 在线段AC 上,且DQ AC ⊥,求线段DQ 的长.(2)若PCQ ∆是等腰三角形,求AP 的长.【答案】(1)245;(2)4AP =或5或145【分析】(1)根据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可得DC=AB=6,根据长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AC 的长,作DQ AC ⊥于点Q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可求出DQ 的长;(2)由(1)得AC 的长,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CP CD =时;②当PD PC =时;③当DP DC =时,计算即可得出AP 的长.【详解】(1)长方形ABCD 中,6,8,90AB AD ADC ==∠=︒,6DC AB ∴== 2210AC AD DC ∴=+=如图,作DQ AC ⊥于点Q ,1122ADC S AD DC AC DQ ∆=⨯=⨯ 245AD DC DQ AC ⨯∴== (2)要使PCD 是等腰三角形①当CP CD =时,1064AP AC CP =-=-=②当PD PC =时,PDC PCD ∠=∠90PCD PAD PDC PDA ∠+∠=∠+∠=︒PAD PDA ∴∠=∠PD PA ∴=PA PC ∴= 152AP AC ∴== ③当DP DC =时,如(1)中图,DQ AC ⊥于点Q ,PQ CQ ∴=由(1)知,245DQ =, 22185CQ DC DQ ∴=-= 3625PC CQ ∴== 36141055AP AC PC ∴=-=-= 综上,若PCD ∆是等腰三角形,4AP =或5或145.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要注意分情况讨论.25.如图,已知函数 y=x+1 的图象与 y 轴交于点 A ,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经过点 B (0,﹣1),与x 轴 以及 y=x+1 的图象分别交于点 C 、D ,且点 D 的坐标为(1,n ),(1)则n= ,k= ,b= ;(2)函数 y=kx+b 的函数值大于函数 y=x+1 的函数值,则x 的取值范围是 ;(3)求四边形 AOCD 的面积;(4)在 x 轴上是否存在点 P ,使得以点 P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3,-1;(2)1x >;(3)5;6(4)(1,0)P 或'(7,0).P【解析】试题分析:(1)对于直线1y x =+,令0x =求出y 的值,确定出A 的坐标,把B 坐标代入y kx b =+中求出b 的值,再将D 坐标代入1y x =+求出n 的值,进而将D 坐标代入求出k 的值即可;由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结合图象确定出x 的范围;过D 作DE 垂直于x 轴,四边形AOCD 的面积等于梯形AOED 面积减去三角形CDE 面积,求出即可;在x 轴上存在点P ,使得以点P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分两种情况考虑:•'DP DC ⊥;‚DP CP ⊥,分别求出P 点坐标即可.试题解析:(1)对于直线1y x =+,令0x =得到1y =,即A (0,1),把B (0,-1)代入y kx b =+中,得:1b =-,把D (1,n )代入1y x =+得:2n =,即D (1,2),把D 坐标代入1y kx =-中得:21k =-,即3k =,故答案为2,3,-1;一次函数1y x =+与31y x =-交于点D (1,2),由图象得:函数y kx b =+的函数值大于函数1y x =+的函数值x 时的取值范围是1x >;故答案为1x >;过D 作DE 垂直于x 轴,如图1所示,则CDE AOCD AOED S S S =-四边形梯形11=()22AO DE OE CE DE +⋅-⋅1125(12)12;2236=+⨯-⨯⨯= (4)如图2,在x 轴上存在点P ,使得以点P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分两种情况考虑:•当'DP DC ⊥时,可得'1,P D DC k k ⋅=-DC 直线斜率为3,'P D ∴直线斜率为13-,(1,2),D 'P D ∴直线解析式为12(1),3y x -=--令0,7,y x =∴=即'(7,0);P ‚当DP CP ⊥时,由D 横坐标为1,得到P 点横坐标为1,P 在x 轴上,(1,0).P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 cm,其中一边长为8 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8 cm B.2 cm或8 cm C.5cm D.8 cm或5 cm【答案】B【分析】由于长为8cm的边可能是腰,也可能是底边,故应分两种情况讨论.【详解】解:由题意知,可分两种情况:①当腰长为8cm时,则另一腰长也为8cm,底边长为18-8×2=2(cm),∵8-2<8<8+2即6<8<10,∴可以组成三角形∴当腰长为8cm时,底边长为2cm;②当底边长为8cm时,腰长为(18-8)÷2=5(cm),∵5-5<8<5+5,即0<8<10,∴可以组成三角形∴底边长可以是8c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也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答案】A【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需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详解】解:A. 不能继续化简,故正确;B. 故错误;C. 故错误;D.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理解掌握定义是解答关键.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ab3)2=ab6B.a4÷a=a4C.a2•a4=a8D.(﹣a2)3=﹣a6【答案】D【分析】分别根据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除法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依次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ab3)2=a2b6≠ab6,所以本选项错误;B、a4÷a=a3≠a4,所以本选项错误;C、a2•a4=a6≠a8,所以本选项错误;D、(﹣a2)3=﹣a6,所以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运算性质,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幂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关于直线MN对称的图形,其中正确的是()4.下面是四位同学所作的ABCA. B.C. D.【答案】D【分析】根据对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对称点连接的直线与对称轴不垂直,故选项A错误;B:对称点不在对称轴上,故选项B错误;C:对称点连接的直线到对称轴的距离不相等,故选项C错误;故答案选择: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对称,属于基础题型,比较简单.5.在折纸活动中,王强做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1重合,且∠A1DB=90°,若∠A=50°,则∠CEA1等于()A .20°B .15°C .10°D .5°【答案】C 【分析】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A 1DE=∠ADE ,∠A 1ED=∠AED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A 1ED 和∠AED ,然后利用平角等于180°即可求解∠CEA 1.【详解】解: ∵△ABC 沿着DE 折叠压平,A 与A 1重合,且∠A 1DB=90°,∴∠A 1DE=∠ADE= 902=45οο÷,∠A 1ED=∠AED ,∵∠A=50°,∴∠A 1ED=∠AED=180-45-50=85οοοο,∴∠CEA 1=180-85-85=10οοοο.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翻折变换的性质,熟练进行整体思想的利用使得求解更简便. 6.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图形,现计划用铁丝按照图形制作相应的造型,则所用铁丝的长度关系是( )A .甲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B .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C .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D .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学*科*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解:由图形可得出:甲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 ,乙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 ,丙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 ,故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故选D .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7.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同学最近几次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 甲 乙丙 丁 平均数(分) 9295 95 92要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同学参加数学比赛,应该选择(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B【分析】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选出方差最小,而且平均数较大的同学参加数学比赛.【详解】解:∵3.6<7.4<8.1,∴甲和乙的最近几次数学考试成绩的方差最小,发挥稳定, ∵95>92,∴乙同学最近几次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高,∴要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同学参加数学比赛,应该选择乙.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8.若点A (-3,y 1),B (1,y 2)都在直线y =-12x +2上,则y 1与y 2的大小关系是( ) A .y 1<y 2B .y 1=y 2C .y 1>y 2D .无法比较大小 【答案】C 【分析】分别把点A 1(-3,y )和点B 2(1,y )代入直线1y=-x+22,求出1y 、2y 的值,再比较出其大小即可. 【详解】解:分别把点A 1(-3,y )和点B 2(1,y )代入直线1y=-x+22, 117y =-(-3)+2=22⨯, 213y =-1+2=22⨯, ∵72>32,∴1y >2y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了比较一次函数值的大小,正确求出A 、B 两点的纵坐标是解题的关键.9.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k≠0)图象如图所示,则kx ﹣1<b 的解集为( )A.x>2 B.x<2 C.x>0 D.x<0【答案】C【分析】将kx-1<b转换为kx-b<1,再根据函数图像求解.【详解】由kx-1<b得到:kx-b<1.∵从图象可知:直线与y轴交点的坐标为(2,1),∴不等式kx-b<1的解集是x>2,∴kx-1<b的解集为x>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像,熟练掌握函数图像是解题的关键.10.已知:如图,在△ABC中,D为BC的中点,AD⊥BC,E为AD上一点,∠ABC=60°,∠ECD=40°,则∠ABE=()A.10°B.15°C.20°D.25°【答案】C【详解】解:∵D为BC的中点,AD⊥BC,∴EB=EC,AB=AC∴∠EBD=∠ECD,∠ABC=∠ACD.又∵∠ABC=60°,∠ECD=40°,∴∠ABE=60°﹣40°=2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和内角的关系.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将△ABC沿着DE翻折,若∠1+∠2=80°,则∠B=_____度.【答案】1.【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得.【详解】∵△ABC沿着DE翻折,∴∠1+2∠BED=180°,∠2+2∠BDE=180°,∴∠1+∠2+2(∠BED+∠BDE)=360°,而∠1+∠2=80°,∠B+∠BED+∠BDE=180°,∴80°+2(180°﹣∠B)=360°,∴∠B=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折叠变化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关键是要理解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变化.12.函数y1=x+1与y2=ax+b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使y1、y2的值都大于0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1<x<2.【解析】根据x轴上方的图象的y值大于0进行解答.>0,【详解】如图所示,x>−1时,y1当x<2时,y2>0,、y2的值都大于0的x的取值范围是:−1<x<2.∴使y1故答案为:−1<x<2.【点睛】此题考查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解题关键在于x轴上方的图象的y值大于013.已知x2+y2+z2-2x+4y-6z+14=0,则x+y+z=________.【答案】1.【分析】先把方程左边的代数式进行配方,再根据偶数次幂的非负性,即可求解.【详解】∵x 1+y 1+z 1-1x+4y-6z+14=0,∴x 1-1x+1+y 1+4y+4+z 1-6z+9=0,∴(x-1)1+(y+1)1+(z-3)1=0,∴x-1=0,y+1=0,z-3=0,∴x=1,y=-1,z=3,∴x+y+z=1-1+3=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以及偶数次幂的非负性,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在Rt ABC ∆中,90BAC ∠=︒,D ,E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F 在CA 的延长线上,FDA B =∠∠,6AC =,8AB =,则四边形AEDF 的周长是____________.【答案】1【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先求出BC 的长,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E 和AE 的长,进而由已知可判定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求得其周长.【详解】解:在Rt △ABC 中,∵AC=6,AB=8,∴BC=10,∵E 是BC 的中点,∴AE=BE=5,∴∠BAE=∠B ,∵∠FDA=∠B ,∴∠FDA=∠BAE ,∴DF ∥AE ,∵D 、E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DE ∥AC ,DE=12AC=3, ∴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EDF 的周长=2×(3+5)=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运用,熟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练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5.依据流程图计算22m 1m n m n --+需要经历的路径是 (只填写序号),输出的运算结果是 .【答案】②③,()()n m n m n +-. 【分析】根据化简分式的步骤:先把分式化成同分母分式,再把分母相减,分子不变,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22m 1m n m n --+=()()()()m m n m n m n m n m n --+-+-=()()n m n m n +-, ∴依据流程图计算22m 1m n m n--+需要经历的路径是②③;输出的运算结果是()()n m n m n +-; 故答案为:②③;()()nm n m n +-. 【点睛】本题考查化简分式,利用到平方差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化简分式的步骤.16.如图,在△ABC 中,∠A =90°,AB =25,AC =5,以BC 为斜边作等腰Rt △BCD ,连接AD ,则线段AD 的长为_____.【答案】310 2【分析】过D 作DE⊥AB于E,DF⊥AC于F,则四边形AEDF是矩形,先证明△BDE≌△CDF(AAS),可得DE=DF,BE=CF,以此证明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可得∠DAE=∠DAF=45°,AE=AF,代入AB=25,AC=5可得BE、AE的长,再在Rt△ADE中利用特殊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得线段AD的长.【详解】过D 作DE⊥AB于E,DF⊥AC于F,则四边形AEDF是矩形,∴∠EDF=90°,∵∠BDC=90°,∴∠BDE=∠CDF,∵∠BED=∠CFD=90°,BD=DC,∴△BDE≌△CDF(AAS),∴DE=DF,BE=CF,∴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DAE=∠DAF=45°,∴AE=AF,∴25﹣BE=5+BE,∴BE=5,∴AE=35,∴AD=2AE=3102,故答案为:310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综合问题,掌握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特殊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17x2x的取值范围是___.【答案】x2≥x﹣1≥0,解得x≥1.故答案是x≥1.【点睛】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三、解答题18.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乡镇决定对一段公路进行改造,已知这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40天完成;如果由乙工程先单独做10天,那么剩下的工程还需要两队合做20天才能完成.(1)求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2)求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答案】(1)60 (2)2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 等量关系为: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根据题意可得出:甲队的总工作量+乙队的总工作量=1,由此可列出方程求解.【详解】解:(1)设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天,根据题意得:1011()20140x x++⨯=解之得:x=60,经检验:x=60是原方程的解.所以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为60天.(2)设两队合做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为y天,根据题意得:(114060+)y=1,解之得:y=24,所以两队合做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为24天.19.两位同学将一个二次三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时,一名同学因为看错了一次项系数而分解成:2(1)(9)x x--,另一位同学因为看错了常数项而分解成了2(2)(4)x x--.请求出原多项式,并将它因式分解.【答案】1x1−11x+2;1(x−3)1.【分析】根据多项式的乘法将1(x−1)(x−9)展开得到二次项、常数项;将1(x−1)(x−4)展开得到二次项、一次项.从而得到原多项式,再对该多项式提取公因式1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详解】∵1(x−1)(x−9)=1x1−10x+2;1(x−1)(x−4)=1x1−11x+16;∴原多项式为1x1−11x+2.1x1−11x+2=1(x1−6x+9)=1(x−3)1.【点睛】根据错误解法得到原多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看错了一次项系数,但二次项、常数项正确;看错了常数项,但二次项、一次项正确.∆.20.尺规作图:如图,已知ABC∠的平分线;(1)作A(2)作边A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1)图见解析;(2)图见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即可;(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即可.【详解】(1)AF为∠BAC的平分线;(2)MN为AC的垂直平分线,点E为垂足.【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应的尺规作图.∆中,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B方向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秒,21.如图1,在边长为3的等边ABCDE BC交射线AC于点E,连接同时点F从点C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射线BC方向运动,过点D作//DF交射线AC于点G.⊥时,求运动了多长时间?(1)如图1,当DF AB=?请说明理由;(2)如图1,当点D在线段AB(不考虑端点)上运动时,是否始终有EG GC⊥,垂足为H,当点D在线段AB(不考虑端点)上时,HG的长始终(3)如图2,过点D作DH AC等于AC的一半;如图3,当点D运动到AB的延长线上时,HG的长是否发生变化?若改变,请说明理。
〖汇总3套试卷〗广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如图,先将正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MN,再把点B折叠在折痕MN上,折痕为AE,点E在CB上,点B在MN上的对应点为H,连接DH,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ADH是等边三角形B.NE=14 BCC.∠BAE=15°D.∠MAH+∠NEH=90°【答案】B【分析】依据折叠的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DH是等边三角形;依据AM=12AD=12AH,得到∠AHM=30°,进而得出∠BAE=15°;依据∠AHE=∠B=90°,∠AMH=∠ENH=90°,即可得到∠MAH+∠NEH=90°.【详解】由折叠可得,MN垂直平分AD,AB=AH,∴DH=AH=AB=AD,∴△ADH是等边三角形,故A选项正确;∵BE=HE>NE,∴BE>12 BN,∴NE=14BC不成立,故B选项错误;由折叠可得,AM=12AD=12AH,∴∠AHM=30°,∠HAM=60°,又∵∠BAD=90°,∴∠BAH=30°,由折叠可得,∠BAE=12∠BAH=15°,故C选项正确;由折叠可得,∠AHE=∠B=90°,∴∠AHM+∠HAM=90°,∠AHM+∠EHN=90°,∴∠HAM=∠EHN,同理可得∠NEH+∠AHM,∴∠MAH+∠NEH=90°,故D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得三角形ADH是一个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D是△ABC的高的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过点B向AC边作垂线,点B和垂足D之间的线段是△ABC的高,逐项判断即可.【详解】∵由三角形的高线定义可知:过点B作BD⊥AC,垂足为D,则线段BD为△ABC的高;∴选项A、B、C图形中垂足不正确,都不符合题意,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高线,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线是解题关键.3.如图,在△ABC中,AB=AC,∠A=1200,BC=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M,交AB于点E,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N,交AC于点F,则MN的长为()A.1.5cm B.2cm C.2.5cm D.3cm【答案】B【解析】连接AM、AN,∵在△ABC中,AB=AC,∠A=120°,BC=6cm,∵EM垂直平分AB,NF垂直平分AC,∴BM=AM,CN=AN,∴∠MAB=∠B=30°,∠NAC=∠C=30°,∴∠AMN=∠B+∠MAB=60°,∠ANM=∠C+∠NAC=60°,∴△AMN是等边三角形,∴AM=MN=NC,∴BM=MN=CN,∵BM+MN+CN=BC=6cm,∴MN=2cm ,故选B.4.下列图形中,正确画出AC边上的高的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高的对应即可求解.【详解】根据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线的画法,可得BE是△ABC中BC边长的高,故选D.【点晴】此题主要考查高的作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知高的定义.5.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点E是AD的中点,且AE=1,BE的垂直平分线MN恰好过C.则长方形的一边CD的长度为()A .1B .2C .3D .2【答案】C 【分析】本题要依靠辅助线的帮助,连接CE ,首先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BC=EC .求出EC 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 解:如图,连接EC .∵FC 垂直平分BE,∴BC=EC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点E 是AD 的中点,AE=1, AD=BC,∴EC=2,利用勾股定理可得222 13AB CD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本题的关键是要画出辅助线,证明BC=EC 后易求解,本题难度中等.6.如图,OP 平分MON ∠,PE OM ⊥于点E ,PF ON ⊥于点F ,OA OB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答案】C【分析】根据SAS , HL ,AAS 分别证明AOP BOP =,Rt PAE Rt PBF ≅,OEP OFP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OP 平分MON ∠,∴∠AOP=∠BOP ,∵OA OB =,OP=OP ,∴AOP BOP =(SAS )∴AP=BP ,∵OP 平分MON ∠,∴PE=PF ,∵PE OM ⊥于点E ,PF ON ⊥于点F ,∴Rt PAE Rt PBF ≅(HL ),∵OP 平分MON ∠,∴∠AOP=∠BOP ,又∵∠OEP=∠OFP=90°,OP=OP ,∴OEP OFP ≅(AAS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掌握SAS , HL ,AAS 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7.已知A (x 1,3),B (x 2,12)是一次函数y =﹣6x+10的图象上的两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12x x < B .12x x >C .12x x =D .以上结论都不正确【答案】B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 =−6x +10图象的增减性,以及点A 和点B 的纵坐标的大小关系,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一次函数y =−6x +10的图象上的点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且3<12,∴x 1>x 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确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70ACD ∠=,BE AC ⊥,则ABE ∠的度数为( )A .50°B .40°C .30°D .20°【答案】D 【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70BAC ACD ∠=∠=︒,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BE ∠.【详解】∵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B ∥CD ,∴70BAC ACD ∠=∠=︒∵BE AC ⊥∴ABE ∠=90°-BAC ∠=20°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内的角度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9.正比例函数y=2kx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函数y=(k-2)x+1-k 的说法:①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②图像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③图像不经过第三象限;④要使方程组2(2)1y kx y k x k =⎧⎨=-+-⎩有解,则k≠-2;正确的是( )【答案】D【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y=2kx 过二,四象限,判断出k 的取值范围,然后可得k-2和1-k 的取值范围,即可判断①②③,解方程组,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判断④.【详解】解:由图像可得正比例函数y=2kx 过二,四象限,∴2k<0,即k<0,∴k-2<0,1-k>0,∴函数y=(k-2)x+1-k 过一,二,四象限,故③正确;∵k-2<0,∴函数y=(k-2)x+1-k 是单调递减的,即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①错误;∵1-k>0,∴图像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故②正确;解方程组2(2)1y kx y k x k =⎧⎨=-+-⎩, 解得()12212k x k k k y k -⎧=⎪+⎪⎨-⎪=⎪+⎩, ∴要想让方程组的解成立,则k+2≠0,即k≠-2,故④正确;故正确的是:②③④,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根据图像得出k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10.如图,有一个池塘,其底面是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一个芦苇AB 生长在它的中央,高出水面部分BC 为1尺.如果把该芦苇沿与水池边垂直的方向拉向岸边,那么芦苇的顶部B 恰好碰到岸边的B′.则这根芦苇的长度是( )A .10尺B .11尺C .12尺D .13尺【答案】D尺,表示出水深AC ,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的方程的解即可得到芦苇的长.【详解】解:设芦苇长AB =AB ′=x 尺,则水深AC =(x ﹣1)尺,因为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所以B'C =5尺在Rt △AB'C 中,52+(x ﹣1)2=x 2,解之得x =13,即芦苇长13尺.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运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1.如图,20,30,50A B C ︒︒︒∠=∠=∠=,则ADB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答案】10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计算即可.【详解】解:∠BEA 是△ACE 的外角,∴∠BEA=∠A+∠C=70°,∠BDA 是△BDE 的外角,∴∠BDA=∠BEA+∠B=100°,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 12.4的平方根是_____;8的立方根是_____.【答案】±1 1【分析】依据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回答即可.【详解】解:∵(±1)1=4,∴4的平方根是±1.∵13=8,∴8的立方根是1.故答案为±1,1.13.下列命题:①若a 2=b ,则a =b ;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④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它们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有_______. 【答案】①②④【分析】先表示出每个选项的逆命题,然后再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①逆命题为:若a b =,则2a b =,真命题;②逆命题为: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真命题;③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假命题;④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真命题;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本题考查了逆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逆命题的定义.14.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E ,F 分别在AD ,DC 上,AE =DF =1,BE 与AF 相交于点G ,点H 为BF 的中点,连接GH ,则GH 的长为_____.【答案】52. 【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证出△ABE ≌△DAF ,所以∠ABE =∠DAF ,进而证得△GBF 是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可知GH =12BF ,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BAE =∠D =90°,AB =AD ,在△ABE 和△DAF 中, ∵AB AD BAE D AE DF =⎧⎪∠=∠⎨⎪=⎩,∴△ABE ≌△DAF (SAS ),∴∠ABE =∠DAF ,∵∠ABE+∠BEA =90°,∴∠DAF+∠BEA =90°,∵点H为BF的中点,∴GH=12 BF,∵BC=4、CF=CD﹣DF=4﹣1=3,∴BF=22BC CF=5,∴GH=12BF=52,故答案为:52.【点睛】本题考点涉及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点,难度适中,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15.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A1,A2,A3,…和点C1,C2,C3…分别在直线y=kx+b(k>0)和x轴上,已知点B1(1,1),B2(3,2),则点B3的坐标是_____,点B n的坐标是_____.【答案】 (7,4)B n(2n-1,2n-1)【详解】解:已知B1的坐标为(1,1),点B2的坐标为(3,2),可得正方形A1B1C1O1边长为1,正方形A2B2C2C1边长为2,所以A1的坐标是(0,1),A2的坐标是(1,2),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A1A2解析式为y=x+1.已知点B1的坐标为(1,1),点B2的坐标为(3,2),可得点B3的坐标为(7,4),所以B n的横坐标是:2n-1,纵坐标是:2n-1.即可得B n的坐标是(2n-1,2n-1).故答案为:(7,4);B n(2n-1,2n-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和坐标的变化规律,正确得到点的坐标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6.已知113-=a b ,则分式232a ab b a ab b+-=--__________. 【答案】34【分析】首先把113-=a b两边同时乘以ab ,可得3b a ab -= ,进而可得3a b ab -=-,然后再利用代入法求值即可. 【详解】解:∵113-=a b , ∴3b a ab -= ,∴3a b ab -=-, ∴2323263334a b ab a ab bab ab a ab b a b ab ab ab 故答案为:34【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化简求值,关键是掌握代入求值时,有直接代入法,整体代入法等常用方法. 17.如图,将长方形ABCD 的边AD 沿折痕AE 折叠,使点D 落在BC 上的F 处,若AB =5,AD =13,则EF =_____.【答案】135【分析】由翻折的性质得到AF =AD =13,在Rt △ABF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F 的长,进而求出CF 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EC 的长.【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B =90°,∵△AEF 是由△ADE 翻折,∴AD =AF =13,DE =EF ,在Rt △ABF 中,AF =13,AB =5,∴BF 22AF AB -16925-12,∴CF =BC ﹣BF =13﹣12=1.∵EF 2=EC 2+CF 2,∴EF 2=(5﹣EF )2+1,∴EF =135, 故答案为:135.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图形的翻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和翻折的性质.三、解答题18.在如图的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广东省广州市2019届数学八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2019届数学八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某种感冒病毒的直径为0.0000000031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 .3.1×10-8米 B .3.1×10-9米C .3.1×109米D .3.1×108米2.分式可变形为( )A.B.C.D.3.若a+|a|=0的结果为( ) A .1B .−1C .1−2aD .2a −14.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2224x x x +-=- B.2222()a ab b a b -+=- C.()11am bm m a b +-=+-D.()21(1)1111x x x x ⎛⎫--=---⎪-⎝⎭5.若非零实数a b 、满足2244a b ab +=,则ba=( ) A.2B.2-C.4D.4-6.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A .m 2-9=(x -3) B .m 2-m +1=m(m -1)+1C .m 2+2m =m(m +2)D .(m +1)2=m 2+2m +17.如图,在△ABC 中,∠B =∠C =60°,点D 在AB 边上,DE ⊥AB ,并与AC 边交于点E .如果AD =1,BC =6,那么CE 等于( )A .5B .4C .3D .28.如图,A 、B 两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C 也在格点上,且△ABC 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是点C 共有( )个.A .8B .9C .10D .119.如图,已知△ABC 的面积为16,BP 是∠ABC 的平分线,且AP ⊥BP 于点P ,则△BPC 的面积是( )A.10B.8C.6D.410.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12少20°,则这个角为( ) A .30°B .40°C .60°D .75°11.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D ⊥BC ,E 为AD 上一点,∠CED =50°,则∠ABE 等于( )A .10°B .15°C .20°D .25°12.如图,ABC △中,AB AC =,30B ∠=︒,点D 是AC 的中点,过点D 作DE AC ⊥交BC 于点E ,连接EA .则BAE ∠的度数为( )A .30°B .80°C .90°D .110° 13.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x ,9,若x 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 )A .3B .5C .7D .1114.如图,D ,E ,F 分别是边BC ,AD ,AC 上的中点,若S 阴影的面积为3,则ABC ∆的面积是( )A .5B .6C .7D .8 15.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1﹣2a ,8.则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5<a <﹣2B .﹣5<a <2C .5<a <11D .0<a <2二、填空题 16.若分式方程211x m x x+=--无解,则m =__________.17.已知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2225x y x y -=⎧⎨+=⎩的解,则代数式22x y -的值为_______.18.如图,在△ABC 中,BC 的垂直平分线ED 交AB 于点E ,交BC 于点D ,连接CE .如果△AEC 的周长为12,AC=5,那么AB 的长为__________.19.如图所示,直线a ∥b ,∠1=35°,∠2=90°,则∠3的度数为________。
2019年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数学试题(有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1.在①角、②等边三角形、③平行四边形、④梯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可得到轴对称图形,再根据对称轴的条数进行进一步筛选可得答案.解:①角、②等边三角形、③平行四边形、④梯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①②,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到图形的对称轴.2.计算42•3的结果是()A.46 B.45 C.6 D.5【分析】根据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分别相乘,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加,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计算即可.解:42•3=4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若,y的值均扩大为原的2 倍,则下列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A.B.C.D.【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解:A、原式=,与原的分式的值不同,故本选项错误;B、原式=,与原的分式的值不同,故本选项错误;C、原式=,与原的分式的值不同,故本选项错误;D、原式==,与原的分式的值相同,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2a3÷a3=6 B.(a﹣b)2=﹣a2﹣b2C.2a6÷a2=a3D.(﹣ab)2=a2b2【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2a3÷a3=2,故选项A 错误,∵(a﹣b)2=a2﹣2ab+b2,故选项B 错误,∵2a6÷a2=a4,故选项C 错误,∵(﹣ab)2=a2b2,故选项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整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5.长度分别为2,7,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值可以是()A.4 B.5 C.6 D.9【分析】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 和7,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即可求第三边长的范围,再结合选项选择符合条件的.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7﹣2<<7+2,即5<<9.因此,本题的第三边应满足5<<9,把各项代入不等式符合的即为答案.4,5,9 都不符合不等式5<<9,只有6 符合不等式,故选:C.【点评】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此类求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的题,实际上就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6.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是()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外角和是固定的360°,从而可根据外角和等于内角和列方程求解.解:设所求n 边形边数为n,则360°=(n﹣2)•180°,解得n=4.∴外角和等于内角和的多边形是四边形.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方程的思想,关键是记住内角和的公式与外角和的特征,比较简单.7.如图,点P是∠AOB 平分线IC上一点,PD⊥OB,垂足为D,若PD=3,则点P到边OA的距离是()A.B.2 C.3 D.4【分析】作PE⊥OA 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解:作PE⊥OA 于E,∵点P 是∠AOB 平分线OC 上一点,PD⊥OB,PE⊥ OA,∴PE=PD=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AOC≌△BOD,点A与点B是对应点,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B=CD B.AC=BD C.AO=BO D.∠A=∠B【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可得出正确的结论,可得出答案.解:∵△AOC≌△BOD,∴∠A=∠B,AO=BO,AC=BD,∴B、C、D 均正确,而AB、CD 不是不是对应边,且CO≠AO,∴AB≠CD,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在△ABC中,∠B=3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垂足为D,如果ED=5,则EC 的长为()A.5 B.8 C.9 D.10【分析】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E=CE,故可得出∠B=∠DCE,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在△ABC 中,∠B=30°,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E,ED=5,∴BE=CE,∴∠B=∠DCE=30°,在Rt△CDE 中,∵∠DCE=30°,ED=5,∴CE=2DE=1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如图,AD是△ABC的中线,E,F分别是AD和AD延长线上的点,且DE=DF,连接BF,CE,下列说法:①△ABD 和△ACD 面积相等;②∠BAD=∠CAD;③△BDF≌△CDE;④BF∥CE;⑤CE=AE.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⑤C.①③④D.①④⑤【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BD=CD,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判断出①正确,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BDF 和△CDE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E =B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F=∠CED,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F∥CE.解:∵AD 是△ABC 的中线,∴BD=CD,∴△ABD 和△ACD 面积相等,故①正确;∵AD 为△ABC 的中线,∴BD=CD,∠BAD 和∠CAD 不一定相等,故②错误;在△BDF 和△CDE 中,,∴△BDF≌△CDE(SAS),故③正确;∴∠F=∠DEC,∴BF∥CE,故④正确;∵△BDF≌△CDE,∴CE=BF,故⑤错误,正确的结论为:①③④,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8 分)11.(3 分)计算:40+2﹣1= 1 .【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40+2﹣1=1+=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2.(3 分)要使分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为≠﹣3 .【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分母不等于0 列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由题意得,+3≠0,解得≠﹣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从以下三个方面透彻理解分式的概念:(1)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2)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3)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13.(3 分)若2﹣2a+16 是完全平方式,则a=±4 .【分析】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这里首末两项是和4 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和4 积的2 倍.解:∵2﹣2a+16 是完全平方式,∴﹣2a=±2××4∴a=±4.【点评】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 倍的符号,避免漏解.14.(3 分)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一边长为6,则它的腰长为 10 .【分析】题中给出了周长和一边长,而没有指明这边是否为腰长,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求解.解:①当6 为腰长时,则腰长为6,底边=26﹣6﹣6=14,因为14>6+6,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②当6 为底边时,则腰长=(26﹣6)÷2=10,因为6﹣6<10<6+6,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腰长为10.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综合运用,关键是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检验.15.(3 分)如图,在△ABC 中,CD,BE分别是AB,AC 边上的高,且CD,BE相交于点P,若∠A=70°,则∠BPC=110 °.【分析】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求出∠DPE 的度数,再根据对顶角相等解答.解:∵CD、BE 分别是AB、AC 边上的高,∴∠DPE=360°﹣90°×2﹣70°=110°,∴∠BPC=∠DPE=110°.故答案为:110°.【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熟记定理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6.(3 分)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AC=6,△ABC 的面积为15,∠BAC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M,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MN 的最小值是5 .【分析】如图,作N 关于AD 的对称点N′,连接MN′,作BN″⊥AC 于N″ 交AD 于M′.因为BM+MN=BM+MN′≤BN″,所以当M 与M′,N 与N″重合时,BN″最小,求出BN″即可解决问题.解:如图,作N 关于AD 的对称点N′,连接MN′,作BN″⊥AC 于N″交AD于M′.∵BM+MN=BM+MN′≤BN″,∴当M 与M′,N 与N″重合时,BN″最小,∵×AC×BN″=15,AC=6,∴BN″=5,∴BM+MN 的最小值为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重合利用对称,垂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 题,共62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17.(8 分)计算:(1)(+2)(2﹣1)(2)(﹣23)2﹣32(4﹣y2)【分析】(1)根据多项式的乘法解答即可;(2)根据整式的混合计算解答即可.解:(1)原式=22﹣+4﹣2=22+3﹣2;(2)原式=46﹣36+32y2=6+32y2.【点评】此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计算,关键是根据整式的混合计算顺序和法则解答.18.(8 分)分解因式:(1)2a2﹣8(2)(﹣1)2﹣2(﹣1)﹣3【分析】(1)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2)原式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即可.解:(1)原式=2(a2﹣4)=2(a+2)(a﹣2);(2)原式=(﹣1﹣3)(﹣1+1)=(﹣4).【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以及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9.(8 分)计算:(1)+(2)•(1+)【分析】(1)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可得;(2)先利用乘法分配律展开计算,再进一步计算可得.解:(1)原式=+=;(2)原式=+•=+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0.(8 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3,3),C(4,﹣1).(1)画出△ABC 关于轴对称的△A1B1C1,写出点A1,B1,C1的坐标;(2)求△A1B1C1的面积.【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 关于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可得;(2)结合图形,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可得.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其中A1的坐标为(1,﹣3),B1的坐标为(3,﹣3),C1的坐标为(4,1);(2)△A1B1C1的面积为×2×4=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1.(10 分)如图,AE⊥DB,CF⊥DB,垂足分别是点E,F,DE=BF,AE=CF,求证:∠A=∠C.【分析】欲证明∠A=∠C,只要证明△AEB≌△CFD 即可.证明∵AE⊥BD,CF⊥BD,∴∠AEB=∠DFC=90°,∵DE=BF,∴DF=BE,在△AEB 和△CFD 中,,△AEB≌△CFD(SAS),∴∠A=∠C.【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0 分)某美术社团为练习素描需要购买素描本,第一次用600 元购买了若干本素描本,用完后再花了1200 元继续在同一家商店购买同样分素描本,但这次的单价是第一次单价的1.2 倍,购买的数量比第一次多了40 本,求第一次的素描本单价是多少元?【分析】设第一次的素描本单价是元,根据结果比上次多买了40 本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设第一次的素描本单价是元,依题意得:﹣=40 解得=10经检验=10 是原方程的解答:第一次的素描本单价是10 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23.(10 分)如图,在等腰Rt△ABC 中,角ACB=90°,P是线段BC 上一动点(与点B,C 不重合)连接AP,延长BC 至点Q,使CQ=CP,过点Q 作QH⊥AP 于点H,交AB 于点M.(1)∠APC=α,求∠AMQ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2)在(1)的条件下,过点M作ME⊥QB于点E,试证明PC与M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分析】(1)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C=∠B=45°,∠PAB=45°﹣α,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由AAS 证明△APC≌△QME,得出PC=ME,解:(1)∠AMQ=45°+α;理由如下:∵∠PAC=α,△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B=45°,∠PAB=45°﹣α,∵QH⊥AP,∴∠AHM=90°,∴∠AMQ=180°﹣∠AHM﹣∠PAB=45°+α;(2)结论:PC=ME.理由:连接AQ,作ME⊥QB,如图所示:∵AC⊥QP,CQ=CP,∴∠QAC=∠PAC=α,∴∠QAM=45°+α=∠AMQ,∴AP=AQ=QM,在△APC 和△QME 中,,∴△APC≌△QME(AAS),∴PC=M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数学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1.在①角、②等边三角形、③平行四边形、④梯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可得到轴对称图形,再根据对称轴的条数进行进一步筛选可得答案.解:①角、②等边三角形、③平行四边形、④梯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①②,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到图形的对称轴.2.计算4x2•x3的结果是()A.4x6 B.4x5 C.x6 D.x5【分析】根据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分别相乘,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加,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计算即可.解:4x2•x3=4x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若x,y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 倍,则下列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A.B.C.D.【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解:A、原式=,与原来的分式的值不同,故本选项错误;B、原式=,与原来的分式的值不同,故本选项错误;C、原式=,与原来的分式的值不同,故本选项错误;D、原式==,与原来的分式的值相同,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2a3÷a3=6 B.(a﹣b)2=﹣a2﹣b2C.2a6÷a2=a3D.(﹣ab)2=a2b2【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2a3÷a3=2,故选项A 错误,∵(a﹣b)2=a2﹣2ab+b2,故选项B 错误,∵2a6÷a2=a4,故选项C 错误,∵(﹣ab)2=a2b2,故选项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整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5.长度分别为2,7,x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x的值可以是()A.4 B.5 C.6 D.9【分析】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 和7,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即可求第三边长的范围,再结合选项选择符合条件的.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7﹣2<x<7+2,即5<x<9.因此,本题的第三边应满足5<x<9,把各项代入不等式符合的即为答案.4,5,9 都不符合不等式5<x<9,只有6 符合不等式,故选:C.【点评】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此类求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的题,实际上就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6.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是()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外角和是固定的360°,从而可根据外角和等于内角和列方程求解.解:设所求n 边形边数为n,则360°=(n﹣2)•180°,解得n=4.∴外角和等于内角和的多边形是四边形.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方程的思想,关键是记住内角和的公式与外角和的特征,比较简单.7.如图,点P是∠AOB 平分线IC上一点,PD⊥OB,垂足为D,若PD=3,则点P到边OA的距离是()A.B.2 C.3 D.4【分析】作PE⊥OA 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解:作PE⊥OA 于E,∵点P 是∠AOB 平分线OC 上一点,PD⊥OB,PE⊥ OA,∴PE=PD=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AOC≌△BOD,点A与点B是对应点,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B=CD B.AC=BD C.AO=BO D.∠A=∠B【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可得出正确的结论,可得出答案.解:∵△AOC≌△BOD,∴∠A=∠B,AO=BO,AC=BD,∴B、C、D 均正确,而AB、CD 不是不是对应边,且CO≠AO,∴AB≠CD,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在△ABC中,∠B=3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垂足为D,如果ED=5,则EC 的长为()A.5 B.8 C.9 D.10【分析】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E=CE,故可得出∠B=∠DCE,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在△ABC 中,∠B=30°,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E,ED=5,∴BE=CE,∴∠B=∠DCE=30°,在Rt△CDE 中,∵∠DCE=30°,ED=5,∴CE=2DE=1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如图,AD是△ABC的中线,E,F分别是AD和AD延长线上的点,且DE=DF,连接BF,CE,下列说法:①△ABD 和△ACD 面积相等;②∠BAD=∠CAD;③△BDF≌△CDE;④BF∥CE;⑤CE=AE.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⑤C.①③④D.①④⑤【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BD=CD,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判断出①正确,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BDF 和△CDE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E=B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F=∠CED,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F∥CE.解:∵AD 是△ABC 的中线,∴BD=CD,∴△ABD 和△ACD 面积相等,故①正确;∵AD 为△ABC 的中线,∴BD=CD,∠BAD 和∠CAD 不一定相等,故②错误;在△BDF和△CDE 中,,∴△BDF≌△CDE(SAS),故③正确;∴∠F=∠DEC,∴BF∥CE,故④正确;∵△BDF≌△CDE,∴CE=BF,故⑤错误,正确的结论为:①③④,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8 分)11.(3 分)计算:40+2﹣1= 1 .【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40+2﹣1=1+=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2.(3 分)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x≠﹣3 .【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分母不等于0 列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由题意得,x+3≠0,解得x≠﹣3.故答案为:x≠﹣3.【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从以下三个方面透彻理解分式的概念:(1)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2)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3)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13.(3 分)若x2﹣2ax+16 是完全平方式,则a=±4 .【分析】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这里首末两项是x 和4 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 和4 积的2 倍.解:∵x2﹣2ax+16 是完全平方式,∴﹣2ax=±2×x×4∴a=±4.【点评】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 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 倍的符号,避免漏解.14.(3 分)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一边长为6,则它的腰长为 10 .【分析】题中给出了周长和一边长,而没有指明这边是否为腰长,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求解.解:①当6 为腰长时,则腰长为6,底边=26﹣6﹣6=14,因为14>6+6,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②当6 为底边时,则腰长=(26﹣6)÷2=10,因为6﹣6<10<6+6,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腰长为10.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综合运用,关键是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检验.15.(3 分)如图,在△ABC 中,CD,BE分别是AB,AC 边上的高,且CD,BE 相交于点P,若∠A=70°,则∠BPC=110 °.【分析】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求出∠DPE 的度数,再根据对顶角相等解答.解:∵CD、BE 分别是AB、AC 边上的高,∴∠DPE=360°﹣90°×2﹣70°=110°,∴∠BPC=∠DPE=110°.故答案为:110°.【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熟记定理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6.(3 分)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AC=6,△ABC 的面积为15,∠BAC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M,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MN 的最小值是5 .【分析】如图,作N 关于AD 的对称点N′,连接MN′,作BN″⊥AC 于N″ 交AD 于M′.因为BM+MN=BM+MN′≤BN″,所以当M 与M′,N 与N″重合时,BN″最小,求出BN″即可解决问题.解:如图,作N 关于AD 的对称点N′,连接MN′,作BN″⊥AC 于N″交AD 于M′.∵BM+MN=BM+MN′≤BN″,∴当M 与M′,N 与N″重合时,BN″最小,∵×AC×BN″=15,AC=6,∴BN″=5,∴BM+MN 的最小值为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重合利用对称,垂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 题,共62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17.(8 分)计算:(1)(x+2)(2x﹣1)(2)(﹣2x3)2﹣3x2(x4﹣y2)【分析】(1)根据多项式的乘法解答即可;(2)根据整式的混合计算解答即可.解:(1)原式=2x2﹣x+4x﹣2=2x2+3x﹣2;(2)原式=4x6﹣3x6+3x2y2=x6+3x2y2.【点评】此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计算,关键是根据整式的混合计算顺序和法则解答.18.(8 分)分解因式:(1)2a2﹣8(2)(x﹣1)2﹣2(x﹣1)﹣3【分析】(1)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2)原式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即可.解:(1)原式=2(a2﹣4)=2(a+2)(a﹣2);(2)原式=(x﹣1﹣3)(x﹣1+1)=x(x﹣4).【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以及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9.(8 分)计算:(1)+(2)•(1+)【分析】(1)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可得;(2)先利用乘法分配律展开计算,再进一步计算可得.解:(1)原式=+=;(2)原式=+•=+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0.(8 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3,3),C(4,﹣1).(1)画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A1B1C1,写出点A1,B1,C1的坐标;(2)求△A1B1C1的面积.【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可得;(2)结合图形,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可得.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其中A1的坐标为(1,﹣3),B1的坐标为(3,﹣3),C1的坐标为(4,1);(2)△A1B1C1的面积为×2×4=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1.(10 分)如图,AE⊥DB,CF⊥DB,垂足分别是点E,F,DE=BF,AE=CF,求证:∠A=∠C.【分析】欲证明∠A=∠C,只要证明△AEB≌△CFD 即可.证明∵AE⊥BD,CF⊥BD,∴∠AEB=∠DFC=90°,∵DE=BF,∴DF=BE,在△AEB 和△CFD 中,,△AEB≌△CFD(SAS),∴∠A=∠C.【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0 分)某美术社团为练习素描需要购买素描本,第一次用600 元购买了若干本素描本,用完后再花了1200 元继续在同一家商店购买同样分素描本,但这次的单价是第一次单价的1.2 倍,购买的数量比第一次多了40 本,求第一次的素描本单价是多少元?【分析】设第一次的素描本单价是x 元,根据结果比上次多买了40 本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设第一次的素描本单价是x 元,依题意得:﹣=40 解得x=10经检验x=10 是原方程的解答:第一次的素描本单价是10 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23.(10 分)如图,在等腰Rt△ABC 中,角ACB=90°,P是线段BC 上一动点(与点B,C 不重合)连接AP,延长BC 至点Q,使CQ=CP,过点Q 作QH⊥AP 于点H,交AB 于点M.(1)∠APC=α,求∠AMQ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2)在(1)的条件下,过点M作ME⊥QB于点E,试证明PC与M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分析】(1)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C=∠B=45°,∠PAB=45°﹣α,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由AAS 证明△APC≌△QME,得出PC=ME,解:(1)∠AMQ=45°+α;理由如下:∵∠PAC=α,△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B=45°,∠PAB=45°﹣α,∵QH⊥AP,∴∠AHM=90°,∴∠AMQ=180°﹣∠AHM﹣∠PAB=45°+α;(2)结论:PC=ME.理由:连接AQ,作ME⊥QB,如图所示:∵AC⊥QP,CQ=CP,∴∠QAC=∠PAC=α,∴∠QAM=45°+α=∠AMQ,∴AP=AQ=QM,在△APC 和△QME 中,,∴△APC≌△QME(AAS),∴PC=M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第 1 页 共 17 页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若分式x+3x−2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x =﹣3 B .x =2 C .x ≠﹣3 D .x ≠22.(2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 2+a 3=a 5B .a 3•a 3=a 9C .(a 3)2=a 6D .(ab )2=ab 23.(2分)下列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 )A .x 2+3x +2=x (x +3)+2B .4x 2﹣9=(4x +3)(4x ﹣3)C .a 2﹣2a +1=(a +1)2D .x 2﹣5x +6=(x ﹣2)(x ﹣3) 4.(2分)以下四家银行的行标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2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A .65°B .65°或80°C .50°或65°D .40°6.(2分)三角形的三边长可以是( )A .2,11,13B .5,12,7C .5,5,11D .5,12,137.(2分)如图,若△ABE ≌△ACF ,且AB =5,AE =2,则EC 的长为( )A .2B .3C .4D .58.(2分)如图,等腰△ABC 的周长为21,底边BC =5,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则△BEC 的周长为( )。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A.x=﹣3B.x=2C.x≠﹣3D.x≠22.(2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a3=a5B.a3•a3=a9C.(a3)2=a6D.(ab)2=ab2 3.(2分)下列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A.x2+3x+2=x(x+3)+2B.4x2﹣9=(4x+3)(4x﹣3)C.a2﹣2a+1=(a+1)2D.x2﹣5x+6=(x﹣2)(x﹣3)4.(2分)以下四家银行的行标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5.(2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A.65°B.65°或80°C.50°或65°D.40°6.(2分)三角形的三边长可以是()A.2,11,13B.5,12,7C.5,5,11D.5,12,13 7.(2分)如图,若△ABE≌△ACF,且AB=5,AE=2,则EC的长为()A.2B.3C.4D.58.(2分)如图,等腰△ABC的周长为21,底边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BEC的周长为()A.13B.16C.8D.109.(2分)已知,如图,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BD+CE=5,则线段DE的长为()A.5B.6C.7D.810.(2分)如图,△ABC中,∠BAC=60°,∠BAC的平分线AD与边BC的垂直平分线MD相交于D,DE⊥AB交AB的延长线于E,DF⊥AC于F,现有下列结论:①DE=DF;②DE+DF=AD;③DM平分∠ADF;④AB+AC=2AE;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12.(3分)若x2+mx+16=(x+n)2,则常数m=.13.(3分)如图,在△ABC中,AD、AE分别是边BC上的中线与高,AE=4,△ABC的面积为12,则CD的长为.14.(3分)已知一个凸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50°,则它的边数为.15.(3分)已知m+2n﹣2=0,则2m•4n的值为.16.(3分)如图,在△ABC中,AB=AC=5,BC=6,AD是∠BAC的平分线,AD=4.若P,Q分别是AD和AC上的动点,则PC+PQ的最小值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共6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8分)计算:(1)•(6x2y)2;(2)(a+b)2+b(a﹣b).18.(8分)分解因式:(1)ax2﹣9a;(2)4ab2﹣4a2b﹣b3.19.(8分)计算:(1)+;(2)÷(1﹣).20.(8分)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求证:AC∥DE;(2)若BF=13,EC=5,求BC的长.21.(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4),B(3,1),C(﹣2,﹣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并写出点A1,B1,C1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22.(10分)列方程解应用题:初二(1)班组织同学乘大巴车前往爱国教育基地开展活动,基地离学校有60公里,队伍12:00从学校出发,张老师因有事情,12:15从学校自驾小车以大巴1.5倍的速度追赶,追上大巴后继续前行,结果比队伍提前15分钟到达基地,问:(1)大巴与小车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2)张老师追上大巴的地点到基地的路程有多远?23.(10分)如图,在△ABC中,AB=AC=18cm,BC=10cm,AD=2BD.(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 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2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米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A.x=﹣3B.x=2C.x≠﹣3D.x≠2【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分式的值为0,∴x+3=0,解得:x=﹣3.故选:A.2.(2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a3=a5B.a3•a3=a9C.(a3)2=a6D.(ab)2=ab2【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法则,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得结论.【解答】解:因为a2与a3不是同类项,所以选项A不正确;a3•a3=a6≠a9,所以选项B不正确;(a3)2=a3×2=a6,所以选项C正确;(ab)2=a2b2≠ab2,所以选项D不正确.故选:C.3.(2分)下列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A.x2+3x+2=x(x+3)+2B.4x2﹣9=(4x+3)(4x﹣3)C.a2﹣2a+1=(a+1)2D.x2﹣5x+6=(x﹣2)(x﹣3)【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判断.【解答】解:A.因为x2+3x+2=(x+1)(x+2),故A错误;B.因为4x2﹣9=(2x+3)(2x﹣3),故B错误;C.因为a2﹣2a+1=(a﹣1)2,故C错误;D.因为x2﹣5x+6=(x﹣2)(x﹣3),故D正确.故选:D.4.(2分)以下四家银行的行标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直接回答即可.【解答】解:第一个、第三个和第四个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第二个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5.(2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A.65°B.65°或80°C.50°或65°D.40°【分析】已知给出了一个内角是50°,没有明确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要进行分类讨论,分类后还要用内角和定理去验证每种情况是不是都成立.【解答】解:当50°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则底角为(180°﹣50°)×=65°;当50°是底角时亦可.故选:C.6.(2分)三角形的三边长可以是()A.2,11,13B.5,12,7C.5,5,11D.5,12,13【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得出答案.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解答】解:A.2,11,13中,2+11=13,不合题意;B.5,12,7中,5+7=12,不合题意;C.5,5,11中,5+5<11,不合题意;D.5,12,13中,5+12>13,能组成三角形;故选:D.7.(2分)如图,若△ABE≌△ACF,且AB=5,AE=2,则EC的长为()A.2B.3C.4D.5【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解答即可.【解答】解:∵△ABE≌△ACF,∴AC=AB=5,∴EC=AC﹣AE=3,故选:B.8.(2分)如图,等腰△ABC的周长为21,底边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BEC的周长为()A.13B.16C.8D.10【分析】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底边BC=5,周长为21,由此求出AC=AB=8,又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E=BE,由此得到△BEC 的周长=BE+CE+CB=AE+CE+BC=AC+CB,然后利用已知条件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ABC是等腰三角形,底边BC=5,周长为21,∴AC=AB=8,又∵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BEC的周长=BE+CE+CB=AE+CE+BC=AC+CB=13,∴△BEC的周长为13.故选:A.9.(2分)已知,如图,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BD+CE=5,则线段DE的长为()A.5B.6C.7D.8【分析】根据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和DE∥BC,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等量代换,求证出DB=DO,OE=EC.然后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DBO=∠OBC,∠ECO=∠OCB,∵DE∥BC,∴∠DOB=∠OBC=∠DBO,∠EOC=∠OCB=∠ECO,∴DB=DO,OE=EC,∵DE=DO+OE,∴DE=BD+CE=5.故选:A.10.(2分)如图,△ABC中,∠BAC=60°,∠BAC的平分线AD与边BC的垂直平分线MD相交于D,DE⊥AB交AB的延长线于E,DF⊥AC于F,现有下列结论:①DE=DF;②DE+DF=AD;③DM平分∠ADF;④AB+AC=2AE;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①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①正确;②由题意可知∠EAD=∠F AD=30°,故此可知ED=,DF=,从而可证明②正确;③若DM平分∠ADF,则∠EDM=90°,从而得到∠ABC为直角三角形,条件不足,不能确定,故③错误;④连接BD、DC,然后证明△EBD≌△DFC,从而得到BE=FC,从而可证明④.【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BD、DC.①∵AD平分∠BAC,DE⊥AB,DF⊥AC,∴ED=DF.∴①正确.②∵∠EAC=60°,AD平分∠BAC,∴∠EAD=∠F AD=30°.∵DE⊥AB,∴∠AED=90°.∵∠AED=90°,∠EAD=30°,∴ED=AD.同理:DF=.∴DE+DF=AD.∴②正确.③由题意可知:∠EDA=∠ADF=60°.假设MD平分∠ADF,则∠ADM=30°.则∠EDM=90°,又∵∠E=∠BMD=90°,∴∠EBM=90°.∴∠ABC=90°.∵∠ABC是否等于90°不知道,∴不能判定MD平分∠ADF.故③错误.④∵DM是BC的垂直平分线,∴DB=DC.在Rt△BED和Rt△CFD中,∴Rt△BED≌Rt△CFD.∴BE=FC.∴AB+AC=AE﹣BE+AF+FC又∵AE=AF,BE=FC,∴AB+AC=2AE.故④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x≠﹣2.【分析】根据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知:x+2≠0,∴x≠﹣2故答案为:x≠﹣212.(3分)若x2+mx+16=(x+n)2,则常数m=±8.【分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出答案.【解答】解:∵x2+mx+16=(x+n)2,∴m=±8.故答案为:±8.13.(3分)如图,在△ABC中,AD、AE分别是边BC上的中线与高,AE=4,△ABC的面积为12,则CD的长为3.【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BC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AE⊥BC,AE=4,△ABC的面积为12,∴×BC×AE=12,∴×BC×4=12,∴BC=6,∵AD是△ABC的中线,∴CD=BC=3,故答案为3.14.(3分)已知一个凸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50°,则它的边数为12.【分析】先求出对应的外角,再求出多边形的边数即可.【解答】解:∵一个凸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50°,∴对应的外角度数为180°﹣150°=30°,∴多边形的边数是=12,故答案为:12.15.(3分)已知m+2n﹣2=0,则2m•4n的值为4.【分析】由m+2n﹣2=0可得m+2n=2,再根据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可得2m•4n=2m•22n,再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由m+2n﹣2=0得m+2n=2,∴2m•4n=2m•22n=2m+2n=22=4.故答案为:4.16.(3分)如图,在△ABC中,AB=AC=5,BC=6,AD是∠BAC的平分线,AD=4.若P,Q分别是AD和AC上的动点,则PC+PQ的最小值是.【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得出AD垂直平分BC,过点B作BQ⊥AC于点Q,BQ交AD于点P,则此时PC+PQ取最小值,最小值为BQ的长,在△ABC中,利用面积法可求出BQ的长度,此题得解.【解答】解:∵AB=AC,AD是∠BAC的平分线,∴AD垂直平分BC,∴BP=CP.如图,过点B作BQ⊥AC于点Q,BQ交AD于点P,则此时PC+PQ取最小值,最小值为BQ的长,如图所示.∵S△ABC=BC•AD=AC•BQ,∴BQ==,即PC+PQ的最小值是.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共6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8分)计算:(1)•(6x2y)2;(2)(a+b)2+b(a﹣b).【分析】(1)根据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2)应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方法,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1)•(6x2y)2;=•(36x4y2)=12x3y2.(2)(a+b)2+b(a﹣b)=a2+2ab+b2+ab﹣b2=a2+3ab.18.(8分)分解因式:(1)ax2﹣9a;(2)4ab2﹣4a2b﹣b3.【分析】(1)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2)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a(x2﹣9)=a(x+3)(x﹣3);(2)原式=﹣b(b2﹣4ab+4a2)=﹣b(2a﹣b)2.19.(8分)计算:(1)+;(2)÷(1﹣).【分析】(1)直接化简分式,再利用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直接将括号里面通分运算,再利用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1;(2)原式=•=.20.(8分)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求证:AC∥DE;(2)若BF=13,EC=5,求BC的长.【分析】(1)首先证明△ABC≌△DFE可得∠ACE=∠DEF,进而可得AC∥DE;(2)根据△ABC≌△DFE可得BC=EF,利用等式的性质可得EB=CF,再由BF=13,EC=5进而可得EB的长,然后可得答案.【解答】(1)证明:在△ABC和△DFE中,∴△ABC≌△DFE(SAS),∴∠ACE=∠DEF,∴AC∥DE;(2)解:∵△ABC≌△DFE,∴BC=EF,∴CB﹣EC=EF﹣EC,∴EB=CF,∵BF=13,EC=5,∴EB==4,∴CB=4+5=9.21.(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4),B(3,1),C(﹣2,﹣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并写出点A1,B1,C1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分析】(1)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ABC所在矩形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A1(2,﹣4),B1(3,﹣1),C1(﹣2,1).(2)S△ABC=5×5﹣×4×5﹣×1×3﹣×2×5=.22.(10分)列方程解应用题:初二(1)班组织同学乘大巴车前往爱国教育基地开展活动,基地离学校有60公里,队伍12:00从学校出发,张老师因有事情,12:15从学校自驾小车以大巴1.5倍的速度追赶,追上大巴后继续前行,结果比队伍提前15分钟到达基地,问:(1)大巴与小车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2)张老师追上大巴的地点到基地的路程有多远?【分析】(1)根据“大巴车行驶全程所需时间=小车行驶全程所需时间+小车晚出发的时间+小车早到的时间”列分式方程求解可得;(2)根据“从学校到相遇点小车行驶所用时间+小车晚出发时间=大巴车从学校到相遇点所用时间”列方程求解可得.【解答】解:(1)设大巴的平均速度是x公里/小时,则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x公里/小时,根据题意得:=++,解得:x=40,经检验:x=40是原方程的解,1.5x=1.5×40=60.答:大巴的平均速度是40公里/小时,小车的平均速度是60公里/小时;(2)设张老师追上大巴的地点到基地的路程有y公里,根据题意得:+=,解得:y=30,答:张老师追上大巴的地点到基地的路程有30公里.23.(10分)如图,在△ABC中,AB=AC=18cm,BC=10cm,AD=2BD.(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 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2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米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分析】(1)①由“SAS”可证△BPD≌△CQP;②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P=PC=BC=5cm,BD=CQ=6cm,可求解;(2)设经过x秒,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列出方程可求解.【解答】解:(1)①△BPD与△CQP全等,理由如下:∵AB=AC=18cm,AD=2BD,∴AD=12cm,BD=6cm,∠B=∠C,∵经过2s后,BP=4cm,CQ=4cm,∴BP=CQ,CP=6cm=BD,在△BPD和△CQP中,,∴△BPD≌△CQP(SAS),②∵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BP≠CQ,∵△BPD与△CQP全等,∠B=∠C,∴BP=PC=BC=5cm,BD=CQ=6cm,∴t=,∴点Q的运动速度==cm/s,∴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cm/s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设经过x秒,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由题意可得:x﹣2x=36,解得:x=90,∴90﹣()×3=21(s),∴经过90s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在线段AB上相遇.。
(汇总3份试卷)2019年广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 A 、B 两点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 O , 测得 OA =8 米,OB =6 米,A 、B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A .12 米B .10 米C .15 米D .8 米【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AB 的长度在2和14之间,故选C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A2.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M a b c a b c a b c =+++---那么( ) A .0M >B .0M ≥C .0M =D .0M <【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解.【详解】∵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a b c ++>0,a b c +->0,a b c --<0∴()()()M a b c a b c a b c =+++---<0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在33⨯的方格中涂有阴影图形,下列阴影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答案】D【解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得出即可.【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 不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D. 不是轴对称图形, 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4.如图,把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为( )A .20°B .50°C .60°D .70°【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2=∠A +∠1,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如图:∠2=∠A +∠1=30°+20°=5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能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2=∠A +∠1是解此题的关键. 5.如图,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D ≌△ACE ,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C CD =B .BE CD =C .ADE AED ∠=∠ D .BAE CAD ∠=∠【答案】A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BD ≌△ACE ,∴BD=CE ,∴BE=CD ,故B 成立,不符合题意;∠ADB=∠AEC ,∴∠ADE=∠AED ,故C 成立,不符合题意;∠BAD=∠CAE ,∴∠BAE=∠CAD,故D成立,不符合题意;AC不一定等于CD,故A不成立,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对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结果平均成绩均为9.2环,方差如下表所示:则在这四个选手中,成绩最稳定的是()A.丁B.丙C.乙D.甲【答案】A【分析】先比较四位选手的方差的大小,根据方差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2.93>1.75>0.50>0.4,∴丁的方差最小,∴成绩最稳定的是丁,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方差的性质,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7.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5,底边长是8,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是()A.24B.20C.15D.12【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过点A作AD⊥BC于点D,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D⊥BC于点D,∵AB=AC=5,BC=8,∴BD =12BC=4,∴2222543AB BD,∴S△ABC=12BC•AD=12×8×3=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下列坐标点在第四象限内的是( )A.(1,2) B.(﹣1,﹣2) C.(﹣1,2) D.(1,﹣2)【答案】D【分析】根据第四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大于零,纵坐标小于零,可得答案.【详解】解:由第四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大于零,纵坐标小于零,得在第四象限内的是(1,-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9.以下四组数中的三个数作为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123B.5,12,13 C.32,42,52D.8,15,17.【答案】C【解析】分别求出两小边的平方和和长边的平方,看看是否相等即可.【详解】A、∵12+22=32,∴以123B、∵52+122=132,∴以5、12、13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92+162≠52,∴以32,42,52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82+152=172,∴8、15、17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熟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如果三角形的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0.王老师乘公共汽车从A地到相距50千米的B地办事,然后乘出租车返回,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比公共汽车多20千米/时,回来时所花的时间比去时节省了14,设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为x 千米/时,则下面列出的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50350204x x=⨯+ B .50350420x x =⨯+ C .50150204x x +=+ D .50501204x x =-+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回来时的速度为(x+20)千米/时,根据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即可列出方程.【详解】根据题意得到回来时的速度为(x+20)千米/时,去时的时间是50x 小时, 回来时的时间是5020x +, ∵回来时所花的时间比去时节省了14, ∴50350204x x=⨯+, 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时间、速度、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如图,已知函数y =x+1和y =ax+3图象交于点P ,点P 的横坐标为1,则关于x ,y 的方程组13x y ax y -=-⎧⎨-=-⎩的解是_____.【答案】12x y =⎧⎨=⎩【分析】先把x =1代入y =x+1,得出y =2,则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P 的坐标为(1,2);那么交点坐标同时满足两个函数的解析式,而所求的方程组正好是由两个函数的解析式所构成,因此两函数的交点坐标即为方程组的解.【详解】解:把1x =代入1y x =+,得出2y =,函数1y x =+和3y ax =+的图象交于点(1,2)P ,即1x =,2y =同时满足两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所以关于x ,y 的方程组13x y ax y -=-⎧⎨-=-⎩的解是12x y =⎧⎨=⎩. 故答案为12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联系,方程组的解就是使方程组中两个方程同时成立的一对未知数的值,而这一对未知数的值也同时满足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式,因此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12.若分式211y y -+的值为0,则y 的值等于_______. 【答案】1【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值为零则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进而得出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得10y -=且210y +≠.所以1y =.故答案是: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注意:“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不能少.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1,31P m m ++和点()23,7Q m m ++关于x 轴对称,则m 的值为_______.【答案】2-【分析】由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相同可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由点()1,31P m m ++和点()23,7Q m m ++关于x 轴对称可得点P 与点Q 的横坐标相同即123m m +=+,解得2m =-.所以m 的值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轴对称,灵活利用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在△ABC 中,AC=BC ,∠C=90°,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已知CD=2,则AB 的长度等于____________.【答案】4+【解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2CD DE ==,由于∠C=90°,故45B BDE ∠=∠=︒,B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BD,AC 的值.由Rt △ACD 和Rt △AED 全等,可得AC=AE ,进而得出AB 的值.【详解】∵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C ⊥AC,DE ⊥AB,∴DE=CD=2,又∵AC=BC,∴∠B=∠BAC,又∵∠C=90°,∠B=∠BDE=45°,∴BE=DE=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BDE 中,由勾股定理得,BD =∴AC=BC=CD+BD=2+.在Rt △ACD 和Rt △AED 中,AD AD CD ED =⎧⎨=⎩∴Rt △ACD ≌Rt △AED (HL ).∴AC=AE=2+,∴AB=BE+AE=22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比较简单.15.使分式2341x x -+的值是负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x >34 【分析】根据平方的非负性可得210x ,然后根据异号相除得负,即可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20x ≥∴210x ∵分式2341x x -+的值是负数 ∴340x -<解得:34x > 故答案为:34x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值为负的条件,掌握平方的非负性和异号相除得负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6.点()11,12A 与点()11,12B -关于_________对称.(填“x 轴”或“y 轴”)【答案】y 轴【解析】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那么过这两点的直线平行于x 轴,两点到y 轴的距离均为11,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点A(11,12)与点B(-11,12)关于y 轴对称,故答案为:y 轴.【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熟知“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的两点关于y 轴对称”是解题的关键.17.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人文价值.如图所示,是一棵由正方形和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按一定规律长成的勾股树,树的主干自下而上第一个正方形和第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1S ,第二个正方形和第二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2S ,…,第n 个正方形和第n 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n S .设第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请解答下列问题:(1)1S =______.(2)通过探究,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n S ,则n S =______.【答案】31+ 13314n -⎛⎛⎫⋅ ⎪ ⎝⎭⎝⎭(n 为整数)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面积,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运用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直角边,求出S 1,然后利用正方形与三角形面积扩大与缩小的规律推导出公式.【详解】解:(1)∵第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正方形的面积为1,又∵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30°,∴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12=∴三角形的面积为1122⨯,∴S 1=1(2)∵第二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它的面积就是34,也就是第一个正方形面积的34, 同理,第二个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第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的34,∴S 2=(1+•34,依此类推,S 3=(1)•34•34,即S 3=(1•234⎛⎫ ⎪⎝⎭,S n =1314n -⎛⎛⎫+⋅ ⎪ ⎝⎭⎝⎭(n 为整数).故答案为:(1)1 ;(2)13184n -⎛⎫⎛⎫+⋅ ⎪ ⎪ ⎪⎝⎭⎝⎭(n 为整数)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发现每一次得到的新的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原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8.已知,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90C =∠.(1)作B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6CD =,10AD =,求AB 的长.【答案】(1)答案见解析;(2)1【解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步骤,画出图形即可;(2)过点D作DE⊥AB于点E,先证明DE=DC=6,BC=BE,再根据AD=10,求出AE,设BC=x,则AB=x+8,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即可.【详解】(1)作图如下:(2)过点D作DE⊥AB于点E,∵DC⊥BC,BD平分∠ABC,∴DE=DC=6,∵AD=10,∴22-=,1068∵∠DBC=∠DBE,∠C=∠BED=90°,BD=BD,∴∆DBC≅∆DBE(AAS),∴BE=BC,设BC=x,则AB=x+8,∴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x2+162=(x+8)2,解得:x=12,∴AB=12+8=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尺规作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以及勾股定理,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学校有一块空地ABCD,准备种草皮绿化已知∠ADC=90°,AD=4米,CD=3米,AB=13米,BC=12米,求这块地的面积.【答案】24m2【分析】连接AC,利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可以得出△ACD和△ABC是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减去△ACD 的面积就是所求的面积.【详解】解:连接AC,由勾股定理可知:AC=2222435AD CD+=+=,又∵AC2+BC2=52+122=13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这块地的面积=△ABC的面积﹣△ACD的面积=12×5×12﹣12×3×4=24(米2).【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得到直角三角形. 20.如图,,,AE DF EC BF AB CD ===.求证:ACE DBF ≌.【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只需要通过AB=CD 证得AC=BD 利用SSS 即可证明ACE DBF ≌.【详解】解:∵AB=CD ,BC=BC∴AC=BD∵AE=DF ,CE=BF∴△ACE ≌△DBF (SSS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HL .注意:AAA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21.已知,如图,Rt ABC ∆中,90B ∠=︒,6AB =,4BC =,以斜边AC 为底边作等腰三角形ACD ,腰AD 刚好满足AD BC ∥,并作腰上的高AE .(1)求证:AB AE =;(2)求等腰三角形的腰长CD .【答案】(1)见解析;(2)132【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AC DCA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AC BCA ∠=∠,得出ACB DCA ∠=∠,由AAS 证明ABC AEC ∆∆≌,得出AB AE =;(2)由(1)得:6AE AB ==,4CE CB ==,设DC x =,则DA x =,4DE x =-,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1)证明:DA DC =,DAC DCA ∴∠=∠,AD BC ∵∥,DAC BCA ∴∠=∠,ACB DCA ∴∠=∠,又AE CD ⊥,90AEC ∴∠=︒,90A AEC ∴∠=∠=︒,在ABC ∆和AEC ∆中,B AEC ACB DCA AC AC ∠=∠⎧⎪∠=∠⎨⎪=⎩,()ABC AEC AAS ∴∆∆≌,AB AE =∴;(2)解:由(1)得:6AE AB ==,4CE CB ==,设DC x =,则DA x =,4DE x =-,由勾股定理得:222DE AE DA +=,即()22246x x -+=, 解得:132x =, 即132CD =. 【点睛】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论证与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2.如图,点E 、F 在BC 上,BE=CF ,AB=DC ,∠B=∠C ,AF 与DE 交于点G ,求证:GE=GF .【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求出BF=CE ,根据SAS 推出△ABF ≌△DCE ,得对应角相等,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结论.【详解】∵BE=CF ,∴BE+EF=CF+EF ,∴BF=CE ,在△ABF 和△DCE 中AB DC B C BF CE =⎧⎪∠=∠⎨⎪=⎩,∴△ABF ≌△DCE (SAS ),∴∠GEF=∠GFE ,∴EG=FG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ABC 中,∠BAC=90°,∠ABC=∠ACB ,又∠BDC=∠BCD ,且∠1=∠2,求∠3的度数.【答案】7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求得∠ACB=45°,进而求得∠BDC=∠BCD=45°+∠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2(45°+∠1)+∠1=180°,即可求得∠1=30°,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180°,从而求得∠3的度数. 试题解析:∵∠BAC=90°,∠ABC=∠ACB ,∴∠ACB=45°,∵∠BDC=∠BCD ,∠BCD=∠ACB+∠2,∴∠BDC=∠BCD=45°+∠2,∵∠1=∠2,∴∠BDC=∠BCD=45°+∠1,∵∠BDC+∠BCD+∠1=180°,∴2(45°+∠1)+∠1=180°∴∠1=30°,∴∠3=280013︒-︒=75°. 24.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4,()1,2-.(1)请在图中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请画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A B C '''∆;(3)线段BC '的长为_______.【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13. 【分析】(1)利用点B 、C 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2)利用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写出A ′、B ′、C ′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得到△A ′B ′C ′ (3)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线段BC '的长.【详解】(1)如图所示,(2)如图,△A ′B ′C ′为所作;(3)BC '=2232=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在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时,也是先从确定一些特殊的对称点开始的,一般的方法是:由已知点出发向所给直线作垂线,并确定垂足;直线的另一侧,以垂足为一端点,作一条线段使之等于已知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的长,得到线段的另一端点,即为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5.如图,点C 、D 都在线段AB 上,且AD BC =,AE BF =,CE DF =,CE 与DF 相交于点G .(1)求证:ACE BDF ∆∆≌;(2)若12CE =,5DG =,求EG 的长.【答案】(1)见解析;(2)7【分析】(1)根据“SSS ”证明△ACE ≌△BDF 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ACE=∠BDF ,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到DG=CG ,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D BC =,∴AD DC BC DC +=+,∴AC BD =.在ACE ∆与BDF ∆中,∵AC BD AE BF CE DF =⎧⎪=⎨⎪=⎩,∴ACE BDF ∆∆≌;(2)由(1)得:ACE BDF ∆∆≌,∴ACE BDF ∠=∠,∴5CG DG ==,∴EG CE CG =-125=-7=.【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证明△ACE ≌△BDF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下列算式中,结果与93x x ÷相等的是( )A .33x x +B .23x x ⋅C .()23xD .122x x ÷ 【答案】C【分析】已知936x x x ÷=,然后对A 、B 、C 、D 四个选项进行运算,A 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B 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C 根据幂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即可;D 根据同底数幂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936x x x ÷=A .3332x x x +=,不符合题意B .235x x x ,不符合题意 C .()236x x =,符合题意D .12210x x x ÷=,不符合题意故C 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同底数幂除法法则. 2.关于x 的分式方程15m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程的解是5x m =+ B .5m >-时,方程的解是正数C .5m <-时,方程的解为负数D .无法确定 【答案】C【解析】方程两边都乘以x -5,去分母得:m =x -5,解得:x =m +5,∴当x -5≠0,把x =m +5代入得:m +5-5≠0,即m ≠0,方程有解,故选项A 错误;当x >0且x ≠5,即m +5>0,解得:m >-5,则当m >-5且m ≠0时,方程的解为正数,故选项B 错误;当x <0,即m +5<0,解得:m <-5,则m <-5时,方程的解为负数,故选项C 正确;显然选项D 错误.故选C .3.如图,已知△ABC 中,∠ABC =90°,AB =BC ,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l 1,l 2,l 3上,且l 1,l 2之间的距离为2,l 2,l 3之间的距离为3,则AC 的长是( )A.217B.25C.42D.7 【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作AD⊥l3于D,作CE⊥l3于E,∵∠ABC=90°,∴∠ABD+∠CBE=90°又∠DAB+∠ABD=90°∴∠BAD=∠CBE,{BAD CBE AB BCADB BEC∠=∠=∠=∠,∴△ABD≌△BCE∴BE=AD=3在Rt△BC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C=25+9=34,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342=217⨯.故选A.考点:1.勾股定理;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如图,在△ABC 中,点D 是边BC 上的点(与B、C 两点不重合),过点D作DE∥AC,DF∥AB,分别交AB、AC 于E、F 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D 平分∠BAC,则四边形AEDF 是菱形B.若BD=CD,则四边形AEDF 是菱形C .若 AD 垂直平分 BC ,则四边形 AEDF 是矩形D .若 AD ⊥BC ,则四边形 AEDF 是矩形【答案】A【分析】由矩形的判定和菱形的判定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 选项:若AD 平分∠BAC ,则四边形AEDF 是菱形;正确;B 选项:若BD=CD ,则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错误;C 选项:若AD 垂直平分BC ,则四边形AEDF 是菱形,不一定是矩形;错误;D 选项:若AD ⊥BC ,则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熟记菱形和矩形的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已知22a b6ab +=,且ab 0≠,则()2a b ab +的值为( ) A .2B .4C .6D .8 【答案】D【分析】通过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b ab +=++得出2()a b +的值,然后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即可.【详解】222()2628a b a b ab ab ab ab +=++=+=∵0ab ≠ ()288a b ab ab ab+∴==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和分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文文借了一本书共280页,要在两周借期内读完.当她读了一半时,发现平均每天要多读21页才能在借期内读完.她在读前一半时,平均每天读多少页?如果设读前一半时,平均每天读x 页,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 .2802801421x x +=- B .2802801421x x +=+ C .1401401421x x +=- D .1401401421x x +=+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根据读前一半时,平均每天读x 页,即读140页时,用时表示为140x天,后一半平均每天要多读21页,得读后一半时平均每天读()21x +页,用时14021x + 天,根据两周借期内读完列分式方程为: 14014014.21x x +=+ 故选D.7.已知一次函数y =kx+b 的图象经过点(0,﹣1)与(﹣2,0),则不等式kx+b >0的解集是( ) A .x <﹣2 B .x >﹣2C .x <﹣1D .x >﹣1【答案】A【分析】写出一次函数图象在x 轴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 【详解】解:∵一次函数y =kx+b 的图象经过点(0,﹣1)与(﹣1,0), ∴不等式kx+b >0的解集为x <﹣1.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关于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题目,在解题时,认真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8.在实数23-0,π, 3.1414- ) A .2个 B .3个C .4个D .5个【答案】B【分析】根据无理数即为无限不循环小数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23-是分数,属于有理数,0是有理数;π3=是有理数; 3.1414-3个无理数 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无理数的判断,掌握无理数即为无限不循环小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9.若不等式(3)2a x ->的解集是23x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a ≠ B .3a >C .3a <D .3a ≤【答案】C【分析】由不等式(3)2a x ->的解集是23x a <-,知30a -<,从而求出a 的取值范围. 【详解】由不等式(3)2a x ->的解集是23x a <-,知不等号方向发生变化, 则30a -<, 解得:3a <, 故选C.【点睛】本题是对不等式知识的考查,熟练掌握不等式中同乘或同除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发生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若a+b=5,则代数式(2b a﹣a )÷(a b a -)的值为( )A .5B .﹣5C .﹣15D .15【答案】B【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a+b=5,∴原式()()()225a b a b b a aa ab a a b a a b+--=⋅=-⋅=-+=---, 故选:B. 【点睛】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减法法则以及除法法师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整体代入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二、填空题11.某单位定期对员工按照专业能力、工作业绩、考勤情况三方面进行考核(每项满分100分),三者权重之比为3:5:2,小明经过考核后三项分数分别为90分,86分,83分,则小明的最后得分为_________分. 【答案】82.2【分析】将三个方面考核后所得的分数分别乘上它们的权重,再相加,即可得到最后得分. 【详解】解:小明的最后得分=352908683101010⨯+⨯+⨯=27+43+1.2=82.2(分), 故答案为:82.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若n 个数x 1,x 2,x 3,…,x n 的权分别是w 1,w 2,w 3,…,w n ,则112212n nnx w x w x w w w w ++⋯+++⋯+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1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顶角等于 °. 【答案】50°或80°【分析】等腰三角形一内角为50°,没说明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有两种情况. 【详解】(1)当50°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50°; (2)当50°为底角时,顶角=18025080︒-⨯︒=︒. 故答案为:50°或8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3.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若148∠=,则∠=AEF__________度.【答案】114【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得出∠BFE=∠GFE=12∠BFG,再由∠1得出∠BFE,然后即可得出∠AEF.【详解】由折叠,得∠BFE=∠GFE=12∠BFG∵148∠=∴∠BFG=180°-∠1=180°-48°=132°∴∠BFE=132°÷2=66°∵∠A=∠B=90°∴∠AEF=360°-90°-90°-66°=114°故答案为:11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根据矩形和折叠的性质求角度,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14.比较大小:35211【答案】>【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35、211【详解】∵3545,211444544,∴35211故答案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已知a+b=5,ab=3,b aa b+=_____.【答案】193.【解析】将a+b=5、ab=3代入原式=()2222a b ab b a ab ab+-+=,计算可得. 【详解】当a+b=5、ab=3时,原式=22b a ab+ =()22a b ab ab+-=25233-⨯=193. 故答案为19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加减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完全平方公式. 16.在△ABC 中,∠A=60°,∠B=∠C ,则∠B=______. 【答案】60°【分析】根据条件由三角形内角和可得∠A+∠B+∠C=180°;接下来根据∠A=60°,∠B=∠C ,进而得到∠B 的度数.【详解】解:∵∠A 、∠B 、∠C 是△ABC 的三个内角, ∴∠A+∠B+∠C=180°. ∵∠A=60°,∠B=∠C , ∴∠B=60°, 故答案为:6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17.如图,90E F ∠=∠=︒,B C ∠=∠,AE AF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 CF =;③ACN ABM ∆≅∆;④CD DN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答案】①②③【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EAB=∠FAC ,即可判断①;根据AAS 证△EAB ≌△FAC ,即可判断②;推出AC=AB ,根据ASA 即可证出③;不能推出CD 和DN 所在的三角形全等,也不能用其它方法证出CD=DN .【详解】∵∠E=∠F=90∘,∠B=∠C ,∵∠E+∠B+∠EAB=180∘,∠F+∠C+∠FAC=180∘, ∴∠EAB=∠FAC ,∴∠EAB−CAB=∠FAC−∠CAB , 即∠1=∠2,∴①正确; 在△EAB 和△FAC 中AF AE B C E F =⎧⎪=⎨⎪=⎩∠∠∠∠ ∴△EAB ≌△FAC ,∴BE=CF ,AC=AB ,∴②正确; 在△ACN 和△ABM 中C B CAN BAM AC AB =⎧⎪=⎨⎪=⎩∠∠∠∠ ∴△ACN ≌△ABM ,∴③正确; ∵根据已知不能推出CD=DN , ∴④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根据全等的性质对选项进行判断. 三、解答题18.已知:如图,ABC △和AD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DAE ∠=∠=︒,连结AC ,BD ,且D 、E 、C 三点在一直线上,2AD =,2DE EC =.(1)求证:ADB AEC △≌△; (2)求线段BC 的长.【答案】(1)详见解析;(2)BC =【分析】(1)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可得∠DAB=∠EAC ,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A=EA ,BA=CA ,再利用SAS 即可证出结论;(2)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即可求出DE ,从而求出EC 和DC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DB ,∠ADB=∠AEC ,从而求出∠BDC=90°,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证明:(1)∵90BAC DAE ∠=∠=︒ ∴∠DAE -∠BAE=∠BAC -∠BAE ∴∠DAB=∠EAC∵ABC ∆和AD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A=EA ,BA=CA 在△ADB 和△AEC 中DA EA DAB EAC BA CA =⎧⎪∠=∠⎨⎪=⎩∴△ADB ≌△AEC(2)∵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 AE ==∴2=,∵2DE EC = ∴EC=112DE =, ∴DC=DE +EC=3 ∵△ADB ≌△AEC∴DB=EC=3,∠ADB=∠AEC∵∠ADB=∠ADE +∠BDC ,∠AEC=∠ADE +∠DAE=∠ADE +90° ∴∠BDC=90° 在Rt △BDC中,B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和勾股定理,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和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1A (,),4(3)B ,,42C (,).(1)在图中画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111A B C ∆;(2)通过平移,使1C 移动到原点O 的位置,画出平移后的222A B C ∆.(3)在ABC ∆中有一点P m n (,),则经过以上两次变换后点P 的对应点2P 的坐标为 .【答案】(1)图见解析;(2)图见解析;(3)()4,2m n --+【分析】(1)先分别找到A 、B 、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111A B C 、、,然后连接11A B 、11B C 、11A C 即可; (2)先判断1C 移动到原点O 的位置时的平移规律,然后分别将11A B 、、1C 按此规律平移,得到22A B 、、2C ,连接22A B 、22B C 、22A C 即可;(3)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坐标关系: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到1P ,然后根据(2)中的平移规律即可得到2P 的坐标.【详解】解:(1)先分别找到A 、B 、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111A B C 、、,然后连接11A B 、11B C 、11A C ,如下图所示:111A B C ∆即为所求(2)∵42C (,) ∴()142C ,-∴()142C ,-到点O (0,0)的平移规律为: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分别将11A B 、、1C 按此规律平移,得到22A B 、、2C ,连接22A B 、22B C 、22A C ,如图所示,222A B C ∆即为所求;(3)由(1)可知,()P m n ,经过第一次变化后为()1,P m n - 然后根据(2)的平移规律,经过第二次变化后为()24,2P m n --+ 故答案为:()4,2m n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画已知图形关于x 轴对称的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点的对称规律和平移规律,掌握关于x 轴对称图形画法、平移后的图形画法、关于x 轴对称两点坐标规律和坐标的平移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0.如图,已知点B 、E 、C 、F 在一条直线上,且AB =DE ,BE =CF ,AB ∥DE .求证:AC ∥DF【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SAS 证明△ABC ≌△DEF 全等,从而得到∠ACB =∠F ,再得到AC//DF . 【详解】∵AB ∥DE , ∴∠B =∠DEF , ∵BE =CF ,∴BE+EC =CF+EC ,即BC =EF , 在△ABC 和△DEF 中AB DE B DEF BC EF =⎧⎪∠∠⎨⎪=⎩= , ∴△ABC ≌△DEF , ∴∠ACB =∠F , ∴AC//DF . 【点睛】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SAS 证明△ABC ≌△DEF . 21.某列车平均提速vkm/h ,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150km ,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km ,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用含v 的式子表示) 【答案】3vkm/h【分析】设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 /km h ,则依题意可得等量关系:提速前行驶150千米所用的时间=提速后行驶(15050)+千米所用的时间,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
广东省荔枝湾 2018-2019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题 含答案
广东省荔枝湾 2018-2019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一、你一定能选对!(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个图形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A、此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B、此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C、此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D、此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是()A.x≠3 B.x=3 C.x≠0 D.x=0【分析】直接利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进而得出答案.解:分式有意义,则3﹣x≠0,解得:x≠3.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把握分式的定义是解题关键.3.(3分)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0.0000025 米的颗粒物,将0.0000025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5×10﹣7 B.2.5×10﹣6 C.25×10﹣7 D.0.25×10﹣5【分析】绝对值小于 1 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 0 的个数所决定.解:0.0000025=2.5×10﹣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 1≤|a| <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 0 的个数所决定.4.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m(a+b)=ma+mb B.a2+4a﹣21=a(a+4)﹣21 C.x2﹣1=(x+1)(x﹣1)D.x2+16﹣y2=(x+y)(x﹣y)+16【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可得答案.解:A、是整式的乘法,故A 不符合题意;B、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B 不符合题意;C、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C 符合题意;D、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判断因式分解的标准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5.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x2•x3=x6 C.(﹣2x2)3=﹣2x6B.(x+1)2=x2+1 D.a8÷a2=a6【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x2•x3=x5,故选项A 错误,∵(x+1)2=x2+2x+1,故选项B 错误,∵(﹣2x2)3=﹣8x6,故选项C 错误,∵a8÷a2=a6,故选项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整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6.如图,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O 连在一起,使AA′、BB′能绕着点O 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由三角形全等可知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A.SAS B.ASA C.SSS D.AAS【分析】由O 是AA′、BB′的中点,可得AO=A′O,BO=B′O,再有∠AOA′=∠BOB′,可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判定△OAB≌△OA′B′.解:∵O是AA′、BB′的中点,∴AO=A′O,BO=B′O,在△OAB 和△OA′B′中,∴△OAB≌△OA′B′(SAS),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对应边相等这一条件.7.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一定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分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解:A、==,此选项错误;B、==,此选项正确;C、=﹣,此选项错误;D、若c=0,则变形无意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性质,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整式),结果不变.8.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 50 台机器,现在生产 600 台机器所需时间与原计划生产 450 台机器所时间相同,设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 机器,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 B.C. D.【分析】根据现在生产 600 台机器时间与原计划生产 450 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所以可得等量关系为:现在生产 600 台机器时间=原计划生产 450 台时间.解:设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 机器,根据题意得:=.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用到的等量关系为: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9.如图,已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A,B 两点都在小方格的格点(顶点)上,请在图中找一个格点C,使△ABC 是以A 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这样的格点C有()A.4 个B.5 个C.6 个D.7【分析】以AB 为腰,画出图形,即可找出点C 的个数.【解答】解:当AB 为腰时,分别以A、B 点为顶点,以AB 为半径作圆,可找出格点点C 的个数有 6 个;使△ABC 是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这样的格点C 有6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10.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平分∠DAB,∠ABD=52°,∠ABC=116°,∠ACB=α°,则∠BDC 的度数为()A.αB. C.90﹣αD.90﹣α【分析】过C 作CE⊥AB 于E,CF⊥BD 于F,CG⊥AD 于G,依据BC 平分∠DBE,AC 平分∠BAD,即可得到CD 平分∠BDG,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出∠BDC 的度数.解:如图,过C 作CE⊥AB 于E,CF⊥BD 于F,CG⊥AD 于G,∵∠ABD=52°,∠ABC=116°,∴∠DBC=∠CBE=64°,∴BC 平分∠DBE,∴CE=CF,又∵AC 平分∠BAD,∴CE=CG,∴CF=CG,又∵CG⊥AD,CF⊥DB,∴CD 平分∠BDG,∵∠CBE 是△ABC 的外角,∠DBE 是△ABD 的外角,∴∠ACB=∠CBE﹣∠CAB=(∠DBE﹣∠DAB)=∠ADB,∴∠ADB=2∠ACB=2α°,∴∠BDG=180°﹣2α°,∴∠BDC=∠BDG=90°﹣α°,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与内角、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垂线,进而得到CD 平分∠BDG.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下列各题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结论直接填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11.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是 1 .【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得到x﹣1=0 且x≠0,易得x=1.解:∵分式的值为0,∴x﹣1=0 且x≠0,∴x=1.故答案为 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分子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12.当a≠﹣1 时,(a+1)0= 1 .【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得出答案.解:当a≠﹣1 时,(a+1)0=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零指数幂的性质,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13.计算:2ab2•(﹣3ab)=﹣6a2b3 .【分析】首先利用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进行计算即可.解:原式=﹣6a2b3,故答案为:﹣6a2b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14.已知a+b=5,ab=3,=.【分析】将a+b=5、ab=3 代入原式==,计算可得.解:当a+b=5、ab=3 时,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加减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完全平方公式.15.如图,一块直径为a+b 的圆形钢板,从中挖去直径分别为a与b的两个圆,则剩下的钢板的面积为π.【分析】由大圆面积减去两个小圆的面积表示出剩下的钢板面积即可.解:由题意得:剩下的钢板面积为:()2π﹣()2π﹣()2π=(a2+2ab+b2﹣a2﹣b2)=π,故答案为:π.【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以及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6. 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 1,CD ⊥AB 于点 D ,E 为射线 CD 上一点,以BE 为边在 B E 左侧作等边△BEF ,则 D F 的最小值为 .【分析】首先证明△CBE ≌△ABF ,推出∠BAF =∠BCE ,由 CA =CB ,CD ⊥AB , 推出∠BCE =∠ACB =30°,AD =BD =4,推出∠BAF =30°=定值,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 DF ⊥AF 时,DF 的值最小.解:如图,∵△ABC ,△BEF 的是等边三角形,∴AB =BC ,BF =BE ,∠ABC =∠ACB =∠EBF =60°,∴∠CBE =∠ABF ,在△BCE 和△BAF 中,,∴△CBE ≌△ABF (SAS ),∴∠BAF =∠BCE ,∵CA =CB ,CD ⊥AB ,∴∠BCE = ∠ACB =30°,AD =BD = ,∴∠BAF =30°=定值,∴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 DF ⊥AF 时,DF 的值最小,∴DF 的最小值=AD=41 故答案为 41.【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出∠FAD=30°=定值,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下列各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72 分)下列各题需要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满算步骤或画出图形.17.(8 分)计算:(1)(x﹣8)(x+1)(2)【分析】(1)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计算可得;(2)先通分,再计算加法,继而约分即可得.解:(1)原式=x2+x﹣8x﹣8=x2﹣7x﹣8;(2)原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加减法和多项式乘多项式,解题的关键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顺序和法则及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18.(8 分)因式分解:(1)9a2﹣4(2)ax2+2a2x+a3【分析】(1)根据公式法分解因式即可;(2)根据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解因式即可.解:(1)9a2﹣4=(3a+2)(3a﹣2)(2)ax2+2a2x+a3=a(x+a)2【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9.(8 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当x=2 时,原式=•=x+1=3【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0.(8 分)甲工程队单独完成一项工程需 3n 天,乙工程队要比甲队多用 9 天单独完成这项工程.(1)甲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乙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2)甲工程队比乙工程队一天多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分析】根据题意先分别求出甲队和乙队每天的工作量,再把两者相减即可得出答案.解:(1)甲队每天完成的工作量为:,乙队每天完成的工作量为,( 2 )甲工程队比乙工程队一天多完成这项工程的工作量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用到的知识点是工作效率=,关键是根据题意分别求出甲队和乙队每天的工作量.21.(8 分)如图,在△ABC 中,AB=AC,点D、E、F 分别在AB、BC、AC 边上,且BE=CF,BD=CE.(1)求证:△DEF 是等腰三角形;(2)当∠A=40°时,求∠DEF 的度数.【分析】(1)由AB=AC,∠ABC=∠ACB,BE=CF,BD=CE.利用边角边定理证明△DBE≌△CEF,然后即可求证△DEF 是等腰三角形.(2)根据∠A=40°可求出∠ABC=∠ACB=70°根据△DBE≌△CEF,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DEF 的度数.证明:∵AB=AC,∴∠ABC=∠ACB,在△DBE 和△CEF 中,∴△DBE≌△CEF,∴DE=EF,∴△DEF 是等腰三角形;(2)∵△DBE≌△CEF,∴∠1=∠3,∠2=∠4,∵∠A+∠B+∠C=180°,∴∠B=(180°﹣40°)=70°∴∠1+∠2=110°∴∠3+∠2=110°∴∠DEF=7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此题主要应用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平角是 180°,因此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题.22.(10 分)张明和李强两名运动爱好者周末相约到东湖绿道进行跑步锻炼.(1)周日早上 6 点,张明和李强同时从家出发,分别骑自行车和步行到离家距离分别为 4.5 千米和 1.2 千米的绿道落雁岛入口汇合,结果同时到达,且张明每分钟比李强每分钟多行 220 米,求张明和李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米/分?(2)两人到达绿道后约定先跑 6 千米再休息,李强的跑步速度是张明跑步速度的m 倍,两人在同起点,同时出发,结果李强先到目的地n 分钟.①当m=12,n=5 时,求李强跑了多少分钟?②张明的跑步速度为米/分(直接用含m,n 的式子表示).【分析】(1)设李强的速度为x 米/分,则张明的速度为(x+220)米/分,根据等量关系:张明和李强所用时间相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①根据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可求李强跑了多少分钟;②先根据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可求李强跑了多少分钟,进一步得到张明跑了多少分钟,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解即可.解:(1)设李强的速度为x 米/分,则张明的速度为(x+220)米/分,根据题意得:=,解得:x=80,经检验,x=80 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x+220=300.答:李强的速度为 80 米/分,张明的速度为 300 米/分.(2)①∵m=12,n=5,∴5÷(12﹣1)=(分钟).故李强跑了分钟;②李强跑了的时间:分钟,张明跑了的时间:+n=分钟,张明的跑步速度为:6000÷=米/分.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3.(10 分)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过点C 作CD∥AB,且CD=AB,连接BD 交AC 于点O(1)如图 1,求证:AC 垂直平分BD;(2)点M 在BC 的延长线上,点N 在AC 上,且ND=NM,连接BN.①如图 2,点N 在线段CO 上,求∠NMD 的度数;②如图 3,点N 在线段AO 上,求证:NA=MC.【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证明即可;(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AND≌△CMD,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明即可.证明:(1)∵△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ACB=∠CAB=60°,①以点C 为旋转中心,将线段C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60°得到线段CD,∴CD=CA,∠ACD=∠ACB=60°,∴BO=DO,CO⊥BD,∴AC 垂直平分BD;( 2 )①如图 2 ,由①知AC 垂直平分BD ,∴NB=ND,∠CBD=∠ABC=30°,∴∠NDO=∠NBO∴∠BND=180°﹣2∠NBO∵ND=NM,∴NB=NM,∴∠3=∠4,∠BNM=180°﹣2∠4,∴∠DNM=360°﹣180°+2∠NBO﹣180°+2∠4=2(∠NBO+∠4)=60°,②连接AD,如图 3,由题意知,△ACD 是等边三角形,∴∠ADC=60°,AD=CD,与(1)同理可证∠1=∠NBO,∠3=∠NBM,∠BND=180°﹣2∠NBO,∠BNM=180°﹣2∠NBM,∴∠MND=∠BND﹣∠BNM=2(∠NBM﹣∠NBO)=60°,∵ND=NM,∴△MND 是等边三角形,∴DN=DM,∠NDM=60°,∠ADC=∠NDM,∴∠NDA=∠MDC,在△AND 与△MDC 中,∴△AND≌△CMD,∴NA=M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段的旋转、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将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性质灵活的应用.24.(12 分)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a,0)点B(0,b),且a、b 满足a2+4a+4+|2a+b|=0(1)a=﹣2 ;b= 4 .(2)点P 在直线AB 的右侧,且∠APB=45°①若点P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4,0);②若△ABP 为直角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2)如图 2,在(2)的条件下,点P 在第四象限,∠BAP=90°,AP 与y 轴交于点M,BP 与x 轴交于点N,连接MN,求证:MP 平分△BMN 的一个外角.【分析】(1)利用非负数的和等于 0,即可建立方程组求出a,b;(2)①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②分两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C,BC,即可得出结论;(3)先判断出∠PMG=∠AHP,再SSS 判断出△PMN≌△PHN,得出∠AHP=∠PMN,即可得出结论.解:(1)∵a2+4a+4+|2a+b|=0,∴(a+2)2+|2a+b|=0,∴a=﹣2,b=4,故答案为:﹣2,4;(2)①如图 1,由(1)知,b=4,∴B(0,4),∴OB=4,点P 在直线AB 的右侧,且在x 轴上,∵∠APB=45°,∴OP=OB=4,∴P(4,0),故答案为:(4,0);②由(1)知a=﹣2,b=4,∴A(﹣2,0),B(0,4),∴OA=2,OB=4,∵△ABP 是直角三角形,且∠APB=45°,∴只有∠ABP=90°或∠BAP=90°,如图 3,Ⅰ、当∠ABP=90°时,∵∠APB=∠BAP=45°,∴AB=PB ,过点P 作PC⊥OB 于C,∴∠BPC+∠CBP=90°,∵∠CBP+∠ABO=90 °,∴∠ABO=∠BPC,在△AOB 和△BCP 中,,∴△AOB≌△BCP(AAS),∴PC=OB=4,BC=OA=2,∴OC=OB﹣BC=2,∴P(4,2),Ⅱ、当∠BAP=90°时,过点P'作P'D⊥OA 于D,同Ⅰ的方法得,△ADP'≌△BOA,∴DP'=OA=2,AD=OB=4,∴OD=AD﹣OA=2,∴P'(2,﹣2);即:满足条件的点P(4,2)或(2,﹣2);(3)如图 2,由(2)知点P(2,﹣2),∵A(﹣2,0),∴直线A P 的解析式为y=﹣x﹣1,∴M(0,﹣1),∴BM=5,同理:直线BP 的解析式为y=﹣3x+4,∴N(,0),∴MN=,过点P 作PH∥AB 交x 轴于H,∵∠BAP=90°,∴∠BAO+∠PAH=90°,∴∠BAO+∠ABM=90°,∴∠ABM=∠PAH,在△ABM 和△PAH 中,,∴△ABM≌△PAH(ASA),∴∠AMB=∠PHA,AH=BM=5,∴∠PMG=∠PHA,OH=AH﹣OA=3,∴H(3,0),∴NH=3﹣==MN,∵P(2,﹣2),M(0,﹣1),H(3,0),∴PM=,PH=,∴PM=PH,∴△PNM≌△PNH(SSS),∴∠AHP=∠PMN,∴∠PMG=∠PMN,即:MP 是△BMN 的一个外角的平分线.【点评】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性,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待定系数法,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
1.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为()
A.x≠﹣2B.x≠2C.x≠0D.x≠±2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x3•x3=x6B.3x2+2x3=5x5
C.(x2)3=x5D.(ab)3=a3b
3.如(x+a)与(x+3)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a的值为()A.3B.﹣3C.1D.﹣1
4.在以下绿色食品,永洁环保,节能,绿色环保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5.△ABC的三边AB,BC,CA的长分别为6cm,4cm,4cm,P为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则△ABP,△BCP,△ACP的面积比等于()
A.1:1:1B.2:2:3C.2:3:2D.3:2:2
6.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5°,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4B.6C.8D.10
7.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为5和8,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8或21B.21C.24或18D.18
8.如图,把一副三角板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叠放在一起,则α的度数()
A.75°B.135°C.120°D.105°
9.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E=CD,AD,BE相交于点P,BQ⊥AD于Q,PQ=4,PE=1,则AD的长是()
第1 页共18 页。
┃精选3套试卷┃2019届广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若分式23273x x --的值为零,则x 的值为( ) A .3±B .3C .3-D .9【答案】C【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子=0且分母≠0,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解:∵分式23273x x --的值为零, ∴2327030x x ⎧-=⎨-≠⎩解得:x=-3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掌握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子=0且分母≠0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11m x x x +=--有增根,则m 的值是( ) A .1m =-B .1m =C .2m =-D .2m = 【答案】C【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将x=1代入计算即可求出m 的值.【详解】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1=m x +-,将x=1代入的:m=-2,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3.一辆慢车与一辆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两车在途中相遇后分别按原速同时驶往甲地,两车之间的距离s(km)与慢车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60km ;②快车速度是慢车速度的1.5倍;③快车到达甲地时,慢车距离甲地60km ;④相遇时,快车距甲地320km ;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①③④【答案】B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得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根据题意得出慢车往返分别用了4小时,慢车行驶4小时的距离,快车3小时即可行驶完,进而求出快车速度以及利用两车速度之比得出慢车速度;设慢车速度为3xkm/h ,快车速度为4xkm/h ,由(3x+4x )×4=560,可得x=20,从而得出快车的速度是80km/h ,慢车的速度是60km/h .由题意可得出:快车和慢车相遇地离甲地的距离,当慢车行驶了7小时后,快车已到达甲地,可求出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60千米,故①正确;由题意可得出:慢车和快车经过4个小时后相遇,出发后两车之间的距离开始增大直到快车到达甲地后两车之间的距离开始缩小,由图分析可知快车经过3个小时后到达甲地,此段路程慢车需要行驶4小时,因此慢车和快车的速度之比为3:4,故②错误;∴设慢车速度为3xkm/h ,快车速度为4xkm/h ,∴(3x+4x )×4=560,x=20∴快车的速度是80km/h ,慢车的速度是60km/h .由题意可得出:快车和慢车相遇地离甲地的距离为4×60=240km ,故④错误,当慢车行驶了7小时后,快车已到达甲地,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240-3×60=60km ,故③正确.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读懂图,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 4.如图所示,在ABC ∆中,90C =∠,则B 为( )A .15B .30C .50D .60【答案】D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解答.【详解】解:在△ABC 中,∠C =90°,则x +2x =90°.解得:x =30°.所以2x =60°,即∠B 为6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由此借助于方程求得答案.5.已知实数a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221)a a -+(的值等于( )A .2a+1B .-1C .1D .-2a-1 【答案】D【解析】先根据数轴判断出a 和a+1的正负,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由数轴可知,a<0,a+1>0,221)a a +(=-a-(a+1)=-a-a-1=-2a-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数轴比较式子的大小及二次根式的化简,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已知2221112222a b c ab bc ac ++=---,则a+b+c 的值是( ) A .2B .4C .±4D .±2 【答案】D【分析】先计算(a+b+c)2,再将2221112222a b c ab bc ac ++=---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2221112222a b c ab bc ac ++=--- ∴2224222a b c ab bc ac ++=---∴22224222a ()222222c a b c a b c ab bc ac ab bc ab bc ac ++=+---++++++=+=4∴a+b+c=±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其中用到了22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7.下列各式没有意义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A、B、D中被开方数均为非负数,故A、B、D均有意义;C中被开方数﹣3<0,故本选项没有意义.故选C.8.在△ABC中,∠A=20°,∠B=60°,则△ABC的形状是()A.等边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C,即可判定△ABC的形状.解:∵∠A=20°,∠B=60°,∴∠C=180°﹣∠A﹣∠B=180°﹣20°﹣60°=100°,∴△ABC是钝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比较简单,求出∠C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9.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某个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都乘以-1,纵坐标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C.关于原点对称D.两图形重合【答案】B【解析】在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关于y轴对称则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坐标的相反数,题中纵坐标不变,横坐标都乘以-1,变为原来的数的相反数,所以关于y坐标轴对称,故B正确.10.下列各组数中,是方程2x-y=8的解的是()A.1,2xy=⎧⎨=-⎩B.2,xy=⎧⎨=⎩C.0.5,7xy=⎧⎨=-⎩D.5,2xy=⎧⎨=-⎩【答案】C【分析】把各项中x与y的值代入方程检验即可.【详解】解:A、把1,2xy=⎧⎨=-⎩代入方程左边得:2+2=4,右边=8,左边≠右边,故不是方程的解;B、把2,xy=⎧⎨=⎩代入方程左边得:4-0=4,右边=8,左边≠右边,故不是方程的解;C、把0.5,7xy=⎧⎨=-⎩代入方程左边得:1+7=8,右边=8,左边=右边,是方程的解;D、把5,2xy=⎧⎨=-⎩代入方程左边得:10+2=12,右边=8,左边≠右边,故不是方程的解,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二、填空题11.若分式242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______. 【答案】1【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和分式有意义条件得出4-x 1=0且x+1≠0,再求出即可. 【详解】解:∵分式242x x -+的值为0, ∴4-x 1=0且x+1≠0,解得:x=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能根据题意得出4-x 1=0且x+1≠0是解题的关键. 12.某汽车厂改进生产工艺后,每天生产的汽车比原来每天生产的汽车多6辆,那么现在15天的产量就超过了原来20天的产量,设原来每天生产汽车x 辆,则列出的不等式为________.【答案】()15620x x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改进生产工艺后,每天生产汽车(x+6)辆,根据关键描述语:现在15天的产量就超过了原来20天的产量列出不等式即可.【详解】解:设原来每天最多能生产x 辆,由题意得:15(x+6)>20x ,故答案为:()15620x x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抓住关键描述语. 13.在△ABC 中,∠A=60°,∠B=∠C ,则∠B=______.【答案】60°【分析】根据条件由三角形内角和可得∠A+∠B+∠C=180°;接下来根据∠A=60°,∠B=∠C ,进而得到∠B 的度数.【详解】解:∵∠A 、∠B 、∠C 是△ABC 的三个内角,∴∠A+∠B+∠C=180°.∵∠A=60°,∠B=∠C ,∴∠B=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14.把2363ab ab a -+因式分解的结果是______.【答案】3a (b-1)1【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详解】解:原式=3a (b 1-1b+1)=3a (b-1)1,故答案为:3a (b-1)1.【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5.已知直线y kx 3=-与直线y x 2=-+相交于x 轴上一点,则k =______.【答案】1.5【解析】首先求出一次函数y x 2=-+与x 轴交点,再把此点的坐标代入y kx 3=-,即可得到k 的值. 【详解】直线y x 2=-+与x 轴相交,x 20∴-+=,x 2∴=,∴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2,0,把()2,0代入y kx 3=-中:2k 30-=,k 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两条直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就是由这两条直线相对应的一次函数表达的y=1.16.如图,所有阴影部分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B 、C 、D 的面积依次为4、3、9,则正方形A 的面积为_______.【答案】1【解析】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得到S 正方形A +S 正方形B =S 正方形E ,S 正方形D ﹣S 正方形C =S 正方形E ,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S 正方形A +S 正方形B =S 正方形E ,S 正方形D ﹣S 正方形C =S 正方形E ,∴S 正方形A +S 正方形B =S 正方形D ﹣S 正方形C .∵正方形B ,C ,D 的面积依次为4,3,9,∴S 正方形A +4=9﹣3,∴S 正方形A =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要熟悉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知道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17.若点P(a ,2015)与点Q(2016,b)关于y 轴对称,则2019()a b +=_______.【答案】-1【分析】直接利用关于y 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 ,b 的值,进而利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求出答案.【详解】解:∵点P (a ,2015)与点Q (2016,b )关于y 轴对称,∴a=-2016,b=2015,∴20192019()(20162015)1a b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y 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得出a ,b 的值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18.如图,AC =BC ,AE ⊥CD 于点A ,BD ⊥CE 于点B .(1)求证:CD =CE ;(2)若点A 为CD 的中点,求∠C 的度数.【答案】(1)见解析;(2)60°【分析】(1)证明△CAE ≌△CBD (ASA ),可得出结论;(2)根据题意得出△CDE 为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C 的度数.【详解】(1)∵AE ⊥CD 于点A ,BD ⊥CE 于点B ,∴∠CAE =∠CBD =90°,在△CAE 和△CBD 中,C C AC BCCAE CBD ∠∠⎧⎪=⎨⎪∠∠⎩== , ∴△CAE ≌△CBD (ASA ).∴CD =CE ;(2)连接DE ,∵由(1)可得CE =CD ,∵点A 为CD 的中点,AE ⊥CD ,∴CE =DE ,∴CE =DE =CD ,∴△CDE 为等边三角形.∴∠C =6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9.某超市计划购进一批甲、乙两种玩具,已知4件甲种玩具的进价与2件乙种玩具的进价的和为230元,2件甲种玩具的进价与3件乙种玩具的进价的和为185元.(1)求每件甲种、乙种玩具的进价分别是多少元;(2)如果购进甲种玩具有优惠,优惠方法是:购进甲种玩具超过20件,超出部分可以享受7折优惠,若购进a (0a >)件甲种玩具需要花费w 元,请你直接写出w 与a 的函数表达式.【答案】(1)每件甲种玩具的进价是40元,每件乙种玩具的进价是35元;(2)当020a <≤时,40w a =;当20a >时,28240w a =+【分析】(1)先找出等量关系:4件甲种玩具的进价与2件乙种玩具的进价的和为230元,2件甲种玩具的进价与3件乙种玩具的进价的和为185元,再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得.(2)先将a 的取值范围分两段:020a <≤和20a >,再根据“总费用=数量⨯进价”列出对应范围的函数关系式.【详解】解:(1)设每件甲种玩具的进价是x 元,每件乙种玩具的进价是y 元.由题意得4223023185x y x y +=⎧⎨+=⎩解得:4035x y =⎧⎨=⎩ 答:每件甲种玩具的进价是40元,每件乙种玩具的进价是35元.(2)∵每件甲种玩具的进价是40元∴当020a <≤时,40w a =;∵购进甲种玩具超过20件,超出部分可以享受7折优惠∴当20a >时,()40200.7402028240w a a =⨯+⨯⨯-=+即28240w a =+综上所述:当020a <≤时,40w a =;当20a >时,28240w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函数关系式,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及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段确定函数关系式是解题关键.20.计算:(x +3)(x ﹣4)﹣x (x +2)﹣5【答案】﹣3x ﹣1.【分析】先根据整式的乘法法则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解:原式=22431225x x x x x +-----=317x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以及相关运算法则.2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DC AB ,连接BD ,90ADB ∠︒=,60A ∠︒=,且BD 平分ABC ∠,4CD =.(1)求CBD ∠的度数;(2)求AB 的长.【答案】(1)30°;(2)8【分析】(1)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求出30ABD ∠=︒,再由BD 平分ABC ∠,得出CBD ∠.(2)在AB 上截取BE BC =,连接DE ,可证()DBC DEB SAS ∆∆≌,根据数量关系证得ADE ∆为等边三角形,得到4AE DE ==,从而求得AB .【详解】.解:(1)在Rt ADB ∆中,∵60A ∠=︒,90ADB ∠=︒,∴30ABD ∠=︒.∵BD 平分ABC ∠,∴30CBD ABD ∠=∠=︒.(2)如图,在AB 上截取BE BC =,连接DE ,∵BE BC =,CBD ABD ∠=∠,BD BD =,∴()DBC DEB SAS ∆∆≌.∴4DE DC ==,EDB CDB ∠=∠,∵//AB CD ,∴30CDB ABD EDB ∠=∠=∠=︒∴60AED ∠=︒,4DE BE ==,∴60ADE ∠=︒,∵60A AED ADE ∠=∠=∠=︒,∴ADE ∆为等边三角形.∴4AE DE ==,∴8AB AE BE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2.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 与BD 相交于点M ,BD 交AC 于点N.(1)证明:BD =CE ;(2)证明:BD ⊥CE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要证明BD =CE ,只要证明△ABD ≌△ACE 即可,两三角形中,已知的条件有AD =AE ,AB =AC ,那么只要再得出两对应边的夹角相等即可得出三角形全等的结论.我们发现∠BAD 和∠EAC 都是90°加上一个∠CAD ,因此∠CAE =∠BAD.由此构成了两三角形全等中的(SAS )因此两三角形全等.(2)要证BD ⊥CE ,只要证明∠BMC 是个直角就行了.由(1)得出的全等三角形我们可知:∠ABN =∠ACE ,三角形ABC 中,∠ABN+∠CBN+∠BCN =90°,根据上面的相等角,我们可得出∠ACE+∠CBN+∠BCN =90°,即∠ABN+∠ACE =90°,因此∠BMC 就是直角.【详解】证明:(1)∵∠BAC =∠DAE =90°∴∠BAC+∠CAD =∠DAE+∠CAD即∠CAE =∠BAD在△ABD 和△ACE 中AB AC CAE BAD AD AE =⎧⎪∠=∠⎨⎪=⎩∴△ABD ≌△ACE (SAS )∴BD =CE(2)∵△ABD ≌△ACE∴∠ABN =∠ACE∵∠ANB =∠CND∴∠ABN+∠ANB =∠CND+∠NCE =90°∴∠CMN =90°即BD ⊥CE.【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利用全等三角形得出线段相等和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3.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直线BD 上一点,以AD 为一边在AD 的右侧作等边ADE .(1)如图①,点D 在线段BC 上移动时,直接写出BAD ∠和CAE ∠的大小关系;(2)如图②,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移动时,猜想DCE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大小;若变化,请说明理由.【答案】(1)BAD CAE ∠=∠,理由见解析;(2)60DCE ∠=︒,不发生变化;理由见解析【解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C=∠DAE ,容易得出结论;(2)由△ABC 和△ADE 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得出AB=BC=AC ,AD=AE ,∠ABC=∠ACB=∠BAC=∠DAE=60°,得出∠ABD=120°,再证明△ABD ≌△ACE ,得出∠ABD=∠ACE=120°,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BAD CAE ∠=∠;理由如下:∵ABC 和△ADE 是等边三角形,∴60BAC DAE ∠=∠=︒,∴BAD CAE ∠=∠;(2)60DCE ∠=︒,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ABC 是等边三角形,ADE 是等边三角形,∴60DAE BAC ABC ACB ∠=∠=∠=∠=︒,AB AC =,AD AE =,∴120ABD ∠=︒,BAC BAE DAE BAE ∠-∠=∠-∠,∴DAB 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E DAB CAE AB AC =⎧⎪∠=∠⎨⎪=⎩,∴ABD ACE SAS △≌△(), ∴120ACE ABD ∠=∠=︒.∴1206060DCE ACE AC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24.如图,AB CD ∥,AD BC ∥,求证:AB CD =.【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AC ACD ∠=∠,DAC BCA ∠=∠,由公共边AC CA =,可以证明ABC CDA ∆≅∆()ASA ,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证明.【详解】//AB CD ,//AD BC ,BAC ACD ∴∠=∠,DAC BCA ∠=∠,在ABC ∆和CDA ∆中BAC ACD AC CADAC BCA ∠=∠⎧⎪=⎨⎪∠=∠⎩ABC CDA ∴∆≅∆()ASA ,AB CD ∴=.【点睛】利用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可以得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以证明ASA,三角形全等可得对应边相等即可.∆≅∆()ABC CDA25.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AC、BC上,且CD=BE(1)求证:△ABE≌△BCD;(2)求出∠AFB的度数.【答案】(1)见解析;(2)120°.【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BC,∠BAC=∠C=∠ABE=60°,根据SAS推出△ABE≌△BCD;(2)根据△ABE≌△BCD,推出∠BAE=∠CBD,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AFB即可.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C=∠ABE=60°,(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是60°).在△ABE和△BCD中,,∴△ABE≌△BCD(SAS).(2)∵△ABE≌△BCD(已证),∴∠BAE=∠CB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AFD=∠ABF+∠BAE(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AFD=∠ABF+∠CBD=∠ABC=60°,∴∠AFB=180°﹣60°=12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化简221111()()ab a b a b +÷-⋅,其结果是( ) A .22a b a b- B .22a b b a - C .1a b - D .1b a- 【答案】B 【解析】()()222222221111a b b a a b b a ab ab ab a b a b ab b a ab b a b a ⎛⎫⎛⎫+-+⎛⎫⎛⎫⎛⎫⎛⎫+÷-⋅=÷⋅=⨯⋅ ⎪ ⎪ ⎪ ⎪ ⎪ ⎪ ⎪-+⎝⎭⎝⎭⎝⎭⎝⎭⎝⎭⎝⎭=22a b b a - . 所以选B.2.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 、不是轴对称图形;B 、不是轴对称图形;C 、不是轴对称图形;D 、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定义.3.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 )A .72°B .60°C .50°D .58°【答案】D【分析】相等的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答案.【详解】左边三角形中b 所对的角=180°-50°-72°=58°,∵相等的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1=5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准对应角是解题的关键.∠=º, 4.一只因损坏而倾斜的椅子,从背后看到的形状如图,其中两组对边的平行关系没有发生变化,若175则2∠的大小是A.75º B.115º C.65º D.105º【答案】D【详解】∵AD∥BC,∠1=75°,∴∠3=∠1=75°,∵AB∥CD,∴∠2=180°-∠3=180°-75°=105°.故选D.5.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A.a2+a3=a5B.a2•a3=a6C.(a2)3=a6D.a0=1【答案】C【解析】A. a2与a3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A错误;B. a2•a3=a5,故B错误;C. (a2)3=a6,正确;D. a0=1,当a≠0时正确,当a=0时不成立,故D错误,故选C.6.若一次函数y=(k-3)x-1的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则A.k<3 B.k>3 C.k>0 D.k<0【答案】A【解析】根据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关系确定k,b的取值范围,从而求解.【详解】解:∵一次函数y=(k-1)x-1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且b=-1,∴一次函数y=(k-1)x-1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k-1<0,解得k<1.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与k、b的关系.解答本题注意理解:直线y=kx+b所在的位置与k、b的符号有直接的关系.k>0时,直线必经过一、三象限.k<0时,直线必经过二、四象限.b >0时,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b=0时,直线过原点;b<0时,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7.若4x2+m+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的值是()A.6xy B.±12xy C.36xy D.±36xy【答案】B【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详解】解:∵4x2+m+9y2=(2x)2+m+(3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m=±12xy,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是解本题的关键.8.如图,△ABC中,∠C=90°,ED垂直平分AB,若AC=12,EC=5,且△ACE的周长为30,则BE的长为()A.5 B.10 C.12 D.13【答案】D【分析】ED垂直平分AB,BE=AE,在通过△ACE的周长为30计算即可【详解】解:∵ED垂直平分AB,∴BE=AE,∵AC=12,EC=5,且△ACE的周长为30,∴12+5+AE=30,∴AE=13,∴BE=AE=1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如图,在△ABC中,AB=AC,BC=5,AB=11,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E,交AC于点D,则△BCD 的周长是()A.16 B.6 C.27 D.18【答案】A【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D=BD,然后求出△BCD的周长=AC+BC,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BCD的周长=BD+CD+BC=AD+CD+BC=AC+BC,∵AB=11,∴AC=AB=11,∴△BDC的周长=11+5=16,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和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ABC 中,AB=AC,∠B=50°,P 是边A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顶点A 重合),则∠BPC 的度数可能是A.50°B.80°C.100°D.130°【答案】C【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B=∠ACB=5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A 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可得∠BPC>∠A , 再因为∠B=50°,所以∠BPC<180°-50°=130°进而可得答案.【详解】∵AB=AC,∠B=50°,∴∠B=∠ACB=50°,∴∠A=180°-50°×2=80°,∵∠BPC=∠A+∠ACP,∴∠BPC>∠A,∴∠BPC>80°.∵∠B =50°,∴∠BPC <180°-50°=130°,则∠BPC 的值可能是100°.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二、填空题11.如图,在Rt △ABC 中,∠C=90°,∠BAC= 60°,∠BAC 的平分线AD 长为8cm ,则BC=__________【答案】12cm【分析】因为AD 是∠BAC 的平分线,∠BAC =60°,在Rt △ACD 中,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得DC ,进一步求得AC ;求得∠ABC =30°,在Rt △ABC 中,可求得AB ,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 .【详解】∵AD 是∠BAC 的平分线,∠BAC =60°,∴∠DAC =30°,∴DC =12AD =4cm , ∴AC 22AD DC -3∵在△ABC 中,∠C =90°,∠BAC =60°,∴∠ABC =30°,∴AB =2AC =3∴BC 22AB AC -12cm .故答案为:12cm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当x ________时,分式1x x -无意义. 【答案】x =1【解析】分式的分母等于0时,分式无意义.【详解】解:当10x -=即1x =时,分式无意义.故答案为:1x=【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无意义的条件,理解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13.点A(2,1)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答案】1【分析】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解答.【详解】解:点A(2,1)到x轴的距离是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14.要使分式21x-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x≠1【分析】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零,依此列不等式解答.【详解】∵分式21x-有意义,∴10x-≠,解得x≠1故答案为:x≠1.【点睛】此题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列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15.图中x的值为________【答案】1【分析】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可得,该五边形内角和为540°2208090540x x+-++=解得130x=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6.肥皂泡的泡壁厚度大约是0.0007mm ,0.0007m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_______mm .【答案】7×10-1.【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0.0007=7×10-1.故答案为7×10-1.【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7.若分式方程3x x -﹣3a x-=2有增根,则a =_____. 【答案】3-【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由分式方程有增根求出x 的值,代入整式方程计算即可求出a 的值.【详解】解:去分母得:x+a =2x ﹣6,解得:x =a+6,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 ﹣3=0,即x =3,代入整式方程得:a+6=3,解得:a =﹣3,故答案为:﹣3【点睛】考核知识点:分式方程增根问题.去分母是关键.三、解答题18.如图,在ABC ∆中,AC AB BC ,AD 是高线,B α∠=,C β∠=, (1)用直尺与圆规作三角形内角BAC ∠的平分线AE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前提下,判断①12EAD βα∠=-,②()12EAD βα∠=-中哪一个正确?并说明理由.【答案】 (1)见解析;(2)②对,证明见解析.【分析】(1)以点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AB ,AC 相交于一点,然后以这两点为圆心,大于这两点距离的一半画弧,两弧交于一点,连接交点与A 的直线,与BC 相交于点E ,则AE 为BAC ∠的平分线;(2)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定理,得到119022CAE αβ∠=︒--,由余角性质得到∠CAD=90β︒-,即可求出()12EAD βα∠=-. 【详解】解:(1)如图所示,AE 为所求;(2)②()12EAD βα∠=-正确; 理由如下:∵B α∠=,C β∠=,∴∠BAC=180αβ︒--,∵AE 平分BAC ∠,∴∠CAE=1111(180)902222BAC αβαβ∠=⨯︒--=︒--, ∵AD 是高,∴∠ADC=90°,∴∠CAD=90β︒-,∴()11(90)9022EAD CAE CAD αββ∠=∠-∠=︒---︒-, ∴()111222EAD βαβα∠=-=-;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画角平分线,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正确求出119022CAE αβ∠=︒--. 19.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12cm AD =,15cm BC =,点P 自点A 向D 以1cm/s 的速度运动,到D 点即停止;点Q 自点C 向B 以2cm/s 的速度运动,到B 点即停止,直线PQ 分原四边形为两个新四边形;则当P ,Q 同时出发_____秒后其中一个新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答案】4或5【分析】结合题意,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列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设点P 和点Q 运动时间为t∵12cm AD =,点P 自点A 向D 以1cm/s 的速度运动,到D 点即停止∴点P 运动时间121AD t ≤=秒 ∵15cm BC =,点Q 自点C 向B 以2cm/s 的速度运动,到B 点即停止∴点Q 运动时间1522BC t ≤=秒 ∴点P 和点Q 运动时间152t ≤ 直线PQ 分原四边形为两个新四边形,其中一个新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分两种情况分析:当四边形PDCQ 为平行四边形时PD QC =结合题意得:12PD AD AP t =-=-,2QC t =∴122t t -=∴4t =,且满足152t ≤ 当四边形APQB 为平行四边形时AP BQ =结合题意得:AP t =,152BQ BC QC t =-=-∴152t t =-∴5t =,且满足152t ≤ ∴当P ,Q 同时出发秒4或5后其中一个新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20.已知函数()1y m x n =-+,(1)m 为何值时,该函数是一次函数(2)mn 、为何值时,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答案】 (1)1m ≠;(2)1m ≠且0n =.【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定义得到m−1≠0,易得m 的值;(2)根据正比例函数定义得到m−1≠0且n=0,易得m,n 的值.【详解】解:(1)当该函数是一次函数时,101m m -≠∴≠,.∴当1m ≠时,该函数是一次函数.(2)当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时,10m -≠且0n =.1m ∴≠且0n =,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点睛】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定义,熟记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即可解题,属于基础题. 21.小丽和爸爸进行1200米竞走比赛,爸爸的速度是小丽的1.5倍,小丽走完全程比爸爸多用5分钟,小丽和爸爸每分钟各走多少米?【答案】小丽每分钟走80米,爸爸每分钟走120米【分析】根据题意设小丽每分钟走x 米,则爸爸每分钟走1.5x 米,列出方程,解方程并检验,得到答案.【详解】解:设小丽每分钟走x 米,则爸爸每分钟走1.5x 米 1200120051.5x x-= 7.5600x =80x =经检验,80x =是原方程的根,并符合题意1.5800x =米答:小丽每分钟走80米,爸爸每分钟走120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应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设、列、解、验、答.22.如图,矩形ABCD 中,点P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 O 为BD 的中点, PO 的延长线交BC 于Q .(1)求证: OP OQ =;(2)若=8AD cm ,6AB cm =,P 从点A 出发,以l /cm s 的速度向D 运动(不与D 重合).设点P 运动时间为()t s ,请用t 表示PD 的长;并求t 为何值时,四边形PBQD 是菱形.【答案】 (1)证明见解析;(2) PD=8-t ,运动时间为74秒时,四边形PBQD 是菱形. 【分析】(1)先根据四边形ABCD 是矩形,得出AD ∥BC ,∠PDO=∠QBO ,再根据O 为BD 的中点得出△POD ≌△QOB ,即可证得OP=OQ ;(2)根据已知条件得出∠A 的度数,再根据AD=8cm ,AB=6cm ,得出BD 和OD 的长,再根据四边形PBQD 是菱形时,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t 的值,判断出四边形PBQD 是菱形.【详解】(1)∵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PDO=∠QBO ,又∵O 为BD 的中点,∴OB=OD ,在△POD 与△QOB 中,PDO QBO OD OBPOD QOB ∠=∠⎧⎪=⎨⎪∠=∠⎩, ∴△POD ≌△QOB ,∴OP=OQ ;(2)PD=8-t ,∵四边形PBQD 是菱形,∴BP=PD= 8-t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90°,在Rt △ABP 中,由勾股定理得:AB 2+AP 2=BP 2,即62+t 2=(8-t)2,解得:t=74, 即运动时间为74秒时,四边形PBQD 是菱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23.某商场投入13800元资金购进甲、乙两种矿泉水共500箱,矿泉水的成本价和销售价如表所示:(1)该商场购进甲、乙两种矿泉水各多少箱?(2)全部售完500箱矿泉水,该商场共获得利润多少元?【答案】(1)商场购进甲种矿泉水300箱,购进乙种矿泉水200箱(2)该商场共获得利润6600元【详解】(1)设商场购进甲种矿泉水x 箱,购进乙种矿泉水y 箱,。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A.x=﹣3B.x=2C.x≠﹣3D.x≠22.(2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a3=a5B.a3•a3=a9C.(a3)2=a6D.(ab)2=ab23.(2分)下列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A.x2+3x+2=x(x+3)+2B.4x2﹣9=(4x+3)(4x﹣3)C.a2﹣2a+1=(a+1)2D.x2﹣5x+6=(x﹣2)(x﹣3)4.(2分)以下四家银行的行标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5.(2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A.65°B.65°或80°C.50°或65°D.40°6.(2分)三角形的三边长可以是()A.2,11,13B.5,12,7C.5,5,11D.5,12,137.(2分)如图,若△ABE≌△ACF,且AB=5,AE=2,则EC的长为()A.2B.3C.4D.58.(2分)如图,等腰△ABC的周长为21,底边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BEC的周长为()A.13B.16C.8D.109.(2分)已知,如图,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BD+CE=5,则线段DE的长为()A.5B.6C.7D.810.(2分)如图,△ABC中,∠BAC=60°,∠BAC的平分线AD与边BC的垂直平分线MD相交于D,DE⊥AB 交AB的延长线于E,DF⊥AC于F,现有下列结论:①DE=DF;②DE+DF=AD;③DM平分∠ADF;④AB+AC=2AE;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12.(3分)若x2+mx+16=(x+n)2,则常数m=.13.(3分)如图,在△ABC中,AD、AE分别是边BC上的中线与高,AE=4,△ABC的面积为12,则CD的长为.14.(3分)已知一个凸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50°,则它的边数为.15.(3分)已知m+2n﹣2=0,则2m•4n的值为.16.(3分)如图,在△ABC中,AB=AC=5,BC=6,AD是∠BAC的平分线,AD=4.若P,Q分别是AD和AC 上的动点,则PC+PQ的最小值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共6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8分)计算:(1)•(6x2y)2;(2)(a+b)2+b(a﹣b).18.(8分)分解因式:(1)ax2﹣9a;(2)4ab2﹣4a2b﹣b3.19.(8分)计算:(1)+;(2)÷(1﹣).20.(8分)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求证:AC∥DE;(2)若BF=13,EC=5,求BC的长.21.(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4),B(3,1),C(﹣2,﹣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并写出点A1,B1,C1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22.(10分)列方程解应用题:初二(1)班组织同学乘大巴车前往爱国教育基地开展活动,基地离学校有60公里,队伍12:00从学校出发,张老师因有事情,12:15从学校自驾小车以大巴1.5倍的速度追赶,追上大巴后继续前行,结果比队伍提前15分钟到达基地,问:(1)大巴与小车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2)张老师追上大巴的地点到基地的路程有多远?23.(10分)如图,在△ABC中,AB=AC=18cm,BC=10cm,AD=2BD.(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2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米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A【解答】解:∵分式的值为0,∴x+3=0,故选:A.2.【答案】C【解答】解:因为a2与a3不是同类项,所以选项A不正确;a3•a3=a6≠a2,所以选项B不正确;(ab)2=a2b2≠ab2,所以选项D不正确.故选:C.3.【答案】D【解答】解:A.因为x2+3x+2=(x+4)(x+2),故A错误;B.因为4x2﹣9=(2x+3)(2x﹣3),故B错误;D.因为x3﹣5x+6=(x﹣2)(x﹣3),故D正确.故选:D.4.【答案】C【解答】解:第一个、第三个和第四个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第二个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5.【答案】C【解答】解:当50°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则底角为(180°﹣50°)×=65°;当50°是底角时亦可.故选:C.6.【答案】D【解答】解:A.2,11,13中,2+11=13,不合题意;B.5,12,5中,5+7=12,不合题意;D.5,12,13中,5+12>13,能组成三角形;故选:D.7.【答案】B【解答】解:∵△ABE≌△ACF,∴AC=AB=5,故选:B.8.【答案】A【解答】解:∵△ABC是等腰三角形,底边BC=5,周长为21,∴AC=AB=8,∴AE=BE,∴△BEC的周长为13.故选:A.9.【答案】A【解答】解:∵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DBO=∠OBC,∠ECO=∠OCB,∴∠DOB=∠OBC=∠DBO,∠EOC=∠OCB=∠ECO,∵DE=DO+OE,故选:A.10.【答案】C【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BD、DC.①∵AD平分∠BAC,DE⊥AB,DF⊥AC,∴ED=DF.②∵∠EAC=60°,AD平分∠BAC,∵DE⊥AB,∵∠AED=90°,∠EAD=30°,同理:DF=.∴②正确.③由题意可知:∠EDA=∠ADF=60°.假设MD平分∠ADF,则∠ADM=30°.则∠EDM=90°,∴∠EBM=90°.∵∠ABC是否等于90°不知道,故③错误.④∵DM是BC的垂直平分线,∴DB=DC.∴Rt△BED≌Rt△CFD.∴AB+AC=AE﹣BE+AF+FC∴AB+AC=2AE.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由题意可知:x+2≠0,∴x≠﹣2故答案为:x≠﹣71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x2+mx+16=(x+n)2,∴m=±8.故答案为:±8.1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AE⊥BC,AE=4,△ABC的面积为12,∴×BC×AE=12,∴BC=6,∴CD=BC=3,故答案为3.1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一个凸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50°,∴对应的外角度数为180°﹣150°=30°,故答案为:12.15.【答案】4.【解答】解:由m+2n﹣2=0得m+2n=2,∴2m•4n=2m•22n=3m+2n=23=4.故答案为:4.1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AB=AC,AD是∠BAC的平分线,∴AD垂直平分BC,如图,过点B作BQ⊥AC于点Q,BQ交AD于点P,则此时PC+PQ取最小值,最小值为BQ的长,如图所示.∵S△ABC=BC•AD=AC•BQ,即PC+PQ的最小值是.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共6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答案】(1)12x3y2;(2)a2+3ab.【解答】解:(1)•(6x6y)2;=•(36x4y2)(5)(a+b)2+b(a﹣b)=a2+6ab.18.【答案】(1)a(x+3)(x﹣3);(2)﹣b(2a﹣b)2.【解答】解:(1)原式=a(x2﹣9)=a(x+3)(x﹣3);=﹣b(2a﹣b)6.19.【答案】(1)1;(2).【解答】解:(1)原式=﹣=(4)原式=•=.2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1)证明:在△ABC和△DFE中,∴△ABC≌△DFE(SAS),∴AC∥DE;(2)解:∵△ABC≌△DFE,∴CB﹣EC=EF﹣EC,∵BF=13,EC=5,∴CB=4+5=9.2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A1(4,﹣4),B1(3,﹣1),C1(﹣2,1).(2)S△ABC=5×5﹣×8×5﹣×1×3﹣×2×5=.22.【答案】(1)40公里/小时,60公里/小时;(2)30公里.【解答】解:(1)设大巴的平均速度是x公里/小时,则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x公里/小时,根据题意得:=++,经检验:x=40是原方程的解,答:大巴的平均速度是40公里/小时,小车的平均速度是60公里/小时;+=,答:张老师追上大巴的地点到基地的路程有30公里.2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①△BPD与△CQP全等,理由如下:∵AB=AC=18cm,AD=2BD,∵经过2s后,BP=4cm,CQ=6cm,在△BPD和△CQP中,∴△BPD≌△CQP(SAS),②∵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BP≠CQ,∴BP=PC=BC=5cm,BD=CQ=6cm,∴点Q的运动速度==cm/s,(2)设经过x秒,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解得:x=90,∴经过90s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在线段AB上相遇.。
广东省广州荔湾区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八上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
广东省广州荔湾区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八上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一、选择题1.若分式23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A .3x ≠-B .3x ≠C .0x ≠D .3x ≠± 2.不论x 取何值,下列分式中总有意义的是( )A .21x x- B .22(2)x x + C .||2x x + D .22x x + 3.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325a b ab +=B.32()()a a a -÷-=-C.325()a a =D.3254(2)8a a a -=- 4.已知方程233x m x x -=-- 无解,则m 的值为( ) A .0 B .3C .6D .2 5.已知a+b =m ,ab =n ,则(a ﹣b)2等于( )A .m 2﹣nB .m 2+nC .m 2+4nD .m 2﹣4n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5)0=0B .a 2+a 3=2a 5C .3a 2•a ﹣1=3aD .(﹣2x ﹣1)(2x ﹣1)=4x 2﹣1 7.如图,∠AOB=120°,OP 平分∠AOB ,且OP=3,若点M,N 分别在OA,OB 上,ΔPMN 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MN 有中( )A .1个B .2个C .3个D .3个以上 8.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2厘米,则斜边的长是( ) A.2厘米B.4厘米C.6厘米D.8厘米 9.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腰长AB=4,点D 在CA 的延长线上,∠BDA=30°,则△ABD 的面积是( )A.4B.4C.8D.8 10.如图,已知的3条边和3个角,则能判断和全等的是( )A .甲和乙B .乙和丙C .只有乙D .只有丙11.已知∠BOP 与OP 上点C ,点A(在A 的左侧),嘉嘉进行如下作图:①以点O 为圆心,OC 为半径画弧,交OB 于点D ,连接CD②以点A 为圆心,OC 为半径画弧MN ,交AP 于点M③以点M 为圆心,CD 为半径画弧,交MN 于点E ,连接ME ,作射线AE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 .CD ∥EMB .AE ∥OBC .∠ODC =∠AEMD .∠OAE =∠BDC12.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两点A 、B 的距离,可以在AB 的垂线BF 上取两点C 、D ,使CD=BC ,再作BF 的垂线DE ,且使A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可得△ABC ≌△EDC .用于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最佳依据是( )A .ASAB .SASC .SSSD .AAS 13.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且内角和为144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是( )A.30°B.36°C.40°D.45° 14.下列各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A. B. C. D.1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8,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可能是( )A .2B .3C .5D .13二、填空题16.若次函数y =(a ﹣1)x+a ﹣8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且关于y 的分式方程5311y a y y -+=-- 有整数解,则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值之和为_____.17.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记为i 2=-1,这个数i 叫做虚数单位,那么:(3+2i )(3-2i )=______.【答案】1318.如图,已知90︒∠=C , AD 平分,2,BAC BD CD DE AB ∠=⊥于点E ,5cm DE = ,则BC= ___cm 。
┃精选3套试卷┃2019届广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如图,直线l 分别与直线AB 、CD 相交于点E 、F ,EG 平分∠BEF 交直线CD 于点G ,若∠1=∠BEF=68°,则∠EGF 的度数为( )A .34°B .36°C .38°D .68°【答案】A 【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34BEG ∠=︒,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AB CD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详解】EG 平分BEF ∠,68BEF ∠=︒1342EG F B BE ∴∠∠==︒ 又168BEF ∠=∠=︒//AB CD ∴34BEG EGF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2.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800台机器所需时间与原计划生产60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设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 台机器,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80060050x x=+ B .80060050x x =- C .80060050x x =+ D .80060050x x =- 【答案】A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现在每天生产(x+50)台机器,而现在生产800台所需时间和原计划生产600台机器所用时间相等,从而列出方程即可.详解:依题意,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 台机器,则现在平均每天生产(x+50)台机器,由现在生产800台机器所需时间与原计划生产60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得:80060050x x=+.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应用,利用本题中“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50台机器”这一条件,继而列出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3.下列图案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知A 、B 、D 都不是轴对称图形,只有C 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 .【点睛】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把某个图象沿某条直线折叠,如果图形的两部分能够重合,那么就是轴对称图形. 4.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有( )A .0,1B .-1,0,1C .0,D .1【答案】B【分析】根据立方根性质可知,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实数2、1或-1.【详解】解:∵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实数2、1或-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立方根: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x 就称为a 的立方根,例如:x 3=a ,x 就是a 的立方根;任意一个数都有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2的立方根是2. 5.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元,标价为100元,后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销售,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12.5%,该种商品最多可打( )A .九折B .八折C .七折D .六折 【答案】A【分析】利润率不低于12.5%,即利润要大于或等于80×12.5%元,设商品打x 折,根据打折之后利润率不低于12.5%,列不等式求解.【详解】解:设商品打x 折,由题意得,100×0.1x−80≥80×12.5%,解得:x≥9,即商品最多打9折.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正确理解利润率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6.如下图,点E 是BC 的中点,AB BC ⊥,DC BC ⊥,AE 平分BAD ∠,下列结论:①90AED ∠= ②ADE CDE ∠=∠ ③DE BE = ④AD AB CD =+四个结论中成立的是()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过E作EF⊥AD于F,易证得Rt△AEF≌Rt△AEB,得到BE=EF,AB=AF,∠AEF=∠AEB;而点E是BC的中点,得到EC=EF=BE,则可证得Rt△EFD≌Rt△ECD,得到DC=DF,∠FDE=∠CDE,也可得到AD=AF+FD=AB+DC,∠AED=∠AEF+∠FED=12∠BEC=90°,即可判断出正确的结论.【详解】过E作EF⊥AD于F,如图,∵AB⊥BC,AE平分∠BAD,∴Rt△AEF≌Rt△AEB∴BE=EF,AB=AF,∠AEF=∠AEB;而点E是BC的中点,∴EC=EF=BE,所以③错误;∴Rt△EFD≌Rt△ECD,∴DC=DF,∠ADE=∠CDE,所以②正确;∴AD=AF+FD=AB+DC,所以④正确;∴∠AED=∠AEF+∠FED=12∠BEC=90°,所以①正确.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定定理.7.已知实数133, ,-2,0.020020002……其中无理数出现的个数为()A.2个B.4个C.3个D.5个【答案】C【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详解】实数13,3,π,-2,0.020020002……其中无理数是3,π,0.020020002…… 故选:C【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 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8.一件工作,甲独做a 小时完成,乙独做b 小时完成,则甲、乙两人合作完成需要( )小时. A .11a b + B .1ab C .1a b + D .ab a b+ 【答案】D【解析】甲、乙合作完成工程的时间=工作总量÷甲乙工效之和,没有工作总量,可设其为1,所以甲、乙合做此项工程所需的时间为1÷(11a b+)=ab a b +小时. 【详解】设工作量为1,由甲1小时完成1a ,乙1小时完成1b, 因此甲、乙合作此项工程所需的时间为1÷(11a b +)=ab a b +小时,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列代数式(分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与已知量间的关系.9.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BC AC ,上的点,若EAB ∆≌EDB ∆≌EDC ∆,则C ∠的度数为( )A .15B .20C .25D .30【答案】D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DE=∠CDE=90°,∠AEB=∠BED=∠CED=6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EDB ∆≌EDC ∆,∴∠BDE=∠CDE ,∵∠BDE+∠CDE=180°,∴∠BDE=∠CDE=90°,∵EAB ∆≌EDB ∆≌EDC ∆,∴∠AEB=∠BED=∠CED ,∵∠AEB+∠BED+∠CED=180°,∴∠AEB=∠BED=∠CED=60°,∴∠C=90°-∠CED=30°,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以及平角的性质.10.如图,已知,AB AD =,ACB AED ∠=∠,DAB EAC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B ADE ∠=∠B .BC AE = C .ACE AEC ∠=∠D .CDE BAD ∠=∠【答案】B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证得ABC ADE ∆≅∆,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A 、C 选项,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判断出D 选项,从而可得出答案.【详解】DAB EAC ∠=∠DAB CAD EAC CAD ∴∠+∠=∠+∠,即BAC DAE ∠=∠在ABC ∆和ADE ∆中,BAC DAE ACB AED AB AD ∠=∠⎧⎪∠=∠⎨⎪=⎩()ABC ADE AAS ∴∆≅∆,,B ADE AC AE BC DE ∴∠=∠==,则A 选项正确ACE AEC ∴∠=∠(等边对等角),则C 选项正确 AB AD =B ADB ∴∠=∠180B A B DB AD ∠+︒=∠+∠2180BA B D ∴∠=∠+︒,即1802B BAD ∠=︒∠-又180ADB A E DE CD ∠+∠+∠=︒180CDE B B ∠=∴∠+∠+︒,即1802B CDE ∠=︒∠-CDE BAD ∴∠=∠,则D 选项正确虽然,AC AE BC DE ==,但不能推出BC AE =,则B 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根据已知条件,证出ABC ADE ∆≅∆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1.因式分解:224a a -=___.【答案】2a (a-2)【详解】2242(2)-=-a a a a12.在△ABC 中,若∠C =90°, ∠A =50°,则∠B =____.【答案】40°【解析】试题解析:∵∠C=90°,∠A=50°,∴∠B=90°-∠A=90°-50°=40°.13.如图所示,为估计池塘两岸边A ,B 两点间的距离,在池塘的一侧选取点C ,分别取CA 、CB 的中点E ,F ,测的18EF m =,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m .【答案】36【分析】根据E 、F 是CA 、CB 的中点,即EF 是△CAB 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即可求解.【详解】解:据E 、F 是CA 、CB 的中点,即EF 是△CAB 的中位线,∴EF=12AB , ∴AB=2EF=2×18=36.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应用,灵活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4.若点P (2-a ,2a-1)到x 轴的距离是3,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答案】(0,3)或(3,-3)【解析】根据点到x 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可得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2a-1=3或2a-1=-3,解得a=2,或a=-1.点P 的坐标是(0,3)或(3,-3),故答案为:(0,3)或(3,-3).【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利用点到x 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是解题关键.15.计算:(31)(2)x x ++=_______.【答案】2372x x ++【分析】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22(31)(2)3+6++2=3+7+2++=x x x x x x x故答案为:2372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熟练掌握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平面内有五个点,以其中任意三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最多可以画_____个三角形.【答案】1【分析】以平面内的五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在平面中依次选取三个点画出图形即可解答.【详解】解:如图所示,以其中任意三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最多可以画1个三角形,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几何图形的个数,我们根据三角形的定义,在画图的时候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保证不重复不遗漏.17.如图,在ABC ∆中, 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 3AB =,7BC =则ABD ∆的周长为______.【答案】10【分析】首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D=CD ,然后将ABD ∆的周长进行边长转换,即可得解.【详解】∵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D=CD∵3AB =,7BC =∴ABD ∆的周长为:AB+BD+AD= AB+BD+DC=AB+BC=3+7=10故答案为:1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三、解答题18.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C =90度,D 是AC 边上的动点,连结BD ,E 、F 分别是AB 、BC 上的点,且DE ⊥DF .、(1)如图1,若D 为AC 边上的中点.(1)填空:∠C = ,∠DBC = ;(2)求证:△BDE ≌△CDF .(3)如图2,D 从点C 出发,点E 在PD 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A 运动,过点B 作BP ∥AC ,且PB =AC =4,点E 在PD 上,设点D 运动的时间为t 秒(0≤1≤4)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图中能否出现全等三角形?若能,请直接写出t 的值以及所对应的全等三角形的对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45°,45°;(2)见解析;(3)当t =0时,△PBE ≌△CAE 一对,当t =2时,△AED ≌△BFD ,△ABD ≌△CBD ,△BED ≌△CFD 共三对,当t =4时,△PBA ≌△CAB 一对.【分析】(1)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答案;(2)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ASA 进而得出答案;(3)当t =0时,t =2时,t =4时分别作出图形,得出答案.【详解】(1)解:∵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C =90度,D 为AC 边上的中点,∴∠C =45°,BD ⊥AC ,∴∠DBC =45°;故答案为45°;45°;(2)证明: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BC =90°,D 为AC 边上的中点,∴BD ⊥AC ,又∵ED ⊥DF ,∴∠BDE+∠BDF=∠CDF+∠BDF=90°,∴∠BDE =∠CDF ,∵∠C =∠DBC =45°,∴BD =DC ,∠EBD=90°-∠DBC=45°,在△BDE 和△CDF 中,EBD C BD DCBDE CDF ∠=∠⎧⎪=⎨⎪∠=∠⎩, ∴△BDE ≌△CDF (ASA );(3)解:如图①所示:当t =0时,△PBE ≌△CAE 一对;理由:∵BP ∥AC∴∠P=∠ACE在△PBE 和△CAE 中,PEB CEA P=ACEPB=CA ∠=∠⎧⎪∠∠⎨⎪⎩∴△PBE ≌△CAE (AAS )如图②所示:当t =2时,△AED ≌△BFD ,△ABD ≌△CBD ,△BED ≌△CFD 共三对;理由:在△ABD 和△CBD 中,AD=CD BD=BD BA=BC ⎧⎪⎨⎪⎩∴△ABD ≌△CBD (SSS )由(2)可知∠ADE+∠BDE=∠BDF+∠BDE ,∴∠ADE=∠BDF在△AED 和△BFD 中,A DBF=45AD=BDADE=BDF ⎧∠=∠⎪⎨⎪∠∠⎩∴△AED ≌△BFD (ASA )同理可证△BED ≌△CFD.如图③所示:当t =4时,△PBA ≌△CAB 一对.理由:∵PB ∥AC ,∴∠PBA=∠CAB ,在△PBA 和△CAB 中,PB=CA PBA=CAB BA=AB ⎧⎪∠∠⎨⎪⎩∴△PBA ≌△CAB (SAS )综上所述,答案为:当t =0时,△PBE ≌△CAE 一对,当t =2时,△AED ≌△BFD ,△ABD ≌△CBD ,△BED ≌△CFD 共三对,当t =4时,△PBA ≌△CAB 一对.【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推出∠BDE=∠CDF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9.已知53x =32y =,求2()x y +. 【答案】710-【分析】把x ,y 的值代入后,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原式25332)=2=52=-7=-.【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在代入求值时,能用公式化简的,就要用公式化简,可能简化计算过程,避免出错.20. “军运会”期间,某纪念品店老板用5000元购进一批纪念品,由于深受顾客喜爱,很快售完,老板又用6000元购进同样数目的这种纪念品,但第二次每个进价比第一次每个进价多了2元.(1)求该纪念品第一次每个进价是多少元?(2)老板以每个15元的价格销售该纪念品,当第二次纪念品售出35时,出现了滞销,于是决定降价促销,若要使第二次的销售利润不低于900元,剩余的纪念品每个售价至少要多少元?【答案】(1)10元;(2)至少要1元.【分析】(1)设该纪念品第一次每个进价是x 元,则第二次每个进价是(x+2)元,再根据等量关系:第二次进的个数=第一次进的个数即可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得结果;(2)设剩余的纪念品每个售价y 元,由利润=售价﹣进价,根据第二批的销售利润不低于900元即可列出关于y 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得结果.【详解】解:(1)设该纪念品第一次每个进价是x 元,由题意得:500060002x x =+,解得:x =10, 经检验x =10是分式方程的解,答:该纪念品第一次每个进价是10元;(2)设剩余的纪念品每个售价y 元,由(1)知,第二批购进600012=500(个), 根据题意,得:15×500×35+y ×500×25﹣6000≥900,解得:y ≥1. 答:剩余的纪念品每个售价至少要1元.【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和不等式的应用,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找准相等关系是解题关键. 21.如图,△ABC 中,∠BAC=90°,AD ⊥BC ,垂足为D .(1)求作∠ABC 的平分线,分别交AD ,AC 于E ,F 两点;(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证明:AE=AF .【答案】 (1)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作BF 平分∠ABC 即可;(2)分析题意,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作出∠ABC 的角平分线,并标注点E 、F 即可;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BED+∠EBD=90°,∠AFE+∠ABF=90°,进而得出∠BED=∠AFE ;接下来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出∠AEF=∠AFE ,据此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如图所示,射线BF 即为所求(2)证明:∵AD ⊥BC∴∠ADB=90°∴∠BED+∠EBD=90°∵∠BAC=90°∴∠AFE+∠ABF=90°∵∠EBD=∠ABF∴∠AFE=∠BED ,∵∠AEF=∠BED∴∠AEF=∠AFE∴AE=AF【点睛】此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作出图形.22.计算(1)3552233a b ab -÷;(2)(x+y )2﹣(x ﹣y )(x+y );(3)2211m m m m m -⎛⎫-÷ ⎪+⎝⎭.【答案】(1)﹣a 2;(2)2xy+2y 2;(3)﹣1﹣m【分析】(1)根据单项式除单项式的运算法则计算;(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计算;(3)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详解】解:(1)3552233a b ab -÷ =﹣a 3﹣1b 5﹣5=﹣a 2;(2)(x+y )2﹣(x ﹣y )(x+y )=x 2+2xy+y 2﹣x 2+y 2=2xy+2y 2;(3)2211m m m m m -⎛⎫-÷ ⎪+⎝⎭ =(1)(1)(1)(1)(1)m m m m m m m +-+•+- =﹣1﹣m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混合运算、整式的混合运算,掌握它们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2),B(﹣4,﹣3),C(﹣1,﹣1).(1)在图中作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111A B C △;(2)写出点111,,A B C 的坐标(直接写答案);(3)在y 轴上画出点P ,使PB+PC 最小.【答案】(1)图见解析;(2)111(3,2),(4,3),(1,1)A B C --;(3)图见解析.【分析】(1)先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分别描出点111,,A B C ,再顺次连接即可得;(2)根据点坐标关于y 轴对称的变化规律即可得;(3)先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1PB PC PB PC +=+,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详解】(1)先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分别描出点111,,A B C ,再顺次连接即可得到111A B C △,如图所示: (2)点坐标关于y 轴对称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变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3,24,3(),(),()1,1A B C -----1113,24,(),(),(3)1,1A B C ∴--;(3)由轴对称的性质得:1PB PB =则1PB PC PB PC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当1,,C P B 三点共线时,1PB PC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1CB如图,连接1CB ,与y 轴的交点P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画轴对称图形、点坐标关于y 轴对称的变化规律、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4.如图,已知ABC ∆.(1)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B C '''∆;(2)写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111A B C ∆各顶点的坐标.【答案】(1)图见解析;(2)111(1,2),(3,1),(1,2)A B C ----.【分析】(1)分别作各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各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写出各点坐标即可.【详解】(1)如图;(2)111(1,2),(3,1),(1,2)A B 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计算或因式分解:(121()32-+-; (2)因式分解:(2)(4)1x x --+;(3)计算:232652(2)5(10)(2)x y xy x y x y xy xy •÷-+-÷.【答案】(1)3;(2)()23x -;(3)32x --【分析】(1)根据立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和绝对值的定义计算即可;(2)先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去括号,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即可;(3)根据幂的运算性质、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121()32-+- =1313()322+⨯-+ =113()22+-+=3(2)(2)(4)1x x --+=2681x x -++=269x x -+=()23x -(3)232652(2)5(10)(2)x y xy x y x y xy xy •÷-+-÷=2563685(10)(2)x y xy x y x •÷-+-=655740(10)(2)x y x y x ÷-+-=42x x -+-=32x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实数的混合运算、因式分解和整式的乘除法,掌握立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绝对值的定义、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幂的运算性质、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如图,在ABC 中,点M 为BC 的中点, AD 为ABC 的外角平分线,且AD BD ⊥,若6,9AB AC ==,则MD 的长为()A .3B .92 C .5 D .152【答案】D 【分析】延长BD 交CA 的延长线于E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D=DE ,AB=AE ,再求出CE ,然后判断出DM 是△BCE 的中位线,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解答.【详解】如图,延长BD ,CA 交于E ,AD 为ABC 的外角平分线,BD AD ⊥,90EAD BAD ADE ADB ∴∠=∠∠=∠=︒在△ADE 和△ADB 中,90EAD BAD AD AD ADE ADB ∠=∠⎧⎪=⎨⎪∠=∠=︒⎩∴△ADE ≌△ADB (ASA).∴DE =DB ,AE =AB .∴DM =12EC =12 (AE +AC)=12 (AB +AC)=152.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已知2,{1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1ax by ax by +=-=的解,则a b -的值为 A .-1 B .1 C .2 D .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已知21xy=⎧⎨=⎩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1ax byax by+=-=的解,∴27 {21a ba b+=-=①②由①+②,得a=2,由①-②,得b=3,∴a-b=-1;故选A.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3.如图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A.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B.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分钟C.体育场离早餐店4千米D.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小时【答案】C【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的横坐标,可得时间,根据函数图象的纵坐标,可得距离.【详解】A、由纵坐标看出,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故A正确;B、由横坐标看出,30-15=15分钟,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分钟,故B正确;C、由纵坐标看出,2.5-1.5=1千米,体育场离早餐店1千米,故C错误;D、由纵坐标看出早餐店离家1.5千米,由横坐标看出从早餐店回家用了95-65=30分钟=0.5小时,1.5÷12=3千米/小时,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观察函数图象获得有效信息是解题关键.4.某航空公司规定,旅客乘机所携带行李的质量()x kg与其运费y(元)由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图象确定,则旅客可携带的免费行李的最大质量为()A .20kgB .30kgC .40kgD .50kg【答案】A 【分析】根据图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令y=0,求出x 的值,即为免费行李的最大质量.【详解】设y kx b =+,由图像可知,直线经过()30,300,()50,900两个点,将坐标代入y kx b =+得3030050900k b k b +=⎧⎨+=⎩, 解得30600k b =⎧⎨=-⎩ ∴30600y x =-当0y =时,30600=0-x ,解得20x∴旅客可携带的免费行李的最大质量为20kg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BA=BC ,∠ABC=120°,D 为AC 边的中点,若BC=6,则BD 的长为( )A .3B .4C .6D .8【答案】A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可得直角三角形,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BA=BC ,∠ABC=120°,∴∠C=∠A=30°,∵D 为AC 边的中点,∴BD ⊥AC ,∵BC=6,∴BD=12BC=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要使2y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2x ≠B .2x >C .2x ≥D .0x ≠【答案】C【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1≥0,解得x≥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AB ⊥CD ,且AB =CD ,E ,F 是AD 上两点,CE ⊥AD ,BF ⊥AD .若CE =4,BF =3,EF =2,则AD 的长为( )A .3B .5C .6D .7【答案】B 【解析】只要证明△ABF ≌△CDE ,可得AF=CE=4,BF=DE=3,推出AD=AF+DF=4+(3-2)=5.【详解】解:∵AB ⊥CD ,CE ⊥AD ,BF ⊥AD ,∴∠AFB =∠CED =90°,∠A+∠D =90°,∠C+∠D =90°,∴∠A =∠C ,∵AB =CD ,∴△ABF ≌△CDE (AAS ),∴AF =CE =4,BF =DE =3,∵EF =2,∴AD =AF+DF =4+(3﹣2)=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CD 是直角△ABC 斜边AB 上的高,CB >CA ,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A.2对B.3对C.4对D.5对【答案】D【解析】根据直角和高线可得三对相等的角,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其它两对角相等:∠A=∠DCB,∠B=∠ACD.【详解】∵CD是直角△ABC斜边AB上的高,∴∠ACB=∠ADC=∠CDB=90°,∴∠A+∠ACD=∠ACD+∠DCB=90°,∴∠A=∠DCB,同理得:∠B=∠ACD,∴相等的角一共有5对,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同角的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9.把一些笔记本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余8本;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一人就分不到3本,共有学生人数为()A.6 B.5 C.6或5 D.4【答案】A【分析】设共有学生x人,则书共(3x+8)本,再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解出来即可.【详解】设共有学生x人,0≤(3x+8)-5(x-1)<3,解得5<x≤6.5,故共有学生6人,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察不等式的应用.10.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二、填空题11.比较大小:3_____8.(填“>”、“<“、“=“)【答案】>【分析】利用估算法比较两实数的大小.<<,【详解】解:∵489∴2<8<3,∴3>8.故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正确对无理数进行估算是解题关键.12.如图,∠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从左起第1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记a1,第2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记为a2,以此类推,若OA1=3,则a2=_______,a2019=_______.【答案】6;3×1.【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2a1=6,得出a3=4a1,a4=8a1,a5=16a1…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A1B1A2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1,∠3=∠4=∠12=60°,∴∠2=120°,∵∠MON=30°,∴∠1=180°-120°-30°=30°,又∵∠3=60°,∴∠5=180°-60°-30°=90°,∵∠MON=∠1=30°,∴OA1=A1B1=3,∴A2B1=3,∵△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11=∠10=60°,∠13=60°,∵∠4=∠12=60°,∴A1B1∥A2B2∥A3B3,B1A2∥B2A3,∴∠1=∠6=∠7=30°,∠5=∠8=90°,∴a2=2a1=6,a3=4a1,a4=8a1,a5=16a1,以此类推:a2019=1a1=3×1故答案是:6;3×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2=2a1=6,a3=4a1,a4=8a1,a5=16a1…进而发现规律是解题关键.13.已知a m=2,a n=3,那么a2m+n=________.【答案】12【分析】逆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和幂的乘方法则计算即可.【详解】∵a m =2,a n =3,∴a 2m+n =a 2m ×a n =()2ma ×a n =4×3=12.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乘法的逆运算,熟练掌握幂的乘方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即()()n nmn m m a a a ==,特别注意运算过程中指数的变化规律,灵活运用法则的逆运算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14.一种微生物的半径是6610m -⨯,用小数把6610m -⨯表示出来是_______m .【答案】0.1【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数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 ×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6×10-6m=0.1m .故答案为:0.1.【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科学记数法,对于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非0小数,用科学记数法写成10n a -⨯ 的形式,其中110a ≤<,n 是正整数,n 等于原数中第一个非0数字前面所有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0).15.当x 为______时,分式2361x x -+的值为1. 【答案】2.【分析】先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确定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再求解方程和不等式即得. 【详解】解:∵分式2361x x -+的值为1 ∴236010x x -=⎧⎨+≠⎩∴2x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定义,正确抓住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解题关键.16.若M a =3,b =2,则M 的值为_____. 【答案】-1【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进而求出答案.【详解】M=1=1﹣a ,当a =3时,原式=1﹣3=﹣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17.若式子4x 2-mx +9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分析】由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22249(2)3x mx x mx =-+-+可知22312mx x x -=±⨯⨯=±,则12m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的应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式的相关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8.观察下列算式: 111111111,,?··232334344545=-=-=-⨯⨯⨯ ()1由上可以类似地推出: 1____89=⨯ ()2用含字母n 的等式表示(1)中的一-般规律(n 为非零自然数);()3用以上方法解方程:()()()1111122x x x x x +=++++【答案】(1)1118989=-⨯;(2)()11111n n n n =-⨯++;(3)2x = 【分析】(1)根据题目给出数的规律即可求出答案(2)观察发现,各组等式的分子分母均为1,分母中的第一个数与等式的个数n 一致,第二个数为n+1,据此可得规律;(3)按照所发现的规律,将各项展开后,合并后得112x x -+,得出方程,然后解分式方程即可 【详解】解:()1由此推断得:1118989=-⨯()2它的一般规律是:()11111n n n n =-⨯++()3将方程化为:111111122xx x x x -+-=++++, 即122x x =+ 解得:2x =,经检验2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点睛】 本题考查了裂项法的规律发现及其应用,善于根据所给的几组等式,观察出其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9.计算:(1)计算:231(5)84---; (2)求x 的值:(x+3)2=16;(3)如图,一木杆在离地某处断裂,木杆顶部落在离木杆底部8米处,已知木杆原长16米,求木杆断裂处离地面多少米?【答案】(1)212;(2)x =﹣7或1;(3)木杆断裂处离地面1米 【分析】(1)直接利用立方根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出答案;(3)设木杆断裂处离地面x 米,由题意得x 2+82=(11﹣x )2,求出x 的值即可.【详解】解:(1231(5)84--=5﹣2﹣12 =212; (2)(x+3)2=11,则x+3=±4,则x =﹣7或1;(3)设木杆断裂处离地面x 米,由题意得x 2+82=(11﹣x )2,解得x =1.答:木杆断裂处离地面1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经过()1,5A -、()2,B a -、()3,3C -三点.(1)求a 的值;(2)设这条直线与y 轴交于点D ,求OBD ∆的面积.【答案】(1)7;(2)1【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解析式,进而即可求解;(2)求出直线与y 轴相交于点D 的坐标,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答即可.【详解】(1)设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 ,把()1,5A -,()3,3C -代入,可得:533k b k b -+=⎧⎨+=-⎩,解得:23k b =-⎧⎨=⎩, ∴直线解析式为:y=−2x+1,把()2,B a -代入y=−2x+1中,得:a=7;(2)由(1)得:点B 的坐标为(−2,7),令x=0,则y=1,∴直线与y 轴的交点D 坐标为(0,1),∴OBD ∆的面积=12×1×2=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掌握待定系数法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的顶点O 是坐标原点,点A 在第一象限,点C 在第四象限,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90OAB ∠=︒且OA AB =,OB ,OC 的长分别是二元一次方程组2328323x y x y +=⎧⎨-=⎩的解(OB OC >). (1)求点A 和点B 的坐标;(2)点P 是线段OB 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不与点O ,B 重合),过点P 的直线l 与y 轴平行,直线l 交边OA 或边AB 于点Q ,交边OC 或边BC 于点R .设点P 的横坐标为t ,线段QR 的长度为m .已知4t =时,直线l 恰好过点C .①当03t <<时,求m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72m =时,求点P 的横坐标t 的值.。
广州市【八年级数学试题+答题卡】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广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八年级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A B C D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3.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边长可能是()A.5B.6C.12D.164.如图,△ABC≌△A′B′C′,其中∠A=36°,∠C′=24°,则∠B=()A.120°B.124°C.130°D.136°5.如图,在△ABC和△DEF中,∠B=∠DEF,AB=DE,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证明△ABC≌△DEF,这个条件是()A.∠A=∠D B.BC=EF C.∠ACB=∠F D.AC=DF6.如图,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AB于点D,∠A=50°,则∠BDC的度数是()A. 50°B.100°C.120°D. 130°BACEBACEBA E CA C EB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623a a a =⋅B .4312a a a =÷C .()222a b a b +=+ D .()236aa =8.把22a a -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2a a -B .()2a a +C .()22a a -D .()2a a -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a 2)3=6a 6B .-a 2b 2•3ab 3=-3a 2b 5C .a 2-1a •1a +1=-1D .b a -b +a b -a=-110.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到B 地,如果甲的速度v 保持不变,而乙先用12v 的速度到达中点,再用2v 的速度到达B 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同时到达B 地 B .甲先到达B 地C .乙先到达B 地D .谁先到达B 地与速度v 有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计算:(﹣5a 4)•(﹣8ab 2)= . 12.若a =12,b =109,则ab -9a 的值为________.13.化简:2211a a a a a --⎛⎫-÷⎪⎝⎭= . 14.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15.如图,△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AD 、CE 交于点H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EH ≌△CEB .16.如图所示,小华从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左转24°,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24°,…,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 点时,一共走的路程是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计算:()()222ab a ab a b -÷--18. 解方程:xx x 311213--=-.19.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边上的中点,∠B =36°,求∠ADC 和∠1的度数.三.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已知:2242420x y x y ++-+=,求33()()(46)2x y x y x y xy xy +---÷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1.在①角、②等边三角形、③平行四边形、④梯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可得到轴对称图形,再根据对称轴的条数进行进一步筛选可得答案.解:①角、②等边三角形、③平行四边形、④梯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①②,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到图形的对称轴.2.计算42•3的结果是()A.46 B.45 C.6 D.5【分析】根据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分别相乘,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加,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计算即可.解:42•3=4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若,y的值均扩大为原的2 倍,则下列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A.B.C.D.【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解:A、原式=,与原的分式的值不同,故本选项错误;B、原式=,与原的分式的值不同,故本选项错误;C、原式=,与原的分式的值不同,故本选项错误;D、原式==,与原的分式的值相同,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2a3÷a3=6 B.(a﹣b)2=﹣a2﹣b2C.2a6÷a2=a3D.(﹣ab)2=a2b2【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2a3÷a3=2,故选项A 错误,∵(a﹣b)2=a2﹣2ab+b2,故选项B 错误,∵2a6÷a2=a4,故选项C 错误,∵(﹣ab)2=a2b2,故选项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整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5.长度分别为2,7,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值可以是()A.4 B.5 C.6 D.9【分析】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 和7,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即可求第三边长的范围,再结合选项选择符合条件的.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7﹣2<<7+2,即5<<9.因此,本题的第三边应满足5<<9,把各项代入不等式符合的即为答案.4,5,9 都不符合不等式5<<9,只有6 符合不等式,故选:C.【点评】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此类求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的题,实际上就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6.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是()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外角和是固定的360°,从而可根据外角和等于内角和列方程求解.解:设所求n 边形边数为n,则360°=(n﹣2)•180°,解得n=4.∴外角和等于内角和的多边形是四边形.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方程的思想,关键是记住内角和的公式与外角和的特征,比较简单.7.如图,点P是∠AOB 平分线IC上一点,PD⊥OB,垂足为D,若PD=3,则点P到边OA的距离是()A.B.2 C.3 D.4【分析】作PE⊥OA 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解:作PE⊥OA 于E,∵点P 是∠AOB 平分线OC 上一点,PD⊥OB,PE⊥ OA,∴PE=PD=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AOC≌△BOD,点A与点B是对应点,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B=CD B.AC=BD C.AO=BO D.∠A=∠B【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可得出正确的结论,可得出答案.解:∵△AOC≌△BOD,∴∠A=∠B,AO=BO,AC=BD,∴B、C、D 均正确,而AB、CD 不是不是对应边,且CO≠AO,∴AB≠CD,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在△ABC中,∠B=3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垂足为D,如果ED=5,则EC 的长为()A.5 B.8 C.9 D.10【分析】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E=CE,故可得出∠B=∠DCE,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在△ABC 中,∠B=30°,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E,ED=5,∴BE=CE,∴∠B=∠DCE=30°,在Rt△CDE 中,∵∠DCE=30°,ED=5,∴CE=2DE=1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如图,AD是△ABC的中线,E,F分别是AD和AD延长线上的点,且DE=DF,连接BF,CE,下列说法:①△ABD 和△ACD 面积相等;②∠BAD=∠CAD;③△BDF≌△CDE;④BF∥CE;⑤CE=AE.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⑤C.①③④D.①④⑤【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BD=CD,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判断出①正确,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BDF 和△CDE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E=B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F=∠CED,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F∥CE.解:∵AD 是△ABC 的中线,∴BD=CD,∴△ABD 和△ACD 面积相等,故①正确;∵AD 为△ABC 的中线,∴BD=CD,∠BAD 和∠CAD 不一定相等,故②错误;在△BDF 和△CDE 中,,∴△BDF≌△CDE(SAS),故③正确;∴∠F=∠DEC,∴BF∥CE,故④正确;∵△BDF≌△CDE,∴CE=BF,故⑤错误,正确的结论为:①③④,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8 分)11.(3 分)计算:40+2﹣1= 1 .【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40+2﹣1=1+=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2.(3 分)要使分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为≠﹣3 .【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分母不等于0 列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由题意得,+3≠0,解得≠﹣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从以下三个方面透彻理解分式的概念:(1)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2)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3)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13.(3 分)若2﹣2a+16 是完全平方式,则a=±4.【分析】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这里首末两项是和4 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和4 积的2 倍.解:∵2﹣2a+16 是完全平方式,∴﹣2a=±2××4∴a=±4.【点评】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 倍的符号,避免漏解.14.(3 分)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一边长为6,则它的腰长为 10 .【分析】题中给出了周长和一边长,而没有指明这边是否为腰长,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求解.解:①当6 为腰长时,则腰长为6,底边=26﹣6﹣6=14,因为14>6+6,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②当6 为底边时,则腰长=(26﹣6)÷2=10,因为6﹣6<10<6+6,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腰长为10.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综合运用,关键是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检验.15.(3 分)如图,在△ABC 中,CD,BE分别是AB,AC 边上的高,且CD,BE相交于点P,若∠A=70°,则∠BPC=110 °.【分析】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求出∠DPE 的度数,再根据对顶角相等解答.解:∵CD、BE 分别是AB、AC 边上的高,∴∠DPE=360°﹣90°×2﹣70°=110°,∴∠BPC=∠DPE=110°.故答案为:110°.【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熟记定理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6.(3 分)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AC=6,△ABC 的面积为15,∠BAC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M,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MN 的最小值是5 .【分析】如图,作N 关于AD 的对称点N′,连接MN′,作BN″⊥AC 于N″ 交AD 于M′.因为BM+MN=BM+MN′≤BN″,所以当M 与M′,N 与N″重合时,BN″最小,求出BN″即可解决问题.解:如图,作N 关于AD 的对称点N′,连接MN′,作BN″⊥AC 于N″交AD于M′.∵BM+MN=BM+MN′≤BN″,∴当M 与M′,N 与N″重合时,BN″最小,∵×AC×BN″=15,AC=6,∴BN″=5,∴BM+MN 的最小值为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重合利用对称,垂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 题,共62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17.(8 分)计算:(1)(+2)(2﹣1)(2)(﹣23)2﹣32(4﹣y2)【分析】(1)根据多项式的乘法解答即可;(2)根据整式的混合计算解答即可.解:(1)原式=22﹣+4﹣2=22+3﹣2;(2)原式=46﹣36+32y2=6+32y2.【点评】此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计算,关键是根据整式的混合计算顺序和法则解答.18.(8 分)分解因式:(1)2a2﹣8(2)(﹣1)2﹣2(﹣1)﹣3【分析】(1)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2)原式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即可.解:(1)原式=2(a2﹣4)=2(a+2)(a﹣2);(2)原式=(﹣1﹣3)(﹣1+1)=(﹣4).【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以及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9.(8 分)计算:(1)+(2)•(1+)【分析】(1)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可得;(2)先利用乘法分配律展开计算,再进一步计算可得.解:(1)原式=+=;(2)原式=+•=+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0.(8 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3,3),C(4,﹣1).(1)画出△ABC 关于轴对称的△A1B1C1,写出点A1,B1,C1的坐标;(2)求△A1B1C1的面积.【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 关于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可得;(2)结合图形,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可得.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其中A1的坐标为(1,﹣3),B1的坐标为(3,﹣3),C1的坐标为(4,1);(2)△A1B1C1的面积为×2×4=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1.(10 分)如图,AE⊥DB,CF⊥DB,垂足分别是点E,F,DE=BF,AE=CF,求证:∠A=∠C.【分析】欲证明∠A=∠C,只要证明△AEB≌△CFD 即可.证明∵AE⊥BD,CF⊥BD,∴∠AEB=∠DFC=90°,∵DE=BF,∴DF=BE,在△AEB 和△CFD 中,,△AEB≌△CFD(SAS),∴∠A=∠C.【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0 分)某美术社团为练习素描需要购买素描本,第一次用600 元购买了若干本素描本,用完后再花了1200 元继续在同一家商店购买同样分素描本,但这次的单价是第一次单价的1.2 倍,购买的数量比第一次多了40 本,求第一次的素描本单价是多少元?【分析】设第一次的素描本单价是元,根据结果比上次多买了40 本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设第一次的素描本单价是元,依题意得:﹣=40 解得=10经检验=10 是原方程的解答:第一次的素描本单价是10 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23.(10 分)如图,在等腰Rt△ABC 中,角ACB=90°,P是线段BC 上一动点(与点B,C 不重合)连接AP,延长BC 至点Q,使CQ=CP,过点Q 作QH⊥AP 于点H,交AB 于点M.(1)∠APC=α,求∠AMQ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2)在(1)的条件下,过点M作ME⊥QB于点E,试证明PC与M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分析】(1)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C=∠B=45°,∠PAB=45°﹣α,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由AAS 证明△APC≌△QME,得出PC=ME,解:(1)∠AMQ=45°+α;理由如下:∵∠PAC=α,△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B=45°,∠PAB=45°﹣α,∵QH⊥AP,∴∠AHM=90°,∴∠AMQ=180°﹣∠AHM﹣∠PAB=45°+α;(2)结论:PC=ME.理由:连接AQ,作ME⊥QB,如图所示:∵AC⊥QP,CQ=CP,∴∠QAC=∠PAC=α,∴∠QAM=45°+α=∠AMQ,∴AP=AQ=QM,在△APC 和△QME 中,,∴△APC≌△QME(AAS),∴PC=M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