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问题与改进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措施

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措施

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措施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内控存在的问题(一)内部控制停留在文字层面,内控意识薄弱事业单位相对企业而言,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较低。

虽然很多事业单位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历史原因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 内部控制工作只停留在“纸上文章”和应付检查层面,未对执行和监管起到指导作用。

甚至有些事业单位认为内控成本过高,造成单位办事手续繁琐,不利于运行效率提高,因而对内控的执行缺乏积极性。

(二)缺乏高水准内控管理人员从整体来看,事业单位内控人员的素质偏低,尤其在一些基层单位,内控知识缺乏,或缺少相应的内控经验,内控人员难以胜任工作,不能有效的实现内部控制所预测的效果,导致内控执行时缺乏必要的力度,使内控失效。

(三)内控制度残缺,内控机构缺乏独立性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所规范的范围过于狭窄,导致制度成为摆设或者残缺的现象。

此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构不具备独立性,我国事业单位所设立的内部控制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从目前来看,出于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控制的需要,事业单位一般将这项工作交由会计部门或者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负责。

由于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要受到单位的限制,因此也不具备独立性。

(四)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执行不到位事业单位一些重要事项范围和职责权限没有明确界定,决策方式和程序以及议事规则不规范不清晰,没有建立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

特别是在一些人员较少或较基层的事业单位,“家长制”作风严重,领导“一言堂”、“一支笔”审签。

(五)日常业务运行与财务管理脱节,资产管理环节存在缺陷,不能及时为内控部门提供资产、资金的使用数据等第一手资料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只起到“核算”和“付款”的作用,对本单位业务上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参与较少,对相关业务的来龙去脉了解不多,导致单位财务和业务办理脱节,从而无法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管理和有效的内部监督;会计核算不及时,无法及时反映资产变化,应入未入、该销未销,导致账物脱节、存量不清。

基于内控视角下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完善措施

基于内控视角下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完善措施

基于内控视角下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完善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内控机制、绩效评价不够科学等,制约了其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的提升。

从内控视角下,探讨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对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内控管理,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内控是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只有加强内控管理,才能规范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流程,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事业单位应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审计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确保预算的执行效果。

事业单位还应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确保预算的执行安全。

二、科学制定绩效评价指标,提高管理效能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是评估其管理效能和绩效水平的重要依据,只有科学制定绩效评价指标,才能有效提高管理效能。

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阶段,科学制定适合自身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注重绩效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事业单位应建立绩效评价的模型和方法,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对绩效进行客观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加以改进和提高绩效水平。

事业单位还应注重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将绩效评价与员工考核和激励相结合,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效益。

三、推行责任绩效管理,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责任绩效管理是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效能和绩效水平的重要手段,只有推行责任绩效管理,才能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责任绩效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作职责和目标,建立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责任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责任绩效的考核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和绩效目标,对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定期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管理效能。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措施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措施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措施分析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能够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减少资源浪费和损失,为单位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进行分析。

一、全面预算管理1.预算管理理念预算管理是指按照国家财政法规的规定,制定并执行预算计划,对预算支出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及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等。

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确立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包括:(1)以效益为导向,实现用钱创效;(2)以预算为依据,实现科学管理;(3)以公开公正为基础,实现预算透明化。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通常包括三种类型:资产型、服务型和混合型。

其中,资产型预算管理主要针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以资产为核心进行预算管理;服务型预算管理主要针对医院、卫生院、教育培训机构等服务型单位,以服务为核心进行预算管理;混合型预算管理则是二者的结合。

预算管理制度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制定科学的预算制度,建立健全的各级预算管理机构;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财务监督,实行定期的预算执行情况评价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二、内部控制建设1.内部控制理念内部控制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人员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制定和实施的各种管理措施,以达到预期目标,保护单位财产安全,规范单位员工的行为,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建设需要贯彻以下理念:(1)明确控制标准和目标;(2)建立适当的控制程序;(3)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通讯、监督反馈。

要构建科学、完备、有效的内部控制建设,需要注重以下要素:(1)控制环境:包括管理层的态度、公司文化、人员政策等因素;(2)风险评估:对内部和外部风险进行评估,确保单位资产安全;(3)控制活动:根据风险评估制定相应控制措施;(4)信息和通讯:建立相应的信息传达渠道,实现信息共享;(5)监督反馈: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对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和改进。

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相关推荐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和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教育经费来源和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高校内部控制管理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高校腐败案件频发。

本文分析研究了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一、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领导和教职工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的内部控制范围已经涉及到学校的人事、财务、设备、后勤等方方面面。

很多高校为了使资产达到安全和完整,也制定了一些符合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对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的认识不够深入,很多领导和教职工认为内部控制仅是各种制度的制定、汇总。

有限的认知和淡薄的意识导致部分领导经常认为自己可以凌驾于单位内部控制规章之上,同时部分具体执行人员责任感不强,敷衍了事,内部控制制度落而不实,沦于形式,有章不循,高校违规违纪现象频繁发生。

(二)风险管理机制存在欠缺。

我国在教育改革之前,高校建设一直都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及计划招生来实施,计划经济的烙印较深,风险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风险应对与预警机制,风险管理措施不到位,这就使高校在面对各种风险时显得较为脆弱,由风险引起的琐事也较大。

如采取不稳健的融资手段,没有关注偿还能力、政策变化等风险因素;只注重资金的多少,不讲求资金成本的高低等,一旦形成现实风险,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使高校面临重大的财务风险。

(三)预算编制不科学规范。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手段,在高校内部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各个部门、各项工作联系紧密。

但是由于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导致预算编制与执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与基建管理等经济活动脱节。

预算项目不细,编制粗糙,随意性大,预算约束力不强。

长此以往,预算管理将无法有效管理和监督搞笑的资金运行,影响高校的长远发展。

住建部门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住建部门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住建部门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建部门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住建部门的财务内部控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有效运转和规范管理。

本文将就住建部门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资金管理不规范住建部门资金多来自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但在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违规腐败的问题。

一些工程项目存在挪用、私分和挥霍浪费的情况,导致资金流失和浪费。

2. 预算管理不严格住建部门在项目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存在不严格的情况。

一些项目预算过高或过低,存在超支或节余现象。

项目预算执行不力,导致项目进度滞后和成本增加。

3. 内部审计不到位住建部门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和疏漏。

一些部门长期未组织内部审计,导致财务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

4. 费用管理不透明住建部门在费用管理方面存在不透明的情况。

一些部门存在费用虚报、冗余开支和乱收费等问题,导致财务数据不真实、不准确。

5. 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住建部门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

部分财务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存在信息遮掩和虚假陈述现象。

二、改进对策1. 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住建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完善资金使用和管理流程。

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规范资金流动,确保资金安全和有效利用。

2. 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住建部门应加强对项目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管理。

建立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标准化程序,确保预算合理、科学,加强监督和检查,防止超支和节余现象的发生。

3.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住建部门需要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加大审计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风险。

建立内部审计报告反馈机制,确保审计意见得到有效落实。

4. 加强费用管理监管住建部门需要加强对费用管理的监管,建立费用管理清单和审核程序,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费用报销和开支流程,遏制费用虚报、冗余开支等现象。

事业单位在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事业单位在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事业单位在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1. 引言1.1 现状分析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其预算资金管理和执行是保障其正常运转和服务保障的重要保障。

当前在实践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

事业单位在预算资金管理中存在着资金分配不够科学合理的情况。

由于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导致部门之间存在资金不均衡的现象,影响到整体运作效率。

事业单位在预算资金执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资金滞留、挪用等现象较为普遍,影响到资金的有效利用。

在当前形势下,事业单位需要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执行水平。

需要从源头上建立科学的预算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资金分配的公平合理;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防止资金的滞留和挪用行为发生。

也要加强对预算资金执行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综合以上分析,事业单位在预算资金管理和执行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和监督,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希望未来事业单位能够更加重视预算资金管理,提高执行效率,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 正文2.1 预算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预算编制不科学:有些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缺乏科学性,经常出现预算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这可能会导致资金的浪费或者项目无法正常进行。

2. 预算执行不透明:有些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时缺乏透明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不规范的情况。

这样容易导致经费使用不当和财务风险增加。

3. 预算控制不力:有些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控制不力,导致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审计监督,容易产生财务风险和不正当行为。

4. 预算资金管理分散:有些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管理过于分散,各个部门或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统一,容易导致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效率的降低。

事业单位在预算资金管理中需要加强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机制,加强预算资金管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的重要作用(一)规范财务行为,防范财务风险建立健全财务内控,有效确保单位经济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科学编制和严格执行单位预算。

健全的财务内控,能够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有效防止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弄虚作假,使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规范各项财务行为,防范财务风险。

(二)合理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为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财务内控,与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相关内控相结合,严格执行资产管理流程,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事业单位的收入大都来自财政拨款,完善的财务内控,有利于规范业务流程,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保证合理高效的使用财政资金;有利于有效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避免财政资金的流失。

(三)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事业单位的宗旨是为社会服务,充分运用所控制的资产,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能推动事业单位管理好、使用好所控制的资产,发挥出各项资产的使用效益。

完善的财务内控,能够改善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各项制度流程,在关键环节建立监控管理机制,简化办事程序,监控内部权力运行,提升为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对财务内控建设重视不足有的单位一把手缺乏内控核心理念,内控意识淡薄,比较重视事业发展,放松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以来,单位领导人虽对单位财务内控有一定的重视,按要求制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但大都还滞留在表层,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由于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一般由财务部门牵头制定,单位领导人认为这仅是财务部门的一项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财务部门只从本身工作视角考虑,制定的财务内控制度考虑不全面,没有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不能满足单位的工作需要。

有的单位虽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实际工作仍未合理的执行。

重大事项未经分析认证,盲目决策,内控制度名存实亡。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措施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措施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措施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其财务管理工作也变得日益复杂和重要。

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着预算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混乱。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其绩效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将对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益提供理论支撑和管理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措施,分析其在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防范风险和保障财务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研究,旨在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有效的管理思路和方法,推动其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持续性发展。

通过对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研究与分析,为行政事业单位探索一条适合自身情况的管理模式,提升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3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措施,探讨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效率和效果方面的作用。

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通过预算规划和控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有助于指导行政机构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改革和完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运作,防范各种风险,确保单位的财务安全和经营稳健。

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措施

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措施

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措施存在的问题:1.预算管理不精确:-表现:企业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执行过程中偏离实际,预算调整频繁且随意。

-措施:实施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市场预测和内部成本分析,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和灵活性,并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与监控机制。

2.资金管理效率低:-表现:资金闲置或短缺同时存在,现金流管理不到位,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措施:优化资金配置,强化现金流管理,合理规划现金流量,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高资金周转率和使用效率。

3.风险管理不足:-表现: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等各类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估不充分,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

-措施:建立健全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报告体系,定期进行风险排查,制定并执行风险防范预案。

4.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表现:财务内控流程不完善,职责划分不明晰,监督审核机制缺失。

-措施: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个岗位职责权限,强化内部审计功能,落实双签制、轮岗制等预防舞弊手段,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

5.决策支持信息滞后:-表现:财务报表出具延迟,财务数据分析能力不足,无法及时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措施: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采用ERP等系统实时更新财务数据,提升财务部门的数据分析和报告能力,为决策者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支持。

6.成本核算不精细:-表现:成本核算方法粗放,未能细化到产品或项目层面,导致成本控制效果不佳。

-措施:引入作业成本法或其他精细化的成本计算方法,细化成本中心,实现全成本核算,从而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总体改进措施建议:-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确保各项财务活动有章可循。

-提升财务团队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开展持续培训和学习。

-引入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软件和技术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加强内外部审计与监管,确保财务工作的合规性与透明度。

-推进财务战略与公司整体战略的融合,使其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问题思考与改进对策

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问题思考与改进对策

预算管理BUDGET MANAGEMENT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问题思考与改进对策尹璐 宁波市市级部门预算编制审核中心摘要: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整合了基础信息管理、项目库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批复、预算执行、调整调剂、会计核算等业务,覆盖单位端到财政端的各项功能,实现全流程管理控制。

在该背景下,政府会计工作内容越来越烦琐,各地区从实际情况出发相继进行改革。

本文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意义入手,分析其对政府会计工作的影响,探讨优化建设的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预算管理一体化;政府会计业务;影响;建议引言目前,我国各级预算单位正在全面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把信息化建设贯穿于财政全过程全领域,打破“信息孤岛”,依托一体化系统数字赋能政府会计业务,这是业务一体化和技术一体化的深度融合,也能全面提升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能力。

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还存在缺陷与不足,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思考,并进一步优化。

一、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背景2021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加强财政工作数字化转型与预算制度改革的衔接。

这不仅是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主要支撑,是财政信息系统的“升级重构”,更是一次预算制度改革的深化,是财政系统深化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内容。

二、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意义从业务方面具体看,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一是有利于完善建设体系,探索“制度+技术”机制,遵循财政部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和技术标准,按照上级数字化改革等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对标对表梳理预算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要素和控制规则与财政部规范之间的差异,抓住薄弱环节和症结所在,重塑业务流程和功能设计,实现应用统一、规范统一、集中部署、数据集中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覆盖和预算管理全流程。

二是加强预算绩效的管理应用。

工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改进

工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改进

工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改进工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改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会在职工权益保护和企业和谐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工会的不断发展壮大,预算管理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会的作用,保障职工权益,提升工会内部控制的效果,我们需要加强工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改进。

一、工会预算管理的现状目前,工会预算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 总体策划不够明确在制定工会预算管理制度时,缺少全面、系统、系统的策划,导致制度实施缺乏主线和战略导向,总体目标不明确,难以达到既定目的。

2. 预算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工会预算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缺少具体、明确、可执行的规章制度,各项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不够编制、完善,由此引发的工资问题、福利分配不公等问题塞实在通畅运行的工作机制中,影响了工会的正常运转。

3. 预算执行过于依赖机制措施目前,工会预算管理往往过度依赖机制、规章制度等强制措施,对于协调推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缺少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缺乏一套实际适用的管理工具和框架,导致管理效率不高、管理质量不高。

二、 2023年工会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改进为了纠正这些问题,工会需要制定更加系统、规范和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并通过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实现对工会预算管理的全面掌控和有效管理。

具体而言,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 制定并落实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审批流程、责权法三项制度等管理要素。

加强预算编制的实质化和实战化,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预算管理框架。

2. 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及时将审计结论落实到管理实践中,并将审计结果作为改进管理制度和提升工作管理质量的基本依据,从而实现对工会财务、预算等工作全面的、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3. 建立风险管控机制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预测各类风险的种类、来源、影响,制定适当的措施进行规避和控制,以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平稳运行。

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

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

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引言在现代商业环境中,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是任何组织都必须重视的重要方面。

预算管理是指组织内部为实现其目标和目标而制定和管理预算的过程。

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确保实施有效和高效业务运作的一系列措施和策略。

本文将探讨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概念,重点介绍它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组织中实施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

一、预算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预算管理是组织内部为实现其目标和目标而制定和管理预算的过程。

预算是组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计划和分配资源的工具。

预算管理涉及预算的制定、执行和监控,以确保组织能够有效地使用可用资源,实现其战略目标。

预算管理对于组织的成功非常重要,它可以提供决策支持、资源优化以及绩效评估的依据。

首先,预算管理为组织提供了决策支持。

通过制定预算,组织可以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

预算制定过程中的财务分析和预测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当前的财务状况,并预测未来的趋势和结果。

这些信息对于组织的决策制定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组织在不同的选择之间做出明智的决策。

其次,预算管理有助于资源优化。

通过制定和执行预算,组织可以有效地分配和利用可用的资源。

预算分配过程中的资源评估和优化可以帮助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提高效率和效益。

这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尤为重要,组织需要确保每一分资源都得到合理的利用,以实现最佳的业绩和成果。

最后,预算管理是绩效评估的基础。

通过与预算进行对比,组织可以评估实际绩效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并对绩效进行各种分析和解释。

这可以帮助组织识别问题和机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预算管理可以提供实时的绩效指标和数据,反映组织的运营状况和潜在的风险。

总之,预算管理在组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为组织的决策制定、资源优化和绩效评估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二、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确保实施有效和高效业务运作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措施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措施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措施分析作为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以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预算编制与执行的一体化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全年度预算编制与执行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实现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无缝对接,确保预算的有效实施。

强化科学预测与灵活调控的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通过全面、准确的数据分析,预测未来财务状况,及时做出调整预算和支出的决策。

行政事业单位要具备灵活调控的能力,在出现预算偏差时及时作出调整,保证预算的合理性和及时性。

加强预算监督与审计。

建立健全预算监督机制,加大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障碍。

并且,做好年度审计工作,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审计,查明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在内部控制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内部控制相关政策、制度和规范,建立起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

要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和文化的培养,使全体员工都能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工作。

强化财务预测和风险评估。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预测和风险评估工作,提前识别和评估财务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预警。

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管。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全面审计,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推动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内控对策探究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内控对策探究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内控对策探究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提高是保证公共财政资金合理使用和提高行政效能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预算执行率,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采取一些内控对策来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预算执行程序和责任分工。

通过建立规范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流程,有效控制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风险,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执行。

2. 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符合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要求。

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和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

3. 强化预算管理和执行人员的培训: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预算管理和执行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通过培训,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要求,加强对预算的监督和控制。

4. 加强信息化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对财务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全面的收集和分析,提高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和分析能力。

5. 加强沟通和协调: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建立预算执行的信息共享机制。

及时了解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预算执行的顺利进行。

6. 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估和考核: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执行评估和考核机制,对各部门和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

通过考核结果,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质量。

7.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通过公开预算执行情况和相关数据,增强社会监督力度,促使行政事业单位更加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探讨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探讨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探讨1. 引言1.1 引言事业单位是指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单位,主要从事公益性事业活动的组织。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是保障其正常运转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探讨,旨在探讨如何通过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来有效管理和监控事业单位的运营及财务活动。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制定预算时,全面考虑各项收支的影响因素,合理分配资源,精细化管理,实现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效益最大化。

而内部控制是指事业单位通过建立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和程序,规范员工的行为,保护单位的资产和合法权益,防范和降低各类风险。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密切,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预算编制和执行,可以有效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内部控制是预算管理的保障和支持,通过内部控制可以保证预算的落实和执行。

探讨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是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保障事业单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只有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才能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确保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行和长久发展。

2. 正文2.1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和意义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进行全面预算化管理的一种制度。

其定义包括了对于事业单位内部各项活动进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的一系列活动。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对各项活动进行预算编制和控制,可以有效地合理分配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增强事业单位的经济运行质量。

通过对各项活动进行预算编制和控制,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规范经济活动的开展,确保经济运行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重要的管理制度,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事业单位经济运行质量和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亮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亮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亮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亮点:1)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充分考虑各项资源的利用情况,有效分配资金、人力和物资,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提升绩效管理水平:通过对预算的合理编制和执行,能够促进绩效目标的实现,提升单位整体绩效管理水平。

3)强化内控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强调对各项支出的审慎管理和监督,有助于强化组织的内部控制,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和滥用。

2. 存在的问题:1)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有些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数据支持,导致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不足。

2)执行情况不到位:一些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不严格执行、盲目节流或者超支的情况,导致预算目标的实现受阻。

3)预算管理流程不畅:部分单位的预算管理流程不够清晰,责任分工不明确,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混乱和推诿现象。

3. 改进措施:1)加强科学依据: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单位应当加强对数据的搜集、分析和研究,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加大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核和检查力度,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

3)优化管理流程:对预算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提升预算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4. 结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亮点在于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了绩效目标的实现以及强化了组织内控管理;然而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着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执行情况不到位以及预算管理流程不畅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单位应当加强科学依据、完善监督机制以及优化管理流程,从而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水平,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单位绩效的持续提升。

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亮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中,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讨。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组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单位的运转和发展。

因而,我们在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确保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引言预算执行是组织管理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合理的预算执行能够为组织带来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预算执行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浪费、资源分配不均等,影响了组织的运营效率和资金利用率。

本文将就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问题一:资金浪费1.1 原因分析资金浪费是预算执行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 内部控制不严格:组织内部对资金使用和支出的控制不够严格,导致资金被滥用和浪费。

- 不合理的采购决策:在采购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供应商比较,导致采购决策不理性,进而产生了资源浪费。

1.2 解决建议为解决资金浪费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强化内部控制:加强对资金使用和支出的监督和审计,明确资金使用的权限和责任,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2. 加强采购管理:建立科学的采购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采购流程和标准,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问题二:资源分配不均2.1 原因分析资源分配不均是预算执行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其主要原因包括: - 预算制定不合理:在预算编制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各部门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匀。

- 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不同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对资源利用情况不了解,进而导致资源分配出现偏差。

2.2 解决建议为解决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有效的预算制定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充分考虑各部门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在制定预算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2. 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及时了解各部门的资源利用情况,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

问题三:预算执行缺乏透明度3.1 原因分析在一些组织中,预算执行过程缺乏透明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 预算执行过程不透明:预算执行过程中,很少有向外界公开的信息和数据,导致缺乏透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问题与改进
作者:资义银
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8年第09期
摘要: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深入分析H局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问题,评价其内部控制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单位层面;业务层面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背景
2012年以来,财政部发布了一系列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制度、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指明了方向。

重庆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渝财会〔2018〕1号)启动了“标准引导”“以查促建”的新型模式。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已然成为各级单位的年度重点工作。

结合工作实际,本文借助西部某区县城市管理局预算管理内控建设实践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

二、案例单位介绍
H局为某区城市管理局,其主要履行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管理、城市管理执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统筹城市管理领域重大事项,负责拟订城市管理和风景名胜区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H局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一)单位层面内控体系建设的现状
成立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H局在近期发布《关于成立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中研究决定成立内部控制建設工作领导小组。

由一把手担任组长,明确计划财务科为内控牵头部门,各内部科室为内控执行机构,驻局纪检组为内控的监督检查机构,并对小组工作职责也有明确要求。

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二)H局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
H局在预算管理业务中有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主要由分管财务的局领导组织,计财科具体执行。

事前由H局分管财务的局领导根据财政局下发预算编制通知组织各预算单位(处事
委)完成初步预算编制,各预算单位编制预算时,仅根据本部门所需经费提出预算,计财科完成初审后报主要负责人签批,然后上报财政局预算,后续再根据财政局审核后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草案。

同时严格预算执行环节的控制。

比如,在收支业务控制活动中特成立财经工作领导小组,财务管理坚持集体领导下的“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把控大额支出申领程序,对大额支出审批都有详细严格的规定并实行定期通报制;H局在费用报销程序上也有严格规定。

四、H局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由H局预算管理流程可以看出,在预算编制环节,仅由分管财务的领导负责,计财科编制,虽然具体业务科室和单位(处事委)都提出了具体的预算建议,但是H局的预算在上报财政之前,局里并未经过仔细的研究预算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可能存在预算重复、预算不足以及预算脱离实际的问题;同时,计财科在初审预算时,可能存在缺乏对项目进度的了解,不能确定项目实际进行情况,无法准确审核预算。

在财政局批复预算后,由计财科向局党组汇报全局部门预算批复情况,并提出机关预算指标分配建议,局党组同意后进行分解下达预算,未征求业务单位意见,造成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大量预算调整,由于信息时间等各种原因,预算调整情况的反馈也会缺乏时效性,导致预算单位的实际事项与其预算目标存在差异。

同时,H局缺少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和评估跟进制度,对预算执行的监管不能有效引领达成目标,导致最终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存在差异。

五、H局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优化措施
首先,H局在原则上制定框架,在预算编制环节就要高度重视,一把手要专题召开预算编制会议,召集计财科和业务单位集体研究研究,按照工作职能和目标,合理的编制预算建议。

在预算下达后要建立严格的预算跟踪和监督制度,使预算能合理合规地执行,如通过建立预算执行细则、预算调整审批规定以及预算执行监督机制来实现。

其次,制定预算执行跟踪分析制度,定期定时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对偏离预算目标,进度缓慢等项目和单位要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必要时及时向局党组提出调整预算建议,避免预算浪费,提高预算效益。

第三,制定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实行透明预算。

除了财政局要求及时完整公布本单位的预决算信息外,还要建立内部信息公开机制,通过在官网公示预算进展情况和内部细化公开执行情况,让社会公众和内部员工共同监督,保证资金规范使用。

最后,在跟踪分析和公开的基础上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具体落实到能够及时有效处理公式环节中反馈的异议,增强监督实际效用,确保切实有效地进行预算管理工作。

当前我国政府正处于职能改革关键时期,健全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正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对我国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提供帮助,助力公共部门管理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讲座[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刘永泽,况玉书.政府内部控制的内涵界定、外延定位与预算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30(3):88-97.
[3]杨越.A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7.
作者简介:
资义银(1985.1- ),湖南衡阳,硕士研究生,中级会计师,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涪陵分校,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