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练习第五章第讲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含解析

合集下载

(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第二讲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教案

(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第二讲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教案

第二讲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小题快练]1.判断题(1)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 )(2)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3)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一定为零.( √ )(4)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时,动能一定变化.( × )(5)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 )(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动能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 )2.(多选)关于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E k2-E k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公式中的W为不包含重力的其他力做的总功B.公式中的W为包含重力在内的所有力做的功,也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计算:先求每个力的功再求功的代数和或先求合外力再求合外力的功C.公式中的E k2-E k1为动能的增量,当W>0时动能增加,当W<0时,动能减少D.动能定理适用于直线运动,但不适用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但不适用于变力做功3.NBA篮球赛非常精彩,吸引了众多观众.比赛中经常有这样的场面:在临终场0.1 s的时候,运动员把球投出且准确命中,获得比赛的胜利.若运动员投篮过程中对篮球做功为W,出手高度为h1,篮筐的高度为h2,球的质量为m,空气阻力不计,则篮球进筐时的动能为( C ) A.mgh1+mgh2-WB.mgh2-mgh1-WC.W+mgh1-mgh2D.W+mgh2-mgh1考点一 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自主学习)1.动能定理公式中体现的“三个关系”(1)数量关系:即合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合力做的功,进而求得某一力做的功. (2)单位关系:等式两侧物理量的国际单位都是焦耳. (3)因果关系:合力做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2.对“外力”的理解动能定理叙述中所说的“外力”,既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也可以是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3.应用动能定理的“四点注意”(1)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一个标量式,不能在某方向上应用动能定理.(3)动能定理往往用于单个物体的运动过程,由于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比动力学研究方法更简便.(4)当物体的运动包含多个不同过程时,可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当所求解的问题不涉及中间的速度时,也可以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解.1-1.[解决曲线运动问题] (2015·某某卷)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把三个小球分别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在同一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 A .一样大 B .水平抛的最大 C .斜向上抛的最大D .斜向下抛的最大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知12mv 2末=mgh +12mv 20,得v 末=2gh +v 20,又因三个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以及高度相等,则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A 项正确. 答案:A1-2.[解决直线运动问题] 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 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2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 分别为( )A .tan θ和H2B .(v 22gH -1)tan θ和H 2C .tan θ和H4D .(v 22gH -1)tan θ和H 4解析:由动能定理有-mgH -μmg cos θH sin θ=0-12mv 2-mgh -μmg cos θh sin θ=0-12m (v 2)2解得μ=(v 22gH -1)tan θ,h =H4,故D 正确.答案:D1-3.[解决变力做功问题] (2015·全国卷Ⅰ)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W =12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B .W >12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C .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 .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解析:根据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压力为4mg ,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轨道对质点的支持力为4mg .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4mg -mg =m v 2R,解得质点滑到最低点的速度v =3gR .对质点从开始下落到滑到最低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mgR -W =12mv 2,解得W =12mgR .对质点由最低点继续上滑的过程,到达Q 点时克服摩擦力做功W ′要小于W =12mgR .由此可知,质点到达Q 点后,可继续上升一段距离,C 正确.答案:C考点二 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 (师生共研)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应抓好“两状态,一过程”“两状态”即明确研究对象的始、末状态的速度或动能情况;“一过程”即明确研究过程,确定这一过程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位置变化或位移信息. 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典例] 如图,一个质量为0.6 kg 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P 点水平抛出,恰好从光滑圆弧ABC 的A 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不计空气阻力,进入圆弧时无机械能损失).已知圆弧的半径R =0.3 m ,θ=60°,小球到达A 点时的速度v A =4 m/s.g 取10 m/s 2,求:(1)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0; (2)P 点与A 点的高度差;(3)小球到达圆弧最高点C 时对轨道的压力.解析:(1)由题意知小球到A 点的速度v A 沿曲线上A 点的切线方向,对速度分解如图所示: 小球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得v 0=v x =v A cos θ=2 m/s.(2)小球由P 至A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 =12mv 2A -12mv 2解得:h =0.6 m.(3)小球从A 点到C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 (R cos θ+R )=12mv 2C -12mv 2A解得:v C =7 m/s小球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C +mg =m v 2CR解得F N C =8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 N C ′=F N C =8 N 方向竖直向上.答案:(1)2 m/s(2)0.6 m(3)8 N ,方向竖直向上 [反思总结]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1.对于多个物理过程要仔细分析,将复杂的过程分割成多个子过程,分别对每个过程分析,得出每个过程遵循的规律.当每个过程都可以运用动能定理时,可以选择分段或全程应用动能定理,题目不涉及中间量时,选择全程应用动能定理更简单方便.2.应用全程法解题求功时,有些力可能不是全过程都作用的,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弄清楚物体所受的力在哪段位移上做功,哪些力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正确写出总功.(2018·余姚中学模拟)如图所示装置由AB 、BC 、CD 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接处均由很小的圆弧平滑连接,其中轨道AB 、CD 段是光滑的,水平轨道BC 的长度x =5 m ,轨道CD 足够长且倾角θ=37°,A 、D 两点离轨道BC 的高度分别为h 1=4.30 m ,h 2=1.35 m .现让质量为m 的小滑块自A 点由静止释放,小滑块与轨道B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1)小滑块第一次到达D 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滑块第二次通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 (3)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 点的距离.解析:(1)小物块从A 到D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 (h 1-h 2)-μmgx =12mv 2D -0,代入数据得:v D =3 m/s.(2)从D 到C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 2=12mv 2C -12mv 2D ,代入数据得:v C =6 m/s.(3)滑块最终静止在BC 上,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 1-μmgs =0,代入数据解得:s =8.6 m ,则距离B 点的距离为:L =5 m -(8.6-5) m =1.4 m.答案:(1)3 m/s (2)6 m/s (3)1.4 m考点三 与图象相关的动能问题 (自主学习)图象所围“面积”的意义1.v -t 图:由公式x =vt 可知,v -t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2.a -t 图:由公式Δv =at 可知,a -t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 3.F -x 图:由公式W =Fx 可知,F -x 图线与位移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所做的功. 4.P -t 图:由公式W =Pt 可知,P -t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所做的功.3-1.[v -t 图象] A 、B 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F 1和F 2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先后撤去F 1、F 2后,两物体最终停下,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1、F 2大小之比为1∶2B .F 1、F 2对A 、B 做功之比为1∶2C .A 、B 质量之比为2∶1D .全过程中A 、B 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2∶1 答案:C3-2.[a -t 图象] 用传感器研究质量为2 kg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时,在计算机上得到0~6 s 内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6 s 内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B .0~6 s 内物体在4 s 时的速度最大C .物体在2~4 s 内速度不变D .0~4 s 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0~6 s 内合力做的功解析:由a -t 图象可知: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在相应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情况,在时间轴上方为正,在时间轴下方为负.物体6 s 末的速度v 6=12×(2+5)×2 m/s-12×1×2 m/s=6 m/s ,则0~6 s 内物体一直向正方向运动,A 错误;由图象可知物体在5 s 末速度最大,v m =12×(2+5)×2 m/s=7 m/s ,B 错误;由图象可知在2~4 s 内物体加速度不变,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大,C 错误;在0~4 s 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由动能定理可知:W 合4=12mv 24-0,又v 4=12×(2+4)×2 m/s=6 m/s ,得W 合4=36 J ,0~6 s 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由动能定理可知:W 合6=12mv 26-0,又v 6=6 m/s ,得W 合6=36 J ,则W 合4=W 合6,D 正确. 答案:D1.(多选)(2019·第十九中学月考)将质量为m 的小球在距地面高度为h 处抛出,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小球落到地面的速度大小为2v 0,若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对于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 .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大于mgh B .重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mgh C .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大于mv 20 D .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mv 20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得:12m (2v 0)2-12mv 20=mgh -W f ,解得:W f =mgh -32mv 20<mgh ,故A 错误;重力做的功为W G =mgh ,B 正确;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W 合=12m (2v 0)2-12mv 20=32mv 20,C 正确,D 错误.2.(2018·某某、某某联考)如图所示,斜面AB 竖直固定放置,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 点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C 点,从释放到停止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因斜面塌陷,斜面变成APD 曲面,D 点与B 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在B 点左侧.已知各接触面粗糙程度均相同,不计物块经过B 、D 处时的机械能损失,忽略空气阻力,现仍将物块从A 点静止释放,则(B )A .物块将停在C 点B .物块将停在C 点左侧C .物块从释放到停止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于WD .物块从释放到停止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小于W解析:物块在斜面上滑动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f =μmg cos θ·L ,物块在曲面上滑动时,做曲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N -mg cos θ=m v 2R,即F N >mg cos θ,故此时的滑动摩擦力f ′=μF N >μmg cos θ,且物块在曲面上滑过路程等于在斜面上滑过的路程L ,故物块在曲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W f =μmg cos θ·L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物块将停在C 点左侧,故A 错误,B 正确;从释放到最终停止,动能的改变量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做的功,而两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相同,物块从释放到停止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W ,故C 、D 错误.3.如图所示,水平平台上有一个质量m =50 kg 的物块,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向右拉动物块,细绳不可伸长.不计滑轮的大小、质量和摩擦.在人以速度v 从平台边缘正下方匀速向右前进x 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桌面和手的竖直高度差h 不变.已知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v =0.5 m/s ,x =4 m ,h =3 m ,g 取10 m/s 2.求人克服细绳的拉力做的功.解析:设人发生x 的位移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由运动的分解可得,物块的速度v 1=v cos θ由几何关系得cos θ=xh 2+x 2在此过程中,物块的位移s =h 2+x 2-h =2 m 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μmgs 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W T -W f =12mv 21所以人克服细绳的拉力做的功W T =mv 2x 22(h 2+x 2)+μmgs =504 J.答案:504 J[A 组·基础题]1.(2016·某某卷)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 900 J ,他克服阻力做功100 J .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C ) A .动能增加了1 900 J B .动能增加了2 000 J C .重力势能减小了1 900 J D .重力势能减小了2 000 J2. 质量为10 kg 的物体,在变力F 作用下沿x 轴做直线运动,力随坐标x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物体在x =0处,速度为1 m/s ,一切摩擦不计,则物体运动到x =16 m 处时,速度大小为( B )A .2 2 m/sB .3 m/sC .4 m/sD .17 m/s3. 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θ,质量为m 的滑块距挡板P 的距离为x 0,滑块以初速度v 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滑块经过的总路程是( A )A.1μ(v 202g cos θ+x 0tan θ) B .1μ(v 202g sin θ+x 0tan θ) C.2μ(v 202g cos θ+x 0tan θ)D .1μ(v 202g cos θ+x 0cot θ)4. 如图所示,质量为M =3 kg 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点A 由静止沿ABC 下滑,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D 点,不计滑块从AB 面滑上BC 面以及从BC 面滑上CD 面时的机械能损失.已知AB =BC =5 m ,CD =9 m ,θ=53°,β=37°(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在运动过程中,小滑块与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 D )A .小滑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B .小滑块在AB 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 1与小滑块在BC 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 2之比a 1a 2=53C .小滑块在AB 面上的运动时间小于小滑块在BC 面上运动时间D .小滑块在AB 面上运动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小于小滑块在BC 面上运动时克服摩擦力做功 5.(多选) 某人通过光滑滑轮将质量为m 的物体,沿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地由底端拉上斜面,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 ,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为v ,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BD )A .物体所受的合力做功为mgh +12mv 2B .物体所受的合力做功为12mv 2C .人对物体做的功为mghD .人对物体做的功大于mgh6.(多选)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着一个螺旋形光滑轨道,一个小球从足够高处落下,刚好从A 点进入轨道,则关于小球经过轨道上的B 点和C 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 .轨道对小球不做功B .小球在B 点的速度小于在C 点的速度C .小球在B 点对轨道的压力小于在C 点对轨道的压力D .改变小球下落的高度,小球在B 、C 两点对轨道的压力差保持不变7.(多选) (2016·某某卷)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 ,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 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 37°=0.6,cos 37°=0.8).则( AB )A .动摩擦因数μ=67B .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2gh 7C .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D .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35g8.(多选) 如图所示,x 轴在水平地面上,y 轴竖直向上,在y 轴上的P 点分别沿x 轴正方向和y 轴正方向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抛出两个小球a 和b ,不计空气阻力,若b 上升的最大高度等于P 点离地的高度,则从抛出到落地有( BD )A .a 的运动时间是b 的运动时间的2倍B .a 的位移大小是b 的位移大小的5倍C .a 、b 落地时的速度相同,因此动能一定相同D .a 、b 落地时的速度不同,但动能相同[B 组·能力题]9.(多选)(2019·某某实验中学期中)如图,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缆绳将海面上一艘失去动力的小船沿直线拖向岸边.已知拖动缆绳的电动机功率恒为P ,小船的质量为m ,小船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 ,经过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小船从A 点沿直线加速运动到B 点经历时间为t 1,A 、B 两点间距离为d ,缆绳质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A .小船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全过程克服阻力做的功W f =fd B .小船经过B 点时的速度大小v 1=v 20+2m (Pt 1-fd )C .小船经过B 点时的速度大小v 1=2v 20+2m (Pt 1-fd )D .小船经过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a =P m 2v 20+2m (Pt 1-fd )-fm 解析:小船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W f =fd ,故A 正确;小船从A 点运动到B 点,电动机牵引缆绳对小船做功:W =Pt 1 ,由动能定理有:W -W f =12mv 21-12mv 20,联立解得:v 1=v 20+2(Pt 1-fd )m,故B 正确,C 错误;设小船经过B 点时绳的拉力大小为F ,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绳的速度大小为v ′,则P =Fv ′, v ′=v 1cos θ,F cos θ-f =ma ,联立解得:a =P m 2v 20+2m (Pt 1-fd )-fm ,故D 正确.A .在运动过程中滑块A 的最大加速度是2.5 m/s 2B .在运动过程中滑块B 的最大加速度是3 m/s 2C .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3 mD .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5 m/s解析:假设开始时A 、B 相对静止,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2Ma ,解得a =F 2M =102×2=2.5 m/s 2;隔离B ,B 受到重力、支持力和A 对B 的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 =2×2.5=5 N <μMg =6 N ,所以A 、B 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保持相对静止,最大加速度均为2.5 m/s 2,故A 正确,B 错误;当F =0时,加速度为0,之后A 、B 做匀速运动,位移继续增加,故C 错误;F -x 图象包围的面积等于力F 做的功,W =12×2×10=10 J ;当F =0,即a =0时达到最大速度,对A 、B 整体,根据动能定理,有W =12×2Mv 2m -0;代入数据得:v m = 5 m/s ,故D 正确.11. 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某物理小组提出了下列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θ=60°,长L 1=2 3 m 的倾斜轨道AB ,通过微小圆弧与长为L 2=32m 的水平轨道BC 相连,然后在C 处设计一个竖直完整的光滑圆轨道,出口为水平轨道D ,如图所示.现将一个小球从距A点高h =0.9 m 的水平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v 0水平弹出,到A 点时速度方向恰沿AB 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小球与AB 和BC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33.g 取10 m/s 2,求:(1)小球初速度的大小; (2)小球滑过C 点时的速率;(3)要使小球不离开轨道,则竖直圆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1)小球开始时做平抛运动,有v 2y =2gh 代入数据解得v y =2gh =2×10×0.9 m/s =3 2 m/s 在A 点有tan θ=v yv x得v x =v 0=v ytan θ=323m/s = 6 m/s. (2)从水平抛出到C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 (h +L 1sin θ)-μmgL 1cos θ-μmgL 2=12mv 2C -12mv 2代入数据解得v C =3 6 m/s.(3)小球刚刚过最高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有mg =m v 2R 112mv 2C =2mgR 1+12mv 2 代入数据解得R 1=1.08 m.当小球刚能到达与圆心等高处时,有 12mv 2C =mgR 2 代入数据解得R 2=2.7 m.当圆轨道与AB 相切时R 3=L 2·tan 60°=1.5 m综上所述,要使小球不离开轨道,R 应该满足的条件是0<R ≤1.08 m. 答案:(1) 6 m/s (2)3 6 m/s (3)0<R ≤1.08 m。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1.一辆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P =200kW ,若其总质量为m =103kg ,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汽车以加速度a 1=5m/s 2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能够持续的最大时间为t 1=4s ,然后保持恒定的功率继续加速t 2=14s 达到最大速度。

设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取g =10m/s 2.求:(1)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2)汽车从启动至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运动的位移。

【答案】(1)40m/s ;(2)480m 【解析】 【分析】 【详解】(1)汽车匀加速结束时的速度11120m /s v a t ==由P=Fv 可知,匀加速结束时汽车的牵引力11F Pv ==1×104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1F f ma -=解得f =5000N汽车速度最大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 此时汽车的牵引力F=f =5000N由P Fv =可知,汽车的最大速度:v=P PF f==40m/s (2)汽车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 1=1140m 2v t = 对汽车,由动能定理得2112102F x Pt fs mv =--+解得s =480m2.如图所示,倾斜轨道AB 的倾角为37°,CD 、EF 轨道水平,AB 与CD 通过光滑圆弧管道BC 连接,CD 右端与竖直光滑圆周轨道相连.小球可以从D 进入该轨道,沿轨道内侧运动,从E 滑出该轨道进入EF 水平轨道.小球由静止从A 点释放,已知AB 长为5R ,CD 长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小球与斜轨AB 及水平轨道CD 、EF 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sin37°=0.6,cos37°=0.8,圆弧管道BC 入口B 与出口C 的高度差为l.8R .求:(在运算中,根号中的数值无需算出)(1)小球滑到斜面底端C 时速度的大小. (2)小球刚到C 时对轨道的作用力.(3)要使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竖直圆周轨道的半径R /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1285gR(2)6.6mg ,竖直向下(3)0.92R R '≤ 【解析】试题分析:(1)设小球到达C 点时速度为v ,a 球从A 运动至C 过程,由动能定理有0021(5sin 37 1.8)cos3752c mg R R mg R mv μ+-⋅=(2分) 可得 5.6c v gR 1分)(2)小球沿BC 轨道做圆周运动,设在C 点时轨道对球的作用力为N ,由牛顿第二定律2c v N mg m r-=, (2分) 其中r 满足 r+r·sin530=1.8R (1分) 联立上式可得:N=6.6mg (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球对轨道的作用力为6.6mg ,方向竖直向下. (1分) (3)要使小球不脱离轨道,有两种情况:情况一:小球能滑过圆周轨道最高点,进入EF 轨道.则小球b 在最高点P 应满足2P v m mg R'≥(1分)小球从C 直到P 点过程,由动能定理,有2211222P c mgR mg R mv mv μ--'⋅=-(1分) 可得230.9225R R R ='≤(1分) 情况二:小球上滑至四分之一圆轨道的Q 点时,速度减为零,然后滑回D .则由动能定理有2102c mgR mg R mv μ--⋅='-(1分)2.3R R '≥(1分)若 2.5R R '=,由上面分析可知,小球必定滑回D ,设其能向左滑过DC 轨道,并沿CB 运动到达B 点,在B 点的速度为v B ,,则由能量守恒定律有22111.8222c B mv mv mg R mgR μ=+⋅+(1分) 由⑤⑨式,可得0B v =(1分)故知,小球不能滑回倾斜轨道AB ,小球将在两圆轨道之间做往返运动,小球将停在CD 轨道上的某处.设小球在CD 轨道上运动的总路程为S ,则由能量守恒定律,有212c mv mgS μ=(1分) 由⑤⑩两式,可得 S=5.6R (1分)所以知,b 球将停在D 点左侧,距D 点0.6R 处. (1分)考点:本题考查圆周运动、动能定理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 的倾角θ=53°,BC 为水平面,BC 的长度l BC =1.10 m ,CD 为光滑的14圆弧,半径R =0.60 m .一个质量m =2.0 kg 的物体,从斜面上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水平面B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轨道在B ,C 两点光滑连接.当物体到达D 点时,继续竖直向上运动,最高点距离D 点的高度h =0.20 m ,sin 53°=0.8,cos 53°=0.6.g 取10 m/s 2.求:(1)物体运动到C 点时速度大小v C (2)A 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H(3)物体最终停止的位置到C 点的距离s . 【答案】(1)4 m/s (2)1.02 m (3)0.4 m 【解析】 【详解】(1)物体由C 点到最高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得:()212c mg R h mv += 代入数据解得:4/C v m s =(2)物体由A 点到C 点,根据动能定理得:2102BC c mgH mgl mv μ-=- 代入数据解得: 1.02H m =(3)从物体开始下滑到停下,根据能量守恒得:mgx mgH μ= 代入数据,解得: 5.1x m =由于40.7BC x l m =+所以,物体最终停止的位置到C 点的距离为:0.4s m =.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功能关系、动能定理等;在处理该类问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能量关系,正确选择物理规律求解.4.一质量为0.5kg 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 点,距离A 点5m 的位置B 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物块以v 0=9m/s 的初速度从A 点沿AB 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m/s ,碰后以6m/s 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g 取10m/s 2.(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碰撞时间为0.05s ,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 . 【答案】(1)0.32μ= (2)F =130N 【解析】试题分析:(1)对A 到墙壁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代入数据解得:μ=0.32.(2)规定向左为正方向,对碰墙的过程运用动量定理得:F △t=mv′﹣mv , 代入数据解得:F=130N .5.如图所示,ABC 是一条长L =10m 的绝缘水平轨道,固定在离水平地面高h =1.25m 处,A 、C 为端点,B 为中点,轨道BC 处在方向竖直向上,大小E =5×105N/C 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m =0.5kg ,电荷量q =+1.0×10-5C 的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初速度v 0=6m/s 在轨道上自A 点开始向右运动,经B 点进入电场,从C 点离开电场,已知滑块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μ=0.2,g 取10m/s 2。

新人教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五章机械能《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新人教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五章机械能《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Wf=
1 2
m
v
2 B
-0,解得Wf=
=1×10×5 J-
1 2
×1×62 J=32 J,故A正确,B、C、D错误。
题型3 求解多过程问题
【典例3】(2019·信阳模拟)如图所示AB和CDO都是处
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形轨道,OA处于水平位置。 AB是半径为R=1 m的 1 圆周轨道,CDO是半径为r=
(2)小球仅仅与弹性挡板碰撞一次且刚好不脱离CDO轨 道的条件是在O点重力提供向心力,碰后再返回最高 点恰能上升到D点。
【解析】(1)设小球第一次到达D的速度为vD,对小球
从P到D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mg(H+r)-μmgL1=m
2
v
2 D
-0
在D点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FN提供向心力,则有:
(5)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 × ) (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物体的动能与下落时间的 二次方成正比。 ( √ )
考点1 对动能、动能定理的理解 【题组通关】 1.(2018·江苏高考)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 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该过 程中小球的动能Ek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
【解析】选A。对于整个竖直上抛过程(包括上升与下
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v0-gt,v2=g2t2-2v0gt+
v
2 0

Ek=
1 2
mv2,可见动能与时间是二次函数关系,由
数学中的二次函数知识可判断A正确。
2.(2018·全国卷Ⅱ)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 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 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 )
A.小于8 J C.大于8 J

第05讲 功 功率 动能定理(解析版)

第05讲 功 功率 动能定理(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精准备考复习讲义第二部分功能与动量第5讲功功率动能定理目录一、理清单,记住干 (2)二、研高考,探考情 (2)三、考情揭秘 (4)四、定考点,定题型 (5)超重点突破1功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 (5)命题角度1功的分析与计算 (5)命题角度2功率的分析及应用 (6)命题角度3 变力做功 (7)超重点突破2机车启动中的功率问题 (8)超重点突破3动能定理的基本应用 (10)命题角度1动能定理在直线运动中的应用 (10)命题角度2动能定理在曲线运动中的应用 (12)命题角度3 动能定理在图象问题中的应用 (13)五、固成果,提能力 (14)一、理清单,记住干1.功(1)恒力做功:W =Fl cos α(α为F 与l 之间的夹角).(2)变力做功:①用动能定理求解;②用F -x 图线与x 轴所围“面积”求解. 2.功率(1)平均功率:P =Wt =F v cos α(α为F 与v 的夹角).(2)瞬时功率:P =Fv cos α(α为F 与v 的夹角).(3)机车启动两类模型中的关键方程:P =F ·v ,F -F 阻=ma ,v m =PF 阻,Pt -F 阻x =ΔE k . 3.动能定理:W 合=12mv 2-12mv 20.4.应用动能定理的两点注意(1)应用动能定理的关键是写出各力做功的代数和,不要漏掉某个力做的功,同时要注意各力做功的正、负. (2)动能定理是标量式,不能在某一方向上应用.二、研高考,探考情【2019·高考全国卷Ⅲ,T17】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 在3 m 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 随h 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该物体的质量为( )A .2 kgB .1.5 kgC .1 kgD .0.5 kg 【答案】:C【解析】:画出运动示意图,设阻力为f ,据动能定理知A →B (上升过程):E k B -E k A =-(mg +f )hC →D (下落过程):E k D -E k C =(mg -f )h整理以上两式得mgh =30 J ,解得物体的质量m =1 kg ,选项C 正确.【2019·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并处于自然状态.小物块的质量为m ,从A 点向左沿水平地面运动,压缩弹簧后被弹回,运动到A 点恰好静止.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在上述过程中( )A .弹簧的最大弹力为μmgB .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μmgsC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μmgsD .物块在A 点的初速度为2μgs 【答案】:BC【解析】:小物块处于最左端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然后小物块先向右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可知弹簧的最大弹力大于滑动摩擦力μmg ,选项A 错误;物块从开始运动至最后回到A 点过程,由功的定义可得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2μmgs ,选项B 正确;自物块从最左侧运动至A 点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 p =μmgs ,选项C 正确;设物块在A 点的初速度为v 0,整个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有-2μmgs =0-12mv 20,解得v 0=2μgs ,选项D 错误.【2018·高考全国卷Ⅲ,T19】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到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A .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B .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C .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D .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 【答案】:AC【解析】:由图线①知,矿车上升总高度h =v 02·2t 0=v 0t 0由图线②知,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上升高度和 h 1=v 022·(t 02+t 02)=14v 0t 0匀速阶段:h -h 1=12v 0·t ′,解得t ′=32t 0故第②次提升过程所用时间为t 02+32t 0+t 02=52t 0,两次上升所用时间之比为2t 0∶52t 0=4∶5,A 对;对矿车受力分析,当矿车向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时,电机的牵引力最大,由于加速阶段加速度相同,故加速时牵引力相同,B 错;在加速上升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F -mg =ma ,F =m (g +a ) 第①次在t 0时刻,功率P 1=F ·v 0, 第②次在t 02时刻,功率P 2=F ·v 02,第②次在匀速阶段P 2′=F ′·v 02=mg ·v 02<P 2,可知,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P 1∶P 2=2∶1,C 对;由动能定理知,两个过程动能变化量相同,克服重力做功相同,故两次电机做功也相同,D 错.三、考情揭秘近几年高考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正、负功的判断,功率的分析与计算,机车启动模型,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适中.高考单独命题以选择题为主,综合命题以计算题为主,常将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相结合.应考策略:备考中要理解功和功率的定义,掌握正、负功的判断方法,机车启动两类模型的分析,动能定理及动能定理在变力做功中的灵活应用.动能定理仍是2020年高考的考查重点,要重点关注本讲知识与实际问题、图象问题相结合的情景题目.四、定考点,定题型超重点突破 1 功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1.功和功率的计算 (1)功的计算①恒力做功一般用功的公式或动能定理求解。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十五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十五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动能定理与其应用(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9小题,每一小题6分,共54分,1~5题为单项选择题,6~9题为多项选择题)1.一质点做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计时经时间t质点的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

该质点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 )A.v0tB.2v0tC.3v0tD.4v0t【解析】选B。

由E k=mv2得v=3v0,x=(v0+v)t=2v0t,故A、C、D错误,B正确。

2.(2020·济南模拟)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不同合外力F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样的位移x0,如下情况中物体在x0位置时速度最大的是( )【解析】选C。

由于F-x图象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力做功的大小,物体在不同合外力F的作用下通过的位移一样,C选项中图象包围的面积最大,因此合外力做功最多,根据动能定理W合=mv 2-0,可得C选项物体在x0位置时速度最大,故A、B、D错误,C正确。

3.(2019·开封模拟)在篮球比赛中,某位同学获得罚球机会,如下列图,他站在罚球线处用力将篮球投出,篮球以约为1m/s的速度撞击篮筐。

篮球质量约为0.6kg,篮筐离地高度约为3m,忽略篮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如此该同学罚球时对篮球做的功大约为( )【解析】选B。

该同学将篮球投出时的高度约为h1=1.8m,根据动能定理有W-mg(h-h1)=mv2,解得W=7.5J,B项最接近,应当选项B正确。

4.如图甲所示,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A.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m/s2B.F的大小为21NC.4s末F的功率为42WD.4s内F的平均功率为42W【解析】选C。

由题图乙可知,v-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即a=0.5m/s2,由2F-mg=ma可得:F=10.5N,A、B均错误;4s末F的作用点的速度大小为v F=2v物=4m/s,故4s末F的功率为P=Fv F=42W,C正确;4s内物体上升的高度h=4m,力F的作用点的位移l=2h=8m,拉力F所做的功W=F l=84J,故平均功率==21W,D错误。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1.某物理小组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提出了下列的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53°,长为L 1=7.5m 的倾斜轨道AB ,通过微小圆弧与足够长的光滑水平轨道BC 相连,然后在C 处连接一个竖直的光滑圆轨道.如图所示.高为h =0.8m 光滑的平台上有一根轻质弹簧,一端被固定在左面的墙上,另一端通过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 =1kg 的小球压紧弹簧,现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离开台面时已离开弹簧,到达A 点时速度方向恰沿AB 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小物块与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 取10m/s 2,sin53°=0.8.求:(1)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 (2)小球到达C 点时速度v C 的大小;(3)小球进入圆轨道后,要使其不脱离轨道,则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R 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1)4.5J ;(2)10m/s ;(3)R ≥5m 或0<R ≤2m 。

【解析】 【分析】 【详解】(1)小球离开台面到达A 点的过程做平抛运动,故有02 3m/s tan y v ghv θ=== 小球在平台上运动,只有弹簧弹力做功,故由动能定理可得: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为201 4.5J 2p E mv ==; (2)小球在A 处的速度为5m/s cos A v v θ== 小球从A 到C 的运动过程只有重力、摩擦力做功,故由动能定理可得221111sin cos 22C A mgL mgL mv mv θμθ-=- 解得()212sin cos 10m/s C A v v gL θμθ=+-=;(3)小球进入圆轨道后,要使小球不脱离轨道,即小球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或小球能在圆轨道上到达的最大高度小于半径;那么对小球能通过最高点时,在最高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1v mg m R≤;对小球从C 到最高点应用机械能守恒可得2211152222C mv mgR mv mgR =+≥ 解得202m 5Cv R g<≤=;对小球能在圆轨道上到达的最大高度小于半径的情况应用机械能守恒可得212C mv mgh mgR =≤ 解得2=5m 2C v R g≥;故小球进入圆轨道后,要使小球不脱离轨道,则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R ≥5m 或0<R ≤2m ;2.如图甲所示,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逆时针运行.在t =0时刻,将质量为1.0 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的最上端A 点,经过1.0 s ,物块从最下端的B 点离开传送带.取沿传送带向下为速度的正方向,则物块的对地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 =10 m/s 2),求:(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物块从A 到B 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 【答案】3-3.75 J 【解析】解:(1)由图象可知,物块在前0.5 s 的加速度为:2111a =8?m/s v t = 后0.5 s 的加速度为:222222?/v v a m s t -== 物块在前0.5 s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mgsin mgcos ma θμθ+=物块在后0.5 s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gsin mgcos ma θμθ-=联立解得:3μ=(2)由v -t 图象面积意义可知,在前0.5 s ,物块对地位移为:1112v t x =则摩擦力对物块做功:11·W mgcos x μθ= 在后0.5 s ,物块对地位移为:12122v v x t +=则摩擦力对物块做功22·W mgcos x μθ=- 所以传送带对物块做的总功:12W W W =+ 联立解得:W =-3.75 J3.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1-所示,质量m =60 kg 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 的A 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3.6 m/s 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 时速度v B =24 m/s ,A 与B 的竖直高度差H =48 m .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 处附近是一段以O 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 与滑道最低点C 的高度差h =5 m ,运动员在B 、C 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 =-1530 J ,g 取10 m/s 2.(1)求运动员在AB 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 f 的大小;(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 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 至少应为多大?【答案】(1)144 N (2)12.5 m 【解析】试题分析:(1)运动员在AB 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AB 的长度为x ,斜面的倾角为α,则有 v B 2=2a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α﹣F f =ma 又 sinα=Hx由以上三式联立解得 F f =144N(2)设运动员到达C 点时的速度为v C ,在由B 到达C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mgh+W=12mv C 2-12mv B 2 设运动员在C 点所受的支持力为F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N ﹣mg=m 2Cv R由运动员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即有 F N=6mg 联立解得 R=12.5m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名师点睛】本题中运动员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圆周运动,是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和向心力的综合应用,要知道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涉及力在空间的效果,可考虑动能定理.4.某电视娱乐节目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与水平传送带平滑接触,传送带BC长L=6m,始终以v0=6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将一个质量m=1kg 的物块由距斜面底端高度h1=5.4m的A点静止滑下,物块通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不变.物块与斜面、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5、μ2=0.2,传送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5m,g取10m/s2,sin37°=0.6,cos37°=0.8.⑴求物块由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⑵若把物块从距斜面底端高度h2=2.4m处静止释放,求物块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⑶求物块距斜面底端高度满足什么条件时,将物块静止释放均落到地面上的同一点D.【答案】⑴4s;⑵6m;⑶1.8m≤h≤9.0m【解析】试题分析:(1)A到B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θ﹣μ1mgcosθ=ma1,代入数据解得,t 1=3s.所以滑到B点的速度:v B=a1t1=2×3m/s=6m/s,物块在传送带上匀速运动到C,所以物块由A到C的时间:t=t1+t2=3s+1s=4s(2)斜面上由根据动能定理.解得v=4m/s<6m/s,设物块在传送带先做匀加速运动达v0,运动位移为x,则:,,x=5m<6m所以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和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离开C点做平抛运动s=v 0t0,H=解得 s=6m.(3)因物块每次均抛到同一点D,由平抛知识知:物块到达C点时速度必须有v C=v0①当离传送带高度为h3时物块进入传送带后一直匀加速运动,则:,解得h 3=1.8m②当离传送带高度为h 4时物块进入传送带后一直匀减速运动,h 4=9.0m所以当离传送带高度在1.8m ~9.0m 的范围内均能满足要求 即1.8m≤h≤9.0m5.如图所示,质量m =2.0×10-4 kg 、电荷量q =1.0×10-6 C 的带正电微粒静止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电场强度为E1的匀强电场中.取g =10 m/s 2. (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1的大小和方向;(2)在t =0时刻,匀强电场强度大小突然变为E2=4.0×103N/C ,且方向不变.求在t =0.20 s 时间内电场力做的功;(3)在t =0.20 s 时刻突然撤掉第(2)问中的电场,求带电微粒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答案】(1)2.0×103N/C ,方向向上 (2)8.0×10-4J (3)8.0×10-4J【解析】 【详解】(1)设电场强度为E ,则:Eq mg =,代入数据解得:4362.01010/ 2.010/1010mg E N C N C q --⨯⨯===⨯⨯,方向向上 (2)在0t =时刻,电场强度突然变化为:32 4.010/E N C =⨯,设微粒的加速度为a ,在0.20t s =时间内上升高度为h ,电场力做功为W ,则:21qE mg ma -=解得:2110/a m s =根据:2112h a t =,解得:0.20=h m 电场力做功:428.010J W qE h -==⨯(3)设在0.20t s =时刻突然撤掉电场时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 ,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为k E ,则:v at =,212k E mgh mv =+解得:48.010J k E -=⨯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半径为R 的竖直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顶端无初速释放,圆弧轨道的底端水平,离地面高度为R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第2讲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第2讲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2013届中山模拟)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 由静止开始在光滑地面上运动,前进一段距离之后速度大小 为v,再前进一段距离使物体的速度增大为2v,则( ) A.第二过程的速度增量等于第一过程的速度增量 B.第二过程的动能增量是第一过程动能增量的3倍 C.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的功 D.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功的2倍
1.总功的计算 物体受到多个外力作用时,计算合外力的功,要考虑各 个外力共同做功产生的效果,一般有如下两种方法: (1)先由力的合成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F合,然后 由W=F合lcos α计算. (2)由W=Flcos 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W1、W2、…Wn 然后将各个外力所做的功求代数和,即 W合=W1+W2+…+Wn.
【解析】 (1)在 3 s~5 s 内物块在水平恒力 F 作用下 由 B 点匀加速运动到 A 点, 设加速度为 a, A 与 B 间的距离 为 x,则 F-μmg=ma 得 a=2 m/s2 1 2 x=2at =4 m. (2)设物块回到 A 点时的速度为 v A, 2 由 vA =2ax 得 v A=4 m/s 设整个过程中 F 做的功为 WF, 1 2 由动能定理得:WF-2μmgx= mv A 2 解得:WF=24 J.
【针对训练】 2.(2013届辽宁省实验中学检测)木球从水面上方某位置由 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落入水中又继续下降一段距离后速度减 小到零.把木球在空中下落过程叫做Ⅰ过程,在水中下落过 程叫做Ⅱ过程.不计空气和水的摩擦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第Ⅰ阶段重力对木球做的功等于第Ⅱ阶段木球克服浮力 做的功 B.第Ⅰ阶段重力对木球做的功大于第Ⅱ阶段木球克服浮力 做的功 C.第Ⅰ、第Ⅱ阶段重力对木球做的总功和第Ⅱ阶段合力对 木球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 D.第Ⅰ、第Ⅱ阶段重力对木球做的总功等于第Ⅱ阶段木球 克服浮力做的功 【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全过程合外力做功为零,所以 ,只有D项正确. 【答案】 D

高三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在传送带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如图a所示),以此时为t=0时刻记录了小物块之后在传送带上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图中取沿斜面向上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其中两坐标大小v1>v2),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取10 m/s2),则A.0~t1内,物块对传送带做正功B.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C.0~t2内,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D.系统产生的热量大小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大小【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b可知,传送带沿斜面向上运动;0~t1内,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故传送带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物块对传送带做负功,选项A错误;0~t1内,物块沿斜面向下减速运动,故物块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即μmgcosθ>mgsinθ,故μ>tanθ,选项B错误;0~t2内,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W加上物块重力做的功WG等于物块动能的增加量,即,根据v-t图像的“面积”法求位移可知,WG≠0,选项C错误;设0~t1内物块的位移大小为s1,t1~t2内物块的位移大小为s2,全过程物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大小恒定,系统的一部分机械能会通过“摩擦生热”转化为热量即内能,其大小Q=fs相对,对0~t1内和t1~t2内的物块运用动能定理,有-(f-mgsinθ)s1=0-mv,(f-mgsinθ)s2=mv,即f(s1+s2)=mv+mv+mgsinθ(s1+s2)>mv-mv,因s相对>s1+s2,故Q=fs相对>f(s1+s2)>mv-mv,选项D正确2.(15分)如图所示,MN与PQ为在同一水平面内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间距l=0.5m,电阻不计,在导轨左端接阻值为R=0.6Ω的电阻.整个金属导轨置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T.将质量m=1kg、电阻r=0.4Ω的金属杆ab垂直跨接在导轨上.金属杆ab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开始时,水平拉力为F=2N.(1)求金属杆ab的加速度大小;(2)求2s末回路中的电流大小;(3)已知开始2s内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6.4J,求该2s内水平拉力F所做的功.【答案】(1)2 m/s2(2)4A (3)18.7J【解析】(1)(4分)在初始时刻,由牛顿第二定律:(2分)得(2分)(2)(5分)2s末时,(1分)感应电动势(2分)回路电流为(2分)(3)(6分)设拉力F所做的功为, 由动能定理:(2分)为金属杆克服安培力做的总功,它与R上焦耳热关系为:,(2分)得:(1分)所以:(1分)【考点】本题考查电磁感应、动能定理=5m/s的水平初速度滑上静止在光滑水平3.(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滑块,以υ面的平板小车,若小车质量M=4kg,平板小车足够长,滑块在平板小车上滑移1s后相对小车静止。

2021高考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十五 5.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2021高考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十五 5.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动能定理及其应用(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5题为单选题,6~8题为多选题)1.(2017·厦门模拟)如图所示,两个光滑斜面的高度h相同,倾角θ1<θ2。

一物体m先后沿两斜面由静止从顶端下滑,到底端时的动能分别是E k1和E k2,则( )A.E k1<E k2B.E k1>E k2C.E k1=E k2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解析】选C。

物体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mgh=E k-0,由于m 和h相等,则有E k1=E k2,故选项C正确。

2.(2017·江门模拟)一个物块以初动能E滑上斜面最高处时克服重力做功0.6E,则它又滑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 )A.0.8EB.0.6EC.0.4ED.0.2E【解析】选D。

物块向上滑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W f=0-E,由题意可知mgh=0.6E,解得W f=0.4E,物块下滑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W f=E k,解得E k=0.2E,故D正确。

3.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V”形槽,其底部BC是一段圆弧,两侧都与光滑斜槽相切,相切处B、C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一小物体从右侧斜槽上距BC平面高度为2h的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槽再滑上左侧斜槽,最高能到达距BC所在水平面高度为h的D处,接着小物体再向下滑回,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 )A.小物体恰好滑回到B处时速度为零B.小物体尚未滑回到B处时速度已变为零C.小物体能滑回到B处之上,但最高点要比D处低D.小物体最终一定会停止在圆弧槽的最低点【解析】选C。

小物体从A处运动到D处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 f1=mgh,小物体从D处开始运动的过程,因为速度较小,小物体对圆弧槽的压力较小,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f2<mgh,所以小物体能滑回到B处之上,但最高点要比D处低,C正确,A、B错误;因为小物体与圆弧槽间的动摩擦因数未知,所以小物体可能停在圆弧槽上的任何地方,D错误。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5章第5课时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课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5章第5课时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课件

B.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取下细绳和钩码,让滑块沿长木板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出点的分布应该是________;
(2)滑块在匀加速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从点迹清楚的某点开始记为O点,顺次选取5个点, 分别测量这5个点到O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它们与O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Δv2(Δv2=v2 -v),填入下表:
(对应学生用书第 68~69 页)
一、实验原理
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可通过改变力对物体做的功,测出力对物体做 不同的功时物体动能的变化,从而得到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薄木块,小车,细线,砝码,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 线、天平(带一套砝码),毫米刻度尺、纸带及复写纸等. 三、实验步骤
(3)由动能定理可得 mgL=12Mv22-12Mv21.
答案:(1)天平、刻度尺 (2)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3)mgL=12Mv22-12Mv21
平衡摩擦力
(对应学生用书第 243 页)
【测控导航】
考点 1.实验器材 2.实验原理 3.数据处理
题号 1
2、3 4
1.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的动能改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打点计时器;B.天平;C.秒表; D.低压交流电源;E.电池;F.纸带;G.细线、砝码、小车; H.薄木板. (1)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 (2)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计算小车的速度是根据打点计时器所打点的纸带,故不需秒表,电磁打点计时 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故不需电池,纸带上的数据需用刻度尺测量,故缺刻度尺. (2)打点计时器是测时间的工具,天平是测质量的工具. 答案:(1)C、E 刻度尺 (2)打点计时器 天平

第五章第2讲动能和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第五章第2讲动能和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第2讲动能和动能定理及其应用1•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个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 直至停止,则().A .质量大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大B.质量小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大C.它们滑行的距离一样大D.它们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一样多解析由动能定理可得一F f x= 0- E k,即卩mg^E k,由于动能相同动摩擦因数相同,故质量小的滑行距离大,它们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都等于E k.答案 BD2. 一个25 kg的小孩从高度为3.0 m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2.0 m/s.取g= 10 m/s2,关于力对小孩做的功,以下结果正确的是(A .合外力做功50 J B.阻力做功500 JC.重力做功500 J D .支持力做功50 J解析合外力做的功 W合=E k-0,即W合=舟mv2 = * 25X 22 J= 50 J,正确;W + W阻=E k — 0,故 W阻=知2— mgh= 50 J- 750 J=- 700 J,错误;重力做功W G= mgh= 25X 10X 3 J= 750 J, C错;小孩所受支持力方向上的位移为零,故支持力做的功为零, D错.答案 A3.在地面上某处将一金属小球竖直向上拋出,上升一定高度后再落回原处,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小球的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动能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取向上为正方向)()解析小球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变,B错;速度均匀变化先减小后反向增大,度为V ,则在整个过程中( ).A 对;位移和动能与时间不是线性关系, C 、D 错. 答案A4. 刹车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如图1所示的图线1、2分别 为甲、乙两辆汽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的刹车距离 I 与刹车前的车速V 的关系 曲线,已知紧急刹车过程中车与地面间是滑动摩擦.据此可知,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 甲车的刹车距离随刹车前的车速 V 变化快,甲车的刹车性能好B. 乙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乙车的刹车性能好C. 以相同的车速开始刹车,甲车先停下来,甲车的刹车性能好D.甲车的刹车距离随刹车前的车速 V 变化快,甲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1 2解析在刹车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口 mg^-mv 2, 得2 2I=27f2a 可知,甲车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小(题图线1),乙车与地面间动摩 擦因数大(题图线2),刹车时的加速度a=ug 乙车刹车性能好;以相同的车 速开始刹车,乙车先停下来.B 正确. 答案 B5 .如图2所示,长为L 的木板水平放置,在木板的A 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物 体,现缓慢抬高A 端,使木板以左端为轴在竖直面内转动,当木板转到与水 平面成a角时物体开始滑动,此时停止转动木板,物体滑到木板底端时的速A .支持力对物体做功为解析木板由水平转到与水平面成 a 角的过程中,木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正 功,重力做负功,两者相等,即 W = W N = mgLsin a,所以A 错误;物体从 开始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支持力不做功,重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由 1 2 1 2 动能定理得 W G + W = qmv 2 — 0,即 W=qmv 2— mgLsin a,故C 正确、B 错误; 对全过程运用能量观点,重力做功为 0,无论支持力还是摩擦力,施力物体 1 都是木板,所以木板做功为2mv 2, D 正确. 答案 CD6. 如图3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 推动下,从 山坡(粗糙)底部A 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h 的坡顶B,获得速度为V, A 、B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 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h B. 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是2mv 21C.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mv 2 + mgh 1 2D. 阻力对小车做的功是2mv 2+ mgh — FxB.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mgLs in aC.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 2mv 2— mgLs in a 1 D.木板对物体做功为2二 mv 2 )解析:小车克服重力做功 W= mgh, A正确;由动能定理,小车受到的合力1 2所做的功等于小车动能的增量, W合=AE k=2mv2, B正确;由动能定理,W1 2 1 2 1 2合=W推+ W重+ W阻=qmv,所以推力做的功 W推= 2mv — W阻一W重= 2mv1 2 1 2+ mgh— W阻,C错误;阻力对■小车做的功 W阻=2mv2—W推一W重= 2mv2+ mgh— Fx, D 正确.答案:ABD7.如图4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 R的半圆形轨道OQP,其中Q是半圆形轨道的中点,半圆形轨道与水平轨道 OE在O点相切,质量为m的小球沿水平轨道运动,通过 O点进入半圆形轨道,恰好能够通过最高点 P,然后落到水平轨道上,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Jco£图4A .小球落地时的动能为2.5mgRB.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距离为2RC.小球运动到半圆形轨道最高点 P时,向心力恰好为零D.小球到达Q点的速度大小为>/3派2 1解析小球恰好通过P点,mg= mR得vo^/gR.根据动能定理mg 2R=2mv2—2mv0得^mvJ 2.5mgR, A正确.由平抛运动知识得t= ,落地点与O 点距离x= v o t= 2R,B正确.P处小球重力提供向心力,C错误.从Q到P〔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由动能定理得—mgR= 2m(VgR)2— 2mv Q,所以V Q=^/3gR, D正确.答案 ABD8太阳能汽车是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 当太阳光照射到汽车上方的光电板时, 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汽车前进.设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速度为V时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并保持不变.之中所受阻力恒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的额定功率为fV maxC. 汽车从静止开始到速度达到最大值的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mv max — 2mv 2D.汽车从静止开始到速度达到最大值的过程中,合力所做的功为1 12 1=2fvt ,选项B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W — W=gmv max — 0, ^fvt +fs,可知选项C 错误、D 正确. 答案 AD9. 质量为2 kg 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 尸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 拉力的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水平拉力做的功 W 和物体发生的位移L 之间的关系如 图5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此物体()A .在位移L = 9 m 时的速度是3\/3 m/s B. 在位移L = 9 m 时的速度是3 m/s C. 在0A 段运动的加速度是2.5 m/S 2D. 在OA 段运动的加速度是1.5 m/s 2解析:由图象可知当L= 9 m 时,W= 27 J,而W f =—卩mg 匕—18 J,则W 合 1 2 =W+ W = 9 J,由动能定理有 W 合=2mv 2,解得v = 3 m/s, B 正确,在A 点后汽车又继续前进了距离S,达到最大速度V max .设汽车质量为m,运动过程B.汽车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为fvt^mv max解析 当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与阻力平衡, 功率为额定功率, 则可知 选项A 正确;汽车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的位移x=gvt ,克服阻力做功为W时,W = 15 J, W f‘ =—卩mgL = — 6 J,由动能定理可得V A= 3 m/s,贝U av A 2=2L^= 1.5 m/s , D 正确.答案:BD10.如图6所示为某娱乐场的滑道示意图,其中 AB为曲面滑道,BC为水平滑道,水平滑道BC与半径为1.6 m的4圆弧滑道CD相切,DE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海绵垫.某人从坡顶滑下,经过高度差为 20 m的A点和B点时的速度分别为2 m/s和12 m/s,在C点做平抛运动,最后落在海绵垫上E点.人的质量为70 kg,在BC段的动摩擦因数为0.2.问:⑴从A到B的过程中,人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多少?(2)为保证在C点做平抛运动,BC的最大值是多少?(3)若BC取最大值,则DE的长是多少?1 1解析⑴由动能定理:W3— W f= 2mv B— qmv A得:9 100 J.(2)BC 段加速度为:a= 2 m/s2,2F v m J—设在C点的最大速度为v m,由mg= m—, v m = gr = 4 m/s,v B — v m 'BC的最大值为:S BC = —越 =32 m, BC的长度范围是0〜32 m.(3)平抛运动的时间:t = \/鲁= 7032= 0.566 S,BC取最大长度,对应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V m= 4 m/s,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s平=v m t= 2.26 m,DE 的长:S DE = S 平一r = 2.26 m— 1.6 m= 0.66 m.答案 (1)9 100 J (2)32 m (3)0.66 m11.如图7甲所示,一质量为m= 1 kg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 A点,从t=0时刻开始,物块受到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 F作用并向右运动,第 3 s末物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刚好为0,第5 s末物块刚好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尸0.2, (g取10 m/s2)求:-A(1)A与B间的距离;(2)水平力F在5 s内对物块所做的功.解析:⑴在3〜5 s内物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B点匀加速运动到A点,设加速度大小为a, A与B间的距离为S,则F —卩 mg 2 a= m= 2 m/s1 2 s= qat = 4 m.即A与B间的距离为4 m.(2)设整个过程中F做的功为W F,物块回到A点时的速度为V A,由动能定理1得W— 2 卩 mg^^mv A, V A= 2as,由以上两式得W F= 2 卩 mg^ mas= 24 J.答案:(1)4 m (2)24 J 12.如图8所示为一种摆式摩擦因数测量仪,可测量轮胎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其主要部件有:底部固定有轮胎橡胶片的摆锤和连接摆锤的轻质细杆,摆锤的质量为m、细杆可绕轴0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摆锤重心到0点距离为L,测量时,测量仪固定于水平地面,将摆锤从与0等高的位置处静止释放.摆锤到最低点附近时,橡胶片紧压地面擦过一小段距离 s(s? L),之后继续摆至与竖直方向成0角的最高位置.若摆锤对地面的压力可视为大小为 F的恒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劃专网I丄(1)摆锤在上述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2)在上述过程中摩擦力对摆锤所做的功;(3)橡胶片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1)选从右侧最高点到左侧最高点的过程研究.因为初、末状态动能为零,所以全程损失的机械能 AE等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即:AE= mgLcos 0(2)对全程应用动能定理: WG + W= 0,②W G = mgLcos 0 ③由②、③得 W f=- W G = — mgLcos 0 ④(3)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得f^uF ⑤摩擦力做的功W f= — fs,⑥——、•、、—、,=mgLcos 0④、⑤式代入⑥式得:尸 Fs . ⑦答案(1)mgLcos 0 ⑵—mgLcos 0 ⑶盹詈'0。

高考一轮复习--动能定理及其应用一

高考一轮复习--动能定理及其应用一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一类别内容知识点1 知道动能的概念及定义式,会比较、计算物体的动能.。

2 理解动能定理的含义及适用范围3 掌握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的方法4 能灵活应用动能定理分析问题能力点 1 理解和掌握状态量和过程量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能合理利用转换法求变力的功【知识进阶】 1. 知识图谱运动状态量位置状态量机械能状态量的和动能 E = mv 21KP上述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中,属于状态量和过程量的分别有哪些?建立状态量和过程量的关系要注意哪些问题? 【能力进阶】一、标矢性——动能例题1.(多选)一物块绕着圆盘边缘以速度v 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公式E k =12mv 2中的速度v 一般是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B .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率决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C .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D .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二、状态量和过程量的关系——动能定理例题2.粗糙的1/4圆弧的半径为0.45m ,有一质量为0.2kg 的物体自最高点A 从静止开始下滑到圆弧最低点B 时,然后沿水平面前进0.4m 到达C 点停止. 设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g = 10m/s 2),求: (1)物体到达B 点时的速度大小.(2)物体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变式: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物体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ABC面.设物体在斜面最低点A的速度为v,压缩弹簧至C点时弹簧最短,C点距地面高度为h,则从A到C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多大?三、本章所用研究方法1.转换法-----求变力的功例题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水平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与转轴相距R,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当转速增至某一值时,物块即将在转台上滑动,此时转台已开始匀速转动,在这一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的大小?(假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变式: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在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A. 52mgR B. 3mgR C. 7mgR D.12mgR2.图像法——速度(v)-时间(t)图像、位移(x)-时间(t)图像例题4.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 k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A B C D变式: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E k0,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E k与位移x关系的图线是()A B C D【进阶练习】(限时10分钟)1.质量为2 kg的物体A以5 m/s的速度向北运动,另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B以10 m/s的速度向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E k A =E kB B .E k A >E k BC .E k A <E k BD .因运动方向不同,无法比较动能2.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 kg 的静止足球,使足球以10 m/s 的水平速度飞出,设人踢足球的平均作用力为200 N ,足球在水平方向滚动的距离为20 m ,则人对足球做的功为(g 取10 m/s 2)( )A .50 JB .200 JC .4 000 JD .6 000 J3.甲、乙两车汽车的质量之比m 1∶m 2=2∶1,它们刹车时的初动能相同,若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它们滑行的距离之比s 1∶s 2等于( )A .1∶1B .1∶2C .1∶4D .4∶14.质量m =10 kg 的物体只在变力F 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F 随坐标x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新高考物理机械能5-2 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同步练

 新高考物理机械能5-2 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同步练

第五章 机械能(二) 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1.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不同合外力F 的作用下通过了相同的位移x 0,下列情况中物体在x 0位置时速度最大的是( )2.(2021·山东等级考)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 的轻质细杆,一端可绕竖直光滑轴O 转动,另—端与质量为m 的小木块相连。

木块以水平初速度v 0出发,恰好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圆周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A .m v 022πLB .m v 024πLC .m v 028πLD .m v 0216πL3.如图所示,AB 为14圆弧轨道,BC 为水平直轨道,BC 恰好在B 点与AB 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 ,BC 的长度也是R 。

一质量为m 的物体与两个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它由轨道顶端A 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 处停止,重力加速度为g ,那么物体在AB 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A .μmgR 2B .mgR 2C .mgRD .(1-μ)mgR4.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A ,若将小球A 从弹簧的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 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 。

若将小球A 换为质量为3m 的小球B ,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 下降h 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 )A .2ghB .4gh 3C .ghD .gh 25.(多选)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受到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过时间t0和4t0速度分别达到2v0和v0时,分别撤去F1和F2,以后物体继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两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物体所受摩擦力F f1∶F f2=2∶1B.A、B物体所受摩擦力F f1∶F f2=1∶1C.F1和F2对A、B做的功W1∶W2=6∶5D.F1和F2对A、B做的功W1∶W2=12∶56.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1)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1)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1)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1.如图所示,一条带有竖直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R =0.5m 。

物块A 以v 0=10m/s 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N ,再沿圆轨道滑出,P 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4,A 的质量为m =1kg (A 可视为质点) ,求:(1)物块经过N 点时的速度大小; (2)物块经过N 点时对竖直轨道的作用力; (3)物块最终停止的位置。

【答案】(1)5m/s v =;(2)150N ,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3)12.5m x = 【解析】 【分析】 【详解】(1)物块A 从出发至N 点过程,机械能守恒,有22011222mv mg R mv =⋅+ 得20445m /s v v gR =-=(2)假设物块在N 点受到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下为F N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N v mg F m R+=得物块A 受到的弹力为2N 150N v F m mg R=-=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物块对轨道的作用力为N N 150N F F '==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3)物块A 经竖直圆轨道后滑上水平轨道,在粗糙路段有摩擦力做负功,动能损失,由动能定理,有20102mgx mv μ-=-得12.5m x =2.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AB 底端与半径R=0.4 m 的光滑半圆轨道BC 平滑相连,O 点为轨道圆心,BC 为圆轨道直径且处于竖直方向,A 、C 两点等高.质量m=1 kg 的滑块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能滑到与O 点等高的D 点,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要使滑块能到达C 点,求滑块从A 点沿斜面滑下时初速度v 0的最小值;(3)若滑块离开C 点的速度为4 m/s ,求滑块从C 点飞出至落到斜面上所经历的时间. 【答案】(1)0.375(2)3/m s (3)0.2s 【解析】试题分析:⑴滑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重力mg 、接触面的弹力N 和斜面的摩擦力f 作用,弹力始终不做功,因此在滑块由A 运动至D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R -μmgcos37°2sin 37R︒=0-0 解得:μ=0.375⑵滑块要能通过最高点C ,则在C 点所受圆轨道的弹力N 需满足:N≥0 ①在C 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N =2Cv m R② 在滑块由A 运动至C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cos37°2sin 37R ︒=212C mv -2012mv ③ 由①②③式联立解得滑块从A 点沿斜面滑下时的初速度v 0需满足:v 03gR =23 即v 0的最小值为:v 0min =3⑶滑块从C 点离开后将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x =vt ④在竖直方向的位移为:y =212gt ⑤ 根据图中几何关系有:tan37°=2R yx-⑥ 由④⑤⑥式联立解得:t =0.2s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规律、动能定理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3.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某物理小组提出了下列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60°、长为L 1=23m 的倾斜轨道AB ,通过微小圆弧与长为L 2=32m 的水平轨道BC 相连,然后在C 处设计一个竖直完整的光滑圆轨道,出口为水平轨道上D 处,如图所示.现将一个小球从距A 点高为h =0.9m 的水平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v 0水平弹出,到A 点时小球的速度方向恰沿AB 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小球与AB 和BC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3,g 取10m/s 2.(1)求小球初速度v 0的大小; (2)求小球滑过C 点时的速率v C ;(3)要使小球不离开轨道,则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R 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16m/s (2)6m/s (3)0<R ≤1.08m 【解析】试题分析:(1)小球开始时做平抛运动:v y 2=2gh代入数据解得:22100.932/y v gh m s =⨯⨯==A 点:60y x v tan v ︒=得:032/6/603yx v v v s m s tan ==︒== (2)从水平抛出到C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2211201122C mg h L sin mgL cos mgL mv mv θμθμ+---=代入数据解得:36/C v m s =(3)小球刚刚过最高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则:21mv mg R =22111 222C mv mgR mv += 代入数据解得R 1=1.08 m当小球刚能到达与圆心等高时2212C mv mgR = 代入数据解得R 2=2.7 m当圆轨道与AB 相切时R 3=BC•tan 60°=1.5 m 即圆轨道的半径不能超过1.5 m综上所述,要使小球不离开轨道,R 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0<R≤1.08 m . 考点:平抛运动;动能定理4.如图所示,AB是竖直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下端B点与水平直轨道相切.一个小物块自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轨道半径为R=0.2m,小物块的质量为m=0.1kg,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m/s2.求:(1)小物块在B点时受到的圆弧轨道的支持力大小;(2)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答案】(1)3N (2)0.4m【解析】(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在B点联立以上两式得F N=3mg=3×0.1×10N=3N.(2)设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为l,对小物块运动的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μmgl=0,代入数据得【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掌握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动能定理进行解题.5.某物理小组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提出了下列的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53°,长为L1=7.5m的倾斜轨道AB,通过微小圆弧与足够长的光滑水平轨道BC相连,然后在C处连接一个竖直的光滑圆轨道.如图所示.高为h=0.8m光滑的平台上有一根轻质弹簧,一端被固定在左面的墙上,另一端通过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1kg的小球压紧弹簧,现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离开台面时已离开弹簧,到达A点时速度方向恰沿AB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小物块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取10m/s2,sin53°=0.8.求:(1)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2)小球到达C点时速度v C的大小;(3)小球进入圆轨道后,要使其不脱离轨道,则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R 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1)4.5J ;(2)10m/s ;(3)R ≥5m 或0<R ≤2m 。

2021届高考物理学案:第五章第2讲 动能定理及应用

2021届高考物理学案:第五章第2讲 动能定理及应用

第2讲 动能定理及应用知识要点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公式:E k =错误!mv 2.3。

单位:焦耳,1 J =1 N·m=1 kg·m 2/s 2。

4.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

5.状态量:动能是状态量,因为v 是瞬时速度. 二、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W =12mv 2,2-错误!mv 错误!或W =E k2-E k1。

3。

物理意义: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4。

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间断作用.基础诊断1。

(多选)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B 。

动能总为非负值C。

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不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一定变化D。

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解析由动能的定义和特点知,A、B项正确;动能是标量而速度是矢量,当动能变化时,速度的大小一定变化;而速度的变化可能只是方向变了,大小未变,则动能不变,且物体有加速度,处于非平衡状态,故C、D项均错误。

答案AB2。

(2018·全国Ⅱ卷,14)如图1,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

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图1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解析由动能定理W F-W f=E k-0,可知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小于拉力所做的功,A正确。

答案A3。

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1∶2,速度之比v1∶v2=2∶1,当两车急刹车后,甲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s1,乙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s2,设两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 )A.s1∶s2=1∶2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餐作业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见学生用书P337A 组·基础巩固题1.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能在圆形轨道上运行,它们的质量相等,轨道半径之比等于2,则它们的动能之比等于( )A .2 B.2 C.12 D.22解析 地球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 r2=m v 2r , 则卫星的动能为E k =12m v 2=GMm 2r ∝1r , 所以E k1E k2=r 2r 1=12,选C 项。

答案 C2.据海军论坛报道,我国02号新型航母将采用令世界震惊的飞机起飞方式—电磁弹射起飞。

原理相当于电磁炮的加速原理,强大的电磁力能使飞机在很短时间内由静止加速到v 1,然后在发动机的推力作用下加速到起飞速度v 2。

假设电磁加速轨道水平且长为x ,不计阻力,某舰载机的质量为m ,电磁力恒定,则电磁力的平均功率是( )A.m v 312xB.m v 314xC.m v 322xD.m v 324x解析 以飞机为研究对象,由动能定理得Fx =12m v 21,P =12F v 1,解得P =m v 314x,故B 项正确。

答案 B3.(多选)如图是利用太阳能驱动的小车,若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 前进距离s ,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在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 ,小车所受阻力恒为F ,那么这段时间内( )A .小车做匀加速运动B .电动机所做的功为PtC .电动机所做的功为12m v 2m D .电动机所做的功为Fs +12m v 2m 解析 对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P v -F =ma ,由于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故小车加速度逐渐减小,小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A 项错误;电动机对小车所做的功W =Pt ,B 项正确;对小车由动能定理得W -Fs =12m v 2m ,解得W =Fs +12m v 2m ,C 项错误,D 项正确。

答案 BD4.(多选)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安装有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用水平传送带传送工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 运送质量为m 的工件,工件以v 0(v 0<v )的初速度从A 位置滑上传送带,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工件滑上传送带到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所需时间为v -v 0μgB .因传送工件电动机多做的功为12m (v 2-v 20) C .传送带的摩擦力对工件所做的功为12m (v -v 0)2 D .工件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为()v -v 022μg解析 工件滑上传送带后先做匀加速运动,μmg =ma ,a =μg ,相对滑动时间为t =v -v 0μg ,A 项正确;因传送工件电动机多做的功W =μmg v t =m v (v -v 0),B 项错误;根据动能定理传送带对工件做功W 1=12m (v 2-v 20),C 项错误;工件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Δx =v t -v +v 02t =(v -v 0)22μg,D 项正确。

答案 AD5.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

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

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则( )A .W =12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W >12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 C .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得P 点动能E k P =mgR ,经过N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可得4mg -mg =m v 2R ,所以N 点动能为E k N =3mgR 2,从P 点到N 点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R -W =3mgR 2-mgR ,即克服摩擦力做功W =mgR 2。

质点运动过程,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F N -mg cos θ=ma =m v 2R ,根据左右对称,在同一高度处,由于摩擦力做功导致在右边圆形轨道中的速度变小,轨道弹力变小,滑动摩擦力f =μF N 变小,所以摩擦力做功变小,那么从N 到Q ,根据动能定理,Q 点动能E k Q =3mgR 2-mgR -W ′=12mgR -W ′,由于W ′<mgR 2,所以Q 点速度仍然没有减小到0,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对照选项,C 项正确。

答案 C6.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方向,DE 段为直线),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3~t 4时间内,小球竖直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t 0~t 2时间内,合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 .0~t 2时间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一定为v 32D .t 3~t 4时间内,拉力做的功为m (v 3+v 4)2[(v 4-v 3)+g (t 4-t 3)] 解析 t 3~t 4时间内小球做竖直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A 项错误;t 0~t 2时间内小球速度一直增大,合力对小球一直做正功,B 项错误;0~t 3时间内小球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不等于v 32,C 项错误;t 3~t 4由动能定理得W F -mgh =12m v 24-12m v 23,且h =12(v 4+v 3)(t 4-t 3),解得W F =m (v 3+v 4)2[](v 4-v 3)+g (t 4-t 3),D 项正确。

答案 D7.(多选)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与斜面底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平板A 连接,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B靠在平板的右侧,A 、B 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开始时用手按住物体B 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放手,使A 和B 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距离L 时,A 和B 达到最大速度v 。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和B 达到最大速度v 时,弹簧是自然长度B .若运动过程中A 和B 能够分离,则A 和B 恰好分离时,二者加速度大小均为g (sin θ+μcos θ)C .从释放到A 和B 达到最大速度v 的过程中,弹簧对A 所做的功等于12M v 2+MgL sin θ+μMgL cos θ D .从释放到A 和B 达到最大速度v 的过程中,B 受到的合力对它做的功等于12m v 2 解析 A 和B 达到最大速度v 时,A 和B 的加速度为零。

对AB 整体:由平衡条件知kx =(m +M )g sin θ+μ(m +M )g cos θ,所以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故A 项错误;A 和B 恰好分离时,A 、B 间的弹力为0,A 、B 的加速度相同,对B 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 sin θ+μmg cos θ=ma ,得a =g sin θ+μg cos θ,故B 项正确;从释放到A 和B 达到最大速度v 的过程中,对AB 整体,根据动能定理得W 弹-(m +M )gL sin θ-μ(m +M )g cos θ·L =12(m +M )v 2,所以弹簧对A 所做的功W 弹=12(m +M )v 2+(m +M )gL sin θ+μ(m +M )g cos θ·L ,故C 项错误;从释放到A 和B 达到最大速度v 的过程中,对于B ,根据动能定理得B 受到的合力对它做的功W 合=ΔE k =12m v 2,故D 项正确。

答案 BDB 组·能力提升题8.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MON ,OM 水平,ON 竖直且光滑,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的两小球A 和B 分别套在OM 和ON 杆上,B 球的质量为2 kg ,在作用于A 球的水平力F 的作用下,A 、B 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此时OA =0.3 m ,OB =0.4 m ,改变水平力F 的大小,使A 球向右加速运动,已知A 球向右运动0.1 m 时速度大小为3 m /s ,则在此过程中绳的拉力对B 球所做的功为(g 取10 m/s 2)( )A .11 JB .16 JC .18 JD .9 J解析 A 球向右运动0.1 m 时,v A =3 m/s ,OA ′=0.4 m ,OB ′=0.3 m ,设此时∠BAO =α,则有tan α=34。

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得v A cos α=v B sin α,解得v B =4 m/s 。

以B 球为研究对象,此过程中B 球上升高度h=0.1 m,由动能定理,W-mgh=12m v2B,解得轻绳的拉力对B球所做的功为W=mgh+12m v2B=2×10×0.1 J+12×2×42 J=18 J,C项正确。

答案 C9.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的圆盘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物块从圆盘边缘上的P点,以大小恒定的初速度v0,在圆盘上沿与直径PQ 成不同夹角θ的方向开始滑动,小物块运动到圆盘另一边缘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v2-cosθ图象应为()解析设圆盘半径为r,小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2r cosθ=12m v2-12m v20,整理得v2=v20-4μgr cosθ,可知v2与cosθ为线性关系,斜率为负,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答案 A【解题技巧】本题考查数学在物理中的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找出v2与cosθ的函数关系式,再与图象对照即可轻松解决问题。

10. (2018·三明A片区联盟期末考试)(多选)如图所示,物块A、B、C、D的质量都是m,并都可看作质点,四个物块用细线通过轻质滑轮连接。

物块B与C、C与D、D与地面的距离都是L。

现将物块A下方的细线剪断,若物块A距离滑轮足够远且不计一切阻力,则()A .A 上升的最大速度是5gL 3 B .A 上升的最大速度是17gL 6C .A 上升的最大高度是53L 12D .A 上升的最大高度是23L 6解析 设物块D 落地时速度为v 1,在物块D 落地过程中,对四个物块应用动能定理有3mgL -mgL =12×4m v 21;在物块C 落地过程中,对三个物块应用动能定理有2mgL -mgL =12×3m v 22-12×3m v 21,联立解得v 2=5gL 3,A 项正确,B 项错误;之后物块B 匀速下降直到落地,A 匀速上升,至此A 已上升了3L 的高度;再往后物块A 做竖直上抛运动,还可以上升h =v 222g =5L 6,A 上升的最大高度H =h +3L =236L ,C 项错误,D 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