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 (1)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1一、教材简析:《鲁滨孙漂流记》是历险小说,鲁滨孙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鲁滨孙喜欢航海和冒险,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
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种种困难,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国。
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本课是《鲁滨孙漂流记》的缩写,重点写鲁滨孙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
鲁滨孙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
学习本课是要让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孙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二、教学理念: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学习发现的无穷乐趣。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探究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真切的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解读文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自己获得真理。
依据这样的理念,本教学设计着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自主思辩的平台,精心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引领学生全身心地与文本展开对话,自主探究鲁滨孙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
课堂上真正呈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并且强调对原著《鲁滨孙漂流记》文字内容进行拓展学习,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界,使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是独立阅读课文有效学习的最好体现。
形成开放的、灵动的、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
三、教学要求:1、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3、引导学生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精神,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
四、教学重点:1、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
2、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精选13篇)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精选13篇)《鲁滨孙漂流记》篇1教室周围坐满了看课的专家、领导、老师。
课前5分钟,学生反复吟诵《论语》中的相关章节和我们积累的古诗、词(因为我们学校是“国学”经典诵读特色学校),我和孩子们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了我们愉快的课堂之旅。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师:(板书课题,让生齐读。
然后顺手拿起桌上的《鲁滨孙漂流记》原着。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本书。
读过吗?生:摇头。
其中有5名孩子举手表示读过。
师:据说,除了《圣经》外,《鲁滨孙漂流记》是再版最多的一本书。
今天,该书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小说,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不朽的名着!二、初读感知,把握全文师:没读过这本名着是一种遗憾。
不过不要紧,这节课让我们先来读它的缩写本,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
捧起书本,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自己读自己的,包括“阅读提示”也要读。
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问小组里的其他同学。
(我一改往昔按要求读课文的习惯,采取了让学生“无目的漫读”。
我们浏览网页、品茗阅报,不都是在无意识中漫读吗?我就是要训练孩子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捕捉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生:自由朗读。
读书声缓缓平息……师:把课文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肯定有不少收获。
(我抱以特别的期待)下面将你的收获讲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听。
(顿然,以6人小组围坐的孩子们,倏地站了起来,小脑袋碰在一起,叽里呱啦地交流了起来。
)师:(交流完毕)都有些什么收获?蔡春涛:我的收获是知道《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大作家笛福,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
他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
罗璇:鲁滨孙遇到了种种困难,都被他一一战胜了,真了不起!兰小钧:鲁滨孙救下了一个野人‘星期五’,后来‘星期五’成了他最好的帮手。
曾玉:同学们,我还积累了几个词语,荒无人烟、天涯海角、畜养、圈养、野蛮、叛乱。
下面我领着大家读一读。
(读略)翁小超:鲁滨孙虽然遭遇绝境,置身荒岛,但他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我太佩服他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走进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
2、以《鲁宾逊漂流记》为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长篇小说时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逐步掌握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4、结合具体内容,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体会《鲁宾逊漂流记》的写作特点,学习主人公鲁滨逊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5、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重点:以《鲁宾逊漂流记》为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长篇小说时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逐步掌握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即:通过泛读让学生认识作品的基本内容;通过精读让学生认识作者是怎样展现这些内容的。
教学难点抓住品读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的描写,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学习主人公鲁滨逊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共读一本书,一本名著,它就是《鲁滨逊漂流记》。
2、我看同学都把书带来了,这本书你读了吗?3、我随便问一问啊,你都是什么时间读的课外书?每天都读吗?能坚持每天都读一会儿课外书的同学举手我瞧瞧?4、这本书你读完了吗?读了几遍?有没有读2遍的?5、师总结:每天都坚持读课外书的同学老师很佩服你!如果这本书你读了2遍,3遍,我就更佩服你了!二、游戏闯关,了解名著内容1、既然这本书你们都读过了,那我要考一考你们啦?行吗?2、考一考:谁能说说看,这本书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遇险,逃生到一座小岛上,克服一切困难在小岛上生活了35年,最后成功返回家园的故事。
3、看图片,猜故事(用一两句话说一说)4、这本书中还有哪个故事情节令你最喜欢最感兴趣?讲一讲(先同位讲一讲)5、故事讲得真好!同学们读完一本书啊,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一些精彩的情节会留在我们脑海中,这些都是略读时带给我们的收获。
三、读故事,品人物1、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读书一遍未必够,而且大多是不够的,于是读第二遍,第三遍……”接下来,让我们再次翻开书本,来细细品读《鲁滨逊漂流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 (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 (1)《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一、导入课题1、师:(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衣衫褴褛生2:身体强健生:3: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师:对,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板书课题)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
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
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
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二、初读感知,把握全文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自己读自己的,包括“阅读提示”也要读。
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问小组里的其他同学。
(我一改往常按要求读课文的习惯,采取了让学生“无目的漫读”。
就是想要训练孩子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捕捉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生:自由朗读。
读书声缓缓平息……师:同学们刚才把课文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肯定有不少收获吧!(我抱以特别的期待)下面将你的收获讲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听。
好吗?(顿时,以6人小组围坐的孩子们,倏地站了起来,小脑袋碰在一起,叽里呱啦地交流了起来。
)师:(交流完毕)都有些什么收获?生1:我的收获是知道《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大作家笛福,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
他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
生2:鲁滨孙遇到了种种困难,都被他一一战胜了,真了不起!生3:鲁滨孙救下了一个野人‘星期五’,后来‘星期五’成了他最好的帮手。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教案《鲁滨孙漂流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文章第二至八自然段三、教学准备《夏令营的较量》有关资料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过《鲁滨孙漂流记》吗?有谁能告诉老师这篇长篇小说的作者是谁?(板书:英、笛福)2、本文是书的缩写,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他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居然生活了二十多年。
3、你能想像一下荒无人烟的小岛是怎样的吗?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
4、刚才同学们通过想象,自己描绘了一幅荒岛风景图,真的是很荒凉,很艰苦。
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鲁滨孙来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荒岛(引读)5、课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荒岛:没有名字、没有人居住,到处都是乱石野草。
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荒岛上,你会怎样?(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那么,鲁滨孙又是怎样在这一个小岛上活下去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鲁滨孙在岛上惊险经历的部分找出来。
2、思考并交流: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碰到了哪些困难?怎样解决?(交流时随机板书:遇到困难:冷、饿、野人的威胁)(三)围绕重点,读书讨论1、鲁滨孙在岛上的经历艰难、惊险,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难"中处处透着"险",而鲁滨孙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想尽办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历尽艰难,勇敢地活着,对于这样的鲁滨孙你佩服吗?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读给你的同桌听,说一说:你佩服鲁滨孙的什么?为什么佩服?而同桌在听完后对其进行评价。
2、指名朗读,并谈感受。
学生甲:“他喜欢航海冒险……碰到过许多危险,但是他一点儿也不畏惧……”,从这里我看出,由于他经受了多种锻炼,喜欢冒险,经验一定丰富。
学生乙:从鲁滨孙看到“沉船”,就马上“找到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并且找到许多有用的、可以吃的东西,说明他一定动了脑筋,想到沉船上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这也是他经验丰富的表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读书指导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读书指导课教学设计《鲁滨孙漂流记》读书指导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鲁滨逊漂流记》(又译为《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小说作品,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出身于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
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一人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
鲁滨逊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
经过了整整28个年头,才有一艘英国船路过该岛,鲁滨逊得以返回故乡。
笛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的资产阶级所应具备的一切特征——勇敢、智慧、理性、勤劳、坚强,也告诉人们不论遇到何种困难。
小说内容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相当惊险。
十分适合用讲故事的形式深入文本理解阅读。
另外小说中重点人物不多,并不太适合表演阅读,所以在本节阅读指导课上,我定位于深入细读文本,获取重点信息,借助思维导图,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片段为指导的重点。
设计理念与思课外阅读重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命需求。
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去鼓励和促进学生,调动他们的审美经验去理解、体验、补充、创造作品,最终由学生自己主动感悟并内化于心。
因此,我将本课的思路确定为如下:(用流程图说明)教学目标:1、通过电子书包网络环境互动讨论交流,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理解与梳理文本的内容,并能运用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
3、尝试口头表述再现文本内容,能清晰有顺序有重点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文本片段,培养细读文本的习惯,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电子书包网络环境互动讨论,交流阅读成果,利用思维导图尝试口头表述再现文本内容,能清晰有顺序有重点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文本片段,培养细读文本的习惯,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细读文本的习惯,学会口头表述再现文本内容,具体详细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重点部分。
教学过程:一、回顾检测导入,展示自读成果1、展示自读过关测试的情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课堂实录与评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课堂实录与评析《鲁滨孙漂流记》课堂实录与评析导读老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了吧?(生答:知道,《鲁滨孙漂流记》)。
对,《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问世以后,已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的版本,成为了世界名著。
十八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思想家卢梭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
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来解读一下,好不好?(生答:好。
)在同学们解读这本书之前,我想知道有多少同学通读过这本书。
请举手,我看看。
(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只有两三个学生没有举手。
)好,请把手放下。
看来,大部分同学都通读过这本书,解读起来应该不难。
这样,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一排为一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解读的内容,也就是学习成果。
每个同学可以先把你想向同学们介绍的内容告诉给组长,由组长整合协调,把你们组要展示的内容分解到每一个同学。
然后,同学分头去准备,由组长安排展示的顺序。
听明白了吗?(生答:听明白了。
)好,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
十分钟后,组长来抽签,确定小组展示的顺序,好不好?(生答:好。
)那就开始准备吧。
(小组同学集中到了一起,商量展示解读的内容、顺序和形式。
有的查阅相关书籍,有的上网查阅资料,准备展示。
老师巡视指导。
)展示老师:同学们,准备的怎么样了?(生答:好了。
)那好,就请四位组长到前面来抽签吧。
(四位组长走到讲台,每人抽了一个签。
)现在,还要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把你们小组解读的内容要点写在黑板上。
(每组去了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去写要点。
)好,现在就请抽到1号签的小组先展示吧。
(抽到1号签的小组首先展示解读的内容。
)生1(主持人):大家好。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小组向大家展示的主要内容:1、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2、鲁滨孙日记的精彩片段;3、主人公鲁滨孙的性格特征;4、这本书的艺术特色;5、卢梭为什么建议成长中的青少年要读读这本书;下面就请胡晗旭同学为大家介绍《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的作者及背景。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部编版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实录一、阅读梗概,绘出故事地图(一)揭示课题,了解作家作品师:同学们,假如让你到荒岛上独自生活,只能带三样东西,你打算带什么呢?生:我要带帐篷、打火机、矿泉水。
师:不吃东西?生:我要带粮食,带水,还有电脑……师:荒岛上连电都没有,带电脑又有什么用呢?生:三样东西太少了,根本就不能生存。
师:是啊,无论你带什么,对我们来说,独自在荒岛生存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然而,有一本书,书中的主人公竟然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这本书就是——生:《鲁滨逊漂流记》师:《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距今300年了,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当时发生的一段真实故事为蓝本,结合作家自己的经历和想象,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具有传奇经历的英雄人物——鲁滨逊流落荒岛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本书的梗概和节选。
板书课题: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二)默读梗概,批注主要事件师:课文由两部分组成:梗概和节选(板书)。
梗概是一种应用文体,是原著的简单介绍;节选是原著中选取出来的精彩片段。
我们先来默读梗概,边读边思考:这篇梗概介绍了鲁滨逊的哪些事,可用概括小标题的方式批注在自然段的旁边。
生:(默读、批注。
)(三)交流批注,绘出故事地图师:可以交流一下吗?生:这篇梗概有十个自然段,我认为大至写了鲁滨逊的七件事。
第一件事是第2自然段,说他在去非洲时,船遇到大风,同伴在逃生时都死在海里了,只有鲁滨逊一个人被冲进了荒岛。
师:你有概括小标题吗?生:我批注的是“冲进荒岛”师:其他人呢?生:我写的是“流落荒岛”。
师:用上文中的这个词,(板书:流落荒岛)“流落”更好地表现出鲁滨逊当时被冲上荒岛的落魄,很好。
生:第二件事写的是鲁滨逊“做船取物”。
师: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第3自然段)生:(读后)我批注的是“船中取物”师:请你写在黑板上去。
(学生板书)生:第三件事是第4自然段,我来读一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走进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
2、以《鲁宾逊漂流记》为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长篇小说时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逐步掌握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4、结合具体内容,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体会《鲁宾逊漂流记》的写作特点,学习主人公鲁滨逊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5、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重点:以《鲁宾逊漂流记》为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长篇小说时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逐步掌握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即:通过泛读让学生认识作品的基本内容;通过精读让学生认识作者是怎样展现这些内容的。
教学难点抓住品读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的描写,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学习主人公鲁滨逊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共读一本书,一本名著,它就是《鲁滨逊漂流记》。
2、我看同学都把书带来了,这本书你读了吗?3、我随便问一问啊,你都是什么时间读的课外书?每天都读吗?能坚持每天都读一会儿课外书的同学举手我瞧瞧?4、这本书你读完了吗?读了几遍?有没有读2遍的?5、师总结:每天都坚持读课外书的同学老师很佩服你!如果这本书你读了2遍,3遍,我就更佩服你了!二、游戏闯关,了解名著内容1、既然这本书你们都读过了,那我要考一考你们啦?行吗?2、考一考:谁能说说看,这本书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遇险,逃生到一座小岛上,克服一切困难在小岛上生活了35年,最后成功返回家园的故事。
3、看图片,猜故事(用一两句话说一说)4、这本书中还有哪个故事情节令你最喜欢最感兴趣?讲一讲(先同位讲一讲)5、故事讲得真好!同学们读完一本书啊,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一些精彩的情节会留在我们脑海中,这些都是略读时带给我们的收获。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学习文档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师:(板书课题,让生齐读。
然后顺手拿起桌上的《鲁滨孙漂流记》原著。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本书。
读过吗?生:摇头。
其中有5名孩子举手表示读过。
师:据说,除了《圣经》外,《鲁滨孙漂流记》是再版最多的一本书。
今天,该书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小说,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不朽的名著!二、初读感知,把握全文师:没读过这本名著是一种遗憾。
不过不要紧,这节课让我们先来读它的缩写本,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
捧起书本,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自己读自己的,包括“阅读提示”也要读。
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问小组里的其他同学。
(我一改往昔按要求读课文的习惯,采取了让学生“无目的漫读”。
我们浏览网页、品茗阅报,不都是在无意识中漫读吗?我就是要训练孩子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捕捉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生:自由朗读。
读书声缓缓平息……师:把课文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肯定有不少收获。
(我抱以特别的期待)下面将你的收获讲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听。
(顿然,以6人小组围坐的孩子们,倏地站了起来,小脑袋碰在一起,叽里呱啦地交流了起来。
)师:(交流完毕)都有些什么收获?蔡春涛:我的收获是知道《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大作家笛福,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
他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
罗璇:鲁滨孙遇到了种种困难,都被他一一战胜了,真了不起!兰小钧:鲁滨孙救下了一个野人‘星期五’,后来‘星期五’成了他最好的帮手。
曾玉:同学们,我还积累了几个词语,荒无人烟、天涯海角、畜养、圈养、野蛮、叛乱。
下面我领着大家读一读。
(读略)翁小超:鲁滨孙虽然遭遇绝境,置身荒岛,但他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我太佩服他了。
王秀文:鲁滨孙勇敢无畏、机智坚韧,活出了人的尊严!(孩子们的落落大方,条思缕析,真正给置身课堂的老师们呈现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群言堂”。
)三、语境练笔,开启心智师:“荒无人烟”的小岛是怎样的一座岛?想象一下——梅清霞:乱石嶙峋,松杉葱郁。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课堂实录与评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课堂实录与评析《鲁滨孙漂流记》课堂实录与评析导读老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了吧?(生答:知道,《鲁滨孙漂流记》)。
对,《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问世以后,已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的版本,成为了世界名著。
十八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思想家卢梭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
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来解读一下,好不好?(生答:好。
)在同学们解读这本书之前,我想知道有多少同学通读过这本书。
请举手,我看看。
(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只有两三个学生没有举手。
)好,请把手放下。
看来,大部分同学都通读过这本书,解读起来应该不难。
这样,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一排为一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解读的内容,也就是学习成果。
每个同学可以先把你想向同学们介绍的内容告诉给组长,由组长整合协调,把你们组要展示的内容分解到每一个同学。
然后,同学分头去准备,由组长安排展示的顺序。
听明白了吗?(生答:听明白了。
)好,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
十分钟后,组长来抽签,确定小组展示的顺序,好不好?(生答:好。
)那就开始准备吧。
(小组同学集中到了一起,商量展示解读的内容、顺序和形式。
有的查阅相关书籍,有的上网查阅资料,准备展示。
老师巡视指导。
)展示老师:同学们,准备的怎么样了?(生答:好了。
)那好,就请四位组长到前面来抽签吧。
(四位组长走到讲台,每人抽了一个签。
)现在,还要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把你们小组解读的内容要点写在黑板上。
(每组去了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去写要点。
)好,现在就请抽到1号签的小组先展示吧。
(抽到1号签的小组首先展示解读的内容。
)生1(主持人):大家好。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小组向大家展示的主要内容:1、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2、鲁滨孙日记的精彩片段;3、主人公鲁滨孙的性格特征;4、这本书的艺术特色;5、卢梭为什么建议成长中的青少年要读读这本书;下面就请胡晗旭同学为大家介绍《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的作者及背景。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课堂实录与评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课堂实录与评析《鲁滨孙漂流记》课堂实录与评析导读老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了吧?(生答:知道,《鲁滨孙漂流记》)。
对,《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问世以后,已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的版本,成为了世界名著。
十八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思想家卢梭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
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来解读一下,好不好?(生答:好。
)在同学们解读这本书之前,我想知道有多少同学通读过这本书。
请举手,我看看。
(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只有两三个学生没有举手。
)好,请把手放下。
看来,大部分同学都通读过这本书,解读起来应该不难。
这样,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一排为一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解读的内容,也就是学习成果。
每个同学可以先把你想向同学们介绍的内容告诉给组长,由组长整合协调,把你们组要展示的内容分解到每一个同学。
然后,同学分头去准备,由组长安排展示的顺序。
听明白了吗?(生答:听明白了。
)好,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
十分钟后,组长来抽签,确定小组展示的顺序,好不好?(生答:好。
)那就开始准备吧。
(小组同学集中到了一起,商量展示解读的内容、顺序和形式。
有的查阅相关书籍,有的上网查阅资料,准备展示。
老师巡视指导。
)展示老师:同学们,准备的怎么样了?(生答:好了。
)那好,就请四位组长到前面来抽签吧。
(四位组长走到讲台,每人抽了一个签。
)现在,还要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把你们小组解读的内容要点写在黑板上。
(每组去了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去写要点。
)好,现在就请抽到1号签的小组先展示吧。
(抽到1号签的小组首先展示解读的内容。
)生1(主持人):大家好。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小组向大家展示的主要内容:1、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2、鲁滨孙日记的精彩片段;3、主人公鲁滨孙的性格特征;4、这本书的艺术特色;5、卢梭为什么建议成长中的青少年要读读这本书;下面就请胡晗旭同学为大家介绍《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的作者及背景。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鲁滨逊漂流记》课堂教学实录
《鲁滨孙漂流记》课堂教学实录师:课前,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吧!(课件出示)P播放荒野求生视频师:生吞象鼻虫,烧烤野老鼠的贝爷,你们一定有所耳闻吧!在这档野外求生节目中,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恶劣的环境中寻求生机。
孩子们,如果有一天,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课件出示)P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你又冷又饿;没有同伴;没有充足的食物;周围还有野兽和野人出现......师: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怎么办?(生答,师随评)师: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独自在孤岛上生存吗?英国作家笛福给我们的答案是“能”。
不行,请看!(课件出示)P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
塞尔科克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书。
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
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
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
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
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这部小说被后人尊奉为十八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
那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便是丹尼尔·笛福,那部经典之作便是脍炙人口的《鲁滨逊漂流记》。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滨孙漂流记》,(课件出示课题)(B板书:课题)一起读读课题。
(齐读)师:《鲁滨逊漂流记》与笛福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
那么,笛福一生的经历如何呢?谁来介绍下?(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P笛福(1660—1731),是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称为“欧洲小说之父”。
他书中的主人公聪明机智,充满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导读课教学实录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导读课教学实录《鲁滨孙漂流记》导读课教学实录课前谈话:师:上课前老师想考考大家PPT出示脑筋急转弯1、跑得最快的人——曹操2、最大的人——宰相3、最早登月的人——嫦娥一、封面导入,聚焦漂流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 ppt出示封面: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出书名、作者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咱们一起把目光聚焦到漂流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生汇报师:在哪流浪。
为什么流浪,结果又怎么样?让我们一起走进书中的主人公鲁滨孙层层推测,走进鲁滨孙1、ppt出示鲁滨孙是一个英国人,他从小就喜欢航海和冒险。
到过世界上的许多地方。
也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2、鲁滨孙从小就喜欢航海和冒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几次航海经历:ppt出示航海经历第一次航海:1651年9月1日,乘船去伦敦,遇上可怕的风浪,几乎被淹死。
第二次航海:出海去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
第三次航海:遇上土耳其海盗沦为奴隶,后在葡萄牙船长的帮助下,在巴西经营种植园。
第四次航海:?师:第四次又发生了什么呢?学生猜测(触礁、海浪、海盗......)师: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名作家之所以能成为名作家,是因为时时处处都有可能隐藏着些什么,你发现了什么?Ppt出示第一次航海:1651年9月1日第四次航海:1659年9月1日师:对,时间都是9月1日,巧合的时间会发生巧合的事情吗?学生猜测4、师:到底会不会呢?我们一起来看到ppt出示:就这样,我们被海浪吞没了。
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会被海浪吞没。
学生再次猜测5、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ppt出示(学生读)这一次,飓风把我们刮到人类通商的航线以外去了,因此,我们即使不葬身海里,也将要落在当地土人的手里,再也不能回到家乡了。
我们就这样在死亡的边缘徘徊着。
6、师:我们就这样在死亡的边缘徘徊着,接下来怎么样了呢?ppt出示:等我觉得浪头开始退去的时候,就拼命在后退的海浪里向前挣扎,脚又接触到了海滩。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走进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
2、以《鲁宾逊漂流记》为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长篇小说时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逐步掌握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4、结合具体内容,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体会《鲁宾逊漂流记》的写作特点,学习主人公鲁滨逊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5、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重点:以《鲁宾逊漂流记》为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长篇小说时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逐步掌握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即:通过泛读让学生认识作品的基本内容;通过精读让学生认识作者是怎样展现这些内容的。
教学难点抓住品读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的描写,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学习主人公鲁滨逊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共读一本书,一本名著,它就是《鲁滨逊漂流记》。
2、我看同学都把书带来了,这本书你读了吗?3、我随便问一问啊,你都是什么时间读的课外书?每天都读吗?能坚持每天都读一会儿课外书的同学举手我瞧瞧?4、这本书你读完了吗?读了几遍?有没有读2遍的?5、师总结:每天都坚持读课外书的同学老师很佩服你!如果这本书你读了2遍,3遍,我就更佩服你了!二、游戏闯关,了解名著内容1、既然这本书你们都读过了,那我要考一考你们啦?行吗?2、考一考:谁能说说看,这本书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遇险,逃生到一座小岛上,克服一切困难在小岛上生活了35年,最后成功返回家园的故事。
3、看图片,猜故事(用一两句话说一说)4、这本书中还有哪个故事情节令你最喜欢最感兴趣?讲一讲(先同位讲一讲)5、故事讲得真好!同学们读完一本书啊,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一些精彩的情节会留在我们脑海中,这些都是略读时带给我们的收获。
三、读故事,品人物1、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读书一遍未必够,而且大多是不够的,于是读第二遍,第三遍……”接下来,让我们再次翻开书本,来细细品读《鲁滨逊漂流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课堂实录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课堂实录《鲁滨孙漂流记》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增强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重点: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教学难点:增强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设疑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下,一个人要生存需要哪些最基本的条件?(指名回答)如果失去了这些基本的条件,还能生存下去吗?2、师:(出示图片)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他就是鲁滨孙,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他创造了一个奇迹,在一个荒岛上,没有吃的、住的,又有野兽出没,竟然生活了很多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鲁滨孙漂流记》,跟随鲁滨孙去体验一下那惊险的荒岛生涯。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的脑海里产生了哪些疑问?预设:鲁滨孙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他是怎样生存下来的?他是怎样克服困难的?是什么让他生存下来?4、简介作品,引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这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代表作,深受人们喜爱。
小说从出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被译成了世界上所有文字。
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读读这部小说。
打开书,快速看一下,这篇课文与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梗概+精彩片段)梗概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而精彩片段能让我们品味原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风靡全球的名著。
二、初读课文,自学探究1、出示自学提示一,指导自学。
(1)自由读梗概部分,先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将各个自然段的意思串联起来,试着说说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
(2)浏览精彩片段,看看精彩片段描写的是梗概的哪部分内容。
看看“梗概”和“精彩片段”在人称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根据自学提示先独立阅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展开交流。
3、班内汇报交流。
汇报一:梗概部分(1)让我们先来浏览梗概部分,想想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师:(板书课题,让生齐读。
然后顺手拿起桌上的《鲁滨孙漂流记》原著。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本书。
读过吗?生:摇头。
其中有5名孩子举手表示读过。
师:据说,除了《圣经》外,《鲁滨孙漂流记》是再版最多的一本书。
今天,该书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小说,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不朽的名著!二、初读感知,把握全文师:没读过这本名著是一种遗憾。
不过不要紧,这节课让我们先来读它的缩写本,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
捧起书本,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自己读自己的,包括“阅读提示”也要读。
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问小组里的其他同学。
(我一改往昔按要求读课文的习惯,采取了让学生“无目的漫读”。
我们浏览网页、品茗阅报,不都是在无意识中漫读吗?我就是要训练孩子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捕捉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生:自由朗读。
读书声缓缓平息……师:把课文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肯定有不少收获。
(我抱以特别的期待)下面将你的收获讲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听。
(顿然,以6人小组围坐的孩子们,倏地站了起来,小脑袋碰在一起,叽里呱啦地交流了起来。
)师:(交流完毕)都有些什么收获?蔡春涛:我的收获是知道《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大作家笛福,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
他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
罗璇:鲁滨孙遇到了种种困难,都被他一一战胜了,真了不起!兰小钧:鲁滨孙救下了一个野人‘星期五’,后来‘星期五’成了他最好的帮手。
曾玉:同学们,我还积累了几个词语,荒无人烟、天涯海角、畜养、圈养、野蛮、叛乱。
下面我领着大家读一读。
(读略) 翁小超:鲁滨孙虽然遭遇绝境,置身荒岛,但他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我太佩服他了。
王秀文:鲁滨孙勇敢无畏、机智坚韧,活出了人的尊严!(孩子们的落落大方,条思缕析,真正给置身课堂的老师们呈现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群言堂”。
)三、语境练笔,开启心智师:“荒无人烟”的小岛是怎样的一座岛?想象一下——梅清霞:乱石嶙峋,松杉葱郁。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
一.三学习目标
1. 认识《鲁滨孙漂流记》的内容及背景;
2. 通过阅读,了解叙事结构及文体特点;
3. 扩展知识: 吸收历史知识、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等;
4. 查验技能: 积极查证分析作品及历史背景,挖掘主题思想,培养阅读观察能力,增强分析推理能力;
5. 发展能力: 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增强口头表达能力,练习书写能力;
6. 情感态度: 启发学生思考,培养良好品格,培养阅读养成,让学生感知阅读的乐趣,体会知识的乐趣。
二、四学习任务
1、阅读任务
阅读并完成《鲁滨孙漂流记》的阅读任务;
2、解答任务
解答《鲁滨孙漂流记》的解答任务;
3、分析任务
分析《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文体特点、主题思想及对历史造成的影响;
4、练习任务
练习《鲁滨孙漂流记》中围绕着主题思想、文体特点及故事架构的练习题。
三、五课堂教学活动
1、分解任务
首先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程安排,包括课堂教学内容、阅读任务、解答任务、分析任务以及练习任务等.
2、叙事故事定义
其次,让学生熟悉课文《鲁滨孙漂流记》,把课文中的叙事故事的构成有机的整理一遍。
3、分类分析
让学生分类分析课文《鲁滨孙漂流记》中人物形象、文体特点、主题思想以及历史背景等方面的表现内容。
4、讨论思考
要求学生围绕着课文《鲁滨孙漂流记》进行组织讨论,以激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5、练习题训练
接着让学生围绕着主题思想、文体特点及故事架构等方面的内容完成与题目有关的课堂练习题,并口头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 (1)《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一、导入课题1、师:(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衣衫褴褛生2:身体强健生:3: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师:对,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板书课题)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
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
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
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二、初读感知,把握全文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自己读自己的,包括“阅读提示”也要读。
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问小组里的其他同学。
(我一改往常按要求读课文的习惯,采取了让学生“无目的漫读”。
就是想要训练孩子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捕捉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生:自由朗读。
读书声缓缓平息……师:同学们刚才把课文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肯定有不少收获吧!(我抱以特别的期待)下面将你的收获讲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听。
好吗?(顿时,以6人小组围坐的孩子们,倏地站了起来,小脑袋碰在一起,叽里呱啦地交流了起来。
)师:(交流完毕)都有些什么收获?生1:我的收获是知道《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大作家笛福,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
他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
生2:鲁滨孙遇到了种种困难,都被他一一战胜了,真了不起!生3:鲁滨孙救下了一个野人‘星期五’,后来‘星期五’成了他最好的帮手。
生4:同学们,我还积累了几个词语,荒无人烟、天涯海角、畜养、圈养、野蛮、叛乱。
下面我领着大家读一读。
(读略)生5:鲁滨孙虽然遭遇绝境,置身荒岛,但他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我太佩服他了。
生6:鲁滨孙勇敢无畏、机智坚韧,活出了人的尊严!……(孩子们的落落大方,真正呈现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感人画面”。
)三、语境练笔,开启心智师:同学们:“荒无人烟”的小岛是怎样的一座岛呢?大家想象一下——生1:乱石嶙峋,松杉葱郁。
生2:野兽成群,鬼哭狼号。
生3:一个人也没有,很凄凉。
师:文中有一句话直接描写了这座荒岛,能找到么?生:应该是这句——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
师:对!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
)师:同学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如果当你独自一人置身于荒岛之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时,你会...... ”开头,在笔记本上写一段话。
(教室出奇的静。
从孩子们奋笔疾书的沙沙声里,能让人清晰地感觉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嗡嗡的声音在小组内逐渐扩散成“生命意识”的交流。
交流完毕,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在全班展示。
)生1:如果当我独自一人置身于荒岛之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时,我会万念俱灰,在绝望中痛苦地死去。
(笑声)师:(用严峻的目光扫视课堂)你们还别笑,只有当我们真正地身陷绝境时,你才能体悟那份绝望,那份无奈。
生2:我会沉着坚定,在绝境中萌发求生的欲念。
生3:我会搭帐篷、种粮食,坚强地活下去,直到幸福之神的降临。
生4:我会哇哇地大哭起来,肝肠寸断,欲绝不能。
我更会想起以前在家里的舒适日子,后悔当初不该来贸然漂流。
师:你会极度悲伤,但更会反思曾经的日子。
生5:我会用树枝、树叶在树上先搭起一张床,以免受到野兽的攻击。
然后去采摘野果子来充饥,当然要注意是没毒的。
再靠打猎和种植,建设一个山羊成群、麦子满仓的幸福家园。
师:有思想,有勇气,是一位智者。
(向该生翘起大拇指)生6:我会以狼虫为伴,以虎豹为群,靠我超然的智慧去征服它们、驯养它们,然后刮它们的皮为衣,剁它们的肉为食……(师生大笑)(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练笔悟生存”。
开启孩子们面对恶劣环境的求生心智,点燃他们与环境抗争的勇气,也让他们切身领悟面对绝境的诸多无奈,进而感受生命的可贵和对眼下幸福的珍视。
)四、研读感悟,咀嚼文字师:是的,身处“绝望岛”,要想生存,要想活下来,得遇到多少困难啊!下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第4—8自然段,思考:鲁滨孙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战胜的?画出有关句子。
可以进行批注。
生:(边细读,边勾画批注。
老师巡视,与个别学生探讨。
)师:(待学生研读完毕)将自己的思考在小组内交流。
生:(6人小组围在一起,头碰头地有序而热烈交流。
老师随即参与到小组中来。
)师:(交流完毕)鲁滨孙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战胜的?第七小组:(生1)鲁滨孙首先遇到的困难是没有地方住。
(生2):对。
当没有地方住的时候,鲁滨孙赶忙搭起了帐篷。
(生3):书上具体描写的是这个片段,“鲁滨孙走遍荒岛……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
”第四小组:(生1)没有吃的也是鲁滨孙遇到的困难。
(生2):面对没有食物的困难,鲁滨孙想了两个办法来解决。
一个是通过打猎,捕到了山羊;一个是反复种收,有了粮食。
(生3):下面我给大家读一读课文中的具体描述。
“他每天拿着枪……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第一小组:(生1)他的安全受到了威胁,这也是一个困难。
(生2):鲁滨孙担心野人会来吃掉他,就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杨柳桩子,又将羊群分成几个地方圈养。
第三小组:(生1)鲁滨孙一个人在荒岛上,肯定很孤独。
他打死野人,救下了“星期五”。
(生2):后来“星期五”成了他的好帮手,也渐渐学会了说话。
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增加了几个羊圈,晒了更多的葡萄干。
师:要想在这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存,并且一住就是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来,哪里才只遇到这点困难!你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还会遇到些什么困难?生1:冰封雪冻,没有衣穿。
生2:天灾降临,把羊群、庄稼都毁了。
生3:生病了怎么办?又没药又没医生。
师:是啊,有太多的困难要面对,要战胜。
我手里就有一篇日记,是鲁滨孙在荒岛上写的。
听听:“这一天,我病的厉害,浑身像散了架。
我初来绝望岛的时候,一心只想着上帝来拯救我,现在看来,能够拯救我的也只有我自己了。
我会努力做到这一点,我会的,一定会的。
于是,我强忍着,用湿布敷我的头,稍微好受些。
这一天终于熬了过去。
”师:这些困难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且生存了28年,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啊!这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师:送一个词给鲁滨孙,送一句话给鲁滨孙——生1:鲁滨孙,你勇敢无畏,你太伟大了。
师:好一个勇敢无畏(递给他一支粉笔),请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
生2:我觉得鲁滨孙很聪明,很能干。
师:是的,他聪明,他能干。
(递粉笔给她示意其把词语板书在黑板上)生3:鲁滨孙不但有生存的勇气,还会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去改善生存环境。
生4: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强忍着病痛与孤寂。
活得主动,活出了人的尊严!师:是啊,直到“有一天清早”,请同学们拿起书来,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五、存疑导向,走向生活师:鲁滨孙从“遇险上岛”到“回到故里”,想尽办法,积极改善生存环境,全是靠了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历。
这对于处于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师:学完了课文。
这节课也接近尾声,还有什么疑惑吗?生1:鲁滨孙为什么要给那个野人取名为“星期五”呢?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生2:课文中提到“野蛮的宴会”。
我不懂。
生3:鲁滨孙回到了英国,后来怎么样了?……师:是的,课文学完了,但我们还有这么多的疑惑。
(随手拿起放在桌上的原著《鲁滨孙漂流记》)同学们,这是一本《鲁滨孙漂流记》的原著,你们刚才提到的疑惑,这本书里大多都有答案。
我们下来后,都去找这本书来读,靠自己解开这些疑惑,好吗?(让学生带着疑惑走向生活,这是一种积极的生存状态。
他们更会因疑惑的引诱,而主动走向整本的名著,走向文学的殿堂。
)生:(齐)好!师:下课。
二、选择题2.爷爷的毡靴普里什文我记得很清楚,爷爷那双毡靴已经穿了十来个年头。
而在有我之前他还穿了多少年,可就说不上了。
有好多次,他忽然间看看自己的脚说:“毡靴又穿破啦,得打个掌啦。
”于是他从集上买来一小片毛毡,剪成靴掌,缝上——结果毡靴又能穿了,跟崭新的一般。
好几个年头就这么过去了,我不禁思忖着:世间万物都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唯独爷爷的毡靴永世长存。
不料,爷爷的一双腿得了严重的酸痛病,直唤不舒服,甚至还请了医生。
“你这是冷水引起的,”医生说,“你应该停止打鱼。
”“我全靠打鱼过日子呀,”爷爷回答道,“脚不沾水我可办不到。
”“不沾水办不到么,”医生给他出了个主意,“那就在下水的时候把毡靴穿上吧。
”这个主意可帮了爷爷的大忙:腿痛病好啦。
只是打这以后爷爷娇气起来了,定要穿上毡靴才下河,靴子当然就一个劲儿地尽在水底的石头子儿上打磨。
这一来毡靴可损坏得厉害。
我想:世上万物总归有个尽头,毡靴也不可能给爷爷用个没完没了——这不,它快完啦。
人们指着毡靴对爷爷说:“老爷子,也该叫你的这毡靴退休啦,该送给乌鸦造窝儿去啦。
”才不是那么回事儿呢!爷爷为了不让雪钻进裂缝,把毡靴往水里浸了浸,再往冰天雪地里一放。
大冷的天,不消说毡靴缝里的水一下子就上了冻,冰把缝子封得牢牢的。
接着爷爷又把毡靴往水里浸了一遍,结果整个毡靴面子上全蒙了一层冰。
瞧吧,这下子毡靴变得可暖和结实了:我亲自穿过爷爷的那毡靴,在一片冬天不封冻的水草滩里来回淌,啥事儿也没有……于是我重又产生了那种想法:说不定,爷爷的毡靴就是永远不会完结。
但是有一次,我爷爷不巧生了病。
他非得出去上厕所不可,就在门道里穿上毡靴;可他回来的时候,忘了原样脱在门道里让它晾着,而是穿着冰冻的毡靴爬到了烫烫的炉台上当然,糟糕的并不是毡靴化出的水从炉台上流下来淌进了牛奶桶——这算啥!倒霉的是,那双长生不老的毡靴这回可就寿终正寝啦。
要知道,如果把瓶子装上水放到冰天雪地里,水就会变成冰,冰一胀,瓶子就得炸。
毡靴缝子里的冰当然也一样,这时已经把毡毛胀得松散开来,冰一消融,毛也全成了渣儿……我那爷爷可倔啦,病刚好,又试着把毡靴冻了一次,甚至还穿了一阵子。
可是不久春天就到了,放在门道里的毡靴消了开来,一下子散成了一摊儿。
爷爷愤愤地说:“嘿,是它该待在乌鸦窝里歇着的时候啦!”他一气之下,提起一只毡靴,从高高的河岸上扔到了一堆牛蒡草里,当时我正在那儿逮金翅雀之类的鸟儿。
“干吗光把毡靴给乌鸦呢?”我说,“不管什么鸟儿,春天都喜欢往窝里叨些毛毛草草的”。
我问爷爷这话的时候,他正挥动另一只毡靴准备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