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学9 杂交优势育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7.7)--杂种优势育种
第七章 杂种优势育种1. 比较有性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育种的主要异同点?参考答案:2. 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有哪些?试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情况?参考答案:度量方法有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杂种优势指数等。
中亲优势是F1的某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P1,P2)同一性状的平均值(中亲值,MP)差数的比率。
适用于双亲某性状差异不太大的情况。
超亲优势是用双亲中较优良的一个亲本的平均值(Ph)作为衡量标准,衡量F1与高亲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适用于双亲某性状差异较大时的情况。
超标优势是用标准品种(生产上正在使用的同类型的主栽品种)同一性状的平均值作为度量标准,衡量F1平均值与标准品种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适用于F1主要性状与生产主栽品种为同一类型的情况。
杂种优势指数是用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同一性状的平均值的比值,度量F1超过双亲平均值的程度。
3. 配合力有哪些测定方法?试述各自优缺点及适用情况?参考答案:配合力的主要测定方法有顶交法、不等配组法和半轮配法。
(1)顶交法:需要配制和比较的组合数少,试验结果便于被测自交系间相互比较,方法简单易行;但不能分别测算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所得数据是各被测验者与这一特定测验者的配合力,结果代表性差。
适用于早代的配合力测试比较,可及时淘汰株系及测验者为最后配置杂种一代时亲本系统之一的情况。
(2)不等配组法: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只要每一个亲本配制两个以上组合,就能计算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各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但当有些自交系所配组合数目过少时,计算结果可靠性差。
适用于亲本材料较多,而条件所限只能在少数组合间比较的情况和育种原始材料刚开始进行自交系选育时。
(3)半轮配法:可了解某种作物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究竟主要取决于g.c.a还是s.c.a?可以使育种者较准确的选出优良组合;但所配组合数较多,工作量大,当有些组合正反交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时,半轮配法不能测出。
属轮配法的一种,应用普遍。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大纲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大纲绪论一、内容提要: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是发展园艺生产的关键途径之一。
各种各样的栽培园艺植物种类及其品种类型都是从野生植物进化而来。
利用园艺植物的自然变异和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就是优良性、适应性、稳定性和整齐性,品种具有特异性等特性。
良种是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它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病虫害能力以减少农药污染、增强适应性和抗逆性以节约能源、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是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它研究的任务是根据遗传变异的规律,合理选择利用种质资源,通过发现和创造变异来选择优良品种,以及提高种性、防止混杂退化、加速良种繁殖的原理和方法。
园艺植物育种有着悠久的历史。
19世纪才有专门的育种机构,20世纪育种理论、方法进步很快,新品种选育成果巨大。
二、思考题:1、了解品种的概念及其属性;2、良种在园艺植物生产中的作用?3、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的区别?4、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第一章育种对象与目标一、内容提要园艺植物多为周期长的多年生植物,育种年限长,育种目标涉及产量、品质、熟期及抗性等一系列目标性状。
因此,因地制宜选择育种对象,明确育种目标,制订育种方案,是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
二、思考题:1、当前园艺植物育种的总目标是什么?2、园艺产品的品质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哪几种?3、制订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是什么?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方法园艺植物繁殖方式不同,其遗传特征就不一样,因而相应采取的育种程序和方法也不同。
此外,栽培植物品种根据其群体遗传组成,可分为自交系品种、群体品种、杂交种品种和无性系品种。
杂交育种原理
杂交育种原理
杂交育种原理是指通过人为干预和控制,将不同品种或亚种的个体进行有目的的交配,从而产生新的个体,在后代中表现出理想的遗传特征。
这一过程依赖于遗传和生物学的知识以及人工选择和繁殖技术。
下面将介绍杂交育种的原理。
首先,杂交育种利用了优势杂种的原理。
优势杂种指的是杂交后代在一些方面表现出远远优于纯种个体的特点。
这是因为杂交后代继承了父母品种的一些有利基因,使其在生长速度、抗病性、产量等方面都表现出更好的性状。
这种优势现象被称为杂种优势或杂种强度。
其次,杂交育种利用了杂种增强的原理。
杂种增强是指通过杂交,将两个基因组中的优点结合起来,产生具有更好性状的后代。
比如将一种植物的耐旱性与另一种植物的抗病性结合,得到具有既耐旱又抗病的后代。
这种增强效应有助于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此外,杂交育种还依赖于基因的重新组合和重新配对过程。
通过杂交,可以将不同品种或亚种的基因组重新组合,增加基因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种群的适应性和适应范围,增加遗传变异的机会,从而有利于选择和培育出更适应特定环境条件的新品种。
总结起来,杂交育种原理包括利用优势杂种、杂种增强和基因重新组合配对三个方面。
通过合理选择和交配,可以在后代中选择和固定出理想的遗传特征,从而推动植物和动物的育种进
程。
这项技术的运用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物育种学总论第九章杂种优势利用
作物育种学总论第九章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又称为杂种优越性或杂种增强效应,是指杂种的性状相对于亲本物种,具有更好的表现。
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可以帮助农民和育种人员获得更高的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
杂种优势的原因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优势亲本杂种势的组合效应,即杂种比亲本杂种的性状更好;二是同质和异质因子的非互补组合效应,即杂种比亲本杂种具有更多的不同基因组合;三是杂交带来的配合效应,即杂种比亲本杂种具有更高的适应性。
杂种优势在作物育种中有许多具体的应用。
首先,杂种优势可以提高产量。
杂种的产量通常比亲本杂种的产量高出10%至30%。
这是因为杂种具有表现型超越亲本杂种的表型优势,包括生长速度、水分利用效率、光合作用等。
同时,杂种还可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转化为可食用部分的生物量。
其次,杂种优势可以提高抗病性。
由于杂交会带来不同基因的组合,病原菌往往难以适应这种多样的基因组合。
因此,杂种耐病性较好,更具抗病能力。
这在抗病性较差的亲本杂种中尤其明显。
例如,抗病性差的亲本杂种经过杂交后,杂种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抗病性。
杂种还可以提高适应性。
由于杂交带来的多样性,杂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杂种通常比亲本杂种更能适应。
这使得杂种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广泛种植成为可能,有助于提高作物的生产稳定性。
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包括单交和复交。
单交是指两个同属不同种或亚种的杂交,而复交是指两个或更多同属不同种或亚种杂交,然后再与一个亲本杂种进行杂交。
通过单交和复交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杂种的优势。
总之,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提高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方面。
通过利用杂种优势,可以获得更好的作物品种,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杂种优势利用是作物育种学中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第六章优势杂交育种
第六章 优势杂交育种第一节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况及表现一、 优势杂交育种的概念1、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 品质等方面优于其双亲的现象。
2、 优势育种:利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杂种优势,选育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品种的过程叫优势杂交育种。
二、 杂种优势的分类与度量1、 分类在育种中,通常把杂种优势分为三种类型。
即:1) 体质型:杂种营养器官的发育较强,也就是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生长势超过双亲。
2) 生殖型:杂种繁殖器官发育较强,如结实率高、种子、果实产量高等。
3) 适应型:杂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抗逆性、抗病虫害等能力方面超过双亲。
2、 度量便于研究和利用杂种优势,需要对杂种优势的大小进行测定。
杂种优势所涉及的性状大都为数量性状, 通常以优势的方法率表示。
优势率是度量杂种优势强度的一种指标,它有以下几种计算方法:1) 中亲优势:是以中亲值((P1、P2同一性状平均值的平均数)作为尺度来衡量 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 性状的平均值与中亲值之差的方法,计算公式为:Fi-双亲平均值中亲优势(%)= 1 I双亲平均值 2) 超亲优势:这是以双亲中较优良的一个亲本的平均值作为度量标准,衡量F1平均值超过高值亲本 的百分率。
公式如下:3)对照优势(或超标优势):即F1的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超过标准(当前推广)品种的百分率。
公式为: 三、优势杂交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的异同1、 相同点:优势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的相同点是都需要选择选配亲本,进行有性杂交,进行品种比较 实验、区域实验、生产实验和品种审定。
2、 不同点:1) 从理论上,常规杂交育种利用的主要是加性效应和部分上位效应,是可以固定遗传的部分; 优势育 种利用的是加性效应和不能固定遗传的非加性效应。
2) 从育种程序上,常规杂交育种一先“杂”后“纯”。
即先杂交后自交,最后得到基因型纯合的定型品种。
优势育种一先“纯”后“杂”。
育种学5-9章
第五章杂交育种第一节概念和意义1 、概念有性杂交育种(常规杂交育种)(conventional cross breeding)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比较鉴定,以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有栽培利用价值的定型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杂交育种的基本概念注:代表各亲本所具的不同优良性状2、类别近缘杂交(intraspecific crossing):指不存在杂交障碍的同一物种内,不同品种或变种间的杂交。
种内杂交.远缘杂交(interspecific crossing):指植物学上不同种、属以上类型间的杂交。
种间杂交。
杏×梅花↓杏梅3、杂交育种的应用育种中间材料选育新品种无性繁殖园艺作物自花授粉园艺作物常异花授粉园艺作物异花授粉园艺作物4、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基因的自由分离规律基因重组规律基因连锁互换规律细胞质遗传规律数量性状遗传5、有性杂交的遗传效果 (1)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2)产生超亲性状(3)产生新的性状第二节 杂交方式和技术A 杂交方式一、两亲杂交1、 单交(single cross ) 最简单的杂交方式,两个亲本的杂交方式,又称成对杂交。
甲(♀ )×乙 (♂ ) 乙 (♀ )×甲(♂ )互为正反交2. 回交(back cross ) 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的方式。
• 轮回亲本 (recurrent parent):多次参加回交的亲本• 非轮回亲本 (nonrecurrent parent) :只参加一次杂交的亲本甲×乙↓F1 ×甲↓BC1F1 ×甲↙ ↓BC1F2 BC2F1二、多亲杂交(multiple cross )参加杂交的亲本是3个或3个以上的杂交叫多系杂交,又称复合杂交或复交。
根据亲本参加杂交的次序不同可分为添加杂交和合成杂交。
1、添加杂交×由图可以看出,亲本的加入顺序对杂种的遗传组成影响很大,越是最后加入的所占比例越大。
育种学老师给的思考题答案
绪论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
答: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一定的地区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
答:特点—人工进化的科学;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实践性强。
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3、简述作物品种的属性和作用。
答:属性:生产资料,更多的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品种必须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等特点,可进行再生产;经济类型,作物品种属于某一植物分类学的种或亚种,但不同于变种,是经济上类别;地区性时间性,由于地区间生态、经济、栽培等条件的不同以及各条件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而作物品种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
作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轻自然灾害;扩大栽种地区;有利改革耕作制度;促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自花授粉作物:又名自交作物,即主要以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异花授粉作物:又名异交作物,主要以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常异花授粉作物:同时依靠自花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自交系品种:从突变及杂交组合中经过多代自交加选择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群体品种:广泛的遗传基础基因型多样性无性系品种: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
2、各类作物的遗传特点(看作业)3、自交的遗传效应:(一)纯合基因型(二)性状分离(三)自交衰退交的遗传效应:(一)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二)增强后代的生活力二、种质资源种质资源: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称为种质资源。
《作物育种学》试题
《作物育种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园艺植物育种学:2、育种目标:3、种质资源:4、引种:5、遗传力:6、选择反应:7、芽变:8、群体品种:9、有性杂交育种:10、两亲杂交:11、多亲杂交:12、回交:13、添加杂交:14、单交种:15、双交种:16、三交种:17、远缘杂交18、杂种优势:19、自交衰退:20、苗期标记性状:21、自交系:22、自交不亲和性:23、自交不亲和系:24、雄性不育25、雄性不育系:26、配合力:27、一般配合力:28、特殊配合力:29、诱变育种:30、体细胞杂交:31、分子标记辅助育种:32、植物基因工程:33、专家系统:34、保持系:35、恢复系:36、合成杂交:37、雌性系:38、临界剂量:39、实生选种:二、填空题1、有性杂交的类别可以分为和。
2、选择育种中两种基本选择方法为和。
3、选择育种的实质是。
4、种质资源的可以分为、、和。
5、有性杂交的方式、、和。
6、常规有性杂交育种的两个辅助手段是和。
7、常规有性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处理方法有、和法。
8、配合力可以分为和。
9、轮回选择法包括、和。
10、杂种优势育种的配组方式包括、和。
11、专家系统由、、和解释模块构成。
12、雄性不育性的三种遗传类型包括、和。
13、同型自交不亲和性分为、和孢子-配子体。
14、自交不亲和性可分为与两种类型。
15、远缘杂交特点有、、和剧烈分离。
16、配合力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和半轮配法。
17、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有、、和杂种优势指数。
18、杂种优势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假说,为和。
19、诱变育种的主要手段有和。
20、用化学药剂诱变处理的方法有、、和注入法。
三、简答题1、园艺植物育种目标有哪些?2、种质资源的类型有哪些?3、比较简单引种与驯化引种的异同点?4、有性杂交的方式有哪些?5、常规有性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原则是什么?6、如何加速选种的进程?7、适合异花授粉作物的选择方法有哪些?8、杂种优势育种中杂交种子生产的方法有哪些?9、列表比较杂种优势育种中杂交组合方式的优缺点?10、区别芽变与饰变的分析依据有哪些?11、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育种中有何作用?12、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13、试述选种程序的主要内容与特点14、芽变的特点?15、多倍体育种在园艺植物品种选育中有何重要意义?16、常规有性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原则是什么?17、选育优良自交系有哪些方法,有何异同?18、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方法有哪些?19、常规有性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育种的异同点?20、比较自交系选育中三种轮回选择法的优缺点。
育种学复习资料2013最新整理
一,名词解释:1.杂交:不同基因型间的配子结合产生杂种。
2.近缘杂交:同物种不同品种或变种之间杂交。
3.远缘杂交:不同种或属以上单位之间的杂交。
4.引种:从外地或国外引进新品种或新作物,以及各种种质资源的途径。
5.驯化引种: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
6.杂种优势: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在生活力、生长势、适应性等方面超过双亲的现象。
7.超亲优势:用双亲中较优良的一个亲本的平均值作为衡量标准,衡量F1平均值与高亲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8.中亲优势:指F1的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同意性状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9.顶交法:以普通品种做测验种,与各个被测自交系配组杂交,下一代比较各个侧交种产量的高低。
10.系谱法:从优良的基本材料中选择优良单株,经过多代的连续自交和严格的单株选择获得性状整齐一致、基因纯和、遗传性稳定的纯和系统。
11.恢复系:用来给雄性不育系授粉,使杂种一代品种群体中每个植株恢复雄性繁殖能力的纯和自交系。
12.保持系:用来给雄性不育系授粉,使每个后代植株继续保持着雄性不育特性的纯和自交系。
13. 不育系:对于可遗传的雄性不育,经过选育可育成不育性稳定的系统,该系统即为不育系。
14. 配合力:衡量亲本系在其所配的F1中某种性状的好坏或强弱的指标。
15. 一般配合力:指某一亲本系与其他亲本系所配的几个F1的某种性状平均值与该实验全部F1的总平均值相比的差值。
16. 特殊配合力:某特定杂交组合的某性状实测值与根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17. 单子传代法:18. 基本株:19. 两用系:二,填空:1.配合力的测定方法:顶交法,不等佩组法,半轮配法2.两用系是指存在两种育性:不育株和可育株。
3.细胞质不育型的遗传特征:所有可育材料给不育系授粉均能保持不育株的不育性,完全由细胞质基因控制。
4.细胞核不育型遗传特征:由核基因单独控制。
5.质核互作不育型:由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6.核质互作不育保持100%雄性不育性,其父本基因型为F(ms,ms)7.恢复系恢复100%雄性不育,其父本基因型:F(Ms,Ms)S(Ms,Ms).8.果树芽变选种最有效时期:果实成熟期9.选种分为实生选种,芽变选种。
植物遗传学中的杂交育种
植物遗传学中的杂交育种在植物学领域中,杂交育种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育种方法。
通过将不同基因型的植物品种进行人为的杂交,可以获得新的杂交后代,这些后代往往具有更好的生长特性、抗病性和产量等优点。
杂交育种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植物遗传学中的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杂交育种的原理杂交育种是基于植物遗传学的原理。
植物的遗传特征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是存在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
而在杂交育种中,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亲本植株进行杂交,可以使它们的基因重新组合,产生具有新的遗传特征的后代。
这种重新组合的基因,使得后代植株具备了亲本植株所不具备的优良特征。
二、杂交育种的方法1. 选择亲本植株:在进行杂交育种时,首先需要选择两个具备不同有利特征的植物品种作为亲本植株。
亲本选择的关键是确保两个亲本之间存在遗传差异,并且它们的优点可以互相补充。
2. 采集花粉和授粉:杂交育种的关键步骤是将一个植株的花粉传递到另一个植株上。
通常情况下,采集花粉可以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实现。
将雄蕊中的花粉取出,并精确地传递到雌蕊的柱头上,以完成杂交过程。
3. 种子的收集和筛选:完成授粉后,植株会逐渐结出种子。
这些种子需要进行收集和筛选。
因为杂交后代的表现具有分散性,所以需要对种子进行筛选,选取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种子。
4. 后代的培育和筛选:在收集到的种子中,培育出后代植株。
通过对后代的培育观察和筛选,选择出具备理想特征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进行进一步的杂交育种。
三、杂交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杂交育种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增加植物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提高了农作物的适应性和生物学产量。
以下是杂交育种在农业领域的几个重要应用:1. 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通过杂交育种,可以将两个抗病性较强的植物品种进行杂交,产生具备更强抗病性的后代。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在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病害方面的抵抗力。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第7章 杂种优势的利用
.
4. 离中优势 又称平均显性度 H= [F1- (P1+P2)/2]/[(P1-P2)/2]
– 以双亲平均值之差的一半为标准
• 反映了杂种优势与双亲值之差的相关性 (P117)
.
影响一代杂种利用价值的因素
杂种产生的经济效益 VS 生产杂种种子的成本
1. 杂种优势的利用决定于F1的实际经济效益与生产 F1成本之间的相对效益。F1实用价值是取决于它 的实际经济价值; F1实际经济价值在不同花卉、不同杂交组合是不 同的;
础材料 2.选择优良单株自交 3.逐代系间选择淘汰
.
原始群体 S0 S1
S2
S3
A 品种
B 品种
S4
自交系
A1
A2 A3
B
F1 性能比较 (配合力分析)
F1
F1
F1
F1 种子生产
.
图 6-1 自交系与单交种选育过程
二、 配合力测定
(一)配合力的概念: 指作为亲本杂交后F1代表现优良与否的能力。
• 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指一个亲本自交系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 杂种后代某一性状的平均表现,通常用离均差 表示。
P2
▪显性效应(Dominant effect)是指在杂合 位点上的显性或部分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的 互补效应。
• 显性基因的加性效应(累积效应Additive effect)是指非等位基因位点上显性效应的集 合,即不同位点上的显性基因的累加效应。
• 显性说认为:基因型不同的品种(或自交系)
杂交,其F1内有许多不同位点上都有显性基 因抑制着相对应的隐性基因,达到互相补充
– 根据公式,当F1=MP ,即(P1+P2)/2时,H=0,为无优
杂种优势育种
园艺育种学-杂种优势育种
30
2019/3/16
杂交优势育种-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利用表现形式
雄蕊退化或变形
花药异常 雌雄蕊异长 产 雌 性
返回
园艺育种学-杂种优势育种
31
2019/3/16
杂交优势育种-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利用遗传类型
细胞质不育型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核不育型 (Genetic male sterility,简称GMS) 胞核不育型 (Cytoplasmic-genic male sterility,简称CMS)
1.原始雄性不育材料的获得和临时保存 获 得 利用自然变异 远缘杂交 人工诱变
自交和品种间杂交
引种和选育
园艺育种学-杂种优势育种
34
2019/3/16
杂交优势育种-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利用选育
1.原始雄性不育材料的获得和临时保存 临时保存 无性繁殖 人工自交 隔离区内自由授粉
两亲回交法
园艺育种学-杂种优势育种
a1a2 a1a3
a1a1 a2a2
a1a4
…... anan-1
>
a3a3
…... anan
B N
园艺育种学-杂种优势育种 7 2019/3/16
观点:优势来源于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即Leabharlann 因位点间非加性遗传效应。P1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P2
A b c
A b c
A b c
杂种优势育种
杂种优势育种的概念与利用价值 杂种优势育种的一般程序 杂交种子的生产 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利用
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与利用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名词解释
34、同源多倍体:即细胞中包含的染色体组其来源相同。
35、化学诱变育种:用化学药剂刺激植物体遗传物质,诱发碱基突变,进而使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获得
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36、异源多倍体:细胞中包含的染色体组来源不同。(02)
40、孤雌生殖:卵细胞不经过受精作用也直接分化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
41、分子育种:运用分子生物学先进技术,将目的基因或DNA片段通过载体或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使遗传物
质重新组合,经细胞复制增殖,新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最后从转化细胞中筛选有价值
的新类型构成工程植株,从而创造新品种的一种定向育种技术。
27、外 照 射:是指被照射的种子,球茎,鳞茎,块茎,插穗,花粉,植株等所受辐射来自外部某一辐射源。(00)
28、内 照 射:是指辐射源被引进到受照射的植物体的内部。
29、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物质吸收任何致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
30、剂 量 率:单位时间内射线能量的大小。
31、辐射剂量:
32、累积照射:对照射过一次的植物材料,在下一代以后连续进行照射。
13、选择育种:即对园林植物繁殖的群体所产生的遗传变异,通过选择、提纯以及表较鉴定等手段而获得新
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14、选种目标:为改良现有园林植物品种和创造新类型,新品种所要求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15、实生选种:是在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得到新品
22、相 斥 相:甲显性性状与乙的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而乙的显性性状和甲的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称之为相斥相。
作物育种学重点名词解释
1作物品种: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相对一致性,生物特性和形态特征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2自交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3杂种品种:是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4无性系品种: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遗传上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繁殖而成的。
5地方品种:一般是指在局部地区内栽培的品种,多未经过现代育种技术的遗传修饰,所以又成农家品种。
?野生近缘种:指现代作物的野生近缘种及与作物近缘的杂草,包括介于栽培类型和野生类型之间的过度类型。
?体细胞杂交:诱导两个不同亲本的原生质体互相融合形成异核体,异核体再生出细胞壁进而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发生核融合。
这一过程称为 ̄ ̄6作物的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计划选育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7高光效育种:是指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8选择育种:是指对现有品种群体中出现的自然变异进行形状鉴定、选择并通过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9混合选择育种:是从原始品种群体中,按育种目标的统一要求,选择一批个体,混合脱粒,所得的种子下季与原始品种的种子成对种植,从而进行比较鉴定,如经混合选择的群体确比原品种优越,就可以取代原品种,作为改良品种加以繁殖和推广。
10杂交育种: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货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11远缘杂交:通常将植物分类学上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12异附加系:是在某物种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增加1个、1对或2对其他物种的染色体,从而形成1个具有另一物种特性的新类型个体。
13异置换系:是指某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被另一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所取代而成的新类型个体。
植物育种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植物育种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第1章作物繁殖方式和品种类型名词解释: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在一定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选育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生物产量(biomass):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通过光合作用和生产积累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质90%~95%,矿物质占5%~10%。
经济产量(economic yield):栽培目的所需要的经济价值的那部分产量(子粒、块根、块茎等)。
经济系数(coefficient of economics)或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的比值。
株型育种:优良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集中在一个植株上,获最高光能利用率,并将光合产物输送到籽粒中,提高产量。
高光效育种: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产量因素收获指数理想株型1.作物育种主要目标性状:高产、稳产、优质、生育期适宜和适应机械化。
2.制定育种目标原则:立足当首,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抓住主要矛盾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羲培条件3.拟定一种作物的育种目标,并说明理由第2章作物的繁育方式及品种类型1、名词解释: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无融合生殖: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自交不亲和性:雄性不育性:纯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2、简述作物的品种类型极其发育特点3.试述无融合生殖在育种中的使用第3章种质资源1.名词解释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起源中心:凡遗传类型有很大的多样性且比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变种性状和近亲野生(裁培)类型的地区。
初生中心:最初始的起源地(原生起源中心;)次生中心: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高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
名词解释:1.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2.优良品种:是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需要,并且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3.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4.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
5.无性繁殖:凡是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而繁殖后代的方式统称为无性繁殖。
6.特异性:本品种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同于其它品种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7.一致性:同一品种内,植株之间性状整齐一致。
8.稳定性:繁殖或再组成本品种时,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保持不变。
9.纯系品种:由一个变异单株经过多代自交,选择,育成的品种。
10.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的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或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称之为种质资源。
又称遗传医院,基因资源,品种资源。
11.原生作物: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如玉米,小麦。
12.次生作物: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时,就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
如燕麦,黑麦。
13.作物育种目标:是指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选育的新品种提出相应的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14.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15.高光效育种:是指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16.狭义引种:指从外地区或国外引进新作物,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直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
17.生态环境(生态条件):与作物品种形成及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的环境条件称为生态条件。
18.生态型:是指在同一物种的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与当地的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遗传结构也基本相似的作物类型。
19.短日照作物:有些作物一定要经过短日照过程才能满足发育的要求,否则会阻碍其发育的进行,不能抽穗或延迟成熟,这类作物称之为短日照作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杂种优势的度量:
(1)平均优势(超中优势):
超中优势 =
F1 — ½ (P1+P2)
————————— × 100%
½ (P1+P2)
(2)超亲优势:
超亲优势 =
评价: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F1 — HP
——————
HP
× 100%
评价:可直接衡量杂种的推广价值。
(3)超标优势:
超标优势 =
F1 — CK
一、杂种优势概念和优势育种
(一)杂种优势(Heterosis):两个遗传型不同的亲本杂 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F1)在生长势、株高、花茎、成 熟期、抗病虫、抗不良环境的能力等方面比其双亲优越的 现象,又称杂交优势。
(二)优势育种(heterosis breeding):利用合适的杂 交优势,选用合适的杂交亲本,通过特定的育种程序和制 种技术培育超亲品种的育种方法,又称为杂交优势育种。
显 性
P AAbbCCDDee × aaBBccddEE
基
(2+1+2+2+1=8) (1+2+1+1+2=7)
因
↓
实质:双亲
互
的显性基因
补 模
F1
式
图
AaBbCcDdEe (2+2+2+2+2=10)
全部集中在 杂种中产生 互补作用。
(2)显性基因连锁假说:
(见教材P115)
2 超显性假说(Superdominance hypothesis)
离中优势 =
F1 — ½ (P1+P2)
————————— × 100%
½ (P1-P2)
改写成如下更合理:
离中优势 =
d — ½ [a+(-a)]
—————————
½ [a-(-a)]
× 100%
d-F1的显性效应;a和-a分别为两个杂交亲本的加性效 应值
基因型 AAbbcc
基因型 效应值
da- db -dc
a1b1c1d1e1P来自a1b1c1d1e1(1+1+1+1+1=5)
×
a2b2c2d2e2 a2b2c2d2e2
(1+1+1+1+1=5)
a1b1c1d1e1
F1
a2b2c2d2e2
(2+2+2+2+2=10)
超显性假说模式图
(见教材P115下)
3 遗传平衡假说:
Turbin(1964,1979)Mather(1942,1955)等提 出:考虑了遗传因素间的互相作用,细胞质与细胞核 间的相互作用、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联系,环境条 件对性状发育的影响等方面。认为:异花授粉植物自 交系发育不良的原因是它失去了遗传平衡,经过严格 选择的亲本品种杂交后能使杂种形成一种遗传平衡的 异质结合系统,从而表现出杂种优势。
—————— × 100%
CK
评价:更能反映杂种在生产上的推广价值,缺点是不能提供任 何与亲本有关的遗传信息。
(4)离中优势(平均显性度):
离中优势 =
F1 — ½ (P1+P2)
————————— × 100%
½ (P1-P2)
评价:反映了杂种优势与双亲值之差呈负相关,双亲相差愈大 的组合愈不易出现超亲优势,相差愈小则杂种优势愈强。
世代
P1 × P2
杂交
F1
P1 F1 P2
按组合混种混收 有
F2 F3 CK
选单株
性
杂 优良系统中选株 交
F4
… 株系比较(设重复) 育
F5
CK
品系比较(设重复) 种
程
F6
CK
品系比较(设重复) 序
继续选择 区域试验
系谱法示意图 生产试验
五、观赏植物杂交优势育种的概况及其利用价值
园林植物杂种优势的利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已较 普遍,特别是在一二年生草花中,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 等国家先后培育出大量的F1品种,目前,利用一代杂种的园林植 物主要有矮牵牛、金鱼草、三色堇、紫罗兰、白日草、鸡冠花、 一串红、石竹、凤仙花、万寿菊、孔雀草、半支莲、金盏菊、 雏菊、瓜叶菊、彩叶草、蒲包花、报春花、美女樱、大岩桐、 仙客来、秋海棠、长春花、羽衣甘蓝、漏斗菜、花烟草、藿香 蓟、天竺葵、非洲菊、花毛茛、洋菊梗、火炬松等。
Aa BbCc aaBBCC ha + hb + hc
-da+ db+dc
表型均值 P2
m
F1
P1
aa加性效应值:-da AA加性效应值:da Aa显性效应值:ha
四、优势育种和组合(重组)育种的比较
1 相同点:都需要选配亲本,进行有性杂交
2 不同点(1)遗传基础:重组育种主要利用加性效应以及部分上位 性效应,优势育种主要利用不可固定的显性和上位性效应;(2)育 种程序重组育种先进行亲本的杂交,然后使杂种后代纯化成为定 型(重要性状基本上不再分离)的品种用于生产,即“先杂后 纯”;而优势育种先使亲本自交纯化,然后使纯化的自交系杂交 获得杂种F1用于生产,即“先纯后杂”。(3)种子生产 重组育种 每年可直接从生产田或种子田的植株上收获种子,供下一年生产 之用;而优势育种选育的杂交种品种不能在生产田留种,必须每 年利用亲本配置一代杂种用于生产,且需专设亲本繁殖区和制种 区
又称等位基因异质结合假说,由希尔(Shull ,G.H., 1908 )和伊斯特 (East, E.M.,1908)分别提出:
1)杂种优势源于双亲基因型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等位基因内互作
2)等位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
3)杂合等位基因间互作显著大于纯合等位基因间互作(a1a2 ≥a1a1, a1a2 ≥a2a2)
二、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
显性假说 超显性假说 遗传平衡假说:
1 显性假说(Dominance hypothesis):
布鲁斯(Bruce ,A.B.,1910)和琼斯(Jones,D.F.,1917)分别提出: 显性基因互补假说 +显性基因连锁假说 = 显性假说
A 要点
杂种优势来源于等位基因间的显性效应及非 等位基因间的累加。其目的是:在尽可能多 的位点上获得显性基因。
育种学9 杂交优势育种
杂交优势育种
第一节 杂种优势的概念及利用价值 第二节 杂交优势育种的一般程序 第三节 杂交种子的生产 第四节 制种管理及其注意事项
第一节 杂种优势的概念及利用价值
一、杂种优势概念和优势育种 二、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三、杂种优势的度量 四、优势育种和组合(重组)育种的比较 五、观赏植物杂交优势育种的概况及其利用价值 六、杂种优势的早期预测与固定
全美选种组织(All American Selection,AAS),是世界性最 具权威的花卉新品种评选组织
每年从世界各地送来的品种,分散到全美国的数十个试验点进 行栽培试种,最后由各地的专家打分,评选出金、银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