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正式版

合集下载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

(四)、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
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成效甚微
改革失败的原因是:
1、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 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 (只是在具体做法上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小修小补)
2、对斯大林的批判和政治改革-----在客观上看有利于破 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但同样对斯大林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 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 个人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 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
(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经济改革:
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 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 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经济改革为何不成功?
政治改革及其影响:
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首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 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在实践中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多元化”,这些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
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 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
变” 根本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没有找到一条适合 自己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苏联是亡于
政而非亡于制别 了 , 列源自宁 !提问: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 曲折性?
12月21日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共同签署了建立 “独联体”的阿拉木图协议,苏联实际上解体。 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 苏联总统的职务,将核武器的控制权交给叶利钦。 苏联历史结束。

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优质课件

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优质课件

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 法?其后果是什么?
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 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经济 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虽然从经济、 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在原有体制 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
后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评价),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美国

苏联
日本
西欧
东欧国家
瓦解着两极格局
东欧 剧变
苏联 解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两 极 格 局 最 终 结束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历史 启迪
为什么中国和苏联的改革会导致不同 的结果?苏联的解体给我们留下了哪 些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应不断通过改革来完善; 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中国改革与苏联改革的比较
概况:中国改革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的年代里,没 有一位世界领袖人 物的成败能像赫鲁 晓夫的成败如此急 剧地和决定性地改 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改革重点:经济改革
戈尔巴乔夫
结果:经济增速和人民 生活水平下降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 “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 结果:八一九事件后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对世界局势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世界:标志 着以两极格 局终结,极 大地促进了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发展。
社会主义运动:使社 会主义运动遭到巨大 挫折与打击,同时也 说明了苏联社会主义 模式的失败,客观上 促进了其他社会主义 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 模式的探索。

第10_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精品中学ppt课件

第10_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精品中学ppt课件

1991年独联体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举行会晤
历史启 迪
为什么中国和苏联的改革 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苏联的解 体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应不断通过改革来完善; 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中国改革与苏联改革的比较
概况:中国改革 苏联改革 时间:1979年至今 1985年—1991年 领导人:邓小平 戈尔巴乔夫 背景 中国刚刚经历十年动乱,经济倒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实行改革 苏联在美苏争霸中渐处劣势,为了摆脱困境,所以实行改革 方针:中国改革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 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 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 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独联体
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CIS) 的简称。1991年12月8日,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白俄罗斯、 俄罗斯、乌克兰三国的领导人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签署了一项关于成立独 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苏联11个 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当时的首都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 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苏联已不复存在,并成 立独立国家联合体。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苏联正式解体。
独联体没有中央领导机构,不具有国家的性质,不是凌驾于国家 之上的实体,它以主权平等为基础,为各成员国进一步发展和加 强友好、睦邻、和谐、信任、谅解和互利合作关系服务。独联体 现有12个成员国,分别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格 鲁吉亚(2008年8月14日,格鲁吉亚议会通过退出独联体 的决议)、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 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独联体的主 要机构有国家元首理事会、政府首脑理事会、跨国议会大会、协 调协商委员会等。其中,国家元首理事会是独联体的最高机构。 独联体总部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经济改革重点:重工业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二、苏联的解体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
改革重点:1、经济改革
结果:……
改革重点:2、转到政治方面
结果:……
“八一九”事件
1991年12月底
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 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 时代的开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中国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削弱、放弃党的领导
经济改革失败,过早 政治改革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稳妥推进
结果
失败、解体
成就辉煌
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我们应吸取哪些 历史教训?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 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 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 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 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奉行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5)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 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 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 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 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 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 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 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 旷世奇功二战中,一朝解体两级终。”
这说的是哪一个国家的情况?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
赫鲁晓夫把苏联该病了, 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跨了。
一、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逝世
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 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 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⑶假若没有这件事情的发生,苏联会继续存在下去吗? 不会,因为苏联的解体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是苏联领导人 错误指导思想,政治、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综合作用的产物。
失败的原因——重点
根本原因:对“斯大林体制”的弊
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斯大林体制”。
此外,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
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噪冒进,缺 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 口号与目标,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 败。
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 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 度集中的的政治经济体制.
② 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试图通过政变 来摆脱危机,结果失败。戈尔巴乔夫实际上 失去了领导者的威望和权力。 ③ 同年底,叶利钦等人策划成立“独联体”,苏 联解体。
内部 原因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的弊端
直接原因: (主要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
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 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 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 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 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 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 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 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 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 次。”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课件 (共24张PPT)

一、赫鲁晓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 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 治经济桎梏。
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改革
“秘密报告”:
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 全盘否定斯大林,将个人崇拜 的根源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 人品质,而没有从政治体制上 去寻找原因。这种做法引起思 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苏 联 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体制更加僵化 的 改 — 直接导致解体 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革 与 解 —加速解体 四 八一九事件 体
五 苏联解体
—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折
1、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 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 试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 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搞了个新经济 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十月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2)后来僵化了的“苏联的模式”指的 是什么? (3)为改变苏联僵化了的模式,戈尔巴 乔夫进行了改革,但结果失败了,从中 我们应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1991年底 《阿拉木图宣言》 的签署 ,标志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 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苏联走向解体。
从苏联到独联体
解体含义:苏联分成好多国家,社会主义 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
5、解体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内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部原因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
畅所欲言: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经验教训?

1 、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 2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 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水平。 3 、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 善。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课件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课件
38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39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9
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
体制未变 小修小补 无济于事
10
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 两个领导人的改革?结果怎样?
A、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 高,但是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 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改革最终导致
23
2、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 否还会存在下去?
24
“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 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它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 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 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 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 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 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 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 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 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18
1991年12月21日,11个共和国领导人 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发表《阿 拉木图宣言》,宣布苏联不复存在。19
20
21
(2)解体主要原因 • 历史原因:体制弊端和政策错误,社会 问题和民族矛盾 • 直接原因:戈氏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背离 了科学社会主义 •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 略造成严重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乱”
“僵”
“垮”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 搞“垮”了。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 危机不断加深,直接引发“八一九”事件的爆发。
“独联体”的成立 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
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
美国
日本
拉 亚 非
苏联
东欧国家 西欧 瓦解着两极格局
东欧 剧变 苏联 解体
两 极 格 局 最 终 结束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课堂 小结 赫 鲁 晓 夫 改 革
戈 尔 巴 乔 夫 改 革
经济改革引 发经济危机 政治改革引 发思想混乱 改革最终导 致苏东剧变
苏 东 剧 变
苏联解体, 俄罗斯等原 苏联的11个 加盟共和国 成立独联体
独联体成立——1991年12 月,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 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 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 会议,宣告苏联停止存在。至 此,苏联完全解体。
四、苏联的解体
结合P62小字部分内容了解过程并思考: 1、苏联解体的时间? 1991年底 2、苏联解体的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
苏联解体对世界局势和社会主义运动的 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世界:标志着以 两极格局和集团 对抗为基本特征 的旧的国际格局 的终结,极大地 促进了世界多极 化趋势的发展。
社会主义运动:使社会 主义运动遭到巨大挫折 与打击,同时也说明了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 败,客观上促进了其他 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 义发展模式的探索。
5、 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B )
A、经济制度的变化 B、社会制度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 D、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
6、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年久日深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1年8月19 日, 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 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 摆脱危机’。但不到三天,他们就失败了。12月28日, ‘独联体’宣布成立;1991年底,苏联解体。 ①8名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的目的是什么? 阻止苏联解体 ②此事件对苏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加速了苏联解体 ③假若没有这件事的发生,苏联会继续存在下去吗?根 本原因是什么? 不会 苏联僵化的体制阻碍了产力的发展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模式阻碍了苏联的发展。 2、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 3、内容: 政治: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平反冤假错案 经济:农业:减税、提价、投资、垦荒
工业:工业管理体制
4、结果:失败。 5、评价:有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
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苏联国旗
俄罗斯 国 旗
由列宁创建的、拥有1900万 成员的苏联共产党毁于一旦,作 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 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的瓦解,这 一现实令世界瞩目和震惊,并引 起世人的议论和深思。同学们想 一想: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哪 些呢?
1、改革未能改变苏联僵化政治经济体制,成为生产 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
认识:
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要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坚持和
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东欧剧变
3、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改革的重 点放在哪个领域( B ) A、政治 B、经济
C、军事
D、外交
4、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的后果包括(
①苏联的政治体制急剧变化
C )
②国家权力分散
③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④苏联立即解体
A、①②③④ B、② 赫鲁晓夫
苏联食品短缺,人民排长队购买食品。
二、勃列日涅夫(1906—1982)改革
背景:
结果:?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是 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 制更加僵化。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 先经济后政治 结果: 造成政治混乱, 苏联政治体 制剧变:①一党制转变为多 党制,国家的权力分散。② 民族矛盾尖锐,各加盟共和 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苏联解体仅是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苏联解体后的地图
苏联解体的原因:①理论认识上的偏差;②共产党自身的原因;③经济方面的失误;④民族方 面的因素;⑤对外扩张的因素;⑥西方的“和平演变”;⑦戈尔巴乔夫个人原因。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苏联的镰刀锤子红 旗悄然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三色旗取而代之。
并引发的社会危机)
2、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 3、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4、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启示)?
①克服体制上僵化; ②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③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必须相应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 ④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 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 ⑤改革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稳妥地推 进,确保国内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等。
“独联体”徽标
白俄罗斯舒什克维奇三国领导人签署协议,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先报知美国总统乔治· 赫伯 特· 沃克· 布什(“老布什” 1989年至1993年担任美国总统),后才通知戈尔巴乔夫。
1990年3月,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 1991 年 12月8日,俄罗斯叶利钦、乌克兰克拉夫丘克、 “独立国家联合体”(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CIS “独联体”)

在政治改革的过程中,苏联境内的民族分离运
动兴起。1990年3月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爱 沙尼亚、拉脱维亚加以效仿。
三、苏联解体
8· 19事件——1991年8月 19日,苏联部分领导人发 动政变,软禁戈尔巴乔夫。 结果失败,成为苏联崩溃 的催化剂。
叶利钦 发表演讲, 指责紧急状态委员会 要恢复苏联的政治铁 幕统治,并号召群众 进行总罢工。
世界 多极 东欧各社会 化趋 主义国家发 生根本性质 势的 的变化 发展 东欧剧变促进
了世界多极化 趋势发展
一、单项选择:
1、斯大林去世后,在20世纪50年代担任苏联党 和国家领导人的是( B )
A、列宁 C、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2、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首先形成冲 击的是( A ) A、赫鲁晓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第 10 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回顾:斯大林模式
思考: 1、斯大林模式的 特点? 2、对苏联的建设 造成哪些不利的 影响?
温故而知新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高度集中
的政治经济体制
一、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逝世
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 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 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赫鲁晓夫(1894—19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