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多的孩子有哪些心理特点呢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

比如,满月的儿童受到痛刺激后,哭喊着全身乱动; 3 岁孩子拿着笔认真画画时,不仅是手动,身体的动作、面部的动作也来帮忙。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

婴儿最早出现的是眼的动作和嘴的动作。

儿童先学会抬头,然后能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行走,也就是从离头部最近的部位的动作开始先发展。

这种趋势也表现在一些动作本身的发展上。

例如,婴儿学爬行,先是依靠着手臂匍匐爬行,然后才逐渐运用大腿、膝盖和脚来爬行,即也服从“首尾规律”。

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远近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也就是靠近中央部分(头和躯干,即脊椎)动作先发展,然后才发展边缘部分(臂、手、腿)的动作。

这种从身躯的中央部位再到远离身躯中央的边缘部位的发展规律,即“远近规律”。

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规律)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

粗大的动作是指活动幅度较大的动作,也就是大肌肉群的动作,包括抬头、翻身、坐、爬、走、跑、踢、走等。

精细动作是指小肌肉动作,如吃、穿、画画、剪纸、翻书、穿珠子等。

从四肢动作来说,是臂和腿的动作先发展,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手和脚的动作。

比如,婴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

动作发展的这种规律,称为“大小规律”。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

比如,初生婴儿已会用手紧握小棍,这是无意的、本能的动作,几个月后,婴儿才逐渐能够有意地、有目的地去抓物体。

学前儿童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无有规律”。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幼儿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到6岁左右的儿童心理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一些普遍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父母和教育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他们会通过观察、模仿、体验等方式来学习和探索世界,不断地积累新的知识和经验。

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技能、自理能力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能力会不断地得到提升和完善。

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他们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各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发展也是独特的。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教育者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关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关键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对于他们的整个人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心理发展可以为幼儿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学习和生活。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包括持续性、逐步性、综合性、个体化和关键性。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父母和教育者更好地关爱和教育幼儿,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在实际操作中,父母和教育者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页眉内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一、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广义儿童期:0-18岁)1、顺序性如:思维的发展是从知觉一>具体形象一>抽象一>辨证,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思维发展特点。

(教育启示:不要拔苗助长。

)2、阶段性、连续性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开始;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

例:一二年级开始具体形象思维,但仍有幼儿期的知觉思维。

(教育启示:善于观察孩子,既要关注孩子现在的发展,又要为孩子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不均衡性(教育启示: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如:孩子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女孩10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等。

)4、稳定性、可变性教育启示:稳定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不会马上变,所以需要家长学会等待,需要耐心。

可变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早晚会有变化的,但是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变化。

5、个别差异性每个孩子有差异: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别人的复制品,都不是另一个孩子的复制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教育启示:注意认识到自己孩子的不同之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挥他的特点(发挥优势,弱势也能转化成优势);不要过早的给孩子贴上标签;从内心深处真正去接纳孩子。

接纳:以孩子的生命状态为准,而不是以父母的眼光。

二、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6岁)1、知觉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

教育启示:家长不要去干扰孩子对各种事物的探究。

2、无意性对自我的约束和控制力不强,容易受影响。

3、3岁以后开始形成个性个性:不稳定、不明显、易受影响(教育启示:孩子在幼儿阶段的学习,就是游戏和玩,幼儿不要过多开发智力,更应关注他的感受和情绪。

)学习教育特点:1、无意学习。

(例:爸爸教孩子打扑克牌,就教会了孩子认数和加减法)2、学习内容广泛,学习对象:生活中无所不包的各种事物。

1岁宝宝心理发展特点

1岁宝宝心理发展特点

1岁宝宝心理发展特点
1岁宝宝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意识逐渐清晰:1岁宝宝的意识逐渐清晰,开始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周围的环境,能够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情感逐渐丰富:1岁宝宝的情感逐渐丰富,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开心、生气、难过等,并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

3. 语言能力逐渐发展:1岁宝宝的语言能力逐渐发展,开始能够模仿简单的语言和动作,并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

4. 动手能力逐渐增强:1岁宝宝的动手能力逐渐增强,能够掌握简单的物品,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操作。

5. 社交能力逐渐提高:1岁宝宝的社交能力逐渐提高,能够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互动,如笑、摇头、招手等。

总之,1岁宝宝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意识、情感、语言、动手和社交等方面,家长应该关注宝宝的发展情况,为宝宝提供适当的刺激和支持,促进宝宝的全面发展。

一岁半小朋友心理特点

一岁半小朋友心理特点

一岁半小朋友的心理特点如下:
好奇心强:他们开始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问更多,喜欢尝试自己探索答案。

自我意识萌芽: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我价值,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再完全依赖父母。

独立性和自理能力提高:一岁半的小朋友逐渐表现出独立性,愿意自己穿衣服、洗手、上厕所等。

他们也开始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再完全任性。

社交能力提高:他们开始对其他孩子和成人产生兴趣,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经验,也愿意帮助别人。

创造力萌芽:一岁半的小朋友开始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萌芽,例如进行简单的绘画、音乐律动等。

父母在此阶段应该给予小朋友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鼓励他们探索世界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

0-1岁儿童心理生理社会性发展特点与案例分析

0-1岁儿童心理生理社会性发展特点与案例分析

0-1岁儿童心理生理社会性发展特点与案例分析0~1岁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我想,父母期望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在早期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且自己和孩子能够享受纯真的快乐。

那我们把目标确定为,把宝宝培养成一个发展良好而又快乐的孩子之后,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让宝宝感受到爱和关心,帮助宝宝建立信任感在任何孩子出生的前两年当中,他们都需要至少与一个成年人建立牢固的关系。

当然一个宝宝要想生存下去,尚且都需要从一出生就要得到成年人的保护和养育,更不要说获得良好的发展了。

这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要有固定的陪伴对象。

婴儿期这个阶段就是信任感的建立,所以孩子在这个阶段,他要对人形成基本的信任和信念。

比如说:如果一个孩子的照顾者频繁的被更换,假如说这个家里面一会是奶奶,一会是姥姥,一会又是保姆,这个孩子可能就不知道要认同谁了。

这样的孩子一生其实都会寻寻觅觅的在追逐,到底谁该是我最信任的人。

所以,如果大家有可能的话,就自己带孩子,不管是家里面的老人还是保姆,他们都不能够替代妈妈的角色,而且他们也都不是孩子固定的抚养人。

而作为孩子的妈妈,如果能够在早期跟孩子建立起来这样相互的信任关系,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所以在孩子的0~1岁的时候,我们真心的不建议把孩子去送回老家,而没有爸爸妈妈的照顾。

既然选择了生下他,那就要对他负责任,再苦再难,我们也能扛得下去。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说大家就都宅在家里面去做全职妈妈没有收入,不是说大家都要去放弃自己的工作,其实我们如果能够在早晚回到家,能够有固定的时间去陪伴他,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知道这个才是我最信任的那个人。

我们要在跟孩子的相处过程当中及时的回应他,与他互动。

形成安全依恋性的关我们要帮助孩子安全起航。

首先我们应该是安顿好自己,不要让自己感到恐惧。

案例:1岁前发育基本正常,会叫爸爸妈妈现在甚至连爸、妈也不叫了,不与小朋友玩,喜欢将东西排成一行,喜欢看广告、天气预报等,喜欢在同一时间看同一个动画片,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听而不闻,叫他也不应。

1~2岁幼儿心理特点

1~2岁幼儿心理特点

1~2岁幼儿心理特点1、非常固执一岁左右的小孩子喜欢一个人自得其乐地玩《他常常抬起头,漫无目的地四下张望,如果有人(尤其是同龄的孩子)打扰到他,他很可能会突然生起气来,小脾气一旦爆发,父母们就要好好地费些力气去把他哄开心。

这就是这个时期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小顽固。

2、肢体活动在所有活动中占的比例最高当他在身体上接蝕到另外一个小孩子时,他才会对对方产生注意。

他经常会伸出手去摸摸对方,他认为通过这样的肢体接触,就可以满足他对对方的好奇心了。

3、开始喜欢钻洞4、要么坚持到底,要么毫无兴趣这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行为上的一大特点:要么坚持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要么就毫无兴趣,说什么也不会改变。

5、做事坚持要结果这个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还不懂事,但有一样特征,就是他们做事坚持要结果。

比如说他必须坚持把某个屋子的门关上,坚持把放在餐桌上的盘子或杯子交到你手里,等等。

有时候,他也会无意识地去做一些与你的指令相反的事情。

6、情绪不稳定7、性格孤僻,非常内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性格孤僻,非常内向。

他们大多数时间会专心致志地享受着自己一个人的世界,而不屑与外界交流。

只有在他有心情的时候,他或许才会想起来与你沟通。

8、遇到困难与挫折大声尖叫或哭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性格孤僻,非常内向。

他们大多数时间会专心致志地享受着自己一个人的世界,而不屑与外界交流。

只有在他有心情的时候,他或许才会想起来与你沟通。

9、常常因新鲜好奇而遇到危险,特别需要细心照顾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在一岁半左右孩子眼里看来都是新鲜的,但他不懂得这些东西的危险与好坏,因此我们对这些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要给予细心的关照。

10、呈现逆反心理。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0-7岁)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0-7岁)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0-7岁)0~1岁宝宝的心理特点孩子从出生到1岁这段时间,不会讲话,不能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愿望。

父母只有掌握了宝宝这段时间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0~1岁宝宝的心理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小阶段。

从出生到3个月的婴儿。

以睡眠为主。

眼睛能够随着呈现在他面前的物体移动,能注视人的面孔微笑;能够追随声音转头;能够抓握接触到的东西。

这时如果把周围的环境布置得丰富一些,让孩子经常接受各种视觉和听觉刺激并受到亲人的爱抚和照顾,就会促进他的神经系统的成熟、心理的发展。

3~6个月的婴儿。

视、听能力比前一段有进步,开始能有目的地伸手抓面前的东西和较长时间地玩胸前的玩具,并喜欢把东西放进嘴里。

这时婴儿是靠眼、耳、手、口等感觉器官认识事物。

此时,父母多逗引孩子玩,经常抱孩子到室外散步,多与他“说话”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6~9个月的婴儿。

能用眼睛长时间地注视某一件物品;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会两手交替拿东西或用双手拿东西,在双手臂的支撑下,能挺起身子;爱扔东西玩,会用玩具相互撞击;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语言,如“拍手”、“再见”、“谢谢”等,并且能照着去做。

这一阶段,家长应多帮助宝宝练习站、坐、转等动作;给孩子一些中等大小的软球、彩色积木、布制小动物和小摇铃等玩具,和他一起玩,并用正确的语言告诉他玩具的名称。

9~12个月的婴儿。

能够在东西不见了时用眼睛去寻找;能模仿自己听到的声音,比如鸭子小车的“嘎嘎”声等;学会叫爸爸、妈妈;能自己拿着奶瓶或杯子喝水;能拉着大人的手或扶着家具行走,由于宝宝自身能力的发展,使他对探索自己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什么都想看看、摸摸或把东西放人口里尝尝。

这一阶段您可以用双手扶着宝宝教他学走路,经常与宝宝在一起做各种游戏,教宝宝说简单的话,以及尽量满足宝宝急于想探索世界的要求。

婴儿出生后的一年,是他一生的开始阶段,只有当他在生活上得到悉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爱抚和热情的关怀,孩子才会建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为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婴儿心理与教育 第三章 1-2岁婴儿心理与教育

婴儿心理与教育 第三章 1-2岁婴儿心理与教育

四、1-2岁婴儿个性发展特点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一)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生理的自我 Self-awareness 物我分化、人我分化完成 逆反心理出现 (二)性格开始萌芽——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三)能力的发展体现在动作能力发展上 主要为运动能力与操作能力
五、1-2岁婴儿社会性发展特点 Sociality development
(五)言语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oral language
1.“隐语阶段” Argot period 刚学会说话不久,他所掌握的词汇量很有限,但又 想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因此常常说出一 连串的大人听不懂的话。 2.“不完整句阶段” 单词句和双词句为主 3. 语音意识尚未出现 Phonological awareness 4.从言语功能看,属于自我中心言语 Egoism language
第二节
1-2岁婴儿的教育
一、1-2岁婴儿教育应把握的关键要事 二、1-2岁婴儿行为习惯教育
三、1-2岁婴儿身体发展教育
四、1-2岁婴儿言语发展教育 五、1-2岁婴儿的社会性发展教育
一、1-2岁婴儿教育应把握的关键要事

独立行走 手的灵活运用 完全模仿 ? 秩序敏感期 想象与思维萌芽 言语爆发 社会性初步发展
秩序敏感期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 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孩 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 “对 秩序的要求”是婴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婴儿的秩序 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 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 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 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研究儿童年龄心理特征是幼儿教师工作的前提
一、儿童年龄段的划分
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岁 儿童期(学龄初期):6-12岁 少年期(学龄中期):12-15岁 青年初期(学龄晚期):15-18岁
二、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2-3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2-3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心理学
延迟模仿也是两岁左右出现的。它比直接模仿水 平高,即使榜样不在眼前时也能模仿见到过的榜样。 因而,有时两岁左右的孩子会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动 作。虽思维的真正发生,孩子会出现探索和求知的萌 芽,通常会出现探索和求知的萌芽,通常会说出一些 父母认为的歪理,其实这是随生活经验和思维的发展, 孩子在头脑中形成的自己的标准。父母切勿认为这是 孩子对你的反抗。
(三)4-5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4、5岁幼儿已经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加上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显得非常活跃 好动。
1、爱玩、会玩
幼儿都喜欢游戏。但三岁幼儿虽然爱玩却不大会 玩,5、6岁幼儿虽然爱玩,但由于学生兴趣日益浓厚, 游戏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4、5岁孩子属于典型的游 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已经能计划游戏 内容和情节,会自己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规律, 不遵守规则应怎么处理,基本都能商量,但游戏过程 中产生的矛盾还需要家长帮助和解决。
此外,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孩子也会出现新的情感萌芽, 如自豪感、自尊心、羞愧感、同情心等。
总之,两三岁是儿童心理发展上一个比较大的转 折阶段,他既遗留着两岁以前的某些心理特点的痕迹, 又开始出现新的心理特点的萌芽,新旧交替在孩子身 上就面临矛盾。如父母不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发 展特点,不按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正确的教育,那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必然激化,后果是导致孩子出 现真正的执拗、任性等不良性格。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0-14岁的孩子,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了解这段生命历程,既回顾了自己的过往人生,也将照亮孩子的未来旅程!,虎妈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可循,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

如果家长能把握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养育重点,孩子便能脱颖而出,真正地赢在起跑线上。

1岁:帮孩子建立安全感的一年我们总说:孩子3岁以前是很重要的。

虽然孩子长大之后,很少会记得3岁以内的事。

但是事实表明,3岁以前的经历,即使孩子不记得,也会对孩子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大约在1岁半到2岁半,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

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面对这个时候的孩子,父母应多给予陪伴与关注,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得到满足,便能为未来的性格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理学家阿德勒就曾说:“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在穷极一生追求两样东西:安全感和价值感。

”因此,如果孩子幼时,尤其是1岁左右,能在家人的陪伴和呵护下成长,孩子便会形成极具安全感的性格。

这样的孩子,不会患得患失,也不会过分敏感,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会更加自信。

此外,他也提到,如果孩子哭闹,一定要多抱抱孩子,不要不理不睬。

换句话说,拥抱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举动”。

孩子一岁的时候,家长要多陪孩子,无论是陪孩子玩,还是在安抚孩子的时候,家长都要给孩子一些“回应”,帮孩子确立自己的“存在感”和“安全感”。

这样孩子才会感知到,自己是被爱着的,才不会处处表现得很惊慌。

2岁:“不”字当头,培养孩子幽默感的一年2岁开始,孩子开始有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

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的意图。

对待这么小的宝宝,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

父母需要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

0~3岁婴幼儿心理特点

0~3岁婴幼儿心理特点
意义:认识身体有两边;帮助孩子翻身 出现时期:0-3个月 最佳抑制时期:4-6个月 如不抑制:运动能力迟缓笨拙;平衡能力差; 跨越中线困难;阅读困难
满月
可以俯卧仰头一小会儿 可以逗笑 能辨别妈妈的气味及声音 会寻找声音来源 眼睛跟踪物体 喜欢看线条较粗,图案简单的图形
满月——百天
①替娃娃盖被,哄入睡、喂奶、喂饭;
②伸食指表示“我1岁”。
①用勺盛丸子或珠子入碗内; ②脱去鞋袜;
③戴帽子
①站稳不扶;
②独走几步;
③爬上高处或爬下三级。
1岁~1岁半宝宝(会走)心理特征
对外界的好奇心不断滋长; 开始咿呀发音说个不停,开始用语言表达意愿; 开始认生; 模仿成人动作; 喜欢把物品拆开研究; 好动、没有长性; 喜欢到处走,去看看、摸摸;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喜欢敲打物品、喜欢破坏; 有很强的秩序感(内在秩序敏感期);
②初步的听从指令做事情(听声取物)。
⑵手指:①拉绳取环拿环;
②食指按键;
③捏取珠子放入碗中;
⑶语言:①称呼几个大人(发爸、妈、爷、奶等音);
②动作:再见、谢谢、握手。
⑷社交:①招呼小朋友:点头、笑、再见;
②懂表情:高兴-表扬、生气-批评;
⑸自理:①捧杯喝水;
②伸臂入袖;
⑹运动:①手膝爬行;源自学习能力特征(1岁~1岁半)
⑴认知: ①认识红、黑、白;②学习认识数字、汉字;
④玩配对游戏:穿衣木盒(头、衣、裤)
⑵手指: ①积木搭高楼、火车; ②蜡笔在烧饼内点芝麻;
③拧开螺旋瓶盖。
③撕纸
⑶语言: ①双字词;3-5字短语;背儿歌

②讲故事时,可回答简单问题;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 )的大小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潜能的主要标志,也是学前儿童可以接受 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案例分析一
丫丫2岁上幼儿园托班时,奶奶告诉老 师丫丫已经会背10以内的加减法了。幼儿 园老师当着奶奶的面拿出3块积木让丫丫 数。丫丫一会儿说是4,一会儿说是5,总 也说不对。奶奶很着急。老师告诉奶奶, 丫丫以前是把计算口诀当儿歌背了,但并 不理解加减的真正意思。 此案例反映儿童心理发展的什么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0~2岁是亲子依恋关键期 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 8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1~3岁是口语学习关键期 3~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关键期 0~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关键期 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3~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 10岁以前是动作技能掌握的关键期

新生儿的原始反射
新生儿心理发展

1.视觉发展:出生时婴儿能看到多远的东西? 刚出生婴儿能分辨颜色吗? 2.听觉发展:刚出生婴儿有听觉吗?技能如何? 3.味觉和嗅觉:刚出生婴儿最发达的是味觉,其 次是嗅觉。 4.触觉:非常敏感。通过触觉方式理解成人的脾 气。 5.动作发展:手眼协调逐渐发展 6.哭泣和第一次微笑: 7.最初的气质: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大致经历以下阶段:
1.动作混乱阶段 2.无意抚摸阶段 3.无意抓握阶段 4.手眼不协调的抓握 5.手眼协调的抓握

(四)开始认生

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 认生是儿童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 化: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的发展;情绪和 人际关系的发展。

4.心理的发生

一岁多地孩子有哪些心理特点呢

一岁多地孩子有哪些心理特点呢

一岁多的孩子有哪些心理特点呢2011-06-13 10:20一岁多的孩子有哪些心理特点呢1岁多的孩子是吸收性思维和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是器官协调、肌肉发展和对物品发生兴趣的敏感期。

1岁多的孩子开始产生一种信任或不信任的态度,这取决于母亲在哺养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日后其他的发展阶段,都深受这一时期的影响。

这时期被称为“学步期”或“运动时代”,因为孩子开始尝试运动自己的身体,喜欢到处探险,用手攒任何东西,开始学站立、走路。

家中的任何物品都是玩具,也都是教材。

2岁左右的孩子心理有何特点?将近2 岁的孩子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是器官协调、肌肉发展和对物品发生兴趣的敏感期,是改进动作、时间、空间概念加强的时期,是感觉精确化的敏感期。

这时的孩子属于多动、专横的年纪,这时的孩子尚无法与小朋友顺利交友,亦没有需要伙伴的感觉,他们可以在同一场所各自玩耍。

孩子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且毫无顾忌,是属于来回晃荡、摆弄东西、乱扔的时代。

所以他们做的事若遭受父母的禁止,则会大动肝火而咆哮、器闹。

这一时期常被称为“叛逆期”,实则并不是真正的反抗,而是独立心态萌芽的现象,所以父母应宽宏大量随他去并适当给予其独立性的培养。

这时也是吸收性思维和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

孩子也会生气吗?具体案例:洋洋是个3岁的男孩子,性格温和,乖巧听话。

可是,这两个月来,总是动不动就发脾气,妈妈让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什么。

本来养成的饭前洗手的好习惯。

现在也马马虎虎,总是随便用水一冲就完事儿。

妈妈给他讲洗手的重要性,他也不听。

每次玩玩具后,也不收拾。

妈妈批评他几句,他就哭喊着说“我不收”,甚至摔东西。

妈妈很生气,她不明白,以前的乖孩子,怎么突然改变了?再说,几岁的孩子有什么好生气的?医生分析:新生儿就有愤怒的情绪,更何况两三岁的孩子正值“反抗期”,当然显得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就暴跳如雷,尖叫、打人、哭喊、赖在地上打滚。

这时候大人如果再对他大喊大叫,甚至持棍棒打人,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岁多的孩子有哪些心理特点呢2011-06-13 10:20一岁多的孩子有哪些心理特点呢1岁多的孩子是吸收性思维和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是器官协调、肌肉发展和对物品发生兴趣的敏感期。

1岁多的孩子开始产生一种信任或不信任的态度,这取决于母亲在哺养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日后其他的发展阶段,都深受这一时期的影响。

这时期被称为“学步期”或“运动时代”,因为孩子开始尝试运动自己的身体,喜欢到处探险,用手攒任何东西,开始学站立、走路。

家中的任何物品都是玩具,也都是教材。

2岁左右的孩子心理有何特点?将近2 岁的孩子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是器官协调、肌肉发展和对物品发生兴趣的敏感期,是改进动作、时间、空间概念加强的时期,是感觉精确化的敏感期。

这时的孩子属于多动、专横的年纪,这时的孩子尚无法与小朋友顺利交友,亦没有需要伙伴的感觉,他们可以在同一场所各自玩耍。

孩子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且毫无顾忌,是属于来回晃荡、摆弄东西、乱扔的时代。

所以他们做的事若遭受父母的禁止,则会大动肝火而咆哮、器闹。

这一时期常被称为“叛逆期”,实则并不是真正的反抗,而是独立心态萌芽的现象,所以父母应宽宏大量随他去并适当给予其独立性的培养。

这时也是吸收性思维和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

孩子也会生气吗?具体案例:洋洋是个3岁的男孩子,性格温和,乖巧听话。

可是,这两个月来,总是动不动就发脾气,妈妈让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什么。

本来养成的饭前洗手的好习惯。

现在也马马虎虎,总是随便用水一冲就完事儿。

妈妈给他讲洗手的重要性,他也不听。

每次玩玩具后,也不收拾。

妈妈批评他几句,他就哭喊着说“我不收”,甚至摔东西。

妈妈很生气,她不明白,以前的乖孩子,怎么突然改变了?再说,几岁的孩子有什么好生气的?医生分析:新生儿就有愤怒的情绪,更何况两三岁的孩子正值“反抗期”,当然显得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就暴跳如雷,尖叫、打人、哭喊、赖在地上打滚。

这时候大人如果再对他大喊大叫,甚至持棍棒打人,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

有的孩子会闹得更厉害;有的会害怕被揍而暂停哭闹,但是他愤怒的情绪并没有减缓,只是暂时压抑下来而已,怒气积压在心中,对身心的健康都有很大的伤害。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两三岁是孩子的不平衡期,自我意识强烈,事事反对,情绪起伏很大。

这时候父母的态度非常重要,稍不留意就会发生错误的管教。

以下便是几种常见的错误方式:有的父母希望孩子这段时期乖巧、听话的,如果他服从大人的安排就给予奖励。

此时孩子可能为了获得物质的利益,压抑自己的情绪发泄,因此比别的孩子显得有教养。

可是后来上学以后,在班上却是一个畏缩、孤独、胆小、害怕尝试新事物的孩子,一生缺乏冲劲,没有主张。

所以父母不能只注重孩子一时的乖巧。

有的孩子受到父母的约束时,并不甘心接受,而是将怒气放在心里,等待机会发泄。

例如,父母不在场时偷偷把家里的东西弄坏。

这种孩子长大后容易变成一个心胸狭窄、内心充满敌意、表里不一致的虚伪人士。

有的父母不敢管孩子,只要孩子一闹就让步,孩子一发脾气就随他。

这样一来,孩子常常变得为所欲为,以哭闹来达到目的。

上学之后则有可能变成一个行为乖戾、不合群,不知道如何遵守团体规则的孩子。

其实,孩子也会有情绪,而他发泄情绪的方式经常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例如摔东西、踢门。

所以你若不希望孩子发脾气时摔东西,就从自己先做起。

当孩子发脾气时不能压抑他,又不能让步时,那父母该怎么办呢?首先,以孩子有兴趣的事物来吸引他的注意力,帮他把怒气转移;等他的情绪平缓后,再了解他为何发怒。

其次,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满。

诉说可以帮助孩子把怒气发泄掉。

父母的倾听,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和注意。

最后,父母要耐心讲道理,使孩子明辨是非,慢慢学会控制情绪。

一岁左右的孩子不好管了怎么办?孩子在1.5岁左右,母亲就会常常带孩子出去逛逛商店了,很多母亲抱怨说,孩子部不跟着她乖乖走,一会儿四处乱走,一会儿爬路边,爬门前的台阶,你越喊他,他越不走,喊急了,他就朝相反的方向跑。

因此,母亲担心这样下去孩子的行为会出现问题。

其实,这时的孩子的天性告诉他:“四下走走真有趣,咦,那门前台阶是怎么回事?”母亲每次叫他时,就等于催促孩子快点对自己的天性做出反应。

那么母亲该怎么办呢?如果必须到商店去购物,可以用小车推着孩子。

如果是为了让孩子出来见识见识,那就要允许他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如果他总是慢慢吞吞,别急,过一会儿他就觉得该赶上妈妈了。

再比如说,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可孩子还在兴致勃勃地挖泥玩。

如果这时你说;“走,该回家了!”声调中带有“你现在不能再玩了”的意思。

你的宝贝是不会听从你的,如果你和孩子说:“咱们一块儿去爬那儿的台阶,好吗?”这时宝贝很可能和你马上就走。

一岁——二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到了1岁左右,可以自如爬行,可以站立片刻,发育快一些的还可以独立几步。

手眼活动从不协调到协调,如可以自如地自喂饼干,五指从不分工到有较为灵活的分工,如可以用食指和拇指对捏糖块。

双手从“各自为政”到能够互相配合,如可以一同摆弄玩具。

精细动作获得发展,如可以独自抱着奶瓶喝奶,打开瓶盖,把圈圈套在棍子上等。

1岁多的孩子可以听懂自己的名字可以听懂一些简单的词汇,会叫爸爸妈妈,能同成人一样可以分辨声源,有了明显的回忆能力,可以想起很久前记住的事情,将之运用于当前的“工作”中。

可以模仿大人的动作。

这时能随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自发地手舞足蹈,并努力配合鲜明活泼的音乐节奏做动作,会初步分辨颜色,喜爱色彩鲜艳的玩具,爱看漂亮的人脸,爱看图画书和大而鲜艳的图杂。

能听懂妈妈的话,可以听懂常用物品的名称,开始学说话,可以用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如用“汪汪”代表小狗。

他们害怕陌生人,害怕陌生,怪模样的物体,害怕未曾经历过的情况。

这时有明显的依恋情结,喜欢“跟”妈妈的“脚”,妈妈去哪里,他就跟着去哪能里,喜欢与成年人交往,知道大人是高兴还是生气,会设法引起大人的注意,如主动讨好大人或者故意淘气。

和小朋友有了以物品为中心的简单交往,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往,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可以把自己和物品区分开,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有了最初的独立性,会拒绝大人的帮助,愿意自己动手,而且可以做些简单的事情。

一岁半到2岁的孩子,不管看到或听到什么,总是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从这个时候开始,孩子的语言能力急速成长,几乎把所有精力都花在记事物的名称上。

孩子一旦知道所有的东西都有名称后,就开始胡乱提出问题想要记起新的名字。

而大人对此询问法通常不加理会。

不过2岁前后的“问题阶段”所问内容都相当单纯,只是令大人感到罗唆罢了。

孩子就是由这种方法来记人名及事物的,这也是一种聪明的表现。

进入2岁的孩子,面临着许多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他也开始自己思考问题,会不断地提问,但当你在教孩子时,你会发现那些非常简单的事物,他怎么就那么难懂,总是会搞错。

所以你要耐心,不要以你二、三十年生活去跟他不到2年的经历相比,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世界对他来说很复杂,需要你的引导和解释。

孩子到了2岁左右时,最主要的特征是有了逃避父母的保护和自我意识强烈,正在尝试独立自主,父母若不马上适应这种急速的变化,只会带来泄气和灰心,如果顺着他,也许反抗心还不至于太强,其实一个可爱且有依赖性的孩子试着反抗,这对大人而言也算是件可喜的事。

多少产生点反抗意图,较能激起他应对人生冲突的意志而增加思考能力。

在2岁孩子的成长中,最明显的是运动功能的发达,所以当孩子眼睛一张开就开始吵吵闹闹。

这时他们的思想也逐渐成熟,而且趋于复杂化,大人这时不可再一味地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

他们喜欢凡事都有规律性,看电视的时间若加以分配,让他在固定的时间看喜欢的节目他会很高兴。

这时对时间的知觉是较大含糊性和局限性,他们从成人那儿模仿学到了一些有关时间的词语,但却不能把它用在正确的地方。

说明了孩子对时间概念的认识还末清晰。

他们的注意力从1岁起就开始不断地发展,一般来说,1岁半时能集中注意力5-8分钟,2岁10-20分钟,能长时间地注意一个事物,自己也能独立地玩较长的时间。

这时应让孩子更多地参与日常生活,在这些活动中,即能促进一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让你的感受到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无尽快乐,而且还能在活动中教孩子数数、认识事物,教孩子说话,培养他独立的能力,爱清洁、整齐的生活习惯。

二岁——三岁孩子的心理特点2岁多的孩子,这时最明显的是运动功能的发达,所以当孩子眼睛一张开就开始吵吵闹闹。

这时已经能够用单脚保持平稳2-3秒,双脚同时起跳,着地能不摔倒。

从这时候起一直近3岁,孩子一般都采用双脚同时起跳的方式,能够双脚交替一步踏上一阶楼梯,有时也需要手扶栏杆或由大人牵引。

孩子胳膊和手上的劲也越来越大,能扔出一些略重的玩具、书本、沙包等等,能提、拿一些重物,如妈妈的包、一本厚书等。

对物体的操作也日趋精细、准确,大多数的孩子已能在1分钟正常用纸穿上5-6个珠子,在25分钟内把5-7个小球装进瓶子里,这说明孩子的动用具有了一定的速度。

2岁半的孩子80%能进行颜色命名,但正确率只有25%。

表现出较明显的颜色偏好,一般来说,易受孩子喜欢的颜色是红、黄、绿、橙、蓝。

有80%的孩子能用语言说明物体的大小,88%能正确选择物的大小。

对时间的知觉是较大含糊性和局限性,他们从成人那儿模仿学到了一些有关时间的词语,但却不能把它用在正确的地方。

说明了孩子对时间概念的认识还未清晰。

他们的注意力从1岁起就开始不断地发展,一般来说,1岁半时能集中注意力5-8分钟,2岁10-20分钟,2岁半10-20分钟,到了3岁时间更长一点,他们能长时间地注意一个事物,自己也能独立地玩较长的时间。

2岁以后的孩子的记忆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此时他已能再认相隔几十天或几个月的事物,还能表现出较好的回忆,也就是重现,自己能回想到相隔一个月甚至更多时间的事物或物体。

过了2岁时,孩子思想逐渐成熟,而且趋于复杂化,大人这时不可再一味地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

最主要的特征是有了逃避父母的保护和自我意识强烈,正在尝试独立自主,父母若无不马上适应这种急速的变化,只会带来泄气和灰心,如果顺着他,也许反抗心还不至于太强,其实一个可爱且有依赖性的孩子试着反抗,这对大人而言也算是件可喜的事。

多少产生点反抗意图,较能激起他应对人生冲突的意志而增加思考能力。

2岁多的孩子在社会人际关系上,虽然能和亲近的大人相处得很好,但是对于不认识的人或不熟悉的同龄孩子仍然不能打成一片,不过心里非常渴望与之交朋友。

对于语言和知识的吸收非常有兴趣,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借此逐渐吸收知识和新的语言。

这时大人若能顺水推舟,孩子就更能顺利成长。

在知识方面,大人所扮演的角色中要回答孩子的问题,为孩子的成长准备一完善的环境。

孩子近3岁时,到了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和器官协调、肌肉发展和对物品发生兴趣的敏感期,是改进动作、时间、空间概念加强的时期,是感觉精确化的敏感期,是学习第二语言的敏感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