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供热设施验收标准
济南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供热设施验收标准
济南市房地产开发项目供热设施竣工验收标准(初稿,试行)二〇一一年六月目录1 总则-----适用范围2 总体验收流程3 制定依据4 验收标准4.1 室外供热管网4.2 换热站4.3 建筑物热力入口4.4 建筑物内系统4.5 户内系统4.6 建筑节能(采暖部分)4.7 供热计量4.8远传抄表管理系统4.9 系统水压试验和冲洗4.10 系统试运行和调试5 附录5.1术语5.2 表格1 总则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可集中供热的房地产竣工项目供、用热设施的验收”,内容包括房地产项目规划红线内室外供热管网、换热站、建筑物热力入口、建筑物内系统、户内系统、和建筑节能(采暖部分)、供热计量、远传抄表管理系统、系统水压试验和冲洗、系统试运行和调试。
2 总体验收流程验收流程:申请用热户向供热单位提出书面开户申请(应在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前)——供热单位受理,书面答复——具备条件,用热单位与供热单位签订开户协议——开户协议报供热办审批、备案——政务审批中心申请交费——委托供热专业经营单位组织有资质的设计、施工、监理进行室外供热工程建设——施工完毕,建设单位组织有供热单位参与的供用热设施冷态验收——冷态验收合格后,签订热态调试协议——用热单位组织材料报市政公用局窗口提出验收备案申请——行政审批处组织供热办及供热单位进行现场复验、备案——热态调试——签订供热合同——实施供热备注:提出综合验收申请所需材料1、供热开户协议;2、济南市建设项目城市建设配套费缴费联络单;3、供热工程施工合同;4、管材、设备、阀门、热表、温控及热力调节装置等材料的入场材料检验证明(材质分析报告、材料安装使用说明、打压试验报告、合格证),热表首次鉴定报告、调试合格证明;5、建筑节能验收合格证明;6、系统冲洗及压力试验记录;7、竣工图纸(纸质竣工图纸及电子版图)、竣工报告;8、规划红线内室外、室内管网及换热站按照《济南市数字市政管网设施普查技术规程》(试行)和《济南数字市政数据标准》要求进行管线物探测量提报相关资料。
供热工程验收报告
供热工程验收报告一、工程基本情况本次热工程验收的对象是小区的供热系统改造工程,该小区共有10栋居民楼,总供热面积为5000平方米。
供热设备包括锅炉房、管道网络、热交换器等。
二、工程验收内容1.设备安装在验收过程中,对供热系统的设备安装进行了全面检查。
锅炉房内的锅炉和热交换器均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安装,并完成了相应的接管工作。
燃料供应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也安装完毕,并且进行了必要的调试工作。
2.管道网络供热系统的管道网络是供热工程的核心部分,我们对管道的敷设情况进行了详细查验。
经过测量和比对,确认管道的布置符合设计要求,各支线和主干管道均正确地连接到了相应的设备,并且采取了合适的保温措施。
3.系统运行为了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我们对系统进行了相应的调试工作。
经过死区测试和巡检,确认各设备运行正常,热水和蒸汽的供应稳定,无明显泄漏和渗漏现象。
同时,对系统的控制功能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确保各项参数的调节和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能够正常进行。
三、工程验收成果1.设备质量通过对各设备的检查和测试,我们认为供热系统的设备质量良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设备的安装工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预期要求。
2.管道布置供热系统的管道布置合理,经过测量和验证,各支线和主干管道的连接稳固,无泄漏和渗漏现象。
同时,管道的保温措施到位,确保热能的传输效率。
3.系统运行稳定在系统调试和测试过程中,确认各设备均能正常运行,供热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对系统的控制功能进行验证,确保各项参数调节和自动化控制正常工作。
四、验收结论经过全面的检查和测试,我们认为该供热系统改造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设备质量良好,管道布置合理,系统运行稳定。
可正式发放供热工程验收合格证书。
五、存在问题和建议尽管该供热系统改造工程在大部分方面达到了验收标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部分管道连接处出现漏水现象,需要检修和密封。
同时,在系统的控制参数调节和参数显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操作性和人机交互界面的友好性。
小区供热设施竣工验收标准
小区供热设施竣工验收标准目录1 总则-----适用范围2 总体验收流程3 验收标准3.1 室外供热管网3.2 换热站3.3 建筑物热力入口3.4 建筑物内系统3.5 户内系统3.6 建筑节能(采暖部分)3.7 供热计量3.8 系统水压试验和冲洗3.9 系统试运行和调试1 总则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可集中供热的房地产竣工项目供、用热设施的验收”,内容包括房地产项目规划红线内室外供热管网、换热站、建筑物热力入口、建筑物内系统、户内系统、和建筑节能(采暖部分)、供热计量、远传抄表管理系统、系统水压试验和冲洗、系统试运行和调试。
2 总体验收流程验收流程:申请用热户向供热单位提出书面开户申请(应在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前)——供热单位受理,书面答复——具备条件,用热单位与供热单位签订开户协议——委托供热专业经营单位组织有资质的设计、施工、监理进行室外供热工程建设——施工完毕,建设单位组织有供热单位参与的供用热设施冷态验收——冷态验收合格后,签订热态调试协议——供热办及供热单位进行现场复验、备案——热态调试——签订供热合同——实施供热提出综合验收申请所需材料1、供热开户协议;3、供热工程施工合同;4、管材、设备、阀门、热表、温控及热力调节装置等材料的入场材料检验证明(材质分析报告、材料安装使用说明、打压试验报告、合格证),热表首次鉴定报告、调试合格证明;5、建筑节能验收合格证明;6、系统冲洗及压力试验记录;7、竣工图纸(纸质竣工图纸及电子版图)、竣工报告;3.1室外供热管网3.1.1一般规定3.1.1.1本章适用于厂区及民用建筑群(住宅小区)的饱和蒸汽压力不大于0.7MPa、热水温度不超过130℃的室外供热管网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
3.1.1.2室外直埋管网优先采用聚氨酯预制保温管,避免采用地沟敷设;聚氨酯预制保温管的质量满足《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CJ/T114-2000的要求。
预制保温管进行施工现场后,必须进行蓬盖,避免聚乙烯外壳遭受日晒雨淋,造成聚乙烯外壳破裂。
热力公司对新建住宅小区用热设施建设的相关管理规定
热力公司对新建住宅小区用热设施建设的相关管理制度1总则1.1为提升城市集中供热服务水平,加强供热行业管理,规范建设单位、工程施工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为,维护供用热双方的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凡接入本热力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公司)供热管网的小区或单位,均应执行本标准,否则不予入网。
2规范性引用文件2.1《本省供热条例》2.2《本市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暂行办法》2.3《本市供热管理办法》…………3.管理办法3.1供热主管部门列入供热规划范围的用热单位,应于当年四月三十日前凭政府主管部门批文到本热力有限公司提出书面用热申请,本热力有限公司应于十日内予以答复。
同意用热申请的,用热单位五月三十一日前办理用热入网相关手续,逾期未办理的,不再列入当年供热建设计划。
3.2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需要接入供热管网的,其供热配套设施建设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并征求供热公司的意见,使管网配置、换热站房屋等技术指标与供热规划相匹配。
换热站房屋宜在地面配套建设,规划审批手续应按要求办理,并向城管执法部门进行备案。
3.3新建住宅小区内的供热经营设施(包括供热管道和阀门、换热机组和用热计量装置、用户室内取暖设施)采取开发建设单位投资、供热企业监督建设的方式,开发建设单位不得自行组织施工,否则,供热企业不予并网供热。
3.4从事供热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活动,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遵守国家及省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3.5本公司工程部负责小区用热设施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和指导,用热单位应积极配合。
3.6用热单位在规划建设小区供暖设施前需向热力公司提供小区供暖信息、总平面图,政府审批文件,填报供热申请表(见附录一),并盖单位公章,报本公司工程部,本公司根据用热单位提供的小区供暖信息,联系设计人员审核供热设施技术参数、施工图纸,指导用热单位采购、建设供热设施。
3.7用热单位应按照本公司编制的《换热站建设标准》、《一级管网建设标准》、《二级管网建设标准》、《供热设施技术规范》建设小区供热设施。
地暖验收标准
地暖验收标准地暖是一种现代化的供暖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在地暖工程完工后,验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了验收,才能保证地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以下是地暖验收标准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首先,地暖验收标准要求地暖系统的安装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安装质量包括地暖管道的敷设、连接、固定等工程质量,以及地暖系统的管道密封性能、防腐蚀性能等方面的验收。
安装质量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地暖系统的使用寿命和供暖效果,因此在验收中需要严格把关。
其次,地暖验收标准要求地暖系统的运行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这包括地暖系统的供暖效果、温度分布均匀性、温度控制精度等方面的验收。
只有地暖系统的运行效果符合设计要求,才能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舒适的供暖体验。
另外,地暖验收标准还要求地暖系统的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地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和温度,因此地暖管道、阀门、循环泵等设备的安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验收时需要检查地暖系统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传感器等安全保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以及地暖系统是否存在漏水、漏电等安全隐患。
最后,地暖验收标准还要求地暖系统的使用说明和保养维护要求齐全。
地暖系统的使用说明应清晰明了,包括地暖系统的开启与关闭操作、温度调节方法、故障处理方法等内容。
同时,地暖系统的保养维护要求也需要在验收时得到确认,以保证地暖系统在日常使用中能够得到正确的保养和维护。
综上所述,地暖验收标准是地暖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了验收,才能保证地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因此,在地暖工程完工后,需要严格按照地暖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地暖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为用户提供舒适的供暖体验。
建筑物供暖系统检测规范
建筑物供暖系统检测规范一、引言供暖系统是建筑物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为了保证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检测规范。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供暖系统检测规范的制定、实施和标准化问题。
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供暖系统的检测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包括以下方面:1. 环境准备:确保供暖系统正常运行并处于稳定状态,排除外界干扰因素。
2. 仪器设备准备:选用合适的检测仪器设备,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校准仪器设备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3. 人员培训准备:对从事供暖系统检测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供暖系统检测内容和方法1. 管道温度检测:对供暖系统中的管道进行温度检测,以确定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热平衡状态。
可以采用红外测温仪等非接触式仪器进行测量。
2. 流量检测:通过对供暖系统中的水流量进行检测,来评估管道及设备的流量能力,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可以采用流量计等仪器进行测量。
3. 压力检测:对供暖系统中的管道和设备进行压力检测,以评估系统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可以采用压力表等仪器进行测量。
4. 温度均衡检测:通过对供暖系统中不同部位的温度进行检测,评估系统的温度均衡性,保持舒适的供热效果。
可以采用温度计等仪器进行测量。
5. 设备运行状态检测:对供暖系统中的设备进行运行状态检测,包括设备的工作效率、故障情况等。
可以采用传感器等仪器进行测量。
6. 隔音检测:对供暖系统中的隔音效果进行检测,以保证建筑物内部的安静环境。
可以采用声级计等仪器进行测量。
四、检测结果评估和分析在完成供暖系统的检测之后,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系统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以及有无问题存在。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以保证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五、规范的制定、实施和标准化为了保证建筑物供暖系统的检测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测规范,并确保其得到有效的实施和应用。
居民楼供热标准
居民楼供热标准一、概述本标准规定了居民楼供热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居民楼供热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和维护。
二、术语和定义1. 居民楼供热:指利用热源提供热能,为居民楼提供采暖的热力服务。
2. 热源:指提供热能的设备或装置,如锅炉、热泵等。
3. 供热系统:指由热源、输配管道、散热设备等组成的系统,用于向居民楼提供热能。
4. 采暖:指利用热源提供的热能,通过散热设备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间,以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目的。
三、基本要求1. 供热系统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2. 供热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供热能力,满足居民楼的采暖需求。
3. 供热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4. 供热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四、技术要求1. 供热温度:居民楼供热系统的设计温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室内温度达到规定的舒适温度。
2. 供热稳定性:供热系统应具备稳定的供热能力,确保室内温度的稳定。
3. 输配管道:输配管道应采用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确保管道安全可靠运行。
4. 散热设备:散热设备应具备高效传热的性能,确保室内温度的均匀分布。
5. 控制系统:供热系统应配备完善的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调节。
五、检验规则1. 供热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运行和检验,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 试运行期间,应对供热温度、稳定性、输配管道和散热设备等进行检查和测试。
3. 试运行合格后,应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4. 供热系统运行期间,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5.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和报告。
六、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 产品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日期、安全警示等信息。
2. 产品包装应牢固,避免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损坏或污染。
3. 产品应按照安全规定运输,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热力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热力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热力工程是指利用热能进行传热、传能、传动和控制的工程。
在建筑领域中,热力工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热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施工及验收标准。
以下将介绍热力工程施工及验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1.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热力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施工前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施工计划、编制工程预算、选取合适的施工队伍和设备等。
对于复杂的热力工程项目,还需要进行专门的技术交底和培训,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能按照标准要求进行。
2.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在热力工程施工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加工和验收。
对于进口材料,必须提供合格证明和检测报告,确保其质量可靠。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热力工程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和人员,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对于特殊环境和条件下的施工,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和紧急应对预案。
4.验收标准和程序完成热力工程施工后,必须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标准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功能性能等方面。
必须依据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验收程序包括工程验收申请、验收准备、验收过程、验收结论等环节。
验收人员必须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确保验收结果的客观和可靠。
总结热力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与验收工作,才能确保热力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长期稳定运行。
只有不断提高对标准的认识和遵守,才能更好地促进热力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暖气片安装验收标准
暖气片安装验收标准合同书甲方:(以下简称甲方)地址:联系人:电话:身份证号码:乙方:(以下简称乙方)地址:联系人:电话:身份证号码:鉴于甲方需要安装暖气片,乙方具备相应的安装能力和经验,为了明确双方权益和义务,特订立本合同。
一、合同项目1.1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暖气片安装工作。
1.2 安装地址:1.3 安装开始日期:1.4 安装预计完成日期:1.5 合同总金额:二、工作内容和要求2.1 乙方负责根据甲方的要求,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安装暖气片。
2.2 乙方应经过专业培训及取得相关资质,保证具备安装暖气片的能力。
2.3 乙方应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2.4 乙方应按照约定的安装时间节点完成工作,如有变动应提前通知甲方。
三、质量验收标准3.1 乙方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安装作业。
3.2 安装完成后,暖气片应能正常运行,无漏水、渗水、漏气等现象。
3.3 暖气片应平整、不得有倾斜、变形等瑕疵。
3.4 安装后的暖气片应清洁,不得出现污垢、铁锈等。
3.5 暖气片的密封胶条应完好无损,连接紧密。
3.6 暖气片的悬挂固定件应稳固可靠,不得出现松动现象。
3.7 乙方应保证安装过程中不损坏甲方居住环境、装饰等。
3.8 甲方可邀请第三方或相关专业机构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支付全部工程款。
四、费用支付4.1 甲方应按照合同金额在安装完成后三日内支付全额工程款。
4.2 若因乙方原因导致工程无法按时完成,甲方有权在合同总金额中扣除违约金。
五、违约责任5.1 如乙方不能按合同要求进行安装工作,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已支付的费用。
5.2 如甲方不能按合同要求支付工程款,乙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六、争议解决6.1 双方应本着友好合作的原则解决合同执行中发生的争议。
6.2 若协商无果,双方可以通过诉讼解决争议,提交相关法院管辖。
七、其他约定事项7.1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合同生效后具有法律效力。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JGJ132--2001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2001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检验采暖居住建筑的实际节能效果,制定本标准.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及节能效果检验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投制性标准的规定.第2章术语第2.0.1条水力平衡度(HB)hydraulic balance level 采暖居住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循环水量(质量流量)的测量值与设计值之比.第2.0.2条供热系统补水率(Rmurate of water makeup 供热系统要正常运行条件下,检测持续时间内系统的补水量与设计循环水量之比.第2.0.3条热像图thermogram 用红外摄像仪拍摄的表示物体表面表观辐射温度的图片.第3章一般规定第3.0.1条对试点小区应检验下列项目: 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2.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 3.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4.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5.建筑物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6.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7.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8.供热系统补水率; 9.室外管网输送效率.第3.0.2条对试点建筑应检验下列项目: 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2.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3.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4.建筑物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5.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第3.0.3条对非试点小区应检验下列项目: 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2.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3.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 4.供热指法统补水率.第3.0.4条对非试点建筑应检验下列项目: 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2.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第3.0.5条节能检验必须在下列有关技术文件准备齐全的基础上进行: 1.国家有关部门对节能设计审核文件; 2.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外门(或户门),外窗及保温材料的性能报告; 3.锅炉或热交换器,循环水泵等的产品合格证; 4.节能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报告.第3.0.6条检测中使用的仪器仪表应在检定有效期内,并应具法定计量部门出具的校验合格证(或校验印记).除另有规定外,仪器仪表的性能应符合标准附录A的有关规定.第3.0.7条建筑物体形系数(S)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类: 1.当S≤0.30时应为第一类; 2.当S>0.30时为第二类.第3.0.8条建筑物窗墙面积比(WWR)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类: 1.当WWR≤0.30时为第一类; 2.当WWR>0.30时为第二类.第3.0.9条当采暖居住建筑物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应视为同一类采暖居住建筑物: ---相同的外围护结构体系; ---相同的建筑物体型系数类型;---相同的窗墙面积类型.第3.0.10条代表性建筑物根据层数,朝向和采暖系统形式在同一类采暖居住建筑物中综合选取.4.1 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第4.1.1条与建筑单位采暖耗热量有关的物理量的检测应在供热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检测持续时间不少于168h.第4.1.2条对建筑物的供热量应采用热量计量装置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测量.计量装置中温度计和流量计的安装应符合相关产品的使用规定.供回水温度测点宜位于外墙外侧且距外墙轴线2.5m以内.第4.1.3条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应按本标准第4.3节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第4.1.4条室外空气温度主应设置在百箱内;当无百叶箱时,应采取防护措施;感温测头宜在建筑物不同方向同时设置室外温度测点.检测持续时间内室外平均温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tea=∑mi=1∑nj=1tei,j/m.n(4.1.4)式中tea---检测持续时间内室外平均温度();℃tei,j---第i个温度测点的第j 个逐时测量值();℃m---富强外温度测点的数量; n---单个温度测点逐时测量值的总个数; i---室外温度测点的编号; j---室外温度第i个测点测点测量值的顺序号.第4.1.5条在有人居住的条件下进行检测是时,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应按下公式(4.1.5-1)计算;在无人居住的条件下进行检测时,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应按公式(4.1.5-2).qhm=Qhm/A0.ti-te/tia-tea.278/Hr+(ti-te/tia-tea-1).qIH(4.1.5-1)qhm=Qhm/A0.ti-te/tia-tea.278/Hr-qIH(4.1.5-2)式中qhm---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W/m2; Qhm---检测持续时间内在建筑物执力口处测得的总供热量(MJ); qIH---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W/m2),应按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的规定采用;ti---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一般住宅建筑取16;℃te---计算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应按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附录A的规定采用; tia---检测持续时间内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tea---检测持续时间内室外平均温度();℃A0---建筑物的总采暖建筑面积(mW),应按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附录D的规定; Hr---检测持续时间(h); 278---单位换算系.4.2 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第4.2.1条与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有关的物理量的检测,应在供热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检测持续时间应为采暖期.第4.2.2条耗煤量应按批逐日计量和统计.第4.2.3条在检测持续时间内,煤应用基低位发热值的化验批数应与供热锅炉房进煤批数相应一致,且煤样的制备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锅炉热工试验规范>>(GB10180)的有关规定.第4.2.4条小区室内平均温度应代表性建筑物的室内平均温度的检测值为基础.代表性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的检测应按本标准第4.3节规定的检测方法执行.代表性建筑物的采暖建筑面积应占其同一类建筑物采暖建筑面10%以上.第4.2.5条室外平均温度的检测和计算应符合本标准第4.1.4条的有关规定.第4.2.6条小区室内平均温计按下列公式计算:tqt=∑mi=1ti,qt.A0,i/∑mi=1A0,i(4.2.6-1)ti,qt=∑nj=1ti,j.Ai,j/∑nj=1Ai,j(4.2.6-2)式中tqt---检测持续时间内小区室内平均温度();℃ti,qt---检测持续时间内第i类建筑物的室内平均温度();℃ti,j---检测持续时间内第i类建筑物中第j栋代表性建筑物的室内平均温度(),℃应按本标准公式(4.3.3)计算; A0,i---第i类建筑物的采暖建筑面积(m2); Ai,j---第i类建筑物中第j栋代表性建筑物的采暖建筑面积(m2),应按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附录D的规定计算; n---第i类建筑物中代表性建筑物的栋数;m---小区中采暖居住建筑物的类别数.第4.2.7条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cm=8.2×10-4.Gct.Qydw,av/A0,qt.ti-te/tqt-tea.Z/Hr(4.2.7)式中qcm---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标准煤)(kg/m2.a); Gct---检测持续时间内的耗煤量(kg);当燃料为天然气时,天然气耗量应按热值折算为标准煤量; Qydw,av---检测持续时间内燃用煤的平均应用基低发热值(kJ/kg);当燃料为天然气时,取标煤发热值; A0,qt---小区内所有采暖建筑物的总采暖建筑面积(m2); Z---采暖期天数(d),应按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附录A附表A的规定采用.4.3 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第4.3.1条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应在采暖期最冷月检测,且检测持续时间不少于168h.但当该项检测是为了配合单暖耗热量或单位采暖耗煤量的检测而进行时,其检测的起止时间应符合相应项目检测方法中的有关规定.第4.3.2条温度计应设于室内有代表性的位置,且不应受太阳辐射或室内热源的直接影响.第4.3.3条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应代表性房间室内温度的逐时检测值为依据,且应按下列式计算:tia=∑nj=1trm,j.Arm,j/∑nj=1Arm,j(4.3.3)式中tia---检测持续时间内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trm,j---检测持续时间内第j个温度逐时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Arm,j---第j个温度计所代表的采暖建筑面积(m2); j---室内温度计的序号; n---室内温度计的个数.4.4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第4.4.1条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宜采用热流计法或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其它方法.第4.4.2条热流计及其标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热流计>>(JG/T3016)的规定.第4.4.3条温度传感器用于温度测量时,测量误差应小于0.5;℃用一对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温差时,测量误差应小于2;用两个温度相减求取温差时,测量误差应小于0.2.℃第4.4.4条测点位置应根据检测目的确定.测量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时,测点位置不应靠近热桥,裂缝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不应受加热,制冷装置的风扇的直接影响.第4.4.5条测点位置应根据检测目的确定.测量主体部体的传热系数时,测点位置不应靠近桥,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不应受加热,制冷装置和风扇的直接影响.第4.4.6条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流计应直接安装在被测围护结构的内表面上,且应与表面完全接触; 2.温度传感器应在被测围护结构两侧表面安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宜在与热流计相对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同0.1m长引线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传感器表面的辐射系数应与被测表面基本相同.第4.4.7条检测应采暖供热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检测时间宜选在最冷月且应避开气温剧烈变化的天气,检测持续时间不少于96h.检测期间室内空气温度应保持基本稳定,热流计不得受阳光直射,围护结构被测区域的外表面宜避免雪侵袭和阳光直射.第4.4.8条检测期限间,应逐时记录热流密度和内,外表面温度.可记录多次采样数据的平均值采样间隔宜短于传感器最小时间常数的二分之一.第4.4.9条数据分析可采用算术平均法或动分析法.第4.4.10条采用算术平均法进行数据分析时,应按下式计算围护结构的热阻,并符合下列规定:R=∑nj=1(θIj-θE j)/∑nj=1qj(4.4.10)式中R---围护结构的热阻(m2.K/W); θIj---围护结构内表面的第j次测量值();℃θEj---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的第i次测量();℃qj---热流密度的第j次测量值(W/m2). 1.对于轻型围护结构(单位面积比热容小于20kJ(m2.K)),宜使用夜间采集的数据(日落后面h至日出)计算围护结构的热阻.当经过个夜间测量之后,相邻两次测量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于5%时即可结束测量. 2.对于重型围护(单位面积比热容大于等于20kJ/(m3.K)),应使用全天安数据(24h(的整数倍)计处围护结构的热阻,且只有下列条件得到满足时方可结束测量: 1)未次R计算值与24h之前的R计算值值差不大于5%;2)检测期间内计算第一个INT(2×DT/3)天内与最后一个同样长的天数内的R 计算值相差不大于5%. 注:DT为检测持续天数,INT表示取整数部分.第4.4.11条围护结要的传热系数应按下式计算:K=1/(Ri+R+Re)(4.4.11)式中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k); Ri---内表面换热阻,应按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附录二附表2.2的规定采用; Re---外表面换热阻,应按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50176)附录二附表2.3的规定采用.4.5 建筑物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第4.5.1条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宜采用热电偶等温度传感贴于表面进行检测;检测仪表符合本标准第4.4.3条和第4.4.4条的规定;也可采用红外摄像仪测量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但应符合本符合标准第4.5.4条的规定.第4.5.2条内表面温度测点应选取在热桥部位温度最低处.室内空气温度测点距离地面应为1.5m左右,并应离开被测墙面0.5m以上.室外空气温度测点离地面的高度应为1.5-2.0m,并应离开被测墙面0.5m以上.空气温度传感器应采用热辐射防护措施.第4.5.3条内表面温度传感器连同0.1m长引线应与测表面紧密接触,传感器表面的辐射系数应与被测表面相同.第4.5.4条检测应在供热系统正常运行且进行,检测时间宜选在最冷月,并应避开气温剧烈变化的天气.检测持续时间不少应少于96h.温度测量数据应每不时记录一次.第4.5.5条室内外计算温度下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应按下式计算:θI=tdi-tim-θIm(tdi-tde)/tim-tem(4.5.5)θI---室内外计算温度下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θIm---检测持续时浊内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逐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tim---检测持续时间内室内空气温度逐次测量值的算术值();℃tem---检测持续时间内室内外空气温度逐次测量值的算术值();℃tdi---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具体设计图纸确定或按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第4.1.1条的规定采用;tde)---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应根据具体设计图纸确定或按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第2.0.1条的规定采用.4.6 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第4.6.1条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宜采用红外摄进行定性检测.第4.6.2条红外摄像仪及其温度测量范围就合冬季现场测量要求.红外摄像仪传感器的使用波长应处在2.0-2.6μm,3.0-5.0μm或8.0-14.0μm之内,传感器不应低于0.1,℃其测量误差应小于0.5.℃第4.6.3条检测应在供热系统正常运行后进午.围护结构处于直射阳光下时不应进行检测.第4.6.4条用红外摄像仪对围护结构进行检测之前,应首先对围着护结构进行普测,然后对可位进行详细检测.第4.6.5条应对实测热像图进行分析并判断是否存在热工缺陷以及缺陷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可通过与参考热衷像图的对比进行判断.必要时可采用内窥镜,取样等方法进行认定.第4.6.6条围护结构空气渗透性能宜采用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测试方法时行检测.4.7 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第4.7.1条水力平衡度的检测应在供热系统运行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第4.7.2条在水力平衡度检测过程中,循环水泵的运行状态和设计相符.循环水泵出口总流时应稳定维持为设计值的100%-110%.第4.7.3条流量计量装置应安装在供热系统相应的热力入口处,且应符合相应产品使用要求.第4.7.4条循环水量的测量值应以相同检测持续时间(一般为30min)内各热力入口处测得的结果为依据进行计算.第4.7.5条水力平衡度应按下式计算:HBj=Gwm,j/Gwd,j(4.7.5)式中HBj---第j个入口处的水力平衡度; Gwm,j---第j个热力入口处循环水量的测量值(kg/s); Gwd,j---第j个热力入口处循环水量的测量值(kg/s);j---热力入口的序号.4.8 供热系统补水率第4.8.1条补水率的检测应在供热系统运行稳定且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第4.8.2条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24h.第4.8.3条总补水量应采用具有累计流量显示功能的流量计量装置测量.流量计量装置应安装在系统补水管上适宜的位置,且应符合相应产品的使用要求.第4.8.4条供热系统补水率应按下式计算:Rmu=Gmu.100%/Gwt(4.8.4)式中Rmu---供热系统补水率; Gmu---检测持续时间内系统的总补水量(kg); Gwt---检测持续时间内系统的设计循环水量的累计值(kg).4.9 室外管网输送效率第4.9.1条室外管网输送效率的检测应最冷月进行,且检测持续时间不少于24h.第4.9.2条检测期间,供热系统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且锅炉(或换热器)的热力工况应保持稳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锅炉或换热器出力的波动不应超过10%; 2.锅炉或换热进出水温度与设计值之差不大于10.℃第4.9.3条各个热力(包括锅炉房或热力站)入口的热量应同是时测量,其检测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4.1.2条的规定.第4.9.4条室外管网输送效率应按下式计算:ηm,t=∑nj=1Qm,j/Qm,t(4.9.4)式中ηm,t---室外管网输送效率; Qm,j---检测持续时间内在第j个热力入口处测得的热量累计值(M); Qm,t---检测持续时间内在锅炉房或热力总管处测得的热量累计值(MJ); j---热力入口的序号.5.1 检验对象的确定第5.1.1条试点小区及非点小区建筑物节能效果的检验应以同类建筑物中的代表性建筑物为对象.第5.1.2条检验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时,其受检面积不应小于一个热力入口所对应的采暖建筑面积.第5.1.3条试点小区及非试点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的检验以整个供热系统(含锅炉.管网和热用户)为对象.第5.1.4条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的检验部位应为底层,顶层和中间层的代表性房间,且每层的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第5.1.5条每一种保温结构体系至少应选择一处对外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进行检验.第5.1.6条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验部位的数量可依现场情况而定,但在同一类建筑物中,其检验部不应少于一处.第5.1.7条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应实行普测.第5.1.8条水力平衡度,补水北和输送效率的检验均应以独立的供热系统为对象.5.2 合格判据第5.2.1条建筑物物单位耗热量或小区单位采暖耗煤不应大于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附录A附录A中相关指标值.第5.2.2条建筑物室内温度的逐时值最不低应低于16,℃最高不应高于24.℃第5.2.3条建筑物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第5.2.4条在室内外计算温度条件下,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且在确定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到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按60%计算.第5.2.5条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不应存在热工缺陷.第5.2.6条室外供热管网各个热力入口入的水力平衡度应为0.9-1.2.第5.2.7条供热系统补水率不就大于0.5%.第5.2.8条室外管网输送效率不就在小于0.9.附录A 仪器仪表的性能要求第附录A.0.1条在按本标准进行节能检验过程中,除另有规定外,所使用的仪器仪表的性能应符合表A的有关规定.仪器仪表的性能要求表A序号测量的目标参数测头的不确定度()℃二次仪表总不确定度功能精度(级)1空气温度≤0.5应具有自动采集和储数据功能,并可以和计算机接口0.1≤5%2空气温差≤0.4应具有自动采集存储数据功能,并可以和计算机接口0.1≤0.1≤5%3水温度≤2(低温水系统) ≤3(高温水系统)宜具有自动采集和储数据功能,并可以和计算机接口0.1≤5%4水温差≤0.5(低温水系统) ≤1.0(高温水系统)宜具有自动采集和储数据功能,并可以和计算机接口0.1≤5%5水流量-二次仪表应能显示瞬时流量或累计流量,或能自动存储,打印数据,或可以和计算机接口-≤5%6热量-集成化热表具有自动采集和自动存储瞬时或累计数据的功能,并能打印数据或可与计算机接口-≤10%7煤量--2≤5%附录B 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供热设施建设验收标准(试行).doc
聊城市民用建筑供热设施建设验收标准(试行)二〇一八年三月目录第一部分一、二次网技术要求 (1)第二部分无人值守换热站建设及验收标准 (4)1 总则 (4)2 术语 (5)3 总体要求 (6)3.1 环境要求 (6)3.2 安全要求 (7)3.3 热机系统一般要求 (8)3.4 控制系统一般要求 (9)3.5 计量仪表一般要求 (10)3.6 电气系统一般要求 (10)4 换热站设备标准 (13)4.1 自控系统总则 (13)4.2 自控系统基本组成 (15)4.3 换热站自控设备的要求 (18)4.4 计量系统安装要求 (23)4.5 通信 (25)4.6 报警 (25)4.7 阀门 (25)4.8 水—水板式换热器 (26)4.9 循环水泵 (27)4.10 补水泵 (28)4.11 变频器 (29)4.12 管道标准 (30)4.13 复合式旋流除污器 (31)4.14 加药装置 (31)4.15 高层直供设备 (32)4.16 水处理设备 (32)4.17 其他测点 (33)第三部分用户采暖系统技术要求 (34)第四部分热量表技术要求 (39)第五部分工程建设资质技术要求 (41)第六部分附件 (42)附件1:预制聚乙烯外套保温管及管件技术要求 (42)附件2:固定节技术要求 (47)附件3:套筒补偿器技术要求 (53)附件4:波纹管补偿器技术要求 (56)附件5:井壁密封套管技术要求 (62)附件6:焊接球阀技术要求 (64)第一部分一、二次网技术要求1、用户自建工程必须满足《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14)各条文的要求,此外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应满足下列具体要求。
2、热力管道施工部分2.1管材2.1.1 热水直埋管道采用黑夹克聚氨酯预制保温管,其性能符合预制聚乙烯外套保温管及管件GB/T29047-2012的要求,详见附录1。
2.1.2 钢管公称直径≤DN150采用无缝钢管,公称直径≥DN200采用螺旋钢管。
暖气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暖气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一、总则为了保障暖气工程施工质量,确保暖气设施安全、有效运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制定本规范。
二、施工前验收1. 施工单位应向业主提供暖气工程施工方案,包括设计方案、施工计划、材料配件清单等内容,并取得业主的认可。
2. 施工单位应核实暖气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具备资质的安装工人、施工设备和材料。
3.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验收,检查场地环境是否符合暖气设施的安装要求,有无污染物、障碍物等;并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三、施工中验收1. 施工单位应按照暖气工程设计方案要求,进行设备及管道的布置、敷设工程施工。
在施工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并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对后续工程造成不利影响。
四、施工后验收1. 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对暖气工程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管道、设备是否完好,管道是否有漏水现象,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等。
2. 施工单位应对暖气设备进行开启测试,测试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温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等。
3. 施工单位应对暖气工程进行清洗、消毒,确保暖气设施达到卫生标准。
五、验收标准1. 设备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是否正常运行;2. 管道是否有漏水、渗漏等现象,是否安全可靠;3. 设备的温度、压力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 环境卫生是否达标,施工现场是否整洁有序。
六、验收记录1. 施工单位应对暖气工程验收过程进行记录,包括验收时间、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内容。
2. 验收结果应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方共同签字确认。
七、验收的重要性1. 检验暖气工程施工质量,保障设施安全有效运行;2. 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避免后续出现质量问题;3. 对暖气设施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延长设备寿命。
综上所述,制定暖气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对保障暖气设施的运行质量、安全性非常重要。
希望相关单位严格执行相关规范,确保暖气工程施工质量,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暖气设施服务。
住宅小区供热配建标准
住宅小区供热配建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室温标准:集中式采暖时,室内中央1.5 米处的气温应保持在16~20℃;分散式采暖时,室内中央1.5 米处的气温应保持在13~17℃。
2. 垂直温差标准:一般垂直温差应小于3℃,以避免足部温度下降,影响人体健康。
3. 水平温差标准:水平温差应控制在2~3℃以内,以防止房间内温度分布不均,导致人体不适。
4. 供热设备选型:根据小区采暖面积选型,选择合适的锅炉、循环泵、补水泵等设备。
锅炉大的话还应该有送、引风机,除尘器、除渣上煤系统等。
5. 供热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关于竖向分区供暖的要求。
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地区、气候、建筑特点等因素,确保供热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6. 供热管道布局:供热管道应合理布局,确保热能损失较小,同时满足小区内部的供热需求。
7. 供热设施验收:供热设施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8. 供热价格:根据地区政策和实际成本,合理制定供热价格,满足居民的采暖需求。
承接查验物业验收标准
操作、聆听
15 各部件安装牢固,手动盘动水泵,用力均匀,不出现异常声响和摩擦现象
操作、测量
16
启动水泵运转水泵无异常振动,运行半小时后,轴承温度最高不超过75°C。 出口压力表显示压力与供水扬程相符
操作、检测
水泵、附属 17 外观油漆完好、无生锈,铭牌清晰。
设备
18
机械密封水泵泄露量不大于5mL/h,填料(盘根)密封水泵泄露量不大于产品 设计要求
准
10
室内配置热力系统的安全操作指导流程及系统图,各运行标牌及相关的安全 标识牌齐全。
目测
11
地面铺地砖,地脚线铺瓷砖。墙面、天花扇灰刷乳胶漆,机房地面、墙表面 光洁平整。
目测、检测
12 循环水泵和热交换器的相对安装位置按照设计施工
目测
13 壳管式热交换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目测
14 水泵底座安装牢固,运行时无异常振动及噪音
目测、测量 目测
Ⅰ类 Ⅰ类
采暖系统——物业查验内容及方法
检查部位 序号
查验标准
1 防水:设备房房顶、墙面无渗漏,进出管封堵严密
查验方法 缺陷类别
目测
Ⅰ类
2 防火:设备房内及周边无杂物、无易燃物品存放;消防灭火设施有效、完好
目测
Ⅰ类
3 防雷:外接埋地电缆铠装层与接地体连接可靠;机房接地良好
目测、测量
Ⅰ类
4 防雨雪:机房门口有挡水槛、门、排风口有防雨棚(板)或防雨水措施
目测
Ⅰ类 Ⅰ类 Ⅱ类 Ⅰ类 Ⅰ类 Ⅱ类 Ⅰ类 Ⅱ类
39
当采暖的热媒为100-130摄氏度的高温水时,管道可拆卸件应使用法兰,不得 使用长丝和活接头。法兰垫料应使用耐热橡胶板
目测
Ⅰ类
供热管道质量验收资料
11室外供热管网安装11.1 一般规定11.2管道及配件安装11.3系统水压试验及调试11.1 一般规定11.1.1本章适用于厂区及民用建筑群(信宅小区)的饱和蒸汽压力不大于0.7MPa、热水温度不超过130 C的室外供热管网安装工程的质量应检验与验收。
说明:11.1.1 根据国内采暖系统蒸汽压力及热水温度的现状,对本章的适用范围做出了规定。
11.1.2供热管网的管材应按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径小于或等于40mm时,应使用焊接钢管。
2管径为50-200mm时,应使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
3管径小于200mm时,应使用螺旋焊接钢管。
说明:11.1.2 对供热管网的管材,首先规定应按规定要求,对设计未注明时,规定中给出了管材选用的推荐范围。
11.1.3室外供热管道连接均应采用焊接连接。
说明:11.1.3 为保证管网安装质量,尽量减少渗漏可能性采用焊接。
11.2管道及配件安装主控项目11.2.1平衡阀及调节阀型号、规格及公称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后应根据系统要求进行调试,并作出标志。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及产品合格证,并现场观察调试结果说明:11.2.1在热水采暖的室外管网中,特别是枝状管网,装设平衡阀或调节阀已成为各用户之间压力平衡的重要手段。
本条规定,施工与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调试。
11.2.2供热管网的管材应按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径小于或等40mm 时,应使用焊接钢管。
2 管径为54-200mm 时,应使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
3 管径小于200mm 时,应使用螺旋焊接钢管。
说明:11.2.2 供热管道的直埋敷设渐多并已基本取代地沟敷设。
本条文对直埋管道的预热伸长、三通加固及回填等的要求做了规定。
11.2.3 补偿器的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设计要求或产品说明书进行预拉伸。
管道固定支架的位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图纸,并查验预拉伸记录。
供热工程竣工验收方案范本
供热工程竣工验收方案范本1.2 供热范围包括区域内的各个小区、学校、医院等建筑,总供热面积约**万平方米**。
1.3 本项目由**公司**承建,主要由锅炉房、管网、换热站和用户端设备组成。
2.验收依据2.1 本项目的验收依据包括但不限于**编制的供热设计方案**、**编制的施工图纸**、**使用的供热设备**、**施工过程中的验收记录**等。
2.2 验收标准遵循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和标准,以及我公司制定的内部验收标准。
3.验收程序3.1 施工结束后**三十天**内,施工单位向**公司**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3.2 **公司**组织供热工程验收小组,由**工程经理**带领,包括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
3.3 竣工验收分为准备阶段、实地检查阶段、资料审核阶段和总结提交阶段。
4.验收内容及要求4.1 准备阶段4.1.1 施工单位提交竣工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竣工图纸、竣工报告、设备合格证等。
4.1.2 设备清单和相关证件齐全、工艺文件和设计图纸完整。
4.2 实地检查阶段4.2.1 对供热设备的安装质量、绝缘性能、电气连接及运行稳定性进行检查。
4.2.2 对锅炉炉膛、烟囱、管道等设施的材料、质量等进行现场检查。
4.3 资料审核阶段4.3.1 验收小组组织对提交的档案材料进行审核,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4.3.2 督促施工单位补充和整理相关资料和信息。
4.4 总结提交阶段4.4.1 对整个验收过程进行总结,形成竣工验收报告。
4.4.2 审核通过后,**公司**签发《供热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证》。
5.验收要点5.1 基础设施验收5.1.1 确保供热设备和配套设施的质量,包括锅炉、热水器、热交换器、管道、阀门等。
5.1.2 各项设备的标志、性能参数和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5.2 施工质量验收5.2.1 对施工工艺、材料、质量等方面进行验收,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5.2.2 对施工记录、竣工图纸等资料进行核查,确保相关信息齐全、准确。
地暖安装验收标准
地暖安装验收标准合同书甲方:(委托方名称)地址:(委托方地址)联系人:(委托方联系人)联系电话:(委托方联系电话)乙方:(承包方名称)地址:(承包方地址)联系人:(承包方联系人)联系电话:(承包方联系电话)根据双方自愿,为了明确地暖系统安装的验收标准,特订立本合同。
合同内容如下:第一条项目概述1.1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地暖系统的安装工作。
1.2 地暖系统的安装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设备选型、管道铺设、温控系统安装等。
第二条工作要求2.1 乙方应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选取适当的材料和设备,确保地暖系统的安全、稳定、有效运行。
2.2 乙方应合理安排工期,按时保质地完成安装工作。
2.3 乙方应派遣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监督和质量控制。
第三条安装验收标准3.1 地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及行业标准。
3.2 地暖系统安装完成后,乙方应向甲方提供详细的安装验收报告,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参数、设备型号、材料清单等信息。
3.3 地暖系统安装验收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温度控制:地暖系统能够根据要求达到设定的温度并能保持恒定。
b) 漏水检测:地暖系统应无任何漏水现象。
c) 噪音控制:地暖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应无明显噪音。
d) 管道铺设:管道应平直,连接紧固可靠,无渗漏。
e) 温控系统:温控系统应准确灵敏,能够根据室内温度自动控制地暖系统运行。
f)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应完好无损,保温效果良好。
第四条违约责任4.1 若乙方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要求完成安装工作,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进行重新安装或修正,并承担相关费用。
4.2 若乙方的工作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及行业标准,造成甲方经济损失的,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五条保密条款5.1 乙方应对接触到的与甲方业务、技术等相关的信息进行保密,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
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技术方案、合同文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区供热设施竣工验收标准目录1 总则-----适用范围2 总体验收流程3 验收标准3.1 室外供热管网3.2 换热站3.3 建筑物热力入口3.4 建筑物内系统3.5 户内系统3.6 建筑节能(采暖部分)3.7 供热计量3.8 系统水压试验和冲洗3.9 系统试运行和调试1 总则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可集中供热的房地产竣工项目供、用热设施的验收”,内容包括房地产项目规划红线内室外供热管网、换热站、建筑物热力入口、建筑物内系统、户内系统、和建筑节能(采暖部分)、供热计量、远传抄表管理系统、系统水压试验和冲洗、系统试运行和调试。
2 总体验收流程验收流程:申请用热户向供热单位提出书面开户申请(应在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前)——供热单位受理,书面答复——具备条件,用热单位与供热单位签订开户协议——委托供热专业经营单位组织有资质的设计、施工、监理进行室外供热工程建设——施工完毕,建设单位组织有供热单位参与的供用热设施冷态验收——冷态验收合格后,签订热态调试协议——供热办及供热单位进行现场复验、备案——热态调试——签订供热合同——实施供热提出综合验收申请所需材料1、供热开户协议;3、供热工程施工合同;4、管材、设备、阀门、热表、温控及热力调节装置等材料的入场材料检验证明(材质分析报告、材料安装使用说明、打压试验报告、合格证),热表首次鉴定报告、调试合格证明;5、建筑节能验收合格证明;6、系统冲洗及压力试验记录;7、竣工图纸(纸质竣工图纸及电子版图)、竣工报告;3.1室外供热管网3.1.1一般规定3.1.1.1本章适用于厂区及民用建筑群(住宅小区)的饱和蒸汽压力不大于0.7MPa、热水温度不超过130℃的室外供热管网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
3.1.1.2室外直埋管网优先采用聚氨酯预制保温管,避免采用地沟敷设;聚氨酯预制保温管的质量满足《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CJ/T114-2000的要求。
预制保温管进行施工现场后,必须进行蓬盖,避免聚乙烯外壳遭受日晒雨淋,造成聚乙烯外壳破裂。
3.1.1.3 供热管网的管材应按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径小于或等于40mm时,应使用焊接钢管。
(2)管径为50~200mm时,应使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GB8163标准)。
(3)管径大于200mm时,应使用螺旋焊接钢管(GB9711.1标准)。
3.1.1.4 室外供热管道连接均应采用焊接连接。
3.1.1.5管网设计必须要有具备热力资质的设计院(所)设计;设计方案必须经供热单位审核同意;管网施工前应向供热单位提供正式施工图纸3套和电子版一份。
3.1.2主控项目3.1.2.1 换热站、管网必须安装热量计量和水力平衡、变频等调控装置。
3.1.2.2管道及配件安装放线定位以设计图、规划审批为准,标明绝对坐标或相对坐标尺寸;施工图纸上必须标明检查井、补偿器、管道拐点相对于永久性建筑的定位尺寸。
3.1.2.3阀门关断阀应采用球阀或质量可靠的蝶阀。
3.1.2.4红线内一、二次管网设计图纸应符合市政建设要求。
3.1.2.5外网的管道堵板设计严格按《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1996和《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等标准执行。
3.1.3一般项目3.1.3.1阀室及固定支座(1)首先核对施工几何尺寸与设计相符,墙体盖板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阀室井井口必须高于地面40-50mm;配筋数量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砌筑;垫层、砌砖、抹灰及底板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注意如设计底板有配筋,而施工未按要求做,必须予以制止。
(3)现浇混凝土厚度按设计要求,注意监督井底设置积水坑。
(4)穿墙套管及挡板制作必须采用钢板,并进行满焊、刷防锈漆,套管穿墙处填石棉绳、抹沥青油封闭,井内爬梯需采用铸铁材质。
3.1.3.2回填砂(1)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下,管道管底至管上100mm垫中砂;其余部分垫基砂;(2)人行道和小区内地下管道管底至管上100mm垫中砂;其余部分垫基砂;(3)路基部分采用5%水泥石硝进行回填,保证路面不塌陷。
3.1.3.3管线标识(1)警示布在距地面300mm处,管道上敷设一层;(2)管道供水保温外壳顶部刷一道红油漆做标记。
3.2换热站3.2.1 换热站选址换热站选址尽量设在供热小区的热负荷中心位置,建设地上独立换热站,与居民建筑物外表面间距不低于10米。
办理规划定点手续,站址选择符合整体项目供热规划的要求,提供换热站水电源负荷,水电源接至换热站内并设独立水、电表。
换热站正式移交后,供热单位直接供电部门单独结算。
3.2.2 换热站内房间格局完整且房屋结构应设设备间。
根据《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HGZ47-103-96)规定,单系统热力站建筑面积见下表:换热站规模(万㎡) 3 5 7 10 备注建筑面积(㎡)170 190 210 230 换热站为双系统或以上时应适当加大面积换热站必须保证有单独对外通道,道宽不小于2×2米的通道进出换热站,供热维护人员可随时进入换热站,而且换热站不能与其他设备间连通或共同使用,确保非供热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换热站。
换热站室内净高(梁下)不低于3.6米,站内房间格局合理,屋面防水良好不漏不渗。
换热站的内外门窗齐备完好,门的开向应为从设备间向外开,朝向主通道。
站内应设不同朝向的两个以上带铁栅栏的外窗,外门设置防盗门,换热站内外墙壁平整洁净,粉刷完好。
3.2.3 站内有楼梯的需要设置扶手,超过三阶,应加护栏,门应选用防盗门,窗设防盗网。
3.2.4 根据热力设计要求,换热站内应预埋安装主要设备(水泵、除污器等)维修用吊装设备所需的预埋件,同时要将吊架的荷载考虑到换热站顶板的承载之中,并预留好管道进出换热站的洞口。
3.2.5 换热站须放置标准5kg干粉灭火器,不少于1台。
3.2.6 站内要有通风排潮措施,防止设备过热运行或潮气重。
3.2.7 站内需设置可移动梯子,高处操作处设有操作平台。
3.2.8 站内预留热量测量装置安装所需的测量直管段,做成便拆式保温。
3.2.9 配电柜、电缆沟、进出站管道等孔洞必须封堵,不具备封堵条件的设护栏。
3.2.10工艺部分验收要点规划红线内供热设施符合集中供热主管网参数要求。
3.2.10.2 换热站地面,必须在有泄水的设备侧设有带铸铁水篦子的排水明沟,按篦子定沟宽(宽度不小于200mm),深度200 mm左右开始坡向排水地漏,坡度为2%,地漏设耐腐蚀的水篦子。
地面平整,坡度合理(地面坡向排水沟),设备基础平整。
换热站污水池、排水沟设篦子,污水池应有护栏或加盖板。
3.2.1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第二章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且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3.2.10.4 换热器选用原则:板式换热器板片的材质为不锈钢316L,便于维修,要求不等截面,换热效率高;换热器进口加装过滤器。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宜大于或等于3000W/(㎡.k),板片厚度不能低于0.6mm。
3.2.10.5 安全阀必须有整定、校验报告,安全阀导流管要引出室外(室外排污设施)。
3.2.10.6 换热站的管道堵板设计严格按《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1996和《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等标准执行。
3.2.10.7 换热站的排污必须加入自动排污系统。
排污泵一用一备,自动启停。
34.2.10.8循环泵,补水泵须采用变频控制技术,设就地启停按钮。
4.2.10.9 换热站管道、设备应标号,介质流向,介质性质、管径、标志色环。
3.2.10.10 站内一次二次总阀应加严密性良好。
3.2.10.11 软接头需保证质量,无老化等现象;循环泵软接头采用工作次数多的金属材质。
3.2.10.12 水泵质量好、便于维修、售后服务好;建议选用屏蔽泵或噪声低、振动小的国际知名品牌产品。
3.2.10.13 水泵选型时应严格进行水力计算,出具水力计算结果,选择合适设备,在符合选型要求下优先选择低转速水泵;选用低扬程、大流量泵—须控制站内压降和外网阻力。
3.2.10.14 ≥11KW的循环泵应设有吊装环,便于维修必须含有独立的加油孔。
3.2.10.15 卧式水泵电机与叶轮必须一体连接,严禁通过连轴器连接。
3.2.10.16 热水采暖供热系统的一、二次水的动力消耗应予以控制,耗电输热比EHR应符合最新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2.10.17 供热站内设备(板换、水泵、水箱、除污器等)基础应按设计图施工,主要运行设备(板式换热器、水泵等)应按设备要求安装地角螺栓;站内设备间距应符合规范,保证检修更换空间。
3.2.10.18 新建小区分期建设时,应按每期投入使用负荷配备相应功率的循环泵。
3.2.10.19 除污器的选用原则:一次供水、二次回水应装设立式除污器,除污器的过滤网须使用钢板钻孔,钢板孔径为φ3~φ6。
3.2.10.20换热站必须加装性能可靠的软化水装置。
3.2.10.21 换热站内不支持设分、集水缸,可加粗循环泵入口和出口总管的管径,使其代替集水器和分水器,使外接管道直接在站内连接。
3.2.10.22管道滑托高度应保证保温厚度,刷两遍红丹防锈4.36、所有管道上的排泄水和排气口出口管应就近引至站内排水明沟处。
3.2.10.23 换热站内设备编号、刷漆应符合《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油漆技术规定》的要求,并标明供热介质流。
管道类别项目一级网供水管一级网回水管二级网供水管二级网回水管色环(二道)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备注1. 色环宽度:DN<150mm,环宽50mm,150≤DN≤300mm,环宽70mm,DN>300mm,环宽100mm2. 色环间距,直管段5m均布,转弯及穿墙处必须加色环3.2.10.24 泵进出口阀门和止回阀及橡胶接头间应有短管,避免阀门开关受阻;出口可不设止回阀,如必须采用避免使用蝶式止回阀,建议使用旋起式止回阀。
3.2.10.26 保温时要求站内设备铭牌外露,需保温部位和设备有换热器、除污器、凝结水系统、高温段、阀门、管道等,保温方式采用:橡塑保温,铝铂纸外皮;硅酸铝毯,玻璃丝布缠绕外刷树脂漆,包白铁皮。
3.2.11变频器的适应的工作环境:室内空气温度不高于+60℃,最低温度不低于-15℃,24h内平均温度不高于+45℃,最大日温差25K。
海拔高度30M-400M。
环境相对湿度(在250C时),日平均值不大于95%,月平均值不大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