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等效变换

合集下载

电路第2章电阻等效变换

电路第2章电阻等效变换

电路
作业:
2.1、4、5 、
7、8
电路
2.5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Series and Parallel Sources
一、电压源的串联
二、电压源的并联
三、电流源的并联
四、电流源的串联
五、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电路
一、n个电压源的串联 - +uS21 + uS1 + uSn -2

i + iS u -


u u1
电路
讨论题 + 10V -
I 2
2A
I ?
哪 个 答 案 对
10 I 5A 2 10 I 27A 2 10 4 I 3A 2
?
?
?
电阻的三角形联接:将三个电阻 首尾相连,形成一个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与外电 路的三个结点相连。
电路
2.电阻的Y形连接
.
. .
.
.
.
.
. .
.
. .
.
.
星形连接
Y形连接 T形连接
.
电阻的星形联接:将三个电阻的一 端连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外电 路的三个结点相连。
电路
3.电阻的Y形连接与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R31R12 R12+R23+R31 R12R23 R2 =R +R 12 23+R31 R3 = R23R31 R12+R23+R31
Y形连接与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R1 R2 R2 R3 R3 R1 R12 R3 Y→Δ R R1 R2 R2 R3 R3 R1 23 T→∏ R1 R1 R2 R2 R3 R3 R1 R31 R2

第二章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二章电路的等效变换

Gk ik i Geq
并联同压,反比分流













两电阻的并联分流:
1 R1 1 R2 R1R2 Req 1 R1 1 R2 R1 R2
1 R1 R2 i1 i i 1 R1 1 R2 R1 R2
i R1
i1
R2
i2
1 R2 R1 i2 i i (i i1 ) 1 R1 1 R2 R1 R2






例2
求:I1 ,I4 ,U4
I3 R I1 I I2 R R I I3 R I4 2 1
+ + + + + 12V12V 2R 2R R 2U 2R 2R U4 U1 2 R 2 U2 U U R 1 _ _ _ _ 4 2R//2 _ _ _ _ 解 ①并联分流:
+ +
+
Req R
注意参考方向
R2 i i 和i1 均是流进时,有: i1 R1 R2






④功率
p1=G1u2, p2=G2u2,, pn=Gnu2 p1: p2 : : pn= G1 : G2 : :Gn 与电导成正比
总功率
p=Gequ2 = (G1+ G2+ …+Gn ) u2 =G1u2+G2u2+ +Gnu2 =p1+ p2++ pn
12
i2
18
i3
9

第二章 第2章 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

第二章 第2章 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

(2)受控源存在时,控制量不能消失。
《电路分析基础》
P13-9
第2章 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变换
2.6 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计算机、 自动控制系统和各种通信系统中,它是一种多功能有源多 端元件。它既可以用作放大器来放大信号,还能完成比例、 加法、积分、微分等各种运算,其名称即由此而来。它的 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将在“电子电路”等课程中讨论,作 为一个电路元件,在电路分析中通常只关注其外部特性及 其等效电路。 2.6.1 运算放大器的线性模型 在运放的电路符号中,有两个输入端a和b,一个输出 端o和一个公共端(接地端)。可见运算放大器是一个 VCVS。无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通常称为开环电压放 大倍数A,即 uo uo A ui ub ua
《电路分析基础》
P13-4 第2章 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变换
2.3 电阻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效变换 这是三端网络的等效问题: 端子只有2个电流独立; 2个电压独立。 若N1与N2相应的 i1 , i2 ;u13 , u23间的关系完全相同,则 N1与N2等效 2.4 含独立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 2.4.1 独立源的串联和并联 * 独立电压源的串并联 * 独立电流源的串并联 * 独立电压源与电流源的串并联
ib 0
通常称为“虚断路”即a、b两个输入端相当于开路。
《电路分析基础》
P13-11 第2章 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变换
2. 由于A = ∞,而输出电压为有限值,故有
ui ub ua 0

ub ua
通常称为“虚短路”。a端和b端同电位,即a端和b端又相 当于短路。应该注意“虚断”和“虚短”是同时存在的。
无伴电源(理想电源):

2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与分析方法

2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与分析方法
12
20:50
电工技术基础
电阻的Y形与Δ形联结及等效变换
1 I1 U 12 R1 R3 3 R2 2 3 R31 R23 1 I1 R12 U12
2
三角形联接电阻=
星形联接电阻中各电阻两两相乘之和
星形联接中另一端钮所连电阻
星形联接电阻=
20:50
三角形联接电阻中两相邻电阻之积 三角形联接电阻之和
13
R1 I1 I2 R2 I3
+ _US1#1
R3 #2 #3
+ _US2
根据 ΣU=0对回路#1列KVL方程 I1R1 I 3 R3 US1 0
电阻压降 电源压升
#1方程式也可用常用形式
对回路#2列KVL常用形式
I1R1 I3 R3 US1
即电阻压降等于电源压升
I 2 R2 I 3 R3 US2
20:50 26
电工技术基础
KCL的推广应用
A
i1 i2 i3 i1 i2 B
A
B
A
i
• 图示B封闭曲面均可视为 广义结点, i1+ i2 + i3 =0 二端网络的两个对外引出 端子,电流由一端流入、 从另一端流出,因此两个 端子上的电流数值相等。
只有一条支路相连时: i=0
B
20:50
27
电工技术基础
20:50
在电路等效的过程中,与 理想电压源相并联的电流源 不起作用! 与理想电流源相串联的电 压源不起作用!

IS
IS2

IS
Is=Is2-Is1
18
电工技术基础
2、实际电源模型
+ US_
R0 a + U _ b

电路分析实用第2章 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路分析实用第2章 电路的等效变换

2.分流公式 ik Gk u Gk
n
i Gk

Gk Geq
i
k 1
u
i
G1 G2 Gn
i
i

n
Gk
Geq
k 1
第k个电阻上的分流公式为 ik Gk u Gk
n
i Gk

Gk Geq
i
两个电阻并联,分流公式为
k 1
i1

R2 R1 R2
接在n节点的两电阻乘积
Rn
三个电阻之和
2. Y - Δ 变换
R1
1
R2
2
R12
1
2
R3
R13
R23
3
R12

R1R2

R2 R3 R3

R1R3
3
R23

R1R2

R2 R3 R1

R1R3
R13

R1R2

R2 R3 R2

R1R3
电阻两两乘积之和 Rmn 下标不为 m,n的电阻
例2: 求等效电阻 Rab
U0

R2 R1 R2
US

R3 R3 R4
US
输出电压随热敏电阻值变化
根据的变化值来确定温度的值
2.5 输入电阻
从(输入)端口两端看进去 的等效电阻。
Ri

Rab

u i
例3:求输入电阻Ri。
R1 I1 I a
解:I I2 I1
U U U
+
μU
I2 +
R2 U
Ri

电路(第二章)

电路(第二章)
uab Rab R i
1 i1 i i2 21 1
a
R
b d
R
Rab R
1k 1k
E
1k
1k
R
1 +
4 9 9 9
20V -
90 1
9
2.4 电阻的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 等效变换 (—Y 变换) c
1. 电阻的 ,Y连接 R1 R2
包含
1
R12
a
R3 1
(4) 功率
p1=G1u2, p2=G2u2,, pn=Gnu2 p1: p2 : : pn= G1 : G2 : :Gn
总功率
p=Gequ2 = (G1+ G2+ …+Gn ) u2
=G1u2+G2u2+ +Gnu2
=p1+ p2++ pn 表明
(1) 电阻并联时,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阻大小成反比; (2) 等效电阻消耗的功率等于各并联电阻消耗功率的总和
R = 3RY
注意
外大内小
R12 R1
R31 R3
R2
R23
(1) 等效对外部(端钮以外)有效,对内不成立。 (2) 等效电路与外部电路无关。 (3) 用于简化电路

桥 T 电路 1k 1k 1k 1k R
1/3k
1/3k 1/3k
E
R 1k
E
1k 3k E 3k 3k R
2.
电阻并联 (Parallel Connection)
i + u _
(1) 电路特点
R1
i1 R2
i2 Rk
ik Rn
in
(a) 各电阻两端分别接在一起,两端为同一电压 (KVL); (b) 总电流等于流过各并联电阻的电流之和 (KCL)。

02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02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如果它们彼此等效,那么流入对应端子的电流必须分别相
等。应当有:
i1
i' 1
,
i2
i' 2
,
i3
i' 3
i' 2
2
对,各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
R31
'
i ' 31
i3 3
1 i'
1
i' 12
u '
12
i 12
R12
R 12
R23
i' 23
i' 2
2
u '
23
i 23
R23
按KCL,端子处 的电流分别为:
§2-1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线性电路:
由时不变线性无源元件、线性受控源和独立电源 组成的电路,称为时不变线性电路,简称线性电 路。
线性电阻电路:
如果构成电路的无源元件均为线性电阻,则称为 线性电阻电路。
直流电路:
当电路中的独立电源都是直流电源时,这类电 路简称直流电路。
等效变换: 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时,有时可以把电路中某一 部分简化,即用一个较简单的电路替代原电路,但端口的电压电 流关系保持不变。
1. 电路特点:
i 1 R1
R2
Rn
u
u1
u2
un
1' (a) 各电阻顺序连接,流过同一电流 (KCL);
(b) 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的电压之和 (KVL)。
2. 等效电阻Req
i1
R 1
R2
u
u1
u 2
Rn
i R 1
eq
u n
u
1'

电路基本分析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法

电路基本分析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法

Chapter 2
方法二:将Y→△(如下图),自己练习。
1

R12
2
1Ω 2Ω
1


2

3
1
1
R12
R13 2 Ω
2

2 1Ω
R23
3
1
R12
2
说明:使用△-Y 等效变换公式前,应先标出三个端头标 号,再套用公式计算。
Chapter 2
小结: 1 .一个内部不含独立电源的单口网络对外可以等效为一
电路对外可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us和一个内阻Rs串 联的电压源模型。
Chapter 2
2. n个实际电流源并联:
isn
Gsn
i s2
is1
is3 Gs3
Gs2
i +a Gs1 u
-
b
i'
a
+
is
Gs
u'
-
b
由KCL得端口电压电流关系:
i i s 1 i s 2 i s 3 i s n G s 1 G s 2 G s 3 G s n u
解得:
i1

R1R2
R3u12 R2R3
R3R1

R1R2
R2u31 R2R3
R3R1
i2

R1R2
R1u23 R2R3
R3R1

R1R2
R3u12 R2R3
R3R1
i3

R1R2
R2u31 R2R3
R3R1

R1R2
R1u23 R2R3
R3R1

第二章 电路的等效变换与电路定理

第二章 电路的等效变换与电路定理

2-2-1 电阻的串并联
一、电阻的串联
在串联电路中,流过每一个电阻的电流相同,根据KVL 和欧姆定律可知,当有n个电阻串联,其等效电阻为
U I ( R1 R2 Rn ) n R Rk I I k 1
若电压、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则每个电阻上的电压为
U k I Rk Rk
3V - 1Ω + 2Ω 2U U - I 3/5Ω + 3/5V - + + I
U

图(a)
图(b)
解:设输入电压为U,输入电流为I,则可得其端口电压为
U 3 I 1 ( I 2U ) 2 3 3I 4U
3 3 U I 5 5
根据上式的伏安关系可得其等效电路为图(b)。
I I1 + 24V - 2Ω 8Ω 8Ω I3 I4 2Ω I2 4Ω 4Ω
8 1 I1 I 3 4 2A 88 2
4 1 I2 I 4 6 3A 44 2
I + 8Ω a I1 I 2 4Ω
图(b)
24V
I5
- 2Ω I3 8Ω 4Ω b c I4 2Ω
R
k 1
n
U
k
Hale Waihona Puke 串联电路分压公式上式表明在串联电路中若总电压一定,电阻越大,分压越多。 利用串联电路这一性质,可以非常方便的对电压的大小进行控 制,以得到实际所需的电压。
二、电阻的并联
并联电路的特点是每个电阻上的电压相同,同样根据KCL和 欧姆定律可知,当有n个电阻并联时,其等效电阻为
U U U R U I I 1 I 2 I n U U R1 R2 Rn 1 1 1 1 R1 R2 Rn

电路第五版课件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路第五版课件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017年2月9日星期四
+ u + u -
外 电 路
外 电 路
对外电路,电压源并联 的元件可视为多余元件。
30
2. 理想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1)并联
is
n
is = ∑ isk
k=1
is n
is2
is1
1
is
1
注意参考方向! (2)串联
2 is
is 1 is 2
2
1
is = is1 = is2
注意: ①不同值或不同流向的电流源不能串联。 ②每个电流源的端电压不确定。
RL 40 40
10
同例1
2017年2月9日星期四
§2-5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1.理想电压源的串联和并联 u + s1 n + usk us2 (1)串联 us = k=1 注意usk与us的参考方向! +
1

等效 电路 +
1
u sn
-
us 2 2 1
(2)并联 us = us1 = us2 = = usn 注意:相同的电压源 才能并联,电源中的 电流不确定。
R1 =
R1 R2 + R2 R3 + R3 R1 R3 R1 R2 + R2 R3 + R3 R1 R1 R1 R2 + R2 R3 + R3 R1 R2 R12 R31 R12 + R23 + R31
R31 R3
R12 2
R23 R12 R2 = R12 + R23 + R31
3
R2
R23
R31 R23 R3 = R12 + R23 + R31

第2章 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

第2章 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

2.3 电阻星形连接与三角形 连接的等效互换
本节讨论三端网络的等效问题。 本节讨论三端网络的等效问题。 设两个三端网络N 如图2 1 设两个三端网络N1和N2如图2-1 所示。根据KCL, KCL,3个端子电流仅有 0所示。根据KCL, 个端子电流仅有 两个是独立的;根据KVL, KVL,3个端对电 两个是独立的;根据KVL, 个端对电 压也仅有两个是独立的。因此, 压也仅有两个是独立的。因此,两个三端 网络对应的i 网络对应的i1,i2,u13,u23的关系 完全相同,则这两个三端网络等效。 完全相同,则这两个三端网络等效。
把无伴电流源“分裂” 把无伴电流源“分裂”为多个同 样的电流源, 样的电流源,并把这些电流源与同一 回路的其余支路元件相并联, 回路的其余支路元件相并联,即实现 了无伴电流源的等效转移。 了无伴电流源的等效转移。 必须指出, 必须指出,以上无伴电源的转移 方法对有伴电源同样适用。 方法对有伴电源同样适用。
2.4.3无伴电源的等效转移
电路中, 电路中,不与电阻串联的电压源和不 与电阻并联的电流源称为无伴电源 。 无伴电源自身无法进行等效变换,为 无伴电源自身无法进行等效变换, 此,设法将无伴电源等效转移到相关的电 阻支路中去,使其成为有伴电源, 阻支路中去,使其成为有伴电源,然后进 行等效变换,从而使电路易于化简。 行等效变换,从而使电路易于化简。
1.实际电源的戴维南电路模型 1.实际电源的戴维南电路模型 2.实际电源的诺顿电路模型 2.实际电源的诺顿电路模型
3.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 3.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
前面介绍的两种电源模型, 前面介绍的两种电源模型,象化学电 池这类实际电源可以用实际电压源模型来 模拟; 模拟;而光电池这类实际电源可以用实际 电流源模型来模拟。但在电路分析中, 电流源模型来模拟。但在电路分析中,关 心的是电源的外特性而不是其内部的情况。 心的是电源的外特性而不是其内部的情况。 根据等效概念,只要满足等效条件, 根据等效概念,只要满足等效条件,即外 特性完全相同, 特性完全相同,上述两种实际电源模型可 以等效互换。 以等效互换。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电源等效变换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电源等效变换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电源等效变换
如图2.2.11所示,计算电路中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叠加定理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叠加定理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叠加定理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戴维宁定理
2.5 戴维宁定理
复杂电路中有时只需要计算其中某一条支路的响应,此时可 以将这条支路划出,而把其余部分看作一个有源二端网络。 有源二端网络 具有两个出线端的内含独立电源的电路 无源二端网络 不含独立电源的二端网络
回路,网孔的数目就等于总的独立回路数。
I1
I3
I2 I II
III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支路电流法
4.选取独立结点电流方程和独立回路电压方程组成联列方程组。
I1
I3
I1+I2 - I3=0 R1I1 - R2I2=US1 - US2
I2 I II
R2I2+R3I3=US2
III
5.方程总数等于支路总数,也就是所要求的变量数,方程组
有唯一的解。解方程组,可得到各支路电流I1、I2和I3。
I1
US1(R2 R3 ) R1R2 R2 R3
US2 R3 R3R1

(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第2章电路分析的等效变换

(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第2章电路分析的等效变换

受控源的等效变换
总结词
受控源的等效变换是指将一个受控源用一个等效的理想受控源来表示。
详细描述
受控源是一种特殊的电源,其输出电压或电流受其他电路变量的控制。在电路分析中,受控源的等效 变换通常是将一个实际的受控源用一个等效的理想受控源来表示,以便于分析。这种变换的关键在于 理解受控源的控制关系,并正确地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理想受控源。
电阻的并联等效变换
总结词
当两个或多个电阻以各自的一端相接时,它们形成一个并联 电路。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详细描述
在并联等效变换中,我们将多个并联电阻视为一个整体,用 一个总电阻表示。总电阻的倒数等于所有并联电阻的倒数之 和。这种等效变换同样有助于简化电路分析,特别是在处理 复杂电路时,能够快速找到总电阻值。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将电压源转换为电流源,或将电流源转换为电压源,以便 于分析含有电源的电路。
要点二
电源串并联等效变换
将多个电源串联或并联转换为单一的等效电源,简化电路 分析。
输入电阻的等效变换
输入电阻的定义
01
输入电阻是指在电路的输入端所呈现的电阻抗,用于衡量电路
对输入信号的阻碍作用。
输入电阻的计算
电阻的混联等效变换
总结词
在电路中,可能既有串联电阻也有并联电阻 ,这样的电路称为混联电路。混联等效变换 要求我们同时考虑串联和并联电阻的等效变 换,以简化电路。
详细描述
在混联等效变换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串联 和并联电阻的等效变换。首先对串联部分进 行等效变换,然后对并联部分进行等效变换 ,最后将两者结合起来得到简化后的电路结 构。这种等效变换要求我们熟练掌握串联和 并联的等效变换方法,以便在复杂的电路分

电路理论 第2章

电路理论 第2章

I1
R1 + US R2 I2 R3 I3
US-激励 ; I1, I2, I3 -响应 I=KUS (K是结构系数)
1 如: I 1 = U S = K 1U S R1 + R2 R3
7

第 2 章
求电流IL R1 + US – + US′ R2 R3 R4 R5 IL’ =1A RL
解: 用齐性原理 设 IL′ =1A K = US / US′ US ′ IL= K IL′
(也不存在)
18
(3) 注意转换前后 US(或E )与 IS 的方向。
第 2 章
a RS
a
E
+ US b
IS
RS b
a RS E US + b IS RS
a
b
19

第 2 章
求电流I 3Ω 6V + − 2A 4Ω
2Ω 6Ω 4Ω + − 4V I 1Ω
2Ω 2A 6Ω 4Ω + − 4V I 1Ω
-
8V +
5A
-
8V
+ + 5V
3V +
-
13
三、戴维南电路与诺顿电路等效互换
第 2 章
I RS
+ -
I U RL
(A)
RS IS
诺顿电路
US
U
RL
(B)
戴维南电路
U = U S − IRS
I = I S − U / RS
U = I S RS − IRS
令US=ISRS (或IS=US/RS),则图A、B对外电路(RL)言是等效的
推广:理想(受控)电流源与二端网络N的串联电路 I N gU2 U N IS U IS U I I

第0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0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u i is R0
i
R0=R , is=us/R
u us Ri
u is R0 R0 i
i
i
i' Ru 0 O
u
is
i
R=R0, us=Ris
所以,如果令
R R0
us R is
电压源、电阻的串联组合与电流源、电阻的并联组合 可以相互等效变换。 i R + + u i +
1
1
R3
3
R1
R2
2 3
R31
R12
R23
2
星接(Y接)
三角接(△接)
R1 R2 R2 R3 R3 R1 R12 R3 R1 R2 R2 R3 R3 R1 R23 R1 R1 R2 R2 R3 R3 R1 R31 R2
三式相加后通分可 得,Δ形连接变Y形 连接的电阻等效变 换关系式为(下页)
例2-2 求电流i 和 i5

i5
② ①

i5


① i1

等效电阻 R = 1.5Ω
i5

④ ③
i = 2A
i1

×
i5
-
i1 1A
2 1 - 6 2 1 1
1 A 3

*电阻的混联
电阻串并联的组合称为电阻混联。处理混联电路问 题的方法是:利用电阻串联或并联的公式对电路进 行等效变换,将复杂的混联电路转化成简单的电路 。 〖例1-6〗 求图1-19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Rab, 已知图中各电阻的阻值均为20Ω 。
R2
2
3
R31
R12
R23

电路基础2第二章.ppt

电路基础2第二章.ppt
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
2.1 电路的等效 2.2 电阻星形与三角形电路的等效变换 2.3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2.4 支路电流法 2.5 节点电位法 2.6 网孔电流法
下一页
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
2.7 叠加定理和齐性定理 *2.8 置换定理 2.9 等效电源定理-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2.10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2.11 受控源 2.12 小结
电阻的连接既有串联又有并联时,称为电阻的混联。这种电路
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形式多种多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电路的等效
在分析这样的电路时,往往先求出混联电路二端网络的等效电 阻,然后利用定律和公式求出其它量。那么,关键就是求等效电阻, 即判断出哪些电阻串联,哪些电阻并联。对于较简单的电路可以通
对于图2-11(a),其伏安特性为 U=US-RSI 对于图2-11(b),其伏安特性为 U=R′S I S-R′S I
下一页 返回
2.3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根据等效的定义,图2-11(a)与(b)若要相互等效,则两者
的伏安特性必须一致,可得

IS
= US RS
,
RS′= RS
这就是两种电源模型等效的条件。在运用上式进行等效变换时
connection)。图2-3(a)为三个电阻并联电路,a、b两端外加电压U, 总电流为I,各支路电流分别为I1、I2和I3,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对图2-3(a),根据KCL和欧姆定律,可得
I

I1
I2
I3

U R1

U R2

U R3
( 1 R1

1 R2

1 )U R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 电阻并联
①电路特点 i + i1 i2 R2 ik in
u _
R1
Rk
Rn
(a)各电阻两端为同一电压(KVL)。 (b)总电流等于流过各并联电阻的电流之和(KCL)。
i = i1+ i2+ …+ ik+ …+in
37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②等效电阻 i i1 i2 + u R1 R2 _ 由KCL:
i
ik
Rk Rn
in
等效
+ u _ Req
i = i1+ i2+ …+ ik+ …+in
2
电阻电路 分析方法
仅由电源和线性电阻构成的电路。 ①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 分析电阻电路的依据。 ②等效变换的方法,也称化简的 方法。
3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1 Ohm 定律
1)电阻定义
电阻元件 对电流呈现阻力的元件。其特性可 用u - i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描述: u 伏安 特性 i O
B
i
+ u -
等效
C
i
+ u -
对A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而言,满足:
B
A
C
返 回
A
31
上 页
下 页
明确
①电路等效变换的条件: 两电路端口处具有相同的VCR。
②电路等效变换的对象:
未改变外电路A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即对外等效,对内不等效) ③电路等效变换的目的: 化简电路,方便计算。
32
返 回
i1 i2 i3 0
的任一闭合面。
i1
i2 i3


i4 i5
i6
三式相加得:

表明 KCL可推广应用于电路中包围多个结点
14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明确
①KCL是电荷守恒和电流连续性原理在电路中 任意结点处的反应。
②KCL是对结点处支路电流加的约束,与支路 上接的是什么元件无关,与电路是线性还是 非线性无关。 ③KCL方程是按电流参考方向列写的,与电 流实际方向无关。
R1 R2
35
上 页
下 页
④功率
p1=R1i2, p2=R2i2,, pn=Rni2 p1: p2 : : pn= R1 : R2 : :Rn p=Reqi2 = (R1+ R2+…+Rn ) i2 =R1i2+R2i2++Rni2
总功率
表明
=p1+ p2++ pn
①电阻串联时,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阻大小 成正比。 ②等效电阻消耗的功率等于各串联电阻消耗功 率的总和。
33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②等效电阻 R1 i Rk Rn 等效 i u + _ Req _
+ u1 _ + u k _ + un _
+ u 由欧姆定律
u R1i Rk i Rn i ( R1 Rn )i Req i
Req R1 Rk Rn Rk Rk

i5 i4 i3
i1
i2
令流出为“+”,有:
的电 流等 于流 出的 电流
i1 i2 i3 i4 i5 0 i1 i2 i3 i4 i5
13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i1 i4 i6 0 i2 i4 i5 0 i3 i5 i6 0
第2章
2-1 2-2
电路的基本定律
Ohm 定律
Kirchhoff 定律
电路等效的概念 电阻的串并联 Y-Δ变换 电源变换
1 首页
2-3 2-4
2-5 2-6
重点: 1. 电路欧姆和基尔霍夫定律 2. 电路等效的概念 3.5.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返 回
P3 (1)2 (3) 3 W
P2 P6 P2 P3 21.7 W
由以上各式知
P 1 P 2 0
即电路中产生的功率等于消耗的全部功率。
受控源的电压或电流 都不是给定的时间函 数,而是受电路中某 个支路的电流或电压 控制的。例如模拟电 子技术课程中的晶体 管集电极电流受基极 电流所控制。应指出, 受控源是有源电路元 件,可以产生电能。
k 1
n
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34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③串联电阻的分压
u Rk uk Rk i Rk uu Req Req 表明 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因此串联电阻电路
可作分压电路。
i + u+ 1 u + u2 _ º
返 回
例4-1 两个电阻的分压。 R1 R2 u1 u u2 u R1 R2 R1 R2
it

a
(V) 30 15 0
(A) 0 3 6
vt
_
b
图2-9
表2-1
23
解 将电压作为电流的函数,由表2-1,所绘V-A特性如图2-10(a)所示
则 则特性方程为
由特性方程得电路模型,如图2-10(b)(虚线框内部分)所示,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得
vt 30 5it
30 5it 10it
18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4. KCL、KVL小结
① KCL 是对支路电流的线性约束, KVL 是对回 路电压的线性约束。 ② KCL、KVL与组成支路的元件性质及参数无关。 ③ KCL表明在每一结点上电荷是守恒的; KVL是 能量守恒的具体体现(电压与路径无关)。 ④ KCL、KVL只适用于集总参数的电路。
2
it 2A
因此,释放到10 电阻上的功率为
2 P i R (2) (10) 40 W 10 Ω t
vt 30 it
15

R
vt 30 V
10Ω
0
3
6 it
图2-10
24
例 2-6 用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求如图 2-11 所示电路模型中的 v0 ,并说明电路中产生的 功率等于消耗的全部功率。

能量
从 t0 到 t 电阻吸收的能量:
W R pdt uidt
t0 t0
t
t
u
O i
4)电阻的开路与短路

开路
uu
i
i
i0

u0
u0
+ +
R
R ∞ 或 G 0
短路
––
u O i
8
i0
R 0 或 G ∞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实际电阻器
9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2 基尔霍夫定律
27
2-3 电路的等效变换
1.二端电路(网络)
任何一个复杂的电路, 向外引出两个端钮,且 从一个端子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个端子流出的电 流,则称这一电路为二端网络 (或一端口网络)。 i i
无 源
无源一端 口网络
30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二端电路等效的概念
两个二端电路,端口具有相同的电压、电流 关系,则称它们是等效的电路。
基尔霍夫(Kirchhoff)定律包括基尔霍夫 电流定律 ( KCL )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
KVL ) 。它反映了电路中所有支路电压和电
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集总参数电路
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与元件特性构成
了电路分析的基础。
10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几个名词
①支路
i1 uS1 _ R1 ②结点 + uS2 +
电路中每一个两端元件就称 为一条支路。b=5 实际电路中通过同一电流的分支。 a i3 b=3
_ i 2
R3
注意 两种定
义分别用在不同 的场合。
R2
b
元件的连接点称为结点。 n=4 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 为结点。 n=2
11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③回路 uS1 _ R1 ④网孔 +
由支路组成的闭合路径。 l=3 + uS2 1 3 2
_
R3
R2
对平面电路,其内部不再含任 何支路的那个回路称网孔。 注意 网孔是回路,但回路不一定是网孔。
12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
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意时刻,对任意结点流 出(或流入)该结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流进
i (t ) 0
b 1
m

i

= i出
I3 R3 U3
US4
+
U4
16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U2
+ US1_
U1
I2 I1 R1 _
R2 I4 R4
I3 R3 U3
US4
+
U4
–U1–US1+U2+U3+U4+US4= 0
即环路方向指向电压降取正,相反取负。 或
U2+U3+U4+US4=U1+US1 –R1I1+R2I2–R3I3+R4I4=US1–US4
4 i1
5 R2
-
3)
i1
us 0 0A R1 12
4i1 0 i2 0A R2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