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资料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中央银行学-复旦大学,陈学彬)
4,准备金政策的变化趋势。 由于中央银行对法定准备金不支付利息,因此, 法定准备金就成为对缴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征收的 一种赋税,削弱了其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于是就 产生了逃避法定准备金的金融创新,很多变相存款 应运而生,仅对存款货币机构征收准备金就显得很 不公平。而非存款货币机构已经具备种类繁多的筹 资工具,长此以往存款货币机构的竞争力更加岌岌 可危。 有鉴于此,美国从1990年12月取消定期存款的 法定准备金,1992年4月将支票存款的准备金比率 降低到10%。加拿大取消了所有两年以上期限存款 的法定准备金。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的中央银 行也已完全取消法法定存款准备金。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
第一节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业务操作
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 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 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的特点是对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
一,法定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
1,法定准备金政策的涵义。 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 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 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目前在大 部分国家,都在法律上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并赋 予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权限。因此, 法定准备金政策也可以称之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本书为了语言表达的习惯,采用法定准备金政策。
(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强制规定吸收存款中的一部分作为准备金缴存 中央银行,为中央银行办理银行同业之间的清算和 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以及调节资金的流向提供了条 件。
(3)调节货币供应量。 见表11-1,假定法定准备金比率为10%,银行根 据经验为了应付客户的提现需要,另外持有10%的 现金(超额准备)。因此,就有银行体系的资产负 债表1。假定现在中央银行将法定准备金比率提高 到15%,那么,由银行自主决定的超额准备金比率 降为5%(如果是在现金不能计算为法定准备金的 国家,需要将此现金存入中央银行),银行体系的 资产负债表变为表11-2。银行觉得5%的现金(超 额准备)难以满足客户的提现要求,应该恢复10% 的现金准备。于是通过收回一部分贷款或卖出一部 分证券,补充现金(超额准备),银行的资产开始 收缩。资产负债表是否就变成表`?
金融学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一般性政策工具
再贴现政策 不动产信用控制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直接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间接信用指导 货币政策工具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概述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 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
措施的总和。
狭义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
一方面不区分存款种类,也没有规模差异;
另一方面对不同机构或地区差别对待。 ◇对准备金存款付息 ◇调整频繁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
(二)再贴现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 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其一般包括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 整;和申请再贴现资格的规定与调整两方面的内容。
最 终 目 标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金融稳定
检测和预警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
原理11.1
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求和利率、汇率等金融价 格,作用于各经济变量,进而影响币值、就业、国 际收支和经济增长。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Goal of Monetary Policy): 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是 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
货币政策工具(Instrument of Monetary Policy): 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 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最终
目标都是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类: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运作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运作货币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货币当局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中央银行是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机构。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政策作为最重要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运作。
一、货币政策的作用和目标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金融稳定。
通常情况下,中央银行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包括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及政策定价等手段,从而影响经济运行态势。
稳定物价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物价稳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当物价出现异常波动时,将对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中央银行通常会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措施,控制通货膨胀水平。
经济增长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经济增长需要足够的货币信用支持,因此货币政策需要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前提下,创造有利的货币与金融环境,促进经济增长。
金融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保持金融稳定可以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运作,避免金融体系大面积崩溃和信任受损。
因此,货币政策需要避免出现系统性金融危机,对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政策的工具通常包括直接和间接的工具。
其中,直接工具主要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手段,直接影响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
间接工具主要指中央银行通过利率、汇率等政策改变,间接影响经济体系的货币供应量、信贷投放和资源配置。
正常情况下,中央银行利用上述工具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利率、信贷投放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
三、中央银行的角色中央银行是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机构,其角色和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从而控制通货膨胀水平、维护物价稳定。
其次,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对利率进行调整,从而影响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促进信贷投放和经济增长,同时避免利率波动引发的金融动荡。
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作为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机构,扮演着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角色。
货币银行学中的中央银行研究及货币政策分析,关注着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和货币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货币银行学中的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相关内容,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一、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它的职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货币发行、货币政策制定和金融监管。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责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来满足经济中的货币需求,维持货币供应的稳定性,以促进经济发展。
货币政策制定是中央银行的核心任务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来影响货币供给和货币市场的状况,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
金融监管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
中央银行负责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它通过设立监管规则、进行风险评估和监督检查等手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用来调控和控制经济的一种手段。
它通过改变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
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中央银行需要分析经济的整体状况,包括通货膨胀水平、就业状况和经济增长速度等指标,以了解当前的经济状况。
其次,中央银行需要评估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如外部条件的变化、金融市场的波动等。
最后,中央银行还需要考虑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各方利益的影响,如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居民的消费能力等。
货币政策的执行主要通过改变利率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利率来调整信贷条件,促进或抑制投资和消费。
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货币供给。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来调整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从而影响货币市场。
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责任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保证其有效履行职责的重要条件之一。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重要经济政策,旨在维护国家货币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职责和挑战。
一、中央银行的角色和职责中央银行是一国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主要的角色和职责包括货币发行与管理、利率政策制定和监管金融机构等。
首先,中央银行负责货币的发行与管理,通过灵活控制货币供应量,维护货币的稳定价值。
其次,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利率政策,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此外,中央银行还负责监管金融机构,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可以采取多种工具和手段。
其中,公开市场操作是最常用的一种工具,指的是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利率等手段来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信贷规模。
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汇率水平。
三、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通常包括货币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稳定等。
首先,货币稳定是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意味着中央银行要控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维持货币的稳定价值。
其次,中央银行还要通过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控制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投资和消费水平。
此外,中央银行也要关注就业市场的稳定,通过货币政策来创造有利于就业增长和降低失业率的环境。
四、中央银行的挑战和限制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中央银行需要权衡不同的经济指标和利益,如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平衡。
其次,中央银行还需应对国内外的经济冲击和风险,如金融危机和外汇波动等。
此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需要平衡政治和经济利益。
总结起来,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以维护货币的稳定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为一国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中央银行作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机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实施中发挥的作用。
一、货币政策的定义和目标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以影响经济的货币环境,从而实现其既定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通常包括经济稳定、通货膨胀控制、就业促进以及经济增长的平衡等。
二、中央银行的职责和权限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货币当局,具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责和权限。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包括货币发行、外汇管理、金融监管以及维护金融稳定等。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三、中央银行的工具和手段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来达到既定的目标。
其中,最常用的包括利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以及直接干预外汇市场等。
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整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经济和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
四、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货币政策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在经济低迷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放松货币政策,减少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复苏。
相反,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胀压力,稳定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适时调整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五、国际金融环境和中央银行的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给中央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快速变化以及外汇市场的不稳定等,都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产生了影响。
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需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挑战。
六、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透明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透明度是货币政策执行的重要保障。
经济学基础第十一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影响人们对 未来经济的预期,从而改变他 们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例如, 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可能 会提高人们对未来经济的信心 ,进而增加消费和投资。
02
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定义及目标
货币政策定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 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 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06
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发达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践经验
财政政策实践经验
发达国家在财政政策方面,通常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来刺激经济增长,如增加政府支出、减税等。同时, 也注重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通过控制债务规模、提 高财政收入等方式来保持财政稳定。
货币政策实践经验
发达国家在货币政策方面,通常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 来调控经济,如调整利率、控制通货膨胀等。中央银 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会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就业、 物价稳定等多个因素。
发展中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挑战与应对
财政政策挑战与应对
发展中国家在财政政策方面面临的挑战包括财政收入 不足、财政支出压力大等。为应对这些挑战,发展中 国家可以采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监管等措 施。
货币政策挑战与应对
发展中国家在货币政策方面面临的挑战包括金融市场不 完善、汇率波动大等。为应对这些挑战,发展中国家可 以采取建立稳健的金融体系、加强外汇管理等措施。
双紧搭配模式
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时,同时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抑制总需求、控制物价上涨。 这种搭配模式有利于实现经济的软着陆,但可能带来经济增速下滑、失业率上升等副作用。
配合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 实践案例: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了不 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模式。如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实施了积极 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策 略,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和稳定增长。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 币政策,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进行预调微 调,取得了显著成效。
货币与银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货币与银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货币与银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现代经济系统中,货币和银行是不可分割的主要组成部分。
货币作为一种流通媒介和价值尺度,通过银行体系的运作来发挥其作用。
而中央银行则扮演着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角色,通过调控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和实现经济稳定。
一、货币:经济中的核心货币是任何市场经济的核心。
它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还是经济计算和价值储存的工具。
货币的发行需要由相应的货币当局来管理,以确保货币的安全性、可信度和流通性。
这也是中央银行作为货币当局的职责所在。
货币的供应量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通常情况下,货币供应的增加会刺激经济活动,而货币供应的紧缩则会抑制经济增长。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管理货币供应,并通过一系列工具来实现这一目标。
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中央银行是国家的最高货币机构,负责管理货币发行和监管金融体系。
它独立于政府和商业银行,并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是实现经济稳定。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
当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利率,限制信贷,以抑制通货膨胀。
相反,当经济活动疲软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鼓励投资和消费。
三、货币政策的工具中央银行通过一系列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
其中包括:1. 利率调控: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
当中央银行提高基准利率时,市场利率也会相应上升,从而降低信贷需求和促使储蓄增加。
相反,当中央银行降低基准利率时,市场利率也会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
2. 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应。
当中央银行购买债券时,会增加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从而促进信贷和经济增长。
相反,当中央银行出售债券时,会减少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从而收紧信贷和抑制通货膨胀。
3. 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三、充当操作目标的变量
(一)短期利率 经常被选作操作目标的短期利率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二)银行准备金 ——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存款。按需求划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 (三)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存 款准备金总和。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是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 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样一个过程。 一、货币政策传导过程—— 示意图:P215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货币渠道 货币政策的作用是通过货币传导,即通过调节货币供 给——影响利率——影响总需求。 如:图 (P217) 2、信贷渠道 货币政策可通过信贷渠道影响总需求 如:图 (P216)
(一)货币供应量 (二)再贷款计划 (三)信贷规模 (四)利率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应用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行 一是通过提高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直接 影响货币供应量; 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能引起货币乘数的改变,引起 货币供应量的倍数收缩或扩张
一、选择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标准 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二、充当中介目标的变量 三、充当操作目标的变量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二、充当中介目标的变量
(一)货币供应量 对最终目标有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增加,反映货币政 策宽松,反之,趋紧。 (二)长期利率 (三)汇率 以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历史悠久。基本做 法就是使本币钉住低通货膨胀的国家货币
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一、中央银行(一)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
掌握中央银行制度的定义: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一国金融业,并以其为核心构成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融资媒体的金融体制。
1.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熟悉)(1)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2)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3)管理金融业的需要(4)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2.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独占银行券的发行权是中央银行产生的第一个标志。
(1)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世界第一个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
(2)专门设置的中央银行——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3)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中央银行。
如前苏联、东欧各国和新中国。
3.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起源及其发展(了解)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关系的问题,即中央银行对政府直接负责还是对政府相对负责的问题。
了解支持和反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由中央银行独立程度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中央银行处于高度独立阶段第二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70年代初,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基本不独立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相对独立【例题1·多选题】(2007年)从历史上看,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
A.集中货币发行权B.集中黄金买卖权C.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D.管理金融业E.确保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正确答案』ACDE【例题2·单选题】(2010年)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与( )之间的关系。
A.立法机关B.商业银行C.政府D.工商企业『正确答案』C(二)中央银行的职责和业务活动特征中央银行的主要管理职责:利用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管理、控制和调节。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货币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央银行则是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机构。
货币政策和中央银行的互动密切关系着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的定义和目标出发,探讨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作用以及现代货币政策的挑战和前景。
一、货币政策的定义和目标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其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就业和外汇平衡等。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实施,包括利率政策、存款准备金和信贷配额等。
货币政策需要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相互配合,以实现整体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需要考虑到国内外经济环境、通货膨胀压力、经济增长态势以及价格稳定目标等因素,以确保货币政策的适时性和有效性。
二、中央银行的角色与责任中央银行作为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机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央银行通常独立于政府机构,以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执行力。
其主要职责包括货币发行、利率调控、金融监管等。
首先,中央银行拥有货币发行的独占权,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的流动性和价格水平。
通过购买和销售国债等操作,中央银行可以控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从而调整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水平。
其次,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调整利率政策,以影响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和资金供应。
通过调整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等手段,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经济的借贷成本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对经济活动和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此外,中央银行还承担着金融监管的责任,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中央银行有权监管和审查商业银行的运营活动,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发生。
三、现代货币政策的挑战和前景尽管货币政策在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其中之一是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即其影响效果和传导机制在不同经济环境中的表现不一致。
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
本讲内容:
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
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二、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央行的货币政策 四、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在金融领域代表国家,制定并实施
货币政策,对相应的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控
的机构。
美国: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体系(12家) 欧洲:欧洲中央银行(跨国) 香港:金融管理局(准中央银行) 中国:中国人民银行
(3)国际贸易渠道。
1、投资支出渠道
(1)利率对投资的效应
凯恩斯学派的传统货币政策传递机制:其传递机制 是:Ms i I Y 这种传递机制可能有两个因素的出现而被堵塞。
流动性陷阱出现时,人们预期利率只会上升,预
期债券价格将下降,货币供给的增加被人们无限 的货币需求所吸收,而不会引致投资的增加。
(二)货币非中性
货币非中性论:凯恩斯学派
经济通常情况下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根本 原因在于有效需求(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要增 加投资和消费,就必须降低利率,而利率决定于货 币的供求关系。因此,在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看来,
货币的作用是巨大的,货币是非中性的,国家应制
定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克服经济危机和 失业,促进经济增长。
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
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
(一)货币中性
货币中性论:古典学派 古典学派的典型代表是货币数量论。费雪方程式
MV=PY表现了这一的关系:即国民收入水平((Y)与
价格水平(P)、货币供应量(M)之间的数量关系。假定
V(货币流通速度)不变、Y也不变,则货币供给量M的
根据这一观点,货币学派提出政府制定最佳的货 币政策就是使货币供给以固定的速率增长,并且在 任何经济形势下都维持这一速率,即实行“单一货 币规则”。就能排除由于货币供给反复无常的变动
金融学:货币政策
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既统一又矛盾);
币值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与币值稳定 :(1)通胀率高于 外国,若汇率固定,将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 际收支趋向逆差;(2)外国通胀率高于本国,则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趋向顺差。(3)国 内外的通货膨胀率相同,其他条件不变,国际收支 状况不变。若汇率可变,两者关系就很不确定,国 际收支状况取决于货币的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程度 的比较情况。
R↑→MS↑→i↓→I↑→y↑→P↑
托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q 理论)
q = 企业的市场价值/资本的重置成本
当q值很高时(q>1),表明企业可以发行较少 的股票买到较多的投资品从而使投资支出增加。相 反,如果q值很低(q<1),企业不会购买新的投 资品,因此,传导机制为: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 社会公众对股票的购买需求增加,进而会提高股票 的价格Ps,使q值上升,投资增加,收入增加。
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 币政策目标的行为。 (2)内容:确定买卖证券的品种和数量、制定操作的计划; 决定操作方式的长期性和临时性;选取操作机构;确定交 易方式 (3)特点 :主动权在中央银行;操作具有弹性 ;具有较 强的可逆性 ;告示作用较弱 ;需要有较发达的证券市场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针对特定领域(部门)的政 策调控工具。
其他中介指标
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负债的组成部分,可以 直接观测和调控;与货币政策相关,存款准备金增 加,意味着信贷规模的缩减,货币供应量减少,货 币政策紧缩。局限性 :存款准备金总额中的超额 准备金部分,中央银行是难以准确控制的。
基础货币:作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可直接观测, 并可通过多条渠道进行调控;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 创造信用的基础,央行通过对其的操纵,改变货币 供应总量,影响利率、价格及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 优点;极易控制、监测和操作。缺点:远离货币政 策最终目标。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中央银行是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执行机构。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货币政策,对国家的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央银行是如何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和金融市场,并简要介绍一些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点:1. 控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和幅度,以维持物价的稳定。
2. 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以合理的利率和金融环境来刺激经济增长。
通过降低利率,中央银行可以鼓励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3. 维护金融稳定:中央银行负责监管金融机构,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
中央银行通过稳定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及监管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等,来防范和应对金融风险。
二、货币政策工具为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1. 利率调控:中央银行通过调整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来影响市场的借贷成本。
降低利率可以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低成本的贷款,促进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
2. 现金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现金准备金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降低现金准备金率会增加商业银行可贷款的金额,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
3. 开放市场操作: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出售国债等金融资产,来控制市场上的流动性。
购买国债会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而出售国债则会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
4. 汇率政策:在一些国家,中央银行还会通过调整汇率来实施货币政策。
调整汇率可以影响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进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三、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数据分析:中央银行关注经济数据,如通胀率、经济增长率、就业状况等,以了解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决策制定: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讨论并制定货币政策的方向和调整。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2、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 4、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具体有:
• 1、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 公众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 策“一松一紧”的办法;
• 2、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 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 政策实现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 在而不易把握。
再贴现政策的内容及局限性
•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 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
• 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 1、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主要着眼于短期) • 2、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主要着
三、货币政策诸目标的关系一致 性、相互独立性及冲突性。
• (一)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这是因为二 者之间通常存在着一种此高彼低的替代关系。 (二)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物价稳定是 经济增长的前提,经济增长是物价稳定的物质 基础,二者既统一,又有矛盾。 (三)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是由于 二者并存的条件事实上不存在。 (四)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是因为 随经济增长会增加进口,从而出现贸易逆差, 恶化国际收支。
• 但是,利率作为中介指标也有不理想之处,因为作为内生的经 济变量,利率的变动是顺循环的,利率作为内生变量和作为政 策变量很难区分。造成中央银行很难判断自己的政策操作是否 已达到预期目标。
• 2、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 监控货币供应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 应。选取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优点在于:该项指标与经 济发展状况联系密切;这一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比较接近;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作为内生变量是顺循环的,而作为政策变量 是逆循环的,中央银行比较容易判断其政策效果。
教学课件: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可以影响总需求,从而调节经济活动。 在经济衰退时期,增加货币供应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新古典综合学派与货币政策
总结词
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应该与财政政策相结合,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详细描述
新古典综合学派强调货币政策应该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 长。在经济衰退时期,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
产业政策
区域发展政策
货币政策需要关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 题,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 。
货币政策需要与产业政策相协调,支 持国家重点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04 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与未 来发展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总结词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应对策略
探讨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环境 下的有效性,分析其局限性, 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局限性。
总结词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与经验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详细描述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主要目标是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逐渐扩大,包括防范金融风 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同时,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如
央行应加强与其他政策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能力建设;完善货 币政策工具箱,提高政策操作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同时应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加强国际政策协 调合作。
05 案例分析
美国货币政策的历史与演变
总结词
美国货币政策的历史与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 杂的过程,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制定颁行各种 金融法规、金融 业务规章,监督 管理各金融机构 的业务活动;
3.管理境内金融 市场。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三、中央银行的业务 1.负债业务
货币发行、代理国库、集中存款准备金及其它 负债业务。
2.资产业务
贷款、再贴现、证券买卖、金银外汇储备及其 它资产业务。
3.中间业务
集中办理票据交换、结清交换差额、办理异地 资金转移。
货币政策关系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第四节 货币政策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原因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银行券发行 问题
票据交换 问题
金融监管 问题
最后贷款人 问题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
商业银行演变 如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
目的明确地直接创设 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普及和发展
从1944年国际社会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到该 体系解体的30多年间,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主要表 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欧美国家中央银行以国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改 组和加强; 二是亚非拉等新独立的国家普遍建立中央银行。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贴现及放款 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
外汇、黄金储备 其他资产
合计
负债
流通中通货 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
合计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Independence of Central Bank) (一)含义:制定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监管一国金融时 具有相对自主性。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一)发行银行
独占货币发行权,一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1.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适时适 度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给与流通中货币 需求的基本一致,为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 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发行 银行
2. 从宏观经济角度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 币供给量。
3.根据货币流通需要,适时印刷、铸造或 销毁票币,调拨库款,调剂地区间货币分 布、货币面额比例,满足流通中货币支取 的不同要求。
代理国库
政府 银行
对政府融通资金
代理政府金融事务
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为一国经济政 策的制订提供各种资料、数据和方案。 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四)管理金融的银行 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对整个金融业的运行进
行调控监管。
1.根据国情合理 制定实施货币政 策,在稳定货币 的前提下谋求经 济增长;
三种效果的作用机制图示 (1)借款成本效果:
再贴 现率
商业银行 借款成本
商业银行向中央 银行的票据贴现
商业银行对企业 和个人的贷款
货币 供应量
社会 紧缩 经济 扩张
第四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的概念 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
针对货币供给量及信用量调控所制定、采取 的各种方针、措施。
第四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涵
稳定物价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国际收ຫໍສະໝຸດ 平衡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第四节 货币政策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
菲利普斯曲线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3.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第四节 货币政策
三、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中央 银行
货币政策 工具
货币政策 中间目标
货币政策 最终目标
第四节 货币政策
(一)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 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
(二)主要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利 率、货币供给量、 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本章学习要求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讨论中央银行的产生、类型、
性质、职能以及中央银行如何执行货币政策的有关问
题。学完本章后,你应当知道:
为什么会产生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有哪些类型;
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如何理解; 中央银行的职能有哪些;
什么是货币政策;
如何执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基本性质
1.业务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确保货币 政策目标的实现。
2.业务对象:政府和金融机构。 3.资产流动性:持有具较高流动性的资产。 4.机构设立:不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管理金融的银行
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于 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建立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四、中央银行的类型 1、单一中央银行制:
根据中央与地方权利划分的不同,分为: 一元中央银行制(如英国、日本、法国、中国等) 二元中央银行制(如美国、德国等)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2、复合中央银行制 3、跨国中央银行制(如欧洲中央银行等) 4、准中央银行制(如新加坡、中国香港等)
(二)原则: 1.一国客观经济目标是其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出发点; 2.按照金融运行规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规避政府 短期行为干扰。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Independence of Central Bank)
(三)主要内容: 1. 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稳定货币; 2. 独立指定实施货币政策; 3. 独立监管、调控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二)银行的银行
通过办理存、放、 汇等项业务,充作商 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 构的最后贷款人。
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
充当最后贷款人
主持全国银行间的清算 业务 主持外汇营业银行外汇 头寸抛补业务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三)政府的银行
为政府提供服务,是政府管理一国金融的专
门机构。
第四节 货币政策
四、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贴现政策 (2)公开市场业务
:
(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
第四节 货币政策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特点在于调控总信用量,并不局限于特定部门。
1.贴现政策 概念:中央银行制定调整贴现利率以左右市场利率及 市场货币供求金融政策。
第四节 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