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

合集下载

广告翻译: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广告翻译

广告翻译: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广告翻译

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广告翻译1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商品开始在世界市场上流通,全球的商品经济竞争愈演愈烈。

推销本国产品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广告宣传。

如今,中外企业都面临着商务广告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即广告翻译的问题。

广告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能否打动读者是广告翻译成功与否的标志。

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做好广告翻译以达到预期效果。

2接受美学简论接受美学(Aesthetics of Reception)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文学美学思潮。

其代表人物有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尧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

接受美学将读者提升到突出重要的地位,把文学史看成“读者的文学史”,认为“文学作品从根本上是注定为接受者而创作的”。

其主要观点有读者中心论:一部作品生命的长短取决于读者的接受。

尧斯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不是被动的因素或单纯做出反应的环节,它本身便是一种再创造历史的力量。

在接受活动开始之前,任何读者已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野”,即“对每部作品的独特的意向”,又称对某类作品的“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

这一阅读前的意向和视野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取舍标准、决定了他阅读中的选择与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态度与评价。

审美经验论: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头脑中已有一系列自觉或不自觉的准备,如审美经验、生活经验和鉴赏能力等。

当新作品唤起读者对同类或有关作品的过去的审美经验时,读者会把过去的经验视界和眼前的作品所体现的新视界做出想象的对比。

审美经验使人产生一种潜反射的审美态度,如读者在生活中接触到大量的人物事件,在阅读中发现有虚假现象就会自然的产生一种抵制接受,形成与作品的审美意象对峙的观点。

召唤结构说:阅读是读者想象性再创造的过程。

一部作品的本文“为读者唤起熟知的来自较早本文的期待和规则的世界,那样,这些较早的本文就被改动、修正、改变,或者甚至干脆重新制作了”。

中国特色英语词汇翻译及运用

中国特色英语词汇翻译及运用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论新闻英语中隐喻的运用及其翻译技巧2 《紫色》中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3 中美餐桌文化差异比较研究4 论《献给爱米莉的玫瑰》的艺术创作特征5 E-learning的理论与实践6 从引进好莱坞大片看中国意识形态转型: 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7 从《大象的眼泪》看人与动物的关系8 A Study 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Phonetic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in JEFC9 辩证论视域下神似与形似的相互关系研究10 爱伦坡侦探小说中恐怖气氛的营造方法11 商务英语中的颜色词浅析1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America13 从交际方式的角度比较中美课堂差异14 中美之间宴请礼貌原则的差异以及其产生原因1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Destiny: An Analysi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16 浅析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17 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18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19 浅析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逻辑错误20 《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版本的比较研究21 论“and”的用法和翻译22 法律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技巧23 论“迷惘的一代”--以海明威为个案24 论莎士比亚《尤利乌斯•凯撒》墓地演说中的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25 从《暴风雨》看凯特•肖班的自由派女性主义思想26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比较27 浅析《简•爱》的主人公简•爱28 浅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29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30 Jude the Obscure and Hardy’s World View31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32 《德伯家的苔丝》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33 英汉基本姿势动词(立、坐、躺)的语义实证比较研究34 存在主义视角下浅析《太阳照常升起》中杰克和布莱特的爱情35 简•爱性格魅力分析36 浅析模糊语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37 从《爱玛》中的言语反讽看乔拉的反讽理论38 An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Pride and Prejudice39 论企业简介中文到英文的翻译40 圣经典故的翻译41 The Use of Symbols in A Farewell to Arms42 《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悲剧探析43 商务谈判中幽默语的运用44 Discourse, Immigrants and Identity in In the Skin of a Lion45 星巴克在中国取得的成功及启示46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幸福》中的女性主义解读47 浅析奥斯丁的女性意识48 中英征婚广告对比分析研究49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50 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商务沟通中的委婉语51 论英语词类转换中的动词化现象52 从《紫色》中的意象看黑人女性身份的自我重塑53 《欲望号街车》女主人公悲剧性命运的女性主义解读54 广告英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55 中英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56 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颠覆--《奥兰多》之女性主义解读57 《时时刻刻》中女性自我构建的研究58 《红楼梦》两英译本中习语翻译的比较59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Art in English Class60 英汉语篇中的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方法——以《雪》译文为例61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62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63 浅析英语言语幽默的特点及其翻译64 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纯洁一词不同理解的分析65 Three Discriminations to Little Black American Girls in The Bluest Eye66 中西酒文化的差异对比67 歇斯底里的舞台自语者——《寻找格林先生》主题解读68 A Tentative Study of Affective Factor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69 顺应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中社交指示语的英译研究70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的写作技巧剖析71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72 英汉称谓语对比分析73 卡门-波西米亚之花74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75 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76 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77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拼写差异78 A Brief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Philanthropists in Recent Ten Years79 生态视角下解读《荒野的呼唤》80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81 对《宠儿》中黑奴母亲塞丝形象的探讨82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经人物原型分析83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honetics in JEFC Teaching84 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解读会话含义8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86 浅析信息时代的汉语新词语英译策略87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88 从三美原则看中国古诗词中酒意象的英译89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90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91 An Analysis of the Divided Human Nature in O. Henry’s Major Works92 英语科技文献的句子特点与翻译93 A Cultural Analysis of Love in The Joy Luck Club94 中西民间鬼神形象中体现的宗教世俗化的研究95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96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分析97 论《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个性与时代背景的关系98 Comparison of Chinese Lunar New Year and Western Christmas Da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ays of Celebrations99 灰姑娘情结在《理智与情感》中的表现100 文明的樊笼—解读《野性的呼唤》101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美学原则的运用10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103 亚哈与桑提亚哥人物的对比研究104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丛林文化—以亨利•劳森《赶牲畜人的妻子》为例105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rotagonis ts’ Growth in Native Son and Invisible Man10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elebr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107 中西方空间观对比研究108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109 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110 论双性同体思想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体现111 论《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成长主题112 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113 从《喧哗与骚动》中看复合式意识流手法114 The Narrative Strategy of Wuthering Heights115 论《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昌盖茨“美国梦”的转变116 中英委婉语语用功能的对比研究117 论《爱玛》中的反讽118 商务英语信函词汇的特征119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120 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News Headlines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121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122 从会话合作原则透析英语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幽默的产生123 对《呼啸山庄》中女主角的女性哥特情结分析124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125 英汉颜色词语的内涵差异及翻译126 浅谈中外记者招待会中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127 法律语言及其翻译研究128 论矛盾修辞法在英语广告中的语用功能129 英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界定及其语用功能130 从归化的角度分析《飘》的中译本131 刘易斯小说《巴比特》中的都市景观和人物描写分析132 试析《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的成长主题133 论“迷惘的一代”告别“美国梦”——浅谈《永别了,武器》和《了不起的盖茨比》134 《石头天使》中哈格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135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成效的课堂研究——以礼仪祝辞类口译为例136 A Research on University Students’ L Learning Motivation137 Analysis of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Failure138 Research on the Re-cre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rademarks in Different Cultures139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140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之间不同的爱情观141 《喜福会》中的文化身份分析142 从女性主义看《呼啸山庄》143 论《毒日头》中的生命价值观144 中国现代散文风格精彩再现——评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45 外国品牌中译的创新翻译研究146 山寨文化的反思——发展与创新147 异化的美国梦:小说《教父》的主题解读148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149 A Study of Hawthorne’s Notion of Science as Shown in “Rappaccini's Daughter”150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151 “逍遥骑士”——浅析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152 美国黑人英语在美国电影中的应用153 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艺术效果154 Pursuing a Harmonious Man-Woman Relationship In The Thorn Birds155 现代爱情的另类表述—解读《暮光之城》主人公爱德华和贝拉的爱情156 国际贸易中常用支付方式下的风险及其防范157 浅论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策略的影响158 《游泳者》中的艺术特色159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性格分析160 浅析《雾都孤儿》中象征手法的运用161 A Comparison betwee n Scarlett O’Hara and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162 Hawthorne’s Religious Notion: an Analysis of The Scarlet Letter163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164 《怪物史瑞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165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166 Scarlett: A Feminist Preacher in the Old Time167 The Heartbroken Images in th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168 老纽约下的女性悲剧——对《纯真年代》中两位女性的分析169 中美两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比较170 试论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词块教学171 接受理论视角下英文商标名汉译研究172 伍尔夫的悲剧—电影《时时刻刻》观后173 从文化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无辜174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175 哈里的迷惘与自我救赎——《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哲学解读176 解读《金色笔记》中的女性主义177 从写作方法分析《宠儿》的主题178 从《拦截魔人岛》中的邪恶三位一体分析蒙特哥利死亡的必然性179 从谷歌和百度两大企业的管理方式看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180 顺句驱动原则下英汉同声传译中英语非动词转换为汉语动词的研究181 Irony Art in Orwell’s Animal Farm182 生活在夹缝中的畸形人——评《小镇畸人》183 On the Combination of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in John Keats’s Poems184 《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的归化和异化分析185 《赫索格》中玛德琳的性格186 What Made Her Yield to the Reality?—An Analysis of Sue in Jude the Obscure 187 浅析《不存在的人》中主人公的觉醒188 On the Functions of Metaphor in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189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逃离与守望190 从《悲悼三部曲》看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性超越191 论黑暗中的光明在《八月之光》中的体现192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男主人公性格分析193 A Struggle for Survival and Mastery—on Buck’s Experience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194 英汉禁忌语对比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及翻译策略195 相同之爱,不同诠释——从美剧《吉尔莫女孩》看东西方母女关系之异同196 中国特色英语词汇翻译及运用197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绝望主妇》中话语标记语I mean198 论尤金•奥尼尔《毛猿》中的悲剧根源199 An Analysis of Gothic Features in Poe’s The Cask of Amontillado200 A Study of Stylistic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English。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字幕的汉译研究以新版《小妇人》为例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字幕的汉译研究以新版《小妇人》为例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字幕的汉译研究以新版《小妇人》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国影视作品在中国的传播越来越广泛,其中英文字幕的汉译质量直接影响到观众对影片的理解与欣赏。

本文旨在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探讨英文电影字幕的汉译策略,并以新版《小妇人》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要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在功能上的对等,而非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对等。

在字幕翻译中,这一理论的应用有助于在保持原片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高字幕的可读性和观众的观影体验。

新版《小妇人》作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电影,其字幕翻译在传达原著情感和人物性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该片字幕的汉译实例,探讨如何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英文字幕在语义、风格和文化内涵上的对等翻译,从而为中国观众呈现一部既忠实于原著又易于理解的电影佳作。

通过对这一案例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电影字幕的汉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功能对等理论,也被称为动态对等或功能等效,是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在翻译研究中提出的核心理论。

奈达强调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要在保持原文语义和风格的基础上,实现两种语言间的功能对等,即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应尽可能接近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

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直译”和“意译”的二元对立,提出翻译应追求的是功能上的对等,而非形式上的对应。

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框架下,翻译的过程被看作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在于实现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交际对等。

因此,翻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审美取向,灵活选择翻译策略,以确保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图和风格。

在字幕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尤为重要。

电影字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准确、简洁地传达出电影的原意和氛围。

论接受美学视阈中的广告翻译

论接受美学视阈中的广告翻译
ig不仅让消费折感 到亲切熟悉 , n, 留下深刻 印象 , 而且表达 出
了原文的潜 台词 :使 用本产品 , “ 方知效果好 ”其劝导功能跃 ,
然纸上。
作 者简 介 : 周晓君 (9 1 )女 , 18 一 , 浙江永康人 , 硕士 , 主要从事翻译理论 与实践研 究。
W i e nX ueY a 1j 3 U
B yaDi o d b a d w th, f v r e o d c u t ry u u  ̄ n r n ac i e y s c n o nsf o . e 0
广告语 言的 目的和功能 决定 了广告 翻译 必须 以 目的语 消费者 为中心 , 投消费者 所好 , 以促成他们 购买广告所 推销
l eo y Re e c Th r s ar h
I学 — — — ● 埋 — — — I 论
论箍受美学 顽 阈巾昀广告翻译
周 晓 君
【 江 师范大 学 浙 外 国语学 院 , 江 浙 金华 3 1 4) 2 ̄

要: 本文 旨 在探讨接受美学理论在广 告翻译中的应用。 广告翻译 是一项 目的极为明确的活动。 接受美学理论 强调
( 牛新 生 ,0 7 6 ) 20 :6
跨文化翻译不是一个 纯语 言的转换过程 , 而是译入语与译 出 语国家间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 。 影响广告受众 的认知域与期 待维度 的因素 是受众 的心理 期待和 由此产 生的认知域 和接
受范畴。
本句 广告仿 拟 了家 喻户晓 的英 语谚 语 S e gi bl v ei ei — n s e
产生 , 是作 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 。 在接受过程 中, 读者使 得作 品内容现实化 。在姚斯 (9 9 4 ) 1 8 :3 看来 ,读者本身 就是 “

接受理论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

接受理论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
就要 考察 读者的 生活 视界 期待 和审 美视 界期 待 , 绝 不能 拘泥 于广 告原 文 , 生搬 硬 套 , 逐词死译。要摆脱追求语言形式对等观 念的束缚 , 打 破常规 , 在不违背广告原文信息的前提下 , 采用目 的语广 告的行文方式 , 以满足甚至超越读者的期待 视野 , 达到唤 起广告受众对产品或 服务的兴趣 , 激发其购买的欲望。 3 广告译文要与时俱 进 由于不同历史时 期的广告读者的生活经验和 审美经 验的差异 , 同一读者在不同的生活阶段 , 其经验范 围也是 在逐渐增长和丰 富的。 因此 , 广告 译文 要体现 时代 的特 色 , 才能引起广告受众的审美共鸣 , 加深 其对广告 产品的 印象 , 实现广告预期的市场效应。 三、 接受理论观下的英文广告翻译方法的选择 在进行英文广 告翻 译时 , 使用 不同 的翻译 策略 会产 生不同的宣传效 果。若 想获得 广告 传播的 成功 , 译 者一 要考虑广告受众的 文化 认知视 界 ; 二要 考虑广 告受 众的 审美期待视界 , 灵活采用各种翻译方法 , 才能使广 告译文 在表达出原文全部 信息 的基础 上 , 充分 体现原 文风 格和 表现形式 , 再现原文风貌。 1 翻译策略 的选 择要 考虑 广告 受众 的 文化 认知 视 野 英汉两种语言 虽然 分属两 种不 同的语 系 , 而且 中西 方文化思维也有 很大 的差 异。但是 即便如 此 , 生活 在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 对一些自然规律和客观事物 的认识 以及生活的体验还 是存 在许多 共通 之处的 , 因 而两 种语 言中出现了许多语义相同或相 似的表达法。由于 这类广 告所传递的信息是 在广 告受众 经验 范围之 内的 , 不 会引 起认知的障碍 , 一般译者会采用直译的方法 , 即无 论从形 式、 内容到文化色彩等都保留原文特征。例 如 : 雀 巢咖啡 广告 The taste is g reat . 译为 : 味 道好极 了。 迎合 了中 国消费者在饮食 上注 重味 道的需 求 ; 奥林 巴斯广 告 F o cus on life . 译为 : 瞄准 生活。 符 合消 费者 对相 机 功能 的期待 ; 汰渍洗衣 粉广告 T ide∀ s in , d irt∀ s o ff 译 为 汰 渍到 , 污垢逃 , 拟人、 对比手法的保留 , 诙谐风趣 , 形象地 展示了消费者的利 益点 , 在轻 松愉 快的 氛围中 博得 广告 受众的好感。这些广告译文无论从广告 信息内容 上还是 表达形式上 , 都保留了原文简洁明了、 生 动活泼的 行文方 式 , 并将广告商品的功能和特性栩栩如生地 展现出来 , 给 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是英汉之间 也存 在许多 不对 等的语 义表 达 , 这是 由各自的语言特点及其所反映 的文化差异所造 成的。如 果采用直译的方法 , 译文缺乏广告文体的特 色 , 不 能很好 体现广告商品的卖点 , 有时甚至让广告受众 不知所云 , 造 成了信息传递的 障碍 , 影 响了广 告促 销产 品的作 用。在 这种情况下 , 译者可不拘泥于源语广告文本 的结构形 式 , 逐词死译 , 而应选择 接近读 者 的原则 , 代之 以更具 本 土味 的语言来处理英文广告中源语文化信息 , 使广告受 众从心理上产生一 种亲 切感 , 很自 然会 对广告 商品 产生 一种认同。如别克轿车广告 In Search o f Ex ce llence . 若 直译为 寻求 最好 , 不能 体现 广告 商品 的特 色 , 阐明 消 费者关 心的 利 益点 , 难以 让 广告 受 众 产生 心 动 的 感 觉。而译为 志在千里 ! 借用了中 文成语 老 骥伏枥 , 志

从顺应论角度看广告的汉英翻译

从顺应论角度看广告的汉英翻译

从顺应论角度看广告的汉英翻译-汉语言文学从顺应论角度看广告的汉英翻译摘要:本文运用杰夫·维索尔伦语用学的新兴理论“语用顺应论”探讨广告翻译,选取我国一些典型的广告语及其对应的英文翻译作为语料,将汉英广告翻译中涉及到的语言、心理、社会、文化及物理因素纳入连贯统一的框架之中,对影响广告汉英翻译的各种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因素作了全面探讨,并解释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顺应各个因素的方法。

关键词:顺应论广告汉英翻译翻译方法一、引言广告是宣传某种特定产品的一种传播工具。

它是明确的特定行为主体出于某种目的、支付一定的费用、为让公众广为知晓而采用的一种传播手段(丁柏铨,2002:3)。

好的广告语,不仅可以向消费者展现该商品的优势,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为企业带来效益,还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成为跨越时空的广告语言经典。

因此,广告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语篇类型。

(库克,1992:8)与此同时,为了打开商品的国外市场,广告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活动,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民族间语言习惯、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差异,使得广告翻译工作出现各种问题。

但是,广告翻译就其重要性而言,并没有引起学者们足够的关注。

因此,如何让翻译后的广告语以其原广告的特点和魅力展现给目的语消费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试图运用顺应论来探讨广告汉英翻译,将广告翻译中涉及的语言、心理、社会、文化及物理因素纳入连贯统一的框架之中,解释英汉广告翻译中译者应该顺应各个因素的方法,以拓宽广告翻译的研究范围,希望能为广告翻译研究领域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二、顺应论的本质内涵“语用顺应论”简称顺应论,是比利时语言学家杰夫·维索尔伦在他1987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新兴理论。

维索尔伦(2000:55~56)认为语言使用是出于语言内部原因和语言外部原因,为实现交际目的连续选择的过程;顺应性是语言的特性,作出顺应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交际的成功。

顺应论视角下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顺应论视角下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影视翻译M O VIE LITERATURE/2014年第10期·电影文学顺应论视角下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刘新星(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122)[摘要]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

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

电影是文化传播的媒介,由于电影片名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浓缩了整部电影的灵魂,既是艺术,也是意识形态,同时还是商业广告。

电影片名翻译是一种艺术再创作,在满足观众审美愉悦,体现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传递着异域风情和文化。

本文用顺应论理论探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对语言语境、文化语境的顺应。

[关键词]顺应论;片名;翻译电影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作为文化交流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

由于电影片名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浓缩了整部电影的灵魂,既是意识形态,也是商业广告。

本文从顺应角度来探讨英文电影的汉译。

一、语境顺应论及其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比利时语用学家Verschueren 在其著作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中提出了语境顺应论的观点。

语境顺应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要与语境顺应。

语境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

顺应性是语言使用的核心,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转换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必须顺应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只有这样,目标语言才能真正体现源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语境,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融合,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实现无障碍交流,实现交际目的。

语境顺应论为电影片名的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开拓了翻译的研究视野。

电影片名的翻译的重点在于顺应观众的需要,而不是拘泥于片名的内容和形式。

Verschueren 认为要实现交际目的,必须顺应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

因此,成功的电影片名翻译要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灵活处理,做出动态顺应。

顺应论视角下外国汽车品牌名称的英汉翻译

顺应论视角下外国汽车品牌名称的英汉翻译

顺应论视角下外国汽车品牌名称的英汉翻译摘要:本文将以语言顺应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国外汽车品牌命名的特点以及国外汽车品牌名称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结合实际例子,研究了翻译时的语音、语义和文化上的顺应与变通。

引言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翻译外国汽车品牌名称时,考虑到文化背景、语音特征和品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在名称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顺应本族语言和文化的原则,同时也要兼顾品牌本身的特点和对目标语言市场的适应性。

为当前我国汽车品牌名称翻译提供一定的启示,并对未来的汽车品牌名称翻译进行展望。

1语音层面的翻译策略在语音层面的翻译策略主要是为了符合汉语语音的特点, 使消费者易于接受和理解译名。

具体来说,有以下策略:(1)音节数量和音节的组合策略: 汉语中每个词语的音节组合和数量都有特定的规律和习惯,因此在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中也要遵循相应的规律。

例如,“雷克萨斯”是由“Lexus”音译过来的词语,这个名称采用了音译的方式并添加了一些汉字,以符合汉语语言的习惯。

由于“雷”、“克”、“萨”三字都相当于英文单词中的一个音节,因而采用这个名称十分符合语音顺应的原则。

(2)语音的浊音清音组合策略: 汉语中的浊音清音组合在发音时有明显的变化,为了让消费者在听到译名时能够正确理解其意义,翻译时需要考虑这些音的组合。

比如,福特(Ford)在翻译为中文时,采用了“Fú Tè”的译名,其中清音“Tè”与浊音“Fú”形成浊音清音组合,符合汉语语音规律,易于发音和理解。

(3)注重语调和语势策略: 汉语语调和语势对中文译名的发音和理解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翻译品牌名称时,应考虑到品牌名称在汉语中的语调和语势,以便消费者在发音时符合习惯,更容易接受和记忆。

例如,宝马在翻译为中文时使用了“Bǎo Mǎ”的译名,采用了汉语双音节的命名方式,符合汉语的音韵和语调特点,易于被消费者发音和理解。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英汉广告语翻译探析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英汉广告语翻译探析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英汉广告语翻译探析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当下,广告作为商品和服务的推广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广告语,作为广告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在跨国营销中,广告语的英汉翻译质量直接关系到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市场拓展的成败。

因此,如何在保持原广告语义和风格的实现英汉广告语的等效传达,成为了翻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出发,对英汉广告语翻译进行深入探析,以期为提升广告语翻译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强调翻译过程中应追求原文和译文在功能上的对等,而非字面上的对应。

这一理论主张在翻译过程中应关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义、文体和文化差异,通过调整翻译策略和方法,实现译文在目标语言文化环境中的自然表达。

在广告语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有助于确保译文在传达原广告意图、激发消费者情感共鸣和塑造品牌形象等方面与原广告保持高度一致。

本文首先将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在广告语翻译中的适用性。

随后,通过对英汉广告语翻译实例的分析,探讨如何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实现英汉广告语的等效传达。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总结英汉广告语翻译的常见误区及应对策略,以期提高翻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翻译质量。

本文将对未来英汉广告语翻译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二、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功能对等理论,又称为动态对等或功能等效理论,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

该理论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不应仅仅追求文字表面的对应,而应追求两种语言之间在功能上的对等。

这意味着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尽可能相同。

功能对等理论分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层面。

形式对等侧重于保持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字面意义;而动态对等则更加注重译文的表达方式和接受者的反应,强调译文应自然流畅,易于理解,能够传达原文的意图和风格。

【论文】英语翻译翻译方向论文题目

【论文】英语翻译翻译方向论文题目

【关键字】论文English Novel Title Translation: A Skopostheorie Perspective英语小说标题的翻译:一个Skopostheorie透视图The Translation of Fuzziness in the Dialogue of Fortress Besieg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翻译的模糊性的对话《围城》从关联理论的角度On Domestication Strategy in Advertisement Slogan Translation在归化策略在广告口号的翻译Reproduction of “Three Beauti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oems in The Journey to the West繁殖的“三美”翻译的诗歌在西游记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erjection Translation in Teahou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一个比较研究,在茶馆的感叹词翻译功能对等的角度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t Theory -- as an Example公共标志的翻译的角度,从实用主义的理论——以邵阳城市作为一个例子The Application of Skopostheory in the Business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Skopostheory的应用在商业广告翻译Relevance Theory Appli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Neologism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的新词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Texts归化和异化在翻译旅游文本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Lun Y u by James Legge and Ku Hongming from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一个比较研究的两个英文版本的Lun Yu詹姆斯Legge和Ku Hongming从译者的主体性On the Translation and Functions of Metaphor in Advertisements在翻译和函数中隐喻的广告C-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Theory汉英翻译的电影片名的角度,从适应理论Pun Advertisement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Theory广告双关语翻译的角度,从适应理论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he Culture-loading Words i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Journey to the West分析的翻译策略在英语文化加载字版的西游记On Business Letter Transl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Theory在商务信函翻译的指导下,会话含义理论On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ing在翻译双关语在英语广告Advertising Translation in the View of Skopos Theory广告翻译目的论的观点A study on Trademark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商标翻译的研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On the Audio-visual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Kung Fu Panda 2 from Skopostheorie Perspective在视听影视字幕翻译的《功夫熊猫2》从Skopostheorie透视图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Negative-information Business Letters合作原则和负面信息商务信函On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on Imagism of America—A Case Study of Pound’s Poems在中国文化的影响在美国意象派——案例研究庞德的诗歌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imal Idioms in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 Equivalence英语动物习语的翻译的语用等效的角度On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Chinese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on and MemoryOn Creative Treas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Fidel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在创造性叛逆和它的关系,文学翻译中忠实A Brief Look into Conceptual Metaphor—A Case Study of the Poems Selected from 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一个简短的调查概念隐喻一个案例研究的诗歌选自《红楼梦》The Translation of Subtitles in "Desperate Housewi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字幕的翻译在“绝望的主妇”从功能对等的角度An Analysis of Shi Xiaojing’s Translation of Camel Xiangzi Based on Reception Theory施小菁的分析翻译的骆驼祥子》基于接受理论A Study on Zhang Peiji's Translation of Modern Chinese Pros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研究张Peiji现代汉语Prosefrom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视角The Translation of Wang Wei's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Three Beauties" Principle王伟的翻译作品的角度,从“三美”原则English Passive Voic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ranslation英语主动语态和它的应用程序来翻译Metaphor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A Case Study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Li Bai’s Poems隐喻的翻译从美学角度出发,一个案例研究的英语版本的李白的诗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Allusion Translation in Hongloumeng归化和异化的翻译在Hongloumeng典故English Translation of Hunan Tour Comment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英语翻译的湖南旅游解说的角度,从跨文化交流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n Chinese-English Lyric Translation应用程序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汉英翻译歌词On the Cultural Discrepancies of Color Term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Translating Strategies在文化差异的英语和汉语之间的颜色词及其相应的翻译策略On the Style of Zhang Peiji's Prose Translation在张的风格的散文翻译PeijiA Functionalist Approach to Advertising Translation一个实用主义的方法对广告翻译C-E Business Contract Transl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Skopos TheoryOn Allusion Transl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levance Theory---A Case from Lin Yutang's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在典故翻译的指导下,关联理论———案例从林语堂的六章的一个浮动的生活A Study on C-E Trademark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On Viol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Ice Age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Hunan Cuisine from cultural AspectsOn the Feasibility of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 in Tang Poetry TranslationOn the Translation of Subjects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Lang Tute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mestication andForeignizationMetaphor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Beauty of Chinese in Translated Lyrics of the English Pop SongsThe Different Styles of Translation in Rush: From the Choice of WordsTranslation of Scenery Description in Tourist Text in Hunan in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On E-C Translation of Puns in Advertis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E-C Translation of Cartoon Subtit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A Case Study of Ic e AgeOn C-E Translation of Scenery Spots Introduction in Hunan Province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C-E Translation of Four-Character Idioms On C-E Translation of Hotel Introduction in Hun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E-C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Letter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A Skopos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2011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Universals of Translation and Zhang Peiji's Selected Modern Chinese ProseOn Xu Yanchong’s Translation of 300 Tang Po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 Reception TheoryOn Subtitles Translation of Humorous Dialogues in Frie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An Elementary Study on Chinese to English Soft New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Functional-Equivalence Translation TheoryAn Elementary Study on Brand Name Transl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ter Newmark'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A Study on Gu Zhengkun's Translation of Shakespeare's Sonne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Application of the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in Film Title Translation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Idiom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A Study of Chinese Menu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On Translation of Brand N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i Bai’s peotry in the Light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he “Equivalence” and “Aestheticism” in Trademark TranslationOn Culturally Loaded English Idioms and Their Translation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从接受美学视角解析广告的翻译

从接受美学视角解析广告的翻译

从接受美学视角解析广告的翻译在翻译广告过程中,不应只考虑文本的信息功能,同时,更应把社会功能以及美学功能作为参考点。

译者并不是被动的,应在原始作品和目的语消费者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点,从而达到商品促销成功的目的。

所以,本文通过实例讲解的方法,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广告的翻译,以消费者为中心,考虑消费者的期待视野,尊重各区域读者独特的文化,也将进一步阐释接受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体现和应用,提高接受美学在广告翻译中的适用性。

标签:接受美学;广告翻译;消费者1.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广告已渗透人们的生活中,并且成为商品和服务促销的重要途径,广告翻译也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种种差异,广告翻译成为一项十分复杂而且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传统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广告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产品的宣传吸引消费者,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运用接受理论讨论广告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广告翻译就显得极为重要。

2. 翻译理论与广告翻译我国对广告语言的翻译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正式开始的,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国内学者逐渐把翻译理论中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探讨广告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在众多的翻译理论成果中,学者们根据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对广告翻译的语义对等、语用对等和社会文化对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即广告翻译应该传达原文的精神,能产生相应的效果,并能根据文化的差异在进行文化转换时解决形式和内容的冲突。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文本范畴理论认为广告翻译属于号召型文本,文本类型不同,所应用的翻译标准也会不同,即在广告翻译中,要以目的语消费者为对象进行二次创作。

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认为,目的性原则是翻译的首要原则,即在广告翻译中应该突出消费者的地位和情感需求,达到促销目的。

3. 接受美学与广告翻译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初由德国学者提出的,该理论一经创建,就在欧洲和美国文学界引起了热烈讨论。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王尔德童话中的毁灭与拯救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Analysis of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Failure语结与英语长句的翻译反复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作品《三个女人》中的运用《乱世佳人》中的清教主义思想解析英语广播新闻与报纸新闻的文体比较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模糊语用交际策略在政治语言中的运用分析中美餐桌文化差异比较研究A Study of Transl ation of Chinese Idioms with Numeral “San”A Study of Neo-Classicism浅析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归化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融合应用——评《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汉英翻译中的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海狼》主人公汉弗莱•韦登成长新论Dickens’ Humanitarianism in The Two Cities从卡明斯的L(a 看视觉诗的可译潜势影响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探讨Analysis on Paul Mo rel’s Life Pass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rence’s Unconscious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The Study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tive Language on 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ingA Brief Analysis of Willy Loman’s Tragedy in Death of a Salesman论英语俚语的汉译—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文化角度简要分析词语的意义Why is Valentine’s Day More Popular than Qi Xi — Cultural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一位绝望的主妇——从女性主义角度诠释《林中之死》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翻译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Analysis of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英语委婉语之初探从消费文化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威尼斯商人》中的关键社会元素——莎士比亚心中的乌托邦社会透过中西谚语的对比分析中西文化异同The Lonely and Desperate Modern Man: A Close Reading of The Hairy 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ressionism《爱玛》的婚姻观分析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双城记》中的体现《红字》中的基督教因素初探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The Postmodern Story In the Victorian Age--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外语学习焦虑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批评与重新解读《日瓦戈医生》论远大前程中皮普的道德观论《紫色》的社会意义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三中译本----各译作对原作忠实度的对比评析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A Comparative Study of Dragon Images in Chinese & Western Literary Classics《哈利•波特》系列里恐怖美的研究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影响从社会习俗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谐与冲突:弗罗斯特和陶渊明田园诗的比较研究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On Paul’s Self-development in Sons and LoversWomen’s Image in Pygmalion《苔丝》中的女性与自然《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年世博会吉祥物所体现的中国元素中译英口译活动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实证研究英文中“and”的用法及译法探析大学生英语听力两种辅助活动实证研究论《龙年》中呈现的中国文化《红楼梦》中的颜色词及其翻译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的英译-以红楼梦为例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Comparison of model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East and West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可以吃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活动设计隐喻视角下的政治新闻语篇分析当爱遇见不爱——浅析《马可百万》中的三对情爱关系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in Translation论中西教育观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习俗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试论英语中的歧义与翻译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菜单翻译试比较《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主人公性格异同点解析《红字》中的红与黑游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论《爱玛》中的新女性形象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英汉颜色词语义对比研究解析女性主义在DH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人物塑造中的体现Purita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中国文化元素在功夫熊猫中的体现及其翻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艺术特色分析试论库珀的种族观——以《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为例语用学理论在经贸英语口译中的应用论《金色笔记》的多元主题英汉颜色词在文化背景下的不对应性对《魂断蓝桥》女主角悲惨性命运原因的分析Influence of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艾米丽的心理性格分析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的影响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红字》中丁梅斯代尔形象解读从生态批评视域解读《热爱生命》A Study on Effective Multimedia-assisted SEFC TeachingInfluence of Western Food Culture upon Chinese People人格、环境与命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还乡》中的主要人物命运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蝇王》中象征意义浅析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英汉鸟类词汇文化内涵比较英汉味觉词“酸甜苦辣”的比较分析《呼啸山庄》中窗的意象中国菜名翻译的技巧与准则An Analysis of Middlem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On the Cultural Signific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Animal Idioms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电影名称的翻译特点Nonverbal Communication Used in Different English Teaching Stages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On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Subtitle of Ashes of Time Redux论《天路历程》的批判精神战争、归乡、爱情—《冷山》的多元主题研究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Methods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浅议提高英语阅读速度的方法《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从体育舞蹈看中西方社会的审美文化差异《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运用超验主义解读《小妇人》中的女性形象《飞屋环游记》的人物设置特色分析《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Gender Difference in Daily English Conversation挣脱枷锁,走向自由——从《人性的枷锁》看毛姆的人生观试论霍桑小说《胎记》中的象征主义A Contrastive Study on Meaning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初步研究拒绝话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读—以商务洽商为例迪斯尼动画《木兰》中的中美文化融合分析中西校园流行语的文化对比“爵士时代”的女性--对比分析《伟大的盖茨比》和《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性角色埃德加·爱伦·坡幽默小说研究《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浅析欧洲中世纪骑士和中国侠士精神的差异─西欧中世纪初期骑士和中国秦汉游侠从《傲慢与偏见》两个汉译本看翻译策略的选择《麦琪的礼物》的叙事技巧分析语用移情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透视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比较研究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Childhood PTSD in Anne of Green Gables中美两国家庭文化差异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in Daniel Defoe’s Roxana and Emily Zola’s Nana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形象——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简爱》中的女性意识On the Ways to Develop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Autonomous Ability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从《悲悼三部曲》看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性超越从《喧哗与骚动》中看复合式意识流手法广告英语中语言的性别差异Tragedy of a Marginalized Man——An Analysis of Shylock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英语网络语言特点研究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从跨文化角度浅析化妆品商标翻译论《双城记》中卡登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英语外贸信函的特点及翻译从语用等效角度透析旅游景点名称英译《蝴蝶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浅析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浅谈象征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从《爱玛》看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意识试析《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美国梦从精神分析和人格面具理论看“我”和吕蓓卡的对立统一消除不良商标翻译的策略《白鲸》主人公埃哈伯人物形象分析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愤怒的葡萄》中圣经的象征和隐喻Study of Translating Skills of Business Correspondence《觉醒》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自我的过程从电影《暮光之城》浅析吸血鬼文化的改变隐喻在英语政治演讲辞中的认知功能—以奥巴马的竞选演讲辞为例中美婚姻价值观对比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汉民俗词语的不等值翻译从《西风颂》初析雪莱的反传统人格特征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写作手法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中西方聚会文化差异比较研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试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书信“美国梦”的幻灭——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复仇的异同——《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比较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olite Languages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呼唤》中倒装句汉译策略研究。

接受美学下广告翻译的常用策略

接受美学下广告翻译的常用策略

接受美学下广告翻译的常用策略作者:龙敏来源:《牡丹》2017年第09期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销售的竞争不断加剧。

广告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宣传工具,这使得翻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接受美学理论对广告翻译有促进作用,所以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分析现代广告翻译的现状,提出相应的策略来提高翻译的质量。

一、接受美学概述(一)接受美学的概念文学研究的早期概念是实证主义。

然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人们无法用实证主义来解决社会的问题。

另外,由于信息技术和理论的逐渐发展,传播文学理论的研究重心自然转移到了文学接受与影响领域。

因此,接受美学逐渐显现。

接受美学主要是一种文学理论,其理论基础是现象学和解释学。

它是由20世纪60年代康斯坦学派的姚斯和伊尔瑟首先提出的。

接受美学理论的特点是:一方面,它认为文学文本的价值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的,而非译者的翻译。

另一方面,它认为由于历史的不断变迁,文化也在不断改变。

因此,读者对不同时代文化的接受度也不同。

该理论认为读者在作品的接受过程中并非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的,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即读者先前的各种审美观念、文化素养、需求等原因形成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求,使读者能从了解作品到理解作品。

(二)接受美学理论的意义接受美学理论的巨大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学研究领域上,在翻译界也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它为翻译研究开拓了新的理论思维。

接受美学理论对广告翻译的影响表现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文本意思掌握。

接受美学主张文本意思的不确定性。

它认为理解是人的基本。

由于不同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范围不同,其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也不同。

而接受美学主张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所以给广告翻译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另一方面是对翻译策略的选择。

接受美学主张译者应当以读者的审美观、文化水平和需求为重要条件来选择翻译的策略。

由于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所以接受美学的广告翻译更加能够吸引读者。

接受美学理论在英汉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接受美学理论在英汉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成长小说视角下的史蒂芬•乔布斯基《壁花少年》2 探析《劝导》中安妮的成熟形象3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4 英汉习语中价值观的差异5 英汉新词对比研究6 解析女性主义在DH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人物塑造中的体现7 以《老友记》为例浅析美式幽默8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研究9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野草在歌唱》中的女性角色10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11 《沙漠之花》的女性主义研究12 《嘉莉妹妹》中赫斯特伍德人生悲剧13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14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95 80 35 64015 对《傲慢与偏见》中贝内特太太及其女儿们的人物评论16 探析英语政治委婉语的应用17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婚姻观的剖析18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19 温和的反叛者——论《小妇人》中的女性群像20 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特点研究21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22 苔丝之罪是谁之过23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from a German Functionalist Approach24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科技英语与科普英语的汉译25 “美国梦”的再探讨—以《推销员之死》为例26 超越和世俗——对《月亮和六便士》中Strickland和Stroeve的对比分析27 从《喜福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看身份的寻求28 霍尔顿的人生之旅--《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存在主义解读29 浅析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30 Two Different Images of the Heroines in the Novel the Age of Innocence31 《老人与海》中的和谐关系32 论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33 分析《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34 论《蝇王》中戈尔丁对人性之恶的解析35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英姓名的异同36 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37 从中西思维差异角度看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38 海斯特•白兰的自救与霍桑的宗教观3940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41 英汉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42 《哈利波特》的圣经原型解读43 试论《最蓝的眼睛》中黑人理想家庭的破灭44 《呼啸山庄》男主人公希斯克里夫的性格分析45 Translation Strategy on Culturally-loaded Expressions in Prison Break46 中文学术讲座报道的体裁分析47 中世纪的典雅爱情:本质、渊源和影响48 英语流行歌曲中隐喻的功能分析——以后街男孩的歌曲为例49 英语姓名的文化内涵50 Comparison of Chinese Lunar New Year and Western Christmas Da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ays of Celebrations51 跨文化视角下动物寓意的对比及其习语的翻译策略52 《夜访吸血鬼》中的模糊性别观53 中西方酒文化对比分析54 浅论康拉德《黑暗之心》中的女性形象55 从唯美主义角度解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56 Approaching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57 从“看上去很美”和“Little Miss Sunshine”两部影片浅析中美儿童教育观念的差异58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59 A Brief Study on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ntracts60 英语导游词翻译的原则与技巧61 英文姓名的起源和文化内涵62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形象浅析63 基于SWOT的星巴克发展战略研究64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65 简奥斯汀对英国小说的贡献——以《傲慢与偏见》为例66 用合作原则分析小说《艰难时世》中的会话含义67 中英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68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69 《莫比迪克》中不同的人物特点70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71 《傲慢与偏见》折射出的奥斯汀的婚姻观72 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理论和实践73 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74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75 从儿童心理角度看儿童文学中的对话翻译76 肯德基在中国成功的本土化营销策略77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阈下《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群像78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79 Purity and Doom: on Thomas Hardy’s Tess’s of the d’Urbervilles80 浅谈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差异81 Analyzing Rh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the Mixture of Fire and Ice82 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83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84 文化与幽默欣赏85 广告中的视觉隐喻及其解读86 英语运用中的歧义分析87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88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89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9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elebr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9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三位女性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92 外语学习焦虑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93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94 《珍妮姑娘》主人公悲剧结局的必然性95 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中的运用96 论《喜福会》中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97 从《大卫科波菲尔》中看狄更斯的道德观98 论“迷惘的一代”--以海明威为个案99 安吉尔的精神悲剧—分析哈代笔下人物的心理发展过程100 丁尼生《鹰》与休斯《鹰之栖息》的对比分析101 探究《警察与赞美诗中》的批判现实主义102 目的论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两个译本对比研究103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104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105 由英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来看中西文化的差异106 论《海浪》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和生命意识107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ourism Texts108 论《红字》中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对爱情和生活的态度109 张培基翻译个案研究之背影110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r ee Translated Versions of YeYuJiBei111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112 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113 On Translation of Language Fuzziness i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esthetics11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15 An Interpretation of Initiation Theme in Heart of Darkness116 On the Features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Song of Soloman117 对英语政治新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118 从清教理想主义角度解读《红字》中的和谐思想119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分析当时美国黑人的命运选择120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121 从标记理论看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122 浅议商标品牌的翻译123 英汉否定形式的语用对比研究124 浅谈礼貌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125 英语影视的课堂价值126 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127 浅析《双城记》中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128 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129 从就餐细节看中美儿童个性能力的差异130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Darwinism131 The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Jane Eyre and Wuthering Heights132 Comparaison entre l’Histoire d’A Q et l’Etranger133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134 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135 为爱而叛逆——简·爱对爱的渴求的分析136 英汉语中恐惧隐喻的认知分析137 浅谈《鲁滨逊漂流记》中现实主义元素138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电影名字的翻译139 会话中性别差异的语用研究140 一位《飘》不去的女性—《飘》中斯佳丽的女性主义性格特点成长分析141 从“礼貌原则”看中国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please”为例142 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143 Analysis of the Subtitle of White Collar under Skopostheorie144 从礼貌原则角度分析电影《暮光之城》中的对白145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146 从语言角度分析面子理论在英语商务谈判中的作用147 论后现代写作技巧在白雪公主中的运用148 从《蝴蝶梦》看女性社会身份149 礼貌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150 The Poet’s Identity in Keats’s Six Odes151 A Lonely but Strong-willed Soul A Character Analysis of Ellen Weatherall in 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152 《巴比特》主人公形象解析153 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154 埃德娜:一个孤独的女战士——解读凯特肖邦的《觉醒》155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美剧《越狱》字幕的翻译156 英文歌词翻译探究157 试论盖茨比对其梦想生活的追求158 从阿里巴巴BB电子商务平台论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159 论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有效沟通160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运用161 浅谈《旧约》中女性的形象和地位162 论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战略163 从安利(中国)的成功看直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164 英文商标的汉译165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人物形象166 从最佳关联原则看口译中的“归化”和“异化”167 英语新闻标题中隐喻的应用与翻译168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169 方位介词“over”的隐喻含义研究170 功能对等理论下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成语翻译研究171 浅谈自有品牌在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172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173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174 《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和齐灵渥斯谁更“恶”?175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176 全身反应法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英之辅EF语言培训为例177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178 苔丝悲剧人生的起因179 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网络聊天室会话的含义180 从三美原则看中国古诗词中酒意象的英译181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182 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183 从颜色词的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184 伯莎梅森形象分析185 英汉味觉隐喻的对比研究186 试析《生死疲劳》英文版风格之再现:文学文体学视角187 On the Main Practice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188 从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文化价值观189 论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对生活的反思190 《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命运分析191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n Chines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192 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193 英语构词法对词汇习得的影响194 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195 女孩与玫瑰—《秘密花园》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96 论汉英翻译中基本颜色词的不同情感197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198 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变化分析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变化及原因199 汉英习语翻译中的文化意蕴对比分析200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以xx初中为例。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文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

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第一印象”,其翻译质量直接关系到观众对电影的兴趣和期待。

因此,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探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策略与方法,以期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功能性的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应以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为导向。

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审美习惯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实现电影片名的信息传递、情感传达和商业价值。

本文首先对翻译目的论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然后,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常见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音译等。

接着,探讨翻译目的论对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指导意义,包括如何平衡文化差异、如何实现情感传达以及如何提升商业价值等方面。

对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二、翻译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应用翻译目的论为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不仅要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电影片名的目的和功能,即吸引观众、传达电影主题等。

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中,翻译者通常会采用直译、意译、音译和创译等方法。

这些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往往取决于翻译者的翻译目的和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文化的理解。

例如,对于一些具有明确意象和象征意义的片名,翻译者可能会选择直译,以保持其原有的文化特色和艺术美感。

而对于一些难以直译或意译的片名,翻译者则可能会采用音译或创译的方法,以创造出新的、符合目标语言文化习惯的片名。

翻译目的论还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度和反应。

因此,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中,翻译者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的审美习惯、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等因素,以确保翻译后的片名能够引起目标语言读者的共鸣和兴趣。

双重视角:接受美学和目的论下的广告翻译研究

双重视角:接受美学和目的论下的广告翻译研究

双重视角:接受美学和目的论下的广告翻译研究作者:罗敏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2年第5期罗敏(武汉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023)摘要: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广告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广告翻译不仅要关注语言,更涉及到文化,它是一种典型的应用文体,其目的性强,读者的接受与否是考量翻译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

基于此,从目的论和接受美学的双重视角来研究广告翻译,有助于提高广告文体翻译的水平。

关键词:接受美学;目的论;广告翻译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170-02当今社会,广告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与日俱增,外国商品也不断地融入中国的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广告在产品促销和繁荣市场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广告翻译的地位也随之显得越来越重要。

翻译本非易事,广告的翻译尤为困难。

广告翻译过程潜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翻译的不同目的,会影响译者对广告翻译策略的选择。

事实上,进行广告翻译的译者必须关注广告中涉及到政治观点、生活方式、宗教观念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要遵循社会文化习惯和迎合大众的审美心理,这和接受美学和目的论这两种理论的精髓不谋而合。

鉴于此,结合一些实例,本文以接受美学和目的论这两种理论为支撑,对广告翻译进行研究。

1 接受美学视角下以读者为中心的广告翻译作为对传统翻译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研究的有益补充,由Jauss和Iser所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无疑为广告翻译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接受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作为该学派最主要的理论代表之一姚斯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者关系之中,读者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读者的“期待视野”。

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它决定着读者接受能否实现,以何种方式、何种面貌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效果如何。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商业广告语篇翻译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商业广告语篇翻译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商业广告语篇翻译研究张倩【摘要】广告语篇是典型的信息型和号召型/祈使型文本,兼具信息传递和劝说消费者的功能,因此广告翻译要兼顾这两大功能,以实现广告译文的预期目的。

功能目的论为广告译文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可行途径。

译者在广告翻译中通过补充说明、删节、改写和文化意象转换等手段,可实现广告在译语环境中推销产品或服务、劝说消费者购买的最终目的。

故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在理论上了解商业广告翻译的运作机制,对广告翻译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Advertising discourse aims to distribute messages and persuade customers into purchasing products .Therefore ,the translation of advertising discourse should realize the two aims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Vermeer’s Skopostheorie ,this paper presents how advertising discourse translation can achieve the goals of message -distribution and persuasion through various translating techniques .Typi-cal cases illustrated in this paper can promote people ’s understanding of Skopostheorie and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期刊名称】《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2页(P32-33)【关键词】功能目的论;广告语篇功能;广告翻译【作者】张倩【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一、引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商品经济市场中最具潜力的国家之一。

顺应理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英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顺应理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英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2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3 吸血鬼传说对英国文化的影响4 从等效理论视角看汉英外宣翻译5 Reconstruction of Black Identity in Toni Morrison’s Beloved6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西方商业广告语的差异7 On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in Understanding English and Chinese Advertising8 Superstition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9 尤金·奥尼尔《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人物刻画的反讽手法10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商业电视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11 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女性形象12 广告英语的翻译13 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看约翰福尔斯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局限性14 论《喜福会》中女性的反抗精神15 On Misreading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16 勃朗特姐妹作品中的视觉特征研究17 《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18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19 The Otherization of China in The Woman Warrior20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麦康伯个性转变之分析21 跨文化交际中社交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22 《达洛维夫人》死亡意识解读23 中西方婚俗文化及差异24 谈成长中的大卫•科波菲尔的情感波折25 商务合同中译英准确性的研究26 《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成因分析27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28 《高老头》主人公人物性格分析29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30 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31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32 《秀拉》中女主人公秀拉的女权主义解读33 Problems Occu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and Its Possible Solution34 英汉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对比35 论《觉醒》中艾德娜女性意识的觉醒36 浅谈电影名称的英汉互译37 英语环境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38 《荒原》隐喻探析39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40 疯女人的呐喊——《简爱》中失语疯女人的解析41 英语影视作品字幕汉译的策略42 语用移情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43 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44 《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解读45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rough Idioms46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47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48 中美电影文化营销的比较研究49 肯德基在中国成功的本土化营销策略50 《宠儿》中黑人母亲角色的解读51 对《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研究52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尤索林形象的成因分析53 试析新课程标准下词汇教学策略的改变54 从弗洛伊德解读《好人难寻》55 关于战争对英语习语的影响的研究56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中餐菜单的英译57 对《喧哗与骚动》中象征主义的分析58 E-learning的理论与实践59 两代文学家的“优胜劣汰”--论《洪堡的礼物》中的反讽寓意60 英语外贸电子邮件的语篇分析61 社会因素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影响62 卡特福德的等值翻译理论与名词化翻译——以《入乡随俗》英译汉为例63 鼓励性教学方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64 南方时代变迁中的胜利者与失败者——《飘》中主要角色的性格与命运对比65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探究《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66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67 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68 《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的爱情观对比究69 从女性主义看《呼啸山庄》70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under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71 英语幽默的认知语用分析72 文类、历史与受众心态——论小说《红字》的电影改编73 Dickens’ Humanitarianism in The Two Cities74 日用品广告语言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比较研究75 《隐形人》(混战)中的象征手法分析76 Analysis of the Personality Change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Grapes of Wrath77 论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78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79 苔丝之罪是谁之过80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81 试比较中美中学历史教育中历史思维的培养82 《爱玛》的婚姻观分析83 海明威文学作品中青年和老年人物关系对比探究84 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85 从功能对等视角浅析法律翻译中的文化因素86 从会话含义理论看《家有儿女》87 嘉莉妹妹的人物特征88 从凯特肖邦的“觉醒”中映射出的女性自由89 The Awakening of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Pride and Prejudice90 “庸人”自扰——《普鲁弗洛克情歌》主题探究91 从《印度之行》看东西方文化冲突92 浅析《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93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性格分析94 语用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在商业广告中的有效运用95 译者主体性观照下的中文菜名英译9697 论《喜福会》中女性的反抗精神98 中英植物词语隐喻的文化对比99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其翻译研究100 关于《哈利波特》中对种族主义批判的研究101 动物习语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分析102 英汉否定形式的语用对比研究103 英语委婉语及其翻译104 文体学视觉下的英语商务信函的礼貌表现105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106 粤菜翻译之“信达雅”107 Foreignization as a Translation Approach--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Wei-ch’eng108 Conversational Humor in American Sitcoms——A Case Study of The Big Bang Theory109 英语谚语的民族性及其艺术特色110 论图片和卡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111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112 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比较研究113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114 《威尼斯商人》中的关键社会元素——莎士比亚心中的乌托邦社会115 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俚语汉译的影响116 探讨《根》中黑人与美国人的根117 英文外贸合同中表时间介词的使用和翻译118 从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浅析弗图纳多之死119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120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哈佛校长德鲁•福斯特的演说词121 论国际商务非礼貌言语行为122 《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123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的写作技巧剖析124 功能对等视角下英汉颜色词的对比与翻译125 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126 论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7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128 中西丧葬礼俗的对比研究129 从文化角度看天津“五大道”景点翻译130 《格列佛游记》与《镜花缘》的比较131 学生性格与口语能力初探132 英汉颜色词的认知语义分析—以红色、黄色为例133 从人性论分析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134 英汉色彩词的语用对比研究135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美剧字幕翻译136 从《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浅析海明威的战争观137 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奥巴马推定总统候选人演讲138 班德瑞曲名汉译策略之解析139 从《到灯塔去》中莉丽•布里斯科的性格发展看维吉妮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140 商务英语中的冗余现象及语用功能141 《荆棘鸟》女性意识浅析142 《哈利波特》系列里恐怖美的研究143 Hemingway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144 浅析《红字》中的女性意识145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146 美国梦的迷失—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147 《莫比迪克》中不同的人物特点148 爱伦坡侦探小说的特征与影响149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艺术特色分析150 废墟上成长起来的南方新女性151 浅析《鲁宾逊漂流记》中的宗教意识152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diomatic Expressions in Translation153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对《小妇人》的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154 言语行为理论在意识流作品中的应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例155 中英寒暄语的对比与研究156 从翻译角度浅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157 解析斯嘉丽的性格及其对现代社会女性的借鉴意义158 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159 《弗兰肯斯坦》中怪物身份的矛盾性160 The Implication of Edna Pontellier’s Self-awareness in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161 从语言功能考察汉语公示语英译162 会话含义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163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164 目的论视角下的化妆品翻译165 支付宝-淘宝的成功之道166 Black Women's Searching for Identity in Toni Morrison's Sula167 H.G.威尔斯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措辞研究16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omen in Fortress Besieged and Pride and Prejudice169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文影视名称的翻译170 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实时构建的整合分析--基于网络论坛语料171 Pragmatic Failures in the Practice of Interpretation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172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173 On Dynamic Equivalence and Theory of “Three Beauties”—with Xu Y uanchong’s Translation of Tang Poems as an Illustration174 一位坚强独立的女性——简爱175 xx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口译水平调查176 英汉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177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海狼》两个译本178 汉英语序对比浅析179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浅谈汉语“一”字成语翻译180 论《蝇王》中人性的泯灭和救赎的无力181 钱钟书翻译研究182 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183 Biblical Ideas on Women and Sex184 英语报刊标题的词汇特点和修辞特点185 A Comparison between Emily Dickinson’s and Walt Whitman’s Poems on Their Modernity 186 中西方鬼怪比较研究187 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双重性188 论“老友记”中的幽默翻译189 The Influences of RMB Appreci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190 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191 探讨图式理论对英语专业四级阅读中的指导作用192 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的汉译193 商务英语信函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194 初中生英语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发195 色彩在《隐形人》中的应用及其象征意义196 顺应理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英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197 Gender Difference in Daily English Conversation198 英汉谚语中文化因素对比研究199 A Brief Analysis of Willy Loman’s Tragedy in Deat h of a Salesman200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Memory Efficiency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从顺应论角度看广告的汉英翻译

从顺应论角度看广告的汉英翻译

从顺应论角度看广告的汉英翻译-汉语言文学从顺应论角度看广告的汉英翻译摘要:本文运用杰夫·维索尔伦语用学的新兴理论“语用顺应论”探讨广告翻译,选取我国一些典型的广告语及其对应的英文翻译作为语料,将汉英广告翻译中涉及到的语言、心理、社会、文化及物理因素纳入连贯统一的框架之中,对影响广告汉英翻译的各种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因素作了全面探讨,并解释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顺应各个因素的方法。

关键词:顺应论广告汉英翻译翻译方法一、引言广告是宣传某种特定产品的一种传播工具。

它是明确的特定行为主体出于某种目的、支付一定的费用、为让公众广为知晓而采用的一种传播手段(丁柏铨,2002:3)。

好的广告语,不仅可以向消费者展现该商品的优势,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为企业带来效益,还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成为跨越时空的广告语言经典。

因此,广告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语篇类型。

(库克,1992:8)与此同时,为了打开商品的国外市场,广告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活动,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民族间语言习惯、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差异,使得广告翻译工作出现各种问题。

但是,广告翻译就其重要性而言,并没有引起学者们足够的关注。

因此,如何让翻译后的广告语以其原广告的特点和魅力展现给目的语消费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试图运用顺应论来探讨广告汉英翻译,将广告翻译中涉及的语言、心理、社会、文化及物理因素纳入连贯统一的框架之中,解释英汉广告翻译中译者应该顺应各个因素的方法,以拓宽广告翻译的研究范围,希望能为广告翻译研究领域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二、顺应论的本质内涵“语用顺应论”简称顺应论,是比利时语言学家杰夫·维索尔伦在他1987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新兴理论。

维索尔伦(2000:55~56)认为语言使用是出于语言内部原因和语言外部原因,为实现交际目的连续选择的过程;顺应性是语言的特性,作出顺应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交际的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第 9期 0 0年 总 第 15期 9
黑 龙 江 对 外 经 贸
HL oeg c n mi lt n JF rin E o o cReai s& T a e o rd
N . 2 1 o 9, 0 0
S r lN . 9 ei o 1 5 a
[ 经贸实务 ]
接 , 众不 同 , 受 其认 知 能力 、 文化水平 、 审美期待也各不相同 , 因而对广告 的接受水平
也大相径庭 。由于广告译文 的意义最终是通 过读者的 阅
的广告 。本文拟借鉴 接受理 论 , 探讨在 广告 翻译实践 活
动 中, 如何顺应广告读者或受众 的接受水 平 , 做好 英文广 告 的翻译工作 。
当然 , 读者的期待视界不是一成不变 的, 会因历史时
期的变化、 个人生活经验的增长而有所不 同, 因而是一个 动态发展的过程 。
二 、 受 理 论 对 广 告 翻 译 的 启 示 接
随着接受理论 的研 究发展 , 影响 已不 仅仅 限于文 其 学理论 界 , 而是渗透到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 , 其中许多观 点为其 他学科 的研究 提供 了新 的视 角。借鉴 接受美学理
而要 促 成 读 者 的接 受 , 要 关 注 读者 的 “ 待 视 就 期 界” 期待视界 ” 。“ 是姚斯 提出 的接 受美学 中一个 核心的 概念。主要是指 “ 文学接 受活 动中 , 读者原先 各种经 验 、 趣味 、 素养 、 理想 等综合形成 的对文学作 品的一种欣赏要
求和欣 赏水平 , 在具体 阅读 中, 表现为一 种潜 在的审美期
地传达产品或服务 的相关 信息 , 加产 品或 服务 在消费 增 者心 目中的价值 , 为商 家树立 良好 的社会形 象并带 来丰
厚 的利润。
待。 它起着 习惯性 的定 向期 待和求新求异 的创新期待的 ” 双重作用。并 “ 决定 了读 者对所读 作品 的内容和形 式的
取向标 准 , 决定了他阅读 中的选择和重点 , 决定了他对 也
众 的 文化 认 知 视 野 及 审 美期 待 视 界 。
[ 关键词 ]英文广告 ; 受理论 ; 接 广告翻译方法 [ 中图分类号 ]H 5 09 [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编 号]10 2 8 (0 0 0 0 5 0 02— 8 0 2 1 )9- 0 0— 3 动的感知 , 而是充分调动能动性 和 自己的想象力 、 直观能
这一利器 , 推销其产 品 、 服务或经 营理 念 , 之为 大众所 使 熟悉和接受 , 以提高其品牌的知名度 。在这个过程 中 , 广 告翻译 的重要性就 凸显出来 。成功 的广告 翻译可 以有效
体接受 、 获取 , 始终 只能 是未 完成 的 可能 的存 在 。所 它
以, 接受是最本质 的” 。
等。其 中 , 广告受众的接受反应 越来越 引起译者 的关 注。 因为“ 广告的终极 目标 是对消费者 的购买行 为和 消费行 为产生影 响。这种影 响必须通过受众心理上 的一系列认 知活动来完成 。 一则广告 , ” 不论怎样新颖 和有创意 , 若不 能引起 目标受众 的回应 , 就是失 败的广告 。可见 , 广告受 众 才是 实际决定 广告传 播活 动能否 成功 的因素 。因此 ,
张 芳
( 桂林航 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 广西 桂林 5 10 ) 4 04
[ 摘
要 ]广告 受众是广告传播 的 目标 , 也是 实际决定传播 活动 能否成功 的 因素 。成功的广告翻译要 重
视 受众的接受反应。广告译文要 能为读 者所理解和接 受, 同时还 应与 时俱 进。在 选择 翻译 策略时应考虑 受
的信赖 。 2 .广告译 文要 满足 、 超越译文读者的期待视 野
代的一种文学批评理 论 , 又称 接受美 学或接 受研究 。它
作品的基本态度和评价 。 因此 , 学接受 活动能否 成功 ” 文 取决于“ 期待视界是满足 、 超越 、 辜负或驳斥 。 ”
由于广告翻译 是跨文 化传达 关于 产品 、 服务 或观点
的信息 , 要获得消费者肯定的态度 , 译者要考 虑多方面的 因素 , 中西方文化 的差异 、 如 审美 价值 的不 同, 人们 的消 费心理 , 告语 言的特 色 , 广 广告 读者 或受 众 的接受水 平
论, 译者在进行广告翻译实践活动 中, 应注 意如下三个方
面:
在选择语言进行广告 翻译 时 , 者不 能仅仅从 促销 者的 译 角度 出发 , 而要站在 消费者 的角 度来思考 , 了解他 们的喜
好 , 他们 的心理 , 研究 才能译 出表音 、 意 、 表 市场效 应俱 佳
1 .广告译文要 能为广告读者所理 解和接 受
力、 体验能力 和感 悟力 ” 因此 “ , 只要作 品不被 行动 的主
这是一个广告的时 代 , 每天成 百上 千的广告 信息 出 现在各种媒体中 , 以极 富诱 惑力 的声音 、 图像 或文 字 , 宣 传某个产品或某种 服务 , 鼓动 消费者赶 快购 买。同时通 过广告 , 消费者也 获得 了产 品信息 , 了解 了消费潮 流 , 并 做出购买的决定。因此 , 广告受到了越来越广 泛的重视。 许多公司在开拓国际市 场时 , 都无 一例外 地会利 用广告

读来 实现的 , 因此 , 者 在翻译 实践活 动 中, 了要 尽可 译 除

接 受 理论 概 述
以德 国的姚斯 ( . as) H R Jus 和伊 瑟尔 ( I r 等 五 W.s ) e
位文艺理论家所 倡导的接受理论是发端 于 2 0世纪 6 0年
能地保持译 文对广告信 息的 “ 忠实 ”语 言表达 的 自然流 , 畅, 而且还要根据 特定的 目标人群 , 选择适合 他们 口味的 广告语言 , 使广告 文本的视界与读者的期待视界相 融合 , 才 能吸引 目 标受众 的注意 , 得他们 对广告 产 品或服务 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