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素质教育理念 有效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合集下载

如何纠正和防止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

如何纠正和防止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

如何纠正和防止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小学化”是多年来的一种教育现象,一些幼儿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内容,这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许多专家、学者从理论高度深入剖析了其成因与防止策略,我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只能从实践问题谈谈自己浅见。

一、落实《纲要》,树立科学教育理念1.依据幼儿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一日活动。

科学合理的一日活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

幼儿一日活动安排保证内容丰富、设置科学,保教并重,兼顾教育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将一日活动各个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交替,集体活动和自主活动的交互,让幼儿有充分自主、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如区域活动、晨间活动、户外游戏活动等等),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和足够的游戏活动时间,做到既有教师直接组织的集体活动,也有幼儿分散的自主游戏。

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支持幼儿的探究与发现,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转变教师观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游戏中促进幼儿发展。

遏制“小学化”倾向,首先必须转变教师教育观念,通过园本培训,派教师走出去等形式,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认识和专业水平,明确幼儿园一日活动都是课程,充分认识游戏的重要性,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在游戏中培养良好习惯。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步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在待人接物、外出活动过程中培养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过程中培育的。

老师们要善于抓住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指点,如在生活活动中,通过观看图片、讲故事,使幼儿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咳嗽、打喷嚏是用手或手臂遮挡,避免细菌散播等;在日常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将自己脱下的外套折叠整齐,并按一定的摆放方法放在固定的地方,午睡起床,引导幼儿折叠自己的小被子,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等。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措施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发严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原本属于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却过早地被沉重的学业负担所取代。

这种现象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1.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许多幼儿园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2.教学方式过于死板。

部分幼儿园采用小学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规规矩矩地坐着上课,剥夺了他们玩耍的时间,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

3.家庭教育过度重视学业。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焦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让他们学习拼音、汉字、数学等知识,导致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业压力。

4.社会风气影响。

当前社会普遍重视学历,一些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提前让孩子接受小学教育,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1.影响身心健康。

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业压力,容易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影响身心健康。

2.扼杀兴趣和想象力。

小学化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孩子的玩耍时间,使他们无法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

3.影响个性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孩子过早地接触成人世界,容易导致他们失去童真,影响个性发展。

4.削弱家庭教育功能。

过度重视学业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变得单一,削弱了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1.改革教育观念。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不要过分追求成绩。

2.完善教育政策。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防止小学化倾向。

3.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关爱和教育孩子。

4.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全社会要共同关注幼儿教育,倡导素质教育,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引言: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积极探索、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

但许多幼儿园近年来出现了“小学化”倾向,过度注重知识灌输和应试教育,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1.1 基础知识过早灌输由于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许多幼儿园将更多时间用于灌输基础知识,如字母、数字等,而忽视了幼儿运动、语言表达、社交技能等的培养。

1.2 应试教育的过度追求为了适应小学教育的内容和考试形式,许多幼儿园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应试能力的培养上,强调记忆和机械式的操作,缺乏对幼儿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1.3 偏重课业负担的增加一些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课程内容和任务的数量,导致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承受了较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2.1 家长期望过高现代社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很高的期望,许多家长认为提前接触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孩子获得竞争优势,从而过度要求幼儿园的教学。

2.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一些地区的幼儿教育资源有限,导致家长无法选择质量较好的幼儿园,只能将孩子送到注重应试教育的幼儿园。

2.3 就业压力的影响由于社会竞争激烈,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将来能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希望他们能够在幼儿园阶段就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应对策略3.1 优化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幼儿园应该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社交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减少对基础知识的强调,提倡多种形式的探索和游戏。

3.2 监管与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儿教育机构的监管,对违反幼儿教育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建立健全幼儿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使幼儿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孩子的成长。

3.3 家庭教育的引导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术成绩,还要注重孩子的体验、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论如何防止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论如何防止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论如何防止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主要表现为:在行为规范上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对其严加管束;在学习知识上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随意加大学习量。

这种倾向的存在扼杀了幼儿天性和学习兴趣,影响了幼小衔接工作的正常进行。

因此,我们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措施来对其进行防止和纠正。

关键词:防止;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一、前言当前,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它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运用到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状态化,教学化,并进行普及、区域化的教学现象。

幼儿教育“小学化”实质是背离了素质教育,迎合了应试教育。

为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遏制超前教育,日前,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来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教育部还特别强调,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内容。

为避免外界对幼儿园办园宗旨端正与否、办园条件好坏、教师业务素质高低等情况进行不实评价,这往往会催生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出现。

有的幼儿园为了招揽生源,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凤)和迅速成才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实际、身心实际、接受能力实际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本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家长方面则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送到幼儿园,主要是让孩子多学点东西,现在这也不让教,那也不让教,还不如让孩子在家呆着呢,干吗每个月花那么多钱送到幼儿园呢”,这些导致了“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广泛存在。

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这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我们必须对其加以纠正与防止。

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改变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改变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改变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摘要:如何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改变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关键词:培训保障构建结合注重体现更新提高改变小学化2010年教育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是关键,但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最主要的问题是:缺少一支强健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学方式“小学化”倾向。

目前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培训,使农村幼儿教师更新观念,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水平、专业能力,帮助幼儿教师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适应幼儿教育工作,全面解决农村幼儿教育以及幼儿保育重点,全面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保教水平、专业能力,促进农村幼儿教师可持续发展。

那么幼儿教师培训部门如何做好培训呢?1 在培训机制上用好“两心”1.1 全心投入做好保障(1)资源保障培训机构不仅要有丰富的培训经验,还要设施齐备,拥有琴房、舞蹈室、计算机房、幼儿园模拟教室、蒙台棱利室、亲子教育教室、奥尔夫音乐教室、图书馆和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培训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

(2)师资保障在培训师资选聘上,坚持多元化和开放式。

聘请国内知名幼教专家和学者、省市级教研员、一线教学名师以及培训机构的培训者组成师资团队。

从理论、指导、教学示范三个方面配备、配齐雄厚的师资力量,提高培训质量。

(3)管理保障在管理过程中,培训机构要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一支由领导小组、执行小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所有工作人员组成的完备的管理队伍,做到统一规划,专人负责,协调管理,为培训工作提供科学的管理保障。

1.2 精心谋划构建平台为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培训机构要精心谋划,为培训工作构建平台。

(1)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经验分享平台为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培训机构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建高水平多层次,实力雄厚的专家培训团队,在培训的时候采用专题讲座和问题研讨的方法,尽可能地满足学员的幼教理念和实际工作需求,从而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主讲教师与学员之间互动交流和经验分享的平台。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指一些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幼儿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教学过早引入。

一些幼儿园过早地引入正式的学科教学,教授幼儿需要在小学才能学习到的知识。

在幼儿园就开始进行正式的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导致幼儿学习负担过重,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2.功利化的教育目标。

一些幼儿园过分追求幼儿的学术成绩,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培养幼儿的情感、社交和创造性思维等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3.一刀切的统一教学。

一些幼儿园过分强调同质化的教学,忽略了幼儿个体差异的存在。

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满足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容易造成个体发展不平衡。

1.坚持幼儿教育的特点。

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创设情境来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

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和体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2.合理安排学科教学。

幼儿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学科教学,但要以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基本技能为主,不可过早引入学科的抽象概念,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学科知识。

3.关注幼儿个性差异。

幼儿园应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注重个性化的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和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采取个别化的教学方法和辅导措施。

4.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幼儿的学习成果不应仅以学科成绩来衡量,还应以幼儿的社交能力、情感态度、审美品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个别指导。

5.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支持。

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关键,应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理念。

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和专业支持,推动幼儿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社交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关注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是指幼儿园教育趋向于模仿小学教育,过早引入小学学科和内容,加重了幼儿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以下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以及解决措施。

表现一:社会学习环节减少在幼儿园中,原本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交往技巧和协作意识,而“小学化”倾向下,幼儿园重视的是教育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技能,社会学习环节减少。

解决措施:(1)提供多样化的社交学习机会,比如组织幼儿参加各种团队活动、角色扮演等,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2)以情感教育和体验为重点,通过互动游戏、合作拼图等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分享快乐、互助合作的乐趣。

表现二:课程内容过早引入小学学科在幼儿园中,出现了过早引入小学学科的现象,比如教授拼音、数学计算等内容,给幼儿增加了学习负担,违背了幼儿的发展规律。

解决措施:(1)强调幼儿园在情感、社会、语言、运动等方面的培养,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2)减少学科性知识的教学,改为通过游戏、趣味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

比如通过游戏来学习拼音、数学概念等,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表现三: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和以功利为导向在幼儿园教育中,由于过多强调学习的目标和结果,教学方式过于死板,以功利为导向。

解决措施:(1)注重发展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提供自由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自主行为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2)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表现四: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功利化在幼儿教育中,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功利化,过多关注幼儿的考试成绩和成就,忽视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解决措施:(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除了关注幼儿的学习成绩,还要评价幼儿的情感、社交、动手能力等方面。

(2)注重家校合作,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相互交流幼儿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

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

2019年35期总第475期ENGLISH ON CAMPUS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文/李 英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普遍存在“小学化”倾向,特别是乡镇、农村幼儿园“小学化”现象非常突出,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专家们呼吁“把童年还给孩子!”,全社会应共同防范和抵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那么,如何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我认为应从幼儿园的办园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有效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坚持依法办园,端正办园指导思想幼儿园应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等近几年出台的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法规、文件,依照国家相关要求,明确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原则,端正办园指导思想,自觉抵制把“幼儿园”等同于“学校”的思想和做法,逐步规范幼儿园管理和教师的保教行为。

二、转变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出现实际上是错误教育观念影响下的产物,要解决“小学化”倾向,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幼儿园要转变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应试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以幼儿为本”的科学幼儿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保教结合,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准确定位课程范畴首先,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把入园、离园、盥洗、饮食、排泄、睡眠、上课、早操、午间操、游戏活动等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均纳入幼儿园的课程范畴之内,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将教育渗透在一日的生活、游戏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良好个性品质和基本能力。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指在幼儿教育中出现了过多与小学相似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给幼儿带来过多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这对幼儿身心健康会造成不良影响。

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过分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情感发展等方面的需求。

二是教育内容过于抽象和理论化,而缺少具体、实践性的活动和体验。

三是教师过于强调学业成就,而忽略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注意教育方式。

幼儿教育应该遵循幼儿的自然成长规律,注重通过游戏、体验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育应该以幼儿为中心,注重幼儿的感受和需求。

二、关注教育内容。

幼儿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让幼儿通过实际体验来学习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

三、强调教师素质的提高。

幼儿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在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更新上要及时跟进。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幼儿的情感和情绪的引导和疏导,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

四、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家长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情感和认知教育,在家庭环境中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持和生活体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和自尊心,减轻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会带来不良影响,我们应该注意教育方式和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家庭教育,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1. 引言1.1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家长对幼儿园要求过高,强调学业成绩;幼儿园教育内容过于注重学科知识,忽视综合素质培养;过早引入竞争元素,增加学习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障幼儿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这些对策包括提倡家长正确教育观念,重视幼儿全面发展;调整幼儿园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带来的问题,促进幼儿们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2. 正文2.1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1. 家长对幼儿园要求过高,强调学业成绩。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许多家长开始将幼儿园教育看作是孩子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在幼儿园就展现出优秀的学习能力,这导致了对幼儿学业成绩的过分关注,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 幼儿园教育内容过于注重学科知识,忽视综合素质培养。

一些幼儿园过分注重传授学科知识,如汉语拼音、简单算术等,而忽略了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动手能力等。

这导致了幼儿缺乏综合发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

3. 过早引入竞争元素,增加学习压力。

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更多生源或者迎合家长的需求,提前进行选拔考试或者竞赛,导致幼儿在过早阶段就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自信心的建立。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家长要求过高、教育内容偏科、竞争压力增加等方面。

对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引导幼儿园教育朝着更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

2.2 1. 家长对幼儿园要求过高,强调学业成绩家长对幼儿园要求过高,强调学业成绩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当今社会,很多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能脱颖而出,取得好成绩,甚至超前学习。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3、常规管理“小学化”:部分幼儿园为了方便管理,采用小学的常规管理模 式,如规定统一的上课时间、课间操时间等。这种模式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 点,缺乏对孩子们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的。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 原因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1、家长需求:由于社会竞争激烈,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未来占得先机,早 早地让孩子接受小学教育。他们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就应开始为未来学业打基础, 因此要求幼儿园加入更多的小学教学内容。
2、影响
2、影响
(1)损害幼儿身心健康:过早地接受“小学化”教育,容易使幼儿产生压力 和焦虑情绪,损害身心健康。
2、影响
(2)制约幼儿个性发展:“小学化”教育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主,容易忽视幼 儿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导致幼儿的潜能无法得到充分挖掘。
2、影响
(3)影响义务教育质量:“小学化”倾向容易使幼儿在接受义务教育时缺乏 新鲜感和求知欲,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义务教育质量。
三、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问题的对策
1、教育部门措施
1、教育部门措施
(1)加强幼儿园教育的监管力度: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监管,确 保幼儿园遵循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式。
1、教育部门措施
(2)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教育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编制符合幼儿发展需求 的课程教材,推广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
四、总结
四、总结
总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个性和谐发展以及义 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幼儿园、家长和 教师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师资队伍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等 措施是必要的。只有遵循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 发展,为未来的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公民。

幼儿园“去小学化”实施方案

幼儿园“去小学化”实施方案

幼儿园“去小学化”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按照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我们幼儿园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推进我园的素质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制订教育计划和组织教育活动,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技能,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特制定落实方案。

一、指导思想方面认真组织幼儿园教师学习和理解《纲要》,统一思想,步调一致,有效地依据《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紧紧围绕幼儿园德、智、体、美、音等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为推手,开展园本整合课程活动,不断更新观念,提升教育理念,促进全园幼儿整体发展。

二、幼儿园管理方面:1、幼儿园领导班子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机制,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提供适合于不同个性发展的多彩平台,充分挖掘每个教师和幼儿的智慧和潜能,推进幼儿园内涵发展和文化品牌建设。

丰富园所文化内涵,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特色和后勤服务特色推向更深发展。

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2、在幼儿园的管理上,牢固树立人本意识,全面服务幼儿、服务家长、服务教职工、服务社会。

今后,我们将继续强化服务意识,更好地为幼儿、家长、教职工和社会服务,巩固“以生为本”的理念。

进一步转变领导作风,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带着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听汇报与领导干部亲自调研有机结合起来,从家长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边整边改。

与教职工多交流,推心置腹,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建议。

三、教育教学方面:1、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中,增加互帮互助的游戏教学形式,让幼儿感受其中的乐趣,每双周周五下午举行一次混龄教育活动。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进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性格的培养,每周的教学计划将行为习惯的培养列为重点,平常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

在提高幼儿的胆量和表达能力方面,增多举行各种比赛,举行班际的小型比赛,幼儿园印发各类证书奖励幼儿。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幼儿教育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机构出现了“小学化”倾向,即对幼儿开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过度强调学术性能力,忽视了儿童个性化和自主性的培养。

这种局面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带来了危害。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幼儿教育机构过于重视学术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情感、审美和实践等方面的教育。

例如,在园所的日常活动中,经常出现认字卡、练习写字、记忆数字等让幼儿感到枯燥和单调的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的评估和考核过于严格,过早进行分班和选拔,给幼儿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

例如,一些幼儿教育机构会对幼儿进行智力测试,以此来划分班级,而对于测试成绩不佳的幼儿,则容易被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

一、调整教育方法,注重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幼儿身心全面发展,重视情感、审美和实践等方面的教育。

教育者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参与实际活动,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在教育中,应该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和自主性,避免让幼儿感到枯燥和单调。

二、改变评估方式,避免给幼儿带来过大的压力评估应该注重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地重视学术能力。

应该从多角度考察幼儿的成长情况,为幼儿打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评估体系应该趋向于综合评估,注重发现和培养儿童的兴趣、特长和潜能。

三、加强教育者的专业化和素质培养培养一批有良好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教育者,使他们能够正确引导幼儿成长。

在选任教师时,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和素质培养,避免出现对幼儿进行低水平、低质量教育的现象。

四、建立家园联系,形成良好教育合力教育与家庭密切相关,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需要与幼儿教育机构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

幼儿园“消除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幼儿园“消除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幼儿园“消除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1.背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一些幼儿园存在着过度强调研究和竞争意识,导致幼儿园教育呈现出一定的小学化倾向。

为了保证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制定一套“消除小学化倾向”的实施方案。

2.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帮助幼儿园摆脱小学化倾向,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兴趣、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同时,通过循序渐进的过渡,让幼儿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3.实施方案3.1 课程设计优化课程内容:减少对研究成绩的过度关注,增加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内容。

强调兴趣培养: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长,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激发幼儿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打破学科壁垒:提倡跨学科综合教学,组织各类活动和项目,让幼儿获得全面的发展。

3.2 教学方法探索式研究:鼓励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积极参与研究和发现。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个性化教学: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素材,满足幼儿的研究需求。

3.3 教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研究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

培养教师关注幼儿发展:加强教师对幼儿发展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评估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幼儿的研究和成长。

促进团队协作:组织教师团队开展合作教学和研讨活动,共同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3.4 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指导:为家长提供有关幼儿教育的指导和培训,增强他们的教育意识和家庭教育能力。

家园互动沟通:定期组织家长会和家庭活动,加强幼儿园和家庭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情况。

家长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和课程设计,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4.质量评估为了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定期的质量评估机制,包括教师评估、幼儿评估和家长满意度调查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

5.实施时间表方案制定和培训准备阶段:XX年X月至XX年X月方案实施阶段:XX年X月起方案持续改进和评估阶段:XX年X月起6.预期效果通过本实施方案,预期可以逐步消除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作者:曹琳来源:《速读·下旬》2016年第07期摘要:幼儿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心和基础。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幼儿教育学费和门栏的抬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逐渐加重,严重影响了我国幼儿的健康发展和幼儿教育的质量。

本文就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根据现状提出了改善幼儿教育观念和形式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学;小学化倾向;现状和对策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指的是幼儿教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逐渐向小学靠近,这种教育教学状态使幼儿过早的步入小学生活,加重了幼儿的学习和心理负担,不利于促进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有可能给幼儿造成智力和创新力下降等方面的不足。

因此,我国幼儿教师必须要就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进行重点分析,然后根据具体表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1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1.1办学理念出现偏差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幼儿园的办学观念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为了获取更多的校园礼仪,吸引更多的幼儿到本园上学,部分幼儿园领导人在利益的趋势下大力扩张幼儿园规模。

但是幼儿园领导扩张幼儿园规模的手段却不是依靠提升幼儿园教育的质量,而是通过提高幼儿园教学知识的难度和训练的强度。

例如,部分幼儿园为了能够在幼儿家长面前获得好口碑,强行提高幼儿掌握的单词数量和唐诗宋词的数量。

从表面看,这种办学理念和发展手段虽然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但是却严重违反了幼儿的成长规律,剥夺了幼儿的成长乐趣。

1.2幼儿学习压力较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应试教育教育体制的建立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成绩表现。

许多幼儿家长认为,要取得更好的成绩,让自己的孩子上名牌大学应该要从小抓起,让学生在幼儿阶段即做好提前准备。

这种想法导致我国幼儿教育中,家长不仅希望将幼儿送入教学内容更加复杂的“名牌”幼儿园,更希望幼儿在课后或者周末,能够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提高幼儿的学习成绩。

幼儿园《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方案

幼儿园《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方案

大英国志双语幼儿园《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工作方案一、转变办园理念,提升办园质量。

我园坚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扎实推进幼儿园素质教育。

(一)合理安排一日活动。

根据幼儿发展特点,我园的活动安排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给幼儿以充分活动的自由,将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的交替,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交替。

(二)科学开展幼儿游戏活动。

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活动;尽力为幼儿开辟游戏场所,扩大游戏空间;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游戏主题,广泛开展区域活动。

二、转变教师观念,提高专业素质。

一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等,使我园教师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引导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二是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培训。

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加强《遂宁市幼儿园一日活动行为细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等幼儿教育理论的学习,来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能够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的规律,认真、反复、深入地钻研教材,将幼儿感兴趣并切合本园实际的一些生成课程及时补充进去,选择适合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最终很好地完成幼儿教育目标。

三是改变教师的消极思想,加大对幼儿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如在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上给与更多的政策倾斜,以改善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

四是抓好幼小衔接工作。

组织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交流探讨,共同探索改进幼儿园大班工作的重点和措施。

在大班幼儿临近毕业时,通过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调整幼儿的作息制度、改变幼儿园活动室的布置(如设立黑板、桌椅成排摆放、减少游戏角)、组织幼小学生联欢等活动,帮助大班幼儿从思想上、情感上做好入学准备。

三、转变家长观念,家园密切一致。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其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其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其对策摘要:幼儿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的教育,受教育对象的年龄为0—6岁,他们无论是身心发展程度还是对知识的掌握能力,都不如已经进入小学学习的儿童。

然而,大多数私立幼儿园和部分公立幼儿园却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的规律,将幼儿置于和小学一样的教育环境中,运用小学的教学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进行小学化教学。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弊端对策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1.对幼儿身心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幼儿的身体技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有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小专注力时间越短。

然而幼儿教育小学化,致使很多幼儿园的课程早就进入了45分钟的"规范模式",那么必然需要强制孩子集中注意力,这样很容易造成幼儿大脑疲劳。

不但神经系统会受到伤害,还会出现近视眼、脊柱弯曲、手部肌肉萎缩的不良症状。

而且孩子的智力水平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过早的强制灌输,只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扼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无论给幼儿的身体还是心里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2.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幼儿美好的想象力就像一粒种子,如果得到精心的呵护,到了成年便能在自己的努力下成长为参天大树。

而家长要给以孩子充分的自由。

不要让学习充塞了他们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更不能用你们的思考代替孩子的,孩子会凭借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作画,表演。

专家认为长期处于机械的读、写、算的状态中,会扼杀孩子想象力。

死记硬背的训练方式又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散,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所以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让孩子过早的学习文化,便会丧失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3.忽略了幼儿喜爱游戏的自然天性教育大纲规定幼儿早期教育达到的目标为“幼儿在各种游戏中欢度幸福童年”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孩子的基本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有效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作者:杨玉珍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6期
摘要: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改变学科化、知识化的“小学化”教育倾向;应以人为本,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活动结果轻过程中情感体验的“小学化”教育倾向;应着眼于终身教育,培养幼儿一生受益的能力和品质,改变以考试的成绩来衡量孩子是差生还是优等生的“小学化”倾向。

关键词:素质教育理念;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指的是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中,将幼儿当做小学生来要求,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引入到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和趋势化的一种功利性教育现象和错误的教育倾向。

在我国,因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思想的影响,普遍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则强调幼儿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意愿、个性、需要和权力,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和情感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实施教育,立足于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可见,幼儿园应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饯行素质教育理念,改变错误的“小学化”教育思想倾向,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改变学科化、知识化的“小学化”教育倾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4]”。

首先,要注重领域之间的整合,克服“学科化”的“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的每一个活动至少牵涉两个以上的领域,没有纯粹只涉及一个领域的内容。

其二,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克服“知识化”的“小学化”倾向。

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目标中,除了艺术领域没有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外,其他四个领域都涉及到情感态度、能力与习惯、知识与技能等三个维度的目标,因此,要制定全面的教学目标,避免重视知识技能目标,忽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的培养目标。

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应以人为本,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活动结果轻过程中情感体验的“小学化”教育倾向。

首先,“以人为本”应遵循幼儿生长发育规律,改变对幼儿进行机械训练的“小学化”倾向。

严格执行《纲要》中明令禁止的条文,如,“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于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
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克服过分强调技能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等。

其二,“以人为本”要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改变一日生活以集体授课为主的“小学化”倾向。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应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室内外游戏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从而改变幼儿一日生活以集体授课为主的“小学化”倾向,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其三,“以人为本”要遵循幼儿学习特点,改变传统灌输式的“小学化”教学模式。

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灌输式的“小学化”教学模式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应积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其四,“以人为本”应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改变其至高无上“权威者”的“小学化”倾向。

在传统观念里,教师承担着至高无上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的答案就是唯一的标准答案。

《纲要》倡导“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关系,教师应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允许有不同的答案。

其五,“以人为本”应科学评价幼儿的发展,改变重知识技能的“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的教育评价目的是为了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等都是评价者,应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过程中,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避免只重知识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小学化”倾向。

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应着眼于终身教育,培养幼儿一生受益的能力和品质,改变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孩子是差生还是优等生的“小学化”倾向。

新基础教育观着眼于幼儿终身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素质,而幼儿园重知识技能的灌输,轻主体意识、学习习惯,情感体验的“小学化”倾向则着眼于短期效应、急功近利,影响幼儿终身发展。

首先,应注重潜能的开发,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能力基础。

《纲要》和《指南》在培养幼儿健康个性上明确强调:“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等。

其三,应注重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幼儿终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在教学中应激发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上进心,提高其学习能力,将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必然会不断的学习、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

其四,应教育幼儿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饯行素质教育理念,实施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幼儿所获得的发展也才不会是情感缺失的、表面的、片面的、暂时的,而是积极愉快的、真实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才能有效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