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研究
《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
《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出纳实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
引言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分析了《出纳实务》课程的特点,介绍了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方案。
结合实施效果评估,探讨了一体化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结论部分总结了一体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促进《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出纳实务、一体化教学设计、课程、研究、教学、学习、兴趣、能力、评估、展望、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出纳实务》课程作为财会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财会实务操作技能和知识的重要课程。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知识碎片化、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对实际工作能力的需求。
如何针对《出纳实务》课程特点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一体化教学设计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
一体化教学设计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对于《出纳实务》课程而言,一体化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程内容,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案,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实施,能够为《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究如何通过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方式,提高《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入分析《出纳实务》课程的特点,了解其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基础和依据。
第二,明确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确保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和统一协调。
通过探讨《出纳实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改进措施,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验证和调整。
《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
《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职业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而出纳实务作为财务会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技能培训中也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其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需求分析在确定采取一体化教学方式之前,我们需要对学生和学科需求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科对学生能力需求、学习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差异。
学生认知特点由于出纳实务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具体操作技能,因此,我们需要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分析。
一般而言,学生的认知过程遵循以下步骤:感知、讨论、归纳和应用。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最容易出现困难的步骤是归纳和应用。
因此,在设计教学方式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归纳和应用能力。
学科对学生能力需求出纳实务课程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凭证的识别和填制、库存管理、收支明细账等多个方面的技能,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具体操作技能。
因此,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学习方式出纳实务课程具有技能性质,因此其中的知识点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进行消化和理解。
而传统的授课方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点的讲解,未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采用更为实践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结合学生和学科需求及吸收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经验,我们将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点:一、课程整合针对出纳实务课程中涉及的会计、计算机应用、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的领域,将各个领域中重复的、相似的知识点整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知识的学习效率。
二、案例驱动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理论知识点的学习来熟悉实际操作,而案例驱动教学可以更为直接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更好地掌握实际应用技能。
因此,在出纳实务课程中,我们将案例驱动教学从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中剥离出来,打造独立的应用场景,让学生真正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
《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一、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企业财务管理的日益重要性,出纳工作已经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职场人士开始关注和学习出纳实务知识。
而《出纳实务》课程则成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传统的《出纳实务》课程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多元化教学手段等。
如何通过一体化教学设计,使《出纳实务》课程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1. 教学内容多元化一体化教学设计的首要目标是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在《出纳实务》课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来达到这一目的。
不仅仅是传统的财务知识和出纳操作技能,还可以涉及到最新的财务软件使用、企业风险防范、税务政策等内容。
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2. 教学手段多样化一体化教学设计强调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模拟操作等方式来实现。
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可以引入实际案例来说明理论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实际意义;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可以走出教室去企业实地考察,感受真实的出纳工作环境;在模拟操作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软件来进行实际操作,达到真实操作的效果。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知识,还能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学过程整合化一体化教学设计要求将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整合,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学习财务软件的过程中,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模拟软件进行操作练习,再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既能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又能够理解软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1. 课程设置在《出纳实务》课程设置上,可以从财务基础知识、出纳操作技能、财务软件应用、税务政策等方面进行设置,以全面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
高职会计专业《出纳实务》岗位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用品 ( 如公 司财务专用章 、法人 名章 、会计名章等 ) 甚至也可 以准备 出纳岗位使用 的保 险柜 。总之 ,备足课堂教学所 用的一
切 ,为 课 堂 教 学 服 务 。
3 、教学情境准备 。俗话说 :万 事俱 备 ,只欠东风 。教学情 境 的创设直接 影响到 岗位教学 的质 量 ,创设贴近真实 工作 岗位 的教学情境是关键 ,同时 ,一堂课 ,我们至少要准备 3到 4个 教学情境 ( 不一定 完全 都用上 ) ,可根据 学生 在岗的具 体 “ 工作 反馈 ”情 况适 当给 “ 出纳人员 ”制造麻烦 ,或 出难题 ,或派 出 新 的工作任务 。 二、“ 接地气” 的进行 岗位训 练 出纳是一 项操作性很强 的工作 。我们通过设置不 同岗位 , 不 同情境对学 生加以训练 。学生起 初对 岗位认识 的模糊 和对工 作的无知 ,加 上年轻人习惯性 的粗 心 ,让他们在操作 练习 中吃 尽 了苦头 ,反 复的出错让有 的学生 大汗淋漓 。例如 ,出纳人员
技 能 熟 练 的可 直接 上 岗 的 实 用 型 人 才 。
岗位 教学 模式也是我们在条件 有限的情况下 ,为培养 实用 型人才创设 出的一种 比较实用 的教学改革模式 。该教 学模 式打 破 “ 以教 师为中心” 的观念 ,在教学 中,为学生设立公 司财务 部及相关 部门 ,设立会计 、出纳等不同 岗位 ,让学生 在教学 中 不知不觉 的进 行 了角色 的转变 。在不同 岗位业务训练 过程 中, 让学 生体 验 “ 在 岗学 习”的紧张与收获 。我们在教学 中 ,主要 进行 了以下有益 的尝试 : 做好 充分 的教 学准备工作 做好充分 的教学准备工作 ,这 是岗位教学最重要 的一 个工 作环节 ,岗位 教学成功与否很 大程 度上取决于教学准 备工作是 否充分 。 《 出纳实务 》这 门课程 ,我们尝试着做 了以下 几个方面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张雁兰摘要:出纳实务是会计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文尝试以更新课程理念为前提,从对课程地位、作用的理解着手,分析目前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更新、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分析,力图在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中职学生;出纳实务;课堂教学;技能水平;职业道德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会计政策、准则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各类企业对从事出纳岗位人员的要求日益规范。
而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较多在出纳岗位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必须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课程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因此,如何在出纳实务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结合中职学生特点、体现企业出纳岗位实际需要的技能,力图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岗位的对接,切实提高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是我们必须考量的问题。
一、出纳实务在会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出纳实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学生学完专业会计基础知识后,出纳实务课程着重针对目前各类企事业单位出纳岗位所需掌握的技能进行强化,增添大量出纳实务具体操作的知识与技能,如现金收付业务、银行各类结算支付方式等,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本课程的学习又为后续初级会计实务、企业综合实训等课程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学习本门课程,能增强学生对出纳岗位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具备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走上出纳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目前出纳实务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出纳实务课程要求学生熟悉现金收付业务及常用的银行结算方式,掌握点钞技能,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但由于课程中涉及的原则、方法较多,有些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再由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企业需求的调研,使得出纳岗位实际工作中的某些关键技能得不到强化;因此,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知识运用及应变能力,从而导致出纳实务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难以得到提高。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4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实行“班务”自治这是班级管理要达到的目标。
“自主管理”并不是说教师什么也不管,也不是让学生想方设法画地为牢,束缚自身,而是在班主任老师的启发、引导、合作探索下,激发学生自己追求,不断学习,对自己的思想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纠正,以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思想习惯。
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适用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
现在的学生自主意识较强,他们是班级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一旦他们真正参与管理,班级管理效率将成倍提高,班级的发展将获得强大的原动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以及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班主任的统一安排下,由学生自己组织一些活动,来锻炼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积极参与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创造性。
如:主题班会的开展。
建立值周班长制度,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5 全体激励,共勉奋进,活跃班集体改变班主任老师只鼓励少数好学生,班干部与“群众”关系紧张,一些学生对班级漠不关心,甚至讽刺挖苦受激励对象,让学生充分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的价值,发掘自己和他人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弥补不足之处。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都有表现自我、期望成功的心理特征。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必须从点点滴滴上关心学生,和学生建立起亲密感情,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学生对老师的爱,迁移到教师对班级管理上,以情育情,以情动人,对班级的管理才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班主任就可以从繁琐、费时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做个轻松快乐的班主任。
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再上新台阶。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黄继贤(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 广西 百色 533000)摘 要:出纳实务是中职会计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承担会计专业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或出纳工作必备技能的重要任务,课程的设置以基础会计理论为基础,以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核算为重点,并以培养出纳基础技能为出发点,为更好衔接日后工作岗位为目的来展开教学。
《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
《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出纳实务是财务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着内容分散、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对于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的需求。
对出纳实务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逐渐受到重视。
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知识以及教学资源,提升课程的整体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现实工作中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对出纳实务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案,旨在提升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实效性,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提供更好的支持。
通过对课程整合理念、教学设计原则、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的研究,为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提升提供参考与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将《出纳实务》课程内容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出纳实务相关知识和技能。
也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的参考依据,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字数:79】1.3 研究意义出纳实务是财会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财务管理的日益复杂化,出纳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出纳实务》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分析
、
础 。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包括 : 1 . 教 授学 生出纳知识
学生实际应用 、 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到位 , 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难 以真正适应出纳工作 的要求 。 三、 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效果提 高的有效策略
1 . 转 变教 学 理 念
学生在 出纳实务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全面 了解并掌握 出纳核算
知识 、 技能进行 由浅入深 、 逐步深入 的介绍 , 从而给教师 引导学生
在实践中学习 、 在 学 习 中 实 践创 造 有 利 的条 件 。
和为企业提 供文明服务 的意识 , 树立起学 生严于律 己 、 诚 实守信 、 践操作过程等训练方 面的内容 。在选择教材时还需要注重教材语
客观公正 、 爱 岗敬业 的职业道德 。 二、 目前 出纳 实务课程教学 中面 临的主要 问题 1 . 师 资力量薄弱
一
言 的通俗 易懂与教材知识 的灵 活生动 , 使教材能够对 出纳 的相关
的相关理论 、 知识 与方法 , 对 出纳 岗位 的职 责做 出充分 的认 识 , 并
懂得熟 练应用银行结算 、 现金管理业务 等出纳方 面的基本知识 来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在考虑企业用人 解决实 际中的 出纳 问题 , 为学生学 习其 他会计专业课 程提供 了可 需求 的同时给予学生 自身发展 需求 充分 的重视 , 坚持 以人 为本的
实务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 出纳 实务课程 ; 教 学任务; 主要 问题 ; 有效策 略
作 为我 国社会 出纳 人才 的一个重 要培养基地 , 中等职业学 校 采用的还是教 师单方面讲解知识 、 学生被动接收 的传统模式 , 实践 应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 合理地 改革 、 创新当前的出纳实务课程教 学 性 的教学 内容相对缺乏 , 在整个教学 活动中给学生提供 的 自主思
《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
为社会 培养应 用型 人 才 [2]。自2 0 0 6 年 教育 部 在《关于全面 提 高 高等 职 业 教育 教学质 量的 若 干意 见》中提 出探 索 推 进“教学做”一体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及与生产劳动 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来[3],从国家政策层面看, “ 教学 做 ”一 体 与工学 结 合已经 成 为高 职 院 校 人 才 培 养 改革与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从高职教育教 学 实践 层面 来 看,不同地方职 业院 校 也 都 在 探 索 推动 一 体化教学改革。从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层面来看,一体 化教学也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学者们就一体化教学的 内涵、目标、原则与模式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一 体化教学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是改变传 统的教学 模式。一体化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体现了 “理中有实”与“实中有理”的教学行为逻辑。一体化教学 通过工作任务或者项目将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与课下教 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整合起来,整合是互动、互补、互 融的过程[4]。二是促进教学与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对接。高 职 教育的职 业性、技 能 性、应 用型特点,决 定了高职院 校 人 才 培 养 模 式,而一 体化 教育能 很 好地促 进 理 论 教学 与
1 一体化教学的提出及实践价值 从现有相关理论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来看,对一体化
教学的表 述 存 在 多 种 形式,如“工学 结 合”“ 教学做一 体 化”“理实一体化”“教、学、训、赛、证”一体化等,尽管表 述存在着差异,但对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核心思想的认识 则是高度一致的。一体化教学旨在以实用与够用为原则, 以工作 需 求为导向,以职 业技 能为内容,以职 业 教育为模 式,建 立 若 干 理 论 教学 和 技 能 训练 相 结 合的 教学 模 块,
《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
《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一、引言《出纳实务》课程作为财经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出纳工作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通常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就《出纳实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进行研究,旨在提升学生出纳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分析《出纳实务》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性与实践性结合紧密:学习该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技能。
2. 相关性高: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场景高度相关,学生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
3. 操作性强: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银行存取款业务、现金支付业务、支票业务等,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
基于以上课程特点,我们制定了《出纳实务》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出纳实务相关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相应出纳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1. 设计课程目标与学习任务针对《出纳实务》课程,我们首先需要设计明确的课程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水平与能力。
根据课程特点与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设定相应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操作任务。
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首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需要选取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例如:银行存取款业务、现金支付业务、支票业务等。
根据一体化教学思路,我们需要整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并结合工作场景进行模拟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就能获得接近实际工作情景的体验。
3. 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择在一体化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例如:以案例教学为主,结合实际工作案例讲解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步骤;进行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到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实地实践操作;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真实的出纳工作场景,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实际操作有更深入的了解等。
《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
《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一、背景与意义《出纳实务》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出纳业务操作能力和财务管理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知识的传授为主,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复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只有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如何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当前《出纳实务》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思路与方法1. 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将实践操作放在课堂之外进行。
我们认为,在《出纳实务》课程中,理论与实践应该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践操作来巩固和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
2. 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出纳实务》课程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实际案例,通过分析和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选取一家企业的实际财务信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相关的出纳工作,例如收付款、记账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出纳实务》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例如使用模拟软件或在线教学平台,来进行实践操作的模拟和训练。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软件进行实际的出纳操作,例如收付款、记账等。
通过模拟软件的操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出纳工作的整个流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方案设计基于上述思路和方法,我们可以设计出一套《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方案,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理论知识讲解在课程开始阶段,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等形式,对《出纳实务》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重点强调出纳工作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要点。
2. 案例分析与讨论选取一些实际案例,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
《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研究一、引言出纳实务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财务管理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结合一体化教学的理念,本文探讨了出纳实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案。
二、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1. 设置阶段性目标:将出纳实务课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设定相应的目标,确保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2. 强化实践环节:通过模拟实际业务操作和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操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 整合相关课程:将出纳实务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整合起来,如会计、税务等,促进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全面理解。
4. 引入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账户、财务软件等,提高出纳实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5. 提倡团队协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1. 课程设置:(1)理论基础阶段:介绍出纳实务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包括货币兑换、财务凭证、会计科目等。
(2)操作实践阶段:通过模拟实际业务操作,让学生学习银行存款、支票支付、现金管理等实际操作。
(3)案例分析阶段: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答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综合应用阶段:将出纳实务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如会计、税务等,让学生了解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2. 实践环节:(1)模拟实操:设立虚拟账户,通过模拟实际业务操作,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出纳实务的基本操作流程。
(2)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相关问题,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思维。
(3)企业实训:组织学生到实际企业进行实训,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出纳工作环境,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 信息技术应用:(1)电子账户:使用电子账户进行实际操作,提高操作效率和准确性。
(2)财务软件:引入财务软件,让学生掌握财务软件的使用,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分析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分析作者:赵婧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20期摘要出纳实务课程作为财务专业以及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教师要坚持在实际授课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前期的授课时,学生要学会基础的课程内容,在掌握基础技能的前提下,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积累经验。
因此教师要对课程问题进行解决,通过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加入适当元素来改善课堂听课质量。
通过教师的指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务观念性,通过实际课程提高学生的基础操作,为学生的后续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出纳课程教学效果策略研究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0前言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出纳实务课主要是以实践为主。
根据课程要求,在创建课程体系时要以实践为主,并结合必要的思路让教学能够真正的与会计实务相結合,与出纳的岗位可以进行完美衔接。
此外,由于出纳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并用于实际,教师要采取相关措施。
本文基于出纳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教学策略,通过对教学理念创新,来更好地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出纳实务课程的在校教学任务1.1教授并培养学生的出纳知识与专业能力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代表,青年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不但要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要实现学生财务基础知识扎实掌握以及实践能力快速成长双向发展。
出纳课程作为财务专业的关键课程,要在课程学习中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任务,挖掘学生的潜能,并结合德育知识,全方位的融入相关理念和职业道德等相关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基础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同时也完成了德育的教学目标。
1.2提高学生整体素养作为财务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社会的复杂原因较多,有些从业人员不能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出现违规情况,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训,把专业素养培训纳入课程之中,让学生在步入工作时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探讨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在课程内容设计与更新方面,应注重与实际财务工作紧密结合;在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方面,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是关键,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并提升教学水平。
学生参与度提高也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最后强调了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有效提升《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关键词:《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实效性、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教师培训、学生参与度、案例分析、实践教学、关键因素、未来研究方向、总结与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日益迅速,财务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岗位之一,出纳实务在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出纳员需要具备熟练的财务知识和操作技能,承担着企业财务管理、现金管理、付款结算等方面的重要职责。
出纳实务课程作为财务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对于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务管理的不断完善,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企业日益复杂的财务管理需求。
为了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实效性,需要探讨如何更好地设计和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师的培训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加强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改进和提升,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实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出纳人才。
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出纳实务》课程在金融类专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财会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旨在通过对课程内容设计与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学生参与度提高、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探讨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出纳实务课程教改优化设计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出纳实务课程教改优化设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出纳实务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出纳实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优化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会计学专业的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手段陈旧,缺乏实际操作环境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优化设计的方案,以期提高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内容优化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贴合实际工作需求,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应对岗位要求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真正掌握出纳实务的操作技能和思维方法。
二、教学手段创新现代教育手段已经非常丰富多样,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实地考察等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虚拟实验室软件,模拟真实的出纳实务操作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操作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三、实践环节完善出纳实务课程应当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实地考察和实习实践,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出纳实务的真实情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与企业合作,开设出纳实务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应当加强对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教师参加资质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出纳实务教师队伍。
学校还可以邀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学或开设研讨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战经验和行业最新动态。
五、评价机制完善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充分考核学生在出纳实务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出纳工作完善途径研究
出纳工作完善途径研究概述:出纳是负责组织和管理公司财务流动的重要职位。
出纳工作的不规范和不完善可能导致错误的记录、缺乏对账和资金管理,进而给公司造成金融损失和财务隐患。
为了提高出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需要研究出纳工作的完善途径。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出纳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1.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出纳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
公司应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并规定出纳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流程。
同时,应建立资金管理、预算控制、会计核算、审计监督等一系列制度,以确保财务流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财务流程优化:公司应针对不同的财务流程进行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采用自动化财务管理系统来提高财务流程的效率,节省人力资源。
此外,还可以制定标准化的流程规范,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
3.财务报表复核:财务报表是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反映,出纳应对财务报表进行仔细复核,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核查和处理,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加强内外部沟通和协作1.与上级部门沟通:出纳应定期与上级部门(如财务部门、财务总监等)沟通,了解公司的财务政策和管理要求。
同时,出纳应遵循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向上级报告财务状况和问题,增进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3.与团队成员协作:出纳通常需要与团队成员(如会计、财务助理等)紧密合作,共同完成财务工作。
因此,出纳应加强团队协作,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三、提高专业识别和技能1.财务知识学习:出纳应不断学习财务知识,熟悉财务会计、税法、审计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读相关书籍和参与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
2.信息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纳应掌握财务软件和电子支付系统等技术工具的应用。
通过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少手工操作和错误。
3.风险管理能力:出纳在工作中需要面对一定的财务风险,如资金的安全性、逾期欠款等。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探讨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探讨作者:白文军来源:《财会学习》 2017年第12期摘要:《出纳实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及应用性。
授课过程中,教学设计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围绕出纳工作岗位职责,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日后步入社会,从事出纳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文章主要从课程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师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课堂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关键词:出纳实务;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产教融合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之一。
出纳实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结合实际工作岗位职责,来培养学生业务处理技能,使之能胜任出纳岗位。
本文对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采取的措施如下:一、因岗设课,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出纳实务课程设置应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将课程教学计划与岗位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岗位核心职业能力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同时,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适用性和针对性,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加强专业技能训练,采取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式。
二、在基础训练的基础上,强化单项实训出纳实务课程对学生来讲,基本技能非常关键。
因此,在基本技能教学环节专门设置了专项训练:出纳书写规范、点钞技能、人民币防伪技能、出纳常用机具使用、现金业务处理技能、银行结算业务处理技能、出纳报表编制技能等。
通过单项实训让学生增强理论知识理解,做到“教中学”、“学中做”从而扎实掌握出纳实务的专业操作技能,为从事出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开展仿真模拟实训所谓仿真模拟就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模拟工作环境仿真、模拟工作单据资料仿真,模拟流程操作仿真。
仿真化的出纳实训要求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要以一个出纳人员的身份完成出纳岗位工作任务。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探讨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探讨【摘要】本文围绕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实效性展开探讨。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从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整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课程持续改进的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结论部分强调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探讨,为提高《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得以落实,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实效性、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评价体系、课程持续改进、师资队伍、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兴趣、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人才培养1. 引言1.1 研究背景《出纳实务》课程作为财务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目标设定不清晰、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分散、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导致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拟对《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实效性进行探讨,探讨如何通过对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整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课程持续改进的措施,来提高教学实效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还可以为其他类似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出纳实务》作为财会专业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操作、教学资源分散等,影响了《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实效性迫在眉睫。
研究《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通过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时效性的策略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时效性的策略各高等学府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培养会计出纳人员的摇篮,承载着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人才的责任,肩负着各经济健康发展的使命,所以出纳实务课程教学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提高出纳实务教学的时效性。
时效性也就是与社会发展相连的紧密程度,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经济。
各高校一定要将创新作为提升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基本准则,通过创新增强课堂教学同岗位技能要求的联系。
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大力提升我国出纳实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岗位要求及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一、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出纳实务作为会计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一门应用性与实操性相结合的课程。
在出纳课程的教学中,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会计实务的应用、会计软件的操作、出纳工作的技巧的讲解,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学好这些概念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能够很好的应用课程知识,解决在工作过程中的突发问题与常规问题做了很好的基础。
从我国出纳实务教学课程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现象。
1.讲授出纳基础技能。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根据教材的内容全面讲授出纳实务基础知识,例如如何登记账簿、怎样对库存现金进行结算等。
在学期末会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记忆程度。
由于高等学校的挂科相关制度,学生为了避免挂科补考,大多数的学生对课程理解都能达到合格的水平,如掌握银行结算方式、现金流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为出纳实务专业的学生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提高学生相应的专业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传统教学的弊端,所以在出纳实务的教学中开始重视对实操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将枯燥无味的理论课程逐渐转变成生动形象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例如,在具体的教学中会训练学生如何填制各种原始单据、如何登记序时账簿,并通过像视频教学等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对真假人民币的辨认、点钞及掌握出纳实务课程相关内容,为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从容应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研究
作者:丰中华
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29期
【摘要】出纳实务课程作为中专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后的业务技能水平。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专职业学校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系统地论述了提高中专职业学校出纳实务课程有效性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中专出纳实务教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各类会计方面的政策、准则以及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会计出纳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与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中专职业学校作为我国社会出纳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基地,也必须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中专职业学校的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尤其是强化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对接,不断的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有效性,确保学生经过专业的教育学习后技能强、水平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服务企业发展。
这对于完善中专职业学校理论教学模式,提高中专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出纳实务课程教学的目标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通过课程的教学,教育学生树立坚持原则、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细致严谨、坚守秘密、文明服务以及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
确保学生在今后的出纳工作岗位中能够不为私利所动,保守秘密,规范、谨慎、公正执业。
(二)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重点以出纳实务课程教学为手段,让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出纳核算的基础知识以及方法,尤其是现金管理、结算业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明确出纳工作对于岗位职责要求,为适应出纳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三)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业务能力
这就要求在采取实践教学或者是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法,让学生能够完成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填制审核单据、登记现金以及银行存款日记账,并能够熟练地进行人民币的清点、伪币的鉴别等工作,确保以后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相对较为单一
当前我国中专职业学校在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仍然是采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缺少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难以理解,因而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对于出纳实务知识的运用以及岗位操作技能水平不高。
(二)出纳实务课程教学与出纳工作岗位实际需要不一致
在中专职业学校的出纳实务课程教学中,大多数的教师都是按照教学大纲以及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并没有深入实际的走入企业、银行等单位,实际的了解对于出纳工作岗位的技能新要求,因而导致中专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岗位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三)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基础条件差
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除了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现阶段我国中专职业学校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不足,理论功底深、实践技能强的教师数量不足。
此外,中专职业学校的课程教学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水平低,更是严重制约了中专职业学校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效果提升措施研究
(一)完善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基础体系的建设
首先,中专职业学校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重点确保师生比例适当,同时强化教师队伍的培训教育,对教师的理论知识进行补充更新,对其实践技能进行强化,完善出纳实务课程教学队伍的建设。
其次,应该重视出纳实务课程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投入足够的资金扶持,在学校内部成立出纳仿真办公环境,为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按照岗位需求以及出纳业务应用设置出纳教学重点
出纳实务课程是会计专业中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的设置上,应该充分结合当前出纳行业的岗位需要以及业务应用要求,以提高出纳实务课程的针对性。
除了会计基础知识、财经法规、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等基础之外,还应当增加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票据填制,记账凭证编制、现金、银行日记账登记等课程教学内容。
重点要确保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熟悉出纳岗位,完成现金出纳、银行出纳、出纳报告、出纳档案保存、外币业务处理等各项工作。
此外,还应该将在出纳工作中应用较多的票据填制、错误更正等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突出重点来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的实效。
(三)对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在出纳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实践能力,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设计。
在出纳实务课堂的开始之前,设计好导入环节,可以采取情境导入、案例导入或者是目标导入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示范、角色扮演、案例决策以及分组讨论等方式,设置问题由学生自我探索解决,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出纳实务课堂中间。
在课后,应该引导学生积极的总结,明确学习中的不足进而自我提高完善。
(四)创新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提高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对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完善,教师在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应该综合采取课堂讲授、工作流程再现、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操作上,对于概念性以及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教师讲座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业务性的学习内容,可以通过流程再现的方式进行教学或者是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手段上,应该利用好各种财务部门模拟实训室的开发利用,并通过配备大量的财务会计出纳设备以及仿真票据,进行实际的操作,由学生实际进行手工点钞、验钞、票据填制、借款合同填写等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五、结语
在中专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对于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教师应当深入的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对于出纳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合理的选择课程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确保中专学生在出纳实务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水平提升,切实提高中专职业学校的出纳实务课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性清,柳清.基于工作过程的《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0).
[2]贺胜军.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设计[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3]徐颖.高职会计专业项目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析—以《出纳核算与管理》课程开发为例[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