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案兄弟阋墙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8 《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8 《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 Word版含答案

8 《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课文导读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是清代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小说以晚清官场为背景,集中描写封建旧官场的腐败、黑暗和丑恶情形。

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官场腐败,自然道德沦丧。

居上位者,只知珠玉妖姬,升官发财,所谓政绩,无非是祸国殃民。

在下者则巧于逢迎,吮痈舐痔,奴颜媚骨成为做官第一要诀。

综观全书,人性的堕落与异化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作家直斥为“畜生的世界”。

《兄弟阋墙》一文描绘了兄弟两个人因为分赃不均而引发的一场兄弟阋墙的闹剧,刻画了何藩台兄弟二人,为了金钱,兄弟情谊可以不要、斯文体面也可以不要的丑陋嘴脸,并通过他们的互相揭露暴露了官场的黑暗,暗示了知识阶层对于社会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失望。

◎思路梳理[国学知识诵读区]◎背名句1.《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2.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读经典经典: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道德经》翻译: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然而在攻坚克强的战斗力上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的。

赏析:老子的一种处世智慧,便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因此他对以柔弱的形态展现出来的水极为推崇,赞颂道:“上善若水,水普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

”这些论述,体现出老子不争、无私及以退为进的思想。

“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固然被人推崇,但是万事万物皆应辩证对待。

“刚柔并济”的哲学内涵应当是更为客观的,比如,在班级管理上,许多老师就不再是单纯依靠刚性管理,也注重柔性的人文,“刚柔并济”的思想还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绝对不能片面强调“柔”“刚”。

《兄弟阋墙》课程教学设计

《兄弟阋墙》课程教学设计

《兄弟阋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查阅资料,了解李宝嘉和他的《官场现形记》;2、自读课文,梳理文章故事情节,勾画出语言和动作描写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性格,体会并学习细节描写的作用;3、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思考探究明确本文讽刺艺术。

学习重点:梳理文章故事情节,勾画出语言和动作描写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性格,体会并学习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难点: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思考探究明确本文讽刺艺术学习方法:自读法、问题导读、课堂激疑、比较阅读、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两课时导学过程预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诗经•小雅•常棣》有这样一句诗“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表现了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侵略的意愿,今天我们学习的这课文说的兄弟是“阋于墙”,以至大打出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发音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释义阋:争吵;墙:门屏。

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

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二、检查预习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及“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及《官场现形记》李宝嘉(1867——1906),晚清小说家。

作品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中国现在记》《活地狱》《海天鸿雪记》以及《庚子国变弹词》。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开山之作,它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沃尧)《老残游记》(刘鹗)《孽海花》(曾朴)被鲁迅称为“四大谴责小说”。

2、字音字形(1)、字音识记埋怨(mán) 排揎(xuān) 绺(liǔ) 新畲(shē) 落拓(tuò) 剃发(tì) 褥子(rù) 豁琅(1óng) 孽障(niè) 搭讪(shàn)(2)、形近字辨析暄寒暄汕汕头蘖蘖枝朗开朗揎排揎讪搭讪孽孽障琅琅歼3、词语积累排揎:责备;埋怨。

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8课兄弟阋墙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

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8课兄弟阋墙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

第八课兄弟阋墙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及作者常识;把握文章行文思路,识记重点字词的字音和字形。

2.把握《官场现形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学习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等方面的讽刺手法。

3.了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的文学地位;感受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力量;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4.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掌握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尤其是刻画人物的高超的白描手法,感受作者深刻的讽刺风格。

课前预习(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1.走近作者李宝嘉(1867~1906),字伯元,号宝凯,别号南亭亭长。

江苏武进人。

他生于山东,3岁父亲去世,他的伯父翼清字念之,为山东道员,东昌府知府,他跟随伯父生活。

1892年念之告老回乡,他便住常州青果巷。

考中秀才后,累举不第。

1896年到上海办报,曾办《指南报》《游戏报》《海上繁华报》,为演员写评论,还写些嬉笑怒骂的文章。

1903年受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绣像小说》。

他的小说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中国现在记》《海天鸿雪记》《庚子国难弹词》等10多种,以《官场现形记》最为著名。

2.了解背景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失利、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这一系列巨大的变故,古老的中国一步步滑到亡国的边缘,国人对腐败的清政府也完全丧失了信心。

同时,清政府苟延残喘,对社会的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弱。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说界出现了大量抨击时政、揭露官场阴暗与丑恶的作品。

这一类小说大都写得很尖锐,但由于作者迎合读者求一时之快的心理,描写往往言过其实,显得浮露而缺乏深度。

所以鲁迅认为这一类小说还不够格称作讽刺小说,就把它们别称为“谴责小说”(见《中国小说史略》),其代表作家有李宝嘉、吴沃尧、刘鹗、曾朴等。

3.丰富视野(1)《官场现形记》李宝嘉最著名的作品《官场现形记》,也是谴责小说代表作,共六十回,写作于1901年以后的数年中,书未完稿作者就病故了,最后一小部分是由他的朋友补缀而成的。

小说的结构大抵如《儒林外史》,由一系列彼此独立的人物故事连缀而成,鲁迅概括其内容说:“凡所叙述,皆迎合、钻营、蒙混、罗掘、倾轧等故事,兼及士人之热心于作史,及官吏闺中之隐情。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 8.《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学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 8.《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学案
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说文解字,解释课题
四、整体感知,诵读课文
五、合作探究,把握文章主旨
六、拓展延伸
七、课堂小结
八、作业
1、听相声,熟悉故事情节
2、请用一句话来概述故事情节?
3、兄弟阋墙前后的关系如何?
4、兄弟俩是怎样由狼狈为奸发展成为反目成仇的?请同学概述选文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1、它属于社会小说。2、它被称做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3、它有六十回。4、它为我们揭露了许多官场的“规则”。
5、它揭露了做官就意味着捞钱,做官就是不要脸,当官就把民来欺的种种丑陋行为。
学生回答
(板书课题)
通过猜一猜这种游戏的方式来激发阅读兴趣。
环节
教师活动
学习目标
1、学会梳理、概括故事情节,把握文本结构。
2、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并学习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作用。
3、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
评价任务
1通过诵读的方法,概括故事情节,把握文本结构。
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并学习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作用。
3、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知识积累,解题
1、学会梳理、概括故事情节,把握文本结构。
2、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并学习细节、动作等描写的作用。3、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出自《诗经·小雅·常棣》
发音xiōng dìxì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

2020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20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词语,背诵《官仓鼠》一诗。

2.读:品读课文,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环境。

3.练:学习本文细节描写的方法。

4.写:运用白描手法写一段文字。

一、诵记名言警句官仓鼠[唐]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李宝嘉(1867—1906),原名宝凯,字伯元,江苏武进人。

一生著述甚丰,为人称道者为官场小说。

主要作品有《活地狱》《中国现在记》《官场现形记》等,代表作是《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全书六十回,作者原拟写一百二十回,现存于后世的这六十回为前半部,揭露贪官污吏的种种丑行;拟写的后六十回,原意想展示官场上好官的优良品行,却不知什么原因始终没有问世。

其实,仅前六十回已足以教诲身居官位者该如何把握自己,该如何借前车之鉴不做遭世人谴责的恶事丑事。

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半部《官场现形记》又何尝不是一部诲人的教科书。

2.相关链接小说以总览全局的气势,全面而深入地对官僚体制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剖析,作者敏锐地抓住官僚体制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追踪描写,从而揭示出官僚体制的极端衰朽与腐败。

它对由上至中堂、军机大臣、总理衙门、钦差大臣,下至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台、知府、知州、知县以及形形色色的佐杂人等所组成的官场的冷峻谛察,重在揭露官场的贪污纳贿以及官僚体制与当时社会形势的不相适应。

何藩台本是盐法道的道台,因为本省主管财税和人事的藩台空缺,所以临时代理这个职务。

他天生“爱钱”,但怕别人说闲话,一直不敢公开卖官。

可是,新任的藩台就要来了,如果再不抓紧时间,就来不及了,于是他利令智昏,由他的几个兄弟、幕友充当掮客,开始公开卖官的勾当。

果然是“门庭若市”“生意火爆”。

他的兄弟三荷包替他拉了一桩买卖:九江府出缺,有人想用两千两银子的价格代替一两个月。

《兄弟阋墙》导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

《兄弟阋墙》导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一、《兄弟阋墙》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兄弟阋墙》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领会故事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懂得兄弟和睦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兄弟阋墙》,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文言文词汇的理解,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故事主题的挖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兄弟阋墙》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掌握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总结故事主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5. 拓展延伸:学生分享对兄弟和睦的认识,讲述生活中类似的故事。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兄弟和睦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熟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拓展延伸:评价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运用,体现学习价值。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模拟:教师可以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课文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兄弟和睦的理解。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任务驱动法: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兄弟阋墙学案 人教课标版

兄弟阋墙学案 人教课标版

《兄弟阋墙》学案设计拉拉綦第一课时学习重点:、掌握“拓、阋、讪”的读音,辨析并正确运用“老羞成怒”与“恼羞成怒”,“坐吃山空”与“寅吃卯粮”等成语。

、熟悉故事情节。

自主学习:一、我所了解的《官场现形记》高考面对面:、《官场现形记》是晚清的开山之作,作者是。

2、我国讽刺艺术的高峰是的《》。

3、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答案:、谴责小说李宝嘉、吴敬梓《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二、我学会的五个词语。

高考面对面:1、选出读音有误的一项()A、埋怨á弥补í循谨ú藩台āB、阋ì墙落拓à喘吁吁ū半晌ǎC、斗嘴ò搭讪à淌眼泪ǎ欺侮ǔD、爽性ǎ褥子ù绺胡子ǔ禀贴ě答案:、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狼狈为奸反目成仇人仰马翻丑态必露B、引船就岸老羞成怒弥补亏空座吃山空C、叫苦连天贪脏枉法高谈阔论辛辛苦苦D、里外两赚转嫁危机长篇大论非同小可答案:3、下列画线熟语不能用括号内熟语代替的一项是()A、及至听到后一半,被他哥埋怨了这一大篇,不觉老羞成怒(恼羞成怒)B、从此以后,坐吃山空(寅吃卯粮),你的人口又多,等到服满,又该人家一万多两。

C、两兄弟在性格上的共同点是爱财如命(一毛不拔)D、一开始三荷包对何藩台还是百依百顺(惟命是从)答案:三、精彩故事我来讲第二课时学习重点:1、探究主题。

认识《官场现形记》对晚清官场腐败堕落、徇私舞弊、钻营谄媚、卑鄙龌龊种种丑陋行为及其运行机制的深刻揭露,认识晚清社会腐化崩溃的必然性。

2、鉴赏手法。

掌握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的表达效果。

了解《官场现形记》白描手法,夸张、漫画化的闹剧手法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方面的效果。

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自主学习:一、挖掘主题。

问题设计:兄弟俩为什么闹翻?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误会是浅层次的原因分赃不均才是根本原因,暴露他们贪婪自私的本性。

《兄弟阋墙》教案

《兄弟阋墙》教案

兄弟阋墙【教材分析】1、《兄弟阋墙》这篇小说情节上简洁明了,学生阅读上没有障碍,却往往忽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因此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人物语言动作的赏析上。

2、作为《官场现形记》中的篇章,《兄弟阋墙》不仅仅是展现兄弟间的纷争,还有对晚晴黑暗官场的揭露,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主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鉴赏兄弟争吵时的语言和神态描写。

2、学生自主赏析打斗片段中的精彩部分。

3、感受作者对晚清丑恶官场的揭露。

【教学重难点】1、赏析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展现人物性格的高超技巧。

2、如何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暴露晚清官场的黑暗。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交流【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导入二、兄弟俩分别是谁?他们之间的“阋”主要表现在哪两方面?何藩台和三荷包两兄弟争吵和打斗三、分析“争吵”情节;1、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2、学生品味语言,把握三荷包的语气与情绪。

明确:三荷包语言中透露着不满和埋怨。

“坐吃山空”“论不定是真穷还是装穷”。

“又”“甚么”两个词的反复出现。

3、一位同学朗读第三段。

思考:三荷包为什么能把账目记得如此清楚?分赃不均、心怀不满。

4、赏析“这些钱,不是我兄弟替你帮忙,请教那里来呢?”抓住反问句式和“请教”一词,感受三荷包的形象。

5、分组找出有关何藩台与三荷包的动作神态描写,思考为什么两人有如此不同的表现。

四、请同学们圈画出“打斗”情节中的精彩部分,分析交流。

1、正面描写:“马褂一脱,卷了卷袖子,一个老虎势,望他哥怀里扑将来。

”“使着全副气力往前直顶。

”“揪在一块”(动作)“你打死我罢!”“要死在死一块!”(语言)“一手把兄弟拉起,却用两只手去拉他太太。

”(细节)2、侧面描写:兄弟俩打架时劝架的和太太都拉不开。

三荷包把太太撞得“闭着眼,皱着眉头,那头上的汗珠子比黄豆还大。

”五、思考《兄弟阋墙》创作的根本原因。

兄弟为钱争斗,让晚清官场现形《官场现形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最新-高中语文《兄弟阋墙》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精品

最新-高中语文《兄弟阋墙》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精品

《兄弟阋墙》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李宝嘉和他的《官场现形记》,把握故事情节结构。

2、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并学习细节描写的作用3、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明确本文讽刺艺术。

相关链接我所了解的李宝嘉及《官场现形记》李宝嘉(1867——1918),晚清小说家,又名宝凯,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

祖籍江苏武进,咸丰年间,迁居山东。

李宝嘉3岁丧父,随母亲与堂伯父李益清一家合住。

他受堂伯父抚养教育,擅长八股诗赋,书画篆刻,多才多艺。

他创作小说的目的在于揭露时弊,洗刷污浊,改进政治,推动社会进步。

作品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中国现在记》《活地狱》《海天鸿雪记》以及《庚子国变弹词》。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开山之作,它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沃尧)《老残游记》(刘鹗)《孽海花》(曾朴)被鲁迅称为“四大谴责小说”。

一、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阅读《兄弟阋墙》,扫清文字障碍,完成下列字音题。

兄弟阋墙( ) 埋怨( ) 弥补( ) 绺着胡子()踱步()新畲()气喘吁吁()落拓()提防()徇私舞弊()孽障()搭讪()2、读完课文,说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3、课文节选部分的“兄弟阋墙”可以说是何藩台卖官故事的发展和高潮部分,那么三荷包兄弟俩到底因为什么闹翻的呢?4、兄弟俩闹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二、精段品读,合作探究1、课文中对三荷包兄弟大打出手的细节描写非常生动,请从文中划出相关文字,品味其表达效果,体会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

2、课文中还有另外写得比较精彩的细节,请从文中划出,分析体会其妙处。

三、总结提升,拓展训练精彩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个人物片断,所写文字要体现人物的特点。

兄弟阋墙 精品教案

兄弟阋墙 精品教案

《兄弟阋墙》教学设计【三维目标】1、初步了解李宝嘉和他的《官场现形记》。

2、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学习作者夸张、漫画化的闹剧手法。

3、把握作者绝妙构思——误会及作用4、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金钱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学习作者夸张、漫画化的闹剧手法。

难点:把握作者绝妙构思——误会及作用。

【教法、学法】学法:自主思考、同位讨论、课堂交流。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展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出自《诗经·小雅·常棣》,阋:争吵;墙:门屏。

指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

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课文说的兄弟是“阋于墙”,以至大打出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官场现形记》中的这一节。

二、知识拓展1、我所知道的李宝嘉李宝嘉(1867—1906),晚清小说家。

又名宝凯,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

祖籍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咸丰年间,迁居山东。

2、《官场现形记》《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共60回,结构安排与《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

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

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3、“晚清四大谴责小说”鲁迅认为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中国清末4部谴责小说的合称。

即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三、新课教学1、课文之前的有关情节何藩台本是盐法道的道台,因为本省主管财赋和人事的藩台空缺,所以临时代理这个职务。

他天生“爱钱”,但怕别人说闲话,一直不敢公开卖官。

《兄弟阋墙》导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

《兄弟阋墙》导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

《兄弟阋墙》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兄弟阋墙》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朗读、复述、讨论等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课后注释和查阅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兄弟之间应该和睦相处,珍惜亲情。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兄弟阋墙》的主要内容及其人物形象。

2. 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

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兄弟阋墙》的文本。

2. 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资料。

3. 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兄弟阋墙》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提问:“兄弟阋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这个词作为?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找出生字词,并尝试解释。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教师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

(2)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5.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与兄弟姐妹相处。

6.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珍惜亲情。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兄弟阋墙》的主要内容。

(2)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与兄弟姐妹相处的作文。

《兄弟阋墙》导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

《兄弟阋墙》导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

《兄弟阋墙》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兄弟阋墙》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作品中的道德和人生价值问题。

1.2 教学内容故事背景介绍:《兄弟阋墙》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家庭伦理和亲情冲突的小说,讲述了两个兄弟因为家庭财产问题而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故事。

故事情节概述:故事开始时,两个兄弟和睦相处,但随着家庭财产的增加,他们开始产生争夺和矛盾。

最终,他们因为一场误会而大打出手,导致家庭破裂。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策略2.1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互动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道德问题。

2.2 教学策略引起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或现实案例,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

分析解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分析人物性格和动机,解读故事中的道德和人生价值问题。

联系生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问题。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兄弟阋墙》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道德和人生价值问题。

3.2 教学活动学生阅读故事:学生自主阅读《兄弟阋墙》,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故事中的道德和人生价值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分享和交流: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感受,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描述和分析,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讨论和表达能力: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能力。

《兄弟阋墙》导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

《兄弟阋墙》导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

《兄弟阋墙》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了解《兄弟阋墙》的背景和主题。

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兄弟阋墙》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一篇。

故事背景:讲述了明朝初期,一对兄弟因为家产争夺而反目成仇,最终导致家族衰败的故事。

人物关系:哥哥李善继、弟弟李善述、母亲、家族亲戚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简介,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小组讨论:探讨故事主题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学目标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哥哥李善继的性格特点:贪婪、自私、无情。

分析弟弟李善述的性格特点:善良、忍让、无助。

探讨人物行为动机:为什么哥哥会变得贪婪,弟弟会受到不公平对待。

2.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总结。

第三章:情节分析3.1 教学目标分析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冲突。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中的主要冲突:家产争夺、兄弟反目成仇。

探讨冲突的原因和结果:家族衰败、兄弟关系破裂。

3.3 教学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标记重要情节和冲突。

小组讨论:分享对冲突原因和结果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总结。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探讨《兄弟阋墙》的主题和寓意。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探讨故事的主题:家庭纷争、亲情破裂、贪婪导致的悲剧。

分析故事的寓意:珍惜家庭亲情,警惕贪婪行为。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对主题和寓意的理解。

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总结。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兄弟阋墙教案

兄弟阋墙教案

兄弟阋墙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兄弟阋墙”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出处。

2、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深入探讨兄弟阋墙的原因和后果。

3、培养学生珍惜亲情、重视家庭和睦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兄弟阋墙”的含义,掌握相关的文学典故和历史事例。

(2)分析兄弟阋墙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

2、难点(1)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如何避免兄弟阋墙的情况发生。

(2)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兄弟争吵的视频片段,或者讲述一个身边常见的兄弟不和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兄弟阋墙。

(二)知识讲解1、解释“兄弟阋墙”的含义“兄弟阋墙”出自《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意思是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仍能一致抵御外敌。

后来多用于比喻内部争斗。

2、介绍相关的文学典故(1)曹丕与曹植讲述三国时期曹丕和曹植兄弟之间的权力争斗。

曹丕即位后,对曹植心怀猜忌,甚至逼迫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才有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兄弟阋墙的悲哀。

(2)赵光义与赵廷美讲述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对弟弟赵廷美进行打压和迫害,导致兄弟关系破裂。

3、分析兄弟阋墙的原因(1)权力和利益的争夺在封建社会,皇位、爵位、财产等往往成为兄弟之间争斗的根源。

(2)父母的偏爱父母对某个孩子的偏爱可能会引起其他孩子的不满和嫉妒,从而导致兄弟不和。

(3)性格差异和沟通不畅兄弟之间性格不同,加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理解,容易产生矛盾和误会。

(三)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你身边有没有兄弟阋墙的情况?如果有,是什么原因导致的?(2)你认为应该如何避免兄弟阋墙的发生?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兄弟阋墙教案

兄弟阋墙教案

兄弟阋墙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兄弟阋墙”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2、通过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探讨导致兄弟阋墙的原因。

3、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和睦相处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兄弟阋墙”的含义及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分析导致兄弟阋墙的多种因素。

2、难点引导学生从历史和文学作品中汲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兄弟反目成仇的影视片段或讲述一个简单的兄弟争斗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兄弟阋墙”这个主题。

(二)讲解“兄弟阋墙”的含义1、解释“兄弟阋墙”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阋”是争吵、争斗的意思,“墙”指家宅的院墙。

2、举例说明这个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如“他们兄弟阋墙,让父母十分伤心。

”(三)探讨导致兄弟阋墙的原因1、利益冲突以历史上的皇位争夺为例,如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与李建成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兵戎相见。

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兄弟之间可能因为财产分配、家族企业的继承权等利益问题产生矛盾和冲突。

2、性格差异讲述《三国演义》中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由于性格不同,在袁绍死后互相争斗,最终被曹操各个击破。

引导学生思考性格差异如何在兄弟相处中引发矛盾,如一方强势,一方懦弱;一方冲动,一方沉稳等。

3、父母偏爱引用民间故事《孔融让梨》的后续,据说孔融长大后,其兄长因为觉得父母偏爱孔融而心生不满,导致兄弟关系紧张。

组织学生讨论父母的偏爱对兄弟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4、外部诱惑和挑拨讲述《战国策》中“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晏子用两个桃子挑拨三位勇士之间的关系,导致他们互相残杀。

让学生明白外部的不良诱惑和别有用心的挑拨可能会破坏兄弟之间原本深厚的感情。

(四)分析兄弟阋墙的危害1、对家庭的影响破坏家庭的和谐氛围,让父母忧心忡忡。

可能导致家族的衰落和分裂。

2、对个人的影响损害兄弟之间的感情,留下终身的遗憾。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 4.8 兄弟阋墙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 4.8 兄弟阋墙

第8课《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一、阅读延伸为官与为人从《官场现形记》中,人们或多或少可以得到为官之“术”,还有一些关于官场的启蒙。

峰回路转,演绎出几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事来,不谋其政,而谋其位,这是做官之前的主要奋斗目标。

待谋到其位,又有百事待举,一要邀宠固位,二要防别人来谋位,三要进一步谋更高的位,哪里还有功夫谋其政?精力都用在拳打脚踢、闪转腾挪的“功夫”上了。

政绩如何?官绩历历在目,那是由某官调任某官,升任某官,偶又降谪,终得恢复,一步一个脚印,身心交瘁,死而后已。

事实上,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讲究牧民。

代表皇帝来放牧黎民百姓者,就是那些各级政府、各种机构的大小官员。

官吏是皇帝的爪牙,官本位思想是封建统治的基础。

权力和随权力而来的实际利益和与日俱增的欲望,构成旧时官员物质和精神的支柱。

于是,当官,便治人;不当官,便治于人。

换言之,要想不被别人像牛羊一样放牧,唯一的办法即是做官。

所以,要做官,想做官,不择一切手段地往上爬,甚至踩着他人脑袋、骸骨,用别人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是一种生存竞争。

追逐官职、谋取官位的时尚,成了封建社会中的人们的一种动力。

今天的官和过去不同,就是要为百姓办事。

其实这个官,又好做,又不好做。

说好做,首先要忘记自己是个官,不能打官腔,说官话,摆官架子。

要时刻记住:你不过是个为百姓办事的办事员罢了。

你没有高人一等的权力,没有只享受、不做事的权利。

只要你真正为百姓做了实事,做了好事,百姓就会记着你,有点小错,只要能改,百姓也会谅解你。

说不好做,你又不能忘记自己是个官,要用好你手中的权利。

当官的人,手里多少有些权。

掌权的人不容易。

原则问题,含糊不得;小是小非,不能太认真;尤其要注意,不能抓住人家的小毛病、小辫子不放。

为大事者不拘小节,造就大事业的人,是不在小事上纠缠的。

人有七情六欲,当官的人,也一样。

但你既然是个掌权的,就要学会控制自己。

成易骄,败易馁。

兄弟阋墙教案

兄弟阋墙教案

兄弟阋墙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兄弟阋墙”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出处。

2、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深入探讨兄弟阋墙的原因和后果。

3、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兄弟阋墙”的含义,掌握相关的文学典故。

分析兄弟阋墙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危害。

2、难点引导学生从历史和文学作品中汲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兄弟争吵的视频片段或者讲述一个简单的兄弟不和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兄弟阋墙”这个主题。

(二)讲解“兄弟阋墙”的含义1、解释“兄弟阋墙”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

“阋”指争吵、争斗,“墙”指门屏,代指家里的院墙。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兄弟在家中争吵。

2、引用一些经典的例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用法。

(三)探讨兄弟阋墙的原因1、利益冲突以历史上为争夺皇位而兄弟相残的故事为例,如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分析权力和财富等利益因素如何导致兄弟之间的矛盾激化。

让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利益冲突可能会以哪些形式出现,以及如何避免因利益而伤害兄弟感情。

2、性格差异讲述《三国演义》中曹丕和曹植兄弟的故事,分析性格的不同如何影响兄弟之间的相处。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身边因为性格不合而产生兄弟矛盾的例子,并探讨解决方法。

3、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父母的偏爱、他人的挑拨等,以民间故事《七兄弟》为例,分析外部因素是如何破坏兄弟关系的。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面对外部干扰时,保持兄弟之间的信任和团结。

(四)分析兄弟阋墙的后果1、家庭破裂讲述一个因为兄弟不和而导致家庭分崩离析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兄弟阋墙对家庭带来的巨大伤害。

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的家庭出现这样的情况,会有怎样的感受。

2、个人的痛苦和悔恨以文学作品中兄弟最终和解但为时已晚的情节,让学生体会到兄弟阋墙给个人带来的内心痛苦和无尽的悔恨。

《兄弟阋墙》导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

《兄弟阋墙》导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一、《兄弟阋墙》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兄弟阋墙》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珍惜亲情,和睦相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兄弟阋墙》,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兄弟阋墙》的作者、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韵律,对课文有个整体的认识。

3. 讲解课文:教师逐句讲解课文,解释生僻词语,分析句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交流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兄弟阋墙》。

2. 写一篇关于《兄弟阋墙》的人物分析短文。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兄弟情谊的认识,不少于300字。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情感体验的学习氛围。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课后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查找不足,改进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 4.8《兄弟阋墙》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 4.8《兄弟阋墙》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中国小说欣赏《兄弟阋墙》教案【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李宝嘉和他的《官场现形记》。

2、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学习作者夸张、漫画化的闹剧手法。

3、把握作者绝妙构思——误会及作用4、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金钱观。

【教材说明】:江西何藩台,外号叫做“荷包”,趁着暂时代理布政使的机会,加紧卖缺,与其胞弟三荷包,内外联手,将府州县缺明码标价出售。

~千两银子,可委个中等差事,好缺一万两银子,如果没有现钱,先出张凭证,到任后捞了钱再交。

于是,辖下一个个职缺儿就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不停地滚进腰包。

不曾想,何藩台的弟弟“三荷包”也不甘示弱,替他哥哥伸了伸手,这一下兄弟反目成仇,打了个天翻地覆,直打得何藩台的太太险些小产。

小说叙事写人笔法生动,充分运用了夸张、漫画化的闹剧手法,无情地撕破了人生的假面具,将血淋淋的真实展现在读者面前。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学习作者夸张、漫画化的闹剧手法。

难点:把握作者绝妙构思——误会及作用。

【教法、学法】学法:自主思考、同位讨论、课堂交流。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展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常棣》有这样一句诗“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表现了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侵略的意愿,今天我们学习的这课文说的兄弟是“阋于墙”,以至大打出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释义阋:争吵;墙:门屏。

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

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字音识记埋怨(mán) 排揎(xuan) 绺(liǔ) 新畲(shē) 落拓(tuò) 剃发(tì)褥子(rù) 豁琅(1óng) 孽障(niè) 搭讪(shàn)二、知识拓展1、我所知道的李宝嘉李宝嘉(1867—1906),晚清小说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学案《兄弟阋墙》阅读训练
一、识记字音
①阋墙()②摽梅()③藩台()④排揎()⑤禀帖()⑥孽障()
⑦搭讪()⑧褥子()⑨新畲()
二、文学常识
李宝嘉(1867~1906),晚清小说家。

又名宝凯,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

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现在记》、《活地狱》、《海天鸿雪记》以及《______________》等。

三、通读全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每段主旨大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最后以小标题形式呈现交流结果
四、本文通过两个“误会”使得一个平淡的故事得到富有戏剧性的发展并最终达到了高潮,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五、二、三段三荷包数落何藩台的一番话说明了兄弟二人之间怎样的关系?塑造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六、三荷包揭露何藩台老底的话有哪些?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七、阅读4-5节,分析误会之二,并分析动作描写的作用。

八、小说主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