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物理运动的描述(一)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_运动的描述

初中物理_运动的描述
(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 2、所选参照物假定是静止不动的。 3、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
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4、选择参照物不一样,运动状态一般不同
典型题型一
*给定参照物,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选定的参照物 (假定不动)
位置关系不变 位置关系改变
相对静止 研究对象
相对运动
练精一彩练的:故事
第一章 物质的运动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
**运动的物体有 什么特点?
位置发生了改变
、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是绝对的。
把课本平放在桌子上,课本上放一铅笔盒,推 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运,请你思考:
1、选取桌子作标准,铅笔盒和课本是运动还 是静止的?
2、选取课本作标准,铅笔盒和桌子是运动还 是静止的?
3、选取铅笔盒作标准,课本和桌子是运动还 是静止的?
结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参照物:研究物体的运动时, 被选做标准的物体 叫参照物
、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 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 1、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请你找出歌词及古诗中所选的 参照物:
A、“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江岸
竹排
B、“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请你探究:
有两列火车,坐在甲车上的乘客看见 乙列车向西行驶,现在以地面为参照 物,请你论证它们的运动状态有哪几 种可能?
答案:
1、甲车静止,乙车向西运动 2、乙车静止,甲车向西运动 3、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4、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东运动,但乙车速度

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在物理学中,运动是研究物体位置、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通过运动描述的种类、基本物理量的定义以及运动的描述方式等方面,探讨运动的本质以及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一、运动描述的种类1.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直线路径运动。

对于直线运动,我们可以使用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来描述其运动状态。

2.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沿曲线路径运动。

对于曲线运动,我们需要考虑物体在垂直于曲线的方向上的加速度以及物体在曲线上的切线方向上的速度。

通过描述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更准确地描绘物体的曲线运动。

3. 往复运动:往复运动是物体在两个位置之间来回移动的运动。

往复运动的描述需要考虑物体的位置、速度以及振幅、周期和频率等特征。

二、基本物理量的定义1. 位置(位移):位置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

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所经过的路程,其大小是一个矢量量,包括大小和方向。

2. 速度: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置的变化量。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瞬时速度则是在某一瞬间的瞬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平均加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间间隔内速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而瞬时加速度则是在某一瞬间的瞬时速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

三、运动的描述方式1. 运动图线:运动图线是指通过绘制位置、速度或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图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根据不同的运动特征,我们可以绘制出直线、曲线、周期性等不同形状的运动图线。

2. 运动方程:运动方程是通过数学公式来表达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方程式。

根据运动的特征,我们可以使用一维运动方程、二维运动方程以及力学定律等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

四、运动的意义和应用运动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之一,对于理解和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的研究不仅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还在其他科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初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精选11篇)

初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精选11篇)

初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精选11篇)初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 1一、设计思想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分为: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中,机械运动的概念较为简单学生理解也相对容易,所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后两部分,在参照物的教学中通过一个小实验,钢笔放在书本上推动书本运动。

利用机械运动的概念讨论钢笔是运动还是静止?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选择不同的标准获得不同的运动形式,自然的引出参照物的概念。

整体的设计思路利用身边的现象赖引导学生理解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的概念,期间可通过穿插一些视频和音频资料,让学生理解更加具体、生动和深刻。

二、教材分析初二时学生初次接触物理,本章是人教版的起始章的第二节内容,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

在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学生先从身边最简单的运动着手,对于学生物理学科的入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于本节不熟悉的参照物,教材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最终理解运用。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物理思维还未建立,理解和分析能力较弱。

该年龄段的学生有好奇心,但是对问题缺乏深刻的思考,对知识的提炼和总结缺乏训练。

比如物体的运动选取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形式不同。

学生容易将参照物和研究对象混淆,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先通过明确谁是参照物谁是研究对象,再讨论后续的相对运动。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停运动着的世界中,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运动现象。

(2)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

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式的体验学习,使学生能灵活选取参照物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人生观教育,通过“STS”教学,激发学生学好科学技术,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物理运动的描述归纳总结

物理运动的描述归纳总结

物理运动的描述归纳总结物理运动是研究物体在空间中运动状态的科学,通过描述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可以深入了解运动的规律和特性。

本文将对物理运动的描述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运动的基本概念、描述运动的量、运动的三大规律等内容。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 物体:进行运动的物质实体。

2. 参照系: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的参考框架,用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常见的参照系有惯性参照系和非惯性参照系。

3.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矢量量值。

表示为Δx或Δr,其中Δ表示变化量。

4. 时间:描述物体运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和持续时间的量。

表示为Δt。

5. 运动状态:包括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三个方面,是描述物体运动最基本的概念。

二、描述运动的量1. 位置:用来确定物体在参照系中的具体位置,常用的描述方法有坐标系和参照物等。

2.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用来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则表示物体在某一瞬间的运动状态。

3. 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平均加速度用来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改变量与时间的比值,瞬时加速度则表示物体在某一瞬间的加速度。

三、运动的三大规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如果受力为零,则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物体具有惯性,需要外力才能改变其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ma,其中F表示受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物体都会对其他物体施加力,而同时受到这个物体的等大反向力。

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

四、运动的描述归纳总结物理运动的描述是通过测量和计算来实现的,可以运用数学工具和物理公式进行精确描述。

运动的描述需要基于准确的实验数据和观测结果,运用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的语言进行归纳和总结。

七年级物理运动与力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物理运动与力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物理运动与力知识点总结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人类探究自然规律和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理论基础。

而在七年级的物理课程中,运动与力是其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从运动学与力学两个方面,对七年级物理运动与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运动学知识点1. 运动状态在物理学中,运动状态包括静止与运动两种情况。

静止状态即物体在空间中不动,而运动状态则是物体在空间中不断运动。

2. 运动的描述(1)位置:描述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通常采用坐标系或者位置向量来表示。

(2)位移:是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所经过的路径长度,也可以理解成起点与终点间的距离。

(3)速度:一定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通常用公式v=Δs/Δt来表示。

其中,v为速度,Δs为位移,Δt为时间。

(4)加速度:是速度发生变化的大小,通常用公式a=Δv/Δt来表示。

其中,a为加速度,Δv为速度变化量,Δt为时间。

3. 运动规律(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为恒定值,可以用公式v=s/t来计算。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断变化,但其位移可以用公式s=v₀t+1/2at²来计算。

其中,v₀为初速度,t为时间,a为加速度,s为位移。

(3)自由落体运动: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做垂直向下运动。

它的分析可采用以下公式:h=1/2gt²;v=gt,其中,h为高度,v为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二、力学知识点1. 力的概念力是一种物理量,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所受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其运动状态的变化。

2. 常见力的种类(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作用力,通常用公式Fg=mg表示。

其中,Fg为重力大小,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2)弹力:是物体弹性形变后产生的作用力,通常用公式Fe=kx表示。

其中,Fe为弹力大小,k为弹性系数,x为形变量。

(3)摩擦力:是由于物体间表面间的摩擦而产生的作用力,通常用公式Ff=μN表示。

七年级物理学知识点

七年级物理学知识点

七年级物理学知识点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运动、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物理学知识可以开拓思维、提高逻辑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以下是七年级物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在七年级物理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内容:1.1 运动的描述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会用位置、速度、加速度等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位置指物体所处的位置,速度指物体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加速度指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1.2 运动的图像表示为了更直观地展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我们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表示。

例如将物体的位置、速度等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画成图像,我们就能更清晰地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2. 力学力学也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受力及其影响。

在七年级物理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内容:2.1 基本力学概念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力学概念,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并能够解释它们的作用。

2.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如果静止,则它将一直静止;若物体在运动,则它将一直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直到受到外力作用为止。

学生需要理解这个定律的含义,并能举出实例加以解释。

2.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到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这个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F=ma,其中 F 表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学生需要掌握这个公式,能够计算物体的加速度、质量或所受力大小。

3. 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热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在七年级物理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内容:3.1 温度的概念温度是描述物体热度高低的物理量。

学生需要理解温度的定义,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了解摄氏度、华氏度等温度计量单位。

3.2 内能内能是指物体分子的平均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的总和。

学生需要了解内能的概念,能够解释内能和热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举出实例进行说明。

3.3 热传递热传递是指物体间热量的交换。

人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运动的描述.doc

人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运动的描述.doc

人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运动的描述出国留学中考网为大家提供人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运动的描述,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人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

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若选择他坐的座椅为参照物,他则是静止的。

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

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房屋、树木等)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

(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知道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1)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大小。

(2)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

2.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计算公式:v=s/t。

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以及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4)速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l。

物理知识点运动的描述

物理知识点运动的描述

物理知识点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指的是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物理学家通过对运动进行描述和分析,揭示了自然界中的运动规律和现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物理知识点中的运动描述。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包括两个基本概念:位移和时间。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用Δx表示;时间是指物体发生位移所经过的时间,用Δt表示。

通过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二、速度的描述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位移与时间之比。

根据位移的正负和时间的正负,速度可以分为正速度、负速度和零速度。

正速度表示物体向正方向运动,负速度表示物体向负方向运动,零速度表示物体静止不动。

三、加速度的描述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变化速率的物理量,它是速度变化量与时间之比。

加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增加和减小的方向,加速度为正表示速度增加,反之则表示速度减小。

当加速度为零时,表示物体匀速运动;当加速度为常数时,表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四、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如果物体的速度恒定不变,则该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运动可以用直线图进行描述,直线图的斜率正比于物体的速度。

五、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位置-时间图进行描述,通过绘制位置-时间图的斜率,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六、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自由落体是一种重要的运动形式,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只受重力作用,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恒定不变,沿着竖直方向下落。

七、抛体运动的描述抛体运动是指在水平方向上速度恒定的情况下,物体受重力作用而做的曲线运动。

抛体运动可以分解为垂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

总结:物理知识中的运动描述涵盖了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等内容。

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

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

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或状态发生改变的过程。

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无论是人类的身体运动、物体的变化,还是天体的移动,都属于广义上的运动范畴。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 位置:运动物体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可以用坐标系、地标等描述。

2. 时间:运动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所经过的时间,通常以秒、分钟、小时等单位表示。

3. 方向:运动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所经过的路径,可以是直线、弧线等。

4.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通常以米/秒、千米/小时等单位表示。

5. 加速度:物体速度的改变率,即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通常以米/秒²表示。

二、运动的描述方法1. 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直线距离。

用Δx 表示,计算公式为Δx = x₂ - x₁,其中x₂表示目标位置的坐标,x₁表示起始位置的坐标。

2.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移动的平均速度。

用v表示,计算公式为v = Δx / Δt,其中Δx表示位移,Δt表示经过的时间。

3.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时的瞬时速度。

用v表示,计算公式为v = dx / dt,其中dx表示极小的位移,dt表示极小的时间。

4.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的改变率。

用a表示,计算公式为a = Δv / Δt,其中Δv表示速度的变化,Δt表示经过的时间。

5. 运动图象:运动图象是通过绘制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来描述运动过程。

在直角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置或速度。

三、实例说明假设有一辆汽车沿着直线公路行驶,我们可以使用以上的描述方法来描绘其运动过程。

首先,我们确定车辆在起始位置的坐标为x₁,目标位置的坐标为x₂。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两个时刻的时间差Δt,并利用车辆当前位置与起始位置的差值Δx来计算平均速度v = Δx / Δt。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运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在运动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相关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掌握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对运动的描述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运动的本质和特点。

一、运动的定义。

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位置上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运动中,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运动的基本特征。

运动的描述需要用到物理学中的运动学知识,通过对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描述,可以准确地表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状态和特征。

二、运动的分类。

根据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大类。

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沿着直线路径进行移动,而曲线运动则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沿着曲线路径进行移动。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这些运动形式都可以通过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来进行分类和描述。

三、运动的描述方法。

在运动的描述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采用位置-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等方法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位置-时间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位置情况,速度-时间图则可以反映出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速度情况,而加速度-时间图则可以反映出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加速度情况。

通过这些描述方法,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状态和特征。

四、运动的规律。

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力的作用,这些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牛顿第二定律则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三定律则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有相互作用力,且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通过运用这些运动规律,我们可以准确地描述和预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状态和特征。

鲁科版七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鲁科版七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鲁科版七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本文档汇总了鲁科版七年级上册物理学科的知识点,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要素
2. 运动的描述方式:路径图、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等
3. 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第二章力和压强
1.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 力的效应:形状不变、状态改变、速度改变
3. 力的合成和分解
4.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第三章浮力和密度
1. 物体受浮力的条件
2. 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3.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4. 密度的应用:浮力原理、比重计、气体相对密度等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1.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 动能和势能的计算公式
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
第五章能量的转化和输送
1. 能量的形式和转化方式
2. 能量的守恒定律
3. 能量的输送: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总结
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能量的转化和利用等方面。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我们能够了解到鲁科版七年级上册物理学科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
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初中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初中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初中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物理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科学,它涉及所有自然现象的研究,是探索自然规律的基础。

第一章第二节中涉及到运动,作为对运动的概括性描述,我们来探讨一下。

首先,运动是指物体在物理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它是物理环境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

根据物体的方向和速度的不同,运动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种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以及各种非直线运动。

其次,运动的特性主要由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决定。

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速度决定物体在任意方向上的运动速度,可以是任意大小。

而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是有一定规律变化的,这种规律变化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它指的是物体在正交坐标系中每一时刻在任意方向上实现相同速度的直线运动的情况。

最后,运动的物理规律主要就是运动的定律。

运动的定律描述了物体在物理空间中运动的规律。

其中最重要的定律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这两条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由于受力而发生变速运动的规律,以及物体受到外力时如何根据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来发生变速运动。

总之,运动是物理现象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种类,其特性取决于运动的方向和速度,而运动的定律则描述了物体在物理空间中的运动规律。

熟悉初中物理的知识,是学习其他物理知识的基础,理解运动的内涵与规律,有助于我们把握物理的基本原理。

初中物理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运动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用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

其中,位置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信息的描述,通常用空间坐标来表示。

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置的变化率,可以用位移和时间来描述。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可以用速度和时间来描述。

二、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相等,则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恒定的,加速度为零,物体沿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运动学方程为:v=Δs/Δts=v*tv=Δs/t其中,v是物体的速度,Δs是物体在时间Δt内的位移,s是物体的位移,t是时间。

2、变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不等,则称这种运动为变速直线运动。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是恒定的,加速度不为零,物体沿直线做变速直线运动时的运动学方程为:v=Δs/Δta=Δv/Δts=v0*t+1/2*a*t^2v^2=v0^2+2*a*s其中,v是物体的速度,Δs是物体在时间Δt内的位移,a是物体的加速度,s是物体的位移,t是时间,v0是物体的初速度。

三、曲线运动1、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物体沿圆周轨道运动的一种运动。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向心力是导致物体沿圆周运动的原因。

圆周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v=ω*ra=ω^2*r其中,v是物体的速度,ω是角速度,r是圆的半径,a是向心加速度。

2、抛体运动抛体运动是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做抛出或落地的运动。

在抛体运动中,物体的轨迹是抛物线,物体的运动是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抛体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v0*cosθ*ty=v0*sinθ*t-1/2*g*t^2v=v0- g*tv^2=v0^2-2*g*d其中,x是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位移,y是物体在竖直方向的位移,v是物体的速度,θ是抛出角,t是时间,v0是抛出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d是竖直方向的位移。

四、运动的图像1、位移-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是描述物体在时间上的位移变化规律的图像。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在物理学中,对运动的准确描述至关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变化规律。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总结一下运动的描述相关知识点。

一、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参考系。

参考系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

比如,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这里我们是以汽车为参考系来观察树木的运动。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例如,在地面上观察飞机的飞行,和在另一架飞行中的飞机上观察它,结果会有所差别。

二、质点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可以把物体看成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这就是质点。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比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由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远远大于地球的半径,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对公转的影响极小,此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但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了。

三、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

比如 8 点上课,这里的 8 点就是时刻。

时间间隔则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

比如一节课 45 分钟,这 45 分钟就是时间间隔。

四、位移和路程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例如,一个人绕着操场跑一圈,他的位移是 0,因为他最终回到了起点,但路程是操场的周长。

五、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它反映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它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六、速率速率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七、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七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人教

七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人教

七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人教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中学物理学科中,七年级是物理学知识最为基础的部分。

本文将围绕七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的知识点展开讲解,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

一、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在运动学中,我们通常用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速度指的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而加速度则是物体速度变化的速率。

在运动学中,我们还会使用图表等形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和牛顿第一定律力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则是指,物体如果不受到外力作用,将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个定律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我们在开车的时候需要时刻注意加速、减速以及转向的力度和方向。

三、物体的力学性质在物理学中,我们还需要了解物体的力学性质。

这些性质包括物体的质量、惯性和重力等。

质量指的是物体所具有的物质量,而惯性则是指物体保持恒定运动状态的性质。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引力,是所有物体都会受到的力。

四、机械能的守恒机械能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并不会发生改变,即机械能是守恒的。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动能指的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而势能则是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场中具有的能量。

五、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这包括杠杆、轮轴、滑轮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比如杠杆原理可以用来解决吊重物的问题、滑轮可以用来增加力的大小等。

六、热和温度热和温度也是物理学的常见概念之一。

热是指具有温度差的物质之间传递的能量,而温度则是反映物质热量大小的物理量。

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了解热传递的方法和过程,以及温度计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七、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是物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热的一些基本定律和规律。

在中学物理学中,我们需要学习热力学基本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中考物理必备知识点:运动的描述-word文档资料

中考物理必备知识点:运动的描述-word文档资料

20182018中考物理必备知识点:运动的描述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2019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2019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19中考物理必备知识点的内容。

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二) 参照物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 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 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提供的2019中考物理必备知识点,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物理运动的描述范文

物理运动的描述范文

物理运动的描述范文物理运动的描述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3 运动的快慢—速度1.定义: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用v表示.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式:v??x. ?t3.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常用单位:km/h(或km·h-1)、cm/s(或cm·s-1).4.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说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1.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用表示.2)说明:a.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

表示的是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来处理.b.这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运动研究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c.平均速度只是对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位移内)而言的,对同一运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d.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总体快慢,这就是“平均速度”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根本区别.e.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运动速度的平均值,必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来求解。

问:百米赛跑运发动的这个v=10m/s代表这100米内(或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否是说明他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或后50米内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也一定是10m/s?2.瞬时速度、瞬时速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研究瞬时速度的原因因为平均速度不能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任一时刻(或任一位置)运动的快慢,而瞬时速度在日常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研究飞机起飞降落时的速度,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人造卫星入轨时的速度等.【例1】.一物体从静止出发从某一高度向下竖直下落,它的位移大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s=5t2(m)1求t1=2 s到t2=3 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2求t1=2 s到t2=2.1 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3求t1=2 s到t2=2.01 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4求t1=2 s到t2=2.001 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解:由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式s=5t2可以得到各段时间的平均速度221 -○v 1=s/t=5(3-2)/(3-2)=25 m/s222 - ○v 2=s/t=5(2.1-2)/(2.1-2)=20.5 m/s223 -○v 3=s/t=5(2.01-2)/(2.01-2)=20.05 m/s224 -○v 4=s/t=5(2.001-2)/(2.001-2)=20.005 m/s讨论:从上面的计算,会发现什么规律?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结论:当时间间隔取得越来越短时,物体平均速度的大小愈来愈趋近于数值20m/s,实际上, 20m/s就是物体在2s时刻的瞬时速度,它反映了物体在2s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可见:(1)质点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时间间隔趋于零时的平均速度值,用数学语言讲叫瞬时速度是平均速度的极限值.(2)瞬时速度是客观存在的.设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任一时刻没有瞬时速度,那么也可以推出在其他的任意时刻都没有瞬时速度,这样,由此解释不了物体的运动。

运动的描述物理笔记

运动的描述物理笔记

运动的描述物理笔记说到运动,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在操场上奔跑的身影,或者是飞驰而过的汽车。

但在物理学中,运动可有着更深层次、更精确的描述,这可太有意思啦!先来说说什么是运动吧。

咱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位置变化,这就是简单直观的运动。

比如说,早上你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这就是你的位置在发生改变,这就是运动。

但在物理里,可不能这么简单地去理解运动。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一只小狗在追着自己的尾巴跑。

那小短腿倒腾得可快啦,一圈又一圈,那场景真是滑稽又可爱。

当时我就在想,这小狗的运动轨迹可真特别。

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小狗在空间中的位置不断改变,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也在不停地变化。

咱们来仔细琢磨琢磨速度这个概念。

速度可不是单纯地说跑得多快,它还得考虑方向。

就像那只小狗,如果它一直绕着一个圈跑,虽然它的速度可能挺快,但它的运动方向一直在变。

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的东西——矢量。

速度就是一个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想象一下,你在坐公交车。

车往前开,速度假设是30 千米每小时。

这时候突然来个急转弯,车的速度大小可能没变,还是30 千米每小时,但方向一下子就变了。

这就是速度的特点,得同时考虑大小和方向,才能真正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再说说加速度。

加速度这玩意儿,一开始学的时候我还真有点迷糊。

但后来经过一件小事,我算是彻底搞明白了。

有一次我骑自行车,刚起步的时候,我得用很大的力去蹬脚踏板,车子加速得挺快,这时候加速度就很大。

等我骑得顺畅了,不需要那么大力气,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加速度就几乎为零了。

所以啊,加速度就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还有位移,这和路程可不一样。

路程就是你走过的所有路径的长度,不管你是绕圈子还是走直线。

但位移呢,只看你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变化。

比如说,你在操场上跑了一圈回到原点,路程是操场一圈的长度,可位移却是零,因为你的起点和终点在同一个地方。

有一回我去公园散步,我从公园的东门进去,沿着小路一直走到了西门。

人教版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上课课件1

人教版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上课课件1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物理2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物理2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 参照物。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物理2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物理2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练习
1.我们看到工厂的烟囱冒着白烟,参照物是 __工_厂__,坐在行驶的汽车的旅客甲看到旅客 乙静止不动,参照物是_汽_车__,日常说“太阳 从东方升起,日落西山”参照物是__地_球___。
正确的是(C )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的 乘客 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 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上行使的 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物理2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物理2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A、甲向南,乙向北运动 B、甲向北,乙向南运动 C、甲乙都向北运动 D、甲乙都向南运动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物理2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物理2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总结:运动和静止的判定方法 A、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择一个参照 物,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如果 位置发生变化就是___运_动__的___,否则就是___静__止_的___。 B、运动快慢和方向相同的不同物体,互为参照物是 _静__止__的_。 C、运动快慢不同,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不同物体,互 为参照物是__运__动_的____。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物理2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题型一:
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物理2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物理,运动的描述

物理,运动的描述

物理,运动的描述物理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学科。

在物理学中,运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运动的描述可以通过物理量来进行。

其中最基本的物理量是位移,它表示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

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矢量来表示,矢量包括了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的信息。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

它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变化量。

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除以时间的变化量,而方向则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速度也是一个矢量量,可以用矢量箭头表示。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加速度的物理量。

它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的变化量,而方向则与速度的方向一致。

加速度也是一个矢量量,可以用矢量箭头表示。

在运动描述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需要引入。

例如,匀速运动指的是物体在相同时间段内位移相等的运动。

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只有方向可能改变。

而加速运动则是指物体在相同时间段内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

加速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或方向都会改变。

除了以上的描述,物理学还研究了运动中的相互作用,如力和能量。

力是一种导致物体发生运动、改变运动状态或形状的作用,它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或运动方向。

而能量则是物体进行运动所拥有的能力,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变化。

总之,物理学的运动描述涵盖了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与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

这些描述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还有助于解释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

通过研究运动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运动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次你全对了吗? 你得了多少分?1.2运动的描述
问题1
你们肯定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 的物体,请各举3例。 静止的物体: 运动的物体:
问题2
如何判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例如,有一条巨大的轮船,船舱中的你一 觉醒来,想知道船是在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你 该怎么办?
如果你所乘坐的轮船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 夜,而且是茫茫的大海上,能否判断出结果来?
匀速直线运动
课堂练习:
课本P18,“动手动脑学物理”
作业:
1.《基础训练》P005,练习二
(今天下午和明天上午交作业) 2.预习1.3《运动的快慢》
1.1 ?
B
3.木块长 5.35
cm.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D )。
A.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时间的国际单位是小

B. 500m=500×106μm=5×108μm C.皮尺拉得过紧测量结果会偏大 D.选用科学方法,使用精密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5.如图,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 确的是 ( C )
11.一机动船顺流而下行驶,路过一桥时碰 落一木箱,十分钟后发现并立即返回打捞,问 多长时间能遇到掉落水中的木箱?(设船在水 中的速度保持不变)。
运动的种类
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呢?
你发现了什么?
以上是两辆汽车在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置 图,分析比较两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曲线运动
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9. 三位同学甲、乙、丙骑自行车沿东西方 向公路向西行,甲感觉顶风,乙感觉顺风,丁 感觉无风。由此判断:①今天刮的到底是什么 风?②比较他们三个的速度大小。
10.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 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若两船 同时以相同速度去打捞。则 [ ]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 D.无法判断谁先到
5.如图,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 确的是 ( )
课堂小测验
1.三次测得书桌的长度分别为1.08 米,1.09米,1.05米,则书桌的测量值 1.07 应取:________________米 。 (1.08+1.09+1.05)÷3=1.0733……
1.0733?
1.073 ?
1.07 ?
判断物体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一个可比 较的对象作为标准,这个可比较对象叫参照物。
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先选定参照物;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相对参照物而言,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我们说它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我们说它是静止。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因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运动或静止,都是 相对参照物而言的,所以机械运动又叫相对 运动。
1.2
运动的描述
上一节知识小测验
1.三次测得书桌的长度分别为1.08 米,1.09米,1.05米,则书桌的测量值 应取:________________米 。
3.木块长
cm.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时
)。
A.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时间的国际单位是小 B. 500m=500×106μm=5×108μm C.皮尺拉得过紧测量结果会偏大 D.选用科学方法,使用精密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7.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 动情况。(注:“左西右东”)
a:
①向东(右)运动 ②静止
③向西(左)运动, 只是比风的速度慢
7.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 动情况。(注:“左西右东”)
b:
向西(左)运动, 而且比风的速度快
8.根据下图,能否判断风的情况?
①如果小车静止,则风向 东刮 ②如果小车在向左(西) 运动,风的情况可能是: 向东 无风 或向西(只是风速比车慢) ③如果小车向东运动,则 风向可能是: 向东
5.两辆汽车同向行驶,描述汽车的运动是 地面 以________ 作为参照物,坐在甲车里的乘客 看到乙车在向后退,该乘客是以________作为 甲车 参照物。这两辆汽车相比较,________车开得 甲车 快。
6.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是 绝对不动的 B.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 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 中是绝对不动的 D.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 置上不会移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 对不动的
思考与练习
1.电梯在运行,电梯 里的人以________为 楼房 参照物是运动的,以 电梯 ________为参照物是 静止的。
2. “太阳东升西落”,这在里,太 阳的运动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大地…… 3. “月亮穿过云层”,月亮的运动 以_____为参照物 云
4.有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 地面…… 两岸走”,这里竹排的“游”是以________为参 竹排或上面的人 照物,青山的“走”则选择了_______________ 为参照物。
汽车上站着的是小华,为什么司机和路边 的人对他的判断不一样?
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 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选择不同 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会不一样。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期间,一 位法国飞行员在发行中发现面前有一小东西, 顺手把它抓住,发现竟然是一颗子弹。这可能 吗?大家可以相互商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