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城乡居民的养老生活。
在养老保险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参保覆盖率不高、缴费意愿不强等。
本文将围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问题分析1. 参保覆盖率不高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自愿参保的原则,但在实际情况中,参保覆盖率并不高。
一方面,部分城乡居民因为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而不愿意参保;一些城乡居民可能存在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认知误区,认为自己不需要参保,或者参保后的受益不高。
2. 缴费意愿不强在已经参保的城乡居民中,一些人可能存在着缴费意愿不强的问题。
由于工资水平低、生活成本高等原因,一些城乡居民可能会觉得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在实际行动中并不积极主动地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3. 管理运营成本高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需要对资金进行管理,并承担一定的管理运营成本。
但是在一些地方,管理运营成本可能存在偏高的现象,这可能会导致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参保意识针对参保覆盖率不高的问题,可以加强对城乡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参保意识和认知水平。
可以利用媒体、社区等渠道,向城乡居民介绍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政策、优惠和受益。
也可以组织一些宣传活动,向城乡居民普及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参保意愿。
2. 完善政策,提高待遇水平为了提高缴费意愿,政府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满足城乡居民的实际需求。
同时也可以推出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城乡居民积极参保缴费。
政府也可以对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城乡居民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返还,增强他们的缴费意愿。
为了降低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运营成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运营效率。
比如推行信息化管理系统,简化报销流程,减少行政成本开支;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严格控制资金使用范围,防止浪费和挪用等问题的发生;建立合理的投资运营机制,提高资金的收益率,从而降低管理运营成本。
浅析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农村社会保障工作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水平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 系统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于城市来说还存在一定差距,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参与农村社会保障的对象有限,覆盖面和保障水平较低。
特别是对特定群体如农村留守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的保障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2. 缺乏资金支持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集体经济收入,而这些资金来源相对不稳定。
加之农村人口规模大,需要保障的对象众多,资金储备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农村社会保障的需求,给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带来了困难。
3. 缺乏机制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导致监管不严、发放不及时等问题,部分保障资源浪费或者被挪用,无法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
4. 缺乏人员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工作人员相对不足,很多乡镇村庄并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障人员。
这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宣传和执行不到位,影响了工作的实施效果。
5. 信息不畅农村地区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一些社会保障业务的信息不畅通、无法及时更新,信息不对称成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一大问题。
1. 完善制度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对特定群体的保障,应该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体系,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2.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持力度,保障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充足。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3. 建立健全机制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制,提高监管的力度和效果,确保社会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保障社会保障工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4. 完善队伍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服务。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保障人民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制度。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乏制度统一、财政支持不足、信息不对称、参保意识不强、养老服务不足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统一规划;增加财政投入,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稳定运行;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参保者知情权;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参保意识;加大养老服务支持力度,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
只有通过综合措施,才能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健全,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对策、制度、财政支持、信息不对称、参保意识、养老服务、重要性、制度建设、财政投入、信息公开、宣传教育、养老服务支持力度。
1. 引言1.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乡居民在老年时期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助于缓解养老问题带来的经济压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金缺口逐渐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通过集体筹资、分散风险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减轻其经济负担。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减少社会矛盾。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发展至关重要。
仅靠家庭和个人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必须通过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建立起完善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可持续的养老保障。
2. 正文2.1 缺乏制度统一缺乏制度统一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制度不统一的情况。
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参保对象、缴费标准、待遇水平等方面。
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规定,很容易造成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公平、不稳定等问题。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随着中国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村养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尽管国家政策在推进农村养老事业发展,但我国农村养老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便提高农村养老事业的水平与质量。
一、农村养老问题1.缺乏专业的养老机构由于我国农村人口较多,且集中在偏远地区,很多地方缺乏专业的养老机构,这就导致老年人无法享受到规范的护理服务。
此外,农村养老阶段需求差异大,机构难以满足多样化的老人需要,限制了养老服务的发展。
2.养老人员专业技术低农村养老人员普遍缺乏专业培训和养老知识,尤其是技术方面的不足。
加之大部分养老人员都是年轻人,他们不懂老年人的思维与需求,缺乏对老年人的认知和关爱,难以给老年人提供合适的服务。
3.缺乏政府资金支持农村养老机构建设规模较小,直接导致缺乏资金和设施。
而且现阶段很多农村养老机构都缺乏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保障的相关设施。
这无疑增加了老年人在生活、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二、农村养老建议1.加大农村养老机构的建设,扩大服务范围为了解决农村养老范围不足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机构的资金投入和对政策、法制保障力度,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机构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扩大服务范围和水平,提高收养质量和服务管理水平,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多样化儿童需求。
2.养老机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养老机构应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让养老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掌握老年人心理和生理需求,解决赡养老人痛点,提高赡养质量,达到老年人愿意入住的程度。
3.加强政策支持,提高社会环境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养老机构建设的帮助力度,制定相关的税收、补贴、奖励等政策扶持,支持社会机构开办农村养老机构和医院,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村养老产业,提高社会环境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结论:农村养老事业是一项常年性、基础性的公共事业,相信它的发展无论是对农村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概述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农村地区在养老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缺乏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在城市,各类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如养老院、康复中心等广泛存在,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的照护和支持。
然而,在农村地区,这些专业机构极度匮乏。
很多农民无法享受到适当的医疗保健和日常照料。
解决办法:建设更多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其中。
此外,可以通过改造空置或待建楼宇来扩大现有专业机构的规模和能力,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财务困境影响居民储蓄农村地区普遍收入较低,居民储蓄能力有限。
许多农民在没有足够存款的情况下进入养老年龄,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
解决办法:建立养老金制度和改进医疗保险政府应设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覆盖范围,并提高取得资格的标准。
此外,政府还应推动农村居民参与社会统筹基金计划,以缓解财务压力。
三、社会关爱和精神寄托不足除了物质需求之外,老年人也需要社交互动和精神寄托。
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家庭分散、邻里关系淡漠等原因,很多老年人面临着孤独和忧郁。
解决办法:鼓励社区参与关爱行动政府应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培训课程,以提高老年人的社交圈子,并为他们提供一个获得支持和帮助的平台。
此外,鼓励志愿者组织和社会团体开展关爱活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四、敬老文化缺失和道德风险增加尊老爱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代农村社会中,许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导致农村地区敬老文化逐渐丧失。
解决办法:加强教育和宣传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敬老主题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学校、媒体和社区应共同努力,营造尊重老年人的氛围。
此外,政府还应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以树立榜样,引导广大群众尊重和关心老年人。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为此,本文将分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1.覆盖面窄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的特点,农村居民散居较为普遍,传统的规划和组织方式难以实现全覆盖。
许多农村老年人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相应的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也没有其他的退休金来源。
2.经济基础薄弱很多城乡居民居住在偏远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生活水平不高,很难负担高额的养老保险费用。
这也是导致农村老年人退休后无保障的主要原因。
3.资金缺口大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经开展多年,但是,由于参保率低、缴费规模小等原因,基金资金缺口问题严重。
同时,政府资金也无法承担全部的养老金支出。
二、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政府和宣传媒体应该加大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政策的内容以及参保的重要性。
同时,政府也需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政策扶持,提高其生活水平。
2.推动产业升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
政府可以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适度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负担,同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这样,既可以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退休保障。
3.发挥市场作用政府可以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加入到城乡居民养老领域,根据市场原则投入养老基金,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养老保险中去。
同时,政府也需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养老保险方式,通过市场化手段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解决。
政府、社会机构和个人应该携手合作,倡导共建共享的理念,积极探索更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制,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有保障和尊严的晚年生活。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问题现状1、家庭养老负担重。
由于农村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许多农村老人只能依靠家庭的帮助和支持来度过晚年。
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和子女的外出打工,很多家庭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很难承担起老人们的生活和医疗费用。
2、养老服务设施缺乏。
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养老服务设施相对薄弱,许多农村老人没有合适的养老机构或者养老院可以依靠,只能在家中度过晚年,面临着孤独和生活上的困难。
3、养老服务质量不高。
目前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质量普遍较低,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老人们的需要,很多养老机构和养老院设施简陋,医疗保障和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也不够完善,老人们的精神和生理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解决建议1、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农村老人的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同时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村老人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并加强对养老保险机构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老人们的保障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2、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提高养老机构和养老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应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发,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资源的作用,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
3、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应该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院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的满足度。
同时,应该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为老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照顾。
4、加强家庭养老支持。
应该加强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和保障,提高家庭养老质量和效果。
同时,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意识,让子女刚好的尽到养老的义务和责任。
5、加强农村老年人生活教育。
鼓励老人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文化娱乐,增加老人们的社交圈和生活乐趣,提高老人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会面临一系列问题,下面主要从参保人数、资金缺口和信息化建设三方面谈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参保人数问题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较少,参保率不高,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缺乏宣传、参保程序复杂、缺乏信任等。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大力推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在社区、村委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通过举办参保知识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政策及福利。
2、简化参保流程,减少居民参保的手续。
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减少居民参保手续的措施,提高参保的便利性和可行性。
比如,可以制定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参保流程,还可以开展一些网上参保活动,方便居民在线上完成参保过程。
3、加强信任建设,让居民愿意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可以加强政策的透明度,让居民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有明确的认知。
同时可以鼓励社会监督,并开设投诉热线,让居民有一个可信赖的参保渠道。
二、资金缺口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单位和职工的缴纳,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统筹。
在现实中,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不足,缴费基数较低等问题,资金缺口很大。
因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参保人数,提高缴费率。
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居民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高城乡居民的缴费意识。
例如,在参加工作流程中,对企业和个人缴费分别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鼓励他们积极做出缴费贡献。
2、调整缴费标准,增加缴费基数。
政府可以根据居民财产和收入状态来调整缴费标准,并制定每年的缴费基数,提高居民和单位缴费水平,增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3、加强投资,扩大资金规模。
政府可以通过国债、基金等途径,增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提高基金规模,确保基金平稳运作。
农村养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养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导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乡村人口的持续流失,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养老事关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幸福和安康,也事关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目前农村养老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解决。
以下将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养老设施不足、医疗保障不完善、贫困老人问题、子女支持问题等方面,分析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目前,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不够完善。
很多农村老年人缺乏基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面临疾病和养老的巨大压力。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自身的经济条件相对较为薄弱,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的原因所致。
因此,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首要任务。
首先,应该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和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拨款,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支持力度,确保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
其次,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政府可以引进专业机构,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和咨询,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最后,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和普及。
政府可以开展农村社会保障知识的培训和宣讲活动,提高农村老年人对社会保障政策的认知和理解度,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福利。
二、养老设施不足农村地区的养老设施相对不足,老年人缺乏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和优质的养老服务,给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设施的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拨款和引进社会资本,提供资金支持,兴建更多的养老院、敬老院和高龄人才公寓,提供符合农村老年人需求的养老场所。
其次,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机构、企业和个人投资养老设施建设和服务提供,促进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多元化。
最后,应加强对养老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政府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对养老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和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城乡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从2011年我市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来,仍存有一些问题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离有效解决群众老有所养问题还有一定距离,需进一步改进完善。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居民自我保障意识不强,增保扩面困难。
主要表现在:一是群众自我保障观念淡薄。
部分中青年居民认为养老问题离自己还很遥远,对参保关心程度低,存有观望心理。
而部分快接近60周岁的人,又存在侥幸心理,误认为城乡社保会象惠农等政策“普惠制”一样,不但取消了农业税,还给农民种粮补助等各种补助,只要到了60周岁就可以享受65元的基础养老金,因而不愿参保。
二是缺乏一定强制措施。
1992年,国家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来,一直强调“群众参保自愿”,“自愿参保”观念在群众中根深蒂固,这一观念严重阻碍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
三是新老政策之间的衔接也影响着农民参保,群众存有三个担心:担心政策会变,所缴的保费会“打水漂”;担心城乡居民保费会随着物价水平上升、越来越高逐年增加,导致经济上承担不了;担心物价水平上涨,现在缴纳的养老保费,如果将来标准不提高,担心保费贬值。
2、对外出务工人员,保费收缴困难。
有的农民举家外出务工经商,有的要到春节期间才回家一次,有的甚至于几年回来一次,导致这批人员的保费收缴困难。
为完成任务和进度,这部分农民的保费有的由村委会垫付,有的由村干部垫付。
3、政府补贴政策,对居民主动参保、大额缴费吸引力不够强。
政府补贴与居民缴纳保费不成正比,回报待遇低于养老期望,导致吸引居民参保的力量不够大。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1.1 政策不够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起步较晚,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对于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主要集中在城市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方面。
而在农村,由于农民的流动性较强,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也无法获得有效的社会保障。
因此,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更加完善。
1.2 资金不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由于资金来源单一,缺乏有效的筹资途径,导致资金紧张。
在“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支持下,需要增加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从而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1.3 服务不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服务不足,制约了农民的参与度。
由于农村地域辽阔,交通不便,导致了农民无法及时、全面地享受到社会保障的服务。
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的改善,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1.4 覆盖面不足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不足,很多农村居民尚未参与到社会保障体系中。
尤其是一些特殊群体,如残疾人士、老年人等,他们的社会保障需求更加迫切,但却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因此,需要增加对农村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覆盖,促进社会公平和全面发展。
1.5 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一些地方的社会保障资金使用存在滥用、浪费等问题。
同时,一些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缺乏独立性,导致对政府主导政策的过度依赖,造成了监督不力的情况。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监督和评估,促进制度的规范运行。
二、对策提出2.1 完善政策体系我国应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体系,确保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这包括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社会保障服务。
2.2 多渠道筹资为了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多渠道筹资的方式解决。
除了政府的直接投入外,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丰富农村社会保障的筹资渠道,确保资金充足。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乡居民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覆盖面不足、缴费不规范、资金池不足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隐患。
有必要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城乡居民的养老生活。
一、覆盖面不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初衷是为了覆盖更多的城乡居民,但是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覆盖面并不够广泛。
一方面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导致了制度的碎片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参保难度大。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城乡居民无法享受到养老保险的保障,加剧了其养老风险。
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扩大覆盖面。
在行政管理上要加强合作和统筹,打破区域界限,实现养老保险的整合。
要采取差别化的政策来解决特殊群体的保障问题,比如对于农民工、城市低收入居民等采取差别化的政策。
二、缴费不规范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缴费是保障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但是目前存在着一些缴费不规范的问题,比如一些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不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
这就导致了养老保险基金的不足,影响了保障水平。
需要加强缴费管理,完善缴费监管制度,加大对违规缴费的处罚力度,增强缴费的约束力。
三、资金池不足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资金池不足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效率不高,导致了资金紧张;另一方面是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有限,导致了资金缺口。
为了解决资金池不足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比如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监管,提高投资运营效率;可以探索多元化的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比如通过增加税收、扩大社会化筹资等方式。
四、保障水平不够养老保险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但是目前存在着保障水平不够的问题。
在城市方面,由于部分地区的养老金标准偏低,无法满足城乡居民的养老需求;在农村方面,由于养老金的来源有限,导致了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不足。
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养老服务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机构缺乏等等。
那么,本文将围绕着这些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为农村养老服务建设提供参考。
一、服务能力不足由于历史上农村的医疗和养老服务相对缺乏,农村老年人的医保水平相对较低,这也就导致了今天养老服务能力的不足。
具体来讲,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往往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人员能力差,无法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全面的养老服务。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对专业养老人才的培养,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水平,从根本上提升服务能力;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养老设施的建设,着力增加床位数量,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打造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这样就可以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充足的医疗保障,为其晚年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服务水平不高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中,服务水平不高也是一个普遍问题。
有些服务机构环境陈旧、设备落后,服务态度不到位,让老年人感到不舒适,服务不到位。
为了提高服务水平,我们需要采取下列对策:一是加强养老服务的管理与监管,建立健全服务程序,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流程,并对服务机构的设施、人员、服务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二是重视服务文化的建设,让服务机构重视服务态度,创造温馨舒适并且安全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拥有亲情般的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农村养老事业赢得良好口碑。
三、服务机构缺乏在当前的形势下,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仍然严重不足,很多地方甚至无法提供足够的养老服务,这也就造成了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不佳。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大力推动站点式服务机构的建设,这种机构在碎片化、夜间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为偏远地区和经济较差的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提高可及性和普及度;二是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组织和引导志愿者和各类公益组织参与到农村养老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制度设计不完善、资金缺口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养老保险的实施效果。
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不完善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参保人员覆盖率低、待遇水平不高、缺乏灵活的个人账户制度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部分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缺乏信心,影响了其参与积极性。
完善制度设计是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参保人员待遇水平,增加养老金发放金额,提高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个人账户制度,让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金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投资和账户管理。
问题二:养老保险资金缺口严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日益严重。
一方面是老年人口增加导致养老金支出增加,另一方面是劳动力人口减少,缴费人数不足,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出现了严重的资金缺口问题。
对策二: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为了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补贴,保障养老金的正常发放。
其次要严格监管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作,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养老金的安全与稳定。
问题三: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滞后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滞后的现象,例如办理养老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手续繁琐,缴费信息不及时更新等问题。
为了解决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滞后的问题,首先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养老保险管理系统,实现养老保险业务的在线办理和信息的实时更新。
其次要加强对养老保险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信息化操作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问题四:养老保险参保意识不强目前,一部分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导致其对养老保险的参与意识不强,甚至存在参保缴费漏缴的现象。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农村居民福利水平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参保率低、待遇不足、管理混乱等,需要加以解决。
首先,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参保率低。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分散、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意愿不足,参保率偏低。
这就导致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规模不足,无法满足养老保险金的发放。
其次,农村养老保险待遇不足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由于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有限,农村养老保险待遇往往不高,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就使得农村老年人普遍面临着养老保险金无法覆盖的问题,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另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也存在诸多混乱之处。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管理的机制,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存在漏洞,容易导致滥用、挪用等问题,进而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
为了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首先,需要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参与的意愿和率,增加养老保险的基金规模。
同时,应该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此外,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防止出现滥用、挪用等问题,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
总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只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就能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率和待遇水平,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积极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和帮助。
浅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城乡居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养老保险制度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但是,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一、问题分析1.参保率不高问题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参保率并不高,特别是农村地区参保率更低。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水平、文化教育程度等因素导致的,同时,部分地区和行业参保制度或者参保门槛较高,许多居民还面临着离职或者转业后无法参保的情况。
2.缺乏统一标准问题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缺乏统一的基础制度和标准,不同地区参保标准和待遇差异较大。
同时,不同制度的养老保险互相独立,缺乏协调和整合。
3.养老方案缺乏弹性问题我国养老保障方案缺乏弹性,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例如,对于劳动强度高的工人来说,退休后的养老生活可能需要更多的保障,但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方案并未充分考虑这种需求。
二、解决对策要提高城乡居民的参保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强宣传,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居民保险意识;降低参保门槛,完善参保制度,以便更多的人可以参加保险;加强对受保人员的权益保护,建立健全若干信赖机制,维护“生命安全线”。
要完善城乡养老保障制度,需要制订一些条例和规章,将各地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统一整合,根据参保人员缴纳金额和时间,统一规定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实现制度在全国范围的互通和互认。
同时,还可根据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特点,适当地制订专门的保障标准和方案。
要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需要积极推进养老方案的弹性。
可以通过消费补贴、租赁或购房补贴、社区养老服务等方式,为退休老人提供一系列福利支持。
例如,在大城市中,可以在社区内建立自助生活设施和卫生设施,以提供更加灵活、便利的生活维持支持。
结语:一项实用养老保险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以确保长期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当前,针对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符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养老保险的福利和保障。
城乡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1、基层经办服务能力不足。
目前全州已经实现制度全覆盖,工作量的大幅提高与县、乡镇经办服务能力呈现突出矛盾。
一是经办队伍人员编制不足,多数县采取借调和公益性岗位来充实工作人员的不足,队伍不稳定因素是很明显的。
有的乡镇由于缺人,一人身兼数职,这是不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二是办公条件简陋,基础设施薄弱。
三是乡镇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待提高,业务技能还需加强。
意见和建议:一是加强经办服务平台建设,落实专职工作人员,稳定队伍,使服务经办人员数量适应城乡保工作需要;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改善办公设施;三是加强经办业务培训力度,提高经办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2、续保缴费和扩面工作存在压力。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后各年度的续保缴费和扩面需要长效制度来落实,特别是需要稳定的经办队伍和社会各方力量来支撑,需要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续保缴费、人员新参保等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广大的干部职工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政策宣传及讲解,这将直接影响到续保缴费和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部分乡镇对专职经办人员进行调整,将从事这项工作的一些人员调整到突击计生、综合治理、专项检查等,造成人员脱岗,使工作的可持续性严重脱节。
意见和建议:一是建立领导挂钩乡镇制度。
县乡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经常召开本行政区工作调度会,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建立奖惩制度。
将城乡保续保缴费工作继续列入县对乡镇绩效管理和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三是开展督查检查。
组织县有关单位组成督查组,深入各乡(镇)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推动续保工作。
3、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不足。
部分银行在乡镇无服务网点,只设置了临时代办点,提供简单的服务,不能正常开展代缴代扣业务,给参保群众带来了不便。
在经办过程中还存在无法对账,重复制卡、漏卡、错卡、账号错误、发放时上不了账、办卡不及时等,影响了养老金待遇的按时发放和相关业务的正常办理。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与城市养老保险相比,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缴费率偏低、参保人群少、资金缺口大、保障水平不高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和效果发挥,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首先,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缴费率偏低。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群主要是农民工、村干部及其他部分农民,他们的缴费意愿不强,自发性缴费率偏低。
导致保险金缺口严重,无法保障到位。
对策一:加大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投入,提高政府补贴力度,降低参保群体的负担。
政府可以通过向参保村民发放一定补贴,提高他们的参保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参保范围。
对策二: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提高待遇,激励农村居民主动缴纳保费。
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提高缴费率,增加保金流入。
其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二是资金缺口大。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支出大于收入,导致资金缺口逐年扩大。
对策一: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加大投资收益率。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养老基金投资于高收益项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增加资金收益,缓解资金缺口压力。
对策二:加强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控制基金的流失和浪费。
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对基金使用情况的监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最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三是保障水平不高。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还比较低,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对策一: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适当提高待遇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养老金水平,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参保村民的满意度。
对策二:建立健全的社会救助制度,为无法参与养老保险的农村老年人提供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社会救助机制,为贫困老年人提供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马生玲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06期[摘要] 近年来,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的各项福利也在逐渐普及,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F323.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03-0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维护社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实实在在解决广大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的重大惠民工程。
近期,我对米东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尤其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米东区于2008年8月成立,全区总面积3407.42平方公里,辖1个片区管委会,5镇2乡,5个街道办事处,81个村,54个社区。
区内常住人口33万人,有汉、回、哈萨克等32个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26.56%。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调整经济机构,加快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为顺利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奠定了基础。
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4.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400元和10602元。
米东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包括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部分,于2011年7月1日启动,主要参保对象是农村居民及城镇无职业的低收入人群。
截止目前,我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参保人员51331人,实际参保49298人,参保率96.0%。
16-59周岁应参保缴费人员35903人,实际缴费35545人,缴费率达99.0%;60周岁以上享受待遇13395人,养老金每月发放一次,累计发放待遇金1282.31万元,发放率100%。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应参保人员2673人,实际参保2621人,参保率达98.1%。
其中,16-59周岁应参保2041人,实际缴费1949人,缴费率达95.5%;60周岁以上享受待遇580人,养老金每月发放一次,累计发放待遇金80.94万元,发放率100%。
2013年用于米东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各级政府补贴1748.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911.8万元,自治区财政补贴106.6万元,本级财政补贴730.2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 政策优势不明显,群众认识仍不到位,农村中青年群众参保积极性不高。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种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要在短时间内为广大农民认识和接受,难度比较大。
目前,一个参保人员按照100元标准,缴费满15年,年满60岁时,月领取待遇金102元,一个农民按照100元标准45年缴费,满年龄时每月领取养老金不足150元,因此这种保障体系对现在的中青年农民吸引力不大。
同时,对参保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
如:参保缴费就低不就高,选择最低缴费100元档次的较多;30岁左右的年轻人自认为还年轻,距领取还要几十年,不愿参保,部分中青年农民持观望态度等。
2. 困难群体缴费参保缴费人员少。
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中,目前只是对持有一、二级重度残疾、五保户人员由区政府按照最低缴费标准100元给予金额代缴,并享受相应缴费档次的各级政府补贴,对于低保、优抚对象尚未纳入由政府代缴政策之中。
在近期调查中,16-59周岁全区应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低保户245人,残疾3-4级 500人左右。
目前自愿参保仅312人,只占41.8%,其余人员因经济困难没有参加养老保险,恰恰这部分人员是最需要社会保障政策惠及的人群。
3. 工作机构不健全,人员稳定性不够。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受益对象为数量庞大的城乡居民,我区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口有余万人。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牵涉的人口众多,工作量巨大,工作重心主要依靠乡镇(街道)和村(社区)。
目前,我区乡镇(街道)一级没有专门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仅由乡镇(街道)劳保所人员兼职,村(社区)一级也是依靠村(社区)干部兼职的信息员收集整理情况,导致经办人员工作不能专一、稳定性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利于新农保工作的开展。
4. 60岁以上领取养老金人员死亡后没有丧葬补助金,死亡人员信息上报不及时,死亡人员领取养老金的现象仍然存在,追回养老金的难度比较大。
5.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太低,当地财政财力有限,保障能力低,因此养老金发放标准不高,据统计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新农保60岁以上老人平均每月领取养老金是87元,城镇居民每月领取养老金平均103元,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的上涨,没有建立相应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每年的增资机制,也是制约参保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
6. 由于政府各种社会养老保险衔接的政策没有出台,个别外出打工的农民不愿意参保,怕参保缴纳的保费不能转移,参保年限不能合并使用,思想上有顾虑,所以不愿参保。
三、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对策1. 加强政策宣传,扩大群众知晓范围。
要加大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宣传力度,要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政策解释到位,让广大群众了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
乡镇、街道在向群众宣传的过程中要召开机关、村(社区)干部会议,进行专题培训,让基层干部了解掌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政策,让每一个机关、村(社区)干部争做新农保工作政策的宣传者和解释者,通过示范带头作用和同乡镇、同村人员的互相对比,鼓励农牧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大事、好事、实事。
每一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增强工作使命感,提高认识,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2.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扩大政府代缴面。
根据《转发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民政厅的通知的通知》(乌人社【2012】57号)及新人社发【2012】37号、人社部发【2012】 15号文件精神,针对低保、优抚对象等缴费困难群体,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尽快纳入由政府代缴政策之中,做到应保尽保,促使发展成果惠及到弱势群体,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惠民政策。
3. 加快人员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是一项“动态”工程,每天都有参保、领取、死亡,而且每一个人的信息都要稽核,否则会造成漏缴、漏报、瞒报、冒领等现象发生。
因此,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公室需要增加精通业务的财会审计人员、计算机网络维护人员和稽核、档案整理等各类专业人员,至少要达到15名。
每个乡镇、街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人员应不少于2人,具体负责参保缴费、录入微机、整理归档、公示初审、死亡稽核、领取支付、退保、关系转移等业务工作,村(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人员应设置专项岗位,并参照公益性岗位进行管理,负责辖区日常参保人员信息动态,保费的催缴等基础性工作。
4. 加强各类规章制度建设。
伴随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不断发展,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经办人员意见,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管理制度、各级基金财务管理制度、60周岁以上人员死亡登记制度、基金稽核制度等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经办人员行为。
5. 加强管理和平台建设。
乡镇(街道)要适应城乡居民分散居住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基础平台建设,举办经办人员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大力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将信息系统平台延伸到村、社区,确保“机构、职责、编制、人员、场所、经费”六到位,加快形成乡镇(街道)有机构、村(社区)有专人、覆盖无死角的办事网络。
同时,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电子档案工作,对参保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维护参保群众的利益。
6. 加强信息资料管理,确保档案资料“万无一失”。
信息资料管理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环节,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要加强信息资料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定档案保管、保密、统计、鉴定、销毁等细则,对业务档案进行立卷、收集、整理、保管,制定档案鉴定销毁、移交等台帐制度,确保统计台帐数据准确,移交手续完整、真实、有效。
借助于办公自动化,实行网上录入、比对、稽核,加大档案管理软件设施的装配并与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联接,实现数据共享,结合“纸质”原始档案,实现二者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7. 加强基金稽查稽核工作,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稽核制度和内控制度。
一是对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的各项业务经办活动、基金收支行为等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并对其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考评。
二是重点稽核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缴费凭证相关票据、缴费补贴和基础养老金补贴金额是否真实且符合有规定,认真核查虚报、冒领养老金情况等欺诈行为。
三是按照内控制度要求,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建立岗位之间、业务环节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稽核人员应对各项业务的办理情况和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督促相关岗位严格履行经办程序,准确、完整记录各项信息,并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归案。
四是设立举报电话和监督电话,及时受理举报,并对举报情况及时处理。
属于冒领养老金行为的,区经办机构应封存冒领人的个人账户,追回被冒领的养老金,并按规定对当事人和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8. 建议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丧葬费制度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每年的增资机制,尽快出台政府各类社会养老保险衔接制度,让更多广大群众应保尽保,将改革开放的社会成果更加公平的惠及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1]云龙.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2]秦小红.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6,02:51-55.[3]蒋春雷.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1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