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虚词“就”和“就是”的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偏误分析教案及反思

对外汉语偏误分析教案及反思
• 互动教学: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提高教学效果
•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 和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 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 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术,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提
02
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基于母语背景的对外汉语偏误 分析方法
• 了解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分析母语与汉语之间的差异,预测可能 出现的偏误
• 语言结构差异:词汇、语法、语序等方面的差异 • 语言功能差异:表达方式、交际策略等方面的差异 • 文化差异:习惯、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 针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 果 • 针对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加强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对比分析,
对外汉语高级阶段的偏误分析案例
案例:高级学习者对汉语语法的学习
• 偏误类型:语法偏误,如时态错误、语序错误等 • 教学策略:加强语法教学,通过讲解、练习、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习者掌握 语法
反思:
• 教学方法:是否采用适合高级学习者的语法教学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等 • 教学效果:学习者的语法水平是否得到提高,语法偏误是否得到有效纠正
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针对母语为日语的学习者:加强汉语与日语之间的对比分析,
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针对母语为韩语的学习者:加强汉语与韩语之间的对比分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对外汉语 偏误分析教学
•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偏误 分析的效率和质量
• 语料库建设:建立对外汉语偏误语料库,方便教师和学生查阅 和学习

语义偏误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义偏误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对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启发与指导(期末论文)语义偏误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指导老师:邓文彬教授作者:韦艳莎学号:201130403088单位:对外汉语1102班摘要:偏误分析是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语义偏误是汉语第二语言学习学生的主要偏误之一。

本文依据中介语理论,对学生语义偏误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旨在帮助学习者解决大多数词义运用偏误难题,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促进汉语文化传播。

本文首先理出语义偏误类型并举出相关偏误例句,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语义偏误的可能来源,针对语义偏误,提出在教师、学生、教材、词典方面的需要作出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语义;偏误;类型;来源;策略第一章绪论1.1汉语热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汉语热”也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华或通过其他途径学习汉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事业备受关注日益兴旺发展。

为传播推广汉语文化,适应时代需求,我国政府在1987年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截至2007年9月全球已成立“孔子学院”175所,分布在156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在国外还有一大批其它的汉语教育机构,这些汉语教育机构的蓬勃发展,昭示着“汉语热”的升温。

在这样一个发展契机下,对外汉语教学如何教学,如何完善和发展成为了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由于对外汉语的受众是与我们中国文化有着诸多差异,并深受母语影响的外国人,在教与学中与以汉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各方面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出现不一样的问题,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区别于汉语本族语教学自成独立的一项事业来进行探讨研究的原因。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对其区别研究,建立完善相关理论体系,以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汉语文化的传播。

1.3错误分析和语义偏误分析人类学习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包含犯错误的过程。

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摘要: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呈现出日益增长的发展趋势。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第二语言习得者出现各种类型的偏误是意料之中的事。

本文以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探究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的偏误的类型以及产生偏误的原因,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过度泛化)等产生的影响。

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这些偏误的教学策略。

本文把直接或间接搜集到的学生偏误的类型进行粗略归纳,在此进行大致分析。

关键词:偏误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71-02偏误分析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70年代,70年代后期,偏误分析因为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上的问题开始衰落。

80年代中期以来,偏误分析开始复苏并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受到普遍重视,现在一些学者们依然运用偏误分析,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并对学习者语言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

[1]一、偏误分析产生的背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每个教师在每节课上都或多或少地在给学生纠错。

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时,他所使用的形式与所学第二语言的形式之间总有一定的差距,这表现在语言的各要素之中,通常把这种差距称为“偏误”。

应用语言学家科德Corder发表的《学习者语言偏误的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一文中,对“失误”(mistakes)和“偏误”(errors)进行了区分。

[2]失误具有偶然性,指口误、笔误等的错误。

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与语言能力无关。

犯错误的人大多数往往能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在必要时纠正这些错误。

如把本书说成了本子,这是偶然发生的。

而“偏误”则具有系统性,是语言能力的范畴。

出现“偏误”的人一般意识不到自己所出现的“偏误”,而且这些“偏误”往往会重复出现。

如:他刚跟我这里走,这种偏误不是偶然发生的,是有规律的、有系统性的偏误。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摘要:汉字习得研究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二语教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一直以来,汉字教学被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加强汉字习得研究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共识,而汉字书写偏误研究又是汉字习得研宄的一个重要方面。

笔者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和观摩体验留学生课堂,对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类型进行总结并加以分析。

并给出具有合理性和操作性教学策略,以进行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

关键词:汉字教学;偏误分析;教学策略1.偏误类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被认为是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初期的重点和和难点。

对于初学者来说汉字书写偏误也是不可避免的。

一位汉字的三级结构为笔画、不见整字,所以笔者通过文献整理和留学生课堂观摩案例分析,将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归纳为三大部分:笔画偏误、部件偏误、整字偏误。

一、笔画偏误笔画,也叫笔形,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是部件和整字的基础。

针对笔画的偏误大致分为笔画增减、笔画变形、笔画组合和笔顺偏误四部分。

1、笔画增减此类偏误是因误添或遗漏笔画而造成的书写偏误。

任何一个规范的汉字由哪些笔画构成都是固定的,这也是此汉字区别于其他汉字的一项基本特征。

习惯于字母文字的留学生来说,汉字笔画仍显得繁复多变,像一幅幅画,书写时很容易忽略其中的细微部分。

笔画把握不准确,导致所写的字经常是多一笔或少一笔。

笔画增加:如“新”字里的“斤”写成“斥”,或是“冖”写成“宀”笔画残缺:如小笔画“竖、点、勾”。

2、笔画变形笔画变形,即具体笔画形态的改变,汉字的笔画的形状都是固定的、独特的,是汉字重要的区别特征之一。

此类偏误主要可以分为汉字中所无的笔画代替和汉字中其他笔画代替两类。

一种是用汉字所无笔画代换,如:以“β”“代阝”、以“P”“代阝”、以“i”代“讠”、以"K”代“⺮”等偏误。

或是一些相近的笔画书写错误,以点代横、以点代竖、以横代横勾等现象。

3、笔画组合汉字笔画和笔画的有三种组合关系:相接和相交、相离。

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字句的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字句的偏误分析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中 “是 ”字 句 的 偏 误 分 析
李 佳
摘 要:由于受英语系表结构的负迁移影响,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常会形成不符合 汉 语 判 断 句 语 法 的 句 子. 本 文 对 现 代 汉 语 中 判 断 句 做 了 全 面 分 析 ,在 此 基 础 上 ,结 合 实 际 语 料 对 留 学 生 的 偏 误 进 行 分 析 ,期 待 对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有和 名 词 性 短 语 充 当 名词和名词性短语作判断句的宾语成分是判断句最常 用的一种形式.张和生也 指 出 “名 词 + 是 + 名 词 ”是 判 断 句 式的基本结构.黄、瘳«现代汉语»和张 斌«新 编 现 代 汉 语»在 解释判断动 词 “是 ”的 用 法 时 所 选 的 例 句 也 都 是 这 种 类 型, 比如: 老 舍 是 «骆 驼 祥 子 »的 作 者 . 茶 具 是 唐 三 彩 的 . 2.数 词 和 数 量 短 语 数 词 可 作 宾 语 直 接 跟 在 判 断 动 词 “是 ”后 面 . 比 如 : 三加三是六. 中国人最喜欢的数字是八. 数 量 短 语 也 可 以 做 判 断 动 词 “是 ”的 宾 语 . 比 如 : 我今年是二十岁. 这辆车的载重量是二十吨. 但是,在这类句式中,有些由于主语 中 心 语 的 省 略,“是” 字 也 可 以 省 略 . 比 如 :“我 今 年 二 十 岁 ”“一 斤 茶 叶 八 十 块 ”. (二 )谓 词 性 宾 语
2.由 形 容 词 和 形 容 词 短 语 充 当 形容词一 般 不 能 充 当 句 子 的 宾 语,只 有 在 特 殊 的 情 况 下,有些形容 词 可 以 用 在 心 理 动 词 或 感 官 动 词 后 边 充 当 宾 语.(张斌:«新编 现 代 汉 语 »)但 在 书 面 语 或 文 学 作 品 语 言 中 ,形 容 词 也 可 以 充 当 判 断 动 词 “是 ”的 宾 语 . 如 : 懒 惰 的 结 果 是 痛 苦 ,勤 劳 的 结 果 是 幸 福 . 这怀念是痛苦又是幸福. 这 样 的 句 式 中,做 宾 语 的 形 容 词 同 样 失 去 了 其 表 性 质、 状 态 的 实 在 意 义 ,而 变 成 一 种 表 指 称 的 形 容 词 . 根 据 以 上 分 析 ,我 们 可 以 总 结 出 判 断 句 的 语 法 特 征 : (1)判 断 动 词 “是 ”后 的 宾 语 可 以 由 体 词 性 词 语 来 充 当 . (2)判断动词“是 ”后 宾 语 为 数 量 短 语 时,若 主 语 中 心 语 省 略 ,“是 ”字 也 可 省 略 . (3)判断动词“是”后宾语也可由 谓 词 性 词 语(动 词、形 容 词 及 相 关 短 语 )充 当 ,但 这 类 词 语 已 转 变 成 可 指 称 的 对 象 . (4)“是”有时可 用 在 动 词、形 容 词 前,例 如 “他 的 性 格 是 变了”“他是走了”“今天是很冷”“我 们 的 战 士 是 很 勇 敢”. 这 些“是”重读时,相 当 于 “的 确、确 实 ”的 意 思,不 能 省 略.(黄 伯 荣 、瘳 序 东 :«现 代 汉 语 ») 二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中 判 断 句 的 偏 误 分 析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对外汉语教学偏误是指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学生在语言表达、文化传递等方面存在的错误或不准确的理解和应用。

这些偏误可能来自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教育环境的不同、学生个人认知的误区等多种因素。

以下是我对对外汉语教学偏误的分析。

首先,语法偏误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偏误。

许多学生学习汉语时,容易在句子构造和语法规则上犯错。

例如,在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中,学生往往会颠倒词序,导致句子语序不通顺。

或者,在疑问句中,学生容易误用疑问句结构,导致句意不明。

其次,发音偏误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偏误。

与很多学生母语语音系统的不同,汉语拥有复杂而独特的音系。

因此,学生常常在发音上出现偏误。

例如,一些学生会将类似的声母或韵母混淆,并且难以发音一些带有声调的字词,导致交流中的误解。

还有,词汇偏误也是一种常见的偏误。

学习汉语的学生由于词汇量的不足,导致他们在进行口语和写作时难以准确选择合适的词汇。

例如,一些学生在描述事物或事件时,往往使用过于简单或含义不准确的词汇,导致语言交流的困难。

文化偏误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常见的问题之一、学习汉语的学生常常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对中国的文化理解存在差异。

他们可能不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社交礼仪、习俗等。

这种缺乏文化理解的偏误将直接影响到语言的运用和交流效果。

此外,学习策略偏误也是存在的问题。

许多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往往没有合适的学习策略。

他们可能过于依赖教师的指导,没有主动性和自主性;他们也可能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在语法、发音、词汇、文化和学习策略等多个方面都存在。

对于教师而言,要仔细分析学生的错误,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主动地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只有在不断纠正和改善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摘要】: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使用汉语时因语言能力的不足而出现的语病,它是系统的,有规律的,当事人一般不能改正,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而它往往会影响教学的进度,并使得学习者的语言能力难以取得成效,本文就简要阐述了偏误是什么,偏误分析对汉语教学的意义,偏误主要表现在汉语教学中哪些方面,偏误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对待偏误。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偏误意义方面原因策略一、偏误是什么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的范畴。

要清楚理解“偏误”的含义,就必须与“失误”相区分。

失误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语言错误,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粗心或紧张等,具有偶然性。

第二语言学习者和使用母语的人都有可能发生这类错误,而且在错误发生之后有能力进行改正。

所以,它属于语言运用范畴,不能反映说话人的语言能力。

例如:①这周是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

②这周是7月份的第一个星期。

这里的两个例子前一句遗漏了量词“个”,而句法环境相同的后一句却未遗漏,可见前面的错误是由于她的疏忽产生的,属于失误。

③我每天吃饭在食堂。

④我上课在教室。

这里句子明显就是偏误。

汉语中当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共同出现时,地点状语一定要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前,时间状语之后,而这里是把地点状语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后。

由于学习者没有把句子的语序问题弄清楚,造成一系列的错误,这就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的范畴。

二、偏误分析对汉语教学的意义对教师而言,通过偏误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掌握情况及其所达到的阶段;从而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学策略;同时,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助于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还便于大纲、教材和词典的编撰。

使得其更好的适应学生的情况,从而促使教学有意义的进行。

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是指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从中找出造成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纠正和避免错误的学习方法。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偏误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况,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助,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

偏误分析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C.肯迪提出,他认为学生的错误不仅仅是错误,而是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信息。

这种信息能够揭示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语言特点和学习策略。

因此,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偏误分析是非常有价值的。

首先,偏误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找到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通过仔细分析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不同语言层面的掌握情况。

比如,如果一个学生经常出现词义混淆的错误,那么教师就可以判断该学生在词汇理解方面存在问题。

通过这种分析,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和帮助,使他们在语言学习中逐渐克服困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偏误分析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对语法规则、词汇记忆和听力理解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

通过偏误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个体特点,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

比如,对于那些在听力理解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加听力练习的时间,并使用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听力材料,以加强他们的听力能力。

此外,偏误分析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选择和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策略是否得当。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些低效的策略,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选择更加合适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偏误分析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的错误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包括母语干扰、语言环境等,因此仅仅以偏误分析为基础来判断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不准确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语法教学是对目的语的词组、句子以及话语的组织规律的教学,用以指导言语技能训练并培养正确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不掌握目的语遣词造句的规则,就难以正确理解和表达。

语法教学一直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地位。

从最早的语法翻译法到听说法、认知法,都十分重视语法规则的教学。

目前大多数教师和学者还是认为语法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论语法教学在教材中是明线或是暗线处理,掌握语法规则仍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

掌握语法规则有利于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区别于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语法。

母语教学语法是对已掌握该语言的人进行从言语到语言的规律概括,在进一步提高其言语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重在句子分析能力的培养。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则是以外国人为对象,进行从语言到言语的教学与训练,通过讲授用词造句的规则和大量言语技能的操练,使外国人能够听说读写汉语,首先要解决“知其然”的问题。

所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要按照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规律提供一套汉语词组、句子和话语的组装规则系统。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词语的使用,也包括各种词类的使用,尤其是副词、连词、助词等虚词的使用,也包括各种短语(如介宾短语)、结构等的使用。

另一类是句法项目,包括各种句子形式(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则主要表现为句型的教学)。

这两大类语法项目都会有遗漏、误加、误代、错序的偏误,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与词语的意义、用法有关的偏误;后者是又词语充当句子成分使用上的偏误。

(一)遗漏偏误遗漏偏误指由于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

遗漏偏误常常出现在下列情况下:1.某些意义上比较“虚”的成分比较容易被遗漏。

这包括某些副词、连词,特别是复句或结构中某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

如:宁可……,[也]无论……[都]除了……以外,[都]…… 除了……以外,[也](注:[]中的成分为被遗漏的部分)以上这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之所以容易被遗漏,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意义比较“虚”。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调偏误分析及对策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调偏误分析及对策

文化视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调偏误分析及对策张 熠 军事经济学院摘要:任何一种外语的教学工作,语音教学是其重中之重,也是难点之所在。

唯有学好了语音,其它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本文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具体分析学生汉语语音教学的重难点,对以汉语非母语的教学对象的汉语语音教学提供具体指导。

关键词:对外汉语;声调;初级汉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411-01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掀起汉语热,对外汉语事业作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学习汉语。

因此,本文将对初级汉语教学中的语音声调教学进行分析,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使声调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汉语是声调语言,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和所有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学生一样,声调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教学难点。

汉语的语音知识内容非常复杂,包括拼音、音调、儿化、轻声、语调等等,而且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几种带有声调的语言之一。

因此,汉语的四个声调成为了汉语学习初级阶段最大的难点。

不同的声调可以区别不同汉语的意义,几乎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固定声调,需要逐一去记忆,所以这是学生感到很头疼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在汉语学习初期一旦忽视语音形成基础,将会导致错误的语音发音,今后也很难得到纠正。

二、声调偏误产生原因对于不同声调的习得难度,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通过查看以往的声调偏误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声调的习得难度没有统一标准。

同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可能会对一种声调较难习得,另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可能会对另一种声调较难习得;并且,即使是同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个体对于声调的习得,也在静态和动态、听辨和发音等方面存在差异。

声调偏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洋腔洋调”的最典型表现。

具体说来,学生们读汉语拼音四声时,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学生声调偏误的类型主要体现为调型、调值和调长等方面。

对外汉语中的“是”字句及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中的“是”字句及偏误分析

二、搜集资料为了获取有关“是”字句的资料,我们查阅了对外汉语教材、 语言学专著、学术论文以及语言教学研究论文。此外,我们还收听了汉语教学音 频和视频资料,以获取真实语境中的“是”字句使用情况。
三、整理思路经过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是”字句在对外汉语中 的使用具有以下特点:
1、“是”字句在对外汉语中是一种基本句型,主要用来表达肯定回答和强 调语义。
五、编写核心内容在正文的三个部分,我们将围绕主题展开分析,重点讨论 “是”字句的偏误问题。
1、“是”字句的使用情况
“是”字句在对外汉语中是一种基本句型,常用来表达事物的肯定性质或强 调某种事实。其基本结构为:“主语+是+谓语+宾语”,如“他是学生”、“这 本书是他买的”。此外,“是”字句还可以与其他词语或句型结合使用,如“不 愧是好朋友”、“一方面是方便,另一方面是省钱”。
5、反馈与纠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纠正。对于学生 在使用“把”字句时出现的偏误,教师要耐心指导,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正确 的使用方法。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纠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把”字句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 力。教师需要细致讲解语法规则、对比分析、强化练习、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等;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练习、对比分析、互相学习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好 地掌握“把”字句的用法,提高汉语水平。
3、强化练习
练习是掌握“把”字句的关键。教师可以设计多种练习形式,如填空、改错、 造句等,让学生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同时,教师还可 以设计一些情境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把”字句,增强实用性。
4、文化背景介绍

对外汉语中副词“就”和“才”的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中副词“就”和“才”的偏误分析

教改教法摘要本文将从现代汉语副词“就”和“才”的习得偏误的类型与原因以及给出的具体的教学建议两个方面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总结梳理。

关键词偏误对外汉语副词An Error Analysis of the Adverbs"Jiu"and"Cai"i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Zhou Xiaonan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summarize the previous studies from the types and reasons of the acquisition errors of the modern Chi-nese adverbs"jiu"and"cai",and give specific teaching sugges-tions.Key words error;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adverbs1现代汉语副词“就”和“才”的习得偏误分析1.1副词“就”的偏误分析岳璘(2012)从认知角度对副词“就”的语义内在认知机制进行了考察,将副词“就”分为四类:主观上认为时间早或快;加强肯定;限定范围以及强调数量;就4是强调逻辑上的紧密关系,承接上文引出结论。

作者根据划分出来的研究对象,对副词“就”进行了偏误分析,根据使用频率分出了频率较高的三种类型:一是副词“就”的缺漏偏误,通过调查他发现表示逻辑的“就4”偏误率最高,占57.99%,其次是表时间的“就1”占31.98%,表语气的“就2”和表限制的“就3”偏误率较低;二是副词“就”的误用偏误,作者发现副词“就”容易与“都”“才”“也”三个词进行混用;三是副词“就”的多用偏误,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多用是将改用“是”的情况而误用为“就是”。

李娜(2012)则是根据偏误分析理论,按语言表层结构将副词“就”的偏误类型划分为添加、代替、遗漏、错序、杂糅五种。

对外汉语教学的偏误分析及应对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的偏误分析及应对策略
的语 言 运 用 ,启 发 人 们 重 视 对 学 习者 所 产 生 的语 言 运 用 错 误
第 二语 言项 目或 结构 与学 习者 的第 一 语 言对 应 的项 目或 结 构 既有 某 种 程 度 的差 异 , 有 某 种 程 度 的 类 似 时 , 会 发 生 又 就
的研 究 , 而 使 语 言 学 习 中的 偏 误 分 析 迅 速 发 展 起来 。 从
以上探讨了偏差分析及应对策略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偏差分析存在着一些局限比如正确和错误的偏差标准难以区分学术界对偏误分析研究存在着重语音语法词汇的现象偏差分析范围主要锁定在中介语上
对外汉语教学 的偏误分析及应对策略
口 朱 焕 芝
4 10 3 0 5) ( 北 大学 知 行 学 院 文 学 艺 术 系 湖北 ・ 汉 湖 武
二语言教学过程 中说产生 的偏误进行系统地分析 ,研究其来 的情 况 比较 常 见 。举 例 如 下 :
源 , 示学 习 者 的 中 介 体 系 , 而 了解 第 二 语 言 习 得 的 过程 和 揭 从
规律。
我有和他说 了一件事 ( 为在福 建可以说得通 , 认 这里 也可
以说 通 )
偏 误 分析 在语 言 学 习 理论 中介 语 假说 的基 础 上 发展 而 来 。 轨 道 , 够 反 映 说话 者 的语 言 能 力 和 水 平 。 能
中介语这一 术语最 早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 克 ( a ̄. ei- Lr Sl n
偏 误 的 来源 是 多方 面 的 , 要 为 母 语 负 迁 移 、 主 目的 语 知 识
在 实 际 教 学 中 ,对 语 言 学 习 中 的偏 误 分 析 不 仅 有 助 于 学 干扰 。0 ” 这种迁移不仅体现在语音、 语法 、 词汇上, 还体现在 多 习者 自我 纠 正 语 言 错 误 ,也 为 教 师 及 时 调 整 教 学 殴 汁和 原 则 重 语 言 的相 互 影 响上 。 比如 菲 律 宾 的学 生 无 法 准 确 发 出普 通 有指导性意义 , 体分析如下: 具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混淆偏误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混淆偏误

THANKS
感谢观看
后果
如果学习者长期存在语气词混淆偏误,可能会形成固定的语言习惯,难以纠正。这种偏误也会对学习 者的口语水平和整体语言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04 对外汉语教学中 语气词混淆偏误 的对策
针对偏误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教学措施
强化语气词的语用功能
在教学中强调语气词在句子中的语用功能,让学生了解其在句子 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增强对语气词的敏感度。
历史
对外汉语教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外汉 语教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发展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拥有自己的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
语气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 重要性:语气词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法成分之一,它表达 了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和语气,对于学习者掌握汉语的口语 表达和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语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 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学习者的语料,了解他们在使用 汉语语气词时出现的偏误情况。其中,语料分析法将通 过对学习者作文、口语等语料的细致分析,揭示他们在 使用语气词时出现的偏误现象;问卷调查法将通过设计 调查问卷,了解学习者对语气词的认知情况和使用情况 ;访谈法则将通过与学习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 解他们在使用语气词时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技术研究院. (2017).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指南(修订 版).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毕小君. (2014). 基于HSK动态语料库的汉语中介语研究.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 社.
李晓琪. (2016).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留学生“就”和“才”的偏误分析

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留学生“就”和“才”的偏误分析

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留学生“就”和“才”的偏误分析“就”和“才”是汉语语法中非常常用的词汇,但是对于许多外国人来说,这两个词往往是难以理解和运用的。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偏误是由于外语学习者所拥有的语言认知结构与目标语言中不同的概念和语言规则产生的。

一、“就”和“才”的语义分类在汉语中,“就”和“才”具有多种不同的语义,因此外语学习者需要掌握多种使用场景。

1. “就”的语义(1)表示下降:如“就要下雨了。

”(2)表示强调:如“就是这个问题。

”(3)表示条件:如“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清华大学。

”(4)表示不超过、刚刚好:如“这个任务就需要两个人完成。

”(5)表示时间:如“我会在开会之前就到达。

”(1)表示肯定:如“他才是真正的英雄。

”(2)表示意外:如“我还以为你才刚刚出门呢。

”(3)表示数量小、程度低:如“他才学了一个月的汉语。

”(4)表示顺序:如“他必须先做完才能回家。

”二、外语学习者的偏误分析1.将“就”和“才”视为连词许多外国学习者将“就”和“才”视为连词引导结果状语、条件状语和让步状语,却不懂得它们作为副词的用法。

这一偏误源于外语学习者所习得的语言认知结构,他们在母语中习惯性地将“because”或“therefore”等连词作为结果状语,因此误认为“就”和“才”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而实际上,“就”和“才”的作用是副词,用来修饰谓语动词,表示时间、程度、数量等。

2.过度使用“就”和“才”许多外国学习者自觉在口语和写作中过度使用“就”和“才”,因为他们通常认为在中文中,这两个词可以增加语言的美感和质量。

但事实上,过度使用这两个词不仅会影响表达清晰度,而且还可能显得夸张和不自然。

3.语言学习者对语境理解不足外语学习者在使用“就”和“才”时,通常会站在他们母语的角度来进行语言的思考和应用,而没有考虑到汉语本身的语境含义。

这种偏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对语境的识别能力,二是缺乏对汉语语法规则的深入理解。

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偏误原因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偏误原因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偏误原因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型常用于强调某个动作或状态的发生,突出事件的时间、地点、方式等信息。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们常常会产生一些偏误。

本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偏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是……的”句型中偏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母语干扰。

学生在学习对外汉语时,母语对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许多学生的母语并没有相应的句式结构,也没有强调句的使用习惯。

学生在学习“是……的”句型时容易受到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产生错误的应用。

在英语中,并没有“是……的”结构。

“是……的”句型的特点是将强调的内容用“是”和“的”之间的连接结构来表达。

在英语中,通常使用“do”作为强调的方式,如“I do go to the cinema every week.” 学生如果没有很好地区分对外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就容易在学习中混淆两者,导致错误应用。

二、语法知识不牢固。

对外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语法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语法知识的掌握需要时间,需要不断的练习和运用。

在学习“是……的”句型时,许多学生的语法知识还没有达到运用的程度,导致在实际应用中产生错误。

在“是……的”句型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动词必须是动态动词。

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静态动词用于“是……的”句型中,导致错误应用。

“她是一个漂亮的女孩。

”学生可能会将“漂亮”的形容词作为动词使用,写成“她是漂亮的女孩。

” 这种错误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的区别不清晰。

三、语篇上的理解不准确。

使用“是……的”句型需要理解句子的语境和语义。

而对外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只注重句子的翻译,忽略了句子的语境和语义。

这导致学生在使用“是……的”句型时无法正确地表达强调的内容,产生偏误。

“昨天我是在图书馆学习的。

”学生可能只注重将句子翻译成母语的形式,而忽略了句子中的强调内容。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昨天是在图书馆学习的。

越南学生汉语虚词“就”的偏误分析

越南学生汉语虚词“就”的偏误分析

越南学生汉语虚词“就”的偏误分析1引言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汉语中的词可以分为虚词和实词两大类。

从功能上看,实词能够充当主语、宾语和谓语等成分,虚词一般不能充当这些成分。

但虚词的作用非常重要。

吕叔湘、朱德熙先生曾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虚字的数目远不及实字多,可是重要性远在它之上。

一则虚字比实字用得频繁。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分别,实字的作用以它本身为限,虚字的作用在他本身以外;用错一个实字只是错一个字而已,用错一个虚字就可能影响很大。

”“就”就是汉语中的一个虚词。

它的词性比较复杂,它有动词性、副词性、介词性和连词性。

由于时间和篇幅的原因,本文探讨的范围仅限于“就”的副词用法。

本文将对汉语“就”的使用与越南语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和分析指出两者的异同,并且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就”常出现的错误现象进行分析。

在越南语里有很多词语与汉语“就”相应。

有的词语只对应“就”的一个义项,因而越南学生把使用“就”的汉语句翻译成越语时,经常容易混淆,甚至译错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2汉语副词“就”与越南语的对比以下汉语副词“就”的用法与例句,全部来自《现代汉语八百词》。

2.1表示很短时间以内即将发生。

2.1.1就+动,liền, ngay①你等一会,他马上就回来。

Bạn đợi một chút, anh ta sẻ về ngay.②足球联赛明天就开始。

Trận đấu của liên đoàn bóng đá sẻ bắt đầu ngay vào ngày mai.2.1.2就+形,liền, ngay, sắp①天很快就亮了。

Trời sắp sáng ngay thôi.②我这头痛病一会儿就好。

Bệnh đau đầu này của tôi đau một lát sẻ lành ngay thôi.汉语里,副词“就”应该放在动词、形容词前,可是与“就”对应的越语词“liền, ngay”,要放在动词、形容词后。

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留学生“就”和“才”的偏误分析

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留学生“就”和“才”的偏误分析

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留学生“就”和“才”的偏误分析就与才是两个常见的汉语词语,但对于学习中文的留学生来说,这两个词的使用经常会引发误解。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留学生在使用“就”和“才”时可能出现的误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就”的偏误分析在汉语中,“就”可以用作副词或者动词,有多种意义,例如表示强调、加快动作、相对于其他人或事等。

在留学生使用“就”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以下几种误用。

1.将“就”用于表示“仅仅”留学生较常见的一种误用是将“就”误当作表示“仅仅”的词语。

例如:(1) 他们国家的大学就是很好。

(2) 我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以上两个句子中,留学生使用了“就”来表示“仅仅”,但实际上,“就”在这里并不适用。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解决方法:留学生需要注意将“就”与“仅仅”分开使用,避免将“就”用于强调“仅仅”的意义上。

可以使用其他表达方式,如使用“非常”、“相当”等来表示程度。

(3) 我们就离开图书馆去吃饭。

(4) 你们就写完了那么多作业?(5) 我才到中国几个月,中文还不太好。

(6) 他刚才走了。

2.过度使用“才”另一种误用是过度使用“才”来进行对比。

例如:(7) 你才知道这个问题吗?三、解决方法针对以上所述的留学生在使用“就”和“才”时可能出现的误用,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1.增加语言输入留学生可以通过多读多听来增加对汉语的语言输入。

可以阅读各种类型的文章,如新闻、小说、散文等,以及收听中文广播、电视节目等。

通过增加语言输入,留学生可以逐渐熟悉“就”和“才”的正确使用场景。

2.注意语境和语法规则留学生在使用“就”和“才”时,需要注意所处的语境和语法规则。

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和语法规则来判断是否适用“就”和“才”,以避免误用。

3.积累正确的固定搭配留学生可以积累一些正确的“就”和“才”的固定搭配,通过阅读和听力来学习这些固定搭配。

“就”可以与“非常”、“相当”等词语搭配来表示程度,“才”可以与“刚刚”、“刚来不久”等词语搭配来表示时间。

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偏误原因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偏误原因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偏误原因研究“是……的”句是中文语法中的一个重要句型,也是汉语中常用的一种句子结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常常会在使用“是……的”句时出现一些偏误。

本文将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在使用“是……的”句时常出现的偏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是……的”句结构是中文中的一种重要句子结构,可用于表示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或具有强调作用的事情。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通常在使用这种句子结构时出现一些偏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误用句式:学习者会将“是……的”句误用成其他句式,如将“是……的”句用成“是……的人”或“是……的事情”等。

2.时态错误:学习者会在“是……的”句中使用错误的时态,如将过去时使用成现在时,或者使用现在进行时等。

3.冗余表达:学习者在使用“是……的”句时,可能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修饰成分,导致句子含义不明或冗长。

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出现这些偏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语法知识的不牢固,语言逻辑的混乱,母语干扰以及学习习惯问题。

了解这些误用的原因,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提高学习者正确使用“是……的”句的能力。

二、误用原因的研究1.语法知识不牢固学习者在使用“是……的”句时,可能由于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导致误用这种句式。

他们可能不清楚“是……的”句的结构和使用规则,也不了解“是……的”句和其他句式的区别。

2.语言逻辑混乱学习者在使用“是……的”句时,可能存在语言逻辑混乱的问题。

他们可能难以确定句子中的主题和主语,容易将被强调的内容和非强调的内容混淆。

3.母语干扰学习者的母语对他们学习外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他们可能会将自己母语的句式和结构直接应用到对外汉语学习中,导致一些偏误的出现。

4.学习习惯问题学习者的学习习惯也会影响他们在使用“是……的”句时的准确性。

他们可能习惯于使用其他句式来表达强调的意思,而不是使用“是……的”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混虚词“就”和“就是”的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就”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常用而且意义十分复杂的虚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统计,虚词“就”出现了11224次,“就是”出现了4652次,偏误率也较高于其他词汇。

目前对于这两个词的解释存在标准不统一、义项分析不够精确的情况,这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直接影响了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对外汉语教学中虚词“就”和“就是”的常用义项的归纳梳理以及对各义项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的分析来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同时为现代汉语的精细化研究提供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文共加上绪论部分共四章,具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探究。

绪论主要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进行阐释归纳。

第一章本文主要从词性上对虚词“就”和“就是”进行了分析归纳。

首先对虚词“就”作副词、作介词、作连词时,从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来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接着对虚词“就是”作副词、作连词和语气助词时,从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来分析归纳总结,进而得出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章主要结合HSK语料库来分析虚词“就”和“就是”的偏误。

首先分析出了虚词“就”语法类、语义语用类和书写类偏误,语法类又分为误用、缺失、误加和错序;接着分析了虚词“就是”的主要偏误类型,在句法格式上偏误类型又分为误用、缺失、误加、错序,在语义和语用方面主要从语义指向、表达重心、主观量和篇章衔接方面来解析。

第三章主要是阐述虚词“就”和“就是”偏误原因以及教学对策。

首先分析
虚词“就”和“就是”偏误的成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汉语虚词本身复杂性,二是过度泛化,三是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接着对“就”和“就是”从三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一是教材编写方面,二是学生学习方面,三是教师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