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文言 题点训练一
2016年高考文言真题
2016年高考文言真题(全国1卷)文言文阅读(19分)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
罢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
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张。
而外若不与之者。
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客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4.下列文字化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瘦耳/索之/果然/B.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瘦耳/索之/果然/C.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瘦耳/索之/果然/D.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瘦耳/索之/果然/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文言文《宋史·曾公亮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文言文《宋史·曾公亮传》注释、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考取)进士甲科..(唐朝的科举,最初并没有甲、乙科的区别,从高祖李渊到唐明皇前期,所有进士都称为“乙科”。
唐明皇为彰显文德,下了道昭旨说:“近世没有甲科,从朕开始,就要打开甲科大门,让最优秀的人才成为天下人的表率。
”终唐一代,“甲科”成为进士科中前三名的代称。
宋朝发生了很大变化,前期的进士考试,甲科、乙科还都是指进士而言,且甲科一定是优于乙科的。
直到北宋后期,甲、乙科还都是进士分档的概念,即甲科为一档,乙科为二档,甚至出现了第三档。
到了南宋,明确规定进士考试共分五甲。
如理宗宝祐四年,文天祥榜共录取了六百零一人,其中一甲二十一人,二甲四十人,其余为三甲、四甲、五甲。
南宋的“二甲”和“乙科”是等同的概念,所以说南宋以后已经没有官方的“乙科”,只是民间还把二档进士叫做“乙科”而已。
到了明、清,又出现甲、乙科之称,就比较容易区别了;凡经过殿试的正规进士都叫甲科,未经殿试的举人都叫乙科),知.(掌管,管理。
如果后面有官职,翻译为担任……)会稽县。
民田.(种田,耕种)镜湖旁,每患.(担心,忧虑)湖溢。
公亮立.(设立,设置)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利益,好处)。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考中进士甲科,任会稽知县。
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每每担心镜湖泛滥。
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
以.(凭借)端明殿学士知.(担任)郑州,为政..(治理政事)有能声/(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悉.(全部)窜他境/至夜户.(门)不闭/尝有使客..(发布文书)诘.(ji ..(使者)亡.(丢失)囊(口袋)中物/移书é,追问,追查,查究)盗/公亮报./(回复)吾境不藏盗/殆.(dài,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几乎”。
16年高考文言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高三文言文专题高考真题练习一(2016-Ⅰ Ⅱ)带答案
高三文言文专题高考真题练习一(2016-ⅠⅡ)【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与公亮..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热点题源 题点训练——文言文阅读ppt (1)
令群使蔡州诘之,少诚曰: “ 开大渠,大利于人。 ”义,少诚乃从命,
即停工役。群博涉,有口辩,好谈论,与少诚言古今
成败之事,无不耸听。
(选自《唐书· 列传九十》,有删节)
注 漕挽:指漕运。
(1)且人臣须以恭恪为事,若事君不尽恭恪,而责下吏恭恪,固亦 难矣。
为动宾结构)
答案 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 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 劳艰苦啊。
参考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 “ 任命将帅的方法 ( 仪式 ) 是怎样
的?”
太公回答道: “凡是国家遭遇危难,国君就避开
正殿。在偏殿上召见主将,向他下达诏令说:‘国家
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
拆成两个词翻译。翻译一个词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这个词的古义,
是否相符等。
(2)根据语境确定多义词的含义 译准多义词,除要注意积累多义词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 法,尤其是要掌握常见一词多义的典型例句外,还要注 意:①利用上下文推断实词的具体含义,把推断出来的 词义代入语境看是否合情合理;②略知词义引申知识, 一词多义基本属于词义引申,有其规律,认识这种由本
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 ’
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
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 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 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 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
恭敬谨慎, 却要求下属官员恭敬谨慎, 一定也很困难。
(2) 群博涉,有口辩,好谈论,与少诚言古今成败之事,无 不耸听。 卢群博学多才涉猎广泛,有口才能辩论,和吴 考生答案1 少诚谈论现今和古代成功与失败的大事,没有 一件不认真倾听。 问题诊断 整体意识不强,不明句式。 剖析矫正 本句是个省略句,“无不耸听”前省略了动作 的接受者,即“听”的主语。
2016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
2016年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1、根据语法结构断句(1)名词、代词——多作主语和宾语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和事物名作主语,常可在前断开;作宾语,常可在后断开。
(2)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一般前后不断开;若不带宾语,其后常可断开。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上闻景州录事参军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
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选自《资治通鉴》)上闻景州录事参军玄素名/ 召见/ 问以政道/ 对曰/ 隋主好自专庶务/ 不任群臣/ 群臣恐惧/ 唯知禀受奉行而已/ 莫之敢违/ 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 借使得失相半/ 乖谬已多/ 下谀上蔽/ 不亡何待2、根据虚词断句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
世莫不举贤或以治或以乱非自遁求同乎己者也己未必得贤而求与己同者而欲得贤亦不几矣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
(取材于《子·缪称训》)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
世莫不举贤/ 或以治/ 或以乱/ 非自遁/ 求同乎己者也/ 己未必得贤/ 而求与己同者/ 而欲得贤/ 亦不几矣/ 使尧度舜// 则可/ 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
译文:一般而言,人们都欣赏自己所喜欢的人,而所喜欢的又是自己感到愉快的人或物。
世上没有人不举荐自以为贤能的人,但有的能够使国家得到治理,有的却使国家混乱,这并不是举荐的人自己骗自己,而是因为寻求和自己相同的人的缘故。
自己未必是贤人,而寻求与自己相同的人,这样要想得到贤人,不是离得很远吗。
让尧去鉴识度量舜是可以的,让桀去衡量识别尧,就好比用升来度量石一样是没法量的。
3、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对偶句、对应句、排比句、顶真句等,关注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
对偶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对应句: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增分突破三 特殊句式,特殊翻译实战演练
增分突破三特殊句式,特殊翻译题组一语段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看松庵记[明]宋濂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
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
松上薜萝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
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
……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曰:“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
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金华宋濂窃不谓然。
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
尝昧昧思之:一气方伸,根而蕴者,荄而敛者,莫不振翘舒荣以逞妍于一时。
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则皆黄陨而无余矣。
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自立;及其为时而出,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所移夺,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初亦未尝与松柏相悖也。
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致疑于出处间,可不可乎?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注意倒装句式“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和“负”“砺”“植”等关键实词的翻译。
2016年高考文言文练习之江公皋传
明年:第二年
擐甲:穿上甲冑
遽:立刻,马上
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 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 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
趣:通“促”, 催促
匝月:满一个月 戢:止,止息
稍:渐渐
第二年,柳州的统帅去世,粮饷不能接继,士穿着盔甲在军 门喧哗,江公立刻出来,与他们约定一个月供给粮饷,士卒 相信江公,慢慢解散归去。江公立即派人骑马送信禀告台省 催促征发发饷。粮饷按期而到,军乃安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前令坐系凡三辈 坐:因犯……罪 B.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C.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 往 D.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答案是C 。趣:通“促”,赶快
2.C 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还可运用断句的基本 知识寻找断句的标志,先断开确定的地方,缩小范围。 “柳帅”“士”“公”“军门”等或作主语,或作宾语, 可在其前后断开。
①此辈迫饥寒为盗, 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 藉寇而。 注意“迫”、“抚”、
“走”、“藉”的翻译。
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 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②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 兵卫肃然莫敢犯。 注意“斥止”、“验
(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 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 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咬舌,形容吃惊、害怕,说 亟(jí ):立刻 不出话或不敢说话。 江公解下马鞍,坐在地上稍微休息,徒步邀请使者登山,使者面 有难色。江公说:“这是皇上的命令,木头如果能运出,我应当 亲自做示范。”于是穿着短衣拿着手杖,由两个小吏扶持着先向 上攀登,使者勉强跟随,到了半崖道路断绝,没有放脚的地方。 公抬头看着树木回头对使者说:“怎么样?”使者咋舌,大呼立 刻回去,说:“这是不能运出的。”江公曰:“木头都在这里, 依靠使者对皇上说不能取的的情形。”使者于是返回,上奏免除 采购木头,柳州的百姓欢呼感激皇上的恩德。
2016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5考点11 文言文阅读一、(2015·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
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朝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解析】选A。
2016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2016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
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
”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
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
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
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
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
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
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
”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
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
隰朋【1】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
管子曰:“楚可下矣。
”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
”桓公曰:“诺。
”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
楚王果.自得而求谷。
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
齐因令人载粟处芊【2】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
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3】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
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
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
”公曰:“诺。
”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
齐修械器【4】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什以上。
”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
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
赵粜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
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
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
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
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取材于《管子·轻重》)注释:【1】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
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单元集训《阅读浅易的文言文》1Word版含解析
单元集训·5第2单元阅读浅易的文言文(1)[共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王荆公①以次女适蔡卞,吴国夫人②吴氏骤贵,又爱此女,乃以天下乐晕锦为帐。
未成礼,而华侈之声已闻于外。
神宗一日问王荆公,云:“卿大儒之家,用锦帐嫁女?”荆公谔然无以对。
归问之,果然,乃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
明日再对,惶惧谢罪而已。
(选自曾纡《南游纪旧》)先公言:与阎二丈询仁同赴省试,遇少年风骨竦秀于相国寺。
及下马去毛衫,乃王元泽③也。
是时盛冬,因相与于一小院中拥火。
询仁问荆公出处,曰:“舍人何久召不赴?”答曰:“大人久病,非有他也。
近以朝廷恩数至重,不晚且来。
雱不惟赴省试,盖大人先遣来京寻宅子尔。
”询仁云:“舍人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元泽答曰:“大人之意不然,须与司马君实④相近者。
每在家中云:‘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
’”王荆公知制诰,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过甚,不宿于家,以藁秸为荐,就厅上寝于地。
是时,潘夙公所善,方知.荆南,遣人下书金陵。
急足⑤至,升厅,见一人席地坐,露头瘦损,愕以为老兵也,呼院子⑥令送书入宅。
公遽取书,就铺上拆以读。
急足怒:“舍人⑦书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
左右曰:“此即舍人也。
”急足皇恐趋出,且曰:“好舍人,好舍人!”陈秀公罢相,以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
其先茔在润州,而镇江即本镇也。
每岁十月旦、寒食,诏许两往镇江展省,两州迎送,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于道,今古一时之盛也。
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街告,于舟中喝道不绝,人皆叹之。
荆公闻其来,以二人肩鼠尾轿迎于江上。
秀公鼓旗舰舳正喝道,荆公忽于芦苇间驻车以俟。
秀公令就.岸,大舟回旋久之,乃能泊而相见。
秀公大惭。
其归也,令罢舟中喝道。
(取材于王铚《默记》卷下)【注】①〔王荆公〕即王安石。
②〔吴国夫人〕王安石妻子。
③〔王元泽〕王雱,王安石之子,字元泽。
1 高考命题点一 文言翻译——实词、虚词、句式三要素,关注语境巧翻译
高考命题点一文言翻译——实词、虚词、句式三要素,关注语境巧翻译【知识导图】“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是翻译的基础,翻译是理解的物化,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实词、虚词的把握及对文言特定句式的识别与理解,而这三块正好对应考纲规定的三个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列出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虽然高考命题时把它放在了最后一题,但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学习中是对综合知识的整合。
对于学生来说,学会文言文翻译是解答其他文言文阅读题目的基础,突破了这一点,其他题型也就迎刃而解,故把本考点放在了其他考点之前来复习。
课时一明确命题特点和评分标准,三大得分点有的放矢保基分【命题特点和评分标准】命题人选择文言语段是独具慧眼的,总选择那些带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言语段,让考生翻译,这些语法现象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方面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
第二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
文言语段中需要翻译的句子,总是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主要为重要实词、重要虚词、特殊句式,并将这些设为考试阅卷的得分点。
得分点设置:①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②古今异义;③一词多义:实词、虚词;④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使)动、动词使动、形容词意动、名词意动、名作状];⑤语气揣摩(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复句关系)。
下面我们将结合高考常见的三大得分点——关键实词、关键虚词、特殊句式,帮助考生强化“得分点”意识,判断出“得分点”并将其落实到位,进而得到基本分。
得分点一“五法”巧解文言实词方法一代入推断法对于翻译题,我们遇到多义词或者活用的词语,往往先入为主,用这个词的常规意思去理解,这个时候更需要把其常规意思代入句中,查验是否恰当。
④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真题练习2016山东卷带答案
④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真题练习2016山东卷带答案【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
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
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古者尝有处橧巢②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
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
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
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
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
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
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
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
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
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
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
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
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
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
”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
重磅——2016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及教师版
高三语文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2016全国一卷 曾公亮传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门)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
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
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 ),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 “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 “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 ),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 “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 )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 )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2016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答案解析和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答案及解析)目录1.【2016全国卷 1】曾公亮 (1)2.【2016全国卷2】陈登云 (3)3.【2016全国卷3 】傅珪 (6)4.【2016北京卷】桓公问于管子 (7)5.【2016浙江卷】琅嬛福地记 (10)6.【2016天津卷】李台州传 (12)7.【2016江苏卷】张汝霖 (14)8.【2016上海卷】羊祜 (16)9.【2016上海卷】勿斋记 (17)10.【2016山东卷】景公问晏子 (19)1.【2016全国卷 1】曾公亮(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盍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纵人渔界河,..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2016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精选
2016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精选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10分)(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5分)译:(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5分)译:2.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吾唯知吾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译:(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译: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
(5分)译:(2)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
(5分)译: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唐宋璟不赏边功,卒致开元太平。
疆埸之臣邀功以稔祸,深可戒也。
译:(2)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
译: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
”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
(5分)译:(2)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
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5分)译: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是时海寇为乱,恢单车就道,调军建寨,一旦集诸军讨平之。
(5分)译:(2)陛下恻隐之心如天地日月,其闭而食之者曰近习耳。
(5分)译: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译:(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
译:8.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
(5分)译:(2)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5分)译: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
译:(2)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点训练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考情回顾【例】(2015·全国卷Ⅰ)第7题,真题例示(2015·山东,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
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
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将既受命,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
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
’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
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
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
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
君不许臣,臣不敢将。
’君许之,乃辞而行。
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
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
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
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礼。
‛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
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
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
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
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
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
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
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
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天津古籍出版社。
有删改)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
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答案(1)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
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
(2)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
解析按照翻译句子的思路,可根据分值找出各句的可能的赋分点,可以多找出一两处落实翻译。
(1)社稷..(不肯臣服),愿将军帅.(通‚率‛,率..(国家)安危,一.(全)在将军。
今某国不臣领)师应.(讨伐)之也。
(2)士非好.(愿意)死而乐.(乐意)伤也,为.(因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详细情况),而见劳苦之明.(明细状况)也。
(此处注意‚知寒暑饥饱之审‛与‚见劳苦之明‛句式一致,均为动宾结构)参考译文武王问太公说:‚任命将帅的方法(仪式)是怎样的?‛太公回答道:‚凡是国家遭遇危难,国君就避开正殿。
在偏殿上召见主将,向他下达诏令说:‘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
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
’‚主将已经接受命令,国君就命令太史占卜,斋戒三天,前往太庙,钻炙龟甲,占卜吉日,向将帅颁授斧钺。
(到了吉日)国君进入太庙门,面向西站立;主将随之进入太庙门,面向北站立。
国君亲自拿着钺的上部,把钺柄交给主将,宣告:‘从此军中上至于天的一切事务,全由将军裁决。
’又拿着斧柄,授予主将斧刃,宣告:‘自此军中下至于深渊的一切事务,全由将军裁决。
见到敌人虚弱就前进,见到敌人强大就停止。
不要认为我军众多就轻敌,不要认为任务重大就以死相拼,不要因为身份尊贵就轻视他人,不要凭着一己之见就违背众人意愿,不要认为能言善辩就是正确的。
’‚主将已经接受任命,参拜并向国君报告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预,军队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子有异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疑虑重重,意志不坚定就不能迎敌应战。
我既已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胜不敢活着回来,希望您也垂示一句赐予我行使权力的话。
国君如果不答应我的要求,我不敢接受担任主将的任命。
’国君应允之后,主将就辞别国君率军出征。
从此军中一切事务,不听命于国君而全部听命于主将,临敌作战,专心一意。
这样,就能使智谋之士都愿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殊死战斗,士气昂扬直冲霄汉,行动迅速如快马奔驰,兵未交锋而敌人就已降服。
取胜于国外,建功于朝廷,将吏得到晋升,士卒获得奖赏,百姓欢欣鼓舞,主将没有祸殃。
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安宁。
‛武王说:‚说得好啊!‛武王问太公说:‚我想要使三军将士,攻城的时候争先恐后地攀登,野外作战时争先恐后地冲锋,该怎么做呢?‛太公说:‚将领有三种法度。
‛武王说:‚请说说它的具体条目好吗?‛太公说:‚作为将领,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用扇子,下雨不张伞篷,这叫作礼将。
将领不以身作则,就无法了解士兵的冷暖。
在通过险阻要塞,遇到泥泞道路时,将领必须要先下来步行,这叫作力将。
将领不身体力行,就无法了解士兵的劳苦。
士兵都驻扎安定了,将领才就寝;饭菜都做熟了,将领才吃饭;士兵不举火照明,将领也不举火照明,这叫作止欲将。
将领不亲自抑制欲望,就无法了解士兵的饥饱。
将领和士兵共担冷暖、劳苦、饥饱,因此三军士兵,听到擂鼓声就兴奋,听到鸣金声就恼怒。
城墙高大,护城河很深,乱箭和垒石纷纷落下,士兵依然争先恐后地攀登;进行野战时,两军刚一接触,士兵就争先恐后地冲锋。
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
‛如何将得分点翻译到位?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卢群,字载初,范阳人,贞元六年,入拜侍御史,累转左司、职方、兵部三员外郎中。
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擅开决司、洧等水漕挽[注]溉田,帝遣中使止之,少诚不奉诏。
令群使蔡州诘之,少诚曰:‚开大渠,大利于人。
‛群曰:‚为臣之道,不合自专,虽便于人,须俟君命。
且人臣须以恭恪为事,若事君不尽恭恪,而责下吏恭恪,固亦难矣。
‛凡数百千言,谕以君臣之分,忠顺之义,少诚乃从命,即停工役。
群博涉,有口辩,好谈论,与少诚言古今成败之事,无不耸听。
(选自《唐书·列传九十》,有删节)注漕挽:指漕运。
(1)且人臣须以恭恪为事,若事君不尽恭恪,而责下吏恭恪,固亦难矣。
(2)群博涉,有口辩,好谈论,与少诚言古今成败之事,无不耸听。
文言文翻译有三大关键得分点:一是实词,二是虚词,三是特殊句式。
必须把这三大关键点翻译到位。
1.关键实词翻译到位(1)区别、拆分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是十分重要的得分点。
它有两种情况:一是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金‛‚谷‛等,翻译时要特别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不可以今释古;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祖父‛‚妻子‛‚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它拆成两个词翻译。
翻译一个词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2)根据语境确定多义词的含义译准多义词,除要注意积累多义词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尤其是要掌握常见一词多义的典型例句外,还要注意:①利用上下文推断实词的具体含义,把推断出来的词义代入语境看是否合情合理;②略知词义引申知识,一词多义基本属于词义引申,有其规律,认识这种由本义出发加以引申的规律,有助于揣摩推断词义。
(3)依据语法判定活用词并译到位翻译活用词,方法有二:其一要根据语法准确判断。
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多种语法特征:两个名词连用,其一必活用为动词;‚而‛前或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之‛前‚所‛后、副词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等等。
其二是译到位。
何谓译到位?必须用一套用语把它在语境中的词性连同词义译出来。
例如,①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
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汉语的名词。
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
二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
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
②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等词语。
③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
④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必须在其后加上相应的名词(人或物)。
(4)多方推断疑难词在翻译中肯定会遇到疑难词语,对此,不必害怕,因为它要考查的是你的临场推断能力。
所以要学会借助多种方法来推断词义。
常用的推断方法有:①语境推断,②语法推断,③对称推断,④字形推断,⑤成语推断,⑥邻字推断,⑦通假推断,⑧课本推断。
当然,推断只是推断,要确保推断出来的意思正确,必须多种推断方法综合使用,尤其必须把它代入原句中看是否合乎上下文的意思。
2.文言虚词理解到位(1)结合句子语法结构来判断文言虚词的词性判定虚词词性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立足语句,根据句子提供的语境来推断虚词的词性。
如下面两个句子:①落霞与.孤鹜齐飞。
②相如闻,不肯与.会。
两句都有‚与‛,但‚与‛所处的位置不同。
①‚与‛在‚落霞‛和‚孤鹜‛两个名词中间,这两个名词明显是两个并列的成分。
据此判定‚与‛应该是连词。
②‚与‛在能愿动词‚不肯‛和动词‚会‛之间,可以有两种猜测:一是作动词,‚参与‛的意思,‚与会‛这个词也能说得通;一是作介词,‚同‛‚跟‛的意思,后面省略代词‚之‛,代廉颇。
再结合上下文语境,我们可以推断‚与‛应该是介词,解释为‚同‛‚跟‛。
(2)结合语境来推断词义及用法如下面六个句子: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
④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⑤赂秦而.力亏。
⑥吾尝跂而.望矣。
①‚侣鱼虾‛与‚友麋鹿‛是两个并列的成分,颠倒次序也不会影响句意,故可以确定这里的‚而‛表并列关系,译为‚又‛‚并‛。
②‚博学‛是对君子的要求,‚日参省乎己‛是在博学基础上的更高要求,所以这里的‚而‛表递进关系。
③先‚缚‛广武君,然后把他送到戏下,两个动作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所以‚而‛表承接关系。
④周围都已‚无所见‛,照理可以回去了,但‚犹不欲归‛,转折关系非常清晰,‚而‛表转折关系。
⑤六国‚力亏‛的原因在于‚赂秦‛,‚而‛表因果关系。
⑥‚跂‛这个动作是对‚望‛的进一步详细的描绘,并且有主次关系,‚望‛是主要动作,‚跂‛是修饰动作,所以‚而‛表修饰关系。
由此我们就能明白:虚词的用法与词义,是语境赋予的;脱离了语境,那虚词就失去了实在的意义。
3.特殊句式翻译到位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中正常句式语序不同的句式。
《考试说明》列出四种: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另有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等。
特殊句式要靠平时积累:①熟记典型例句。
熟记典型例句,有助于掌握常见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