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基本课文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②《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

③《夏感》作者梁衡。

④《秋天》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⑤《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⑥《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⑦《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⑧《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朝著名戏曲作家。

二、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或写法。

朗润(rùn)酝酿(niàng)黄晕(yùn)宛转(wǎn)嘹亮(liáo)烘托(hōng)响晴(xiǎng)发髻(jì)水藻(zǎo)镶边(xiāng)贮蓄(zhù)澄清(chéng)欣欣然(xīn)蓝汪汪(wāng)芊芊(qiān)黛青(dài)主宰(zǎi)磅礴(páng)挑着(tiǎo)匍匐(pú)澹澹(dàn)肥硕(shuò)栖息(qī)鳊鱼(biǎn)乌桕(jìù)寥廓(liáo)枯涸(hé)清冽(liè)梦寐(mèi)碣石(jié)竦峙(sǒng)(zhì)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春华秋实春花秋月闲情逸致芊芊细草轻飞曼舞三、课文内容把握:①《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赞美春天的活力,从而激励人们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

新人教版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⑦贮蓄:存放,储藏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语文重点七年级上册

语文重点七年级上册

语文重点七年级上册语文重点七年级上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涵盖了各种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七年级上册语文的重点内容:1、基础知识:掌握汉字的读音、书写、含义和用法。

学习基本的语法规则,如词类、句子成分、句式等。

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和作者的意图。

学习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如段落划分、主题句、过渡句等。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默读、朗读、精读等。

3、写作技能:学习不同类型的写作,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提高写作技巧,如构思、选材、组织语言等。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如审题、列提纲、修改等。

4、文学鉴赏: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风格,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学习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包括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5、古文阅读:学习古文的基本知识,如文言词汇、句式、修辞等。

提高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古文的内容和思想。

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6、口语交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包括倾听、表达、协商等方面。

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和礼仪。

7、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包括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

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差异,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意识。

8、综合性学习: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学习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9、课外拓展: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包括文学名著、科普书籍等,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参加语文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锻炼自己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10、考试指导:学习考试技巧和方法,包括答题思路、时间分配等。

熟悉考试题型和评分标准,提高应试能力和成绩水平。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33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33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初一上册语文1到3单元文学常识

初一上册语文1到3单元文学常识

初一上册语文1到3单元文学常识在初一上册语文教材的1到3单元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

本文将以适当的格式和排版,分小节论述这些文学常识,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第一节:文学常识介绍文学常识是指关于文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

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升我们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第二节:文学体裁文学作品可以分为多种体裁,常见的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每种体裁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通过学习各种体裁,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文学的多样性。

第三节:诗歌的特点和形式诗歌是一种运用特殊的语言和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它通常具有韵律、押韵和节奏感,可以通过作者独特的语言运用传递深层次的情感。

第四节:散文的特点和分类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学形式,它较为接近日常用语,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

散文可以分为抒情散文、游记散文、随笔散文等,每种分类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风格。

第五节:小说的基本要素小说是一种虚构的叙事作品,它由情节、人物、环境和风格等多个要素构成。

通过学习小说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小说,提升我们的阅读体验。

第六节:戏剧的结构和表演形式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的文学形式。

它包括剧本的结构、角色的设定以及舞台表演的形式等。

了解戏剧的基本结构和表演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作品。

第七节:文学名著的欣赏文学名著是指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通过欣赏经典文学名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智慧和情感,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八节:文学常识的应用学习文学常识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和欣赏能力,还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写作和表达中。

通过运用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总结:通过学习初一上册语文教材的1到3单元中的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美妙之处。

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现代诗人。

②玛丽·居里,波兰人,后加入法国国籍,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③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异读字、易错字辨析。

①异读字(注音并组词)落()折()累()()()()()()()扒()载()省()()()()②易错字(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诅咒丰硕缀连倔强渲染洗濯寂寥玷污蜕化堕落贪婪雏形孵化嬉戏金窖抢劫禀告掳去奢望蹂躏柚子牙龈沉甸甸碌碌终生夜幕降临繁弦急管果实累累不可磨灭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多姿多彩虚度年华阴晴圆缺举世无双险象跌生慧心未泯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得失之患心旷神怡问心无愧专心致志获益匪浅猝然长逝死而后已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③字词积累:谋:为解决别人的难题出谋划策。

忠:诚心诚意。

习:温习。

处:据有,取。

所恶:厌恶,讨厌。

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见贤思齐:见到贤人,就思考怎样与贤人的德行一致。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成人之美:成全人家的美德。

④通假字:a.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b.是知也“知”通“智”,智慧C.诲女知之“女”通“汝”,你⑤古今异义:a.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信任b.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c.三古义:虚拟,泛指多今义:确实的数字⑥词类活用:a.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及时、按时。

b.五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c.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老是传授的知识”。

3、课文内容把握:①《理想》是一首现代史,诗人运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多种角度赞美理想,告诉人们,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文本研读第一部分(1)盼春(反复和拟人的修辞)第二部分(2-7)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第三部分(8-10)赞春(三个比喻)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清新活泼的感情基调。

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和喜悦之情。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偷偷地”“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感。

这样写是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

4、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六个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5、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竟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

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7、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

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8、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人教版】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33页)(1)

【人教版】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33页)(1)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群众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义。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肉体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这里形容小山秀美玲珑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⑦贮蓄:存放,储藏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人教部编版 初一上册七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 初一上册七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1.《春》朱自清一、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文本研读第一部分(1)盼春(反复和拟人的修辞)第二部分(2-7)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第三部分(8-10)赞春(三个比喻)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清新活泼的感情基调。

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和喜悦之情。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偷偷地”“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感。

这样写是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

4、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六个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5、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竟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

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7、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

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8、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笔记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笔记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笔记归纳本文档将概括整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进行复和理解。

一、课文知识点1. 课文题目1- 知识点1:这里写下知识点1的概要- 知识点2:这里写下知识点2的概要- ...2. 课文题目2- 知识点1:这里写下知识点1的概要- 知识点2:这里写下知识点2的概要- ...二、课文技巧在研究语文时,掌握一些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技巧:1. 抓住关键词:注意课文中的关键词,帮助理解整个故事情节或文章主题。

2. 分析语境:通过分析语境,推测词语的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3. 多读多写:多读课文,多写读后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三、作文要点作文是语文研究的重要部分,以下是几个写作技巧和要点:1. 写作结构:注意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保持逻辑清晰和条理性。

2. 丰富词汇: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注意语法:注意语法的正确性,避免出现句子结构上的错误。

四、重要题型解析本册语文教材中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等,以下是对一些重要题型的解析和做题技巧:1. 选择题:注意审题,掌握排除法和速度控制。

2. 填空题:根据语境填入合适的单词或短语,注意使用正确的语法。

五、研究方法总结通过研究这一上册的语文课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有效的研究方法,帮助提高语文成绩:1. 阅读理解:多读课文、文章和练题,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多练:多做相关练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研究时间,分配足够的时间进行语文研究。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重要知识点的笔记归纳,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1.《春》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文本研读第一部分(1)盼春(反复和拟人的修辞)第二部分(2-7)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第三部分(8-10)赞春(三个比喻)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清新活泼的感情基调。

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和喜悦之情。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偷偷地”“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感。

这样写是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

4、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六个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5、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竟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

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7、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

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8、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人教版】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33页)(1)

【人教版】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33页)(1)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期中复习:课内现代文知识点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课内现代文知识点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华兴中学七年级语文半期复习——课文知识梳理1.春(一)整体感知1.本文可以分成哪三个部分?请分别用一个字填空概括大意。

(1)第一部分(第1段):春(2)第二部分(第2--7段):春(3)第三部分(第8—10段):春答:(1)盼(2)绘(3)赞2.第二部分描写了几幅春日图景?请分别用两个字为每幅图命名。

第3段:图第4段:图第5段:图第6段:图第7段:图答:第3段:春花图第4段:春草图第5段:春风图第6段:春雨图第7段:迎春图3.第2段和第3-7段是什么结构关系?答:总分关系。

(二)品味赏析,学习写景的方法1.句子赏析(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2)“小草偷偷..的,绿绿..的。

”加点词有何表达效果?..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表现了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和旺盛的生命力,“嫩嫩”写出了了小草柔软鲜嫩的质地,“绿绿”写出了小草的颜色。

(1)该段描写顺序是(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先写树上的花,在写花下的蜜蜂蝴蝶,最后描写遍地的野花)(2)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答:该句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春天百花繁茂争艳的景象。

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答:该句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表现了春花的绚丽多彩。

③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答:由春花的甜味联想到果实,虚实结合。

④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

“闹”字为什么用得好?答:“闹”字运用拟人,不仅写出了声音,而且写出了喧嚣沸腾的热闹场景。

⑤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答: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野花之多,闪闪发光,色彩明丽的特点和随风摆动的情态。

3.句子赏析(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基本课文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基本课文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基本课文知识点归纳:一《忆读书》叙事性记叙文。

冰心,谢婉莹。

1、主题:回忆幼时、少年读书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经验,旨在引导青少年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内容要点:读书好(获得美的享受、扩大知识面、对写作有很大帮助,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多读书,读好书。

二、《风筝》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主题:批判那些爱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面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憧憬。

2、内容:风筝事件,“我”虐杀弟弟的风筝梦。

3、写法特点:过渡自然,首尾照应。

三、《回忆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散文。

1、主题:赞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2、内容:写母亲勤劳的一生。

3、写作特点: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主线;结构严谨;选村典型;语言朴素;感情真挚;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

四、《小巷深处》1、主题:抒写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激,流露出“我”对自己的无知和自私深深自责。

2、内容:母亲靠卖冰棒微薄收入收养“我”,含辛茹苦培养我,默默让别人带生活费和营养品到学校。

3、写作特点: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细节描写。

五、《春》借景抒情散文,朱自清1、主题:抒发作者对春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2、内容:盼春,画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等),赞春。

3、写作特点:语言准确生动;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结构严谨,层次井然,思路清晰。

六、《空诚计》罗贯中1、诸葛亮形象:临危不乱,足智多谋。

2、内容:开端,兵临城下;发展,临危施计;高潮,司马懿中计;结局,孔明释计。

3、写作特点: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生动的细节描写;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

七、《心声》1、李京京形象:天真、纯朴、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

七上 第一单元语文 知识点

七上 第一单元语文 知识点

七上第一单元语文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字词:学生需要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如邓稼先、选聘、谣言等。

了解它们的读音、写法和意思。

2. 修辞手法: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并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

3. 文学常识:了解作家作品,如《春》的作者朱自清,《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等。

4.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本单元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观点等。

5. 写作: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包括如何选取素材、组织结构、运用描写手法等。

并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6. 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如朗诵、演讲等,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学习以上知识点,学生可以提高语文素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了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现代小说等丰富语文知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点。

一、语文基础知识1.词语的组成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掌握词语的构成和意义对语文学习非常重要。

词语是由汉字组成的,其中很多汉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成多个汉字的词语。

2.词语的分类词语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按照词性分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代词、介词、叹词等;按照意义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二、古代诗歌古代诗歌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中,古代诗歌被广泛应用。

诗歌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五言、七言绝句和五言、七言律诗等。

学生应该了解不同诗歌形式的特征和韵律,同时也要学习如何阅读和欣赏古代诗歌。

三、现代小说现代小说是当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重要内容。

学生应该学习现代小说的基本概念,例如小说的结构和主题。

阅读小说时需要掌握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和描述手法等知识,同时也要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思维。

四、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语文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的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例如写作、口语表达等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总之,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点丰富多彩,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掌握这些知识。

同时,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纪念白求恩》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纪念白求恩》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总结

1 / 1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13 纪念白求恩
生难字
热忱.
(chén) 殉.(xùn)职 狭隘.
(ài) 鄙薄..(bǐ bó) 纯cuì(粹)
派遣.(qiǎn) 极du ān (端)
p èi (佩)服 zhí(殖)民
晋察j ì(冀)
麻木不r én (仁) 拈.
(niān)轻怕重 mò(漠)不关心 形近字
⎩⎨⎧隘(à
i )关隘谥(shì
)谥号溢(yì)漫溢
⎩⎨⎧忱(chén )热忱沈(shěn )沈阳耽(dān )耽误 ⎩⎨⎧粹(cuì
)纯粹淬(cuì
)淬火萃(cuì)荟萃
⎩⎨⎧拈(niān )拈轻怕重沾(zhān )沾染玷(diàn )玷污
重点句段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基本课文知识点归纳:一《忆读书》叙事性记叙文。

冰心,谢婉莹。

1、主题:回忆幼时、少年读书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经验,旨在引导青少年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内容要点:读书好(获得美的享受、扩大知识面、对写作有很大帮助,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多读书,读好书。

二、《风筝》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主题:批判那些爱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面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憧憬。

2、内容:风筝事件,“我”虐杀弟弟的风筝梦。

3、写法特点:过渡自然,首尾照应。

三、《回忆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散文。

1、主题:赞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2、内容:写母亲勤劳的一生。

3、写作特点: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主线;结构严谨;选村典型;语言朴素;感情真挚;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

四、《小巷深处》1、主题:抒写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激,流露出“我”对自己的无知和自私深深自责。

2、内容:母亲靠卖冰棒微薄收入收养“我”,含辛茹苦培养我,默默让别人带生活费和营养品到学校。

3、写作特点: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细节描写。

五、《春》借景抒情散文,朱自清1、主题:抒发作者对春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2、内容:盼春,画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等),赞春。

3、写作特点:语言准确生动;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结构严谨,层次井然,思路清晰。

六、《空诚计》罗贯中1、诸葛亮形象:临危不乱,足智多谋。

2、内容:开端,兵临城下;发展,临危施计;高潮,司马懿中计;结局,孔明释计。

3、写作特点: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生动的细节描写;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

七、《心声》1、李京京形象:天真、纯朴、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

2、内容:公开课前---回家路上---第二天放学后---公开课上。

“心声”的两层含义:一是李京京深埋心底的亲情、友情。

二是李京京非常想表达内心瓣感情和愿望。

3、主题:呼吁教育工作者关爱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

4、写作特点:设置悬念;细腻的心理描写。

八、《犟龟》米切尔•恩德(德国)1、主题:做任何事情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困难。

2、写作特点:大胆的想象,生动的比拟;严谨的结构(前后照应)九、《小溪流的歌》严文井,儿童文学家。

1、主题:坚持前进,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长。

2、写作特点:生动形象的语言;间隔反复的语句。

中考复习-文言文-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一、《论语》六则1.文学常识《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2.重点字词(1)通假字:说,通“悦”,高兴,愉快。

罔,通“惘”,迷惑不解。

(2)词类活用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知识和新知识。

)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耻”。

)(3)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不亦乐乎温故知新:温习旧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3.《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谈话。

他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有哪些主张?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主张有: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学而不厌。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主张有:①学而时习之。

②温故而知新。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练习回顾读《论语》六则,仿佛在聆听一个渊博的长者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你能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谈谈你读后的体会吗?例:A:读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懂得了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巩固的道理。

B:读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知道了做人必须有宽广豁达的胸怀。

C:读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懂得了求知要把学习和思考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学有成效的道理。

D:读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懂得了求知既要有好学的精神,同时又要有虚心请教、不懂就问的态度。

二、《世说新语》二则1.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小说集,书中记述了汉魏至晋宋间120多位人物的逸事和言论,时间跨度在三百年左右。

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宗教以及习俗风尚等许多方面,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2.字词句式(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读“fǒu”。

句意:你父亲在家吗?)(2)一词多义①为何为不可(为:动词,做。

)正为此耳(为:介词,因为。

)②以本所以疑(以:介词,与“所”组成固定句式,译为“……原因”。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以:介词,译为“通过”。

)③相相委而去(相:代词,译为“别人”。

)宁可以急相弃邪(相:代词,译为“他”。

)(3)古今异义①去后乃至(去:离开。

今常用于“到……去”。

)②宁可以急相弃邪(宁:难道。

相:做代词。

现代汉语中均无此用法。

可以:是能愿动词“可”与介词“以”,当“因为”讲的两个词。

现代汉语中“可以”两字连用,只做能愿动词。

)③后贼追至(贼:指作乱的人。

现代汉语中指偷窃行为的人。

)④本所以疑(所以:……的原因。

现代汉语中当因果连词用。

)(4)古汉语句式①判断句: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则”、“是”连用,表判断。

)②倒装句:何为不可(疑问句宾语“为”前置。

)相弃邪(疑问句宾语“相”前置。

)③省略句:朗曰:“幸尚宽。

”(省略主语“船上”。

)期日中(省略主语“他们”。

)3.课文主旨《期行》:“信”是立世之本,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

《乘船》: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4.练习回顾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华歆开始的时候感到为难,而后来遇到紧急情况坚持两人当初的选择;王朗开始爽快地答应了别人的请求,而当遇到紧急情况后想抛弃搭船人,改变当初的选择。

华歆急人之难,始终如一;王朗轻诺寡信、只为自己。

华优王劣。

三、伤仲永1.重点字词(1)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读pān。

)(2)古今异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此:此。

今常用作判断词。

)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慢慢地。

今义指稍微。

)复到舅家(复:再,又。

今常用义为重复、往复。

)泯然众人矣(众人:普通人。

今常指大家、许多人。

)(3)词类活用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经常性:每天,天天。

)泯然众人矣(众人:名词用作动词;变成普通人。

)父异焉(异: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异,感到惊异,对……感到诧异。

)邑人奇之(奇: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奇,对这件事感到奇怪。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宾客,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对待。

)父利其然(利: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利,认为这种情况是有利可图的。

)2.练习回顾方仲永过人之处: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变化:令作诗,不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

变化的主要原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故事中的道理:人的天赋即使较高,仍然需要努力地学习。

因为人的知识和才能并不是不变的,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才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作者还指出即使是神童如果后天不学习,尚且变成普通人;普通人如果不学习,恐怕连一个平庸的普通人还不如呢!这说明作者非常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学习的作用,这对老师和家长如何珍惜孩子的天赋和后天的学习教育,是很有启发的。

3.作者的人才观:王安石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4.拓展练习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央,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

”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

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

”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韩诗外传》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写了哪几件事?2.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3.比较一下本文中的孟母与《伤仲永》中仲永的父亲在教子上有什么不同?解答: 1.写了两件事:孟母裂织,孟母买豚肉。

2.记叙了孟母教子的两件事,说明教育子女应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并要以身作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孟母懂得要教育子女,既要有良好的教育方法,同时还必须以身作则。

仲永的父亲则因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

结果孟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孟子成了才,而方仲永则失去了良好的天赋而“泯然众人矣”。

四、木兰诗1.《木兰诗》是我国古代一首著名的叙事诗,它和《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2. 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同“贴”。

出门看火伴:火,同“伙”。

3.思想内容:它叙述了木兰代父从军十多年以及立功后不接受奖赏而还乡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

4.文章结构:第一、二段:从“唧唧得唧唧”到“从此替爷征”,木兰得征兵的消息,准备代父从军。

第三段:木兰做入伍准备和赴战地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四段:概括记叙木兰十年征战的情况。

第五段:木兰入朝受赏,向天子表明了不受官爵,解甲还乡的请求。

第六段:木兰与家人的欢聚,改装后同伴的惊讶。

第七段:以兔作比,写出木兰的豪感,表现了人们对女英雄的赞美。

5.木兰的形象: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爱国五、诗五首1.思想感情《回乡偶书》通过写诗人年老回乡的感慨和见闻,表达了他深感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的思想感情。

《夜雨寄北》通过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淮上与友人别》通过写春天里的离别,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2. 比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淮上与友人别》两首诗都写了与友人的惜别之情。

它们在表达方式与格调上有差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大处落笔,气势雄浑,对将要离别的友人是宽慰和劝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诗的格调比较昂扬。

《淮上与友人别》就近写景,情景交融,表达的是分别上路、愁上心头的惜别,诗风比较细腻、哀婉。

3. 名句赏析“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